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生物知识点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大全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 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 H O N P 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未分裂) (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 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

  (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

  27.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

  28.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

  29.培养基: 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

  用途 :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30.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31.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32.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

  Ⅰ.脂肪的鉴定试验: 50%

  Ⅱ.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

  Ⅲ.DNA的粗提取:95%(脱氧核苷酸不溶)

  Ⅴ.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

  33.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34.基因= 编码区 + 非骗码区

  (上游 ) ( 下游)

  (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等位基因举例:Aa AaAa AAAa

  35.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

  36.物理诱导 :离心,震动,电刺激

  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

  生物诱导 :灭火的病毒

  37.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大全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 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 H O N P 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未分裂) (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 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

  (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

  27.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

  28.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

  29.培养基: 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

  用途 :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30.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31.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32.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

  Ⅰ.脂肪的鉴定试验: 50%

  Ⅱ.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

  Ⅲ.DNA的粗提取:95%(脱氧核苷酸不溶)

  Ⅴ.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

  33.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34.基因= 编码区 + 非骗码区

  (上游 ) ( 下游)

  (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等位基因举例:Aa AaAa AAAa

  35.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

  36.物理诱导 :离心,震动,电刺激

  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

  生物诱导 :灭火的病毒

  37.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备课组 为了迎接2014年高考,做好高三生物备考工作,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结合上届高三生物备课组的经验教训,特制定2013至2014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3年 ...查看


  • 高三生物备考计划
  • 定远三中2015级高三生物备考计划 高三生物组 一.指导思想 积极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生物的新变化及特点,及时收集整理各方信息,争取不走或少走弯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根据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查看


  •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
  •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 一.试题总体分析 综合分析2011- 2015年的新课标高考生物学试题可以看出: 对必修与选修.主干与非主干以及重.难点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强调双基(基础生物 知识.生物技术).突出对重点知识和思维能 ...查看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查看


  • 2015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
  • 2015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 --------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 本次会议主要是为了解读2015年高考考纲精神,预测高考命题动向,总结2015年呼伦贝尔市高考模拟第一次考试情况.现将我校生物学科高考备考情况作如下总结: ...查看


  • 2015年北京高考数学+理综考试说明
  • 2015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不久将下发至各区县,今年高考说明中数学和理科综合变化不大,只是调整了部分样题.其中,理综化学选择题部分将增对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 数学部分样题变化 ■样题13改成了2014年高考数学理科第8题,突出 ...查看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生物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 考试标准(2014版) 生 物 (适用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编制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 ...查看


  • 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总结交流发言稿
  • 2014高三生物学科复习工作汇报 高考,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我们不得不面对复习的艰辛,解题的繁难,兄弟院校的竞争,多变的惰绪,作为教学一线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复习的进度和效率达到最理想的程度,怎样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以下仅就2014高考复 ...查看


  • 2015年高考内容分析
  • 安徽省高考慢慢"靠近"全国卷 今年<高考说明>发放,各科都大幅增加全国卷题例,但考点和题型变化不 大 本报讯 今年高考怎么考? 有哪些变化? 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