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艺术的差异

  摘要:在21世纪初期,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一体并不代表着将丧失自己的特点,所以中西方艺术的各自特点,引起了不少学者来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艺术活动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全球;差异;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67-01

  

  由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物质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光照时间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这也是东西方艺术差异的前提和原因。

  下面先从中国艺术说起,来阐述中国的艺术特点,进而和西方艺术进行比较。来找出中西的艺术审美差别。

  国画是中国最著名的艺术种类之一。所以中国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国艺术发展史。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也是最为复杂的画种,内部分类则更是复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为六门;北宋《宣和画谱》分为十门;南宋邓椿《画继》分为八类。其根据笔墨技法可分为工笔画、大写意画和小写意画(即兼工带写),根据设色又可分为白描画、水墨画、着色画三类,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寺观殿堂壁画、架上绘画、民间绘画、工艺装饰画几类;依作品的主题思想分为释道画、风俗画、历史画、民间年画、文人画等;按工具材料分为白描、着色、水墨等;但最通行的是按题材内容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在世界范围最出名的是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它突出展示了隋代展子虞、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山水画作品大青绿、金碧山水一派的独具特色,展示了吴道子、王维、王洽及张�b创立的风格不同的水墨山水画派。五代画家深入自然,所画景物真实生动,北方画家的画风峰峦丛峙,雄浑壮美;南方画家的画风平淡天真、清丽秀美,南北方画家创立了全景式构图与不同风格的皴法,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语言,使宋元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着很高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当然在花鸟和人物方面,中国画也有长远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但是主要是在彩陶上,从彩陶上寓意深刻的人物到战国、汉代帛画人物,以及汉画像石上兼有绘画和雕刻两种特点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不知名的画工所为。士代夫画家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或署名或著录,明确了绘画的作者。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露影雾气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子是展纸磨墨,落笔榛作变相,手中之竹又是心中之竹也。”这是郑板桥的画竹经验,同时也能表现出来中国的艺术底蕴。中国画整体上追求的是空灵,意境,自然,和谐。

  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他的内容变化是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到科学。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因此导致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由此带来了西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同样在西方艺术上也体现了这一点。人体健美,体格强悍,袒露胸腹的艺术之花。维纳斯那样裸露肌肤的女性形象和像大卫那种全裸的男子雕像。在西方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骨骼关节灵活的直观再现。

  由此可以发现西方艺术是非常直白的,很注重格式,将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使西方艺术更加有了理智。而且充满激情和张扬。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西方绘画是在画布上用颜料反复涂模出光影和透视效果。中国绘画则是在一张白纸上充分利用虚幻而简略的手法概括具象和景深。中国的文字是一字一意的肯定人类活动印迹,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进行欣赏,直至解读远古的原始文字。西方则是用二十几个字母反复拼凑来反映人类的社会活动。这些拼音出来的东西,有些用语的意思,时过境迁,后来者就不解其原始的含意了,这一点在不少文章中都得到证实。中国的语言习惯多采用隐喻,含蓄,委婉,曲折的方式表达重要意思。西方则是直接,生硬,高亢,直白的强调重要内容。中国人一个眼神,一句用语的轻、重、缓、急都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西方人则全然不解其意。

  在近一百年里中国先进的知识份子,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并用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很多正确性。同时中国的审美观念也逐步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欢。喜欢汉学和汉字文化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的人也逐步多了起来。东西方艺术的差异却给不同的地区的艺术创新带来了方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种“东西”结合的艺术。这将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

  摘要:在21世纪初期,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一体并不代表着将丧失自己的特点,所以中西方艺术的各自特点,引起了不少学者来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艺术活动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全球;差异;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67-01

  

  由于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物质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光照时间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这也是东西方艺术差异的前提和原因。

  下面先从中国艺术说起,来阐述中国的艺术特点,进而和西方艺术进行比较。来找出中西的艺术审美差别。

  国画是中国最著名的艺术种类之一。所以中国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国艺术发展史。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也是最为复杂的画种,内部分类则更是复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为六门;北宋《宣和画谱》分为十门;南宋邓椿《画继》分为八类。其根据笔墨技法可分为工笔画、大写意画和小写意画(即兼工带写),根据设色又可分为白描画、水墨画、着色画三类,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寺观殿堂壁画、架上绘画、民间绘画、工艺装饰画几类;依作品的主题思想分为释道画、风俗画、历史画、民间年画、文人画等;按工具材料分为白描、着色、水墨等;但最通行的是按题材内容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在世界范围最出名的是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它突出展示了隋代展子虞、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山水画作品大青绿、金碧山水一派的独具特色,展示了吴道子、王维、王洽及张�b创立的风格不同的水墨山水画派。五代画家深入自然,所画景物真实生动,北方画家的画风峰峦丛峙,雄浑壮美;南方画家的画风平淡天真、清丽秀美,南北方画家创立了全景式构图与不同风格的皴法,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语言,使宋元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着很高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当然在花鸟和人物方面,中国画也有长远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但是主要是在彩陶上,从彩陶上寓意深刻的人物到战国、汉代帛画人物,以及汉画像石上兼有绘画和雕刻两种特点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不知名的画工所为。士代夫画家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或署名或著录,明确了绘画的作者。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露影雾气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子是展纸磨墨,落笔榛作变相,手中之竹又是心中之竹也。”这是郑板桥的画竹经验,同时也能表现出来中国的艺术底蕴。中国画整体上追求的是空灵,意境,自然,和谐。

  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他的内容变化是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到科学。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因此导致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由此带来了西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同样在西方艺术上也体现了这一点。人体健美,体格强悍,袒露胸腹的艺术之花。维纳斯那样裸露肌肤的女性形象和像大卫那种全裸的男子雕像。在西方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骨骼关节灵活的直观再现。

  由此可以发现西方艺术是非常直白的,很注重格式,将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使西方艺术更加有了理智。而且充满激情和张扬。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西方绘画是在画布上用颜料反复涂模出光影和透视效果。中国绘画则是在一张白纸上充分利用虚幻而简略的手法概括具象和景深。中国的文字是一字一意的肯定人类活动印迹,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书法艺术进行欣赏,直至解读远古的原始文字。西方则是用二十几个字母反复拼凑来反映人类的社会活动。这些拼音出来的东西,有些用语的意思,时过境迁,后来者就不解其原始的含意了,这一点在不少文章中都得到证实。中国的语言习惯多采用隐喻,含蓄,委婉,曲折的方式表达重要意思。西方则是直接,生硬,高亢,直白的强调重要内容。中国人一个眼神,一句用语的轻、重、缓、急都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西方人则全然不解其意。

  在近一百年里中国先进的知识份子,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并用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很多正确性。同时中国的审美观念也逐步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欢。喜欢汉学和汉字文化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的人也逐步多了起来。东西方艺术的差异却给不同的地区的艺术创新带来了方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种“东西”结合的艺术。这将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


相关文章

  • 西方艺术史 论文 [论中西方艺术差异]
  • <论中西方艺术差异> 姓名:苏菊茜 学号:20110910 班级:营销111 指导老师:陈晓峰 一. 差异缘由 艺术作为一种人性的表现方式,它的主体是人,是人作用于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行为.艺术的差异源于人的差异,文化差异造成人的认 ...查看


  • 试述中西方原始美术的差异及其发展
  • 试述中西方原始美术的差异及其发展 ◆王勇 [摘要]中西方美术在原始时期具有共性,差异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这些差异对之后中西美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决定作用.随着历史的推进,差异自身也不断深化,最终导致中西美术不同的风格面貌.[关键词]中西方原始 ...查看


  •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及表现
  • 中西方建筑哲学的差异及其表现 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中外建筑史>这门课,通过这门课使我了解到了中外建筑的样式风格,建筑的施工工艺,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建筑的审美需求.让我开阔了视野,并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了解和吸收了许多知识. ...查看


  • 中西方绘画差异的根源Microsoft Word 文档
  • 中西方绘画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道 ...查看


  • 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献综述
  • 关于中外文化差异产生渊源的探究 摘要: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西方人运用先进的科学征服了自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但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中 ...查看


  • 浅谈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 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 uiopasd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 fghjklzxcvbnmqwertyuiopasdfghjklzx cvbnmqwertyuiopasd ...查看


  • 抽象的意义
  • 抽象的意义--初探东西方抽象艺术差异 东西方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差异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文字(语言)的起源.文字的发明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开始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国的书法无论是甲骨文还是发展到后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都是具象的抽象艺术,从中文的象形文 ...查看


  • 中西方绘画异同.txt
  • 论文关键词:形式:内容:真实:理念:超越 论文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查看


  • 试论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
  • 宁波理工学院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精彩内容,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