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离子反应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练习

离子反应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练习

知识点一 弱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1.弱碱:例: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NH3·H2O) >c(OH-)>c(NH4+)>c(H+)     B. c(NH4+)> c(NH3·H2O) >c(OH-) > c(H+)

C . c(NH3·H2O) > c(NH4+) =c(OH-) >c(H+) D.c(NH3·H2O) > c( NH4+)> c(H+)> c(OH-)

2、多元弱酸溶液。例:0.1mol/L的H2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

[小结]: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

知识点二、弱酸盐、弱碱盐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1.正盐:例:在0.2mol/L的NH4Cl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Cl-)> c( NH4+ ) >c( H+ ) >c( OH- )   B.c( NH4+ ) > c(Cl- ) >c( H+ ) c( OH- )

C. c(Cl- ) =c( NH4+ ) >c(H+ ) =c( OH- )  D.c( NH4+ ) =c(Cl- ) >c( H+ ) >c( OH- )

变式:.将0.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

[小结]: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

例:将NaH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

[小结]: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根据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分析。

如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      性,如         。

如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       性,如

变式:0.1mol/L的NaHSO3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 (Na+)>c (HSO3-)>c (SO32-)>c (H2SO3)

(1)该溶液中c (H+)        c (OH-)(填“>”、“=” 或“<”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现向NaHS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

知识点三、不同溶液中同一粒子浓度比较

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4HCO3

[小结]: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的因素。

变式: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③H2CO3  ④(NH4)2CO3

按C(CO32—)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④③②①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知识点四、.两种溶液混合后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例:(1) 0.1mol??L―1CH3COOH溶液和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2)常温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3)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中性,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c( )>c(Na+)> c(H+)>c( )       B.c(Na+)>c( )>c( )>c(H+)

C.c(Na+)>c( )>c(H+)>c( )       D.c(Na+)=c( )>c( )=c(H+)

[小结]: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分析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①若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则相当于一种盐溶液 。

②若酸与碱反应后尚有弱酸或弱碱剩余,则一般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盐的水解程度。

变式1:(09全国1)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0.1mol·L—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D。c(Cl—)>c(NH4+),c(H+)>c(OH—)

变式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4+)>c(H+)>c(OH—)②c(Cl—)>c(NH4+)>c(OH—)>c(H+)

③c(NH4+)>c(Cl—)>c(OH—)>c(H+)④c(Cl—)>c(H+)>c(NH4+)>c(OH—)

填写下列空白:

⑴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⑵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

则混合前c(HCl)_________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规律总结]

1、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2、掌握解此类题的三个思维基点:电离、水解和守恒

3、分清主要地位和次要地位

离子反应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练习

离子反应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练习

知识点一 弱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1.弱碱:例: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NH3·H2O) >c(OH-)>c(NH4+)>c(H+)     B. c(NH4+)> c(NH3·H2O) >c(OH-) > c(H+)

C . c(NH3·H2O) > c(NH4+) =c(OH-) >c(H+) D.c(NH3·H2O) > c( NH4+)> c(H+)> c(OH-)

2、多元弱酸溶液。例:0.1mol/L的H2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

[小结]: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

知识点二、弱酸盐、弱碱盐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1.正盐:例:在0.2mol/L的NH4Cl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Cl-)> c( NH4+ ) >c( H+ ) >c( OH- )   B.c( NH4+ ) > c(Cl- ) >c( H+ ) c( OH- )

C. c(Cl- ) =c( NH4+ ) >c(H+ ) =c( OH- )  D.c( NH4+ ) =c(Cl- ) >c( H+ ) >c( OH- )

变式:.将0.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

[小结]: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

例:将NaH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

[小结]: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根据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分析。

如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      性,如         。

如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       性,如

变式:0.1mol/L的NaHSO3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 (Na+)>c (HSO3-)>c (SO32-)>c (H2SO3)

(1)该溶液中c (H+)        c (OH-)(填“>”、“=” 或“<”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现向NaHS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

知识点三、不同溶液中同一粒子浓度比较

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4HCO3

[小结]: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的因素。

变式: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③H2CO3  ④(NH4)2CO3

按C(CO32—)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④③②①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知识点四、.两种溶液混合后各种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例:(1) 0.1mol??L―1CH3COOH溶液和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2)常温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3)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中性,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c( )>c(Na+)> c(H+)>c( )       B.c(Na+)>c( )>c( )>c(H+)

C.c(Na+)>c( )>c(H+)>c( )       D.c(Na+)=c( )>c( )=c(H+)

[小结]: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分析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①若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则相当于一种盐溶液 。

②若酸与碱反应后尚有弱酸或弱碱剩余,则一般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盐的水解程度。

变式1:(09全国1)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0.1mol·L—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D。c(Cl—)>c(NH4+),c(H+)>c(OH—)

变式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4+)>c(H+)>c(OH—)②c(Cl—)>c(NH4+)>c(OH—)>c(H+)

③c(NH4+)>c(Cl—)>c(OH—)>c(H+)④c(Cl—)>c(H+)>c(NH4+)>c(OH—)

填写下列空白:

⑴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⑵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

则混合前c(HCl)_________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规律总结]

1、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2、掌握解此类题的三个思维基点:电离、水解和守恒

3、分清主要地位和次要地位


相关文章

  •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规律及其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规律及其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一.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这就是所谓的电荷守恒规律.例如:NaHCO 3溶液中存在着:Na + ...查看


  • 什么是"丁达尔效应"?
  • kxue555 |  | 2013-03-12 18:20 网上最近爆出了一系列阳光穿过树林集成光束的美丽图片,造成如此美丽景象的都是因为光线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结果,那么,什么是"丁达尔效应"呢? ...查看


  • 高一化学旧人教版课本 第三章 物质的量
  • 第三章 物质的量 原子.离子.分子与可称量的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① 在初中化学和前面的两章中,我们学习过原子.分子.离子等构成物质的粒子,还学习了一些常见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物质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是 ...查看


  • 高中化学选修四(鲁科版)专题讲座(六)
  • 专题讲座(六)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 2CO 3溶液中:[Na+]+[H+]= -2-[HCO- 3]+2[CO3]+[OH]. ...查看


  • 高考化学 专题讲座 粒子浓度关系判断
  • "粒子"浓度关系判断 一.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1.电离理论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3·H2O.NH4.OH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H3·H2O) ...查看


  • 病毒和病毒成份的提纯
  • 第十四章 病毒和病毒成份的提纯 一.病毒的提纯 (一) 沉淀法 (二) 层析法 (三) 两相溶剂间分配系数法 (四) 红细胞吸附法 (五) 电泳法 (六) 超速离心法 (七) 超滤法 二.病毒蛋白亚单位的分离 三.病毒脂质的抽提 四.病毒糖 ...查看


  • 第八章 第4讲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
  • 课时作业 1.(2015·天津高考卷) 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 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23242424溶液,c (Na) =2c (SO24) :B 项,向含0.05 ...查看


  • 液体抗溶剂结晶制备聚碳酸酯微细粒子的研究
  • 第39卷第4期2005年4月 如 浙m 江大 学学报(工学版) V01.39No.4Apr.2005 ofZhejiangUniversity(EngineeringScience) 液体抗溶剂结晶制备聚碳酸酯微细粒子的研究 黄 捷,蒋斌波 ...查看


  • 1 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
  • 1. 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 2. 凝聚和絮凝的作用原理. 3. 双水相萃取的基本原理以及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4. 解释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现象. 5. 以枯草杆菌为菌中发酵生产蛋白酶,拟用过滤法分离菌体,为强化过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