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沟通及护理

2011年9月

第23卷下半月第18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JournalofChinesePeople’8Health

V01.23

Sep.2011

SHM

No.18

【护理研究与实践】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沟通及护理

邵丕彦

(吉林省通化市海龙精神病院,吉林通化135007)

【摘要】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和护理。方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体会患者的心境并给予关心和同情;创造良好

的休养环境;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工娱疗;加强缓解期的护理;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有效的心理沟通和护理是治疗抑郁症的基础。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沟通;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1.18.065

中圈分类号:

11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369(2011)18—2305一02

地做工作,同他交谈,分散他痛苦的情感体验,并时刻注意其情绪变化及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心理治疗及精心护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学习、工作等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临床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做好心理护理,才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抑郁症在住院患者中比较多见。其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悲观厌世,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自伤、自杀。除了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外。对此类患者加强心理沟通及护理极为重要。现介绍临床护理中的体会: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和护理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沟通和护理的前提和保证。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抑郁症的患者均表现接触被动,接触此类患者时要热情、态度和霭、言语恰当。对其要有同情心,要正确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发病病因、心理体验、思维内容。以便做好护理工作。要达到与抑郁患者的有效心理沟通,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业务水平,要有丰富的专科护理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护士应尊重、信任、关心、理解患者.使患者感觉到温暖而产生信任感。当患者向护士倾述时,要耐心细致地倾听,并给予合理、科学的解释。帮助患者分析哪些是病态的想法。设法帮助患者找出排泄压力的方法,从而达到对抑郁症患者的有效心理沟通和护理。2要体会患者的心境.给予关心与同情

要体会患者的心境,给予关心与同情,这往往会使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当患者采取自杀行为被护理人员制止后。护理人员不要责备他,要不间断地与患者相处交谈。诱导并启发患者努力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真实的想法,使之感到护理人员能够为他分担痛苦,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逐渐地消除其自杀念头。例如,患者男,36岁.有严重自杀念头.在行自杀时被护士发现后。当班者没有训斥他.而是耐心地开导他,在护理人员反复耐心劝说下,他说出了自杀的原因:“我的脑子、肺及所有脏器都坏了,活着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了。”护理人员了解到患者自杀的原因后。有针对性

理,患者自杀的念头消失了,其他精神症状也逐渐消失。出

院时这位患者非常感激地对护士说:“要不是你们救了我,我早已不在人世了。”患者家属也非常感激护理人员给了他亲人第二次生命。

3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大影响,对患者的感觉、注意、认识和情感都可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良好的环境对抑郁患者更为重要。抑郁患者所住的病房,应易于观察,避免噪声和干扰;室内色调应明快和谐,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保持病室整洁。另外,应积极引导患者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帮助,从而使抑郁患者感受到愉快、和谐的气氛,改善寂寞、消沉、低落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的乐趣,使患者配合治疗。

4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适当的文体活动,让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患者病情一旦好转,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当患者能够完成某项劳动任务时,就会增强自信心,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在护理工作中,经常组织病情好转的患者参加打扫室内外的卫生等劳动,这样,使患者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其他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患者能在劳动中感到自身的价值。有时还组织患者唱歌、看电视、听音乐、下棋、玩扑克,既能丰富患者的休养生活,又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通过这些活动使患者既得到功能锻炼.又能纠正其病态的精神活动,恢复其生活能力.促进病情的恢复。5严格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加强缓解期患者的护理

抑郁状态的患者.当病情好转时.思想和动作的抑制虽然减轻,但自杀念头仍很强烈。此时极容易在工作人员不备的情况下实施自杀。有的患者往往隐藏自杀念头,采取各种方法骗取医护人员的信任.如伪装痊愈、佯装愉快、主动参加病房集体活动等。企图摆脱护理人员的监视,某些假象在短时间内难以识破。例如。我院1988年夏季的一天.一例抑郁

(下转第2315页)

2305

万方数据

2011年9月

第23卷下半月第18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JournalofChinesePeople’8Health

V01.23

Sep.2011SHM

No.18

关节炎56例[J].新中医。2006,38(6):75.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41.

[9][10]

魏杜军.红花注射液结合施沛特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98—199.

陈文梅,金鸣,吴伟,等.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

(收稿日期:201l一06一13)

(上接第2278页)

有无出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如穿刺局部有出血或渗血,提示压迫不到位或过松,可追加气体2—3ml或重新加压包扎。2.3.2出血观察与护理由于手术过程全程肝素化,故易引起穿刺点部位出血和血肿。为了便于观察,叮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术后保持术侧腕关节伸直、制动6小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3.3术侧肢体及末梢循环的观察患者返回病房后,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穿刺处出血、渗血情况及手部皮肤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等,向患者讲解穿刺侧肘关节取小于45度屈曲位可促进静脉回流。根据手指色泽、温度、手指活动、毛细血管回充盈试验、指腹张力等综合分析判断手的血液循环【4J。如患者手指皮肤发紫,并诉手部发麻。提示压迫过紧影响静脉血液循环。应及时调整气囊充气量。

2.3.4气囊压迫器的护理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1—2h开始放出气囊内气体,3—5ml/次,每隔1—2小时放气1次。放气过程中,如穿刺处有出血,可将气囊内重新注入气体。同时延长气囊压迫的时间。术后4—6h抽出气囊内剩余气体,观察lO分钟或更长时间.如无出血,可撤出气囊压迫器。2.3.5术后指导术后嘱患者将术侧前臂向上举起或放于胸前,经常活动手指,可有效缓解手部肿胀及疼痛。穿刺侧肢体在24h内严禁加压。术后测量血压和静脉穿刺等操作应避免在患侧进行。患者不需绝对卧床,指导患者多饮水,(上接第2304页)

要求后勤人员搞好病房维修,确保环境安全。

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自我解脱,提高患者心理承受力,早日适应社会。

(上接第2305页)

状态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护理,病情明显好转,已接近痊愈.故改为三级护理.在外出活动时撞火车身亡;还有一例抑郁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而改为二级护理,住在一般病室,一天夜问在上厕所时,乘值班者不备用事先准备的绳子吊在暖气片上自缢身亡。因此.对病情好转的患者,也不能放松监护,仍要加强心理沟通和护理。6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

患者患了病。家属毫无疑问会受患者情绪的影响。也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影响患者,两者

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按时服用抗凝药物,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3讨论

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出血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卧床时间短、出院早、舒适度影响小"1、局部疼痛相对较轻等优点,解决了床上大小便的弊端,使患者康复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治疗不仅受手部血管条件的限制,术后如果处理不当还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随着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广泛开展,护士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护理的重点在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长纯,刘培敏,任国成.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

病的对比研究[J].中国病案,2009,1(3):47—48.【2】

王湘枝,秦延平.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观察对比[J】.中国医疗前沿,2008,3(8):120.

【3]

马磊。王健.彭新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配合[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6.14(4):300—

301.

[4】王丽姿,姚翠伴.朱莲香.等.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患者的腕部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1(8);10一

11.

[5]祝秋萍,王荣凤.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舒适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6(13):26.

(收稿E1期:20ll一07—30)

参考文献

【1]陈佩俊.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观点和原因[J】.国外医学.精

神病分册。1988,(2):104.

(收稿日期:201l一0r7—11)

互相影响.对病情十分不利。护理人员应对家属进行耐心解释、安慰,说清道理,使他们对疾病及治疗等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疑虑,并劝导他们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防影响患者的情绪,与医务人员尽力配合,鼓励患者战胜疾病。这样才会使患者心理得到极大的安慰。

总之,在护理抑郁患者时,应合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整体护理原理.矫正患者的病态思维和想法。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有效地治疗患者,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收稿日期:2011—06—13)

2315

万方数据

2011年9月

第23卷下半月第18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JournalofChinesePeople’8Health

V01.23

Sep.2011

SHM

No.18

【护理研究与实践】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沟通及护理

邵丕彦

(吉林省通化市海龙精神病院,吉林通化135007)

【摘要】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和护理。方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体会患者的心境并给予关心和同情;创造良好

的休养环境;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工娱疗;加强缓解期的护理;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有效的心理沟通和护理是治疗抑郁症的基础。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沟通;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1.18.065

中圈分类号:

11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369(2011)18—2305一02

地做工作,同他交谈,分散他痛苦的情感体验,并时刻注意其情绪变化及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心理治疗及精心护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学习、工作等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临床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做好心理护理,才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抑郁症在住院患者中比较多见。其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悲观厌世,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自伤、自杀。除了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外。对此类患者加强心理沟通及护理极为重要。现介绍临床护理中的体会: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和护理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沟通和护理的前提和保证。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抑郁症的患者均表现接触被动,接触此类患者时要热情、态度和霭、言语恰当。对其要有同情心,要正确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发病病因、心理体验、思维内容。以便做好护理工作。要达到与抑郁患者的有效心理沟通,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业务水平,要有丰富的专科护理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护士应尊重、信任、关心、理解患者.使患者感觉到温暖而产生信任感。当患者向护士倾述时,要耐心细致地倾听,并给予合理、科学的解释。帮助患者分析哪些是病态的想法。设法帮助患者找出排泄压力的方法,从而达到对抑郁症患者的有效心理沟通和护理。2要体会患者的心境.给予关心与同情

要体会患者的心境,给予关心与同情,这往往会使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当患者采取自杀行为被护理人员制止后。护理人员不要责备他,要不间断地与患者相处交谈。诱导并启发患者努力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真实的想法,使之感到护理人员能够为他分担痛苦,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逐渐地消除其自杀念头。例如,患者男,36岁.有严重自杀念头.在行自杀时被护士发现后。当班者没有训斥他.而是耐心地开导他,在护理人员反复耐心劝说下,他说出了自杀的原因:“我的脑子、肺及所有脏器都坏了,活着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了。”护理人员了解到患者自杀的原因后。有针对性

理,患者自杀的念头消失了,其他精神症状也逐渐消失。出

院时这位患者非常感激地对护士说:“要不是你们救了我,我早已不在人世了。”患者家属也非常感激护理人员给了他亲人第二次生命。

3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大影响,对患者的感觉、注意、认识和情感都可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良好的环境对抑郁患者更为重要。抑郁患者所住的病房,应易于观察,避免噪声和干扰;室内色调应明快和谐,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保持病室整洁。另外,应积极引导患者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帮助,从而使抑郁患者感受到愉快、和谐的气氛,改善寂寞、消沉、低落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的乐趣,使患者配合治疗。

4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适当的文体活动,让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患者病情一旦好转,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当患者能够完成某项劳动任务时,就会增强自信心,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在护理工作中,经常组织病情好转的患者参加打扫室内外的卫生等劳动,这样,使患者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其他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患者能在劳动中感到自身的价值。有时还组织患者唱歌、看电视、听音乐、下棋、玩扑克,既能丰富患者的休养生活,又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通过这些活动使患者既得到功能锻炼.又能纠正其病态的精神活动,恢复其生活能力.促进病情的恢复。5严格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加强缓解期患者的护理

抑郁状态的患者.当病情好转时.思想和动作的抑制虽然减轻,但自杀念头仍很强烈。此时极容易在工作人员不备的情况下实施自杀。有的患者往往隐藏自杀念头,采取各种方法骗取医护人员的信任.如伪装痊愈、佯装愉快、主动参加病房集体活动等。企图摆脱护理人员的监视,某些假象在短时间内难以识破。例如。我院1988年夏季的一天.一例抑郁

(下转第2315页)

2305

万方数据

2011年9月

第23卷下半月第18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JournalofChinesePeople’8Health

V01.23

Sep.2011SHM

No.18

关节炎56例[J].新中医。2006,38(6):75.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41.

[9][10]

魏杜军.红花注射液结合施沛特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98—199.

陈文梅,金鸣,吴伟,等.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

(收稿日期:201l一06一13)

(上接第2278页)

有无出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如穿刺局部有出血或渗血,提示压迫不到位或过松,可追加气体2—3ml或重新加压包扎。2.3.2出血观察与护理由于手术过程全程肝素化,故易引起穿刺点部位出血和血肿。为了便于观察,叮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术后保持术侧腕关节伸直、制动6小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3.3术侧肢体及末梢循环的观察患者返回病房后,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穿刺处出血、渗血情况及手部皮肤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等,向患者讲解穿刺侧肘关节取小于45度屈曲位可促进静脉回流。根据手指色泽、温度、手指活动、毛细血管回充盈试验、指腹张力等综合分析判断手的血液循环【4J。如患者手指皮肤发紫,并诉手部发麻。提示压迫过紧影响静脉血液循环。应及时调整气囊充气量。

2.3.4气囊压迫器的护理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1—2h开始放出气囊内气体,3—5ml/次,每隔1—2小时放气1次。放气过程中,如穿刺处有出血,可将气囊内重新注入气体。同时延长气囊压迫的时间。术后4—6h抽出气囊内剩余气体,观察lO分钟或更长时间.如无出血,可撤出气囊压迫器。2.3.5术后指导术后嘱患者将术侧前臂向上举起或放于胸前,经常活动手指,可有效缓解手部肿胀及疼痛。穿刺侧肢体在24h内严禁加压。术后测量血压和静脉穿刺等操作应避免在患侧进行。患者不需绝对卧床,指导患者多饮水,(上接第2304页)

要求后勤人员搞好病房维修,确保环境安全。

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自我解脱,提高患者心理承受力,早日适应社会。

(上接第2305页)

状态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护理,病情明显好转,已接近痊愈.故改为三级护理.在外出活动时撞火车身亡;还有一例抑郁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而改为二级护理,住在一般病室,一天夜问在上厕所时,乘值班者不备用事先准备的绳子吊在暖气片上自缢身亡。因此.对病情好转的患者,也不能放松监护,仍要加强心理沟通和护理。6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

患者患了病。家属毫无疑问会受患者情绪的影响。也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影响患者,两者

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按时服用抗凝药物,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3讨论

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出血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卧床时间短、出院早、舒适度影响小"1、局部疼痛相对较轻等优点,解决了床上大小便的弊端,使患者康复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治疗不仅受手部血管条件的限制,术后如果处理不当还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随着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广泛开展,护士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护理的重点在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长纯,刘培敏,任国成.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

病的对比研究[J].中国病案,2009,1(3):47—48.【2】

王湘枝,秦延平.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观察对比[J】.中国医疗前沿,2008,3(8):120.

【3]

马磊。王健.彭新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配合[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6.14(4):300—

301.

[4】王丽姿,姚翠伴.朱莲香.等.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患者的腕部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1(8);10一

11.

[5]祝秋萍,王荣凤.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舒适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6(13):26.

(收稿E1期:20ll一07—30)

参考文献

【1]陈佩俊.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观点和原因[J】.国外医学.精

神病分册。1988,(2):104.

(收稿日期:201l一0r7—11)

互相影响.对病情十分不利。护理人员应对家属进行耐心解释、安慰,说清道理,使他们对疾病及治疗等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疑虑,并劝导他们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防影响患者的情绪,与医务人员尽力配合,鼓励患者战胜疾病。这样才会使患者心理得到极大的安慰。

总之,在护理抑郁患者时,应合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整体护理原理.矫正患者的病态思维和想法。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有效地治疗患者,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收稿日期:2011—06—13)

2315

万方数据


相关文章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的作用
  • [摘 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 ...查看


  • 精神障碍护理学(串讲)
  •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特点 [名词解释]精神障碍护理学:是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实践指南和理论依据,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社会功能和心理的全面康复. [简答]精神障碍护 ...查看


  • 喉癌患者术后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 摘 要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方法 对60例择期手术的喉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自身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得到改善,干预 ...查看


  • [精神障碍护理学]小抄小条做条名词解释简答题已排版
  • 传统(经典)抗精神病性药物: 电休克治疗(EST): 工娱疗法: 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诊断: 急性精神障碍: 记忆: 交叉耐药性: 焦虑症: 护患沟通: 惊恐发作: 精神病: 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综合 ...查看


  • 抑郁症现状研究
  • 抑 郁 症 现 状 研 究 一.前言: 抑郁症是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中心的临床症状.它包括多种症状与 ...查看


  • 社区护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附件1: 社区护理(独立本科100705)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河科大医学院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一般疾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状况调查 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3 不同社区护理措施对高 ...查看


  • 老年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
  • 护理园地 老年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 焦翠莲 胡基贤 青岛市社会福利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近年来,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我国目前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 ...查看


  • 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
  • <中国病案>2013年第14卷第6期 ・73・ 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 214005无锡市 摘要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肝炎科丁卫芳 目的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重型肝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 ...查看


  • 心内科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整体护理论文
  • 心内科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整体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对心内科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整体护理的效果. 方法:对43例心内科患者的人性化整体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积极的人性化整体护理,有效的心理沟通,患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