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读导入
出示本组课文导读,指名说导读要求,直接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根据自读提示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 指名读、正音读、齐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学生自由说,再指名填空说。
4、品读感悟
观看地震视频,指名谈感受。
师:昔日繁华的都市,漂亮的学校倾刻间化为一片废墟,一位年轻的父亲跪在地上大喊: 指名读,谈父亲此时的心情,再带着感受读,全班齐读。
师:哭过以后他是怎么做的?
师:是什么支撑他这么做的?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指导读,感受父亲坚定的态度。
师:于是,父亲坚定地挖掘起来,这时谁来了?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位父亲离开了吗?因为……引导学生齐读父亲对儿子承诺的话。
师:接着又有哪些人来了?他们是来做什么的?
指名读,引导融入角色读。
面对大家的劝阻,他是怎么说的?指名填空读。
重点学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指名读,谈感受,体会父亲挖掘的时间之长,过程的艰难……再带感受读。
师: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从哪个字体现出来的?
让学生伸出双手想象、感受父亲挖的艰难,可能出现的情况,指名说。引出对父亲外貌描写的语句。
播放背景音乐,指名读,引导齐读。
指名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师:尝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学生自读13-24自然段中语文描写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指名汇报,读相关语句。
师:两段中有类似的一句话,它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说,再读感受。
师: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小结拓展
学生根据上面学习方法,学习语文主题丛书上的《爱的力学》。
指名填空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品读人物描写的语句,感受人物品格与情感。
情感升华:出示父爱的诗,配乐齐读。
总结:希望同学们能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父爱,用自己良好的表现和实际行动回报自己的父母,同时也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品格与情感的方法,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习作。
四、作业布置
(1)请你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用上人物描写方法)
(2)推荐你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和林清玄写的《父亲的微笑》。
五、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挖
子:等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读导入
出示本组课文导读,指名说导读要求,直接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根据自读提示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 指名读、正音读、齐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学生自由说,再指名填空说。
4、品读感悟
观看地震视频,指名谈感受。
师:昔日繁华的都市,漂亮的学校倾刻间化为一片废墟,一位年轻的父亲跪在地上大喊: 指名读,谈父亲此时的心情,再带着感受读,全班齐读。
师:哭过以后他是怎么做的?
师:是什么支撑他这么做的?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指导读,感受父亲坚定的态度。
师:于是,父亲坚定地挖掘起来,这时谁来了?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位父亲离开了吗?因为……引导学生齐读父亲对儿子承诺的话。
师:接着又有哪些人来了?他们是来做什么的?
指名读,引导融入角色读。
面对大家的劝阻,他是怎么说的?指名填空读。
重点学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指名读,谈感受,体会父亲挖掘的时间之长,过程的艰难……再带感受读。
师: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从哪个字体现出来的?
让学生伸出双手想象、感受父亲挖的艰难,可能出现的情况,指名说。引出对父亲外貌描写的语句。
播放背景音乐,指名读,引导齐读。
指名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师:尝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学生自读13-24自然段中语文描写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指名汇报,读相关语句。
师:两段中有类似的一句话,它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说,再读感受。
师: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小结拓展
学生根据上面学习方法,学习语文主题丛书上的《爱的力学》。
指名填空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品读人物描写的语句,感受人物品格与情感。
情感升华:出示父爱的诗,配乐齐读。
总结:希望同学们能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父爱,用自己良好的表现和实际行动回报自己的父母,同时也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品格与情感的方法,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习作。
四、作业布置
(1)请你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用上人物描写方法)
(2)推荐你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和林清玄写的《父亲的微笑》。
五、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挖
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