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艺术之窗.183.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尹思思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中西方在思维上有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就会形成文化上的冲突、误解、隔阂,以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上出现问题,让我们不能很好的和西方人进行沟通。所以我们要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进行一个研究。那么造成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差异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具体来展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差异;电影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差异和不同,中西方的人们用不同的方法和视野观察着这个世界,对这个客

观的世界作出分析和评价,所以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这是由于我们长期观察这个世界所形成的现实认识和凝聚的经验不同,所以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文化的一种,即语言,表现了出来。所以我们今天可以自由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形成了跨文化交际,以便消除中西方之间的隔阂,误会和冲突。首先,先了解一下中西方思维差异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文学和哲学是密不可分的。民族文化和哲学给思维形式以其深刻的影响。哲学就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具体反映。比如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是人类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唯物主义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有的人信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起源,而有的人信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才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这就体现了人类之间思维方式的不一样。在中国,我们的先人主张“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崇尚的是和谐,万事皆以整体为大局;而在西方国家,注重的是“人物分立”,注重逻辑推理,个体思维,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

中西方民族的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西方国家临海较多,所以视野和思维相对开阔,他们的工商业和航海业十分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由此向外进行扩张和侵略,也把先进的技术带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而同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大国,君主专政,人民则是靠天吃饭,气候条件好适应农作物生长,人民丰收则生活就过得好,而气候条件不好,农作物不生长,则是灾荒之年,加之与外界少有接触,所以就造成了国家封闭,人民思想落后的局面。

那么,中西方思维具体有哪些差异呢?这种差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从电影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来看。我们都知道,中外电影所表达的内容,艺术手法,思想结构,都有极大的不同。比如,在电影《高考1976}中,讲述刚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一群年轻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参加第一届高考,这中间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体现出他们这个小团体共同奋斗的精神。而西方在同类型的电影中,则比较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时候甚至强调个人拯救整个集体,或者个人拯救整个世界的英雄主义。美国电影《蝙蝠侠》,蝙蝠侠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漫画英雄,是一个绝不杀生的的正义之士。在美国的超级英雄之中,蝙蝠侠是一个很贴近群众的英雄,他目睹父母被害而产生了亲手铲除罪恶的强烈愿望,晚上身着紧身衣、头戴面具、携精心打造的先进设备四处行侠仗义,并且有一个忠心耿耿的随从相助,这些都是美国式英雄主义的体现。

其次,从人物形象变形的方向逻辑来看,在中国的电影电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当中,尤其是在神话作品当中,总会出现一些关于变形的故事情节,闻名遐迩的《西游记》,里面出现众多的妖精,类似于白骨精,玉兔精,蜘蛛精之类,她们的造型从特点上来说就是全幻化成人形,或者人身+X头,或许还来个尾巴,总之就在中国的神话世界里,变形的方向是从非人变成人。最经典的代表除去《西游记》还有《白蛇传》里的白蛇与青蛇、蜈蚣精、金轮法王、兔精,《聊斋志异》里的狐妖、树妖等等,可以说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在人物形象变形的方向上都大同小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6—0000—02

异。而从西方国家的电影来看,在人物形象变形方面则和中国的电影有着一些差别。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其中第一部分讲述了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从这个简单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里的变形是从以人为中心向非人的方向变化。再比如说电影作品《猫女》和《蜘蛛侠》,这些电影从名字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变形内容和方向。造成这些变形差异的原因是因为西方人更加热衷于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中国人则更喜欢把未知的事物纳入到已知的范围中,就像小孩子一样十分“怕生”不像西方人那般放得开,所以西方人是冒进的,而中国人是退守的;所以西方人不断地发明创造,而中国人却不断地反复利用;当西方国家大多数都已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而中国大部分地区仍退守于农耕文明的位置。这些外在环境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不仅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同时也使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导致两种文化发展得极大不同,我们从上述电影中可以得出中西方思维的如下差异:

1.东方人重整体思维,而西方人重细节分析

东方人注重各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事物周围的各种具体环境与条件;西方人则注重个体事物的独立存在,注重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东方人从一开始就用整体性的思维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对潮汐原理的研究,如公元1世纪东汉时代的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明确指出潮汐运动对月球的依赖关系:“涛之起也,随月盛衰”。而西方人的分析性思维可以说始自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例如,用物体的属性来解释物体的运动。直至伽利略时代,他们才开始注意到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

2.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西方人重抽象思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形象的东西,早在十九世纪中国“尚象”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形象的思维方式,这种形象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汉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汉字经历了古字到小篆,小篆到隶楷,再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过程,可以说从古至今的演变都体现了(上转第137页)

像》即便没有直接受到《罪与罚》的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王尔德创造道连・格雷这个形象也多多少少会有启发。

道连・格雷弃恶之后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善行就是没有玷污农村姑娘海蒂・默顿,“我们原打算今天拂晓出走。突然,我决定把她留下。让

综上所述,在道连格雷短暂的一生中,他的心路经历的三次转变,从伊甸园中的夏娃到出卖灵魂的浮士德再到忏悔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三次转变是以三次死亡为终结的,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表达了王尔德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的内在矛盾性,美是超越现实的,但是又不能脱离现实。参考文献:[1][2]

(爱尔兰)王尔德著:《王尔德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版。

Upehurch,DavidA.“TIlePictureofDorianGray:Overview.”Refer-

ence

她像我初识相时那样,如鲜花一般纯洁”o删…,而且下定决心“以后

永远不再去引诱天真,他要做个好人。”Ⅲ”则然而,画像却揭穿了他的

虚伪,“他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只不过眼睛里多了狡猾的神色,嘴角的

曲线添了虚伪的皱纹。”‘…”1这所谓的善行不过是一次伪善,这里可以

拿他与《复活》中的忏悔的贵族涅赫留多夫公爵做一个有趣的比较,两者都犯下了罪过,都希望灵魂复活,而且都意识到自己的所谓的善行不过是虚荣心驱使而已,但是涅赫留多夫坚持下去了,并不断自省,最终得以修得正果,而道连・格雷的这次善行不仅是虚伪的,而且实质还是他新享乐主义的继续,如亨利勋爵所说仅是出于寻找新刺激的愿望,而刺激又总是短暂的,所以他未能像涅赫留多夫那样持之以恒,加之自己的伪善面孔被画像拆穿,恼羞成怒,要杀掉灵魂。

这个阶段的冲突是罪与罚的冲突,道连感到自己犯了无数的罪过,与其说他想悔改,毋宁说是他希望得到宽恕,躲避灵魂的惩罚。更深层所揭示的却是唯美主义者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主人公在忏悔失败之后,试图彻底摆脱灵魂,于是要毁掉画像,然而结果却是他杀掉了自己。这正是王尔德对唯美主义者给出的答案,追求美不能脱离道德评价,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Guideto

EnglishLiterature.Ed.D.L.Kirkpatrick.2nded.

Press,1991.LiteratureResources

from

Gale.

Chicago:St.JamesGale.

[3]

李恺:《<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同性恋理想》,小说评论,2008年第2期。

Rossi,“Parallelsin

[4]DominickWilde’SThePictureofDorianGrayand

Goethe’sFaust,”CollegeLanguageAssociationpp.188—191.

Journal,13(1969),

[5]李志艳:《悖论与统一:(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谋杀案分析》,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下接第138页)而不相默。”书中指出,君主个人的才智不足以治理国家,君主要把给予大臣职责和权力,让群臣各尽其责,不越权,充分发挥职责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孟子说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能说明君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忧患能让人积极进取,而贪图安逸只会使人颓废。这就给群臣们警示着要积极向君主进谏良策,举贤用能,时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反省自身。“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乱。”君王要虚心听取群臣建议,用人得当,上下团结,群臣亲近。这样众人的智慧才能显现,治理国家如同烹饪小鲜一样简单。“夫臣主之相与也,非有父子之厚,骨肉之亲也,而竭力殊死,不辞其躯体,何也?势有使之然也。”“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

君主的治国的雄心和策略被群臣接受并效忠于他,君王和臣子上下齐心,君主对百姓恩情深重使百姓都拥戴他,这样,国家就会安定和富强。

《淮南子》上承《吕氏春秋》,下启《春秋繁露》,书中宝贵的思想体系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精华之处。《主术》全面论述了君王治国方针,策略。书中大量的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也是西汉初期的政治统治的核心思想。仁,义,礼,乐也体现了儒家风范,书中兼有各家学派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定的生产生活,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2][3][4】[5]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许匡一:《淮南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金良年:《十三经译注一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扬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汉)司马迁:《史is),中华书局。2009年。

闻;百官修同,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君入者不任能

而好自为之,则智13困而自负其责也。数穷于下则不能伸理,行堕于国则不能专制。智不足以为治,威不足以行诛,则无以与天下交也。”《主术》中讲到君臣关系说明不是因为君主的权势要求臣下服从,而是因为

(下接第183页)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绝大多数的汉子都是音、形、意结合的三维表意文字,其特点是由其形可以知其义,比如“碑,林,冰”,我们都可以从它们的形旁了解到它的意,或者从声旁了解到它的读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字的构造来解释或者猜测词的意思或者读音。而英语是一维表音文字,读音与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抽象性极强,而且一词多义现象较多,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拼音规则读出它的读音,但是完全揣测不出这些词语的意思。英语的抽象表达方法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涵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讲,最能反映他们文化内涵,深度,思维方式的外在体现物就是承载和传承这个民族文化的语言和文字。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在汉字这一块体现得无与伦比,而西方人的抽象思维也从他们的拼音文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中国人重曲线思维,西方人重直线思维

在我们13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中国人说话不那么直截了当,喜欢绕一些圈子,或者给听话的人留有一些余地,让大家在面子上都过得去;而西方国家的人喜欢直入主题,不喜欢兜圈子,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直接切人,他们习惯将语义的重心放在第一句话说出,然后再把其他要说的内容成分一一补进,叙事多为先将重点的东西讲出来,重心在前。这就是所谓的曲线思维和直线思维,在有的时候有的方面,直线思维的人会节约不少时间,从而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而曲线思维的人办事由于事前的铺叙太多,往往在人们看来做了很多无意义的事情,办事讲话的效率有待提高。总的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圆形向

内,顾左右而言他,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一条直线,注重和实际事物相关的程序,规则等一些东西。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大致的了解到中西方思维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以及民族性格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尽量的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与他们进行交际的时候,才能有效的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冲突,才能实现我们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更好的与人沟通。联通世界。参考文献:[1][2][3][4][5][6][7]

张彬.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汉荚翻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林可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

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c].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贺毅.中西文化比较[M].冶金-r&出版社,2007

王中江.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何春耕.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比较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

万方数据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尹思思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2011(6)

1.张彬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汉英翻译 2006

2.林可济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20103.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19954.毕继万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 20095.贺毅 中西文化比较 2007

6.王中江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 20087.何春耕 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比较研究 2008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nwx-jdydx201106147.aspx

艺术之窗.183.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尹思思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中西方在思维上有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就会形成文化上的冲突、误解、隔阂,以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上出现问题,让我们不能很好的和西方人进行沟通。所以我们要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进行一个研究。那么造成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差异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具体来展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差异;电影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差异和不同,中西方的人们用不同的方法和视野观察着这个世界,对这个客

观的世界作出分析和评价,所以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这是由于我们长期观察这个世界所形成的现实认识和凝聚的经验不同,所以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文化的一种,即语言,表现了出来。所以我们今天可以自由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形成了跨文化交际,以便消除中西方之间的隔阂,误会和冲突。首先,先了解一下中西方思维差异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文学和哲学是密不可分的。民族文化和哲学给思维形式以其深刻的影响。哲学就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具体反映。比如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是人类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唯物主义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有的人信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起源,而有的人信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才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这就体现了人类之间思维方式的不一样。在中国,我们的先人主张“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崇尚的是和谐,万事皆以整体为大局;而在西方国家,注重的是“人物分立”,注重逻辑推理,个体思维,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

中西方民族的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西方国家临海较多,所以视野和思维相对开阔,他们的工商业和航海业十分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由此向外进行扩张和侵略,也把先进的技术带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而同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大国,君主专政,人民则是靠天吃饭,气候条件好适应农作物生长,人民丰收则生活就过得好,而气候条件不好,农作物不生长,则是灾荒之年,加之与外界少有接触,所以就造成了国家封闭,人民思想落后的局面。

那么,中西方思维具体有哪些差异呢?这种差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从电影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来看。我们都知道,中外电影所表达的内容,艺术手法,思想结构,都有极大的不同。比如,在电影《高考1976}中,讲述刚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一群年轻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参加第一届高考,这中间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体现出他们这个小团体共同奋斗的精神。而西方在同类型的电影中,则比较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时候甚至强调个人拯救整个集体,或者个人拯救整个世界的英雄主义。美国电影《蝙蝠侠》,蝙蝠侠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漫画英雄,是一个绝不杀生的的正义之士。在美国的超级英雄之中,蝙蝠侠是一个很贴近群众的英雄,他目睹父母被害而产生了亲手铲除罪恶的强烈愿望,晚上身着紧身衣、头戴面具、携精心打造的先进设备四处行侠仗义,并且有一个忠心耿耿的随从相助,这些都是美国式英雄主义的体现。

其次,从人物形象变形的方向逻辑来看,在中国的电影电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当中,尤其是在神话作品当中,总会出现一些关于变形的故事情节,闻名遐迩的《西游记》,里面出现众多的妖精,类似于白骨精,玉兔精,蜘蛛精之类,她们的造型从特点上来说就是全幻化成人形,或者人身+X头,或许还来个尾巴,总之就在中国的神话世界里,变形的方向是从非人变成人。最经典的代表除去《西游记》还有《白蛇传》里的白蛇与青蛇、蜈蚣精、金轮法王、兔精,《聊斋志异》里的狐妖、树妖等等,可以说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在人物形象变形的方向上都大同小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6—0000—02

异。而从西方国家的电影来看,在人物形象变形方面则和中国的电影有着一些差别。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其中第一部分讲述了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从这个简单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里的变形是从以人为中心向非人的方向变化。再比如说电影作品《猫女》和《蜘蛛侠》,这些电影从名字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变形内容和方向。造成这些变形差异的原因是因为西方人更加热衷于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中国人则更喜欢把未知的事物纳入到已知的范围中,就像小孩子一样十分“怕生”不像西方人那般放得开,所以西方人是冒进的,而中国人是退守的;所以西方人不断地发明创造,而中国人却不断地反复利用;当西方国家大多数都已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而中国大部分地区仍退守于农耕文明的位置。这些外在环境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不仅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同时也使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导致两种文化发展得极大不同,我们从上述电影中可以得出中西方思维的如下差异:

1.东方人重整体思维,而西方人重细节分析

东方人注重各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事物周围的各种具体环境与条件;西方人则注重个体事物的独立存在,注重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东方人从一开始就用整体性的思维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对潮汐原理的研究,如公元1世纪东汉时代的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明确指出潮汐运动对月球的依赖关系:“涛之起也,随月盛衰”。而西方人的分析性思维可以说始自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例如,用物体的属性来解释物体的运动。直至伽利略时代,他们才开始注意到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

2.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西方人重抽象思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形象的东西,早在十九世纪中国“尚象”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形象的思维方式,这种形象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汉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汉字经历了古字到小篆,小篆到隶楷,再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过程,可以说从古至今的演变都体现了(上转第137页)

像》即便没有直接受到《罪与罚》的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王尔德创造道连・格雷这个形象也多多少少会有启发。

道连・格雷弃恶之后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善行就是没有玷污农村姑娘海蒂・默顿,“我们原打算今天拂晓出走。突然,我决定把她留下。让

综上所述,在道连格雷短暂的一生中,他的心路经历的三次转变,从伊甸园中的夏娃到出卖灵魂的浮士德再到忏悔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三次转变是以三次死亡为终结的,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表达了王尔德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的内在矛盾性,美是超越现实的,但是又不能脱离现实。参考文献:[1][2]

(爱尔兰)王尔德著:《王尔德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版。

Upehurch,DavidA.“TIlePictureofDorianGray:Overview.”Refer-

ence

她像我初识相时那样,如鲜花一般纯洁”o删…,而且下定决心“以后

永远不再去引诱天真,他要做个好人。”Ⅲ”则然而,画像却揭穿了他的

虚伪,“他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只不过眼睛里多了狡猾的神色,嘴角的

曲线添了虚伪的皱纹。”‘…”1这所谓的善行不过是一次伪善,这里可以

拿他与《复活》中的忏悔的贵族涅赫留多夫公爵做一个有趣的比较,两者都犯下了罪过,都希望灵魂复活,而且都意识到自己的所谓的善行不过是虚荣心驱使而已,但是涅赫留多夫坚持下去了,并不断自省,最终得以修得正果,而道连・格雷的这次善行不仅是虚伪的,而且实质还是他新享乐主义的继续,如亨利勋爵所说仅是出于寻找新刺激的愿望,而刺激又总是短暂的,所以他未能像涅赫留多夫那样持之以恒,加之自己的伪善面孔被画像拆穿,恼羞成怒,要杀掉灵魂。

这个阶段的冲突是罪与罚的冲突,道连感到自己犯了无数的罪过,与其说他想悔改,毋宁说是他希望得到宽恕,躲避灵魂的惩罚。更深层所揭示的却是唯美主义者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主人公在忏悔失败之后,试图彻底摆脱灵魂,于是要毁掉画像,然而结果却是他杀掉了自己。这正是王尔德对唯美主义者给出的答案,追求美不能脱离道德评价,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Guideto

EnglishLiterature.Ed.D.L.Kirkpatrick.2nded.

Press,1991.LiteratureResources

from

Gale.

Chicago:St.JamesGale.

[3]

李恺:《<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同性恋理想》,小说评论,2008年第2期。

Rossi,“Parallelsin

[4]DominickWilde’SThePictureofDorianGrayand

Goethe’sFaust,”CollegeLanguageAssociationpp.188—191.

Journal,13(1969),

[5]李志艳:《悖论与统一:(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谋杀案分析》,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下接第138页)而不相默。”书中指出,君主个人的才智不足以治理国家,君主要把给予大臣职责和权力,让群臣各尽其责,不越权,充分发挥职责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孟子说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能说明君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忧患能让人积极进取,而贪图安逸只会使人颓废。这就给群臣们警示着要积极向君主进谏良策,举贤用能,时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反省自身。“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乱。”君王要虚心听取群臣建议,用人得当,上下团结,群臣亲近。这样众人的智慧才能显现,治理国家如同烹饪小鲜一样简单。“夫臣主之相与也,非有父子之厚,骨肉之亲也,而竭力殊死,不辞其躯体,何也?势有使之然也。”“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

君主的治国的雄心和策略被群臣接受并效忠于他,君王和臣子上下齐心,君主对百姓恩情深重使百姓都拥戴他,这样,国家就会安定和富强。

《淮南子》上承《吕氏春秋》,下启《春秋繁露》,书中宝贵的思想体系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精华之处。《主术》全面论述了君王治国方针,策略。书中大量的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也是西汉初期的政治统治的核心思想。仁,义,礼,乐也体现了儒家风范,书中兼有各家学派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定的生产生活,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2][3][4】[5]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许匡一:《淮南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金良年:《十三经译注一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扬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汉)司马迁:《史is),中华书局。2009年。

闻;百官修同,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君入者不任能

而好自为之,则智13困而自负其责也。数穷于下则不能伸理,行堕于国则不能专制。智不足以为治,威不足以行诛,则无以与天下交也。”《主术》中讲到君臣关系说明不是因为君主的权势要求臣下服从,而是因为

(下接第183页)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绝大多数的汉子都是音、形、意结合的三维表意文字,其特点是由其形可以知其义,比如“碑,林,冰”,我们都可以从它们的形旁了解到它的意,或者从声旁了解到它的读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字的构造来解释或者猜测词的意思或者读音。而英语是一维表音文字,读音与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抽象性极强,而且一词多义现象较多,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拼音规则读出它的读音,但是完全揣测不出这些词语的意思。英语的抽象表达方法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涵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讲,最能反映他们文化内涵,深度,思维方式的外在体现物就是承载和传承这个民族文化的语言和文字。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在汉字这一块体现得无与伦比,而西方人的抽象思维也从他们的拼音文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中国人重曲线思维,西方人重直线思维

在我们13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中国人说话不那么直截了当,喜欢绕一些圈子,或者给听话的人留有一些余地,让大家在面子上都过得去;而西方国家的人喜欢直入主题,不喜欢兜圈子,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直接切人,他们习惯将语义的重心放在第一句话说出,然后再把其他要说的内容成分一一补进,叙事多为先将重点的东西讲出来,重心在前。这就是所谓的曲线思维和直线思维,在有的时候有的方面,直线思维的人会节约不少时间,从而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而曲线思维的人办事由于事前的铺叙太多,往往在人们看来做了很多无意义的事情,办事讲话的效率有待提高。总的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圆形向

内,顾左右而言他,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一条直线,注重和实际事物相关的程序,规则等一些东西。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大致的了解到中西方思维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以及民族性格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尽量的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与他们进行交际的时候,才能有效的消除文化隔阂和文化冲突,才能实现我们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更好的与人沟通。联通世界。参考文献:[1][2][3][4][5][6][7]

张彬.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汉荚翻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林可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

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c].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贺毅.中西文化比较[M].冶金-r&出版社,2007

王中江.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何春耕.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比较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

万方数据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尹思思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2011(6)

1.张彬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汉英翻译 2006

2.林可济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20103.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19954.毕继万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 20095.贺毅 中西文化比较 2007

6.王中江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 20087.何春耕 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比较研究 2008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nwx-jdydx201106147.aspx


相关文章

  • 浅析西方文化与西方广告语言的关系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2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Modernism of Wuthering He ...查看


  • 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
  • 1. 英文原声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3. 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4. 国内广告语言语用失误研究现状与分析 5.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 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对策研 ...查看


  •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 2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3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解读会话含义 4 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人物的圣经原型解读 5 初中英语 ...查看


  •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翻译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马克吐温的幽默:[卡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的写作手法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英语法律文本翻译原则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论应变能力在同声传译中的应用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阶级矛盾导致的爱情悲剧―>解读 ...查看


  • 从自然主义角度分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 Analysis of Hardy's Optimism in Jude the Obscure 2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3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对策 4 ...查看


  • 从思维方式看中英科普文章的差异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