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浅析初中语文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问题接踵而至。为改变以上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学校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又在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只有了解了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知识,才能真正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最初主要是针对“新课程运动”的弊

端而兴起的,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模式逐渐介绍到世界各国。此后校本课程作为与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相对的一个概念走进学校。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如果要很好地贯彻新的课程思想,就必须对校本课程究竟是什么、如何操作、如何评价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就是以校为本的课程,课程概念的多样性也同时导致了校本课程概念的多样性。比如我国有的学者认为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由学校内部人士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也称为“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应该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概念,它要求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应拘束于某一概念而妨碍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 就语文学科而言,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语文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语文课程。语文校本课程应该是由语文课程专家、学校领导、语文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能反映多种需求的、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包括改编、拓展或重新开发等方式开发适应某种特殊环境的课程。

(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在我国仍属于新兴的领域,需要我们在探索中总结规律和经验,所以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误区。

1.缺乏学科特性。 因为初中各学科都要开发符合自身学科特质的校本课程,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学科雷同、重复的现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应该注意分析语文学科所拥有的资源及优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本着实效有用的原则,对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筛选、加工、整合,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深层价值和学科价值,开发适合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避免泛化课程资源的行为。

2.忽略学校特色。 由于各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教学环境、人文积淀、社区资源等都有差别。有些学校盲目开发校本课程或借鉴他人经验,忽略了自身的特色。因此,语文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遵循课程开发规律,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允许不同的教师个性地开发课程。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开发出真正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方案。

3.缺乏选课指导。 初中生对很多事物缺乏辨证分析和清醒认识,一些学校只是负责把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出来,对学生的选课没有科学指导。尽管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出来的,但仍可能出现学生不知道如何

选择和选择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的情况。学生对校本课程和自己的兴趣发展以及知识需求也可能没有完全了解。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

4.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校对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系统缺乏科学性和完善性,导致评价失真。完善配套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语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课程评价体系应该强调发挥发展功能,提倡形成性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并且尽量客观描述学生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语文校本课程是国家语文课程的有益补充,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张扬学校个性,形成教学特色;引导语文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学校、语文教师、学生平等对话,促进课程“生态圈”和谐有序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语文课程在选择性、开放性、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结合本校实际,灵活处理课程关系。 新课标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本校实际,灵活处理校本语文课程与国家语文课程的关系。对语文课标、教学大纲、通用教材进行调整、重组、拓展或延伸。

语文教师可以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密切结合,在课内和课外比较阅读、课内知识向外迁移、加强作文教学指导与训练等方面进行实践。找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平衡点,妥善处理二者关系。

2.转变教学观念,提供语文实践空间。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一线教师应该采用对话教学观、大语文教育观等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校可以配合语文课程开展文学社活动、读书笔记展评、征文评选、社会调查、编辑校刊等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空间。

3.拓宽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语文课程不应该局限与教材内容,可以对教材进行扩展。教师可以关注社会生活,追踪时代热点,开设“青春小说阅读”“流行文化之我见”“网络写作的奇妙世界”等专题课程,让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紧跟时代步伐,在充满时代气息的语文课程中发展自我。

4.巧妙使用教材,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材在功能上由灌输学生权威理论知识的中介向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范例”转化。新课程在教材的实施上也

由单纯的教学提示转变为素材提示。这些改变为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发展空间。教师可以对教材灵活运用,包括重组单元、调整进度、增加教学内容等以便与校本课程衔接。同时可以对教辅教材、教具、课件等自主开发和利用,探索适合本校的特色教学方法,整合课程资源,使之优化组合。

[案例呈现]

山东大学附中校本课程:“感受济南泉文化”

课程共分为十讲: 第一讲:泉文化绪论(了解泉文化的概念,明确感受研究泉文化的意义)

第二讲:研究方法指导:

包括:(1)如何选题,制定研究计划。(2)如何搜集、筛选利用资料、信息。(3)如何利用研究资料、信息,形成自己独特、合理的观点。(4)如何表达研究成果,形成调查报告、论文、文学作品等形式。

第三讲:济南泉水的形成和分布状况。

包括地质构造、地理环境(如土壤、地质构造、植被等)。 以查资料、实地勘探、实地游览为主,如实地游览济南的四大泉群及其源头。

第四讲、第五讲:济南泉文化的形成。

包括泉水与泉城,名泉与名人,泉水与文学艺术。

实地游览名泉及相关博物馆,探访名人遗迹。

第六讲:泉文化对济南的意义

(1)实地访谈济南市民对泉的了解和认识。

(2)泉文化对泉城人文化心理的影响。

(3)泉文化与济南旅游业、经济的关系。

第七讲:济南泉水的现状及原因 了解济南泉水现状,如环境污染、停喷等等。探究济南名泉干涸和停喷的原因,到泉水源地和泉水实地勘测。

第八讲:泉文化的未来及建议

第九讲:交流、检查、总结学习研究的情况。

第十讲:提交研究成果。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文学作品等形式。 具体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子课题:

(1)趵突泉的形成与历史。

(2)名人与名泉。

(3)老舍与济南名泉。

(4)名泉的传说。

(5)《老残游记》中的济南泉水。

(6)泉韵——名泉的审美价值。

(7)发展济南旅游,打好泉文化的招牌。

(8)济南泉水的形成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9)济南泉水的现状与对策。

(10)泉文化对济南人文化心理的影响。

„„

[案例分析]

该校本课程的意义:

1.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充分结合了本校的实际。

2.课程内容丰富,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3.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子课题来研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成课程的来源要素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因为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是很难变成语文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Curriculum Resource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

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由于语文学科的明显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我们主张采用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即形成语文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语文课程资源”不等同于“语文教科书”,传统所指称的“教材”并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新课程改革提倡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赋予了语文课程资源更宽广的内涵和外延,采用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更切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实际。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教育界一般把课程资源从功能特点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加以分类:

1.根据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指的是能直接进入语文课程的,成为课程素材或来源的那些对象。素材性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条件性课程资源指的是间接作用于课程的那些对象。它决定着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水平、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效益,如人力、物力、场所、媒介、环境等。当然,这两类课程资源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课程资源既是课程的素材又是课程的条件,比如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

2.根据空间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属于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即为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也同样可以包括这两种课程资源。一般来将,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应该占主要地位,但外课

程资源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往往忽略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课程资源意识淡薄。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局限于教材,忽略对教材资源的深层挖掘,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其实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并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占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使语文教学如鱼得水,因此,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资源的眼睛,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

2.漠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并不少,但我们不可能全部拿来,语文教师应该谨慎地筛选、鉴别、净化。但一些教师仅仅以是否适合教学为出发点,忽略学生发展的主体性。语文课程要以“能否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大力发掘那些能够开放学生头脑和手脚、能够激发学生灵感和创意的资源,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参与的兴趣。

3.忽略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课程资源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并不是都适合每个学校的教学,一些学校急于借鉴他校经验或开发课程资源,忽略自身实际情况,反而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从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出发,采集具有地力特色的、个性化的课程资

源,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课程与时代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4.使用课程资源时效率不高。 有些学校挖掘出课程资源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未能灵活、高效地使用,反而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各种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如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社会调查、自然观察等。只有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灵活高效地使用课程资源。

(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且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但目前语文教育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范围尚显狭窄,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应该是占首位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相对长久,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一,深挖教材资源,拓展语文教材的使用空间。教材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对语文课程而言,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语文教师应该学会由教材选文引发开去,可以生成很多“新教材”,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筛选、整合,立足原教材的点,努力把这个点推向广阔的面。拓展教材的使用空间,使教材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第二,注意整合教师、学生等课程资源。重视教师资源。教师的语言、体态、个性、情感、知识素养甚至个人生活阅历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这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影响;利用学生资源。学生的思维方法、见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均可纳入课程资源。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种资料,在交流中就成了共享的资源;把握课堂生成资源。课堂上学生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如果善于利用,这些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发掘隐性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电教室、班级图书角等的作用,积极开发阅读空间。 第三,跨学科开发课程资源。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新课程倡导的观念之一。如语文课上播放与课文有关的歌曲、配乐朗读、

利用挂图、投影、网上下载图片等方式优化语文教学;鼓励学生动手画文中展示的景象等。还可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学习语文的材料和情境。

2.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家长会、亲子作业设计等形式,使家长了解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内容、做法,调动家长支持、关注、参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实践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家庭阅读,请家长到学校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等等。 第二,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天地里去实践、去锻炼、去发展。比如组织广告用语的修辞研究活动,引导关注电视广告的语法运用;与博物馆、文化宫等单位建立联系,开展参观、采访等活动;参观考察本地的人文景观、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说写见闻、感觉等,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处理好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关系。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起到一种辅助作用。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统一的,我们要发挥校内外课程资源各自的优势,更要尽可能地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语文教育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案例呈现]

依托民俗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咸鸭蛋》,课文中提到的“贴五毒”、“涂雄黄”等风俗。结合本地民俗文化,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学习活动:

1.搜集整理本地独特的习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学生自由分组,每组集中调查其中2个习俗,然后合作完成有关习俗解说的文章。

3.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交流讲解,看谁搜集得更丰富,讲解得更全面。

4.把学生写解说文章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分发到学生手中,让所有的同学都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从而深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案例分析]

本次活动的意义:

1.引入民俗文化资源,拓展了教材的使用空间。

2.加强了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

3.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大众文化: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进入21世纪,随着影视、报刊、电子、网络等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以其蓬勃的生命力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潮。

新世纪语文新课程改革也正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可以说,当今的大众文化与学校语文课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联系。从加强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角度看,大众文化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目前的语文教育界对大众文化存在激烈的论争,我们这里把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单独提出,以凸显其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或Popular culture )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从西方法兰克福学派、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到英美西马理论家杰姆逊、费斯克以及法国学者布尔迪厄、鲍德里亚尔等都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他们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学者们也没有定论。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目前比较为大家认可的观点。即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新课标准在课程总目标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多样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部分又说:“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标牌广告等等。”新课标赋予了语文课程文化更宽广的外延,这里所说的“当代文化”、“多样文化”、“优秀文化”应当既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也包括正在蓬勃发展的

大众文化。而“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正是大众文化的现代传播媒介和具体存在形态。

1.开发大众文化这一课程资源时,语文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确实转变思想观念。语文教师应该看到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有很多值得开发之处。大众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文本雅俗共赏,有独特而深刻的审美意蕴。大众文化文本在形式上往往是俗的,但雅和俗只是形式上的区别,俗也可以严肃认真地传达精英思想,体现高品位。 第二,要注意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结合。因为学校语文课程主要是传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只是给我们一个语文教育的新视角或者说一种新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并不是说用大众文化替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第三,要认真筛选、过滤、净化。语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还应该明确:大众文化可谓泥沙俱下,把大众文化引入语文课堂,一定要经过认真鉴别。同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正确地引导,以期在语文教学中达到最佳效果。泛化大众文化反而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2.在语文课程中开发大众文化资源的有效策略:

第一,采用主题的形式把大众文化引入语文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中。比如写作活动的主题可以是:搞笑片的文化品位、流行歌曲歌词赏析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可以采用:金庸武侠小说的评介、网络小说的语言特征、广告用语的修辞手法等主题。尤其是金庸的武

侠小说,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曲折奇妙,而且往往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所包含的审美意蕴和侠士的正义之道很值得玩味,充分融合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优秀元素,使得小说在文化上精英与大众互渗,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我们完全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对金庸的小说进行鉴赏、分析,挖掘其具有的教育、审美、认知等功能。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上应该多下点工夫,教学方式方法应该注意灵活。 第二,以比较、激发、对接等方式把大众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设置情境,激活传统经典文化,引发学生对当下时尚文化的思考。比如初中教材入选的《丑小鸭》、《荒岛余生》(《鲁滨逊漂流记》的片段)等篇目早已排成了电影,可以将电影引进课堂,把小说和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上进行比较、评价。有些流行歌曲本身就根据古典诗词改编而来,如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则直接改编于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这些具有亲和力的电影和流行歌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经过谨慎鉴别、筛选、净化,优秀的大众文化文本可以直接进入教材体系。我们看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语文教材和读本已经开始做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比如大陆歌手崔健的《一无所有》直接入选严凌君编写的读本《青春读书课》。即便是最近颇有争论的周杰伦《蜗牛》中的歌词“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也表达了

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以此审视,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流行歌曲自有超越大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案例呈现]

中学生集体社团活动中的大众文化现象

活动类型 活动主题

文学社 金庸与武侠

三毛的浪漫主义

流行歌曲歌词赏析

王朔“躲避崇高”吗

影评组 好莱坞大片鉴赏

搞笑片的文化品位何在

《成长的烦恼》带来了什么

写作班

我与卡通的缘分

网络时代写什么

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变迁

[案例分析]

此类语文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建构开放和谐、丰富生动的语文课程问文化生态。

2.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文化心理氛围,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3.强化学生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态度,强化学生对各种文化产品、文化现象的关注。

4.活跃学校语文与大众文化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活跃学生的思想和对社会文化的兴趣。

(三)大众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潜在的难题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自身发展并不完善,往往遮蔽了它值得语文教育利用或借鉴的一面。而且,目前文化界的一些过激的批判之辞放大了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使得语文教育界对其望而却步,甚至视之为洪水猛兽。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开发大众文化这一课程资源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难题。

1.传统语文课程观、语文课程资源观的束缚。传统的语文课程局限于教师和教材,课程文化视野狭窄,教材选文集中体现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文化取向,语文课程活动也基本拒绝大众文化的参与,事实上形成了“我的眼里没有你”的局面。

2.语文教师素养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很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养,更别说去关注大众文化,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他们对大众文化并不了解,往往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大众文化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洪水猛兽。

3.大众文化这一课程资源落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往往难以操作和实施。有些语文教师即使意识到大众文化的重要性,也因没有寻找到恰当的方法,难以操作而告终。同时,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使得很多农村学校没有条件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把大众文化引入语文课堂。

当然,在语文教育的现实中,开发大众文化遇到的难题不止以上几种。这些难题都造成了学生与教师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矛盾,形成了学生在课上与课下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冲突,不利于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即使在新课改轰轰烈烈进行的今天,很多语文教师仍然漠视大众文化的影响,或者持观望、怀疑态度。当然,正如刘淼先生所说,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对语文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语文教师在信息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发挥“把关人”和“守门员”的作用,保持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张力,寻找适当的途径,科学合理地开发大众文化资源,为建造语文课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努力。

浅析初中语文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问题接踵而至。为改变以上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学校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又在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只有了解了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知识,才能真正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最初主要是针对“新课程运动”的弊

端而兴起的,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模式逐渐介绍到世界各国。此后校本课程作为与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相对的一个概念走进学校。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如果要很好地贯彻新的课程思想,就必须对校本课程究竟是什么、如何操作、如何评价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就是以校为本的课程,课程概念的多样性也同时导致了校本课程概念的多样性。比如我国有的学者认为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由学校内部人士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也称为“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应该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概念,它要求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应拘束于某一概念而妨碍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 就语文学科而言,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语文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语文课程。语文校本课程应该是由语文课程专家、学校领导、语文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能反映多种需求的、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包括改编、拓展或重新开发等方式开发适应某种特殊环境的课程。

(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在我国仍属于新兴的领域,需要我们在探索中总结规律和经验,所以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误区。

1.缺乏学科特性。 因为初中各学科都要开发符合自身学科特质的校本课程,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学科雷同、重复的现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应该注意分析语文学科所拥有的资源及优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本着实效有用的原则,对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筛选、加工、整合,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深层价值和学科价值,开发适合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避免泛化课程资源的行为。

2.忽略学校特色。 由于各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教学环境、人文积淀、社区资源等都有差别。有些学校盲目开发校本课程或借鉴他人经验,忽略了自身的特色。因此,语文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遵循课程开发规律,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允许不同的教师个性地开发课程。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开发出真正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方案。

3.缺乏选课指导。 初中生对很多事物缺乏辨证分析和清醒认识,一些学校只是负责把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出来,对学生的选课没有科学指导。尽管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出来的,但仍可能出现学生不知道如何

选择和选择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的情况。学生对校本课程和自己的兴趣发展以及知识需求也可能没有完全了解。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

4.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校对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系统缺乏科学性和完善性,导致评价失真。完善配套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语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课程评价体系应该强调发挥发展功能,提倡形成性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并且尽量客观描述学生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语文校本课程是国家语文课程的有益补充,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张扬学校个性,形成教学特色;引导语文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学校、语文教师、学生平等对话,促进课程“生态圈”和谐有序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语文课程在选择性、开放性、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结合本校实际,灵活处理课程关系。 新课标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本校实际,灵活处理校本语文课程与国家语文课程的关系。对语文课标、教学大纲、通用教材进行调整、重组、拓展或延伸。

语文教师可以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密切结合,在课内和课外比较阅读、课内知识向外迁移、加强作文教学指导与训练等方面进行实践。找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平衡点,妥善处理二者关系。

2.转变教学观念,提供语文实践空间。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一线教师应该采用对话教学观、大语文教育观等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校可以配合语文课程开展文学社活动、读书笔记展评、征文评选、社会调查、编辑校刊等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空间。

3.拓宽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语文课程不应该局限与教材内容,可以对教材进行扩展。教师可以关注社会生活,追踪时代热点,开设“青春小说阅读”“流行文化之我见”“网络写作的奇妙世界”等专题课程,让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紧跟时代步伐,在充满时代气息的语文课程中发展自我。

4.巧妙使用教材,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材在功能上由灌输学生权威理论知识的中介向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范例”转化。新课程在教材的实施上也

由单纯的教学提示转变为素材提示。这些改变为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发展空间。教师可以对教材灵活运用,包括重组单元、调整进度、增加教学内容等以便与校本课程衔接。同时可以对教辅教材、教具、课件等自主开发和利用,探索适合本校的特色教学方法,整合课程资源,使之优化组合。

[案例呈现]

山东大学附中校本课程:“感受济南泉文化”

课程共分为十讲: 第一讲:泉文化绪论(了解泉文化的概念,明确感受研究泉文化的意义)

第二讲:研究方法指导:

包括:(1)如何选题,制定研究计划。(2)如何搜集、筛选利用资料、信息。(3)如何利用研究资料、信息,形成自己独特、合理的观点。(4)如何表达研究成果,形成调查报告、论文、文学作品等形式。

第三讲:济南泉水的形成和分布状况。

包括地质构造、地理环境(如土壤、地质构造、植被等)。 以查资料、实地勘探、实地游览为主,如实地游览济南的四大泉群及其源头。

第四讲、第五讲:济南泉文化的形成。

包括泉水与泉城,名泉与名人,泉水与文学艺术。

实地游览名泉及相关博物馆,探访名人遗迹。

第六讲:泉文化对济南的意义

(1)实地访谈济南市民对泉的了解和认识。

(2)泉文化对泉城人文化心理的影响。

(3)泉文化与济南旅游业、经济的关系。

第七讲:济南泉水的现状及原因 了解济南泉水现状,如环境污染、停喷等等。探究济南名泉干涸和停喷的原因,到泉水源地和泉水实地勘测。

第八讲:泉文化的未来及建议

第九讲:交流、检查、总结学习研究的情况。

第十讲:提交研究成果。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文学作品等形式。 具体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子课题:

(1)趵突泉的形成与历史。

(2)名人与名泉。

(3)老舍与济南名泉。

(4)名泉的传说。

(5)《老残游记》中的济南泉水。

(6)泉韵——名泉的审美价值。

(7)发展济南旅游,打好泉文化的招牌。

(8)济南泉水的形成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9)济南泉水的现状与对策。

(10)泉文化对济南人文化心理的影响。

„„

[案例分析]

该校本课程的意义:

1.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充分结合了本校的实际。

2.课程内容丰富,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3.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子课题来研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成课程的来源要素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因为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是很难变成语文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Curriculum Resource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

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由于语文学科的明显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我们主张采用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即形成语文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语文课程资源”不等同于“语文教科书”,传统所指称的“教材”并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新课程改革提倡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赋予了语文课程资源更宽广的内涵和外延,采用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更切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实际。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教育界一般把课程资源从功能特点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加以分类:

1.根据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指的是能直接进入语文课程的,成为课程素材或来源的那些对象。素材性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条件性课程资源指的是间接作用于课程的那些对象。它决定着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水平、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效益,如人力、物力、场所、媒介、环境等。当然,这两类课程资源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课程资源既是课程的素材又是课程的条件,比如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

2.根据空间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属于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即为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也同样可以包括这两种课程资源。一般来将,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应该占主要地位,但外课

程资源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往往忽略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课程资源意识淡薄。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局限于教材,忽略对教材资源的深层挖掘,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其实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并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占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使语文教学如鱼得水,因此,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资源的眼睛,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

2.漠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并不少,但我们不可能全部拿来,语文教师应该谨慎地筛选、鉴别、净化。但一些教师仅仅以是否适合教学为出发点,忽略学生发展的主体性。语文课程要以“能否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大力发掘那些能够开放学生头脑和手脚、能够激发学生灵感和创意的资源,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参与的兴趣。

3.忽略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课程资源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并不是都适合每个学校的教学,一些学校急于借鉴他校经验或开发课程资源,忽略自身实际情况,反而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从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出发,采集具有地力特色的、个性化的课程资

源,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课程与时代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4.使用课程资源时效率不高。 有些学校挖掘出课程资源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未能灵活、高效地使用,反而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各种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如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社会调查、自然观察等。只有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灵活高效地使用课程资源。

(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且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但目前语文教育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范围尚显狭窄,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应该是占首位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相对长久,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一,深挖教材资源,拓展语文教材的使用空间。教材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对语文课程而言,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语文教师应该学会由教材选文引发开去,可以生成很多“新教材”,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筛选、整合,立足原教材的点,努力把这个点推向广阔的面。拓展教材的使用空间,使教材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第二,注意整合教师、学生等课程资源。重视教师资源。教师的语言、体态、个性、情感、知识素养甚至个人生活阅历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这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影响;利用学生资源。学生的思维方法、见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均可纳入课程资源。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种资料,在交流中就成了共享的资源;把握课堂生成资源。课堂上学生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如果善于利用,这些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发掘隐性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电教室、班级图书角等的作用,积极开发阅读空间。 第三,跨学科开发课程资源。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新课程倡导的观念之一。如语文课上播放与课文有关的歌曲、配乐朗读、

利用挂图、投影、网上下载图片等方式优化语文教学;鼓励学生动手画文中展示的景象等。还可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学习语文的材料和情境。

2.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家长会、亲子作业设计等形式,使家长了解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内容、做法,调动家长支持、关注、参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实践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家庭阅读,请家长到学校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等等。 第二,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天地里去实践、去锻炼、去发展。比如组织广告用语的修辞研究活动,引导关注电视广告的语法运用;与博物馆、文化宫等单位建立联系,开展参观、采访等活动;参观考察本地的人文景观、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说写见闻、感觉等,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处理好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关系。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起到一种辅助作用。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统一的,我们要发挥校内外课程资源各自的优势,更要尽可能地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语文教育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案例呈现]

依托民俗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的咸鸭蛋》,课文中提到的“贴五毒”、“涂雄黄”等风俗。结合本地民俗文化,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学习活动:

1.搜集整理本地独特的习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学生自由分组,每组集中调查其中2个习俗,然后合作完成有关习俗解说的文章。

3.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交流讲解,看谁搜集得更丰富,讲解得更全面。

4.把学生写解说文章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分发到学生手中,让所有的同学都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从而深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案例分析]

本次活动的意义:

1.引入民俗文化资源,拓展了教材的使用空间。

2.加强了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

3.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大众文化: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进入21世纪,随着影视、报刊、电子、网络等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以其蓬勃的生命力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潮。

新世纪语文新课程改革也正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可以说,当今的大众文化与学校语文课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联系。从加强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角度看,大众文化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目前的语文教育界对大众文化存在激烈的论争,我们这里把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单独提出,以凸显其对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或Popular culture )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从西方法兰克福学派、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到英美西马理论家杰姆逊、费斯克以及法国学者布尔迪厄、鲍德里亚尔等都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他们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学者们也没有定论。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目前比较为大家认可的观点。即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新课标准在课程总目标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多样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部分又说:“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标牌广告等等。”新课标赋予了语文课程文化更宽广的外延,这里所说的“当代文化”、“多样文化”、“优秀文化”应当既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也包括正在蓬勃发展的

大众文化。而“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正是大众文化的现代传播媒介和具体存在形态。

1.开发大众文化这一课程资源时,语文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确实转变思想观念。语文教师应该看到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有很多值得开发之处。大众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文本雅俗共赏,有独特而深刻的审美意蕴。大众文化文本在形式上往往是俗的,但雅和俗只是形式上的区别,俗也可以严肃认真地传达精英思想,体现高品位。 第二,要注意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结合。因为学校语文课程主要是传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只是给我们一个语文教育的新视角或者说一种新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并不是说用大众文化替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第三,要认真筛选、过滤、净化。语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还应该明确:大众文化可谓泥沙俱下,把大众文化引入语文课堂,一定要经过认真鉴别。同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正确地引导,以期在语文教学中达到最佳效果。泛化大众文化反而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2.在语文课程中开发大众文化资源的有效策略:

第一,采用主题的形式把大众文化引入语文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中。比如写作活动的主题可以是:搞笑片的文化品位、流行歌曲歌词赏析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可以采用:金庸武侠小说的评介、网络小说的语言特征、广告用语的修辞手法等主题。尤其是金庸的武

侠小说,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曲折奇妙,而且往往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所包含的审美意蕴和侠士的正义之道很值得玩味,充分融合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优秀元素,使得小说在文化上精英与大众互渗,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我们完全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对金庸的小说进行鉴赏、分析,挖掘其具有的教育、审美、认知等功能。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上应该多下点工夫,教学方式方法应该注意灵活。 第二,以比较、激发、对接等方式把大众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设置情境,激活传统经典文化,引发学生对当下时尚文化的思考。比如初中教材入选的《丑小鸭》、《荒岛余生》(《鲁滨逊漂流记》的片段)等篇目早已排成了电影,可以将电影引进课堂,把小说和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上进行比较、评价。有些流行歌曲本身就根据古典诗词改编而来,如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则直接改编于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这些具有亲和力的电影和流行歌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经过谨慎鉴别、筛选、净化,优秀的大众文化文本可以直接进入教材体系。我们看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语文教材和读本已经开始做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比如大陆歌手崔健的《一无所有》直接入选严凌君编写的读本《青春读书课》。即便是最近颇有争论的周杰伦《蜗牛》中的歌词“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也表达了

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以此审视,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流行歌曲自有超越大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案例呈现]

中学生集体社团活动中的大众文化现象

活动类型 活动主题

文学社 金庸与武侠

三毛的浪漫主义

流行歌曲歌词赏析

王朔“躲避崇高”吗

影评组 好莱坞大片鉴赏

搞笑片的文化品位何在

《成长的烦恼》带来了什么

写作班

我与卡通的缘分

网络时代写什么

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变迁

[案例分析]

此类语文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建构开放和谐、丰富生动的语文课程问文化生态。

2.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文化心理氛围,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3.强化学生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态度,强化学生对各种文化产品、文化现象的关注。

4.活跃学校语文与大众文化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活跃学生的思想和对社会文化的兴趣。

(三)大众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潜在的难题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自身发展并不完善,往往遮蔽了它值得语文教育利用或借鉴的一面。而且,目前文化界的一些过激的批判之辞放大了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使得语文教育界对其望而却步,甚至视之为洪水猛兽。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开发大众文化这一课程资源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难题。

1.传统语文课程观、语文课程资源观的束缚。传统的语文课程局限于教师和教材,课程文化视野狭窄,教材选文集中体现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文化取向,语文课程活动也基本拒绝大众文化的参与,事实上形成了“我的眼里没有你”的局面。

2.语文教师素养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很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养,更别说去关注大众文化,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他们对大众文化并不了解,往往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大众文化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洪水猛兽。

3.大众文化这一课程资源落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往往难以操作和实施。有些语文教师即使意识到大众文化的重要性,也因没有寻找到恰当的方法,难以操作而告终。同时,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使得很多农村学校没有条件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把大众文化引入语文课堂。

当然,在语文教育的现实中,开发大众文化遇到的难题不止以上几种。这些难题都造成了学生与教师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矛盾,形成了学生在课上与课下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冲突,不利于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即使在新课改轰轰烈烈进行的今天,很多语文教师仍然漠视大众文化的影响,或者持观望、怀疑态度。当然,正如刘淼先生所说,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对语文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语文教师在信息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发挥“把关人”和“守门员”的作用,保持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张力,寻找适当的途径,科学合理地开发大众文化资源,为建造语文课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努力。


相关文章

  • 浅析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作者:马萃英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重视.中 ...查看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2011.08止) 江洁华 Web2.0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与应用初探 刘亚萍 Web2.0条件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李理 Web 2.0助力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web 2.0下的各种工具协助班级 ...查看


  •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课题主题报告
  •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课题主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 ...查看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 特殊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8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增补课题
  • 附: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增补课题名录 一.规划课题:153 项 序号 单位全称 1 海门市东洲小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查看


  • 台教研室200909号
  • 台教研室[2009]09号 关于公布2009年台州市教研系统立项课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直属学校: 根据<台州市教研系统教学研究课题与成果管理办法>精神,经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或市直学校推荐,评审委员会评审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报告
  •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报告 隆尧县北楼中学 冯广魁 一.研究目标 首先,本课题研究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乃至作为"人"的意义上的发展.在具有生命价值的教育研究实践和共同体生活中,能够促进语文教师形成自己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查看


  •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
  • 201 1年第2期 学术探索 Academic Exploration 201 1年4月 No.2,2011 Apr.,2011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 王鉴,安富海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