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小说评论

《陆犯焉识》小说评论

我眼中的《陆犯焉识》

关键词:“犯”的深意写作技巧细节描写人物形象

严歌苓曾说:“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不好的故事,只有没写好的故事。写作就是有话不好好说,把话说得和别人不一样,说得是这件,让人想到更多,谁能超过故事本身所表现的越多,谁能在故事底下埋得越深越多,谁就更牛。”毫无疑问,《陆犯焉识》这部小说就是严歌苓践行此话的最有利证据。

首先,这小说的名字虽短但却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小说主要是围绕陆焉识的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在这当中所牵扯到的人和事来展开叙述的,这样说来,它的名字大可就叫《陆焉识》,可为什么叫《陆犯焉识》?其实,这正是作者写作的巧妙之处。读罢全文你就会发现,简单的一个“犯”字竟贯穿了陆焉识漫长的一生。可以这么说,陆焉识一生都是一个囚犯,被捕之前是,被捕之后更是,只不过是从精神上的囚犯变成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囚徒。从一开始,焉识就被恩娘的私心囚禁着,厌恶包办却又无从反抗的婚姻成了他心里难以解开的一把锁,锁死了他那还没开始就被扼杀殆尽的自由恋爱的权利;后来,他因为被诬陷为“反革命”被捕,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囚犯,在大西北那个不毛之地浪费了二十多年的光阴。也就在那时,他看清自己内心对婉喻的爱,并为自己多年来因为对包办婚姻的不满而施加在婉喻身上那种漠不关心不冷不热的态度感到忏悔,于是,他为了见到婉

喻而逃狱,最后却因为怕连累了婉喻和孩子在没有相认的情况下又跑回去自首,并写下休书一封和婉喻彻底划清了界限。

这个阶段的陆焉识不仅在肉体上失去了自由,在精神上他也被自己对婉瑜迟来的爱和深深的悔恨以及对家庭的厚重的责任感禁锢着。哪怕到了最后政府特赦,他又成了一个自由人归乡和家人团聚,他也仍承受着来自于子女们由于隔阂带来的误解以及旁人对他头上永远摘不掉的“无期徒刑政治犯”的帽子的歧视,根本没有正常的自由可言。所以,命运对于陆焉识来说无时无刻不像一个巨大的牢笼,不仅禁锢他的肉体也禁锢他的灵魂,无论他怎么努力挣扎,永远也不可能逃出生活设下的套。

其次,文章的写作技巧十分巧妙。《陆犯焉识》这部小说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直接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或是单纯地从作者自身的角度来进行第三人称的叙述,而是通过陆焉识的孙女凭借着祖父的回忆录去重述关于祖父的故事,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

同时,这篇小说也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而是通过时空交错的“平行蒙太奇”技巧来表现不同年代的不同人物和事件,衔接过渡十分自然,使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陆焉识以及与陆焉识有关的人和物显得更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当然,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更是显得出类拔萃。比如,在对陆焉识为了看女儿的片子而在雪地里摸爬滚打以及在逃狱第二次打电话回家后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丹钰对他说不要再拖累他们之类的“喊话”而感到自责等细节描写无一不表现出了令人潸然泪下的父爱;对婉喻宁

愿等到腌鸭蛋的红泥生了蛆并瞒着子女们把蛆一条条挑出来也不愿给子女吃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达出了婉喻对陆焉识的深爱程度和痴迷;陆焉识在逃逸后在澡堂洗澡,对澡堂外貌的描写及陆焉识照镜子的细节很有画面感;对冯子桦失去深爱的咪咪后遇见爱月,在纸上强迫自己列出爱月的七条优点时就足以发现冯子桦在失去挚爱后对爱情的心灰意冷——他并不是真正地爱爱月,他只是在找一个可以跟他凑合着过日子的伴侣。总的来说,这部小说的构思以及写作方式别具一格,成熟而老练的笔调更是塑造了许多丰满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小说最可贵之处就是在叙述和描写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对主人公陆焉识的形象分析。

陆焉识是一个既聪明,风流倜傥,善良,有担当又迂腐的知识分子,身上还埋藏着少爷的性格特质,渴望自由的人。

他本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天生聪颖:十六岁考上大学,二十几岁就当上了教授,精通四国语言,文章写得极好;在监狱中为了把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装哑,用脑飞快的想出各种对策,研制了用玉米芯酿的酒,用一晚上就改良了工厂工序……他也是一个善良又花钱如流水的人,可以拿自己的学费帮同学买眼镜;留学美国的时候,他不计较钱财,大方请朋友吃喝;在他眼里,没当犯人之前,是没有省钱这个概念的。他还是一个骨子里具有反抗意识的人,接受恩娘的包办婚姻后,对自由恋爱心灰意冷的他选择了出国留学,并在国外过了一段自以为是得到了想要的自由的放荡生活,可最终又不得不回到

了令他压抑的家重新被恩娘掌控,被包办的婚姻掌控。起初,他并不在乎他的妻子婉喻,对她也总是不冷不热,可是他骨子里有一股反叛的劲儿,而婉喻又偏偏是恩娘扼杀了他恋爱自由权利的工具,他厌恶恩娘对他命运的操控所以顺带厌恶了被强塞给他的婉喻。他对婉喻似乎从来都不上心,就连邀她一起去看梅兰芳的戏其实也只不过是对恩娘什么都要跟婉喻争的一种无声的反抗。后来,他被诬陷是反革命,被加刑时勇敢提出让法官签字的要求。在大西北“改造”的这些年使他彻悟了对婉喻迟来的爱,于是他选择逃狱只为了见心爱的人一眼。结果害怕连累家人又跑回去自首,并忍痛和家人划清界限。其实,他本可以拒绝恩娘对他婚姻的操控,可是他却见不得恩娘伤心失望,这是他的迂腐所在。而他逃狱只想要和心心念念的婉喻团聚,却又在快要成功之前理智地权衡利弊,跑去自首,力求将自己对家庭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这又是他的善良和担当所在。而他的迂腐和善良又全都来自于他总是先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然后才顾念自己的利益。

对冯婉喻的形象分析

她是一个逆来顺受却又为爱痴狂的传统女性。她隐忍,坚强,娴静,善良……集中华传统妇女美德于一身。

婉喻只是恩娘用来绑住陆焉识的一根绳子,从她的双脚踏进陆家的大门起,她也不再有所谓的自由。对于陆焉识,她的反应从来就只有平静和顺从,尽管陆焉识待她不冷不热,她也从不生怨或者有丝毫不满。对于在陆焉识方面处处都要跟她争上风的恩娘,她也从不计较而是一味忍让,为了避免恩娘生气,她就连陆焉识回国给她带的颜色

鲜艳的料子都要拿出来做成四件马甲平分。对于自己遭受的所有不平等对待,婉喻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反抗哪怕是去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争执,她唯一做的就只是逆来顺受地顺从,心甘情愿地接受命运的种种不公。

不过,婉喻是从始至终爱着陆焉识的。陆焉识不高兴,她就冒着会被恩娘责罚的危险当掉了恩娘送的祖传祖母绿给陆焉识买了一块欧米伽去讨他开心;陆焉识被捕后她每个月都会去看他一次,甚至花上自己每月工资的一半给他买好吃的蟹黄而自己和孩子差点食不果腹;为了给陆焉识减刑,她抵押了安身的祖房拿钱去买礼物走关系甚至出卖肉体给别人当情妇;最后她老年痴呆了忘了所有的人却仍记得要等陆焉识回来……这些无一不刻画出一个深爱着陆焉识的婉喻形象,因为深爱,她卑微到了尘埃里,也因为深爱,这个她才让我们动容。

在暮年时期,因为失忆,婉喻表现出了一些之前被压抑的性格。她把阻止她搬家具的人赶出门外;反抗丹琼的包办婚宴;自己的儿子骂陆焉识的时候,她谩骂回击,这些都表现了她年轻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反抗精神,而是因为隐忍。在完全失去记忆之后,她拒绝穿衣服,这也是她不想被束缚,渴望自由的反映。

同样,小说还刻画了许多让人无法忘记的角色。说话尖酸刻薄事事跟婉喻争,却又满含温情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恩娘;因帮陆焉识偷回欧米伽而被加工队队长“加工”到头皮去了半块却仍不愿供出陆焉识的梁葫芦;一次次帮了陆焉识并深爱妻子的邓指;为人势利充满着市侩气息为了保全自身利益而不念父子之情的长子冯子桦;聪颖美丽

并深爱父母的丹珏……这些都是小说中刻画出的经典形象,令人记忆犹新。“好的时代把人变成更好的人,乱的时代把人变成鬼”,陆焉识的悲惨遭遇是时代的荒诞导致,他的一生是千千万万人的一生,他的悲痛是千千万万人的悲痛。陆焉识做到了“如果我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我自己”。蹉跎的20年,亦是成长的20年,用20年思考人生,思考爱情,思考自由,从而达到“彻悟”。

陆焉识说:“至多还有一个礼拜,他就会见到婉喻了。他要告诉她,老浪子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回来的。他是被你婉喻多年前的眼神勾引回来的。他太愚钝,那些眼神的骚情他用了这么多年才领略。他再不回来就太晚了,太老了,老得爱不动了。”我想说,爱情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正如严歌苓所说的那样,《陆犯焉识》不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讲好了一个故事,更在故事的底下埋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我眼中的《陆犯焉识》便是如此。

《陆犯焉识》小说评论

我眼中的《陆犯焉识》

关键词:“犯”的深意写作技巧细节描写人物形象

严歌苓曾说:“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不好的故事,只有没写好的故事。写作就是有话不好好说,把话说得和别人不一样,说得是这件,让人想到更多,谁能超过故事本身所表现的越多,谁能在故事底下埋得越深越多,谁就更牛。”毫无疑问,《陆犯焉识》这部小说就是严歌苓践行此话的最有利证据。

首先,这小说的名字虽短但却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小说主要是围绕陆焉识的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在这当中所牵扯到的人和事来展开叙述的,这样说来,它的名字大可就叫《陆焉识》,可为什么叫《陆犯焉识》?其实,这正是作者写作的巧妙之处。读罢全文你就会发现,简单的一个“犯”字竟贯穿了陆焉识漫长的一生。可以这么说,陆焉识一生都是一个囚犯,被捕之前是,被捕之后更是,只不过是从精神上的囚犯变成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囚徒。从一开始,焉识就被恩娘的私心囚禁着,厌恶包办却又无从反抗的婚姻成了他心里难以解开的一把锁,锁死了他那还没开始就被扼杀殆尽的自由恋爱的权利;后来,他因为被诬陷为“反革命”被捕,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囚犯,在大西北那个不毛之地浪费了二十多年的光阴。也就在那时,他看清自己内心对婉喻的爱,并为自己多年来因为对包办婚姻的不满而施加在婉喻身上那种漠不关心不冷不热的态度感到忏悔,于是,他为了见到婉

喻而逃狱,最后却因为怕连累了婉喻和孩子在没有相认的情况下又跑回去自首,并写下休书一封和婉喻彻底划清了界限。

这个阶段的陆焉识不仅在肉体上失去了自由,在精神上他也被自己对婉瑜迟来的爱和深深的悔恨以及对家庭的厚重的责任感禁锢着。哪怕到了最后政府特赦,他又成了一个自由人归乡和家人团聚,他也仍承受着来自于子女们由于隔阂带来的误解以及旁人对他头上永远摘不掉的“无期徒刑政治犯”的帽子的歧视,根本没有正常的自由可言。所以,命运对于陆焉识来说无时无刻不像一个巨大的牢笼,不仅禁锢他的肉体也禁锢他的灵魂,无论他怎么努力挣扎,永远也不可能逃出生活设下的套。

其次,文章的写作技巧十分巧妙。《陆犯焉识》这部小说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直接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或是单纯地从作者自身的角度来进行第三人称的叙述,而是通过陆焉识的孙女凭借着祖父的回忆录去重述关于祖父的故事,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

同时,这篇小说也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而是通过时空交错的“平行蒙太奇”技巧来表现不同年代的不同人物和事件,衔接过渡十分自然,使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陆焉识以及与陆焉识有关的人和物显得更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当然,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更是显得出类拔萃。比如,在对陆焉识为了看女儿的片子而在雪地里摸爬滚打以及在逃狱第二次打电话回家后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丹钰对他说不要再拖累他们之类的“喊话”而感到自责等细节描写无一不表现出了令人潸然泪下的父爱;对婉喻宁

愿等到腌鸭蛋的红泥生了蛆并瞒着子女们把蛆一条条挑出来也不愿给子女吃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达出了婉喻对陆焉识的深爱程度和痴迷;陆焉识在逃逸后在澡堂洗澡,对澡堂外貌的描写及陆焉识照镜子的细节很有画面感;对冯子桦失去深爱的咪咪后遇见爱月,在纸上强迫自己列出爱月的七条优点时就足以发现冯子桦在失去挚爱后对爱情的心灰意冷——他并不是真正地爱爱月,他只是在找一个可以跟他凑合着过日子的伴侣。总的来说,这部小说的构思以及写作方式别具一格,成熟而老练的笔调更是塑造了许多丰满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小说最可贵之处就是在叙述和描写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对主人公陆焉识的形象分析。

陆焉识是一个既聪明,风流倜傥,善良,有担当又迂腐的知识分子,身上还埋藏着少爷的性格特质,渴望自由的人。

他本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天生聪颖:十六岁考上大学,二十几岁就当上了教授,精通四国语言,文章写得极好;在监狱中为了把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装哑,用脑飞快的想出各种对策,研制了用玉米芯酿的酒,用一晚上就改良了工厂工序……他也是一个善良又花钱如流水的人,可以拿自己的学费帮同学买眼镜;留学美国的时候,他不计较钱财,大方请朋友吃喝;在他眼里,没当犯人之前,是没有省钱这个概念的。他还是一个骨子里具有反抗意识的人,接受恩娘的包办婚姻后,对自由恋爱心灰意冷的他选择了出国留学,并在国外过了一段自以为是得到了想要的自由的放荡生活,可最终又不得不回到

了令他压抑的家重新被恩娘掌控,被包办的婚姻掌控。起初,他并不在乎他的妻子婉喻,对她也总是不冷不热,可是他骨子里有一股反叛的劲儿,而婉喻又偏偏是恩娘扼杀了他恋爱自由权利的工具,他厌恶恩娘对他命运的操控所以顺带厌恶了被强塞给他的婉喻。他对婉喻似乎从来都不上心,就连邀她一起去看梅兰芳的戏其实也只不过是对恩娘什么都要跟婉喻争的一种无声的反抗。后来,他被诬陷是反革命,被加刑时勇敢提出让法官签字的要求。在大西北“改造”的这些年使他彻悟了对婉喻迟来的爱,于是他选择逃狱只为了见心爱的人一眼。结果害怕连累家人又跑回去自首,并忍痛和家人划清界限。其实,他本可以拒绝恩娘对他婚姻的操控,可是他却见不得恩娘伤心失望,这是他的迂腐所在。而他逃狱只想要和心心念念的婉喻团聚,却又在快要成功之前理智地权衡利弊,跑去自首,力求将自己对家庭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这又是他的善良和担当所在。而他的迂腐和善良又全都来自于他总是先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然后才顾念自己的利益。

对冯婉喻的形象分析

她是一个逆来顺受却又为爱痴狂的传统女性。她隐忍,坚强,娴静,善良……集中华传统妇女美德于一身。

婉喻只是恩娘用来绑住陆焉识的一根绳子,从她的双脚踏进陆家的大门起,她也不再有所谓的自由。对于陆焉识,她的反应从来就只有平静和顺从,尽管陆焉识待她不冷不热,她也从不生怨或者有丝毫不满。对于在陆焉识方面处处都要跟她争上风的恩娘,她也从不计较而是一味忍让,为了避免恩娘生气,她就连陆焉识回国给她带的颜色

鲜艳的料子都要拿出来做成四件马甲平分。对于自己遭受的所有不平等对待,婉喻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反抗哪怕是去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争执,她唯一做的就只是逆来顺受地顺从,心甘情愿地接受命运的种种不公。

不过,婉喻是从始至终爱着陆焉识的。陆焉识不高兴,她就冒着会被恩娘责罚的危险当掉了恩娘送的祖传祖母绿给陆焉识买了一块欧米伽去讨他开心;陆焉识被捕后她每个月都会去看他一次,甚至花上自己每月工资的一半给他买好吃的蟹黄而自己和孩子差点食不果腹;为了给陆焉识减刑,她抵押了安身的祖房拿钱去买礼物走关系甚至出卖肉体给别人当情妇;最后她老年痴呆了忘了所有的人却仍记得要等陆焉识回来……这些无一不刻画出一个深爱着陆焉识的婉喻形象,因为深爱,她卑微到了尘埃里,也因为深爱,这个她才让我们动容。

在暮年时期,因为失忆,婉喻表现出了一些之前被压抑的性格。她把阻止她搬家具的人赶出门外;反抗丹琼的包办婚宴;自己的儿子骂陆焉识的时候,她谩骂回击,这些都表现了她年轻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反抗精神,而是因为隐忍。在完全失去记忆之后,她拒绝穿衣服,这也是她不想被束缚,渴望自由的反映。

同样,小说还刻画了许多让人无法忘记的角色。说话尖酸刻薄事事跟婉喻争,却又满含温情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恩娘;因帮陆焉识偷回欧米伽而被加工队队长“加工”到头皮去了半块却仍不愿供出陆焉识的梁葫芦;一次次帮了陆焉识并深爱妻子的邓指;为人势利充满着市侩气息为了保全自身利益而不念父子之情的长子冯子桦;聪颖美丽

并深爱父母的丹珏……这些都是小说中刻画出的经典形象,令人记忆犹新。“好的时代把人变成更好的人,乱的时代把人变成鬼”,陆焉识的悲惨遭遇是时代的荒诞导致,他的一生是千千万万人的一生,他的悲痛是千千万万人的悲痛。陆焉识做到了“如果我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我自己”。蹉跎的20年,亦是成长的20年,用20年思考人生,思考爱情,思考自由,从而达到“彻悟”。

陆焉识说:“至多还有一个礼拜,他就会见到婉喻了。他要告诉她,老浪子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回来的。他是被你婉喻多年前的眼神勾引回来的。他太愚钝,那些眼神的骚情他用了这么多年才领略。他再不回来就太晚了,太老了,老得爱不动了。”我想说,爱情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正如严歌苓所说的那样,《陆犯焉识》不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讲好了一个故事,更在故事的底下埋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我眼中的《陆犯焉识》便是如此。


相关文章

  • 重评[[红楼梦]评论]
  • 第25卷第6期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 至些2』 墼垒:鱼 』鲤望壑堡坠塾垡奠尘i鲤g坠i!!缝垒堡堡唑§Q壁丛塑鱼曼型壑曼£i£坠!墼) 奠Q!:型些 重评<<红楼梦>评论> 周 莹,刘 ...查看


  • 如何写书评
  • 个人简历:春雨阳光,初中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江山文学网绝品宗师,入选江山名人堂.在江山已发表长篇小说两部,另外还有中短篇小说.散文.书评和诗歌.曾任江南社团执行社长,来系统前一直是江南社团优秀编辑. 如何写书评 系统散文主编春雨阳光主编( ...查看


  • 文类的赋格曲
  • 作者:顾明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07期 中图分类号:I7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13)02-0106-06 0.引言 <朝圣>(Pilgrimage)的创作实践注定其文类归属将 ...查看


  • 微型小说评论
  • 微型小说评论 --<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穿越风雪的音乐盒>是一篇主要讲述师生情.亲情的温情小说. 我认为要评论一个人写的文章就要先大致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这篇文章出于一个笔名叫骆非翔,原名张翔的青年作家之手.他所写 ...查看


  • 儿童文学 | 好书推荐排行榜2
  • 存档 '儿童文学' 分类的存档 英国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战马> 2013年2月13日 zhy 4460人阅读,1 条评论 <战马>是英国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也许大家并不熟悉麦克·莫波格这个名字,但 ...查看


  • 基础写作笔记
  • 一.消息的含义 ? 消息,又叫新闻. ? (一)演变: ? 1.最初 --新听到的事 ? 2.十五世纪--新发生的事--在时间上绝对新颖的事 (1)中国: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封建政府创办的邸报,是我国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消息. (2)外国:1 ...查看


  • 作为"二流作家"的毛姆
  • "我往那个书评作者家的房子上打了一束光." "千万别把批评太当回事,"毛姆告诉我,"我的第一个短篇被某个书评作者苛评.我一肚子气,说了关于那个人的一些难听话.后来有一天,我把那个短篇又读了一 ...查看


  • 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社会
  • 摘 要: 在德里罗的众多小说中,长篇小说<白噪音>一直以来在评论界倍受关注.作为创作的分水岭,这部小说成就了德里罗在美国当代作家中的领军地位.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大多关注<白噪音>的结构和语言,对这部小说主题的研究还不 ...查看


  • 中外著名文学奖项
  • 中外著名文学奖项 诺贝尔文学奖 根据阿尔费雷德.诺贝尔遗嘱所设,"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颁奖单位是瑞典文学院,首届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公布日期通常是在每年10月的某个星期四. 都柏林文学奖 ...查看


  • 简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 简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文学批评史意义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开启了我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一扇新的大门,它的发表是<红楼梦>研究史上的第一篇比较系统的专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思想,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