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检测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检测

高三

2011-05-24 20:27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检测

中国 ,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 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 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 问梁启超 :“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 出任清华校长时,

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 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 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

人。”傅斯年 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 .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

C .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D .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E .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

参考答案

(1)CE

(2)首先,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其次,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再次,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铺垫。

(3)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个纯正的学者;②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楷模;③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友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⑤陈寅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⑥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以上6点写出3点即可)

(4)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是强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陈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念,潜心治学,不求显达,身处逆境和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陈寅恪的家学渊源,自身的资质、修养和学力,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也是形成他“独一无二”的重要原因。这些特质,在现代中国,不但是其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后来者无法超越的。

启示:今天的我们应该把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风,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承传,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赓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陈寅恪 的精神与思想

刘斌

⑴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 )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

⑵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⑶陈寅恪作为中国 现代知识分子 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⑷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 、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⑸《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 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⑹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 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932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 ,“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维护民族文化地位的态度,同样反映出所坚持的民族独立精神。

⑺陈寅恪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开。他的祖父陈宝箴 、父亲陈立三在戊戌变法时,在湖南实行新政,对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卓有成效。1937年7月,日本侵华军队进占北平,陈立三忧愤至极,绝食而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目睹父祖的行为,加之平时所受熏陶,自然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陈寅恪自1929年为王国维撰写碑文,到

1964年完成《柳如是别传》,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并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这些都是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完成的。为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⑻作为独具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1927年,王国维的逝世给陈寅恪以巨大的震动,而他在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更是贯穿终生。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联序中也写道:“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伤身。”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⑼基于这样的使命,陈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中古史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既有国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外有佛教思想的输入,内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与交流,并且在以后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之中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于是从1927年开始之后的50多年间,他始终洋溢着“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热情,并以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为使命,怀着其“终必振复”的信念,致力于学术研究。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⑽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陈一生守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的是凭自己的睿智和胆识, 实践一条现代知识分子终将会走通的“续命河汾”之路,意欲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虽然历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宏扬。 (节选自《陈寅恪传》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

A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一句可见陈寅恪对于自己的思想被旧文化所局限和禁锢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B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从王国维的纪念碑铭可见,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是伟大而永恒的。

C .把“碑铭”和“挽联序”联系起来理解,可以看出,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一种中华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历经千年万载,与天地同久,与日月星争辉。

D .1929年,陈寅恪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E .陈寅恪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探其根源,与他自幼的家庭环境分不开。

(2)请用一句话概括陈寅恪先生的精神与思想的核心内涵。然后再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他的这种精神与思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3)结合文本,具体阐释,陈寅恪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动因是什么?(6分)

(4)文章结尾说“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AD (5分,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

A 项,“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之中,“囿”并非“局限和禁锢”之意。从前文“‘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等语句可见,“囿”字在此有坚守之意。故A 项错误。

D 项,“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一句,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从本段整体来看,他认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故题中“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反对汲取外国文化”理解错误。

(2)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分)

②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4分,每点一分)

(3)①家庭环境的影响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1分)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2分)

②1927年,王国维逝世, 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贯穿终生。(1分)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2分)

(4)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2分)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分)以及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2分)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2分)

(答题思路: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大师的贡献——陈寅恪作为“文化象征”的意义——陈寅恪作为大师的总的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陈寅恪 :为学术的一生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 (que )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e ),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 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 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 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

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其实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 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坐着等待他,他在日记里描述:“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面容如昔,发白甚少,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 是别传》。书稿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5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他们不要我的东西,不是我不教。”此乃1961年陈寅恪已成学术界“拔白旗”的对象日寸‘说的。他不再教课可依然坚持F 文言文写作,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白己的著作。

B .他捉山“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这需要一个学者的高度,更需要一种勇气,这体现了他的毫不妥协的文人精神。

C .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意发扬。”这展示了陈寅恪独立坚持的一面,要想让真理得以发扬,必须摆脱包括意识形态等在内的世俗观念。

D .《柳如是传>这部“痂哭古人,留赠米者”的-‟忽庄 忽谐,亦文亦史,极其丰富的史料与穿插其间的陈寅恪的感悟融为一体,浓缩了他一生的学养和志趣趣。晚年的陈寅恪就是以这种智力较量来安慰他那寂寞的心境。

E .纵观全文,传主的精神可以概括为: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慕名利,坚守独立的人格利学术操守:满心治学,死而后已。

(2)文章题日说“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联系全文,说说他的一生是怎样奉献T-学术的?请分点作答。(6分)

(3)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表现人物上有哪些特点?(6分)

(4)请联系当今实际谈谈你对陈寅恪“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一主张的理解。(6分)

.(1)A 1958年 D“就是”有悖原文,原意是作者的揣度,由“也许”可见。

(2)①不关心姓名,关心学术。②几乎没有参考书籍,却能完成两部中古史论。③流亡途中坚持写作。④失明后睁着眼讲课,目光如炬。⑤病重探讨学术新领域。(或病未愈,口述撰写《论再生缘》,开始探索明清历史文化。)⑥成为“拔白旗的对象时”,他坚持信念,不肯屈志从俗。⑦用十年时间创作《柳如 是传》。(每点1分,答出任意6点即可,意思接近即可。)

(3)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将传主的各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依次连缀成文,思路非常清晰,充分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

②本文围绕反映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主题,选取了传主各个人生阶段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真切传神;

③本文首尾遥相呼应,突出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全文浑然一体;

④本文运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等艺术手法 ,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特点。

(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接近即可。)

(4)陈寅恪 的这一主张深刻地警示我们:我们既要善于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努力使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流,又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当今时代,不少青少年甚至不少专业学者开口闭口都是“国际潮流”,对我们的优秀传统道德、民族节日、古典文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却是知之甚少甚至是嗤之以鼻。这不利于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长此以往,“本来民族之地位”将岌岌可危。(对陈寅恪主张的观点态度2分,理解阐释3分,联系实际3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张贤亮 之幸也是时代之幸

王春元

一般的人有一次人生高峰就可以了,但作为一个文人,张贤亮的人生有两个高峰。

离开生养他五十年的银川,离开既荒芜又富庶的塞上鱼米之乡,张贤亮不过是一个江苏南京破败的资产阶级遗少。张贤亮并不完全认同那块土地给予他的一切,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那块土地让他的天才禀赋多了坚硬的风骨,多了刚毅的豪情,多了古道的热肠。

1956年,这个破败资产阶级遗少,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和他的母亲、妹妹被流放到了黄河边上的宁夏银川。此后的五十多年中,他经历了二十二年的右派 劳教生涯,十五年的新时期文学创作生涯,以及十五年的贩卖西部荒凉品牌的经营之路。现在,他的西部影视城 和他本人都成了宁夏 的宝贝。

如今,这个往日的右派,七十三岁的宁夏第一名人坐拥亿万家产,在贺兰山脚下的那块方圆九百亩的领地上,不仅仅盖起了属于自己名下的西部影视城 ,更有黄土坡下雕梁画栋的四合院,四季如春的暖房,昏暗的窑洞里停放着崭新明亮的宝马,身边有年轻的娇妻,身后有七十多条凶狠的藏獒。可以说,他现在真是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他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达到了一种肆意的状态。

“70后”、“80后”的年轻人可能不懂“肆意”这两个字,尤其在右派身上用这两个字。我有幸在宁夏生活了十八年,真正见过右派破败的尊容。他们从很远的农村来,骑着二八红旗加重自行车,后面焊着两个很大的铁后架和铁筐,筐里一般都装着他的生活必备品或是农具。每个右派基本上都穿黄胶鞋,没有袜子,裤腿一边挽起来,一边耷拉着。

当年作为右派的张贤亮话语不多,但从他的眼神里还能读得出来做一个正常人的渴望和哀怜。因此,我看到张贤亮以后,无法和我脑子里的右派形象作对比。

2008年3月20日,冥冥之中,张贤亮有点心神不宁,四肢不适,整夜难眠,在他装饰古雅的四合院里,他开了灯,启动电脑,他以几十年的亲身体验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这篇文章题目就是《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这篇文章的大胆和独树一帜,可以让人领略到,作为近三十年来在改革开放中在精神和实践两方面都硕果累累的文化人,张贤亮确有一番不一样的见地。

他在时代的高速运转中宣泄自己,使自己通悟和嬗变。在三十年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中,张贤亮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历史上既是文人又是富豪的大有人在,但是在两方面都撑满了帆,鼓足了劲,与时代同起伏的文化人并不多。 张贤亮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位置,是有许多预期和准备的。在那个什么都不能读的年代里,他熟读了马恩列斯毛的全集和选集,尤其是对《资本论》有准确深刻的理解,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和经济生活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他在作品里引用了马克思 的一句话:“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决不是要求永远保持自己无产的地位,而是要通过种种经济形式,包括股份制,使自身和所有人都有产。”其实马克思本人也说过,“共产主义是在更高的形式上恢复所有制”,黑格尔 也说过,“人权说到底就是财产权,只有全体人民都有,人民才能普遍

地享有人权和尊严”。由此可见,张贤亮的这种认识并不属于现在,早在他当右派的时候,他在羊圈里啃读《资本论 》时,就期待着这一切的实现。

作家与时代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 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和时代是相悖而行的,时代有幸,作家不幸;时代不幸,作家有幸。张贤亮恰恰违背了这样的规律。从张贤亮人生里的两个亮点看,从1957年打成右派到成为中国的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和1993年下海创办影视城,恰恰体现了时代有幸,张贤亮也有幸。

(选自2009年第7期《名人传记》)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有“塞上鱼米之乡”之称的宁夏,塑造了张贤亮坚硬的风骨,刚毅的豪情,古道的热肠。

B .张贤亮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先后又经历了右派劳教生涯、新时期文学创作生涯、贩卖经营生涯,以及创办西部影视城。

C .拥有亿万家产的张贤亮在盖起了占地九百亩的西部影视城之后,又建起了装饰古雅的四合院、四季如春的暖房,购置了崭新明亮的宝马,娶了年轻的娇妻,养了条凶狠的藏獒。

D .当右派时的张贤亮和其他右派不同,他不骑加重自行车,不穿黄胶鞋,眼中时常流露出正常人才有的渴望和哀怜之情。

E .本文通过写张贤亮的人生经历,肯定了张贤亮人生里的两大亮点,彻底否定了索尔仁尼琴关于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认识上的错误性。

2.联系全文看,作为一个文人,张贤亮的人生有哪两个高峰?

3.作者为什么说“现在,他的西部影视城和他本人都成了宁夏的宝贝”?

4.文章说“在三十年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中,张贤亮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么张贤亮到底是一道怎样的独特风景呢?

5.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索尔仁尼琴的话来说明作家与时代的关系?

6.张贤亮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毫无准备的,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成功的理解。

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 )阅读参考答案

1.ABC 项“在„„之后”“又”说法错误,原文没说二者之间的时间先后顺序。D 项“不骑加重自行车,穿黄胶鞋”错误。骑加重自行车,穿黄胶鞋是当时右派的打扮,但作者并没有说张贤亮不骑加重自行车,不穿黄胶鞋。E 项

“彻底否定了索尔仁尼琴关于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认识的错误性”说法错误,作者肯定张贤亮的亮点,不是为了否认索尔仁尼琴观点的错误性。

2.精神上的高峰和物质上的高峰。(或者:写作上取得高成就,成功创办西部影视城。)

3.“塞上鱼米之乡”宁夏养育了张贤亮,赋予他坚硬的风骨、刚毅的豪情和古道的热肠,把他塑造成一个著名的作家,他成了宁夏的骄傲;他一手创办的西部影视城,占地广,实力大,是宁夏的符号和骄傲,它让张贤亮成为成功的实业家。某种意义上说,张贤亮和他的影视城就代表着宁夏,所以作者说张贤亮“他的西部影视城和他本人都成了宁夏的宝贝”。

4.作为文人,张贤亮在时代的高速运转中宣泄自己,使自己通悟和嬗变,让他成为作家的同时又成为实业家,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硕果成就,并且在两方面都撑满了帆,鼓足了劲,与时代同起伏。

5.①为了阐释作家与时代关系的一般规律;②突出时代有幸、张贤亮有幸的规律特殊性。

6.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塑造了他坚硬的风骨、刚毅的豪情和古道的热肠,作家的独特视角让他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让他通悟和嬗变,他的思想永远是超前的成熟的,他善于为成功做思想的准备,当时机一旦成熟,他便会把思想变为指导实践的工具。作为一个思想敏锐的文人,他通读研究马恩列斯毛的全集和选集,尤其是准确而又深刻理解《资本论》的内容,创作中引用《资本论》中的话,又通过创办影视城实践了《资本论》中的理论。张贤亮的思想和做法为成功做了最好的注脚,有准备才会有成功。

黄福荣 :玉树 一瞬与行善9年

李佳蔚

这位身体有病、收入不高、终身未娶的香港义工 ,其高尚并不仅仅表现在玉树地震舍身救人的一瞬间,更是背后长达9年的低调行善。

“阿福 本来有机会逃生。地震发生后,阿福和做饭的阿姨已经冲出了孤儿院的大门,到达了安全地带。阿福扭头一看,三名孤儿和三位老师没有逃出来。他立即转身,冲进孤儿院大楼,拼命冲上二楼教室,将受困的孩子和老师奋力推到走廊的窗户处。当他准备救另外两位老师的时候,又震了,他被一下子压在了废墟下面。虽然被挖了出来,但是没有救回来。”

——玉树“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副院长阿周在讲述黄福荣 的救人经过时,都是用“阿福”来称呼。

黄福荣是在4月8日前往玉树做义工的,到遇难时不过短短7天。

46岁的阿福成为了玉树地震中第—个遇难的志愿者。地震中的义举一瞬间让黄福荣走进无数人的视野,而实际上,9年前,黄福荣已经因为善举成为新闻人物。

2001年上半年,香港货车司机黄福荣来内地旅游。他读到了一本改变其命运轨迹的书,书名叫做《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

书的作者叫做隋继国 ,患有白血病和脑癌,他骑自行车走完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为骨髓捐赠作宣传。

一直以来就想做慈善义举的他决定追随这个顽强的退役军人。而此时,隋继国正计划从北京徒步走到香港。

在湖南衡阳,这两个男人见面了,黄认隋为大哥,并与隋继国结伴同行前往香港。2002年元旦,黄福荣自发为香港与内地的血癌病人筹款,由香港尖沙咀出发,展开“行路上北京”壮举,宣传骨髓捐献,终以3个月时间行毕全程2800公里。

这一年,隋继国和黄福荣作为搭档,入选湖南卫视《真心风采》栏目举办的“十佳爱心大使”。在黄福荣的回忆里,这是他非常快乐的一段时光。

2003年底,隋继国因为白血病去世,黄福荣大受打击。后来,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肺结核和糖尿病,情绪更加低落,一度一蹶不振。

2008年5月31日,黄福荣来到四川地震灾区。成都 志愿者蒋雨晰 这样描述第一次见面时候的黄福荣,“黑、瘦、粤式高颧骨,有些疲惫,背着大包”。得知黄福荣是货车司机后,蒋雨晰安排他去做些登记、发放车辆通行证的活。 但是黄福荣认为活太少、太轻,后来他主动找到搬运物资的活,抢着做重活。 成都志愿者邓丽在一次晚上清点物资时,无意间发现黄福荣往肚皮上注射。她大吃一惊,忍不住问:“老黄,你在干什么?”黄福荣告诉她,他有糖尿病,必须注射胰岛素。

黄福荣在四川震区做了两个月的义工。2009年灾区地震一周年的时候,他再次回到曾经待过的什邡川主庙,替川主庙干了—个多月的活。

在玉树,被黄福荣救出的孩子为他戴孝。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 说,“福荣生前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当看到那些玉树的孩子把福荣当做亲人,我们全家都哭了。”

被感动的还有香港特首曾荫权,他在博客中著文《香港的光辉榜样》,他写道:“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黄先生高风亮节,他的英勇行为给了我们一点启示。”

黄福荣的遗体回到香港后,他的家人婉拒了香港政府将黄福荣下葬表彰英勇市民的敬仰园的建议,而是与其父安葬在一起。

姐姐黄月秀表示:“我比较抗拒‘英雄’这个字眼,我觉得福荣不是想做英雄而舍身救人,他当时只是在现场,救人是出于人的基本反应,一个普通的人也会这样做。”

(选自《中国周刊》2010年第5期)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如果没有长达9年低调行善的思想和做法,就一定不会有黄福荣玉树地震舍身救人的瞬间壮举。

B .让目睹黄福荣救人经过的孤儿院副院长阿周讲述黄福荣舍身救人的瞬间壮举,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性。

C .因善举成为新闻人物的黄福荣在玉树舍身救人之后,终于感动了社会,感动了香港特首。

D .黄福荣做慈善义举完全是受隋继国的影响,在他得知自己患上肺结核和糖尿病后,曾想退出,不再做善行 。

E .本文用大量的篇幅回忆黄福荣做善行的经历,与他玉树的瞬间救人事迹相互辉映,让黄福荣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高大。

2.与隋继国的友谊对黄福荣有什么样的影响?

3.这篇新闻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简析。

4.举例说明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5.请你结合新闻材料所给的内容,为黄福荣写一份颁奖词。(100字左右)

6.“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黄先生高风亮节,他的英勇行为给了我们一点启示”,结合这篇新闻的内容,请你谈一谈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参考答案

1.BEA 项“就一定不会有”说法过于肯定;C 项“终于感动了社会,感动了香港特首”说法错误,玉树之前,黄福荣已是慈善义举的新闻人物,肯定早已感动了众多的人;D 项“在他得知自己患上肺结核和糖尿病后,曾想退出,不再做善行”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他得知自己患病后,情绪低落,一度一蹶不振,没说他不再做善行。

2.①思想上。隋继国身患绝症,凭借毅力为骨髓捐赠作宣传,行遍全国200多个城市,隋继国的行为做法震撼了黄福荣的心灵,从思想上改变了黄福荣的人生轨迹。②行动上。黄福荣自发为香港与内地的血癌病人筹款;行路上北京,宣传骨髓捐献;为地震灾区捐款,做义工。③情感上。隋继国病逝后,黄福荣情绪上大受打击。

3.①紧扣题目选取材料。开头由目击者含泪讲述黄福荣玉树救人的瞬间壮举,结尾写黄福荣牺牲后家人以及社会对他的悼念活动,中间大量的篇幅写黄福荣9年的行善事迹。②点面结合。既有对黄福荣所有慈善活动的概述,也有对他行善典型事例的详细描写。

4.①准确。本文准确的使用各种具体数据,不使用约数,也不使用“差不多”“左右”“大约”等词语;黄福荣事迹的见证人用具体的人名,不用“某某”“小陈”“老张”等模糊词。②简练。紧扣题目和内容要求,直接叙述黄福荣的人物事迹,如开头一段不到60字既交代黄福荣的身世特点又交代了他生平事迹。③生动。如写阿周讲述黄福荣的救人瞬间,用了“扭头一看”“立即转身”“冲进”“拼命冲上”“奋力推到”等动词写黄福荣地震中救人的场景,让读者感觉真实而又生动。④通俗。这篇新闻通篇使用口语,让人一读就懂。

5.参考示例:你有患病的身体,你更有炽热的爱心。慈善的现场,会找到你瘦弱的身影,这身影一忙就是9年。汶川地震你来了,玉树地震你又来了,你为他人赶走了死神,却把自己交给了死神。玉树地震夺取了你的生命,你的壮举又给他人带来更大的心灵地震。英雄黄福荣,你走好!

6.黄福荣一生奉献于慈善工作,多年来奔走于内地不同地方,为贫苦、病患人士竭尽一己之力,善行广布神州大地。青海地震中黄福荣不以自身安危为念,为救助他人而献出自己生命,实为“香港的光辉榜样”。他是抗震救灾舍己救人的杰出义工,他无私奉献、舍身成仁。生命可以影响生命,黄福荣的义举,诠释了香港人的精神,关心和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把慈善事业做好做足。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杨澜 :多亏老爸不帮忙

王磊

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起初在求职路上非常不顺,一次次的劳碌奔波,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碰壁,一些用人单位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也深深刺伤了她的心。

一天晚上,在外奔波了一天的杨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一进家门压在心里的委屈就猛地涌了上来。一向要强的她从来没有向父母要求过什么,可这次她却暗暗地埋怨起了父母。身边很多熟人都通过家里的关系找到了工作,可自己却要独自一人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杨澜越想越不是滋味。

吃晚饭时,犹豫了很久的杨澜还是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爸爸,你有那么多朋友,能不能帮我托托 关系找份工作? ”可是,让杨澜没想到的是,一向把自己视作掌上明珠的父亲却一口拒绝了她。看到父亲这么干脆的拒绝,再想起这些日子奔波的委屈,杨澜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然而父亲却没有安慰她,反而很严肃地问她:“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 是不是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是不是已经成年了? ”这一连串的质问把杨澜问 住了,沉默半晌,她才轻轻点了点头。“孩子,我和你母亲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父亲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望着父亲的背影,杨澜的心几乎要碎了。那天晚上,杨澜彻夜未眠,她无法理解父亲的决定,但她清楚地知道,父亲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杨澜越想越委屈,躲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哭完后,杨澜坚定地告诉自己:从今以后 ,再没有人给自己任何帮助了,要想生存,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打拼!

因为没有了任何依靠,杨澜每天都全力以赴地为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努力。渐渐地,她从多次的碰壁中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智慧,她本人也迅速成熟起来。终于,杨澜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半年后,她又幸运地加盟央视《正大综艺 》,开始了人生的腾飞。

这段曲折的经历,让杨澜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人能替你生活,要想成功,就不要奢望有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打拼! 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杨澜在工作中非常卖力,很快就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从《正大综艺》金牌主持到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始终充满自信地一路走来。

如今,在事业上已功成名就的杨澜,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曾微笑着说道:“如果当年父亲帮我找了工作,那么现在的我很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小职员而已。多亏了爸爸没帮我,我才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闯了过来,从而打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有所依靠的时候,即使日子过得不尽如人意,可只要能勉强过得下去,那么也就得过且过了;而你一旦失去了依靠,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努力奋斗了。这个过程虽然苦涩艰辛,却能让你拥有全新的眼界和智慧。不要以为躲在可以依靠的港湾 里就是幸福,要知道这样的幸福只会让你慢慢丧失斗志,所以,要想活出自己 的精彩,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世界上什么都不能依靠一辈子,除了你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选自《中学时代》2009年第11期)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杨澜的心被一些用人单位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深深地刺伤,因此导致刚开始时在求职路上多次碰壁。

B .从求职遇挫后对父母的“暗暗埋怨”、要求帮助遭拒后的“鼻子一酸”中可以看出,杨澜当初并不理解父母在找工作上的“不帮忙”。

C .文章通过神态、语言等正面描写而不是侧面介绍,表现了“父亲”期望已经大学毕业的杨澜能 自己承担起成年人责任的坚定决心。

D .在事业上已功成名就时,当杨澜回忆起过去曲折的求职经历,她用“微笑”表达了对父亲当初在找工作上“不帮忙”的理解和感激。

E .文章通过从刚毕业时的求职无门到最终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的境遇变化,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不气馁、能自立、敢打拼的杨澜形象。

14.“从《正大综艺》金牌主持到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始终充满自信地一路走来”,请简要概括杨澜能够“始终充满自信”的原因。(4分)

15.有人说,如果杨澜在大学刚毕业时就得到她父亲的帮助,也许她就能获得更快、更大的成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爸爸不帮忙”的看法。(6分)

13.A 、C(人错在“她的心被刺伤”与“求职碰壁”间并没有存在因果关系;

C .错在“她清楚地知道,父亲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属于侧面描写。)(答C 得3分,答A 得2分,答D 得1分,答B 、E 不得分)

14.杨澜能够始终充满自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多次求职遇挫中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智慧,并迅速地成熟起来,二是通过自身全力以赴地努力,她已经成为行业领域中的成功者。(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15.示例一:不同意。因为如果“父亲”在杨澜提出要求后就给予帮助,有可能会让她产生依赖感,无法激起她打拼的热情,从此就得过且过地过下去;“父亲”的拒绝帮忙,反倒迫使她全力以赴地努力奋斗,让她在奋斗过程中拥有了全新的眼界和智慧,磨砺出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为之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示例二:同意。因为从杨澜“从来没向父母要求过什么”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一个有依赖性的人,她在求职遇挫后向“父亲”提出帮忙要求,实是出于无奈,只要条件许可,她肯定还会选择自立自强;况且,“父亲„‘有那么多朋友”,有了自身的勇气和斗志,如果再能获得这些“朋友”的帮助,奋斗的过程就可称得上是如虎添翼,成功自然就会来得更快、更大。

(开放性题目,“同意„‘不同意”均可。答对一点得3分,共6分,未明确表明态度的,加扣1分。)

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

杨澜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你的故事被媒体宣传,被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肯定,其实你一直生活在社会关注当中,被当成一个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榜样,这种情形是否会让你自觉不自觉地压抑一部分天性以满足人们的期待? 张海迪 :不,我觉得人要有思想,活着才有意义。我从懂事起,我就一直这样想,我虽然已经病了49年,但心理上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在生活。我觉得我是站在被宣传的海迪之外看这个海迪的,我觉得我坚持了一些应该坚持的东西。

杨澜:后来有大学要授予你荣誉学位,你拒绝了。其实作为一种荣誉,也可以接受。

张海迪 :是山东大学。我想他们是对残疾女青年的一种尊重,对我学习的一种认可。我从未进过一天学校的门,这真的太不容易了,给我那个荣誉学位,我为何不要呢?但我想有一天我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这才是重要的。 杨澜:你恨自己的身体吗?

张海迪:不恨,我爱它,我总是很细微地照顾自己的腿。

杨澜:需要换个姿势吗?

张海迪:不用,我惯了,就是胳膊,撑着很疼的。

杨澜:你用两个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所以我在你面前我也坐得很挺拔,因为我觉得你坐得很挺拔。

张海迪:你知道平常有时候要开大会。

杨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张海迪:对,一坐几个小时,就这样坐着,在那个过道里面,很显眼,但是我就这么坐着,有时真的找不着劲了,太难受了,我就这样那样地变换姿势,有的时候会给自己一粒薄荷糖 吃。

杨澜:所以你应该是最主张会议少说废话的,因为你要忍受身体很大的痛苦来支撑。

张海迪:对。如果是重要会议,我愿意 把会议坐到底。人总要有点意志,革命者不怕把牢底坐穿,我不怕 把轮椅坐坏。

杨澜:所以一个人要做自己 ,实际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张海迪:对,我觉得残疾女性,要做自己;健康女性,也要做自己;漂亮而健康的女性,尤其要把握好自己。我要求我自己做到不仅仅活着,而且要活出诗意

来,这个诗意是个范围很大的东西,这里边包括了对完美人生的追求。诗意是完美的。

杨澜:你觉得你会拥有完美人生吗?

张海迪:不可能。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我有时候这样想,造物主啊,他总是破坏美,破坏美叫别人去感受美的珍贵。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位受伤的舞蹈演员,看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是那么地完美,如果不是瘫痪的话,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完美,前程无量。但是生活都是这样的,总是把美打碎,让你留下很多很多的遗憾,这才是生活。很多很多的坚韧,顽强,其实都是在对美的一种捍卫中产生的。它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也让被破坏了以往生活的人,去想另一种生活。假如说,那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磨砺中走下去,他的坚韧、顽强将给人生带来另一种东西。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什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hello,It’very good”,谢谢你 给了我生命,尽管它是残缺的,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勇敢地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

(1)下面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张海迪不愿意像被人期待的那样被当做一个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榜样,因为这会压抑自己的部分天性。

B .张海迪认为山东大学授予她荣誉学位,是对残疾人的尊重,是对她学习的一种认可,但她更想通过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所以最终拒绝了。

C .杨澜在张海迪面前“坐的很挺拔”,不仅表现了她对张海迪的尊重,也表现了张海迪最求完美的精神使她深受感染。

D .“革命者不怕把牢底坐穿,我不怕把轮椅坐坏”,张海迪用寓庄于谐的语言,类比手法表达了甘愿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代价的精神境界。

E .海迪感谢上帝,因为上帝给了她残缺的身体,让她学会了大度,拥有了比常人还要坚韧、顽强的品格。

(2)这篇访谈涉及了哪四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

(3)杨澜在访谈中多次提及张海迪目前的身体状况,其用意是什么?

(4)本文题目是“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那么你是怎样看待“缺憾和完美”的关系的?请结合文意和自己所熟悉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B.C

(2).坚守自我;拒绝荣誉;付出代价;学会承受。

(3).指出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严重性,说明她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表现了对她的关注和关心;以身残突出志坚,展现张海迪意志坚强和最求完美的精神,也表现了对张海迪的钦佩之情。

(4)张海迪的故事告诉我们缺憾和完美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她身体残疾,这是一种缺憾,但她坚守信念,内心拥有强大力量,懂得坚守与放弃,因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又是一种完美。正是因为残疾,才使海伦凯乐显得更加神秘,更加完美。求知欲望强的海伦凯勒 ,从不向身体的残缺屈服,为了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她学习多种语言,为了能够更直接地与人沟通,她克服听力障碍学习说话,虽然她所处的是一个无光无声的世界 ,但他用顽强的意志,创造了生命奇迹,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对她的挑战,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光明,更将心中的温暖传遍全世界。

国学大师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学识广博,著作等身。按传统学科分类,他兼及经史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中的“通儒之学”。按现代学科来看,其治学范围涉及史学与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学及文化史 等,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中国 思想史》等,总共1400万字。

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 。1930年,他在燕京大学教国文时,看见“M”楼、“S”楼、“贝公 楼”时,极为不快,质问学校当局:“此何文 ? 所谓中国文化者又何在?”事后,学校采纳了钱穆的建议,将“M”楼改为“穆”楼,将“S”楼改为“适”楼,“贝公楼”改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冠以中国名称。

钱穆大半生在中华民族危亡和西学东渐 、中国文化衰落的年代中度过,他时时刻刻都在思索,如何才能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后,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精神

丧失掉”。若第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根本不存在;若第二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的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失。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它必须要体认和凭借中国文化自身的机制。只能从以往的旧有中孕育生成,决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

钱穆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1933年秋,钱穆在北大一人独任“中国通史 ”课。经过一年的讲授,形成了具有钱氏风格的“中国通史”课。钱穆的“中国通史”课,事实性强,不尚空谈,有考有识,简要精到。上课时满腔热情,激荡全室又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说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像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梯形礼堂,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课听者近三百人,坐立皆满。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据说只有胡适 一人可与之媲美。

钱穆学识广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 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1942年9月8日,钱穆带学生徒步到新都赏桂,途中告诉严耕望等人:“一个人无论读书做事,一开始规模就要宏大高远,否则绝无大的成就。„„中国学术界实在差劲,学者无大野心,也无大成就,总是几年便换一批,学问老是过时! 这难道是必然的吗? 是自己功夫不深,写的东西价值不高! 求学不可太急,太急,不求利则求名,宜当缓缓为之;但太缓又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重要。”至于读书方法,钱穆谈道:“读书或采直阅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自然可尽奥旨。”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这些治学和读书的经验是他多年积累而得,对后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钱穆自1912年登上讲台,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小学、中学、大学任教75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

1990年钱穆在台湾辞世。有人称他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的守护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总共l400万字,正因如此,他成为被人仰慕的国学大师。

B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也不能凭空翻新。据旧开新、老干萌新便是钱穆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的道路。

C .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一位教授,不仅因为他学力、才气兼备,讲课深入浅出,还因他富于民族感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D .钱穆认为只要不急于求名求利、意志坚强,就会学问不过时、学术成果有价值,最终读书做事有大成就。

E .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在多年治学和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摸索出的“直阅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都有借鉴价值。

(2)“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为什么这样评说钱穆?请简要分析。(6分)

(3)为什么说钱穆“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称钱穆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师”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

(1)答B 给3分,答E 给2分,答A 给1分,答C 、D 不给分。

(2)①钱穆很重视语言文字对于民族文化的承载作用,在燕大任教时,要求校方将建筑的英文名称改为汉语名称;(3分)②钱穆时刻都在思索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途径,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据旧开新的道路。(3分)

(3)①钱穆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效果好。②钱穆教学经验丰富,他把自己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教给学生,对后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③钱穆任教75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每点2分)

(4)答案示例:

大师应该是有才华有建树的人。①钱穆学识广博,治学范围广,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②著作等身,毕生著作总共l400万字;③成就多面,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大师应该是道德高尚,行为师表的人。①热爱国家和民族,时刻都在思索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途径;②做事认真,不务虚,讲课事实性强,有考有识,不尚空谈,简要精到;③对后生晚辈热诚无私,上课满腔热情,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大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①钱穆学识广博,治学范围广,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②热爱国家和民族,时刻都在思索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途径;③做事认真,不务虚,讲课事实性强,有考有识,不尚空谈,简要精到。

(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6分)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检测

高三

2011-05-24 20:27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检测

中国 ,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 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 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 问梁启超 :“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 出任清华校长时,

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 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 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

人。”傅斯年 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B .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

C .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D .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E .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

参考答案

(1)CE

(2)首先,这段对话交代了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的陈寅恪如何得以执教名校清华的原委;其次,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再次,梁启超的评价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了铺垫。

(3)①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个纯正的学者;②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楷模;③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④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友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⑤陈寅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⑥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以上6点写出3点即可)

(4)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是强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陈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念,潜心治学,不求显达,身处逆境和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陈寅恪的家学渊源,自身的资质、修养和学力,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也是形成他“独一无二”的重要原因。这些特质,在现代中国,不但是其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后来者无法超越的。

启示:今天的我们应该把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风,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承传,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赓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陈寅恪 的精神与思想

刘斌

⑴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 )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

⑵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⑶陈寅恪作为中国 现代知识分子 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⑷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 、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⑸《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 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⑹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 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932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 ,“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维护民族文化地位的态度,同样反映出所坚持的民族独立精神。

⑺陈寅恪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开。他的祖父陈宝箴 、父亲陈立三在戊戌变法时,在湖南实行新政,对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卓有成效。1937年7月,日本侵华军队进占北平,陈立三忧愤至极,绝食而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目睹父祖的行为,加之平时所受熏陶,自然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陈寅恪自1929年为王国维撰写碑文,到

1964年完成《柳如是别传》,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并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这些都是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完成的。为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⑻作为独具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1927年,王国维的逝世给陈寅恪以巨大的震动,而他在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更是贯穿终生。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联序中也写道:“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伤身。”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⑼基于这样的使命,陈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中古史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既有国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外有佛教思想的输入,内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与交流,并且在以后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之中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于是从1927年开始之后的50多年间,他始终洋溢着“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热情,并以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为使命,怀着其“终必振复”的信念,致力于学术研究。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⑽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陈一生守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的是凭自己的睿智和胆识, 实践一条现代知识分子终将会走通的“续命河汾”之路,意欲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虽然历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宏扬。 (节选自《陈寅恪传》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

A .“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一句可见陈寅恪对于自己的思想被旧文化所局限和禁锢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B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从王国维的纪念碑铭可见,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是伟大而永恒的。

C .把“碑铭”和“挽联序”联系起来理解,可以看出,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一种中华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历经千年万载,与天地同久,与日月星争辉。

D .1929年,陈寅恪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E .陈寅恪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探其根源,与他自幼的家庭环境分不开。

(2)请用一句话概括陈寅恪先生的精神与思想的核心内涵。然后再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他的这种精神与思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3)结合文本,具体阐释,陈寅恪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动因是什么?(6分)

(4)文章结尾说“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AD (5分,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

A 项,“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之中,“囿”并非“局限和禁锢”之意。从前文“‘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等语句可见,“囿”字在此有坚守之意。故A 项错误。

D 项,“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一句,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从本段整体来看,他认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故题中“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反对汲取外国文化”理解错误。

(2)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分)

②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4分,每点一分)

(3)①家庭环境的影响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1分)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2分)

②1927年,王国维逝世, 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贯穿终生。(1分)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2分)

(4)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2分)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分)以及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2分)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2分)

(答题思路: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大师的贡献——陈寅恪作为“文化象征”的意义——陈寅恪作为大师的总的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陈寅恪 :为学术的一生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 (que )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e ),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 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 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 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

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其实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 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坐着等待他,他在日记里描述:“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面容如昔,发白甚少,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 是别传》。书稿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5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他们不要我的东西,不是我不教。”此乃1961年陈寅恪已成学术界“拔白旗”的对象日寸‘说的。他不再教课可依然坚持F 文言文写作,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白己的著作。

B .他捉山“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这需要一个学者的高度,更需要一种勇气,这体现了他的毫不妥协的文人精神。

C .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意发扬。”这展示了陈寅恪独立坚持的一面,要想让真理得以发扬,必须摆脱包括意识形态等在内的世俗观念。

D .《柳如是传>这部“痂哭古人,留赠米者”的-‟忽庄 忽谐,亦文亦史,极其丰富的史料与穿插其间的陈寅恪的感悟融为一体,浓缩了他一生的学养和志趣趣。晚年的陈寅恪就是以这种智力较量来安慰他那寂寞的心境。

E .纵观全文,传主的精神可以概括为: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慕名利,坚守独立的人格利学术操守:满心治学,死而后已。

(2)文章题日说“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联系全文,说说他的一生是怎样奉献T-学术的?请分点作答。(6分)

(3)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表现人物上有哪些特点?(6分)

(4)请联系当今实际谈谈你对陈寅恪“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一主张的理解。(6分)

.(1)A 1958年 D“就是”有悖原文,原意是作者的揣度,由“也许”可见。

(2)①不关心姓名,关心学术。②几乎没有参考书籍,却能完成两部中古史论。③流亡途中坚持写作。④失明后睁着眼讲课,目光如炬。⑤病重探讨学术新领域。(或病未愈,口述撰写《论再生缘》,开始探索明清历史文化。)⑥成为“拔白旗的对象时”,他坚持信念,不肯屈志从俗。⑦用十年时间创作《柳如 是传》。(每点1分,答出任意6点即可,意思接近即可。)

(3)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将传主的各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依次连缀成文,思路非常清晰,充分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

②本文围绕反映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主题,选取了传主各个人生阶段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真切传神;

③本文首尾遥相呼应,突出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全文浑然一体;

④本文运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等艺术手法 ,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特点。

(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接近即可。)

(4)陈寅恪 的这一主张深刻地警示我们:我们既要善于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努力使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流,又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当今时代,不少青少年甚至不少专业学者开口闭口都是“国际潮流”,对我们的优秀传统道德、民族节日、古典文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却是知之甚少甚至是嗤之以鼻。这不利于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长此以往,“本来民族之地位”将岌岌可危。(对陈寅恪主张的观点态度2分,理解阐释3分,联系实际3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张贤亮 之幸也是时代之幸

王春元

一般的人有一次人生高峰就可以了,但作为一个文人,张贤亮的人生有两个高峰。

离开生养他五十年的银川,离开既荒芜又富庶的塞上鱼米之乡,张贤亮不过是一个江苏南京破败的资产阶级遗少。张贤亮并不完全认同那块土地给予他的一切,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那块土地让他的天才禀赋多了坚硬的风骨,多了刚毅的豪情,多了古道的热肠。

1956年,这个破败资产阶级遗少,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和他的母亲、妹妹被流放到了黄河边上的宁夏银川。此后的五十多年中,他经历了二十二年的右派 劳教生涯,十五年的新时期文学创作生涯,以及十五年的贩卖西部荒凉品牌的经营之路。现在,他的西部影视城 和他本人都成了宁夏 的宝贝。

如今,这个往日的右派,七十三岁的宁夏第一名人坐拥亿万家产,在贺兰山脚下的那块方圆九百亩的领地上,不仅仅盖起了属于自己名下的西部影视城 ,更有黄土坡下雕梁画栋的四合院,四季如春的暖房,昏暗的窑洞里停放着崭新明亮的宝马,身边有年轻的娇妻,身后有七十多条凶狠的藏獒。可以说,他现在真是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他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达到了一种肆意的状态。

“70后”、“80后”的年轻人可能不懂“肆意”这两个字,尤其在右派身上用这两个字。我有幸在宁夏生活了十八年,真正见过右派破败的尊容。他们从很远的农村来,骑着二八红旗加重自行车,后面焊着两个很大的铁后架和铁筐,筐里一般都装着他的生活必备品或是农具。每个右派基本上都穿黄胶鞋,没有袜子,裤腿一边挽起来,一边耷拉着。

当年作为右派的张贤亮话语不多,但从他的眼神里还能读得出来做一个正常人的渴望和哀怜。因此,我看到张贤亮以后,无法和我脑子里的右派形象作对比。

2008年3月20日,冥冥之中,张贤亮有点心神不宁,四肢不适,整夜难眠,在他装饰古雅的四合院里,他开了灯,启动电脑,他以几十年的亲身体验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这篇文章题目就是《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这篇文章的大胆和独树一帜,可以让人领略到,作为近三十年来在改革开放中在精神和实践两方面都硕果累累的文化人,张贤亮确有一番不一样的见地。

他在时代的高速运转中宣泄自己,使自己通悟和嬗变。在三十年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中,张贤亮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历史上既是文人又是富豪的大有人在,但是在两方面都撑满了帆,鼓足了劲,与时代同起伏的文化人并不多。 张贤亮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位置,是有许多预期和准备的。在那个什么都不能读的年代里,他熟读了马恩列斯毛的全集和选集,尤其是对《资本论》有准确深刻的理解,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和经济生活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他在作品里引用了马克思 的一句话:“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决不是要求永远保持自己无产的地位,而是要通过种种经济形式,包括股份制,使自身和所有人都有产。”其实马克思本人也说过,“共产主义是在更高的形式上恢复所有制”,黑格尔 也说过,“人权说到底就是财产权,只有全体人民都有,人民才能普遍

地享有人权和尊严”。由此可见,张贤亮的这种认识并不属于现在,早在他当右派的时候,他在羊圈里啃读《资本论 》时,就期待着这一切的实现。

作家与时代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 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和时代是相悖而行的,时代有幸,作家不幸;时代不幸,作家有幸。张贤亮恰恰违背了这样的规律。从张贤亮人生里的两个亮点看,从1957年打成右派到成为中国的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和1993年下海创办影视城,恰恰体现了时代有幸,张贤亮也有幸。

(选自2009年第7期《名人传记》)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有“塞上鱼米之乡”之称的宁夏,塑造了张贤亮坚硬的风骨,刚毅的豪情,古道的热肠。

B .张贤亮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先后又经历了右派劳教生涯、新时期文学创作生涯、贩卖经营生涯,以及创办西部影视城。

C .拥有亿万家产的张贤亮在盖起了占地九百亩的西部影视城之后,又建起了装饰古雅的四合院、四季如春的暖房,购置了崭新明亮的宝马,娶了年轻的娇妻,养了条凶狠的藏獒。

D .当右派时的张贤亮和其他右派不同,他不骑加重自行车,不穿黄胶鞋,眼中时常流露出正常人才有的渴望和哀怜之情。

E .本文通过写张贤亮的人生经历,肯定了张贤亮人生里的两大亮点,彻底否定了索尔仁尼琴关于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认识上的错误性。

2.联系全文看,作为一个文人,张贤亮的人生有哪两个高峰?

3.作者为什么说“现在,他的西部影视城和他本人都成了宁夏的宝贝”?

4.文章说“在三十年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中,张贤亮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么张贤亮到底是一道怎样的独特风景呢?

5.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索尔仁尼琴的话来说明作家与时代的关系?

6.张贤亮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毫无准备的,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成功的理解。

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 )阅读参考答案

1.ABC 项“在„„之后”“又”说法错误,原文没说二者之间的时间先后顺序。D 项“不骑加重自行车,穿黄胶鞋”错误。骑加重自行车,穿黄胶鞋是当时右派的打扮,但作者并没有说张贤亮不骑加重自行车,不穿黄胶鞋。E 项

“彻底否定了索尔仁尼琴关于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认识的错误性”说法错误,作者肯定张贤亮的亮点,不是为了否认索尔仁尼琴观点的错误性。

2.精神上的高峰和物质上的高峰。(或者:写作上取得高成就,成功创办西部影视城。)

3.“塞上鱼米之乡”宁夏养育了张贤亮,赋予他坚硬的风骨、刚毅的豪情和古道的热肠,把他塑造成一个著名的作家,他成了宁夏的骄傲;他一手创办的西部影视城,占地广,实力大,是宁夏的符号和骄傲,它让张贤亮成为成功的实业家。某种意义上说,张贤亮和他的影视城就代表着宁夏,所以作者说张贤亮“他的西部影视城和他本人都成了宁夏的宝贝”。

4.作为文人,张贤亮在时代的高速运转中宣泄自己,使自己通悟和嬗变,让他成为作家的同时又成为实业家,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硕果成就,并且在两方面都撑满了帆,鼓足了劲,与时代同起伏。

5.①为了阐释作家与时代关系的一般规律;②突出时代有幸、张贤亮有幸的规律特殊性。

6.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塑造了他坚硬的风骨、刚毅的豪情和古道的热肠,作家的独特视角让他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让他通悟和嬗变,他的思想永远是超前的成熟的,他善于为成功做思想的准备,当时机一旦成熟,他便会把思想变为指导实践的工具。作为一个思想敏锐的文人,他通读研究马恩列斯毛的全集和选集,尤其是准确而又深刻理解《资本论》的内容,创作中引用《资本论》中的话,又通过创办影视城实践了《资本论》中的理论。张贤亮的思想和做法为成功做了最好的注脚,有准备才会有成功。

黄福荣 :玉树 一瞬与行善9年

李佳蔚

这位身体有病、收入不高、终身未娶的香港义工 ,其高尚并不仅仅表现在玉树地震舍身救人的一瞬间,更是背后长达9年的低调行善。

“阿福 本来有机会逃生。地震发生后,阿福和做饭的阿姨已经冲出了孤儿院的大门,到达了安全地带。阿福扭头一看,三名孤儿和三位老师没有逃出来。他立即转身,冲进孤儿院大楼,拼命冲上二楼教室,将受困的孩子和老师奋力推到走廊的窗户处。当他准备救另外两位老师的时候,又震了,他被一下子压在了废墟下面。虽然被挖了出来,但是没有救回来。”

——玉树“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副院长阿周在讲述黄福荣 的救人经过时,都是用“阿福”来称呼。

黄福荣是在4月8日前往玉树做义工的,到遇难时不过短短7天。

46岁的阿福成为了玉树地震中第—个遇难的志愿者。地震中的义举一瞬间让黄福荣走进无数人的视野,而实际上,9年前,黄福荣已经因为善举成为新闻人物。

2001年上半年,香港货车司机黄福荣来内地旅游。他读到了一本改变其命运轨迹的书,书名叫做《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

书的作者叫做隋继国 ,患有白血病和脑癌,他骑自行车走完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为骨髓捐赠作宣传。

一直以来就想做慈善义举的他决定追随这个顽强的退役军人。而此时,隋继国正计划从北京徒步走到香港。

在湖南衡阳,这两个男人见面了,黄认隋为大哥,并与隋继国结伴同行前往香港。2002年元旦,黄福荣自发为香港与内地的血癌病人筹款,由香港尖沙咀出发,展开“行路上北京”壮举,宣传骨髓捐献,终以3个月时间行毕全程2800公里。

这一年,隋继国和黄福荣作为搭档,入选湖南卫视《真心风采》栏目举办的“十佳爱心大使”。在黄福荣的回忆里,这是他非常快乐的一段时光。

2003年底,隋继国因为白血病去世,黄福荣大受打击。后来,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肺结核和糖尿病,情绪更加低落,一度一蹶不振。

2008年5月31日,黄福荣来到四川地震灾区。成都 志愿者蒋雨晰 这样描述第一次见面时候的黄福荣,“黑、瘦、粤式高颧骨,有些疲惫,背着大包”。得知黄福荣是货车司机后,蒋雨晰安排他去做些登记、发放车辆通行证的活。 但是黄福荣认为活太少、太轻,后来他主动找到搬运物资的活,抢着做重活。 成都志愿者邓丽在一次晚上清点物资时,无意间发现黄福荣往肚皮上注射。她大吃一惊,忍不住问:“老黄,你在干什么?”黄福荣告诉她,他有糖尿病,必须注射胰岛素。

黄福荣在四川震区做了两个月的义工。2009年灾区地震一周年的时候,他再次回到曾经待过的什邡川主庙,替川主庙干了—个多月的活。

在玉树,被黄福荣救出的孩子为他戴孝。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 说,“福荣生前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当看到那些玉树的孩子把福荣当做亲人,我们全家都哭了。”

被感动的还有香港特首曾荫权,他在博客中著文《香港的光辉榜样》,他写道:“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黄先生高风亮节,他的英勇行为给了我们一点启示。”

黄福荣的遗体回到香港后,他的家人婉拒了香港政府将黄福荣下葬表彰英勇市民的敬仰园的建议,而是与其父安葬在一起。

姐姐黄月秀表示:“我比较抗拒‘英雄’这个字眼,我觉得福荣不是想做英雄而舍身救人,他当时只是在现场,救人是出于人的基本反应,一个普通的人也会这样做。”

(选自《中国周刊》2010年第5期)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如果没有长达9年低调行善的思想和做法,就一定不会有黄福荣玉树地震舍身救人的瞬间壮举。

B .让目睹黄福荣救人经过的孤儿院副院长阿周讲述黄福荣舍身救人的瞬间壮举,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性。

C .因善举成为新闻人物的黄福荣在玉树舍身救人之后,终于感动了社会,感动了香港特首。

D .黄福荣做慈善义举完全是受隋继国的影响,在他得知自己患上肺结核和糖尿病后,曾想退出,不再做善行 。

E .本文用大量的篇幅回忆黄福荣做善行的经历,与他玉树的瞬间救人事迹相互辉映,让黄福荣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高大。

2.与隋继国的友谊对黄福荣有什么样的影响?

3.这篇新闻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简析。

4.举例说明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5.请你结合新闻材料所给的内容,为黄福荣写一份颁奖词。(100字左右)

6.“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黄先生高风亮节,他的英勇行为给了我们一点启示”,结合这篇新闻的内容,请你谈一谈香港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参考答案

1.BEA 项“就一定不会有”说法过于肯定;C 项“终于感动了社会,感动了香港特首”说法错误,玉树之前,黄福荣已是慈善义举的新闻人物,肯定早已感动了众多的人;D 项“在他得知自己患上肺结核和糖尿病后,曾想退出,不再做善行”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他得知自己患病后,情绪低落,一度一蹶不振,没说他不再做善行。

2.①思想上。隋继国身患绝症,凭借毅力为骨髓捐赠作宣传,行遍全国200多个城市,隋继国的行为做法震撼了黄福荣的心灵,从思想上改变了黄福荣的人生轨迹。②行动上。黄福荣自发为香港与内地的血癌病人筹款;行路上北京,宣传骨髓捐献;为地震灾区捐款,做义工。③情感上。隋继国病逝后,黄福荣情绪上大受打击。

3.①紧扣题目选取材料。开头由目击者含泪讲述黄福荣玉树救人的瞬间壮举,结尾写黄福荣牺牲后家人以及社会对他的悼念活动,中间大量的篇幅写黄福荣9年的行善事迹。②点面结合。既有对黄福荣所有慈善活动的概述,也有对他行善典型事例的详细描写。

4.①准确。本文准确的使用各种具体数据,不使用约数,也不使用“差不多”“左右”“大约”等词语;黄福荣事迹的见证人用具体的人名,不用“某某”“小陈”“老张”等模糊词。②简练。紧扣题目和内容要求,直接叙述黄福荣的人物事迹,如开头一段不到60字既交代黄福荣的身世特点又交代了他生平事迹。③生动。如写阿周讲述黄福荣的救人瞬间,用了“扭头一看”“立即转身”“冲进”“拼命冲上”“奋力推到”等动词写黄福荣地震中救人的场景,让读者感觉真实而又生动。④通俗。这篇新闻通篇使用口语,让人一读就懂。

5.参考示例:你有患病的身体,你更有炽热的爱心。慈善的现场,会找到你瘦弱的身影,这身影一忙就是9年。汶川地震你来了,玉树地震你又来了,你为他人赶走了死神,却把自己交给了死神。玉树地震夺取了你的生命,你的壮举又给他人带来更大的心灵地震。英雄黄福荣,你走好!

6.黄福荣一生奉献于慈善工作,多年来奔走于内地不同地方,为贫苦、病患人士竭尽一己之力,善行广布神州大地。青海地震中黄福荣不以自身安危为念,为救助他人而献出自己生命,实为“香港的光辉榜样”。他是抗震救灾舍己救人的杰出义工,他无私奉献、舍身成仁。生命可以影响生命,黄福荣的义举,诠释了香港人的精神,关心和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把慈善事业做好做足。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杨澜 :多亏老爸不帮忙

王磊

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起初在求职路上非常不顺,一次次的劳碌奔波,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碰壁,一些用人单位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也深深刺伤了她的心。

一天晚上,在外奔波了一天的杨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一进家门压在心里的委屈就猛地涌了上来。一向要强的她从来没有向父母要求过什么,可这次她却暗暗地埋怨起了父母。身边很多熟人都通过家里的关系找到了工作,可自己却要独自一人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杨澜越想越不是滋味。

吃晚饭时,犹豫了很久的杨澜还是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爸爸,你有那么多朋友,能不能帮我托托 关系找份工作? ”可是,让杨澜没想到的是,一向把自己视作掌上明珠的父亲却一口拒绝了她。看到父亲这么干脆的拒绝,再想起这些日子奔波的委屈,杨澜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然而父亲却没有安慰她,反而很严肃地问她:“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 是不是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是不是已经成年了? ”这一连串的质问把杨澜问 住了,沉默半晌,她才轻轻点了点头。“孩子,我和你母亲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父亲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望着父亲的背影,杨澜的心几乎要碎了。那天晚上,杨澜彻夜未眠,她无法理解父亲的决定,但她清楚地知道,父亲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杨澜越想越委屈,躲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哭完后,杨澜坚定地告诉自己:从今以后 ,再没有人给自己任何帮助了,要想生存,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打拼!

因为没有了任何依靠,杨澜每天都全力以赴地为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努力。渐渐地,她从多次的碰壁中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智慧,她本人也迅速成熟起来。终于,杨澜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半年后,她又幸运地加盟央视《正大综艺 》,开始了人生的腾飞。

这段曲折的经历,让杨澜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人能替你生活,要想成功,就不要奢望有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打拼! 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杨澜在工作中非常卖力,很快就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从《正大综艺》金牌主持到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始终充满自信地一路走来。

如今,在事业上已功成名就的杨澜,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曾微笑着说道:“如果当年父亲帮我找了工作,那么现在的我很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小职员而已。多亏了爸爸没帮我,我才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闯了过来,从而打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有所依靠的时候,即使日子过得不尽如人意,可只要能勉强过得下去,那么也就得过且过了;而你一旦失去了依靠,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努力奋斗了。这个过程虽然苦涩艰辛,却能让你拥有全新的眼界和智慧。不要以为躲在可以依靠的港湾 里就是幸福,要知道这样的幸福只会让你慢慢丧失斗志,所以,要想活出自己 的精彩,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世界上什么都不能依靠一辈子,除了你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选自《中学时代》2009年第11期)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杨澜的心被一些用人单位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深深地刺伤,因此导致刚开始时在求职路上多次碰壁。

B .从求职遇挫后对父母的“暗暗埋怨”、要求帮助遭拒后的“鼻子一酸”中可以看出,杨澜当初并不理解父母在找工作上的“不帮忙”。

C .文章通过神态、语言等正面描写而不是侧面介绍,表现了“父亲”期望已经大学毕业的杨澜能 自己承担起成年人责任的坚定决心。

D .在事业上已功成名就时,当杨澜回忆起过去曲折的求职经历,她用“微笑”表达了对父亲当初在找工作上“不帮忙”的理解和感激。

E .文章通过从刚毕业时的求职无门到最终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的境遇变化,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不气馁、能自立、敢打拼的杨澜形象。

14.“从《正大综艺》金牌主持到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始终充满自信地一路走来”,请简要概括杨澜能够“始终充满自信”的原因。(4分)

15.有人说,如果杨澜在大学刚毕业时就得到她父亲的帮助,也许她就能获得更快、更大的成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爸爸不帮忙”的看法。(6分)

13.A 、C(人错在“她的心被刺伤”与“求职碰壁”间并没有存在因果关系;

C .错在“她清楚地知道,父亲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属于侧面描写。)(答C 得3分,答A 得2分,答D 得1分,答B 、E 不得分)

14.杨澜能够始终充满自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多次求职遇挫中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智慧,并迅速地成熟起来,二是通过自身全力以赴地努力,她已经成为行业领域中的成功者。(答对一点得2分,共4分。)

15.示例一:不同意。因为如果“父亲”在杨澜提出要求后就给予帮助,有可能会让她产生依赖感,无法激起她打拼的热情,从此就得过且过地过下去;“父亲”的拒绝帮忙,反倒迫使她全力以赴地努力奋斗,让她在奋斗过程中拥有了全新的眼界和智慧,磨砺出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为之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示例二:同意。因为从杨澜“从来没向父母要求过什么”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一个有依赖性的人,她在求职遇挫后向“父亲”提出帮忙要求,实是出于无奈,只要条件许可,她肯定还会选择自立自强;况且,“父亲„‘有那么多朋友”,有了自身的勇气和斗志,如果再能获得这些“朋友”的帮助,奋斗的过程就可称得上是如虎添翼,成功自然就会来得更快、更大。

(开放性题目,“同意„‘不同意”均可。答对一点得3分,共6分,未明确表明态度的,加扣1分。)

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

杨澜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你的故事被媒体宣传,被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肯定,其实你一直生活在社会关注当中,被当成一个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榜样,这种情形是否会让你自觉不自觉地压抑一部分天性以满足人们的期待? 张海迪 :不,我觉得人要有思想,活着才有意义。我从懂事起,我就一直这样想,我虽然已经病了49年,但心理上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在生活。我觉得我是站在被宣传的海迪之外看这个海迪的,我觉得我坚持了一些应该坚持的东西。

杨澜:后来有大学要授予你荣誉学位,你拒绝了。其实作为一种荣誉,也可以接受。

张海迪 :是山东大学。我想他们是对残疾女青年的一种尊重,对我学习的一种认可。我从未进过一天学校的门,这真的太不容易了,给我那个荣誉学位,我为何不要呢?但我想有一天我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这才是重要的。 杨澜:你恨自己的身体吗?

张海迪:不恨,我爱它,我总是很细微地照顾自己的腿。

杨澜:需要换个姿势吗?

张海迪:不用,我惯了,就是胳膊,撑着很疼的。

杨澜:你用两个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所以我在你面前我也坐得很挺拔,因为我觉得你坐得很挺拔。

张海迪:你知道平常有时候要开大会。

杨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张海迪:对,一坐几个小时,就这样坐着,在那个过道里面,很显眼,但是我就这么坐着,有时真的找不着劲了,太难受了,我就这样那样地变换姿势,有的时候会给自己一粒薄荷糖 吃。

杨澜:所以你应该是最主张会议少说废话的,因为你要忍受身体很大的痛苦来支撑。

张海迪:对。如果是重要会议,我愿意 把会议坐到底。人总要有点意志,革命者不怕把牢底坐穿,我不怕 把轮椅坐坏。

杨澜:所以一个人要做自己 ,实际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张海迪:对,我觉得残疾女性,要做自己;健康女性,也要做自己;漂亮而健康的女性,尤其要把握好自己。我要求我自己做到不仅仅活着,而且要活出诗意

来,这个诗意是个范围很大的东西,这里边包括了对完美人生的追求。诗意是完美的。

杨澜:你觉得你会拥有完美人生吗?

张海迪:不可能。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我有时候这样想,造物主啊,他总是破坏美,破坏美叫别人去感受美的珍贵。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位受伤的舞蹈演员,看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是那么地完美,如果不是瘫痪的话,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完美,前程无量。但是生活都是这样的,总是把美打碎,让你留下很多很多的遗憾,这才是生活。很多很多的坚韧,顽强,其实都是在对美的一种捍卫中产生的。它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也让被破坏了以往生活的人,去想另一种生活。假如说,那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磨砺中走下去,他的坚韧、顽强将给人生带来另一种东西。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什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hello,It’very good”,谢谢你 给了我生命,尽管它是残缺的,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勇敢地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

(1)下面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张海迪不愿意像被人期待的那样被当做一个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榜样,因为这会压抑自己的部分天性。

B .张海迪认为山东大学授予她荣誉学位,是对残疾人的尊重,是对她学习的一种认可,但她更想通过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所以最终拒绝了。

C .杨澜在张海迪面前“坐的很挺拔”,不仅表现了她对张海迪的尊重,也表现了张海迪最求完美的精神使她深受感染。

D .“革命者不怕把牢底坐穿,我不怕把轮椅坐坏”,张海迪用寓庄于谐的语言,类比手法表达了甘愿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代价的精神境界。

E .海迪感谢上帝,因为上帝给了她残缺的身体,让她学会了大度,拥有了比常人还要坚韧、顽强的品格。

(2)这篇访谈涉及了哪四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

(3)杨澜在访谈中多次提及张海迪目前的身体状况,其用意是什么?

(4)本文题目是“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那么你是怎样看待“缺憾和完美”的关系的?请结合文意和自己所熟悉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B.C

(2).坚守自我;拒绝荣誉;付出代价;学会承受。

(3).指出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严重性,说明她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表现了对她的关注和关心;以身残突出志坚,展现张海迪意志坚强和最求完美的精神,也表现了对张海迪的钦佩之情。

(4)张海迪的故事告诉我们缺憾和完美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她身体残疾,这是一种缺憾,但她坚守信念,内心拥有强大力量,懂得坚守与放弃,因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又是一种完美。正是因为残疾,才使海伦凯乐显得更加神秘,更加完美。求知欲望强的海伦凯勒 ,从不向身体的残缺屈服,为了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她学习多种语言,为了能够更直接地与人沟通,她克服听力障碍学习说话,虽然她所处的是一个无光无声的世界 ,但他用顽强的意志,创造了生命奇迹,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对她的挑战,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光明,更将心中的温暖传遍全世界。

国学大师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学识广博,著作等身。按传统学科分类,他兼及经史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中的“通儒之学”。按现代学科来看,其治学范围涉及史学与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学及文化史 等,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中国 思想史》等,总共1400万字。

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 。1930年,他在燕京大学教国文时,看见“M”楼、“S”楼、“贝公 楼”时,极为不快,质问学校当局:“此何文 ? 所谓中国文化者又何在?”事后,学校采纳了钱穆的建议,将“M”楼改为“穆”楼,将“S”楼改为“适”楼,“贝公楼”改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冠以中国名称。

钱穆大半生在中华民族危亡和西学东渐 、中国文化衰落的年代中度过,他时时刻刻都在思索,如何才能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后,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精神

丧失掉”。若第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根本不存在;若第二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的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失。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它必须要体认和凭借中国文化自身的机制。只能从以往的旧有中孕育生成,决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

钱穆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1933年秋,钱穆在北大一人独任“中国通史 ”课。经过一年的讲授,形成了具有钱氏风格的“中国通史”课。钱穆的“中国通史”课,事实性强,不尚空谈,有考有识,简要精到。上课时满腔热情,激荡全室又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说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像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梯形礼堂,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课听者近三百人,坐立皆满。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据说只有胡适 一人可与之媲美。

钱穆学识广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 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1942年9月8日,钱穆带学生徒步到新都赏桂,途中告诉严耕望等人:“一个人无论读书做事,一开始规模就要宏大高远,否则绝无大的成就。„„中国学术界实在差劲,学者无大野心,也无大成就,总是几年便换一批,学问老是过时! 这难道是必然的吗? 是自己功夫不深,写的东西价值不高! 求学不可太急,太急,不求利则求名,宜当缓缓为之;但太缓又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重要。”至于读书方法,钱穆谈道:“读书或采直阅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自然可尽奥旨。”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这些治学和读书的经验是他多年积累而得,对后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钱穆自1912年登上讲台,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小学、中学、大学任教75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

1990年钱穆在台湾辞世。有人称他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的守护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总共l400万字,正因如此,他成为被人仰慕的国学大师。

B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也不能凭空翻新。据旧开新、老干萌新便是钱穆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的道路。

C .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一位教授,不仅因为他学力、才气兼备,讲课深入浅出,还因他富于民族感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D .钱穆认为只要不急于求名求利、意志坚强,就会学问不过时、学术成果有价值,最终读书做事有大成就。

E .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在多年治学和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摸索出的“直阅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都有借鉴价值。

(2)“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为什么这样评说钱穆?请简要分析。(6分)

(3)为什么说钱穆“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称钱穆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师”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

(1)答B 给3分,答E 给2分,答A 给1分,答C 、D 不给分。

(2)①钱穆很重视语言文字对于民族文化的承载作用,在燕大任教时,要求校方将建筑的英文名称改为汉语名称;(3分)②钱穆时刻都在思索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途径,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据旧开新的道路。(3分)

(3)①钱穆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效果好。②钱穆教学经验丰富,他把自己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教给学生,对后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③钱穆任教75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每点2分)

(4)答案示例:

大师应该是有才华有建树的人。①钱穆学识广博,治学范围广,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②著作等身,毕生著作总共l400万字;③成就多面,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大师应该是道德高尚,行为师表的人。①热爱国家和民族,时刻都在思索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途径;②做事认真,不务虚,讲课事实性强,有考有识,不尚空谈,简要精到;③对后生晚辈热诚无私,上课满腔热情,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大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①钱穆学识广博,治学范围广,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②热爱国家和民族,时刻都在思索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途径;③做事认真,不务虚,讲课事实性强,有考有识,不尚空谈,简要精到。

(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6分)


相关文章

  • 语文高考主要内容
  • 语文高考主要内容 一.诗文阅读与鉴赏(7题33分) 1.名句名篇默写 (1)40个背默篇目 (2)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2.诗歌阅读与鉴赏 (1)诗歌鉴赏简答题 (2)诗歌鉴赏选择题 3.文言文阅读:总说(常用词语集释) (1)实词题 (2 ...查看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一)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 绩,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重要,高三有效的复习方法也非常重要.临 考阶段的复习,应分清轻重缓急,不断总结提高.轻重缓急,指属于 记忆方面的内容, 如名句名篇, 可 ...查看


  • 2015年福建语文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福建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 ...查看


  • 2017年江苏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根据历年单招考试大纲出题 2017年江苏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 ...查看


  • 高考语文备考计划
  • 2014高考语文备考计划 随着高三学生的毕业,我们高二学生也提前升入了高三,对于高三的学习,我们不能没有计划.2013年高考语文命题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凸显语文性,蕴涵语文味,既保持了高考试题的特色,又体 ...查看


  • 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示范与农业技术
  • 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示范与农业技术 标准验证基地简介 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示范和农业技术标准验证基地,是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自2009年以来,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中,逐步探索建立的一个集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示范 ...查看


  • 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
  • 资阳中学高2014级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及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确定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学生作为复习主体的思想,实施科学备考.夯实" ...查看


  • 历年高考09年语09年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 .. . . .. . . 省高三语文南靖会议材料 一.4个学校高考经验介绍要点: 1.不争不抢,不紧不慢,科学安排复习进度 各校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根据去年考纲的内容,分块复习,逐步推进,讲练结合,注重讲评:增加课堂容量,守住课堂这块语文 ...查看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专业代码:580407(皖)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5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 学 制: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汽车维修与技术服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