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测量》试卷(闭卷)
一、判改题,对打“√”,错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
1.视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观测时光线亮度不同。 ( )
2.在水准尺上直接可读出1mm 。 ( )
3.水准测量中计算检核不但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而且能检核观测和记录是否产生错误。 ( )
4.水准测量的视线高程是指仪器视线到地面的铅直距离。 ( )
5.已知直线AB 的方位角 AB =137°37′,则其的象限角R AB 为47°37′。 ( )
6.当施工现场的平面控制点之间布设成与坐标轴线平行或垂直的建筑方格网时,常用角度交会法来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 )
7.在1:2000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上a 、b 两点的平距为2cm ,若等高距为1m ,则实地上AB 坡度为 5%。 ( )
8.在建筑场地测图,要求图上能显示实地0.5m 的精度,则采用的测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500。( )
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对中的作用是将水平度盘中心安放在测站点铅垂线上。( )
10.用一般方法测设出直角∠AOB 后,实测其角值为90°00'24",已知OB 长度为86米,则在B 点垂直于OB 的方向上应该向外移动9mm 才能得到90°角。(ρ"=206265") ( )
二、计算(共80分) 。
1.试计算如图所示施工场地布施的附合水准路线成果(每空0.5分,共9分) :
2.在B 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 和C 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左目标A 点,后照准右目标C 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345°36’ 36”和65°24’ 42”, 垂直度盘读数分别为76°30 ’06”和109°26’12”,盘右位置先照准C 点,后照准A 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45°24’ 54”和165°36’
42”, 垂直度盘读数分别为250°33’30”和283°29’42”,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该测量是否符合要求并计算一测回角值。(每空0.5分,共17分)
3.欲丈量A 、B 两点的水平距离,往测D AB =198.351m,返测D BA =198.327m,要求相对精度达到1/3000,试计算:
(1)该段量距相对精度是否达到要求?(3分) (2)若精度达到要求AB 直线长度又为多少?(2分)
(3)若按此精度(1/3000)要求,丈量200米,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3分)
5.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A 点标高为0.300m ,槽底设计标高为-1.550m ,欲测设距槽底0.5m 的水
第 7页 共 8 页
4.建筑施工现场已有控制点A 、B ,欲测设点为P ,其坐标分别为: x A =120.00m x P =148.00m x B =50.00m y A =80.00m y P =108.00m
H A =35.860m H P =36.000m
y B =150.00m 试根据A 点按极坐标法计算欲测设点P 的测设数据D AP 及β的角值,并简述放样步骤(12分)
平桩B ,试求水准仪后视读数为0.807m 时,B 点尺上应读前视读数为多少?(4分)
第8 页 共 8 页 `
班级密 姓名封 学号线 _
密 封 线 _
6. 某线路交点JD 桩号为K1+385.50,测得右转角I=60°,圆曲线半径R=120m。求圆曲线元素T 、L 、E 、q 及主点桩号。(14分)
7.试按下表计算附和导线测量成果。(16分) 注:观测角均为左角。
班级 姓名 学号 _
《市政工程测量》试卷(闭卷)
一、判改题,对打“√”,错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
1.视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观测时光线亮度不同。 ( )
2.在水准尺上直接可读出1mm 。 ( )
3.水准测量中计算检核不但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而且能检核观测和记录是否产生错误。 ( )
4.水准测量的视线高程是指仪器视线到地面的铅直距离。 ( )
5.已知直线AB 的方位角 AB =137°37′,则其的象限角R AB 为47°37′。 ( )
6.当施工现场的平面控制点之间布设成与坐标轴线平行或垂直的建筑方格网时,常用角度交会法来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 )
7.在1:2000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上a 、b 两点的平距为2cm ,若等高距为1m ,则实地上AB 坡度为 5%。 ( )
8.在建筑场地测图,要求图上能显示实地0.5m 的精度,则采用的测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500。( )
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对中的作用是将水平度盘中心安放在测站点铅垂线上。( )
10.用一般方法测设出直角∠AOB 后,实测其角值为90°00'24",已知OB 长度为86米,则在B 点垂直于OB 的方向上应该向外移动9mm 才能得到90°角。(ρ"=206265") ( )
二、计算(共80分) 。
1.试计算如图所示施工场地布施的附合水准路线成果(每空0.5分,共9分) :
2.在B 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 和C 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左目标A 点,后照准右目标C 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345°36’ 36”和65°24’ 42”, 垂直度盘读数分别为76°30 ’06”和109°26’12”,盘右位置先照准C 点,后照准A 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45°24’ 54”和165°36’
42”, 垂直度盘读数分别为250°33’30”和283°29’42”,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该测量是否符合要求并计算一测回角值。(每空0.5分,共17分)
3.欲丈量A 、B 两点的水平距离,往测D AB =198.351m,返测D BA =198.327m,要求相对精度达到1/3000,试计算:
(1)该段量距相对精度是否达到要求?(3分) (2)若精度达到要求AB 直线长度又为多少?(2分)
(3)若按此精度(1/3000)要求,丈量200米,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3分)
5.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A 点标高为0.300m ,槽底设计标高为-1.550m ,欲测设距槽底0.5m 的水
第 7页 共 8 页
4.建筑施工现场已有控制点A 、B ,欲测设点为P ,其坐标分别为: x A =120.00m x P =148.00m x B =50.00m y A =80.00m y P =108.00m
H A =35.860m H P =36.000m
y B =150.00m 试根据A 点按极坐标法计算欲测设点P 的测设数据D AP 及β的角值,并简述放样步骤(12分)
平桩B ,试求水准仪后视读数为0.807m 时,B 点尺上应读前视读数为多少?(4分)
第8 页 共 8 页 `
班级密 姓名封 学号线 _
密 封 线 _
6. 某线路交点JD 桩号为K1+385.50,测得右转角I=60°,圆曲线半径R=120m。求圆曲线元素T 、L 、E 、q 及主点桩号。(14分)
7.试按下表计算附和导线测量成果。(16分) 注:观测角均为左角。
班级 姓名 学号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