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

课程名称 矫治社会工作

授课学期 2011 学年至 2012 学年

第学期

学院 法 学 院

专 业 法 律 硕 士

学 号 2011011208

姓名 陈 卓

任课教师 石大建

交稿日期 2012年6月5日

成绩

阅卷教师签名

日 期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

一、关系的建立阶段

基本资料

姓名: 杨某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7 年8月

文化程度: 初中

婚姻状况: 已婚( 刚领结婚证书不久)家庭成员情况: 妻子徐某,安徽籍外来打工妹,现无业父母亲均为征用土地退休工家庭地址:上海市XX 区XX 镇XX 村犯罪及处罚情况:1985 年4 月7 日,杨某因犯强奸罪、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因杨某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 2003 年7 月11 日被假释,假释到期日为2007 年1月29 日,剥夺政治权利7 年,附加刑到期日为2012 年7 月10 日。

背景资料

家庭背景: 父母亲以及兄弟共5 人, 杨某现与父母一起居住生活,父子和母子关系都比较融洽。生活经历:杨某家住农村, 1985 年杨某犯案前家中有5 人。父母以务农为主,兄弟两人都在读书,相对而言,家中生活较为拮据。杨某本人初中未读完就中途辍学,家处城乡接合部的杨某从小就有着对繁华生活的梦想,他为此努力过,但收入总是微薄。为了改变现状脱贫致富,他竟然数地、数处行窃,做起了不劳而获快快发财的美梦来,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越陷越深,直至犯下了强奸罪、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矫治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

对象的性格杨某性格内向,从小孤僻,不善交友,平时闷声不响,但易急躁, 鲁莽,行事草率。读书时他每天从家门到学校门,又从学校到家门,不在外面玩耍,沉默寡言。他平时的所思所想不外露,别人看不出,也掌握不了。因此,杨某案发时人们感到很突然。对象的心理杨某犯罪已受到法律制裁,长期的狱中生活使本来就内向的杨某越发趋于沉闷。假释回来后,自认低人一等的杨某所想所思羞于向亲朋故友交流,甚至也不向自家兄弟吐露半句。自卑感与日俱增, 心态已不正常。

家庭和社会关系

杨某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杨某假释回来后,兄弟二人已有家室, 造新居另行居住。兄弟二人新居造得较好, 兄弟二人的收入也较好,这些不能不对杨某有所触动, 既可能激励杨某,也可能使杨某造成心态不平衡。杨某的父亲、母亲均已退休,每月各有几

百元的退休金。杨某的父亲闲不住, 每天替人家洗油烟机,挣的钱用于家中生活还可贴补杨某。杨某已与一位安徽籍外来打工妹徐某领了结婚证书。现徐某无业, 对杨某可能有负面影响。

经济基础与事业发展

杨某假释回来后,很快报上了户口,又拿到了劳动手册,并被推荐到大卖场超市配售中心收货处工作,就目前而言, 基本上解决了本人的生活问题。据分析, 杨某经济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一是新婚的妻子还没有工作;二是存在快速致富的思想和动机,与同时出来的狱友盲目攀比,认为自己经济与他们比差距很大;三是杨某无专业技能,且文化水平又低, 缺乏竞争能力;四是杨某就业的超市大卖场配售中心准备搬迁异地,杨某面临着失业与重新就业的可能。

三、社区矫治计划

认知与领悟

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者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摆脱无法消解的症结和自己看不到的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让杨某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犯罪的思想根源,解决错误的思想问题,面对现实,勇敢地接受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与过去错误的思想、行为彻底决裂。

有针对性地对杨某提供个别化的服务

杨某犯罪时还不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犯罪,文化低下,知识贫乏,且父母忙于生计,放松了对杨某的教育,加上他本人性格内向,行事鲁莽,这些因素对他的犯罪有着一定的催生作用。因此,需要对其恶习劣根进行综合治理,有针对性地对杨某进行个别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做到因人施教。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事物在不断的发展,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何况案主的情绪处在不稳定,心态处于不正常的情况下,因此,及时、尽快、详细地了解、掌握案主的家庭、就业、工作、生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修正方案,制订措施,因势利导。

点面渗透

杨某固执、暴躁、孤僻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善与人交往,也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简单地说教,对他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但这种人自尊心很强,往往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因此,从信任他,接纳他,尊重他的价值和尊严,运用探索、 描述、 宣泄的方法, 让他主动敞开心扉,以便我们对症下药。母亲介入,亲情感化,攻心为上杨某从小就非常爱他的母亲, 母亲在他的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特别是杨某在狱中服刑

期间,杨某母亲每年数次不辞辛劳探监,省吃俭用给他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支持,使杨某刻骨铭心,感激涕零,母亲在杨某心中的位置至高无上,无与伦比。邀请母亲介入到对杨某的矫治工作中来,对杨某实施心理战术,亲情感化,定能收到成效。

四、矫治介入

介入理念

杨某犯罪性质严重,但我们认为,杨某犯罪时还未成年,应属文化知识极其低下的“三失”青年,是在缺乏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实施犯罪的,当时他的思想还不成熟,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现已在监狱服刑改造多年。现能够假释回来,说明杨某在狱中表现良好,现已不至于危害社会,他又具有同其他矫治对象不同的状况,以平等的观念对待杨某,接纳他、尊重他的性格,以个别化、人性化的观念对其开展矫治工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花上一定的工夫,杨某是能够矫治好的。

介入层面和过程:

1. 建立档案与签订合同,实施目标管理。

2. 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

从杨某犯罪的性质、矫治的期限难度、收效等方面综合考虑,特为杨某聘请了四名社区矫治志愿者。从亲情易于突破这一点出发,也特聘请杨某的兄长为社区矫治志愿者。志愿者采取访谈、疏导、激励等方式对杨某开展了“几帮一”的帮教。事实表明志愿者成了社区矫治中一支有效的力量。

3. 对杨某进行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有的放矢。

(1)制定全年的集中教育学习计划,进行目标控制。

每月对杨某等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学习,以学习法律为主要内容。每次授课后组织对象们进行讨论,双方互动,当日消化,特别注重启发、引导杨某发言讨论。杨某学习较为投入,在学习日常行为奖罚的规定文件时,杨某提出将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复印给他们,这一较好的提法,当即给予肯定,又如,有一次集中学习正逢杨某上班,几天后,杨某到社工办公室来主动要求给他补上一课。

(2)每周组织杨某到镇敬老院进行公益

劳动,旨在培养和确立杨某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观念。公益劳动基地的联络员对杨某的劳动表现评价很高,杨某每周总能保质超时参加公益劳动,杨某对社工说:“通过无偿的公益劳动,我多少能赎回以前所犯的罪孽,多少能回报一点社会,我人感觉充实了,轻松了。”

(3) 要求杨某每月按时交一份思想汇报,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 重点是反映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4) 每月至少对杨某进行个别教育谈话两次,谈话前事先构思好谈话的目的、内容、方式,并提前两三天通知杨某。每次朋友式、 和风细雨般的语言, 一张椅, 一杯茶,

深深打动杨某残缺破碎的心,触动他麻木的神经。并有目的地让杨某进行情绪宣泄,在交流中,对杨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4. 请出杨某的兄长和母亲来对杨某进行教育和感化,杨某对母亲的亲情刻骨铭心,孝敬有加,杨某曾郑重其事地对妻子说:“今后你亏待我可以,但千万不可亏待我娘。”请出杨某的母亲介入矫治协助社工做杨某的思想教育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矫治评估与跟进

矫治评估

通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治工作,矫治收到的效果比较明显,杨某能够自愿接受社区矫治, 自觉遵守矫治中的规章制度, 主动服从日常行为的管理,具体表现在:

1. 杨某的精神已振作起来,自卑的心理已基本消除,心态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谈对象到现在已领取结婚证书, 同该女子走过了相识、交往、 恋爱到缔结良缘的几个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仅被认为是该女子对杨某的一个认可,更重要的应该被认为是杨某自己思想境界的一种升华,是他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一张结婚证书向人们展示的不仅仅是杨某婚姻成功,而是证明杨某重新做人的开始,是社区矫治工作结出的硕果。

2. 杨某的性格也有所改变,以前遇事暴躁,语粗声高, 态度恶劣的状况基本得到遏制。也能较好地控制住、把握住自己的感情,稳住自己的心态,以达到了超我的境界,大有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意味。

3. 自觉参加社区矫治的日常管理活动积极性较高, 表现在集中学习时认真听讲, 互动中联系思想实际及时消化,按时交自己的思想汇报, 自觉参加公益劳动, 在劳动中积极主动。初步确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思想。

矫治跟进

虽然对杨某的矫治工作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一些方面需要继续探讨, 需要跟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社区矫治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执法工作,依法矫治正是我们对对象进行日常行为管理的基本准则,研究、把握和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社区矫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1. 进一步融合社会资源,充分运用社会的一切资源,形成社工与社区与职能部门共同作用的矫治体系,共同构筑一个资源网络。增强对象取得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治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发挥社区矫治志愿者对杨某的帮教作用。

2. 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对杨某有针对性地适当增加分类教育学习,开一些小灶,充分体现个性化、有效性的原则,使杨某在浓重的政治氛围中受到熏陶,在感化中得到矫治的效果。

3. 让杨某等人参加镇劳动保障所举办的技能培训,让他多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增强他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4. 引导杨某关心、关爱他人,多做好事、益事、善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课程名称 矫治社会工作

授课学期 2011 学年至 2012 学年

第学期

学院 法 学 院

专 业 法 律 硕 士

学 号 2011011208

姓名 陈 卓

任课教师 石大建

交稿日期 2012年6月5日

成绩

阅卷教师签名

日 期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假释人员社区矫正个案分析

一、关系的建立阶段

基本资料

姓名: 杨某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7 年8月

文化程度: 初中

婚姻状况: 已婚( 刚领结婚证书不久)家庭成员情况: 妻子徐某,安徽籍外来打工妹,现无业父母亲均为征用土地退休工家庭地址:上海市XX 区XX 镇XX 村犯罪及处罚情况:1985 年4 月7 日,杨某因犯强奸罪、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因杨某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 2003 年7 月11 日被假释,假释到期日为2007 年1月29 日,剥夺政治权利7 年,附加刑到期日为2012 年7 月10 日。

背景资料

家庭背景: 父母亲以及兄弟共5 人, 杨某现与父母一起居住生活,父子和母子关系都比较融洽。生活经历:杨某家住农村, 1985 年杨某犯案前家中有5 人。父母以务农为主,兄弟两人都在读书,相对而言,家中生活较为拮据。杨某本人初中未读完就中途辍学,家处城乡接合部的杨某从小就有着对繁华生活的梦想,他为此努力过,但收入总是微薄。为了改变现状脱贫致富,他竟然数地、数处行窃,做起了不劳而获快快发财的美梦来,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越陷越深,直至犯下了强奸罪、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矫治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

对象的性格杨某性格内向,从小孤僻,不善交友,平时闷声不响,但易急躁, 鲁莽,行事草率。读书时他每天从家门到学校门,又从学校到家门,不在外面玩耍,沉默寡言。他平时的所思所想不外露,别人看不出,也掌握不了。因此,杨某案发时人们感到很突然。对象的心理杨某犯罪已受到法律制裁,长期的狱中生活使本来就内向的杨某越发趋于沉闷。假释回来后,自认低人一等的杨某所想所思羞于向亲朋故友交流,甚至也不向自家兄弟吐露半句。自卑感与日俱增, 心态已不正常。

家庭和社会关系

杨某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杨某假释回来后,兄弟二人已有家室, 造新居另行居住。兄弟二人新居造得较好, 兄弟二人的收入也较好,这些不能不对杨某有所触动, 既可能激励杨某,也可能使杨某造成心态不平衡。杨某的父亲、母亲均已退休,每月各有几

百元的退休金。杨某的父亲闲不住, 每天替人家洗油烟机,挣的钱用于家中生活还可贴补杨某。杨某已与一位安徽籍外来打工妹徐某领了结婚证书。现徐某无业, 对杨某可能有负面影响。

经济基础与事业发展

杨某假释回来后,很快报上了户口,又拿到了劳动手册,并被推荐到大卖场超市配售中心收货处工作,就目前而言, 基本上解决了本人的生活问题。据分析, 杨某经济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一是新婚的妻子还没有工作;二是存在快速致富的思想和动机,与同时出来的狱友盲目攀比,认为自己经济与他们比差距很大;三是杨某无专业技能,且文化水平又低, 缺乏竞争能力;四是杨某就业的超市大卖场配售中心准备搬迁异地,杨某面临着失业与重新就业的可能。

三、社区矫治计划

认知与领悟

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者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摆脱无法消解的症结和自己看不到的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让杨某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犯罪的思想根源,解决错误的思想问题,面对现实,勇敢地接受人生的挫折和不幸,与过去错误的思想、行为彻底决裂。

有针对性地对杨某提供个别化的服务

杨某犯罪时还不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犯罪,文化低下,知识贫乏,且父母忙于生计,放松了对杨某的教育,加上他本人性格内向,行事鲁莽,这些因素对他的犯罪有着一定的催生作用。因此,需要对其恶习劣根进行综合治理,有针对性地对杨某进行个别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做到因人施教。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事物在不断的发展,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何况案主的情绪处在不稳定,心态处于不正常的情况下,因此,及时、尽快、详细地了解、掌握案主的家庭、就业、工作、生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修正方案,制订措施,因势利导。

点面渗透

杨某固执、暴躁、孤僻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善与人交往,也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简单地说教,对他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但这种人自尊心很强,往往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因此,从信任他,接纳他,尊重他的价值和尊严,运用探索、 描述、 宣泄的方法, 让他主动敞开心扉,以便我们对症下药。母亲介入,亲情感化,攻心为上杨某从小就非常爱他的母亲, 母亲在他的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特别是杨某在狱中服刑

期间,杨某母亲每年数次不辞辛劳探监,省吃俭用给他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支持,使杨某刻骨铭心,感激涕零,母亲在杨某心中的位置至高无上,无与伦比。邀请母亲介入到对杨某的矫治工作中来,对杨某实施心理战术,亲情感化,定能收到成效。

四、矫治介入

介入理念

杨某犯罪性质严重,但我们认为,杨某犯罪时还未成年,应属文化知识极其低下的“三失”青年,是在缺乏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实施犯罪的,当时他的思想还不成熟,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现已在监狱服刑改造多年。现能够假释回来,说明杨某在狱中表现良好,现已不至于危害社会,他又具有同其他矫治对象不同的状况,以平等的观念对待杨某,接纳他、尊重他的性格,以个别化、人性化的观念对其开展矫治工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花上一定的工夫,杨某是能够矫治好的。

介入层面和过程:

1. 建立档案与签订合同,实施目标管理。

2. 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

从杨某犯罪的性质、矫治的期限难度、收效等方面综合考虑,特为杨某聘请了四名社区矫治志愿者。从亲情易于突破这一点出发,也特聘请杨某的兄长为社区矫治志愿者。志愿者采取访谈、疏导、激励等方式对杨某开展了“几帮一”的帮教。事实表明志愿者成了社区矫治中一支有效的力量。

3. 对杨某进行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有的放矢。

(1)制定全年的集中教育学习计划,进行目标控制。

每月对杨某等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学习,以学习法律为主要内容。每次授课后组织对象们进行讨论,双方互动,当日消化,特别注重启发、引导杨某发言讨论。杨某学习较为投入,在学习日常行为奖罚的规定文件时,杨某提出将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复印给他们,这一较好的提法,当即给予肯定,又如,有一次集中学习正逢杨某上班,几天后,杨某到社工办公室来主动要求给他补上一课。

(2)每周组织杨某到镇敬老院进行公益

劳动,旨在培养和确立杨某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观念。公益劳动基地的联络员对杨某的劳动表现评价很高,杨某每周总能保质超时参加公益劳动,杨某对社工说:“通过无偿的公益劳动,我多少能赎回以前所犯的罪孽,多少能回报一点社会,我人感觉充实了,轻松了。”

(3) 要求杨某每月按时交一份思想汇报,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 重点是反映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4) 每月至少对杨某进行个别教育谈话两次,谈话前事先构思好谈话的目的、内容、方式,并提前两三天通知杨某。每次朋友式、 和风细雨般的语言, 一张椅, 一杯茶,

深深打动杨某残缺破碎的心,触动他麻木的神经。并有目的地让杨某进行情绪宣泄,在交流中,对杨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4. 请出杨某的兄长和母亲来对杨某进行教育和感化,杨某对母亲的亲情刻骨铭心,孝敬有加,杨某曾郑重其事地对妻子说:“今后你亏待我可以,但千万不可亏待我娘。”请出杨某的母亲介入矫治协助社工做杨某的思想教育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矫治评估与跟进

矫治评估

通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治工作,矫治收到的效果比较明显,杨某能够自愿接受社区矫治, 自觉遵守矫治中的规章制度, 主动服从日常行为的管理,具体表现在:

1. 杨某的精神已振作起来,自卑的心理已基本消除,心态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谈对象到现在已领取结婚证书, 同该女子走过了相识、交往、 恋爱到缔结良缘的几个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仅被认为是该女子对杨某的一个认可,更重要的应该被认为是杨某自己思想境界的一种升华,是他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一张结婚证书向人们展示的不仅仅是杨某婚姻成功,而是证明杨某重新做人的开始,是社区矫治工作结出的硕果。

2. 杨某的性格也有所改变,以前遇事暴躁,语粗声高, 态度恶劣的状况基本得到遏制。也能较好地控制住、把握住自己的感情,稳住自己的心态,以达到了超我的境界,大有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意味。

3. 自觉参加社区矫治的日常管理活动积极性较高, 表现在集中学习时认真听讲, 互动中联系思想实际及时消化,按时交自己的思想汇报, 自觉参加公益劳动, 在劳动中积极主动。初步确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思想。

矫治跟进

虽然对杨某的矫治工作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一些方面需要继续探讨, 需要跟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社区矫治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执法工作,依法矫治正是我们对对象进行日常行为管理的基本准则,研究、把握和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社区矫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1. 进一步融合社会资源,充分运用社会的一切资源,形成社工与社区与职能部门共同作用的矫治体系,共同构筑一个资源网络。增强对象取得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治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发挥社区矫治志愿者对杨某的帮教作用。

2. 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对杨某有针对性地适当增加分类教育学习,开一些小灶,充分体现个性化、有效性的原则,使杨某在浓重的政治氛围中受到熏陶,在感化中得到矫治的效果。

3. 让杨某等人参加镇劳动保障所举办的技能培训,让他多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增强他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4. 引导杨某关心、关爱他人,多做好事、益事、善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相关文章

  • 第十章矫正社会工作
  • 第十一章 矫正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矫正社会工作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而使其服务有很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独特内容与方法.本章主要教学目的在掌握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与价值观的基础上,有效的开展矫正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活动. 教学重点:矫正 ...查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立法建议稿)]
  • 在正在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长李强领衔向大会提出<关于出台社区矫正法,推进非监禁刑罚执行>的议案,并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立法建议稿)>.<建议稿&g ...查看


  • 社区矫正工作操作手册
  • 2016 社区矫正工作操作手册 社区矫正操作流程简图 分三步实施: 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 → 社区矫正的执行 → 社区矫正的终止解除 1.审前社会调查 2.矫正人员签具矫正保证书 3.送达法律文书 一.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 4.矫正人员报到 5 ...查看


  • 矫正社会工作
  • 第一章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矫正的定义:国家司法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正常成员的过程. 矫正制度和措施的功能: 1. 惩罚:矫正制度 ...查看


  • 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摘要
  • 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摘要 编者按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6年来,试点地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依法认真履行行职责.广大社区矫正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践,做了大量富有成效 ...查看


  • 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
  • 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查看


  • 社区矫正案例 1
  • 一 关系的建立阶段 (一)基本资料 姓名:杨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7年8月 文化程度:高中 婚姻状况:已婚(刚领结婚证书不久) 家庭成员情况:妻子徐某,安徽籍外来打工妹,现无业:父母亲均为征用土地退休工 家庭地址:上海市XX区XX镇 ...查看


  • 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调查报告
  • 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调查报告 许疏影 [内容提要]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与国家控制力减弱,社会组织力量松弱:社区服刑人员规模扩张过速,监管矫正力量相对短缺:社区服刑人员入口控制不力,威慑性设施.手段.工具有限:社区服刑人员的习惯.性格问 ...查看


  • 浅析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区矫正
  • <社会工作>2007年第 7期下半月 社工方法 浅析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区矫正 刘念卢玮 (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市委党校花都分校,广东广州510800) [摘 要]社区矫正是我国正在探索的一种刑罚执行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