[呼啸山庄]研究综述唐晓莉

第24卷第6期Vol.24No.6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angf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2008年12月

Dec.2008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唐晓莉

(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多年来掀摘要:

起了阵阵研究热潮,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呼啸山庄》。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主题;艺术魅力;比较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08)06-0035-03

唐晓莉(1970-),女,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者简介:

一、《呼啸山庄》的主题阐释与比较

《呼啸山庄》是世界性文学批评课题“勃朗特文学”中最受各国学者关注的作品之一。自从1917年《妇女杂志》上“泰西女小说家论略”一文首次把勃朗特姐妹介绍给中国读者至今,《呼啸山庄》一直受到各个年代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学者的盛情评论,逐渐

[1]

成为中国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个热点。综观中国

特征。然而,在阶级斗争为纲指导下的马克思文艺批《呼啸山庄》中的各种人物的阶级属性给予评理论对

《呼啸山庄》便成了无产阶级复仇者希斯了定性,进而克利夫的阶级意识斗争。诚如刘亚芬先生所言:“‘文时期,在不断升级的‘斗资批修’的‘思想大扫除’革’

中,‘批判现实主义’的外国文学作品也一律被扣上

[3]

‘资产阶级文艺’的帽子,成为完全被批斗的对象。”

《呼啸山庄》批评史,百年间《呼啸山庄》批评思潮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基督教文化研究、叙事学等文艺批评理论和意象、人物、地名寓意研究都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呼啸山庄》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无疑为有益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单向地锁定文本中那些各种理论指向和需求的“趣味”元素,将文本割裂得支离破碎,故此诸多论断偶尔也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上世纪50年代后,阶级斗争思想所体现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给当时文学批评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阶级斗争无处不在。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文学评论肯定了《呼啸山庄》文本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元素,《译文》刊载的一篇文章所说:“勃氏姐妹正如1955年

‘也许是无意中成了千百万不幸的和受压迫的人们的

[2]

代表’。”艾米莉·勃朗特作为英国现实批判主义时

故此,我们在研究中卸下《呼啸山庄》那顶“资产阶级就成了保证文本研究客观公正的一个必文艺的帽子”

批判地考察文本产生时然要求,也才能实事求是地、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张云军的《〈呼啸山庄多重主题的再阐释〉》总结了西方多位著名批评家所阐释的主题,认为《呼啸山庄》的主题是多层次的,诸如“善与恶(爱与恨)的冲突”说、“邪思”与“报应”说或“罪与罚”说等。同时他认为《呼啸山庄》在吸纳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传统的同时也成功地超越了它,于是也就有了“阶级斗争”说和“风景宁静因素”说等主题的再阐释。艾米莉是一个文明的继承者也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她为那些瞻前顾后不知所措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

[4]

鉴的范式,正因此《呼啸山庄》才得以不朽。他在这些

阐释基础上进行了再解读,认为艾米莉成功地吸纳了哥特式小说传统中的有益成分并凭借异常个性化的艺术策略超越了它,从而实现了对于哥特式小说传统

[5]的最恰如其分的继承与扬弃。

代的伟大女性作家,肯定其文本中客观反映时代人类生活及精神面貌的方面是无可非议的文本时代共性

收稿日期:2008-06-24

·35·

二、《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

读《呼啸山庄》,往往可以感受到一种自由,心灵、感觉和生命的自由。这种奇异的独特的艺术感觉强烈地触动着人们的每一根神经。因而,很多研究者将视点投向《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赵辉辉《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

〈呼啸山庄〉艺术魅力再探》结论是:“《呼啸山庄》从爱写起,结果写到了恨,写到了死亡,写到了灵魂,写到了人类的孤独。尽管那时现代主义理论并未形成,但无论从作品中对主要人物的描写,还是从作品表现的主题和艺术手法,都具有现代主义的倾向,这正是艾米莉天才创作素质的有力证明。不仅如此,

作者对作品独创性的孜孜以求,对哥特体的借鉴与发展,使《呼啸山庄》成为一部刚柔并济的和谐佳作,它所体现出的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使这部小说更具深度与力度,它写出了艾米莉的灵的经验,是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完美结合的典

范。”

[6]

蒲若茜的《〈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像力,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使

《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7]精神分析法也是众多学者乐于用其阐释《呼啸山庄》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学者们大多运用精神分析法探讨

《呼啸山庄》文本中男女主人翁性格的双重元素和自我意识,以及文本人物形象塑造与作者艾米莉

·勃朗特的性格特点等。施叶丽在《〈呼啸山庄〉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中论述道:“《呼啸山庄》的主要人物之间的强烈情感纠葛,究其原因是施虐和恋物癖这种性变态的关系以及人的死亡本能所导致的。”这个角度的论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小说人物之所以魅力无

穷,扩展了小说的艺术视域。

[8]

三、《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逐渐关注《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是从不同视角对

《呼啸山庄》与国内外作品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呼啸山庄》与《简爱》、《苔丝》、还乡》、《原野》、《金锁记》等作品的比较研究。王文惠的《自然之爱与文明挚爱的较量—在凯瑟琳的悲剧中感悟简·爱的幸福》认为:这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文明之爱与社会之间的依从关系,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解释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凯瑟琳的悲剧和简·爱的幸福说明文明之爱·36·

在现实生活中将战胜独具魅力的自然之爱。[9]

孙冬梅

《简爱和凯瑟琳之我观》中则认为:是勃朗特二姐妹对人生、婚姻和爱情的不同观点导致了两位女主人公

简爱和凯瑟琳不同的爱情结局。[10]张明明于《爱与恨

的火焰—从希斯克厉夫和曹七巧看作家的人性选择》中寻找两部作品的达标相同点、不同点,所体现的人性差异,从而也展现了两位作家不同的创作态度。[11]徐慧的《对〈呼啸山庄〉与〈金锁记〉中人物特征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受当时社会的阶级观的影响同时无法战胜自己心理的弱点成为金钱和地位的俘虏,遗失了爱情最终在后悔和痛苦中耗尽了生命的凯瑟琳,还是一度藐视金钱地位却把它们作为复仇的武器,在疯狂的复仇中扭曲了自己心灵的希斯克厉夫,还是戴着沉重的黄金枷锁成为一个类似于变态女疯子的曹七巧,他们都没有能够在金钱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而迷失了自己的心灵。

在金钱的面前,每个人的人性都得到了最彻底的展露。

”[12]

王晓燕《浅析〈苔丝〉与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从比较文学的新视角挖掘出它们相同的悲剧根源是爱情悲剧、

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不同的悲剧根源是道德悲剧、心理悲剧。

[13]

四、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

《呼啸山庄》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上。艾米莉·勃朗特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划时代的新贡献。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写了大量的文章来分析和探讨

《呼啸山庄》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这些论文分别从人物的形象、

身世、性格、思想和命运结局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争鸣。采撷论争的成果,梳理论述的脉络,可以尽现艺术的光彩。孙莉娜《〈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形象再议》

的结论是:“希斯克利夫从一个具有诸多人性美的少年,到遭受伤害后扭曲了人性变成疯狂的复仇者,又到人性复归的过程,其性格的演变,表明了19世纪英国社会等级观念与偏见对人性的伤害。同时,表明人

有保持人性尊严的可贵之处。”

[14]

付强、盛丽文在论文《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分析———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写道:“在艾米莉·勃朗特创造的小天地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单纯得多;那复杂、丰富的人性也仿佛被浓缩了,只剩下两个极端,不是猛烈的爱,就是强烈的恨。正因为如此,男主人公的个性也由于社会而体现出两

个极端。”

[15]

五、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此外,也有学者把故事人物类型及命运特点与作

〈《〈

者生平经历、性格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其中,黄羽中在《风暴之女———艾米莉·勃朗特———评析作家经历和性格对作品的影响》中论道:“《呼啸山庄》是表现艾米莉感情愿望、创造、思索和理想的一幅图画,是她的真

[16]

金朝霞的《由〈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实历史。”

发表了大量《呼啸山庄》研究论文与专著,但只有少数部分翻译成中文,有限的译本无疑不能让国内读者对

《呼啸山庄》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译介若能提供更充足的资料,则更能拓宽学者的视野,更有利于国内《呼啸山庄》研究。

参考文献:

[1][2]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的生平与创作(2)[J].名作欣

1986,(3).赏,

[3]刘亚芬《.简·爱》在中国的阐释:1917-1976[J].长沙大

2007,(4).学学报,

[4][5]张云军《.呼啸山庄》多重主题的再阐释[J].长春工

.2005,(4).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赵辉辉.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呼啸

山庄》艺术魅力再探[J].理论月刊,2006,(9).

[7]蒲若茜《.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

2002,(1).

[8]施叶丽.呼啸山庄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J].浙江海洋

学院学报,2004,(2).

[9]王文惠.自然之爱与文明挚爱的较量—在凯瑟琳的悲

剧中感悟简·爱的幸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10]孙冬梅.简·爱和凯瑟琳之我观[J].洛阳师范学院学

2004,(3).报,

[11]张明明.爱与恨的火焰—从希斯克利夫和曹七巧看

作家的人性选择[J].绥化学院学报,2005,(6).[12]徐慧.对《呼啸山庄》与《金锁记》中人物特征的思考

[J].台声新视角,2005,(10).

[13]王晓燕.浅析《苔丝》与《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长春

大学学报,2005,(1).

[14]孙莉娜《.呼啸山庄》希克厉形象再议[J].边疆经济与

文化,2004,(12).

[15]付强,盛丽文.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分析—读艾米莉·

勃朗特的《呼啸山庄》[J].沈阳大学学报,2005,(3).[16]黄羽中.风暴之女-艾米莉·勃朗特-评析作家经历

和性格对作品的影响[J].引进与咨询,2005,(3).[17]金朝霞.由《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审美取向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

特的审美取向》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奇书,通过塑荒原等自然环境的造希斯克利夫的形象,通过对风景、

描绘,反映了女性作者特有的审美取向———找寻完整

[17]

的自我,弥补现实中的缺失。”

六、总结

不言而喻,国内外学者研究《呼啸山庄》的批评理论及研究视角复杂多样,故而不必在此一一赘述。综观以上诸多批评《呼啸山庄》的主流研究理论及视角,我们不难将其优劣归纳为如下几点:一,单一视角,单一层面,容易破坏文本内在系统,研究也只是局部孤立的研究,断章取义也就成了在所难免之事。二,从研究原理来说,此类研究以各自的理论为依据,在文本中纵向寻找“趣味”元素,故而其研究自然容易是从

如此众多的研究外面对文本做一些肤浅的阐释。三,

视角所阐释出“奇光异彩”的论断,进一步说明《呼啸可以不断挖掘出新的山庄》文本内涵张力是巨大的,

人类生存智慧和有益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逐渐丰富人类文化。近年来国内《呼啸山庄》研究取得了不少

可喜的成果,但与国外《呼啸山庄》研究成果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综述目前国内《呼啸山庄》研究的成果及趋势,为了提升《呼啸山庄》研究,学者们应更加重视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研究的深度有待拓展。另一方面,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对《呼啸山庄》的作家世界观、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研究文章占据多数。其次,运用现代批判理论和跨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待增加。国内学者们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批判理论和跨学科理论进行《呼啸山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仍然有一定距离。我们应给予《呼啸山庄》研究一个更为开阔多维的思维空间,进行新的研究探索。再次,译介的数量有待提升。国外

ASurveyofStudiesonWutheringHeights

TANGXiao-li

(EthnicPreparatoryEducationalSchool,Ningxia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750021,China)

Abstract:EmilyBrontehasleftbehindonlyafewworks,thatis,anovelandsomepoems.However,heronlynovelWutheringHeightshaslaunchedwavesofstudiesandattractedmoreandmoreattentioninthepastdecadefromhomeandabroad.Studiesonthenovelarecarriedoutfromthefollowingfiveaspects:thematicinterpretationandcomparison,studiesontheartisticcharm,com-parativestudyofthenovel,analysisofthecharacterHeathcliff,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EmilyBronteandthenovel.Keywords:WutheringHeights;theme;artisticcharm;comparison

·37·

第24卷第6期Vol.24No.6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angf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2008年12月

Dec.2008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唐晓莉

(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多年来掀摘要:

起了阵阵研究热潮,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呼啸山庄》。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主题;艺术魅力;比较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08)06-0035-03

唐晓莉(1970-),女,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者简介:

一、《呼啸山庄》的主题阐释与比较

《呼啸山庄》是世界性文学批评课题“勃朗特文学”中最受各国学者关注的作品之一。自从1917年《妇女杂志》上“泰西女小说家论略”一文首次把勃朗特姐妹介绍给中国读者至今,《呼啸山庄》一直受到各个年代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学者的盛情评论,逐渐

[1]

成为中国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个热点。综观中国

特征。然而,在阶级斗争为纲指导下的马克思文艺批《呼啸山庄》中的各种人物的阶级属性给予评理论对

《呼啸山庄》便成了无产阶级复仇者希斯了定性,进而克利夫的阶级意识斗争。诚如刘亚芬先生所言:“‘文时期,在不断升级的‘斗资批修’的‘思想大扫除’革’

中,‘批判现实主义’的外国文学作品也一律被扣上

[3]

‘资产阶级文艺’的帽子,成为完全被批斗的对象。”

《呼啸山庄》批评史,百年间《呼啸山庄》批评思潮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基督教文化研究、叙事学等文艺批评理论和意象、人物、地名寓意研究都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呼啸山庄》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无疑为有益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单向地锁定文本中那些各种理论指向和需求的“趣味”元素,将文本割裂得支离破碎,故此诸多论断偶尔也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上世纪50年代后,阶级斗争思想所体现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给当时文学批评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阶级斗争无处不在。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文学评论肯定了《呼啸山庄》文本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元素,《译文》刊载的一篇文章所说:“勃氏姐妹正如1955年

‘也许是无意中成了千百万不幸的和受压迫的人们的

[2]

代表’。”艾米莉·勃朗特作为英国现实批判主义时

故此,我们在研究中卸下《呼啸山庄》那顶“资产阶级就成了保证文本研究客观公正的一个必文艺的帽子”

批判地考察文本产生时然要求,也才能实事求是地、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张云军的《〈呼啸山庄多重主题的再阐释〉》总结了西方多位著名批评家所阐释的主题,认为《呼啸山庄》的主题是多层次的,诸如“善与恶(爱与恨)的冲突”说、“邪思”与“报应”说或“罪与罚”说等。同时他认为《呼啸山庄》在吸纳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传统的同时也成功地超越了它,于是也就有了“阶级斗争”说和“风景宁静因素”说等主题的再阐释。艾米莉是一个文明的继承者也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她为那些瞻前顾后不知所措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

[4]

鉴的范式,正因此《呼啸山庄》才得以不朽。他在这些

阐释基础上进行了再解读,认为艾米莉成功地吸纳了哥特式小说传统中的有益成分并凭借异常个性化的艺术策略超越了它,从而实现了对于哥特式小说传统

[5]的最恰如其分的继承与扬弃。

代的伟大女性作家,肯定其文本中客观反映时代人类生活及精神面貌的方面是无可非议的文本时代共性

收稿日期:2008-06-24

·35·

二、《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

读《呼啸山庄》,往往可以感受到一种自由,心灵、感觉和生命的自由。这种奇异的独特的艺术感觉强烈地触动着人们的每一根神经。因而,很多研究者将视点投向《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赵辉辉《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

〈呼啸山庄〉艺术魅力再探》结论是:“《呼啸山庄》从爱写起,结果写到了恨,写到了死亡,写到了灵魂,写到了人类的孤独。尽管那时现代主义理论并未形成,但无论从作品中对主要人物的描写,还是从作品表现的主题和艺术手法,都具有现代主义的倾向,这正是艾米莉天才创作素质的有力证明。不仅如此,

作者对作品独创性的孜孜以求,对哥特体的借鉴与发展,使《呼啸山庄》成为一部刚柔并济的和谐佳作,它所体现出的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使这部小说更具深度与力度,它写出了艾米莉的灵的经验,是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完美结合的典

范。”

[6]

蒲若茜的《〈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像力,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使

《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7]精神分析法也是众多学者乐于用其阐释《呼啸山庄》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学者们大多运用精神分析法探讨

《呼啸山庄》文本中男女主人翁性格的双重元素和自我意识,以及文本人物形象塑造与作者艾米莉

·勃朗特的性格特点等。施叶丽在《〈呼啸山庄〉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中论述道:“《呼啸山庄》的主要人物之间的强烈情感纠葛,究其原因是施虐和恋物癖这种性变态的关系以及人的死亡本能所导致的。”这个角度的论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小说人物之所以魅力无

穷,扩展了小说的艺术视域。

[8]

三、《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逐渐关注《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是从不同视角对

《呼啸山庄》与国内外作品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呼啸山庄》与《简爱》、《苔丝》、还乡》、《原野》、《金锁记》等作品的比较研究。王文惠的《自然之爱与文明挚爱的较量—在凯瑟琳的悲剧中感悟简·爱的幸福》认为:这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文明之爱与社会之间的依从关系,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解释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凯瑟琳的悲剧和简·爱的幸福说明文明之爱·36·

在现实生活中将战胜独具魅力的自然之爱。[9]

孙冬梅

《简爱和凯瑟琳之我观》中则认为:是勃朗特二姐妹对人生、婚姻和爱情的不同观点导致了两位女主人公

简爱和凯瑟琳不同的爱情结局。[10]张明明于《爱与恨

的火焰—从希斯克厉夫和曹七巧看作家的人性选择》中寻找两部作品的达标相同点、不同点,所体现的人性差异,从而也展现了两位作家不同的创作态度。[11]徐慧的《对〈呼啸山庄〉与〈金锁记〉中人物特征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受当时社会的阶级观的影响同时无法战胜自己心理的弱点成为金钱和地位的俘虏,遗失了爱情最终在后悔和痛苦中耗尽了生命的凯瑟琳,还是一度藐视金钱地位却把它们作为复仇的武器,在疯狂的复仇中扭曲了自己心灵的希斯克厉夫,还是戴着沉重的黄金枷锁成为一个类似于变态女疯子的曹七巧,他们都没有能够在金钱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而迷失了自己的心灵。

在金钱的面前,每个人的人性都得到了最彻底的展露。

”[12]

王晓燕《浅析〈苔丝〉与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从比较文学的新视角挖掘出它们相同的悲剧根源是爱情悲剧、

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不同的悲剧根源是道德悲剧、心理悲剧。

[13]

四、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

《呼啸山庄》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上。艾米莉·勃朗特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划时代的新贡献。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写了大量的文章来分析和探讨

《呼啸山庄》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这些论文分别从人物的形象、

身世、性格、思想和命运结局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争鸣。采撷论争的成果,梳理论述的脉络,可以尽现艺术的光彩。孙莉娜《〈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形象再议》

的结论是:“希斯克利夫从一个具有诸多人性美的少年,到遭受伤害后扭曲了人性变成疯狂的复仇者,又到人性复归的过程,其性格的演变,表明了19世纪英国社会等级观念与偏见对人性的伤害。同时,表明人

有保持人性尊严的可贵之处。”

[14]

付强、盛丽文在论文《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分析———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写道:“在艾米莉·勃朗特创造的小天地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单纯得多;那复杂、丰富的人性也仿佛被浓缩了,只剩下两个极端,不是猛烈的爱,就是强烈的恨。正因为如此,男主人公的个性也由于社会而体现出两

个极端。”

[15]

五、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此外,也有学者把故事人物类型及命运特点与作

〈《〈

者生平经历、性格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其中,黄羽中在《风暴之女———艾米莉·勃朗特———评析作家经历和性格对作品的影响》中论道:“《呼啸山庄》是表现艾米莉感情愿望、创造、思索和理想的一幅图画,是她的真

[16]

金朝霞的《由〈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实历史。”

发表了大量《呼啸山庄》研究论文与专著,但只有少数部分翻译成中文,有限的译本无疑不能让国内读者对

《呼啸山庄》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译介若能提供更充足的资料,则更能拓宽学者的视野,更有利于国内《呼啸山庄》研究。

参考文献:

[1][2]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的生平与创作(2)[J].名作欣

1986,(3).赏,

[3]刘亚芬《.简·爱》在中国的阐释:1917-1976[J].长沙大

2007,(4).学学报,

[4][5]张云军《.呼啸山庄》多重主题的再阐释[J].长春工

.2005,(4).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赵辉辉.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呼啸

山庄》艺术魅力再探[J].理论月刊,2006,(9).

[7]蒲若茜《.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

2002,(1).

[8]施叶丽.呼啸山庄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J].浙江海洋

学院学报,2004,(2).

[9]王文惠.自然之爱与文明挚爱的较量—在凯瑟琳的悲

剧中感悟简·爱的幸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10]孙冬梅.简·爱和凯瑟琳之我观[J].洛阳师范学院学

2004,(3).报,

[11]张明明.爱与恨的火焰—从希斯克利夫和曹七巧看

作家的人性选择[J].绥化学院学报,2005,(6).[12]徐慧.对《呼啸山庄》与《金锁记》中人物特征的思考

[J].台声新视角,2005,(10).

[13]王晓燕.浅析《苔丝》与《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长春

大学学报,2005,(1).

[14]孙莉娜《.呼啸山庄》希克厉形象再议[J].边疆经济与

文化,2004,(12).

[15]付强,盛丽文.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分析—读艾米莉·

勃朗特的《呼啸山庄》[J].沈阳大学学报,2005,(3).[16]黄羽中.风暴之女-艾米莉·勃朗特-评析作家经历

和性格对作品的影响[J].引进与咨询,2005,(3).[17]金朝霞.由《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审美取向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

特的审美取向》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奇书,通过塑荒原等自然环境的造希斯克利夫的形象,通过对风景、

描绘,反映了女性作者特有的审美取向———找寻完整

[17]

的自我,弥补现实中的缺失。”

六、总结

不言而喻,国内外学者研究《呼啸山庄》的批评理论及研究视角复杂多样,故而不必在此一一赘述。综观以上诸多批评《呼啸山庄》的主流研究理论及视角,我们不难将其优劣归纳为如下几点:一,单一视角,单一层面,容易破坏文本内在系统,研究也只是局部孤立的研究,断章取义也就成了在所难免之事。二,从研究原理来说,此类研究以各自的理论为依据,在文本中纵向寻找“趣味”元素,故而其研究自然容易是从

如此众多的研究外面对文本做一些肤浅的阐释。三,

视角所阐释出“奇光异彩”的论断,进一步说明《呼啸可以不断挖掘出新的山庄》文本内涵张力是巨大的,

人类生存智慧和有益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逐渐丰富人类文化。近年来国内《呼啸山庄》研究取得了不少

可喜的成果,但与国外《呼啸山庄》研究成果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综述目前国内《呼啸山庄》研究的成果及趋势,为了提升《呼啸山庄》研究,学者们应更加重视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研究的深度有待拓展。另一方面,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对《呼啸山庄》的作家世界观、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研究文章占据多数。其次,运用现代批判理论和跨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待增加。国内学者们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批判理论和跨学科理论进行《呼啸山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仍然有一定距离。我们应给予《呼啸山庄》研究一个更为开阔多维的思维空间,进行新的研究探索。再次,译介的数量有待提升。国外

ASurveyofStudiesonWutheringHeights

TANGXiao-li

(EthnicPreparatoryEducationalSchool,Ningxia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750021,China)

Abstract:EmilyBrontehasleftbehindonlyafewworks,thatis,anovelandsomepoems.However,heronlynovelWutheringHeightshaslaunchedwavesofstudiesandattractedmoreandmoreattentioninthepastdecadefromhomeandabroad.Studiesonthenovelarecarriedoutfromthefollowingfiveaspects:thematicinterpretationandcomparison,studiesontheartisticcharm,com-parativestudyofthenovel,analysisofthecharacterHeathcliff,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EmilyBronteandthenovel.Keywords:WutheringHeights;theme;artisticcharm;comparison

·37·


相关文章

  • 学术论文写作3
  • Chapter 4 Thesis and Thesis Proposal 一. 论文开题报告概述 1. 开题报告--- thesis proposal ? 2. 旨在向论文指导老师或论文指导小组表明: a. 你有一个好的选题 b. 你有能力 ...查看


  • (全英文论文)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查看


  • 论叙事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
  • 摘要:<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整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写法和精巧的布局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叙事手法的运用是该小说的突出特点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从叙事手法的角度出发研究在<呼啸山庄>中作者是如何从叙事视角 ...查看


  •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摘 要: <呼啸山庄>以其超越生死的爱恨情仇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独特的叙事特色是其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艾米莉"勃朗特从女性书写的叙事角度出发,运用不可改变的叙事循环.复杂巧 ...查看


  • [呼啸山庄]论文陈述稿
  • 浅析<呼啸山庄>中的"复仇" 各位老师好,我是xx班的,我论文的题目是浅析<呼啸山庄>中的"复仇", 在这里我要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 参 ...查看


  • 论[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摘要 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标志着女性独立人格的初步形成,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与艾米莉・勃朗特将女性意识的觉醒,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独立女性的追求.<简・爱>与<呼啸山庄>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觉醒,女性 ...查看


  • [呼啸山庄]中西斯克利夫的人物分析
  • [摘要]对<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西斯克利夫坎坷的一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呼啸山庄>的主人公西斯克利夫的人物特点.从仇恨种子的萌芽,产生报复的想法,到成为爱情与现实的牺牲品,下定决心回来报复,再到人性的复苏,弥留之际终 ...查看


  • 呼啸山庄论文
  •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人性的丧失与回归 摘要: 艾米莉·勃朗特名垂青史的小说<呼啸山庄>于1847年问世,当时并不被世人接受.理解.甚至遭到严厉的贬抑,许多评论界的人士对它进行了猛烈攻击, 20世纪以来,随着文 ...查看


  • 解构式阅读[呼啸山庄]的重复与神秘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TAG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加入收藏 主页 资讯 文学 生活 读书 小说 作家专题 论坛 文化播报 文化观察 读书笔记 人物访谈 时评杂谈 锐眼聚焦 新书推荐 影视热评 名家读书 社会评论 麻辣生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