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阶段"玩"和"学"的关系

——兼谈一条对幼儿英语班优劣的判断标准

“玩中学”这个词现在的曝光率越来越高,这个表达不尽等同于“寓教于乐”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玩”字的使用,它明确地指向了低龄的孩子。似乎在全民对于中国教育的反思之中,学前教育的有识之士和机构正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和改变。不过,不论是“玩中学”还是“寓教于乐”都在暗示一点,就是“玩”与“学”是相对立的两件事,而且要学就没有“乐”了,好的学校和好的教学法应该想办法用“玩”来引导孩子“学”。

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的是韩博士的博客文章《请不要只给孩子低级的快乐--美国博士谈“玩中学”》。文章指出,人有通过学习而获得智慧的能力(intelligence),这种在智慧层面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成就感以及所带来的快乐,是动物只具备的低级的本能快乐所无法比拟的。文章反复指出学习本身是充满了乐趣的,学习的快乐是一种高级的快乐,因此“学习本身就是玩,而不是必须变成‘玩’才能学”。

孩子本身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高级的快乐,而且学习本身就是玩,这是很有深度的观点。本文无意讨论韩博士文章所论述的给孩子进行早教的话题,而是从教学法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学和玩一体化的关系。

我自己的儿子在美国上了一年的学前班,这是开在公立学校里给上一年级做准备的年级,孩子的入学年龄在四岁九个月到五岁九个月之间,年龄应该对应国内的中班。但是从上学的情况来看,它衔接“幼升小”,应该算是国内的大班。因为它已经设立在公立小学里面,实际上孩子感受到的上学气氛和对孩子要求的严格性、系统性还要超过大班。因此美国的小学又常常把它叫做“0年级”。

每天早上去上学,只要有可能,我们就走路去。这么小的孩子总会碰到早上心情不好或是状态不佳的时候,有时出门很难,路上更是磨蹭和不满。可是每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他一到学校门口或教室门口,情绪就能很快好过来,连这次只有四周长的暑期班都有这样的情况。很显然,学校或是教室在他的大脑里和快乐是连在一起的。在学校有效组织的教学里,孩子体会到了通过学习得到的高级快乐,学校对他有着深深地吸引力。

我有博文记录过儿子学校的开放日,看到班上老师带他们养了蚕、孵了小鸡,还养了其他的动植物。我的记录中专门提到孵小鸡的地方放着关于鸡鸭鹅的图书,养蝴蝶的地方是关于昆虫的图书,还有孩子们做的昆虫的手工。博友们的评论是一片“寓教于乐”的赞许,其实我的理解这是系统的、把学和玩有机地结合成一体的典范的教学设计。不是说小鸡好玩就孵小鸡、昆虫好玩就养虫子,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相应年龄的身心发育水平,配合相关的阅读培养,帮助孩子们认识这些事物,同时还从科学课的角度教他们学会生命的循环过程,又结合他们手部肌肉的发展以及大脑对手的控制能力做一些手工和画画的训练。这是系统地在引领孩子学习,丰富生动的学习环境和教具只是更好地达到学习目的的辅助,孩子们在学校收获的是认知层面的高级快乐。

暑假儿子去上了一个“工程预科课”,或是说是一个一周的乐高夏令营。我记录了第一天去接他放学的情况,看到他搭出的作品竟然是带动力和传输系统的,而且我看到了开着小车满地跑的儿子脸上所洋溢出来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他在家里也玩乐高,可是我们没有能力引导他完成那么复杂的作品,他也收获不到这么高层面上充满成就感的高级快乐。这门课是一个最标准的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的课程设计的代表作,对孩子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学习的效果自然是没话说。

再说到我最专业的英语培训课程上来。国内学前英语这一块似乎还没有国家标准的硬性规定,也没有被应试教育拴得那么紧,多少出现了一点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了能够得到孩子和父母们的亲睐,各种英语班可以说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推出了形形色色的教学理念,“玩中学”就是其中一条,最甚者就恨不得叫“玩英语”了。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玩中学”的英语班的教学效果呢?

语言课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计算课时,收费是按多少课时计算、单价是按每课时多少钱测算、课程设置是按总课时数来安排、教师授课也是按单位课时来完成。一个课时的课上下来,有没有价值就是一个关键。外语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仅仅盯着一节课看,不容易看出收获。劣质的老师在课上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杀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并不知道在这一个单位时间里应该怎样有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而把这个课时的时间“耗完”。中国传统课堂里让学生去背书、去反复抄写就是典型的杀时间行为。新引进的英语教学课堂里,情况要隐蔽一些,比如说鼓励学生会话、提倡分组活动都是好方法,可是就把学生分对或分组去进行无目的、无有效进展的会话,这就是教师在杀时间。在幼儿教育阶段,最要命的就是这个“玩”,没有设计漫无目的,玩好了,时间杀完了下课,孩子回家还很高兴,这实在是一种很低效率的课堂教育。

中国孩子的英语学习是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着其自身的一些科学规律。第二语言的教与学,目前还没有一个“最好”的方法,各家理论或教学方法都有可能在一个局部比较有效。对一家英语学校质量的判断的一个基本标准,就是要看它有没有一套系统的课程设置。有了这一条,就算学校追随的教学理论有所偏差,哪怕到了信奉“跟学母语一样学外语”这类的垃圾科学的程度,他们还是在用心地设计或照搬一套完整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学生在短期内追随这样的系统课程还是会有收获的。如果再能加上教师培训的机制,哪怕就是带头教师每周和任课教师沟通十分钟,多少都会让教师了解到学校的课程设计系统,对于每个单位课时的安排就会有一个大的系统可以遵循,在课堂上一味杀时间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孩子的收获才会更有保障。

在令孩子愉悦的环境里充分享受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带来的认知层面的高级快乐,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才会收到最佳的效果。一个成功的幼儿英语课堂,更应该系统地设置课程,让孩子在学就是玩的快乐过程中学习和成长。如果一味地只是倡导“玩中学”,就象一个头痛医头的庸医,发点止疼片,再加上一点致幻剂,一时的问题可以糊得过去,可是本质的事情并没有解决,甚至还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贻误。

(注:本文作者获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硕士学位、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跟踪三名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中国学汉语的过程,并论证其过程与中国人学英语的过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兼谈一条对幼儿英语班优劣的判断标准

“玩中学”这个词现在的曝光率越来越高,这个表达不尽等同于“寓教于乐”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玩”字的使用,它明确地指向了低龄的孩子。似乎在全民对于中国教育的反思之中,学前教育的有识之士和机构正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和改变。不过,不论是“玩中学”还是“寓教于乐”都在暗示一点,就是“玩”与“学”是相对立的两件事,而且要学就没有“乐”了,好的学校和好的教学法应该想办法用“玩”来引导孩子“学”。

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的是韩博士的博客文章《请不要只给孩子低级的快乐--美国博士谈“玩中学”》。文章指出,人有通过学习而获得智慧的能力(intelligence),这种在智慧层面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成就感以及所带来的快乐,是动物只具备的低级的本能快乐所无法比拟的。文章反复指出学习本身是充满了乐趣的,学习的快乐是一种高级的快乐,因此“学习本身就是玩,而不是必须变成‘玩’才能学”。

孩子本身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高级的快乐,而且学习本身就是玩,这是很有深度的观点。本文无意讨论韩博士文章所论述的给孩子进行早教的话题,而是从教学法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学和玩一体化的关系。

我自己的儿子在美国上了一年的学前班,这是开在公立学校里给上一年级做准备的年级,孩子的入学年龄在四岁九个月到五岁九个月之间,年龄应该对应国内的中班。但是从上学的情况来看,它衔接“幼升小”,应该算是国内的大班。因为它已经设立在公立小学里面,实际上孩子感受到的上学气氛和对孩子要求的严格性、系统性还要超过大班。因此美国的小学又常常把它叫做“0年级”。

每天早上去上学,只要有可能,我们就走路去。这么小的孩子总会碰到早上心情不好或是状态不佳的时候,有时出门很难,路上更是磨蹭和不满。可是每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他一到学校门口或教室门口,情绪就能很快好过来,连这次只有四周长的暑期班都有这样的情况。很显然,学校或是教室在他的大脑里和快乐是连在一起的。在学校有效组织的教学里,孩子体会到了通过学习得到的高级快乐,学校对他有着深深地吸引力。

我有博文记录过儿子学校的开放日,看到班上老师带他们养了蚕、孵了小鸡,还养了其他的动植物。我的记录中专门提到孵小鸡的地方放着关于鸡鸭鹅的图书,养蝴蝶的地方是关于昆虫的图书,还有孩子们做的昆虫的手工。博友们的评论是一片“寓教于乐”的赞许,其实我的理解这是系统的、把学和玩有机地结合成一体的典范的教学设计。不是说小鸡好玩就孵小鸡、昆虫好玩就养虫子,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相应年龄的身心发育水平,配合相关的阅读培养,帮助孩子们认识这些事物,同时还从科学课的角度教他们学会生命的循环过程,又结合他们手部肌肉的发展以及大脑对手的控制能力做一些手工和画画的训练。这是系统地在引领孩子学习,丰富生动的学习环境和教具只是更好地达到学习目的的辅助,孩子们在学校收获的是认知层面的高级快乐。

暑假儿子去上了一个“工程预科课”,或是说是一个一周的乐高夏令营。我记录了第一天去接他放学的情况,看到他搭出的作品竟然是带动力和传输系统的,而且我看到了开着小车满地跑的儿子脸上所洋溢出来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他在家里也玩乐高,可是我们没有能力引导他完成那么复杂的作品,他也收获不到这么高层面上充满成就感的高级快乐。这门课是一个最标准的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的课程设计的代表作,对孩子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学习的效果自然是没话说。

再说到我最专业的英语培训课程上来。国内学前英语这一块似乎还没有国家标准的硬性规定,也没有被应试教育拴得那么紧,多少出现了一点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了能够得到孩子和父母们的亲睐,各种英语班可以说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推出了形形色色的教学理念,“玩中学”就是其中一条,最甚者就恨不得叫“玩英语”了。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玩中学”的英语班的教学效果呢?

语言课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计算课时,收费是按多少课时计算、单价是按每课时多少钱测算、课程设置是按总课时数来安排、教师授课也是按单位课时来完成。一个课时的课上下来,有没有价值就是一个关键。外语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仅仅盯着一节课看,不容易看出收获。劣质的老师在课上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杀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并不知道在这一个单位时间里应该怎样有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而把这个课时的时间“耗完”。中国传统课堂里让学生去背书、去反复抄写就是典型的杀时间行为。新引进的英语教学课堂里,情况要隐蔽一些,比如说鼓励学生会话、提倡分组活动都是好方法,可是就把学生分对或分组去进行无目的、无有效进展的会话,这就是教师在杀时间。在幼儿教育阶段,最要命的就是这个“玩”,没有设计漫无目的,玩好了,时间杀完了下课,孩子回家还很高兴,这实在是一种很低效率的课堂教育。

中国孩子的英语学习是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着其自身的一些科学规律。第二语言的教与学,目前还没有一个“最好”的方法,各家理论或教学方法都有可能在一个局部比较有效。对一家英语学校质量的判断的一个基本标准,就是要看它有没有一套系统的课程设置。有了这一条,就算学校追随的教学理论有所偏差,哪怕到了信奉“跟学母语一样学外语”这类的垃圾科学的程度,他们还是在用心地设计或照搬一套完整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学生在短期内追随这样的系统课程还是会有收获的。如果再能加上教师培训的机制,哪怕就是带头教师每周和任课教师沟通十分钟,多少都会让教师了解到学校的课程设计系统,对于每个单位课时的安排就会有一个大的系统可以遵循,在课堂上一味杀时间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孩子的收获才会更有保障。

在令孩子愉悦的环境里充分享受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带来的认知层面的高级快乐,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才会收到最佳的效果。一个成功的幼儿英语课堂,更应该系统地设置课程,让孩子在学就是玩的快乐过程中学习和成长。如果一味地只是倡导“玩中学”,就象一个头痛医头的庸医,发点止疼片,再加上一点致幻剂,一时的问题可以糊得过去,可是本质的事情并没有解决,甚至还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贻误。

(注:本文作者获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硕士学位、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跟踪三名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中国学汉语的过程,并论证其过程与中国人学英语的过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

  •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龙长权 高雪梅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或方式,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 ...查看


  •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 <学前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 1. 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P2 2. 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 ...查看


  • 保教知识与能力含心理学知识点
  • 幼师心理学和保教知识与管理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①生物因素1. 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2. 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3. 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②社会因素1. 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2. 家庭环境 ...查看


  •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 ...查看


  • 2015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 ...查看


  • 幼儿绘画活动指导12 (1)
  •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指导 (讲 稿) 怀柔二幼 王英辉 2011年2月 一.概念 美术:美术是一门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等)所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 ...查看


  •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复习
  •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复习纲要 (三)学前教育学模块 1.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1)学前教育的内涵: 1.教育对象:学前教育对象是入小学前的儿童,即是对0--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应包括,狭义上的是幼儿园的教育, 2.实施机构:学前教育 ...查看


  • 第七章幼儿认知形成的规律与智育
  • 第七章幼儿认知形成的规律与智育 填空题 1.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 .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和 四个阶段. 2.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 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3. 智力是由感知观察力. 记忆力. .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 ...查看


  •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关键词:有效 教师 幼儿 互动 策略 一.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教育学,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总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不仅是基本的教育观念问题,也是时时刻刻表现在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 ...查看


  • 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 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摘要 幼童是国家社会未来的主人翁,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们各式各样的特殊才艺,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有一技之长与多方面的发展.但如果对于幼儿心理没有一定的了解,忽视了幼儿的心灵层面,则难以助于幼儿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