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胶囊铬超标

  近日,新闻纷纷报道9家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用胶囊产品铬超标。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并最终流向市场。全国媒体与百姓高度关注。  吃了“铬胶囊”会不会导致中毒?这一问题引起不少公众的疑虑。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廖明阳表示,铬有毒性,铬中毒是指人体内的血液和尿液中铬的含量超过正常标准。从事化工和电镀两个工种的工人容易铬中毒。人体内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的毒性比较小,而六价铬如果长时间、大剂量摄入的话,可以引起肾脏损害,有致突变、致癌等作用。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表示,胶囊铬超标其具体危害不是一个铬中毒所能涵盖,其他危害共存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  如何防止此“毒”再发?首先,严惩违法企业。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责成相关省局对违法企业立案调查并责令监督企业立即召回铬超标药用明胶和胶囊,在监控下销毁,坚决防止再次流入市场;按照法定程序吊销上述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移交公安部门立案侦查。药用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产品铬超标,坚决吊销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一律列入黑名单,不得再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一经查实,立即移送公安机关侦办,追究刑事责任。其次,要狠抓监管责任落实。铬超标问题暴露出这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也暴露出监管部门日常监管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狠抓监管责任落实,确保日常监管到位,加大药用明胶和胶囊监督检查和样品抽验频次。同时,对问题产品要抓紧调查流向并依法处置。另外,药企要自我监管、严守法规。所有药品生产企业要全面查找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严格遵守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执行质量管理规范,生产药用胶囊必须从药用明胶生产企业采购原料,必须具备相应的检验检测条件和能力,必须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实行批批检验,坚决防止工业明胶流入药用胶囊生产环节,坚决防止不合格胶囊进入药品生产环节。所有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公示明胶和胶囊来源。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药用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检出15家企业74批次胶囊铬超标,不合格率为7.9%。高检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已向全国各省级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发现和查办“铬胶囊”事件背后的渎职等职务犯罪。目前,河北、浙江、江西、山东等省检察机关已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介入事件的调查工作。北京市民许女士将涉事药企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称其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损害自己身体健康,要求退还药款、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法院已经接受了相关诉讼材料。  有人说:“既然胶囊是工业明胶制成,服用胶囊时就把胶囊去除,直接服用胶囊内的药粉。”这种服用方法是不科学的,尤其是肠溶性胶囊,如果掰开服用可引起药物性胃炎。医学专家指出,消费者进行胶囊类药品选择时可掌握三个技巧:一、颜色特别鲜艳的不要。其中可能添加了大量的着色剂。二、捏捏外壳,特别脆的不要。为了掩盖杂质,其中添加了大量的淀粉。三、胶囊接口比较松的不要。胶囊本身的工艺不过关,无法保证药品质量。  (本刊综合)

  近日,新闻纷纷报道9家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用胶囊产品铬超标。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并最终流向市场。全国媒体与百姓高度关注。  吃了“铬胶囊”会不会导致中毒?这一问题引起不少公众的疑虑。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廖明阳表示,铬有毒性,铬中毒是指人体内的血液和尿液中铬的含量超过正常标准。从事化工和电镀两个工种的工人容易铬中毒。人体内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的毒性比较小,而六价铬如果长时间、大剂量摄入的话,可以引起肾脏损害,有致突变、致癌等作用。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表示,胶囊铬超标其具体危害不是一个铬中毒所能涵盖,其他危害共存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  如何防止此“毒”再发?首先,严惩违法企业。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责成相关省局对违法企业立案调查并责令监督企业立即召回铬超标药用明胶和胶囊,在监控下销毁,坚决防止再次流入市场;按照法定程序吊销上述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移交公安部门立案侦查。药用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产品铬超标,坚决吊销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一律列入黑名单,不得再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一经查实,立即移送公安机关侦办,追究刑事责任。其次,要狠抓监管责任落实。铬超标问题暴露出这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也暴露出监管部门日常监管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狠抓监管责任落实,确保日常监管到位,加大药用明胶和胶囊监督检查和样品抽验频次。同时,对问题产品要抓紧调查流向并依法处置。另外,药企要自我监管、严守法规。所有药品生产企业要全面查找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严格遵守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执行质量管理规范,生产药用胶囊必须从药用明胶生产企业采购原料,必须具备相应的检验检测条件和能力,必须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实行批批检验,坚决防止工业明胶流入药用胶囊生产环节,坚决防止不合格胶囊进入药品生产环节。所有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公示明胶和胶囊来源。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药用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检出15家企业74批次胶囊铬超标,不合格率为7.9%。高检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已向全国各省级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发现和查办“铬胶囊”事件背后的渎职等职务犯罪。目前,河北、浙江、江西、山东等省检察机关已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介入事件的调查工作。北京市民许女士将涉事药企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称其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损害自己身体健康,要求退还药款、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法院已经接受了相关诉讼材料。  有人说:“既然胶囊是工业明胶制成,服用胶囊时就把胶囊去除,直接服用胶囊内的药粉。”这种服用方法是不科学的,尤其是肠溶性胶囊,如果掰开服用可引起药物性胃炎。医学专家指出,消费者进行胶囊类药品选择时可掌握三个技巧:一、颜色特别鲜艳的不要。其中可能添加了大量的着色剂。二、捏捏外壳,特别脆的不要。为了掩盖杂质,其中添加了大量的淀粉。三、胶囊接口比较松的不要。胶囊本身的工艺不过关,无法保证药品质量。  (本刊综合)


相关文章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一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一 "毒胶囊" 有多毒? 谢滨欢 ①自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以来,不少人都开始谈药色变.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某些企业用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 ...查看


  • 毒胶囊事件的案例分析
  • 毒胶囊事件的案例分析 自古以来,我们在受伤或者是生病的时候,都习惯于向医学求助,吃药打针,以求战胜病痛,延年益寿,医药一直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生命紧密相连,说是关天的大事亦不为过.而谁又能想得到,这些用来救命的良药,会有一层剧毒的外衣呢? ...查看


  • 三角理论下的企业舞弊成因透析与治理
  • 三角理论下的企业舞弊成因透析与治理 历年来,关于药害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消费者对药品安全性的密切关注,也使得药品监管部门意识到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当前企业面临了更多的竞争与选择,企业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的 ...查看


  • 毒胶囊事件引发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 由"毒胶囊"事件 引发的对企业应承担的社 会责任的思考 班级:城市经济0901班 小组成员:黄微 刘长玺 冯丹 张蔓辰 潘琦珍 朱梦娇 张 增正 郭占广 刘涛 孙健褀 王振龙 小组说明: 我们组的讨论主要是围绕一个案例展 ...查看


  • 由"毒胶囊"事件
  • 由"毒胶囊"事件 引发的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 班级: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实践报告的总结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 问卷调查的实施 由"毒胶囊"事件引发的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 &q ...查看


  • 食品药品监管局半年工作总结
  • XX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XX市委市政府和浙江省局总体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保护公众健康"的科学监管理念,深入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控制战略,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不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顺利完成全市 ...查看


  • 优秀实践报告范文 关于药品安全的报告
  • 25号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表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 病的药物相继问世,假冒伪劣药品也相继出现.特别是近年来,药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2012年4月 ...查看


  • 2012-13初三上学期初三语文_试题及答案
  • 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初语文测试题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案卷相应的地方) 一.基础题(33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分) (2) ...查看


  • 毛概实践课报告之由"毒胶囊"事件引发的思考
  • 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理 论实践课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良心何在?道德何在? --由"毒胶囊"事件引发的思考 2012年4月,央视调查发现厂商用皮革下脚料和工业明胶造药用胶囊."皮鞋果冻"."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