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高考答题技巧]

《历史学科高考答题技巧》

一、《课程标准》、新《考试大纲》与历史学科高考题型的设置

(一)《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定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即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

在过去“一纲一本”的课程体系下,教学大纲的地位与教材是平衡甚至略低于教材,因为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已经被教材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在新课程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依据。不同的教材编写者,不同的教师对《历史课程标准》存在有不同的理解,但作为《历史课程标准》其地位和作用既高于过去的教学大纲,也高于当前的任何一套教科书。因此《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性质、理念及目标的描述对于教学和考试评价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大纲》测量目标的呈现

1、考试大纲的性质。可以用两个有利于阐释,一是有利于推动中学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二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对于选拔性考试主要是以大学对新生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为核心。

2、考试内容的设置。《考纲》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制定。自主命题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

3、考试的能力要求。新的《考试大纲说明》明确指出:“(历史学科的)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根据新课程《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的目标与任务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3)、注重考查在科学的历史观指导下运用科学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新课程高考前使用的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考试大纲》来看,着重强调了“学科素养、学习潜力和在科学的历史观指导下运用科学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可分解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和人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信息的形式包括文字、图表、数据、图片、符号等等,考核要求分别为: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和答题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对于历史学科而言,主干知识至少应包括历史事实、人物、文明成果等。还应包括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即由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特征构成。 考核的要求具体为,判断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历史事物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等;历史人物包括中外历史人物。考核要求具体为,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和概括历史人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问题主要指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问题。 考核要求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历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与高考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应该是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一句话概括应该是:课改引导高考,高考推动课改。

高考命题一方面必须依据现行的教材,另一方面又向新课标靠拢,以实现正确的导向与衔接。而对于新高考而言,要完成两个有利于的目标,就必须一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促进中学教学改革;二要有合理的区分度,为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

在传统的教材观下,教学思路“依纲靠本”,认为只有在考纲和教材中呈现的历史知识才是有价值并应该去学习的。新的课程观则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同时,与教材知识的学习相比,学生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性、实践性)。新的课程观体现到高考命题上,就出现两个现象,一是考查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二是考查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识记。因此,在一纲多本、一省多本的情况下,考试测量不能像以往那样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考试测量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而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

简略,文字量偏少,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

(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因此,在命题时,新课程高考出现了:第一,材料题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二: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第三:侧重于课标明确规定的,或者史学界公认的重要概念、因果关系等内容来命制试题的倾向和趋势。

(四)题型结构及其考查的内容与目标:

基于以上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目标分析和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的全国及分省命题考卷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高考试题中题型的设置为了突出对学生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的考察,重点通过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开放题三种类型试题考察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各类试题的考查目标各有侧重,呈现方式异彩纷呈,备考难度很大,但在今后的命题中会在题型上保持相对的稳定。

1、选择题

考查目标涵盖《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个层面,包括: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2、材料综合题

这一类试题结构通常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试题能力目标主要是突出历史认知能力的考查即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层次为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包括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近年来,在材料题中体现开放性的功能越来越明显。

二、例谈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及方法

(一)选择题:

选择题在文综试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正确率往往直接决定着考试的成败,新课程高考试题对选择题这一题型在肯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以期其在评价中发

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高考选择题可以分为材料型选择题、优化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等几大类型。

随着高考对材料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2007年全国卷Ⅰ除主观性试题完全依据材料设计外,选择题中有一半的试题都以材料形式出现,材料呈现方式多样,以文献材料、照片、曲线图、表格、地图等多种形式出现,考查学生材料解读、识图、图文转换、分析比较和概括等能力。此外,文字材料的阅读难度也增大。到2010年全国卷选择题几乎全部以材料形式呈现。因此,目前高考选择题的主流考察方式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又可细分为文字材料型、图表型、图片型、地图型、漫画型。文字材料型又可分为史料型和诗歌民谣型等等。从内容的选择上来看,比过去广泛,各种体裁都有涉及,材料也比以前丰富,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史料也包括了新社会文化史研究,它有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解读的材料。以往的材料题大多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文字理解和提取信息上,几乎没有对史料本身的鉴别评价、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等内容。高考考试大纲中已经明确提出材料处理所要考查的几个方面,在近两年的试题中也有体现。

1、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在高考中,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是失分比较多的地方,这类题题干往往比较长,以材料为依

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解答这一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抓立意: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应认真阅读,并很快归纳出中心思想,最后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出立意,然后再看设问,就能很快找出答案。

第二,找关键词:不管是题干,还是选项,不能忽视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一般情况下,每道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法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解答选择题要突破识别“陷阱”关。应该注意六个方面:注意偷换概念或偷梁换柱;注意因果颠倒或过程与结果混淆;注意歪曲观点或歪曲理论;注意以偏概全或以点代面;注意时空变换或语句太离谱;注意是否与阶段特征相吻合。

第三,善于突破定势思维。一些选择题,表面看是老师重点讲过、平时练习练过的,轻易选择。但高考试题,往往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与教材或教师观点不一致,所以,需要我们独立思考,不要被定势思维限制住。

第四,善用排除法:高考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设置考生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除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下面我就以新课程文综高考试题为例,谈谈选择题的应

试策略。重点介绍6种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1)限定法:

限定法就是利用试题提供的时间、空间或其他条件,缩小选项范围,每排除一个选项,答对的概率可提高25%。

【例1】(2010年全国Ⅰ卷16题)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解析】:本例告诉我们的时间是“内战不致发生”,从中可以确定当时国共和谈刚刚结束,选项A和B都可以排除。再从具体时间上看,D项国共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内战已经开始,也可以排除,正确项是C项。

【例2】(2010年北京卷16题)1903年有人指出:„„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 C.批判宗法制度 B.痛斥君主专制 D.回击复古逆流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03年”可以排除D项,“复古逆流”应在袁世凯统治时期。根据材料中的“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基本可以判断为“迷信思想”,而材料

中与“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均无相关,因此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A项。

(2)特征法

特征法就是通过试题所提供的时间条件,确定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历史阶段特征,把它作为判断选项正误的主要依据。这一方法符合唯物主义分析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要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基本要求。特征法适合试题中有明确阶段特征要求的选择题、比较性选择题、相似历史现象产生不同后果的选择题和历史现象超出一般常识的选择题。

【例1】(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30题)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人先于中国接触国学

【解析】本例所提供的时间条件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空间条件是日本,由此可以确定这一时期日本的历史阶段特征是处于明治维新时代,因此出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明治维新的成效显著,很容易判断为C项。

【例2】(2010年江苏历史卷13题)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

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解析】根据图的时间信息,1954年12月,可以基本判断此时的阶段特征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时期,再根据图中“股金证”三个字可以判断D项为正确选项。

(3)推理法

就是运用历史常识和题干与被选项、以及被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推理判断选项正误的方法。推理法的要害是抓内在逻辑联系,经常要用到:一个是整体和局部关系,整体大于局部。一个是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千万不能绝对化,选项中如果有绝对化的表述,那么肯定错误。一个是单项选择题中,不可能有价值共同的选项,找价值共同者排除。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选项中有绝对化表述和以偏概全的选择题。

【例1】(2010年广东卷13题)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

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解析】题干中对“庄园”的解释是“被圈占的成片土地”,而均田制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和日益集中的问题,因此,从题干的“均田制后,庄园一词使用更加普遍”可以推理出,均田制后,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例2】(2010年四川文综卷23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解析】从本题的四个推论中,首先可以运用推理法排除C、D两项的绝对表述。A项中,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区域孤立,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但不能说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存在。B项为最符合答案。

【例3】(2010年山东文综15题)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做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 结束了王权专制

B. 君权收归一会执掌

C. 建立了蛮横内阁制

D. 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解析】从题干中“1688年”、“英国”“改变规则”“不流血的方式”等信息点,可以推理出,该事件是“光荣革命”,其结果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结束了王权专制。因此,A项正确。

(4)标准法

所谓标准法指的是在解答选择题时,不以备选项所提供的具体的历史史实作为判断选项正误的主要依据,而是从“题干”的要求中概括提炼出回答该问题所要运用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它作为一种标准和依据,来衡量和判断备选项的正误。标准法的实质是直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答选择题。它特别适用于思维含量高、理论性强的选择题,尤其是在解答涉及到对历史人物或现象评价、因果关系分析以及仅通过历史事实难以判断选项正误的选择题时效果最佳。

【例1】(2010年山东卷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主义,多研究就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时间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解析】本题考察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的发展,“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是

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因此可以判断B项正确。

(5)逆选法:

逆选法主要针对的是组合式选择题。通常情况下有两两一组和三相组合两种基本形式。在解答这类选择题时,一般不是按照常规先去寻找正确选项,而是先确定错误选项,通过对错误项的排除,从而确定正确答案。这样做的原因是组合式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一种变形,它有多个正确选项,而且大多数组合选择题都是以三项组合的方式出现的,这就意味着大多数试题提供的错误选项可能只有一个,只要找到了错误选项,就能一下子找到正确答案。近年来,这一类型题出现在地方卷中,全国卷未出现。

【例1】(2010年山东文综12.)清末民间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逆选法,在①②③④中,②属于不正确选项,可以很快判断,没有②的D项正确。

【例2】(2010年浙江卷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① 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图表,根据时间段可以判断②④两项不正确,首先在文革期间中国的外交受到了文革的影响,其次1979年中美建交,因此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A项为正确答案。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逆选法最大的好处是充分利用了组合式试题的特点,根本不用阅读所有选项,因而能有效的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另外,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以考察史学方法、史观为主题的文字材料型选择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学习和思考历史的方法,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009年海南历史单科卷第24题斯塔夫里阿斯诺提出的关于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第25题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关于历史学习的原则、福建卷第23题对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认识问题、宁夏卷第35题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提出的运用史料研究历史的问题。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福建、安徽、四川、

海南等试卷分别考察了史学方法、史观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问题虽说与中学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关联不大,但涉及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态度、思想等,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例1】(2009年海南卷25题)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式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D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例2】(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例3】(2010年安徽卷13.)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

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法相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例4】(2010年海南卷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D.现代化史观

【解析】以上几种类型试题的共同特点是,题干较长,以材料为主,材料中有史学家的著作名称和核心观点的阐述。解答的难点在于,一是要从史学家的阐述中提炼出其核心观点,二是文字的叙述往往偏于西化,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因此,很多学生产生阅读困难。

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首先还是要读懂题干中的材料,画出关键词,对照选项进行分析、排除。

2、图片型材料选择题

这是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中较多出现的选择题,有人物图、实物图、地图、表格、数据图、漫画等多种形式。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另一方面贴近学生的认知,试题呈现方式图文并茂。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核心在于认真和细心,善于从图中发现关键信息点,才能准确地解答。在此类型题中,数据图、地图、漫画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是漫画,易受误导。因此图中的文字、时间等信息对解题非常关键。

A----照片类:

【例1】(2010年福建文综18题).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解析】本例中,试题所提供的两个比较隐晦的时间概念是图一“尼克松中国之行”应该是在1972年和图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发生在2001年,利用它,可以排除A、C两项,

在余下的两个选项中,改革开放后我国奉行的是“结伴不结

盟政策”,B项可以排除,正确选项为D项。

B---漫画类

【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29)图

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

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解析】漫画类试题应在答题时关注图片中的细节,进行适度的拓展和联系,图中出现的文字更是解开迷雾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不能忽视。本题中有几个关键信息点:第一,题干中的时间和空间“1782、英国”;第二,图片中的“不列颠那和美利坚”;第三,图片中的黑人和白人。可以初步判断其描述的是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史实。选项中的干扰项是C,根据时间可以排除,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

【例2】(2010年安徽15).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解析】本题中题干提供了两个有效信息,“辛亥革命期间”和漫画的名字“ 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非常形象生动。在漫画中,还需注意两个信息“川”和“鄂”两个字。漫画中的“葫芦”和“瓢”喻指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预示着清王朝的统治面临崩溃。“葫芦”尚未按下,喻指保路运动还未被镇压下去,排除B项。正确的选项为A. C---表格类

【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檄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本题重在考察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三个时间段中分析其变化的规律,再逐一排除干扰选项。从表中可以直观看出宝钞张数从23—4—0,体现了一个逐步减少的趋势。B项不是从图表中得出的信息,可以排除,C项“生活资料均可”不符合史实,从图表中看只有布、稻谷两种生活资料,也可以排除。白银的流通从1—27—52,呈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趋势,但最初并不是

主要流通货币,也可排除。正确选项为A解答此类试题的核心在于看懂图标中的变化和趋势,认真细心分析。

D----地图类

【例1】(2010年全国Ⅰ卷22)

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

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

“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

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解析】对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本题对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提出了挑战。地图中的有效信息点是“太平洋”、“瓦胡岛”、“港口”,再看题干中提供的信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可以判断是“珍珠港事件”。四个备选项中,只有D项是符合珍珠港事件带来的影响。解答地图类选择题时,应注意不要放过图中出现的任何细小的信息点,他们都是定位正确选项的导航。 E—数据图类

【例1】(2010年山东卷14题)下列横线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

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题干中给出的时间段是“1959--1964”,与这一时段相关的史实有新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经济发展持续下降,“七千人大会”和八字方针纠正了左倾思想,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根据这一特征,C项的折线图比较符合。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折线图和每一时段相关史实的理解,并形成对照关系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折线图,并学会转换对应。

【例2】(2010年江苏卷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各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柱状数据图,横坐标为1941—1947年,纵坐标从158.1---5606,说明在此期间,法币发行量大幅增加,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后果是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总之,选择题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增加试题的难度。无论怎样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核心还应是提升学习能力。

对选择题的应试策略的几点说明:

第一,这些方法都是辅助性的,答好选择题的根本还在于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第二,对同学们来讲,掌握这些方法,有一个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前提。

第三,一些选择题不是某一单一的方法就能解决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管齐下才能解决。

解答选择题的几点建议:

1、答题时尽可能把题干与选项一一对应起来进行判断,这样可以借助选项与题干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好地理解题意。

2、不要想得过多,不仅因为时间有限,更重要的是因为高考试题虽然也有陷阱,但考查的要求没有平时的一些练习题那么复杂。

3、复查时,没有绝对把握,不要轻易改动答案。实践证明,改错的概率可能会更大。

(二)材料综合题:

1、材料综合题的类型

(1)材料解析题

高考中的材料解析题首次出现于1989年,目前已成为最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考试题型,而在教学中大量地运用历史材料,也相应成为了广大教师普遍认可的教学方式。但同时也存在问题—— 一些教师误认为,材料题无非就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来回忆教材对相关内容的表述,然后把教材的原文背诵、抄写下来即可(实为回归教材)。 目前材料题的命制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这种情况,其命题思路是答案的一部分只能从材料中寻找;材料有可能与教材的内容相关,但教材的内容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

(2)、探究开放题

在材料解析题的基础上,新课程高考还逐步增加了探究类材料解析题,追求命题的适度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选材开放;二是设问开放;三是答案开放。例如,在参考答案中,命题人并没有给出某一标准作为唯一答案。而是采用了评分说明的方式做出规定:“言之成理,即可赋分。”这样就把回答的创造权交给了学生,把评分的自主权交给了评卷

教师。既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空间,也给“活题活评”提供了可能。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究,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适应了中国向开放式、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材料综合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材料处理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2、答题技巧

近年来的历史试题,对能力的要求在明显提高,尤其是加大了材料的阅读量,对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以往高考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尚需提高。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和近几年的高考情况和新教材的特点,尤其要注意三种能力的训练:材料解析能力、知识概括的能力、答案组织能力的训练。

第一,材料的解析能力。在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力题型。历史试题材料的越来越丰富、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材料解析题在文综历史试题占重要地位,同样也是很多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地方。所以,在历史复习中,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这几点:①首先要把握住问题的方向,保证答题方向基本正确;②善于充分发现和运用材料提供的一切有效信息;

③带着问题读材料,准确答好第一问;④要注意立足材料的含义,联系课本知识;⑤善于在提问中读出有效解题信息。

第二,知识的概括能力。历史学习的目的在于认识历史,在历史学习中获得启示。近年来高考对学生能力考察加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概括能力。例如2009年海南卷第27题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海南卷第28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告诉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福建卷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山东卷第29题第(1)问,据图11,概括说明近代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在2010全国新课标卷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模块中第(1)(2) 问均为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概括。而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在答题中不会通过表面现象看问题的实质,或者表现为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抓不住要点,东拼西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是要结合知识整合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二是结合联系、考试,在材料解析中,培养学生对材料观点、论点、主张等的概括能力。例如,2009安徽卷第36题第(3)问:“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

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显然,要回答好第二小问并不容易,既需要对材料的准确理解,也需要对所学习内容进行高度的总结。在做这类试题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简单罗列知识点,语言重复,没有要点等问题。概括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材料或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二是文字组织能力差。所以在平时学习中要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三,组织答案能力的训练。答案组织不力也是学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张冠李戴、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答案不全等。所以,平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有效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七个策略。

策略1、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带着问题读材料。

有些学生在答题时,一看是材料题,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读材料。有的有三、四段材料,他也一气读完,然后再看问题。先看材料后看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这样做的坏处是,阅读材料时处于盲目状态,几乎是无目的的阅读,看了问题以后,往往又得回头再看材料,这样,大大影响了第一遍阅读材料的效率,造成时间浪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看问题后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这样的好处是:

第一,高考题中,有时会出现所设计的问题与所提供的材料关联不大的情况,读完问题就会发现运用所学知识就能解答问题,根本不用再去细读材料,可以节约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第二,材料题的设问本身对答题提示作用,设问往往能揭示材料的层次和逻辑关系,有助于阅读理解材料和组织答案,能从设问中得到启发。

第三,带着问题读材料既能改变学生漫无目的、盲目的阅读状态,又与学生平常学习方式一致,容易找到答题的感觉,提高了答题的准确性。

策略2、尽可能利用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一些学生认为解答材料题,可以抛开教材答题,这是又一个误区。解答材料题,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知识,这是因为:

第一,在材料题设计中,一般都有结合所需知识回答问题的要求。

以09年文综高考为例,全国卷Ⅰ历史材料题的全部设问、山东卷 4/6的设问、安徽卷4/5的设问、宁夏卷中一半的设问都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要求。

第二,从主观题的命题的方式来讲,就是要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景下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不排斥教材知识,而是要学生能建立教材知识与试题背景材料之间的联系。

第三,材料与教材结合是解题的重要途径。有些问题要求回答的是隐性信息,仅据材料很难做答,需要将材料中的显性因素与教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答。

策略3、善于利用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确定答案。 在近几年高考中,每年都有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直接来自于试题所提供材料的现象,而且占有一定的分值比例。如能善于利用,可以在现有水平下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成绩。

【例1】(08年全国卷一第37题)第(2)问,要学生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该题的标准答案说英国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和该题材料二提供“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的划线部分基本一致。

【例2】(09年宁夏卷第41题)材料二 引用了《宋史 食货志》知大名府韩琦给皇帝的报告:“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该题第(1)问要“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该问的答案是:“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只需要把材料二中的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即可。

【例3】(09年安徽卷35题)提供了这样两段材料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换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朗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会么影响。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 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服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该题第(1)问要学生回答中日两国使团出使目的、成员组成的不同。试题的答案中的划线部分“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与材料中的划

线部分完全一致。

至于答案中的中国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在材料中也不难找到。

策略4、读懂材料大意。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有些学生在读材料时,读的过细。甚至有人建议说读中国古代史的文言文材料,必须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字斟句酌,对世界史的译文材料可按语文课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而且既要读懂本意,又要体会喻意。其实,读材料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提取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只要能读懂材料大意,能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就行了,对材料中的个别字、词读不懂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一篇材料不可能字字玑珠,没有必要字斟句酌,更不要划分句子成分。毫无目的的精读死抠,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策略5、回答问题要简洁、准确,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绕弯子。

在解题时,不少学生认为答得越多越好。答案是洋洋洒洒,动辄5、6百字甚或更多。答一道问答题就像写了一篇小作文,觉得只有这样,好象心里才塌实,其实,这又是一个误区。在高考中并不是答案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准确,对答案的准确性的追求要高于对答案全面性的追求。要克服答案越多越好的思维定势。因为,

第一,高考时间有限,答案字数过多,必然要影响思考时间。

第二,答案过多也许会影响到评卷,阅卷老师要在你营造的字海中寻找你的答案要点,难免没有遗漏。

第三,答案过多可能还会影响你对问题的提炼概括和影响到答案的条理性。

第四,高考参考答案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据统计,高考答案字数最高一般不超过350字,少则只有百余字。如09年山东卷第27题是300字;安徽卷第35题是211字、36题350字;宁夏卷第39题301字、第40题320字、第41题125字、42题147字、43题105字、44题只有96字。

策略6、要学会审题。

审题目的在于确定答题的方向和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在审题时,一审试题的结构和层次,分析题目的结构和层次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而同学们恰恰会忽视这个环节,大多是通读题目后就下笔作答,边答边想,错了再改,最后写出的答案往往是层次不清,要点不全,命中率不高。因此,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养成分层次、抓要点的审题习惯,是正确解答历史问答题的必由之路。二审试题涉及的时间界限,进行纵向定位。三审试题的空间范围有多大,进行横向定位。通过二审和三审,最后确定答题的知识范围。

策略7、组织答案要规范化。

一是要条理化,主要要做到序号化,要分层回答。我曾对高考卷做过抽查,在学生答卷中,内容序号化的考卷比没有分层的考卷的平均分高5分左右。

二是要史论结合,要概括,反对简单罗列史实。

(2) 例谈解答探究开放试题的方法。

近年的历史试题,探究性学习味道很浓烈,比较典型的有2008年海南卷第26题、2009年广东单科卷以及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从材料到设问到答案到评分标准都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理念。

【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

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

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 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英]E. E. 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这个问题,一直是史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既有“宋代萌芽说”,也有“明清萌芽说”,甚至还有“隋唐萌芽说”。无论哪种“萌芽说”,大多认同中国资本主义一直处于“萌芽”状态,没有成长发展起来。此题没有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上纠缠(也纠缠不清),而是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资本主义萌芽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深入思考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环境,需要学生调动所掌握的各方面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答案的方向看,回答此题的主要着眼点应该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萌芽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从这四个方面考虑“历史前提”:(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2)经济前提——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和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3)阶级前提——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4)思想前提——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等等。可以以中国明清历史为例,进行论证。

但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并不排斥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人类历史发展也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例外”。所以,对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个思考的角度:在“历史前提”不具备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萌芽也可以发展、成长,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做重要准备。例如,16、17世纪,是欧洲君主专制

空前加强时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并没有广泛建立起来(“政治前提”显然不具备)。但恰恰是在这个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迅速。虽然不能说欧洲封建专制制度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前提”,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确实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萌芽也未必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例如,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可以说中国具备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形式,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却始终没有成长起来,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真正广泛建立起来。如果学生能从这些方面思考这个问题,也许更有意义。

所以,此题为学生作答提供了非常大的思维空间,答案应该是多元的。而学生思考、组织答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又一次对历史知识进行再分析、再认识、再梳理的过程,这也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此题对中学历史教学有重要启示,即历史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而不是把眼光停留在历史知识的简单再现和历史结论的简单记忆上,历史教学需要缜密的思维和推论。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思想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学生的历史意识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三、历史学科命题趋势分析

从2007年广东、海南、宁夏、山东四省首先进入新课程高考以来,我们总结分析了新课程卷和全国卷命题的基本趋势,可以说,近两年新旧课程试卷之间的界限基本已被打破,不仅许多命题人是同一班底,如宁夏、陕西、辽宁等省均使用全国新课程卷,均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尤其重要的是命题的指导思想也完全一致。上海卷命题组组长李宏图先生提出了对高考命题的几点思考,很有价值,即通过高考引导中学历史教学;高考不需要死记硬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能力;使命题更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应反映学术前沿;命题应隐含基本价值观。从全国卷到分省卷的新课程命题尝试中已经可以很明确地看到这样的基本方向和思路。因此,我们判断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会出现以下趋势:

趋势之一:从知识中心到问题中心

判断的主要依据:一是来自考试大纲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坚持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二是来自历史新课标要学生 “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三是来自作为新课程支撑的建构主义理论,其首要原则就是“课程内容问题化,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中心的命题思路,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第一,文科综合历史学科命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第二, 试题主题鲜

明,其切入点都围绕以下四个主题:

主题一,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该主题的考题在高考中每年都有,并占相当大的比例。原因在于,今天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是紧密相连的。在中国没有参加全球化以前,只能说是以美国、西方为主体的半球化,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道路,推动了世界绝大多数封闭的非市场化国家都向全球化、市场化这个方向迈进了,正是由于中国的加入,才有了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作为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和受惠者,我们如何走向世界、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当然,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不变的历史主题。

主题二,文明的融合和发展,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主题三,关注文明的转型,尤其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伟大的历史变革之中,变革的主题就是如何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过渡到现代工业文明。本主题

重在探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继承和超越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揭示的主题是社会发展是不断地超越传统的一个过程;二是传统智慧在现代条件下的借鉴与应用,如“求同存异”、“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三是对世界现代化经验的借鉴。

以09年全国卷Ⅰ为例。试题用了7道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66分的分值,考查了文明转型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即先导型国家和传导型国家的经验教训。

就欧美而言,通过客观题第20、21、22和主观题第39(1)

(2)问,比较完整的考查了学生对欧美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基本认识。一是文明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欧美国家经历了从16世纪到19世纪几百年的时间。二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它们是从农业文明时代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的典型代表。三是对先导国家来说,转型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革命,试题涉及到三大革命,即通过16、17世纪的商业革命——完成区域贸易向全球贸易的转变;18世纪的政治革命——完成专制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变;19世纪的工业革命——完成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转变。

就中国而言,通过客观题第17、18、19和主观题第37题第(2)(3)问,考查了中国人近代以来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心路历程。一是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先进国和工业文明时代的后进国家,中国人在社会转型中不仅遇到了来自内外两

方面更大的阻力和困难,而且形成了难以消除的巨大心理落差,如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民族文化心理习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专制意识形态,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经济体系,外来的民族侵略等,都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二是中国转型的关键在于冲破种种束缚,完成中国社会和人的解放,即观念的解放(17题)——从传统的华夷观中解放出来;思想的解放(18题)——从儒家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经济的解放(37题)——把农民从经济重压中解放出来;民族的解放(19题)——把中华民族从外来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三是中国在现代化转型中必须解决两个认识,即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中华民族自己。 就世界而言,一是揭示了两类国家之间复杂多样的关系。二是通过第23题,得出了20世纪的全球化代表了人类发展方向的结论。联系起来,试题以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由分散到整体为开端,以20世纪全球化加速,人类日益成为利益和命运悠关的共同体来呼应,让人拍案叫绝。

主题四,关注政治文明的历程,尤其是近现代的民主历程。 以上几个主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无论它们本身的差异有多大,其本质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即中国的现代化,其主线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说明高考命题有很强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从现实问题出发的特点。

趋势之二: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一直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命题思想之一, 能力立意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通过设置新情景,考查多方面能力,学生能直接从教材中得到答案的试题数量和分值不断减少。以全国卷Ⅰ为例,07年从教材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有34分,08年减到20分,09年12分。第二,试题难度有所提升。全国进入新课程的其他省份的命题尤其凸显上述两点。

趋势之三:从教材知识到课程知识。

主要表现为:

第一,命题触角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脱教材命题趋势明显。

这是由新课程的特点决定的,一是新课程拓展了课程资源;二是新课程一纲多本、一省多本的现实,使考试测量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如果还按照过去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命题,必然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区统一考试的实际。因此,试卷中材料题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选择题中大量引入了背景材料,打破了以往材料题主要在主观性试题出现的界限,大家通过09年全国部分地区历史高考选择题材料型试题数量统计表看到材料题占到选择题的80%以上。

第二,从印证教材到独立解读。

传统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识记,新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材料题中的材料不再是为了印证教材的观点,而是成为学生提取信息、得出结论的依据。有的试题虽有教材知识依托,但切入角度与教材完全不一样;作为课本只能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如果说,在旧课程中,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教材转,那么在新课程中,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心。以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这是新旧课程的重要差异。

第三,从重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终极目标,而是提升人文素养的载体和基础。一是文化常识性试题被直接引入高考。二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理念,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三是关注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高考命题人明确表示:在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上都明确地标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命题中就要体现、要反映那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观,要对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有一定的理解,挖掘出隐含在教材内容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并把

它们告诉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整天忙着应付做题。历史教学不仅是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能力的培养,还应是公民基本价值观的教育。这些年我们出的题也隐含了这些内容,隐含了我们应该坚守的是什么这样一个基本的立场与判断。要让那些支撑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如民主、法治、自由、开放、发展、共富,和谐等渗透到试题中,学生在思考和答题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精神洗礼。

趋势4、从传统史观向新史观转变 。

第一是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阐释历史。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相比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文明史观下的试题很多,力度最大的是2006年上海高考39题,让学生以“文明视野下的国家富强之路”为题,写历史小论文。

第二是现代化史观,从工业化和民主化角度认识历史。 历史新课程标准本身就具备了从现代化理论角度叙述历史的特征。课标按照全新视野,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

工业化,提出了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确立为民主法制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的教学要求,这是前所未有的。

从近些年的高考题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直接对资本主义进行评价的题目大量减少,甚至“资本主义”这个词汇都很少出现,代替它的就是“工业化”这个词汇。这其实就印证了现代化史观的思想——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其生产力基础无非就是工业化的生产力。

受现代化史观影响最大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不少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而且07年广东直接把这一观点引入到高考试题之中,让学生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评价辛亥革命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第三是全球史观。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史观变化对高考带来了多方面影响:

一是视野变化:从中国眼光到世界视野。近年来的绝大多数试题突出了新课程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为学科主脉和专题史的形式,打破了以往的中外割裂、古今分列的局限,

中外关联、古今贯通,使学生能够从时间、空间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整体印象。

二是认识变化:从一元到多元。对一些历史问题有了新的角度和新的认识。如09年全国卷Ⅰ第39题,评价三角贸易的作用,对非洲是灾难,对欧洲是发展,对美洲是开发,对全球是联系的加强。对同一历史事件,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按照传统观点,我们从被殖民地人民的角度出发,毫无疑问,三角贸易是罪恶的殖民贸易,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但在全球史观下,不再从单一的局部的角度去进行评价,认识的角度更多,更立体,也可能更客观一些。

再如上海高考从文明的角度,分析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得出了“义和团运动将仇视新兴工业文明、仇视西方基督教文明和反抗侵略等同起来,挑铁道、砍电线、毁坏大炮轮船等在客观上都不利于甚至阻滞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认识,与以往从反帝爱国角度进行评价有了很大区别。

三是选材范围:从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到关注社会生活变迁。

仅以09年试题为例。全国卷第1题中的姓氏起源、安徽卷第15题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上海卷第10题的冠服制度、宁夏卷第27题宋代市井生活、海南卷第15题的妇女着装,都通过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分析历史变化。

从目前看,社会史命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历史事物的灵感;

(2)从平凡的历史事物中挖掘问题的本质;

(3)从多元的角度揭示历史事物的规律;

(4)从地方文献、口述材料、田野调查材料等非正史材料中考查历史问题。

四是学术能力:从“台后”到前沿。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学术研究,有一定滞后性,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新史观的引入,特别像在高校也属新生事物的全球史观都在考题中大量出现,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学术的最前沿,重新理解组织课本上的内容。

另外,命题人非常看重试题的学术性,他们公开表示要在学术理解的基础上出题,题目的背后要体现学术前沿性和历史学的特性与学术素养。他们不讳言近几年的试题当中用了很多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就反映了史学中的前沿的研究,并希望以此来引导中学的历史教学。

《历史学科高考答题技巧》

一、《课程标准》、新《考试大纲》与历史学科高考题型的设置

(一)《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定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即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

在过去“一纲一本”的课程体系下,教学大纲的地位与教材是平衡甚至略低于教材,因为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已经被教材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在新课程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依据。不同的教材编写者,不同的教师对《历史课程标准》存在有不同的理解,但作为《历史课程标准》其地位和作用既高于过去的教学大纲,也高于当前的任何一套教科书。因此《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性质、理念及目标的描述对于教学和考试评价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大纲》测量目标的呈现

1、考试大纲的性质。可以用两个有利于阐释,一是有利于推动中学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二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对于选拔性考试主要是以大学对新生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为核心。

2、考试内容的设置。《考纲》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制定。自主命题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

3、考试的能力要求。新的《考试大纲说明》明确指出:“(历史学科的)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根据新课程《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的目标与任务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3)、注重考查在科学的历史观指导下运用科学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新课程高考前使用的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考试大纲》来看,着重强调了“学科素养、学习潜力和在科学的历史观指导下运用科学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可分解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和人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信息的形式包括文字、图表、数据、图片、符号等等,考核要求分别为: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和答题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对于历史学科而言,主干知识至少应包括历史事实、人物、文明成果等。还应包括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即由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特征构成。 考核的要求具体为,判断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历史事物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等;历史人物包括中外历史人物。考核要求具体为,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和概括历史人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问题主要指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问题。 考核要求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历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与高考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应该是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一句话概括应该是:课改引导高考,高考推动课改。

高考命题一方面必须依据现行的教材,另一方面又向新课标靠拢,以实现正确的导向与衔接。而对于新高考而言,要完成两个有利于的目标,就必须一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促进中学教学改革;二要有合理的区分度,为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

在传统的教材观下,教学思路“依纲靠本”,认为只有在考纲和教材中呈现的历史知识才是有价值并应该去学习的。新的课程观则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同时,与教材知识的学习相比,学生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性、实践性)。新的课程观体现到高考命题上,就出现两个现象,一是考查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二是考查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识记。因此,在一纲多本、一省多本的情况下,考试测量不能像以往那样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考试测量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而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

简略,文字量偏少,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

(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因此,在命题时,新课程高考出现了:第一,材料题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二: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第三:侧重于课标明确规定的,或者史学界公认的重要概念、因果关系等内容来命制试题的倾向和趋势。

(四)题型结构及其考查的内容与目标:

基于以上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目标分析和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的全国及分省命题考卷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高考试题中题型的设置为了突出对学生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的考察,重点通过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开放题三种类型试题考察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各类试题的考查目标各有侧重,呈现方式异彩纷呈,备考难度很大,但在今后的命题中会在题型上保持相对的稳定。

1、选择题

考查目标涵盖《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个层面,包括: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2、材料综合题

这一类试题结构通常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试题能力目标主要是突出历史认知能力的考查即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层次为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包括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近年来,在材料题中体现开放性的功能越来越明显。

二、例谈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及方法

(一)选择题:

选择题在文综试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正确率往往直接决定着考试的成败,新课程高考试题对选择题这一题型在肯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以期其在评价中发

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高考选择题可以分为材料型选择题、优化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等几大类型。

随着高考对材料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2007年全国卷Ⅰ除主观性试题完全依据材料设计外,选择题中有一半的试题都以材料形式出现,材料呈现方式多样,以文献材料、照片、曲线图、表格、地图等多种形式出现,考查学生材料解读、识图、图文转换、分析比较和概括等能力。此外,文字材料的阅读难度也增大。到2010年全国卷选择题几乎全部以材料形式呈现。因此,目前高考选择题的主流考察方式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又可细分为文字材料型、图表型、图片型、地图型、漫画型。文字材料型又可分为史料型和诗歌民谣型等等。从内容的选择上来看,比过去广泛,各种体裁都有涉及,材料也比以前丰富,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史料也包括了新社会文化史研究,它有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解读的材料。以往的材料题大多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文字理解和提取信息上,几乎没有对史料本身的鉴别评价、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等内容。高考考试大纲中已经明确提出材料处理所要考查的几个方面,在近两年的试题中也有体现。

1、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在高考中,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是失分比较多的地方,这类题题干往往比较长,以材料为依

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解答这一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抓立意: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应认真阅读,并很快归纳出中心思想,最后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出立意,然后再看设问,就能很快找出答案。

第二,找关键词:不管是题干,还是选项,不能忽视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词。一般情况下,每道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法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解答选择题要突破识别“陷阱”关。应该注意六个方面:注意偷换概念或偷梁换柱;注意因果颠倒或过程与结果混淆;注意歪曲观点或歪曲理论;注意以偏概全或以点代面;注意时空变换或语句太离谱;注意是否与阶段特征相吻合。

第三,善于突破定势思维。一些选择题,表面看是老师重点讲过、平时练习练过的,轻易选择。但高考试题,往往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与教材或教师观点不一致,所以,需要我们独立思考,不要被定势思维限制住。

第四,善用排除法:高考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设置考生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除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下面我就以新课程文综高考试题为例,谈谈选择题的应

试策略。重点介绍6种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1)限定法:

限定法就是利用试题提供的时间、空间或其他条件,缩小选项范围,每排除一个选项,答对的概率可提高25%。

【例1】(2010年全国Ⅰ卷16题)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解析】:本例告诉我们的时间是“内战不致发生”,从中可以确定当时国共和谈刚刚结束,选项A和B都可以排除。再从具体时间上看,D项国共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内战已经开始,也可以排除,正确项是C项。

【例2】(2010年北京卷16题)1903年有人指出:„„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 C.批判宗法制度 B.痛斥君主专制 D.回击复古逆流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03年”可以排除D项,“复古逆流”应在袁世凯统治时期。根据材料中的“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基本可以判断为“迷信思想”,而材料

中与“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均无相关,因此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A项。

(2)特征法

特征法就是通过试题所提供的时间条件,确定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历史阶段特征,把它作为判断选项正误的主要依据。这一方法符合唯物主义分析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要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基本要求。特征法适合试题中有明确阶段特征要求的选择题、比较性选择题、相似历史现象产生不同后果的选择题和历史现象超出一般常识的选择题。

【例1】(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30题)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人先于中国接触国学

【解析】本例所提供的时间条件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空间条件是日本,由此可以确定这一时期日本的历史阶段特征是处于明治维新时代,因此出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明治维新的成效显著,很容易判断为C项。

【例2】(2010年江苏历史卷13题)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

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解析】根据图的时间信息,1954年12月,可以基本判断此时的阶段特征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时期,再根据图中“股金证”三个字可以判断D项为正确选项。

(3)推理法

就是运用历史常识和题干与被选项、以及被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推理判断选项正误的方法。推理法的要害是抓内在逻辑联系,经常要用到:一个是整体和局部关系,整体大于局部。一个是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千万不能绝对化,选项中如果有绝对化的表述,那么肯定错误。一个是单项选择题中,不可能有价值共同的选项,找价值共同者排除。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选项中有绝对化表述和以偏概全的选择题。

【例1】(2010年广东卷13题)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

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解析】题干中对“庄园”的解释是“被圈占的成片土地”,而均田制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和日益集中的问题,因此,从题干的“均田制后,庄园一词使用更加普遍”可以推理出,均田制后,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例2】(2010年四川文综卷23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解析】从本题的四个推论中,首先可以运用推理法排除C、D两项的绝对表述。A项中,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区域孤立,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但不能说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存在。B项为最符合答案。

【例3】(2010年山东文综15题)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做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 结束了王权专制

B. 君权收归一会执掌

C. 建立了蛮横内阁制

D. 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解析】从题干中“1688年”、“英国”“改变规则”“不流血的方式”等信息点,可以推理出,该事件是“光荣革命”,其结果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结束了王权专制。因此,A项正确。

(4)标准法

所谓标准法指的是在解答选择题时,不以备选项所提供的具体的历史史实作为判断选项正误的主要依据,而是从“题干”的要求中概括提炼出回答该问题所要运用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它作为一种标准和依据,来衡量和判断备选项的正误。标准法的实质是直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答选择题。它特别适用于思维含量高、理论性强的选择题,尤其是在解答涉及到对历史人物或现象评价、因果关系分析以及仅通过历史事实难以判断选项正误的选择题时效果最佳。

【例1】(2010年山东卷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主义,多研究就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时间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解析】本题考察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的发展,“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是

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因此可以判断B项正确。

(5)逆选法:

逆选法主要针对的是组合式选择题。通常情况下有两两一组和三相组合两种基本形式。在解答这类选择题时,一般不是按照常规先去寻找正确选项,而是先确定错误选项,通过对错误项的排除,从而确定正确答案。这样做的原因是组合式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一种变形,它有多个正确选项,而且大多数组合选择题都是以三项组合的方式出现的,这就意味着大多数试题提供的错误选项可能只有一个,只要找到了错误选项,就能一下子找到正确答案。近年来,这一类型题出现在地方卷中,全国卷未出现。

【例1】(2010年山东文综12.)清末民间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逆选法,在①②③④中,②属于不正确选项,可以很快判断,没有②的D项正确。

【例2】(2010年浙江卷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① 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图表,根据时间段可以判断②④两项不正确,首先在文革期间中国的外交受到了文革的影响,其次1979年中美建交,因此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A项为正确答案。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逆选法最大的好处是充分利用了组合式试题的特点,根本不用阅读所有选项,因而能有效的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另外,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以考察史学方法、史观为主题的文字材料型选择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学习和思考历史的方法,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009年海南历史单科卷第24题斯塔夫里阿斯诺提出的关于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第25题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关于历史学习的原则、福建卷第23题对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认识问题、宁夏卷第35题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提出的运用史料研究历史的问题。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福建、安徽、四川、

海南等试卷分别考察了史学方法、史观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问题虽说与中学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关联不大,但涉及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态度、思想等,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例1】(2009年海南卷25题)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式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D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例2】(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例3】(2010年安徽卷13.)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

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法相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例4】(2010年海南卷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D.现代化史观

【解析】以上几种类型试题的共同特点是,题干较长,以材料为主,材料中有史学家的著作名称和核心观点的阐述。解答的难点在于,一是要从史学家的阐述中提炼出其核心观点,二是文字的叙述往往偏于西化,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因此,很多学生产生阅读困难。

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首先还是要读懂题干中的材料,画出关键词,对照选项进行分析、排除。

2、图片型材料选择题

这是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中较多出现的选择题,有人物图、实物图、地图、表格、数据图、漫画等多种形式。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另一方面贴近学生的认知,试题呈现方式图文并茂。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核心在于认真和细心,善于从图中发现关键信息点,才能准确地解答。在此类型题中,数据图、地图、漫画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是漫画,易受误导。因此图中的文字、时间等信息对解题非常关键。

A----照片类:

【例1】(2010年福建文综18题).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解析】本例中,试题所提供的两个比较隐晦的时间概念是图一“尼克松中国之行”应该是在1972年和图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发生在2001年,利用它,可以排除A、C两项,

在余下的两个选项中,改革开放后我国奉行的是“结伴不结

盟政策”,B项可以排除,正确选项为D项。

B---漫画类

【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29)图

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

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解析】漫画类试题应在答题时关注图片中的细节,进行适度的拓展和联系,图中出现的文字更是解开迷雾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不能忽视。本题中有几个关键信息点:第一,题干中的时间和空间“1782、英国”;第二,图片中的“不列颠那和美利坚”;第三,图片中的黑人和白人。可以初步判断其描述的是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史实。选项中的干扰项是C,根据时间可以排除,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

【例2】(2010年安徽15).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解析】本题中题干提供了两个有效信息,“辛亥革命期间”和漫画的名字“ 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非常形象生动。在漫画中,还需注意两个信息“川”和“鄂”两个字。漫画中的“葫芦”和“瓢”喻指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预示着清王朝的统治面临崩溃。“葫芦”尚未按下,喻指保路运动还未被镇压下去,排除B项。正确的选项为A. C---表格类

【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檄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本题重在考察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三个时间段中分析其变化的规律,再逐一排除干扰选项。从表中可以直观看出宝钞张数从23—4—0,体现了一个逐步减少的趋势。B项不是从图表中得出的信息,可以排除,C项“生活资料均可”不符合史实,从图表中看只有布、稻谷两种生活资料,也可以排除。白银的流通从1—27—52,呈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趋势,但最初并不是

主要流通货币,也可排除。正确选项为A解答此类试题的核心在于看懂图标中的变化和趋势,认真细心分析。

D----地图类

【例1】(2010年全国Ⅰ卷22)

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

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

“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

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解析】对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本题对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提出了挑战。地图中的有效信息点是“太平洋”、“瓦胡岛”、“港口”,再看题干中提供的信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可以判断是“珍珠港事件”。四个备选项中,只有D项是符合珍珠港事件带来的影响。解答地图类选择题时,应注意不要放过图中出现的任何细小的信息点,他们都是定位正确选项的导航。 E—数据图类

【例1】(2010年山东卷14题)下列横线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

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题干中给出的时间段是“1959--1964”,与这一时段相关的史实有新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经济发展持续下降,“七千人大会”和八字方针纠正了左倾思想,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根据这一特征,C项的折线图比较符合。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折线图和每一时段相关史实的理解,并形成对照关系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折线图,并学会转换对应。

【例2】(2010年江苏卷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各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柱状数据图,横坐标为1941—1947年,纵坐标从158.1---5606,说明在此期间,法币发行量大幅增加,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后果是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总之,选择题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增加试题的难度。无论怎样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核心还应是提升学习能力。

对选择题的应试策略的几点说明:

第一,这些方法都是辅助性的,答好选择题的根本还在于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第二,对同学们来讲,掌握这些方法,有一个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前提。

第三,一些选择题不是某一单一的方法就能解决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管齐下才能解决。

解答选择题的几点建议:

1、答题时尽可能把题干与选项一一对应起来进行判断,这样可以借助选项与题干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好地理解题意。

2、不要想得过多,不仅因为时间有限,更重要的是因为高考试题虽然也有陷阱,但考查的要求没有平时的一些练习题那么复杂。

3、复查时,没有绝对把握,不要轻易改动答案。实践证明,改错的概率可能会更大。

(二)材料综合题:

1、材料综合题的类型

(1)材料解析题

高考中的材料解析题首次出现于1989年,目前已成为最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考试题型,而在教学中大量地运用历史材料,也相应成为了广大教师普遍认可的教学方式。但同时也存在问题—— 一些教师误认为,材料题无非就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来回忆教材对相关内容的表述,然后把教材的原文背诵、抄写下来即可(实为回归教材)。 目前材料题的命制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这种情况,其命题思路是答案的一部分只能从材料中寻找;材料有可能与教材的内容相关,但教材的内容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

(2)、探究开放题

在材料解析题的基础上,新课程高考还逐步增加了探究类材料解析题,追求命题的适度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选材开放;二是设问开放;三是答案开放。例如,在参考答案中,命题人并没有给出某一标准作为唯一答案。而是采用了评分说明的方式做出规定:“言之成理,即可赋分。”这样就把回答的创造权交给了学生,把评分的自主权交给了评卷

教师。既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空间,也给“活题活评”提供了可能。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究,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适应了中国向开放式、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材料综合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材料处理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2、答题技巧

近年来的历史试题,对能力的要求在明显提高,尤其是加大了材料的阅读量,对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以往高考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尚需提高。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和近几年的高考情况和新教材的特点,尤其要注意三种能力的训练:材料解析能力、知识概括的能力、答案组织能力的训练。

第一,材料的解析能力。在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力题型。历史试题材料的越来越丰富、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材料解析题在文综历史试题占重要地位,同样也是很多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地方。所以,在历史复习中,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这几点:①首先要把握住问题的方向,保证答题方向基本正确;②善于充分发现和运用材料提供的一切有效信息;

③带着问题读材料,准确答好第一问;④要注意立足材料的含义,联系课本知识;⑤善于在提问中读出有效解题信息。

第二,知识的概括能力。历史学习的目的在于认识历史,在历史学习中获得启示。近年来高考对学生能力考察加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概括能力。例如2009年海南卷第27题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海南卷第28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告诉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福建卷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山东卷第29题第(1)问,据图11,概括说明近代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在2010全国新课标卷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模块中第(1)(2) 问均为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概括。而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在答题中不会通过表面现象看问题的实质,或者表现为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抓不住要点,东拼西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是要结合知识整合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二是结合联系、考试,在材料解析中,培养学生对材料观点、论点、主张等的概括能力。例如,2009安徽卷第36题第(3)问:“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

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显然,要回答好第二小问并不容易,既需要对材料的准确理解,也需要对所学习内容进行高度的总结。在做这类试题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简单罗列知识点,语言重复,没有要点等问题。概括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材料或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二是文字组织能力差。所以在平时学习中要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三,组织答案能力的训练。答案组织不力也是学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张冠李戴、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答案不全等。所以,平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有效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七个策略。

策略1、先看问题后读材料,带着问题读材料。

有些学生在答题时,一看是材料题,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读材料。有的有三、四段材料,他也一气读完,然后再看问题。先看材料后看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这样做的坏处是,阅读材料时处于盲目状态,几乎是无目的的阅读,看了问题以后,往往又得回头再看材料,这样,大大影响了第一遍阅读材料的效率,造成时间浪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看问题后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这样的好处是:

第一,高考题中,有时会出现所设计的问题与所提供的材料关联不大的情况,读完问题就会发现运用所学知识就能解答问题,根本不用再去细读材料,可以节约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第二,材料题的设问本身对答题提示作用,设问往往能揭示材料的层次和逻辑关系,有助于阅读理解材料和组织答案,能从设问中得到启发。

第三,带着问题读材料既能改变学生漫无目的、盲目的阅读状态,又与学生平常学习方式一致,容易找到答题的感觉,提高了答题的准确性。

策略2、尽可能利用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一些学生认为解答材料题,可以抛开教材答题,这是又一个误区。解答材料题,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知识,这是因为:

第一,在材料题设计中,一般都有结合所需知识回答问题的要求。

以09年文综高考为例,全国卷Ⅰ历史材料题的全部设问、山东卷 4/6的设问、安徽卷4/5的设问、宁夏卷中一半的设问都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要求。

第二,从主观题的命题的方式来讲,就是要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景下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不排斥教材知识,而是要学生能建立教材知识与试题背景材料之间的联系。

第三,材料与教材结合是解题的重要途径。有些问题要求回答的是隐性信息,仅据材料很难做答,需要将材料中的显性因素与教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答。

策略3、善于利用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确定答案。 在近几年高考中,每年都有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直接来自于试题所提供材料的现象,而且占有一定的分值比例。如能善于利用,可以在现有水平下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成绩。

【例1】(08年全国卷一第37题)第(2)问,要学生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该题的标准答案说英国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和该题材料二提供“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的划线部分基本一致。

【例2】(09年宁夏卷第41题)材料二 引用了《宋史 食货志》知大名府韩琦给皇帝的报告:“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该题第(1)问要“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该问的答案是:“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只需要把材料二中的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即可。

【例3】(09年安徽卷35题)提供了这样两段材料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换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朗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会么影响。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 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服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该题第(1)问要学生回答中日两国使团出使目的、成员组成的不同。试题的答案中的划线部分“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与材料中的划

线部分完全一致。

至于答案中的中国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在材料中也不难找到。

策略4、读懂材料大意。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有些学生在读材料时,读的过细。甚至有人建议说读中国古代史的文言文材料,必须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字斟句酌,对世界史的译文材料可按语文课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而且既要读懂本意,又要体会喻意。其实,读材料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提取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只要能读懂材料大意,能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就行了,对材料中的个别字、词读不懂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一篇材料不可能字字玑珠,没有必要字斟句酌,更不要划分句子成分。毫无目的的精读死抠,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策略5、回答问题要简洁、准确,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绕弯子。

在解题时,不少学生认为答得越多越好。答案是洋洋洒洒,动辄5、6百字甚或更多。答一道问答题就像写了一篇小作文,觉得只有这样,好象心里才塌实,其实,这又是一个误区。在高考中并不是答案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准确,对答案的准确性的追求要高于对答案全面性的追求。要克服答案越多越好的思维定势。因为,

第一,高考时间有限,答案字数过多,必然要影响思考时间。

第二,答案过多也许会影响到评卷,阅卷老师要在你营造的字海中寻找你的答案要点,难免没有遗漏。

第三,答案过多可能还会影响你对问题的提炼概括和影响到答案的条理性。

第四,高考参考答案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据统计,高考答案字数最高一般不超过350字,少则只有百余字。如09年山东卷第27题是300字;安徽卷第35题是211字、36题350字;宁夏卷第39题301字、第40题320字、第41题125字、42题147字、43题105字、44题只有96字。

策略6、要学会审题。

审题目的在于确定答题的方向和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在审题时,一审试题的结构和层次,分析题目的结构和层次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而同学们恰恰会忽视这个环节,大多是通读题目后就下笔作答,边答边想,错了再改,最后写出的答案往往是层次不清,要点不全,命中率不高。因此,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养成分层次、抓要点的审题习惯,是正确解答历史问答题的必由之路。二审试题涉及的时间界限,进行纵向定位。三审试题的空间范围有多大,进行横向定位。通过二审和三审,最后确定答题的知识范围。

策略7、组织答案要规范化。

一是要条理化,主要要做到序号化,要分层回答。我曾对高考卷做过抽查,在学生答卷中,内容序号化的考卷比没有分层的考卷的平均分高5分左右。

二是要史论结合,要概括,反对简单罗列史实。

(2) 例谈解答探究开放试题的方法。

近年的历史试题,探究性学习味道很浓烈,比较典型的有2008年海南卷第26题、2009年广东单科卷以及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从材料到设问到答案到评分标准都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理念。

【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

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

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 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英]E. E. 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这个问题,一直是史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既有“宋代萌芽说”,也有“明清萌芽说”,甚至还有“隋唐萌芽说”。无论哪种“萌芽说”,大多认同中国资本主义一直处于“萌芽”状态,没有成长发展起来。此题没有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上纠缠(也纠缠不清),而是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资本主义萌芽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深入思考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环境,需要学生调动所掌握的各方面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答案的方向看,回答此题的主要着眼点应该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萌芽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从这四个方面考虑“历史前提”:(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2)经济前提——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和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3)阶级前提——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4)思想前提——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等等。可以以中国明清历史为例,进行论证。

但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并不排斥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人类历史发展也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例外”。所以,对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个思考的角度:在“历史前提”不具备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萌芽也可以发展、成长,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做重要准备。例如,16、17世纪,是欧洲君主专制

空前加强时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并没有广泛建立起来(“政治前提”显然不具备)。但恰恰是在这个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迅速。虽然不能说欧洲封建专制制度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前提”,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确实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资本主义萌芽也未必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例如,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可以说中国具备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形式,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却始终没有成长起来,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真正广泛建立起来。如果学生能从这些方面思考这个问题,也许更有意义。

所以,此题为学生作答提供了非常大的思维空间,答案应该是多元的。而学生思考、组织答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又一次对历史知识进行再分析、再认识、再梳理的过程,这也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此题对中学历史教学有重要启示,即历史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而不是把眼光停留在历史知识的简单再现和历史结论的简单记忆上,历史教学需要缜密的思维和推论。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思想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学生的历史意识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三、历史学科命题趋势分析

从2007年广东、海南、宁夏、山东四省首先进入新课程高考以来,我们总结分析了新课程卷和全国卷命题的基本趋势,可以说,近两年新旧课程试卷之间的界限基本已被打破,不仅许多命题人是同一班底,如宁夏、陕西、辽宁等省均使用全国新课程卷,均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尤其重要的是命题的指导思想也完全一致。上海卷命题组组长李宏图先生提出了对高考命题的几点思考,很有价值,即通过高考引导中学历史教学;高考不需要死记硬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能力;使命题更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应反映学术前沿;命题应隐含基本价值观。从全国卷到分省卷的新课程命题尝试中已经可以很明确地看到这样的基本方向和思路。因此,我们判断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会出现以下趋势:

趋势之一:从知识中心到问题中心

判断的主要依据:一是来自考试大纲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坚持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二是来自历史新课标要学生 “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三是来自作为新课程支撑的建构主义理论,其首要原则就是“课程内容问题化,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中心的命题思路,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第一,文科综合历史学科命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第二, 试题主题鲜

明,其切入点都围绕以下四个主题:

主题一,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该主题的考题在高考中每年都有,并占相当大的比例。原因在于,今天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是紧密相连的。在中国没有参加全球化以前,只能说是以美国、西方为主体的半球化,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道路,推动了世界绝大多数封闭的非市场化国家都向全球化、市场化这个方向迈进了,正是由于中国的加入,才有了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作为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和受惠者,我们如何走向世界、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当然,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不变的历史主题。

主题二,文明的融合和发展,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主题三,关注文明的转型,尤其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伟大的历史变革之中,变革的主题就是如何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过渡到现代工业文明。本主题

重在探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继承和超越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揭示的主题是社会发展是不断地超越传统的一个过程;二是传统智慧在现代条件下的借鉴与应用,如“求同存异”、“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三是对世界现代化经验的借鉴。

以09年全国卷Ⅰ为例。试题用了7道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66分的分值,考查了文明转型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即先导型国家和传导型国家的经验教训。

就欧美而言,通过客观题第20、21、22和主观题第39(1)

(2)问,比较完整的考查了学生对欧美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基本认识。一是文明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欧美国家经历了从16世纪到19世纪几百年的时间。二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它们是从农业文明时代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的典型代表。三是对先导国家来说,转型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革命,试题涉及到三大革命,即通过16、17世纪的商业革命——完成区域贸易向全球贸易的转变;18世纪的政治革命——完成专制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变;19世纪的工业革命——完成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转变。

就中国而言,通过客观题第17、18、19和主观题第37题第(2)(3)问,考查了中国人近代以来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心路历程。一是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先进国和工业文明时代的后进国家,中国人在社会转型中不仅遇到了来自内外两

方面更大的阻力和困难,而且形成了难以消除的巨大心理落差,如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民族文化心理习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专制意识形态,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经济体系,外来的民族侵略等,都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二是中国转型的关键在于冲破种种束缚,完成中国社会和人的解放,即观念的解放(17题)——从传统的华夷观中解放出来;思想的解放(18题)——从儒家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经济的解放(37题)——把农民从经济重压中解放出来;民族的解放(19题)——把中华民族从外来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三是中国在现代化转型中必须解决两个认识,即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中华民族自己。 就世界而言,一是揭示了两类国家之间复杂多样的关系。二是通过第23题,得出了20世纪的全球化代表了人类发展方向的结论。联系起来,试题以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由分散到整体为开端,以20世纪全球化加速,人类日益成为利益和命运悠关的共同体来呼应,让人拍案叫绝。

主题四,关注政治文明的历程,尤其是近现代的民主历程。 以上几个主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无论它们本身的差异有多大,其本质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即中国的现代化,其主线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说明高考命题有很强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从现实问题出发的特点。

趋势之二: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一直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命题思想之一, 能力立意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通过设置新情景,考查多方面能力,学生能直接从教材中得到答案的试题数量和分值不断减少。以全国卷Ⅰ为例,07年从教材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有34分,08年减到20分,09年12分。第二,试题难度有所提升。全国进入新课程的其他省份的命题尤其凸显上述两点。

趋势之三:从教材知识到课程知识。

主要表现为:

第一,命题触角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脱教材命题趋势明显。

这是由新课程的特点决定的,一是新课程拓展了课程资源;二是新课程一纲多本、一省多本的现实,使考试测量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如果还按照过去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命题,必然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区统一考试的实际。因此,试卷中材料题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选择题中大量引入了背景材料,打破了以往材料题主要在主观性试题出现的界限,大家通过09年全国部分地区历史高考选择题材料型试题数量统计表看到材料题占到选择题的80%以上。

第二,从印证教材到独立解读。

传统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识记,新的命题思路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材料题中的材料不再是为了印证教材的观点,而是成为学生提取信息、得出结论的依据。有的试题虽有教材知识依托,但切入角度与教材完全不一样;作为课本只能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如果说,在旧课程中,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教材转,那么在新课程中,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心。以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这是新旧课程的重要差异。

第三,从重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终极目标,而是提升人文素养的载体和基础。一是文化常识性试题被直接引入高考。二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理念,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三是关注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高考命题人明确表示:在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上都明确地标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命题中就要体现、要反映那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观,要对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有一定的理解,挖掘出隐含在教材内容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并把

它们告诉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整天忙着应付做题。历史教学不仅是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能力的培养,还应是公民基本价值观的教育。这些年我们出的题也隐含了这些内容,隐含了我们应该坚守的是什么这样一个基本的立场与判断。要让那些支撑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如民主、法治、自由、开放、发展、共富,和谐等渗透到试题中,学生在思考和答题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精神洗礼。

趋势4、从传统史观向新史观转变 。

第一是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阐释历史。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相比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文明史观下的试题很多,力度最大的是2006年上海高考39题,让学生以“文明视野下的国家富强之路”为题,写历史小论文。

第二是现代化史观,从工业化和民主化角度认识历史。 历史新课程标准本身就具备了从现代化理论角度叙述历史的特征。课标按照全新视野,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

工业化,提出了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确立为民主法制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的教学要求,这是前所未有的。

从近些年的高考题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直接对资本主义进行评价的题目大量减少,甚至“资本主义”这个词汇都很少出现,代替它的就是“工业化”这个词汇。这其实就印证了现代化史观的思想——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其生产力基础无非就是工业化的生产力。

受现代化史观影响最大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不少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而且07年广东直接把这一观点引入到高考试题之中,让学生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评价辛亥革命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第三是全球史观。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史观变化对高考带来了多方面影响:

一是视野变化:从中国眼光到世界视野。近年来的绝大多数试题突出了新课程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为学科主脉和专题史的形式,打破了以往的中外割裂、古今分列的局限,

中外关联、古今贯通,使学生能够从时间、空间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整体印象。

二是认识变化:从一元到多元。对一些历史问题有了新的角度和新的认识。如09年全国卷Ⅰ第39题,评价三角贸易的作用,对非洲是灾难,对欧洲是发展,对美洲是开发,对全球是联系的加强。对同一历史事件,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按照传统观点,我们从被殖民地人民的角度出发,毫无疑问,三角贸易是罪恶的殖民贸易,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但在全球史观下,不再从单一的局部的角度去进行评价,认识的角度更多,更立体,也可能更客观一些。

再如上海高考从文明的角度,分析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得出了“义和团运动将仇视新兴工业文明、仇视西方基督教文明和反抗侵略等同起来,挑铁道、砍电线、毁坏大炮轮船等在客观上都不利于甚至阻滞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认识,与以往从反帝爱国角度进行评价有了很大区别。

三是选材范围:从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到关注社会生活变迁。

仅以09年试题为例。全国卷第1题中的姓氏起源、安徽卷第15题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上海卷第10题的冠服制度、宁夏卷第27题宋代市井生活、海南卷第15题的妇女着装,都通过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分析历史变化。

从目前看,社会史命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历史事物的灵感;

(2)从平凡的历史事物中挖掘问题的本质;

(3)从多元的角度揭示历史事物的规律;

(4)从地方文献、口述材料、田野调查材料等非正史材料中考查历史问题。

四是学术能力:从“台后”到前沿。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学术研究,有一定滞后性,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新史观的引入,特别像在高校也属新生事物的全球史观都在考题中大量出现,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学术的最前沿,重新理解组织课本上的内容。

另外,命题人非常看重试题的学术性,他们公开表示要在学术理解的基础上出题,题目的背后要体现学术前沿性和历史学的特性与学术素养。他们不讳言近几年的试题当中用了很多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就反映了史学中的前沿的研究,并希望以此来引导中学的历史教学。


相关文章

  • 高考答题规范指导大全
  • 2010-11-27 14:13:36|  分类: 考试技能 |字号 订阅 高考语文答题规范 高考数学答题规范 高考英语答题规范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 高考生物答题规范 高考政治答题规范 高考历史答题规范 高考地理答题规范 精 ...查看


  • 历史答题方法 1
  • 历史高考试题构成和答题技巧指导 从2010年辽宁高考文综试卷看,历史高考题由第Ⅰ卷24-35选择题和第Ⅱ卷40学科综合题以及44-47选做题构成,个人研究认为,三个部分的试题构成和答题技巧如下: 一.选择题 选择题由题干.提问句.选项三个部 ...查看


  • 高考临近如何快速提升文综成绩
  • 高考临近如何快速提升文综成绩 总的来说,文综复习要遵循以下四点: 一.统揽全局,计划先行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一个详细计划,它能够为考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复习的进程,把复杂的复习过程具体化.有了明确计划之后,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就更能定 ...查看


  •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即将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相关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重组,在专题重组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能力的突破.本文结合近两年全国卷文科综合试卷,对二轮专题复习策略进行探讨 ...查看


  • 文综高考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 1
  • 文综高考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 所有科目中,可以说文综的选择题最易解答.这是由文综选择题命题的特点构成的.我们来看文综 所有题目(包括选择题)命题的基本结构:一般都是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一.命题结构 1)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 ...查看


  • 2016届高三年级5月备考建议(供参考)
  • 孝感市教科院2016届高三年级各学科5月备考建议 [按语] 4月6日-7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2016年高考命题工作会议,与会记者对会议从两个方面做了报道:一是2016年高考命题的总体变化:二是根据变化各学科在复习备考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查看


  •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策略作者
  •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策略作者:高中堂 在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习惯上将复习分成三轮:一轮,梳理课本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训练基本技能:二轮,重点专题选讲:三轮,综合训练.其中一轮是整个总复习的基础性工程,时间较长.二轮和三轮时 ...查看


  • 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 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一.能力要求-三大条目 ①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即题目要求,应首先审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能使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当中有较大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2)&quo ...查看


  • 文综高考选择题特点及答题技巧
  • 所有科目中,可以说文综的选择题最易解答.这是由文综选择题命题的特点构成的.我们来看文综所有题目(包括选择题)命题的基本结构:一般都是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一.命题结构1)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2)问题:主要有五大类(1 ...查看


  • 高三各科后期复习策略
  •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泰安一中 刘新宇 离高考只剩三十天多天的时间了,高三同学已进入了后期复习阶段.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广积粮",第二轮复习是"深挖洞",当前的复习主要是通过综合训练进行查缺补漏,从而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