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与样本]教案(湘教版九年级下)

4.1总体与样本(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操作过程,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的含义,能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重点、难点】:

用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教学过程】:

一、用例子说明有些调查不适宜做普查,只适宜做抽样调查

例1:妈妈为了知道饼熟了没有,从刚出锅的饼上切下一小块尝尝,如果这一小块熟了,那么可以估计整张饼熟了。

例2:环境检测中心为了了解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会在这个城市中分散地选择几个点,从各地采集数据。

例3:农科站要了解农田中某种病虫害的灾情,会随意地选定几块地,仔细地检查虫卵数,然后估计一公顷农田大约平均有多少虫卵,会不会发生病虫害。

例4:某部队要想知道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会随意地从中选取一些炮弹进行发射实验,以考察这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以上的例子都不适宜做普查,而适宜做抽样调查。

二、如何从总体中选取样本

1、什么是简单的随机抽样

上面的例子不适宜做普查,而需要做抽样调查,那么应该如何选取样本,使它具有代表性,而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呢? 要想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总体中的某些个性,有一个对每个个体都公平的方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这种思想的抽样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简单的随机抽样

2、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取一些样本。

假设总体是某年级30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我们已经按照学号顺序排列如下:

97 92 89 86 93 73 74 72 60 98 70 90 89 90 91 80 69 92 70 64 92 83 89 93 72 77 79 75 80 93 93 72 87 76 86 82 85 82 87 86 81 88 74 87 92 88 75 92 89 82 88 86 85 76 79 92 89 84 93 75 93 84 87 90 88 90 80 89 72 78 73 79 85 78 77 91 92 82 77 86 90 78 86 90 83 73 75 67 76 55 70 76 77 91 70 84 87 62 91 67 88 78 82 77 87 75 84 70 80 66 80 87 60 78 76 89 81 88 73 75 95 68 80 70 78 71 80 65 82 83 62 72 80 70 83 68 74 67 67 80 90 70 82 85 96 70 73 86 87 81 70 69 76 68 70 68 71 79 71 87 60 64 62 81 69 63 66 63 64 53 61 41 58 60 84 62 63 76 82 76 61 72 66 80 90

93 87 60 82 85 77 84 78 65 62 75 64 70 68 66 99 81 65 98 87 100 64 68 82 73 66 72 96 78 74 52 92 83 85 60 67 94 88 86 89 93 99 100 79 85 68 60 74 70 78 65 68 68 79 77 90 55 80 77 67 65 87 81 67 75 57 75 90 86 66 83 68 84 68 85 74 98 89 67 79 77 69 89 68 55 58 63 77 78 69 67 80 82 83 98 94 96 80 79 68 70 57 74 96 70 78 80 87 85 93 80 88 67 70 93。

用简单抽样的方法选取三个样本,每个样本含有5个个体,老师示范完成了第一个样本的选取,请同学们继续完成第二和第三个样本的选取。

第一个样本:

第二个样本:

第三个样本:

课堂活动: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从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总体中选取两个样本,每个样本含有20个个体。

第一个样本:

第二个样本:

同学们从刚才的活动中可以体会到,抽样之前,同学们不能预测到哪些个体会被抽中,像这样不能够预先预测结果的特性叫做随机性。所以统计学家把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随机抽样。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随机抽样,如何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些样本,通过对这些样本的研究,可以反映总体中的特性。

四、作业: 课本习题4.1的第1、5题。

4.1总体与样本(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在抽样调查时,所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并能掌握科学的抽样方法,即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必须足够大避免遗漏某一群体,使得所抽取的样本比较合理,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判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用例子说明如何进行抽样比较合理

例1、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三个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

分析 因为小胖他们四个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的身高平均数就会大于整个班级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现实生活中,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选中的样本可能不愿意参加或者没空配合你作调查,所以,在不太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前提下,人们也经常采取调查周围人的抽样方法.但是,要注意这些调查对象在总体中是否有代表性.

例2 甲同学说:“6, 6, 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

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 分析 这两位同学的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几次经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这里请同学掷骰子,来验证上述两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例3 小强的自行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为此,他

和同学们一起,调查了全校每个同学所在家庭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

分析 这样抽样调查是不合适的.虽然他们调查的人数很多,但是因为排除了所在地区那些没有中学

生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调查结果不能推广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家庭。 想一想:小强和他的同学们的调查反映哪些家庭失窃自行车的情况?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开展调查之前,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 例4、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电话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竞选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和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相对富裕,而引入不太高的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文学文摘》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

二、练习

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一食品厂为了解其产品质量情况,在其生产流水线上每隔100包选取一包检查其质量;

2、一手表厂欲了解6-11岁少年儿童戴手表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查200名在那里学习的学生.

3、 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抽取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级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

4、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明白在做抽样调查时,所选取的样本应具有代表性,应避免遗漏某一群体,同时样本的容易要足够大,这样样本才能反映总体的特性,才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四、作业

习题4.1 2、3、4

4.1总体与样本(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操作过程,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的含义,能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重点、难点】:

用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教学过程】:

一、用例子说明有些调查不适宜做普查,只适宜做抽样调查

例1:妈妈为了知道饼熟了没有,从刚出锅的饼上切下一小块尝尝,如果这一小块熟了,那么可以估计整张饼熟了。

例2:环境检测中心为了了解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会在这个城市中分散地选择几个点,从各地采集数据。

例3:农科站要了解农田中某种病虫害的灾情,会随意地选定几块地,仔细地检查虫卵数,然后估计一公顷农田大约平均有多少虫卵,会不会发生病虫害。

例4:某部队要想知道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会随意地从中选取一些炮弹进行发射实验,以考察这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以上的例子都不适宜做普查,而适宜做抽样调查。

二、如何从总体中选取样本

1、什么是简单的随机抽样

上面的例子不适宜做普查,而需要做抽样调查,那么应该如何选取样本,使它具有代表性,而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呢? 要想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总体中的某些个性,有一个对每个个体都公平的方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这种思想的抽样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简单的随机抽样

2、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取一些样本。

假设总体是某年级30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我们已经按照学号顺序排列如下:

97 92 89 86 93 73 74 72 60 98 70 90 89 90 91 80 69 92 70 64 92 83 89 93 72 77 79 75 80 93 93 72 87 76 86 82 85 82 87 86 81 88 74 87 92 88 75 92 89 82 88 86 85 76 79 92 89 84 93 75 93 84 87 90 88 90 80 89 72 78 73 79 85 78 77 91 92 82 77 86 90 78 86 90 83 73 75 67 76 55 70 76 77 91 70 84 87 62 91 67 88 78 82 77 87 75 84 70 80 66 80 87 60 78 76 89 81 88 73 75 95 68 80 70 78 71 80 65 82 83 62 72 80 70 83 68 74 67 67 80 90 70 82 85 96 70 73 86 87 81 70 69 76 68 70 68 71 79 71 87 60 64 62 81 69 63 66 63 64 53 61 41 58 60 84 62 63 76 82 76 61 72 66 80 90

93 87 60 82 85 77 84 78 65 62 75 64 70 68 66 99 81 65 98 87 100 64 68 82 73 66 72 96 78 74 52 92 83 85 60 67 94 88 86 89 93 99 100 79 85 68 60 74 70 78 65 68 68 79 77 90 55 80 77 67 65 87 81 67 75 57 75 90 86 66 83 68 84 68 85 74 98 89 67 79 77 69 89 68 55 58 63 77 78 69 67 80 82 83 98 94 96 80 79 68 70 57 74 96 70 78 80 87 85 93 80 88 67 70 93。

用简单抽样的方法选取三个样本,每个样本含有5个个体,老师示范完成了第一个样本的选取,请同学们继续完成第二和第三个样本的选取。

第一个样本:

第二个样本:

第三个样本:

课堂活动: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从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总体中选取两个样本,每个样本含有20个个体。

第一个样本:

第二个样本:

同学们从刚才的活动中可以体会到,抽样之前,同学们不能预测到哪些个体会被抽中,像这样不能够预先预测结果的特性叫做随机性。所以统计学家把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随机抽样。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随机抽样,如何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些样本,通过对这些样本的研究,可以反映总体中的特性。

四、作业: 课本习题4.1的第1、5题。

4.1总体与样本(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在抽样调查时,所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并能掌握科学的抽样方法,即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必须足够大避免遗漏某一群体,使得所抽取的样本比较合理,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判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用例子说明如何进行抽样比较合理

例1、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三个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

分析 因为小胖他们四个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的身高平均数就会大于整个班级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现实生活中,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选中的样本可能不愿意参加或者没空配合你作调查,所以,在不太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前提下,人们也经常采取调查周围人的抽样方法.但是,要注意这些调查对象在总体中是否有代表性.

例2 甲同学说:“6, 6, 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

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 分析 这两位同学的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几次经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这里请同学掷骰子,来验证上述两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例3 小强的自行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为此,他

和同学们一起,调查了全校每个同学所在家庭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

分析 这样抽样调查是不合适的.虽然他们调查的人数很多,但是因为排除了所在地区那些没有中学

生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调查结果不能推广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家庭。 想一想:小强和他的同学们的调查反映哪些家庭失窃自行车的情况?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开展调查之前,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 例4、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电话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竞选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和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相对富裕,而引入不太高的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文学文摘》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

二、练习

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一食品厂为了解其产品质量情况,在其生产流水线上每隔100包选取一包检查其质量;

2、一手表厂欲了解6-11岁少年儿童戴手表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查200名在那里学习的学生.

3、 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抽取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级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

4、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明白在做抽样调查时,所选取的样本应具有代表性,应避免遗漏某一群体,同时样本的容易要足够大,这样样本才能反映总体的特性,才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四、作业

习题4.1 2、3、4


相关文章

  • 分层抽样(精品数学教案)
  • 分层抽样(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 ...查看


  • 抽样方法教案
  •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时刻都在与数据打交道,比如产品的 合格率,电视台的收视率等,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实际上它们是通过调查获得的,怎样调查呢?是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吗?很明显,这个既不可能,也没有必 ...查看


  • 湖北省恩施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中数学 §2.1.2系统抽样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 §2.1.2 系统抽样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探究"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过程,介绍了一种最简单的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并给出实施等距抽样的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查看


  • 系统抽样教案
  • 2.1.2系统抽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 ...查看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2周教案
  • 第十二周 教案 第1课时 §5.4.1 数据的波动(一) 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 掌握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 明白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稳定性大小的.3. 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方差. (二)能 ...查看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
  •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也积 ...查看


  • 苏科版九年级上数学第三章全章教案
  • 第3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态度 3.1平均数(1) 一.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能记住算术平均数.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会运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说出"权"的意义. 二.学习内容: ( ...查看


  • 全部10统计调查教案
  •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实际的案例展开一个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了解通过全面调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查看


  • 2.1.1简单随机抽样教案
  • 2.1.1 简单随机抽样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2)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