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

熊书银 黄登婕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0042)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应聘求职的能力。根据用人单位择才用人的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诚实守信的品质、善于合作的意识,并具有一

定的工作经验和创新的能力。因此,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要着手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 的学习生活过程就是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在校生大幅度增长,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这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2004年达280万人,2005年将达340万人。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毕业生离校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2002年7月,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达到70万人,2004年9月达到76万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可以用“两旺两难”来形容。“两旺”,即毕业生的供应旺盛和毕业生的需求旺盛。据劳动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劳动力市场景气有所上升,岗位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68.5万和53.5万。“两难”,一是用人单位找毕业生难,特别是找到理想的人选特别难;二是毕业生就业难,找工作难,特别是想找到一个好工作或理想的工作就更难。也就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就业鸿沟”逐渐形成。专家认为,要跨越这个“就业鸿沟”,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任占忠主任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不能适应,相互之间有脱节。高校一方面要传授专业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求职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职前培训机构的合作。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给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的机会。”笔者拟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帮助大学生跨越这个“就业鸿沟”,顺利就业。

1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市场的快速变化正在使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在诸多的竞争中,人才竞争已逐步成为各企业争夺持久性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但在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大学生毕业的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却仍感人才缺乏,找不到企业需要的人才。

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就需求变化的特征而言,目前企业的择才用人表现出了如下趋势:

(1)工作能力强的毕业生依然是用人单位的首选目标。企业需要多大能力、多少本领,.毕业生应该适应企业的需要。所以,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具备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只要有能力就不愁找不到工作。毕业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问题。从古至今有本事的人,他们总是不愁找不到工作。

(2)越来越注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淡化专业对口,不再固守“用人所学与学有所

用”这种陈旧的用人定式。因为只要学生综合素质好,璞玉可琢,专业知识可以到企业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踏实肯干勤奋自信的品质,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包括用所学的书本知识适应工作实际的主动性,也包括能融洽地协

调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用人单位青睐勤奋、踏实、肯干而又充满自信的毕业生,希望毕业生从基层干起,逐步积累经验,把理想和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好高鹜远,甚至孤芳自赏。用人单位青睐崇尚团队合作的毕业生。毕业生刚从校园里出来,不可能独自承担一个

项目,特别是在程序化标准化极强的行业里,每个人只能完成一部分的工作,团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脉。无法想象,一个只会自己工作,平时独来独往的人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3)越来越注重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淡化理论成绩,因为大学阶段专业知识成绩的出色与其为人处事和工作能力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在校期间受过较多实践锻炼的大学生将会更受企业青睐。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苑江红说过:“我们最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学历是我们一些岗位招聘时的基本要求。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兼职活动以及校园组织活动都会被列人到招聘考察的项目之中,我们非常关注学生潜在的能力。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我们会通过实践或兼职经历来评估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以及具备的潜力。”

(4)工作经历日渐吃香,学历要求日益淡化。

发达国家,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两个导向:一是能力导向,二是业绩导向。虽然要考虑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但更注重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很难用学历体现出来的。而在竞争环境中,业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业绩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能仅看文凭和其毕业的学校,更要看他给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有何业绩。

据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的统计,从2003年的招聘情况看,用人单位并没有提高学历要求的“门槛”。大多数单位在求职者具备相应技能的情况下,对学历要求并不是很高。其中,要求具有本科学历的岗位仅占岗位总数的20.1%,要求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仅占岗位总数的0.5%,有近25%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只要有中等学历即可。

2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难,难就难在大学生缺乏经验,缺乏就业的技能,缺乏真正步人社会的能力,总之是缺乏就业力。什么是就业力?我们认为,就业力就是一个人应聘求职,获取就业机会,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概括起来讲,大学生就业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

首先,必须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因为大学教育是职业教育或者说是职业教育特点显著的教育,一般来讲,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大学生立足社会、立身谋职的敲门砖。

第二,必须青较强的学习能力。因为一个人具有了较强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就一定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做好新的工作。因此,大学必须把教育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较强的学习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之一。

第三,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是既有优势,也有短处。优势就是他的知识、事业心、体力,思维比较活跃;短处就是缺乏经验。一个人对他所在的领域环境不熟悉,他很难有所创造,很难有所创新,干出成绩来。因此,青年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而不是抱怨环境、抱怨社会。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条件都要能适应,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干出点成绩。

2.2踏实肯干,诚实守信的意志品质

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鹜远,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优秀工程师、部门主管、总经理,甚至是业界的领袖,而不想做自己手上的“粗浅”活儿。大众化教育阶段,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

诚实守信是当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但是,诚信缺失、诚信意识薄弱的现象在我们的大学生中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现在的大学生,不久的将来便是国家之栋梁,将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身处何种职位,都要以诚信为做人原则。这是社

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2.3崇尚团队,崇尚合作的强烈意识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里,崇尚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团体或个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什么人都不能忽视。在一个大集体里,干好一项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关键是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团结大家就是提升自己,因为人家会心甘情愿地教会你很多有用的东西。

2.4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才素质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

重视工作经历,重视工作经验是企业用人之本。西方发达国家,著名跨国公司,对人才标准的界定早已走出了“唯学历”、“唯学位”的误区,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2003年上海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了工作经历日渐吃香、学历要求日益淡化的趋势。

3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绝对的,竞争是永恒的。应聘求职会伴随着每个职业人的一生,因而,求职技能的训练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求职训练应是一个长期的、有方向的、积极的准备过程,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就业力的培养过程。

就业力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坎”。要迈过这道“坎”,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从高等院校来讲,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工作,积极拓展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途径,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空间。从大学生来讲,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提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积极主动地、全方位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就业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服务社会。

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培养将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甚至于是一个职业人的一生。因此,大学生从进人大学开始就要着手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勤奋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天职,学习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掌握了过硬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是用人单位的首选目标,尤其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更是如此。如果你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专业论文、专利发明)等其他人不具备的“硬通货”,那你就成为用人单位的争抢对象了。

(2)关心集体,乐于奉献,培育团队合作意识。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生活习性、个人爱好都不尽相同,这正好为大学生们培育集体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集体生活是一个人从自然人真正成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小到一个寝室、班级,大到一个学校,都是真正成为社会人的非常重要的锻炼场所。在这些集体场合里,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包容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奉献,学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地融人时代潮流;否则,就会很难融人社会,甚至会被时代淘汰。

(3)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培育艰苦创业的意识。有的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想一举成名、一跳而就,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缺乏从基层干起、从一线干起、从小事做起的心理准备。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而培养的,最要紧的是能学会做。天才也好,人才也好,不动手做,只会高谈阔论,必然一事无成。大学生学业完成后总要走向社会,在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中总要与人合作,总要求得别人的帮助,是否诚实守信,知行合一,就成为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校期间,就要树立和培养踏实肯干、

从基层干起、从生产一线干起的艰苦创业的意识,要诚实守信,做有信用的人。

(4)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主动承担社会工作,培养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恒基伟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袁裴认为:“职场上有其游戏规则,导致职场成功的往往是非学历因素。怎么样对待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如何沟通汇报工作、如何解决工作难题、如何推销自己,这些都是大学生最需要了解和亟待掌握的。”其实导致职场成功的这些非学历因素,也同样来源于大学生活,来源于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各种社团活动,来源于各级各类的学生社会工作实践。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主动承担学生社会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工作能力。对许多大学生而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求职不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看起来似乎是苛求甚至是荒唐,其实不然,工作经验也可以在大学培养。大学生有双休日、节假日,有将近两个月的寒暑假期,他们完全可以在学习之余,利用节假日就近就便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增加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

熊书银 黄登婕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0042)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应聘求职的能力。根据用人单位择才用人的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诚实守信的品质、善于合作的意识,并具有一

定的工作经验和创新的能力。因此,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要着手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 的学习生活过程就是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在校生大幅度增长,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这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2004年达280万人,2005年将达340万人。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毕业生离校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2002年7月,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达到70万人,2004年9月达到76万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可以用“两旺两难”来形容。“两旺”,即毕业生的供应旺盛和毕业生的需求旺盛。据劳动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劳动力市场景气有所上升,岗位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68.5万和53.5万。“两难”,一是用人单位找毕业生难,特别是找到理想的人选特别难;二是毕业生就业难,找工作难,特别是想找到一个好工作或理想的工作就更难。也就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就业鸿沟”逐渐形成。专家认为,要跨越这个“就业鸿沟”,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任占忠主任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不能适应,相互之间有脱节。高校一方面要传授专业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求职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职前培训机构的合作。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给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的机会。”笔者拟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帮助大学生跨越这个“就业鸿沟”,顺利就业。

1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市场的快速变化正在使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在诸多的竞争中,人才竞争已逐步成为各企业争夺持久性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但在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大学生毕业的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却仍感人才缺乏,找不到企业需要的人才。

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就需求变化的特征而言,目前企业的择才用人表现出了如下趋势:

(1)工作能力强的毕业生依然是用人单位的首选目标。企业需要多大能力、多少本领,.毕业生应该适应企业的需要。所以,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具备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只要有能力就不愁找不到工作。毕业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问题。从古至今有本事的人,他们总是不愁找不到工作。

(2)越来越注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淡化专业对口,不再固守“用人所学与学有所

用”这种陈旧的用人定式。因为只要学生综合素质好,璞玉可琢,专业知识可以到企业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踏实肯干勤奋自信的品质,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包括用所学的书本知识适应工作实际的主动性,也包括能融洽地协

调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用人单位青睐勤奋、踏实、肯干而又充满自信的毕业生,希望毕业生从基层干起,逐步积累经验,把理想和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好高鹜远,甚至孤芳自赏。用人单位青睐崇尚团队合作的毕业生。毕业生刚从校园里出来,不可能独自承担一个

项目,特别是在程序化标准化极强的行业里,每个人只能完成一部分的工作,团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脉。无法想象,一个只会自己工作,平时独来独往的人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3)越来越注重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淡化理论成绩,因为大学阶段专业知识成绩的出色与其为人处事和工作能力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在校期间受过较多实践锻炼的大学生将会更受企业青睐。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苑江红说过:“我们最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学历是我们一些岗位招聘时的基本要求。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兼职活动以及校园组织活动都会被列人到招聘考察的项目之中,我们非常关注学生潜在的能力。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我们会通过实践或兼职经历来评估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以及具备的潜力。”

(4)工作经历日渐吃香,学历要求日益淡化。

发达国家,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两个导向:一是能力导向,二是业绩导向。虽然要考虑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但更注重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很难用学历体现出来的。而在竞争环境中,业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业绩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能仅看文凭和其毕业的学校,更要看他给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有何业绩。

据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的统计,从2003年的招聘情况看,用人单位并没有提高学历要求的“门槛”。大多数单位在求职者具备相应技能的情况下,对学历要求并不是很高。其中,要求具有本科学历的岗位仅占岗位总数的20.1%,要求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仅占岗位总数的0.5%,有近25%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只要有中等学历即可。

2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难,难就难在大学生缺乏经验,缺乏就业的技能,缺乏真正步人社会的能力,总之是缺乏就业力。什么是就业力?我们认为,就业力就是一个人应聘求职,获取就业机会,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概括起来讲,大学生就业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

首先,必须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因为大学教育是职业教育或者说是职业教育特点显著的教育,一般来讲,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大学生立足社会、立身谋职的敲门砖。

第二,必须青较强的学习能力。因为一个人具有了较强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就一定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做好新的工作。因此,大学必须把教育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较强的学习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之一。

第三,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是既有优势,也有短处。优势就是他的知识、事业心、体力,思维比较活跃;短处就是缺乏经验。一个人对他所在的领域环境不熟悉,他很难有所创造,很难有所创新,干出成绩来。因此,青年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而不是抱怨环境、抱怨社会。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条件都要能适应,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干出点成绩。

2.2踏实肯干,诚实守信的意志品质

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鹜远,觉得自己是天生的优秀工程师、部门主管、总经理,甚至是业界的领袖,而不想做自己手上的“粗浅”活儿。大众化教育阶段,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

诚实守信是当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但是,诚信缺失、诚信意识薄弱的现象在我们的大学生中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现在的大学生,不久的将来便是国家之栋梁,将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身处何种职位,都要以诚信为做人原则。这是社

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2.3崇尚团队,崇尚合作的强烈意识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里,崇尚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团体或个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什么人都不能忽视。在一个大集体里,干好一项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关键是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团结大家就是提升自己,因为人家会心甘情愿地教会你很多有用的东西。

2.4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才素质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

重视工作经历,重视工作经验是企业用人之本。西方发达国家,著名跨国公司,对人才标准的界定早已走出了“唯学历”、“唯学位”的误区,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2003年上海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了工作经历日渐吃香、学历要求日益淡化的趋势。

3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绝对的,竞争是永恒的。应聘求职会伴随着每个职业人的一生,因而,求职技能的训练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求职训练应是一个长期的、有方向的、积极的准备过程,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就业力的培养过程。

就业力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坎”。要迈过这道“坎”,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从高等院校来讲,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工作,积极拓展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途径,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空间。从大学生来讲,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提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积极主动地、全方位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就业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服务社会。

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培养将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甚至于是一个职业人的一生。因此,大学生从进人大学开始就要着手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勤奋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天职,学习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掌握了过硬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是用人单位的首选目标,尤其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更是如此。如果你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专业论文、专利发明)等其他人不具备的“硬通货”,那你就成为用人单位的争抢对象了。

(2)关心集体,乐于奉献,培育团队合作意识。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生活习性、个人爱好都不尽相同,这正好为大学生们培育集体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集体生活是一个人从自然人真正成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小到一个寝室、班级,大到一个学校,都是真正成为社会人的非常重要的锻炼场所。在这些集体场合里,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包容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奉献,学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地融人时代潮流;否则,就会很难融人社会,甚至会被时代淘汰。

(3)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培育艰苦创业的意识。有的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想一举成名、一跳而就,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缺乏从基层干起、从一线干起、从小事做起的心理准备。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而培养的,最要紧的是能学会做。天才也好,人才也好,不动手做,只会高谈阔论,必然一事无成。大学生学业完成后总要走向社会,在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中总要与人合作,总要求得别人的帮助,是否诚实守信,知行合一,就成为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校期间,就要树立和培养踏实肯干、

从基层干起、从生产一线干起的艰苦创业的意识,要诚实守信,做有信用的人。

(4)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主动承担社会工作,培养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恒基伟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袁裴认为:“职场上有其游戏规则,导致职场成功的往往是非学历因素。怎么样对待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如何沟通汇报工作、如何解决工作难题、如何推销自己,这些都是大学生最需要了解和亟待掌握的。”其实导致职场成功的这些非学历因素,也同样来源于大学生活,来源于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各种社团活动,来源于各级各类的学生社会工作实践。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主动承担学生社会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工作能力。对许多大学生而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求职不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用人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看起来似乎是苛求甚至是荒唐,其实不然,工作经验也可以在大学培养。大学生有双休日、节假日,有将近两个月的寒暑假期,他们完全可以在学习之余,利用节假日就近就便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增加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相关文章

  •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幸福和希望,更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 ...查看


  • 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特色总结
  • 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特色总结(四) 2010年05月11日 16:56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江西财经大学: 一.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就业工作"固本疏源,重基求新"."固本"就是抓 ...查看


  • 杭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杭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作者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年 月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查看


  •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措施)
  •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措施.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 ...查看


  • 就业能力论文就业能力 论文
  • 就业能力论文就业能力 论文 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 [摘要]很多高校在探索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和内容多样中前进,因此,重点在于加强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系统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学生核心能力:就业质量 一.高校学生就 ...查看


  • 东华大学2014就业质量报告
  •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东华大学 2014.12 目录 序言 ...................................................................................... ...查看


  • 新常态下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 摘要:新常态下的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变化带来了就业岗位的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而且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不容乐观,存在着职业意识欠 ...查看


  • 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目录 1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11.1就业规模和就业率.................... ...查看


  • 大学生素质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
  • 大学生素质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