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基本途径: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第三,研究一般学生以及特定受教育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须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第五,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第六,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物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顺利实施物理课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实施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计划之中,为学生生动地、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1、对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进行延展开发和利用。

教科书是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但是,教科书只是编者对课程标准理解下的一种形式表现,并非惟一的、作为标准的文字课程资源。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教师的创造和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所以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把教科书和其他学习材料当做“圣经”来解读,不能受某一教科书的局限,而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对教科书进行适当而必要的补充。

案例:“物质的属性”。

在沪科版物理教科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采用了四幅插图,其中有战国时的利剑、现代的摩天大厦等,但是这些事物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并没有直接的认识(农村的学生,甚至没有看见过超过十层的高楼),因此如果照本宣科,显然就违背了编者的意图也达不到教学的良好效果了。某教师对此做了大胆创新,抛开教科书的图片,将一辆自行车搬到了教室,上课伊始,便让学生来观察自行车的各个部件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为什么选择用这种材料?(学生答:“坐垫是用橡胶做的,因为它很柔软。”也有答:“车身是用钢铁做的,因为它很坚硬。”)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所有物体都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而且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就是依据教科书的脉络,但是又不拘泥与教科书的条条框框,创造性的开发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的成功案例。

2、发挥图书馆作为校内课程资源的作用。

各种科技图书是物理课程的重要文字课程资源。为了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要,学校图书馆应该有一定数量的物理课外读物,如《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物理》、《物理与社会》、《时间简史》等。我国通过实施“两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已迈出了较大的步伐。物理教师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科技图书,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学校的图书馆应向全体学生开放,要为学生的阅读创造各种方便的条件。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也是物理课程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来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的各种科技信息,了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提出的挑战,使学生将来有应付这种挑战的勇气。不少学校的物理教师把报纸和期刊上的科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有计划地充实到物理教学中,有的学校还让学生自己利用报刊上的科技资料,出科技墙报。这些做法都很好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案例:“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针对教科书对能源的介绍知识量不多的情况,某教师向学生提供了有关能源的很丰富的信息,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资料,进行组内交流。

生:①自己阅读老师发的资料。

②组内交流:自己查找的有关资料,搜集的资料。

③班内交流: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内搜集的资料。

师:要求学生讨论然后交流回答:根据以上资料,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然后班内交流。

生:①组内交流:找特点。

②班内交流:到讲台上讲特点。

3、常用多媒体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不可少的课程资源。

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课程资源素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创设物理课程的情境,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对于多媒体课程资源,过去一般只是将其作为物理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认识。新课程的理念则认为,以上这些多媒体素材,不仅是物理教学的手段,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目前,这类课程资源仍然较为缺乏,且缺乏规划,而且大多是零散的,物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现有的多媒体资源的效益。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拓宽校与校之间课程资源成果交流的渠道,提高使用效率。但是,在使用这类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是,应该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意义的、能展示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实况录象和学生难以完成的实验录象资料,不能搞成教材搬家和黑板搬家,更不能用多媒体来代替学生的实验。

案例:“光的合成”。

在教科书中,光的合成实验是利用三棱镜将前一个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再次合成为白光,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实验现象并不明显,而且也不能说明光的三原色现象。某教师利用三台投影仪,各产生一束单色光,然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镜子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单色光如果混合起来会变成什么颜色?这样一来,一方面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课程资源,二来也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4、进一步开发实验室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物理,可以说所有的物理课都有实验,绝大部分物理课都应该在实验室进行。因此加强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搞好物理教学的重要保证。针对实验室这一课程资源使用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开发的方法。

(1)建设开放型的实验室。

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最多的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在我国基本实现“两基”后,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已有了根本的改善,然而,实验室的丰富课程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地利用。原来的学生实验基本上是按照教科书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菜单”而进行的验证性实验,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以使用实验室资源为手段,通过探究,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过去的学生实验只限于书本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几个有限的实验,标准则要求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在实验室活动,不是局限于以上的几个实验。实验室应该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创设条件,为此,实验室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熟悉并接触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以便选择适当的仪器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目前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2)瓶瓶罐罐当仪器,丰富实验室课程资源。

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仅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例如利用废弃的可乐瓶可以做几十个实验,如探究浮力、液体内部压强和大气压强、制作滑轮等;例如利用蜡烛可以作成跷跷板,认识杠杆原理等,某教授就发现了利用蜡烛可以做初中物理一百多个有趣的实验;例如用鸡蛋做大气压实验、水滴作透镜、双手做摩擦实验„„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具有简便、直观、原理单一等优点,用日常器具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丰富实验室课程资源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即使是发达国家,在实验条件相当优越的情况下,仍然将学生身边的各种器材列入实验室课程资源。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实验器材的不足,为将实验课搬到教室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案例:

(3)将多媒体软件列入实验室课程资源的范畴。

物理教师要重视将现代新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如计算机应进入实验室,要逐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要加快中学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要将现代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引入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接触现代科技,丰富物理课程的内容。例如苏州某中学引入的一套记录声波的软件,可以将声音的波形按照所需进行记录和回放,并对照时间数出一定时间内声源的振动周期,从而计算出声音的频率。这样的高科技实验装置使得学生对物理学习更感兴趣,而且对知识的领悟更为形象、深刻。

案例:

(4)为每个学生配置一套实验学具。这些学具就像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微型实验室,将实验室搬到了学生的手上,解决了边学边实验的教学过程。同时,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中做实验,还可以在课外、家中进行,这样,也使得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

案例:

(5)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实验教师熟知探究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能熟练地准备教材中的实验,并能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仪器和设计实验。

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疑问、错误认识等出乎教师正常教学设计以外的事件,往往给探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是值得好好利用的课程资源。

案例:“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之间关系的探究设计”。

在“机械功和机械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机械功”、“功率”以及“机械效率”三个概念之间联系的认识上不深刻、不到位,甚至有因为直观经验影响与主观臆测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因此,在活动的开始,我让学生们来做一道常见的选择题。

例:下列有关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B.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

C.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D.功率越大的机械,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一定多。

对我班52位同学的答案进行统计的结果是:选A的5人,占9.2%;选B的10人,占19.2%;选C的14人,占26.9%;选D的23人,占44.2%。在对判断原因的询问中,我还发现选D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对其他错误选项的错误原因并不能进行合理的解释。

通过这一道题,学生们纷纷提出疑问:“功、功率、机械效率,三者之间有无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如果教者仍然仅从理论上去进行分析、演绎推理,效果并不十分有效,不能让全体学生深刻地把握其中关系,因此,接下来我让学生设计实验、制定计划来探究这个问题。

有同学想到在学习“功率”时曾做过的测定人爬楼梯功率的实验,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因为这个实验贴近大家的生活。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人爬楼梯做的功、功率的大小是能够测定的,但是人爬楼梯过程中怎样才能体现出机械效率呢?发动同学大讨论,有同学想到人爬楼梯时如果目的不是为了使自己上楼,而是为了把某样东西送上楼,这时人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而克服自己重力做的功就是额外功了,这样就体现出了机械效率这个概念了。如果让每个人都搬同样的东西上同样的楼层,那么每个人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不同的人一般体重不同,因此克服自己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的多少一般是不同的。(学生们热烈鼓掌)

有了实验思路,学生们就分组讨论实验原理、所需要的测量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二、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1、电视和广播是主要的校外课程资源之一。

我国已基本普及了电视和广播,学生每天从电视或广播上获取的科技信息是非常重要和直观的课程资源,但是同时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获取信息或无法辨别所获取信息的价值,因此在这方面,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生动的课程资源信息,适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

案例:某校的物理教师在看到电视上播放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新闻后,组织学生探究核潜艇沉没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鼓励学生设计打捞核潜艇的方法以及人员救助方法等;看到我国“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后,组

织学生了解火箭、飞船以及它们环绕地球地球飞行的有关知识,探究其中能量转化的关系,并且利用实验室和生活中器材去制造火箭模型。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探究活动,他们提出的方法虽然可能很不完善,有的甚至是不可行的,但学生经历的探究过程将使他们永生难忘。

2、工厂、农村、科技馆、展览会、少年宫等乡土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科技馆、少年宫集中了许多有趣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这是一般学校难以做到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教育资源。这样的科学教育场所,主要目的是激发参观者对于科学的兴趣。在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时,目的性应该明确。参观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可以使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样的参观往往具有科学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多种功能,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组织。还有一些乡土资源可能针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一部分内容,适应性更强,教师应敏锐地把握教育的契机。

案例:“参观风力发电站,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如东县濒临黄海,有广袤平坦的滩涂,风力资源十分丰富,现正在开发全国发电量最大的风力发电站。附近的初中物理教师利用了这样有利的条件,开展了“参观风力发电站,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的研究课题。

首先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寻找有关风能和其它形式能的有关信息。然后带领学生参观风力发电站,听取专家的介绍。回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总结,探讨能源的分类、特点。最后,以黑板报、手抄报、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某学生的研究结论如下(部分):

1、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动植物在长期的质变过程中形成的,有时统称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我国目前利用的能源中90%以上是煤和石油。煤和石油的开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化石燃料储量丰富,但终究有限,而且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长期大规模开采终有开采完毕之日。

2、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1)太阳能:(略)。

(2)风能: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辐射到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0%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以下略)。

三、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发挥学校的数据库、局域网、因特网的作用来获取和交换课程信息,让学生自主地以课程信息为基础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和教师要根据探究的课题,向学生提供网站和数据库的索引,以促进物理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从课程信息的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从单个的学习活动向合作学习活动转变;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从孤立的人工背景向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转变。

案例:“电磁感应”。

某教师在学生学习了“电磁感应”内容后,对学生提供了很多网站名,并告诉学生,在这些网站内有大量的有关电磁感应的论述、相关知识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甚至是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这一现象的多媒体动画,学生们听了之后相当兴奋,纷纷表示了在课后继续学习的热情。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基本途径: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第三,研究一般学生以及特定受教育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须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第五,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第六,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物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顺利实施物理课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实施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计划之中,为学生生动地、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1、对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进行延展开发和利用。

教科书是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但是,教科书只是编者对课程标准理解下的一种形式表现,并非惟一的、作为标准的文字课程资源。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教师的创造和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所以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把教科书和其他学习材料当做“圣经”来解读,不能受某一教科书的局限,而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和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对教科书进行适当而必要的补充。

案例:“物质的属性”。

在沪科版物理教科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采用了四幅插图,其中有战国时的利剑、现代的摩天大厦等,但是这些事物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并没有直接的认识(农村的学生,甚至没有看见过超过十层的高楼),因此如果照本宣科,显然就违背了编者的意图也达不到教学的良好效果了。某教师对此做了大胆创新,抛开教科书的图片,将一辆自行车搬到了教室,上课伊始,便让学生来观察自行车的各个部件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为什么选择用这种材料?(学生答:“坐垫是用橡胶做的,因为它很柔软。”也有答:“车身是用钢铁做的,因为它很坚硬。”)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所有物体都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而且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就是依据教科书的脉络,但是又不拘泥与教科书的条条框框,创造性的开发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的成功案例。

2、发挥图书馆作为校内课程资源的作用。

各种科技图书是物理课程的重要文字课程资源。为了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要,学校图书馆应该有一定数量的物理课外读物,如《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物理》、《物理与社会》、《时间简史》等。我国通过实施“两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已迈出了较大的步伐。物理教师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科技图书,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学校的图书馆应向全体学生开放,要为学生的阅读创造各种方便的条件。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也是物理课程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来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的各种科技信息,了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提出的挑战,使学生将来有应付这种挑战的勇气。不少学校的物理教师把报纸和期刊上的科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有计划地充实到物理教学中,有的学校还让学生自己利用报刊上的科技资料,出科技墙报。这些做法都很好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案例:“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针对教科书对能源的介绍知识量不多的情况,某教师向学生提供了有关能源的很丰富的信息,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资料,进行组内交流。

生:①自己阅读老师发的资料。

②组内交流:自己查找的有关资料,搜集的资料。

③班内交流: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内搜集的资料。

师:要求学生讨论然后交流回答:根据以上资料,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然后班内交流。

生:①组内交流:找特点。

②班内交流:到讲台上讲特点。

3、常用多媒体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不可少的课程资源。

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光盘、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课程资源素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创设物理课程的情境,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对于多媒体课程资源,过去一般只是将其作为物理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认识。新课程的理念则认为,以上这些多媒体素材,不仅是物理教学的手段,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目前,这类课程资源仍然较为缺乏,且缺乏规划,而且大多是零散的,物理教师要积极参与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现有的多媒体资源的效益。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拓宽校与校之间课程资源成果交流的渠道,提高使用效率。但是,在使用这类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是,应该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意义的、能展示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实况录象和学生难以完成的实验录象资料,不能搞成教材搬家和黑板搬家,更不能用多媒体来代替学生的实验。

案例:“光的合成”。

在教科书中,光的合成实验是利用三棱镜将前一个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再次合成为白光,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实验现象并不明显,而且也不能说明光的三原色现象。某教师利用三台投影仪,各产生一束单色光,然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镜子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单色光如果混合起来会变成什么颜色?这样一来,一方面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课程资源,二来也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4、进一步开发实验室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物理,可以说所有的物理课都有实验,绝大部分物理课都应该在实验室进行。因此加强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搞好物理教学的重要保证。针对实验室这一课程资源使用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开发的方法。

(1)建设开放型的实验室。

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最多的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在我国基本实现“两基”后,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已有了根本的改善,然而,实验室的丰富课程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地利用。原来的学生实验基本上是按照教科书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菜单”而进行的验证性实验,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以使用实验室资源为手段,通过探究,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过去的学生实验只限于书本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几个有限的实验,标准则要求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在实验室活动,不是局限于以上的几个实验。实验室应该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创设条件,为此,实验室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熟悉并接触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以便选择适当的仪器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目前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2)瓶瓶罐罐当仪器,丰富实验室课程资源。

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仅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例如利用废弃的可乐瓶可以做几十个实验,如探究浮力、液体内部压强和大气压强、制作滑轮等;例如利用蜡烛可以作成跷跷板,认识杠杆原理等,某教授就发现了利用蜡烛可以做初中物理一百多个有趣的实验;例如用鸡蛋做大气压实验、水滴作透镜、双手做摩擦实验„„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具有简便、直观、原理单一等优点,用日常器具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丰富实验室课程资源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即使是发达国家,在实验条件相当优越的情况下,仍然将学生身边的各种器材列入实验室课程资源。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实验器材的不足,为将实验课搬到教室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案例:

(3)将多媒体软件列入实验室课程资源的范畴。

物理教师要重视将现代新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如计算机应进入实验室,要逐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要加快中学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要将现代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引入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接触现代科技,丰富物理课程的内容。例如苏州某中学引入的一套记录声波的软件,可以将声音的波形按照所需进行记录和回放,并对照时间数出一定时间内声源的振动周期,从而计算出声音的频率。这样的高科技实验装置使得学生对物理学习更感兴趣,而且对知识的领悟更为形象、深刻。

案例:

(4)为每个学生配置一套实验学具。这些学具就像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微型实验室,将实验室搬到了学生的手上,解决了边学边实验的教学过程。同时,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中做实验,还可以在课外、家中进行,这样,也使得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

案例:

(5)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实验教师熟知探究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能熟练地准备教材中的实验,并能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仪器和设计实验。

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疑问、错误认识等出乎教师正常教学设计以外的事件,往往给探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是值得好好利用的课程资源。

案例:“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之间关系的探究设计”。

在“机械功和机械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机械功”、“功率”以及“机械效率”三个概念之间联系的认识上不深刻、不到位,甚至有因为直观经验影响与主观臆测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因此,在活动的开始,我让学生们来做一道常见的选择题。

例:下列有关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B.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

C.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D.功率越大的机械,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一定多。

对我班52位同学的答案进行统计的结果是:选A的5人,占9.2%;选B的10人,占19.2%;选C的14人,占26.9%;选D的23人,占44.2%。在对判断原因的询问中,我还发现选D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对其他错误选项的错误原因并不能进行合理的解释。

通过这一道题,学生们纷纷提出疑问:“功、功率、机械效率,三者之间有无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如果教者仍然仅从理论上去进行分析、演绎推理,效果并不十分有效,不能让全体学生深刻地把握其中关系,因此,接下来我让学生设计实验、制定计划来探究这个问题。

有同学想到在学习“功率”时曾做过的测定人爬楼梯功率的实验,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因为这个实验贴近大家的生活。然而显而易见的是,人爬楼梯做的功、功率的大小是能够测定的,但是人爬楼梯过程中怎样才能体现出机械效率呢?发动同学大讨论,有同学想到人爬楼梯时如果目的不是为了使自己上楼,而是为了把某样东西送上楼,这时人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而克服自己重力做的功就是额外功了,这样就体现出了机械效率这个概念了。如果让每个人都搬同样的东西上同样的楼层,那么每个人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不同的人一般体重不同,因此克服自己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的多少一般是不同的。(学生们热烈鼓掌)

有了实验思路,学生们就分组讨论实验原理、所需要的测量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二、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1、电视和广播是主要的校外课程资源之一。

我国已基本普及了电视和广播,学生每天从电视或广播上获取的科技信息是非常重要和直观的课程资源,但是同时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获取信息或无法辨别所获取信息的价值,因此在这方面,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生动的课程资源信息,适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

案例:某校的物理教师在看到电视上播放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新闻后,组织学生探究核潜艇沉没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鼓励学生设计打捞核潜艇的方法以及人员救助方法等;看到我国“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后,组

织学生了解火箭、飞船以及它们环绕地球地球飞行的有关知识,探究其中能量转化的关系,并且利用实验室和生活中器材去制造火箭模型。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探究活动,他们提出的方法虽然可能很不完善,有的甚至是不可行的,但学生经历的探究过程将使他们永生难忘。

2、工厂、农村、科技馆、展览会、少年宫等乡土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科技馆、少年宫集中了许多有趣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这是一般学校难以做到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教育资源。这样的科学教育场所,主要目的是激发参观者对于科学的兴趣。在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时,目的性应该明确。参观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可以使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样的参观往往具有科学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多种功能,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组织。还有一些乡土资源可能针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一部分内容,适应性更强,教师应敏锐地把握教育的契机。

案例:“参观风力发电站,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如东县濒临黄海,有广袤平坦的滩涂,风力资源十分丰富,现正在开发全国发电量最大的风力发电站。附近的初中物理教师利用了这样有利的条件,开展了“参观风力发电站,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的研究课题。

首先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寻找有关风能和其它形式能的有关信息。然后带领学生参观风力发电站,听取专家的介绍。回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总结,探讨能源的分类、特点。最后,以黑板报、手抄报、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某学生的研究结论如下(部分):

1、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动植物在长期的质变过程中形成的,有时统称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我国目前利用的能源中90%以上是煤和石油。煤和石油的开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化石燃料储量丰富,但终究有限,而且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长期大规模开采终有开采完毕之日。

2、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1)太阳能:(略)。

(2)风能: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辐射到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0%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以下略)。

三、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发挥学校的数据库、局域网、因特网的作用来获取和交换课程信息,让学生自主地以课程信息为基础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和教师要根据探究的课题,向学生提供网站和数据库的索引,以促进物理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从课程信息的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从单个的学习活动向合作学习活动转变;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从孤立的人工背景向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转变。

案例:“电磁感应”。

某教师在学生学习了“电磁感应”内容后,对学生提供了很多网站名,并告诉学生,在这些网站内有大量的有关电磁感应的论述、相关知识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甚至是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这一现象的多媒体动画,学生们听了之后相当兴奋,纷纷表示了在课后继续学习的热情。


相关文章

  •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马静)
  •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音乐教育 论文作者:马静 作者单位:沭阳县东小店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郑重承诺:本论文是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并没有在期刊杂志上 ...查看


  • 语文课程理念
  • 课程基本理念 4.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复杂短语 述宾短语 定中 递进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 ...查看


  •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摘要:体育课程应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资源,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素质,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查看


  • 浅析初中语文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 浅析初中语文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课 ...查看


  • 基于案例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 摘 要:科学课程资源既是科学课程体系的载体,也是科学课程实施的媒介.本文将秉承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精品筛选的原则就初中科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章进行研究,开发与利用与本章有关的课程资源.并且重点将对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模拟 ...查看


  • 如何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 第三章 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 重点讲解③ 如何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课程需要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持,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就历史课程而言,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 ...查看


  • 艺术学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艺术学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石狮市实验小学艺术组 吴旭华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艺术学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的关键词:"艺术学科" ." ...查看


  •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关系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课程质量高低的问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开放的.多样的,其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对课程资 ...查看


  • 例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非常丰富,知识面涉及范围广,富含许多能够帮助小学生正确建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生哲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查看


  •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的全面开展,课程资源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高度重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