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挥泪写[墓志],伊秉绶重修朝云墓 

名家介绍 2014-08-10 9:11

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东坡自遭逢平生最惨烈的诗祸“乌台诗案”后,仕途每况愈下,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在这段交华盖运期间,他的两位夫人:王弗、王闰之先后病死,只有侍妾王朝云陪伴身边。

东坡在惠州的生活之所以不寂寞,谁都知道是和侍妾王朝云的爱情相关联的。王朝云是杭州姑娘,字子霞,小东坡近30岁。她从11岁来到东坡夫人王弗身边做婢女,后来因敏而好义被东坡纳为侍妾。

苏东坡初到惠州时,已是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与王朝云辛苦备尝。绍圣二年(1095年),苏东坡决定自己造屋,结束蜗居窘境。新居地址离善城的城墙很近,名之曰“白鹤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王朝云,称之为“朝云堂”。新居动工不久,惠州瘴疫流行。在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五日,新居尚未竣工,王朝云不幸染疾身亡,年仅34岁。

王朝云生前信佛,曾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佛学大意,临死前诵《金刚经》上的偈语以绝。偈语是:

一切为有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王朝云忠贞不二的爱情,对苏东坡来说,好像是一种光辉照射着他官场中的灰色。这种光辉,又像一张保护的屏障。如果日常坎坷的生活是坟墓,灵与肉埋在里边,人世间的爱情就是从坟墓里起来的复活——一个人间天上的复活,人间的爱情生活,就是人间天上的生活。

苏东坡是被爱情滋润的宠儿。他在王朝云生前就写了《咏朝云》诗称赞朝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似通德伴伶玄。”说朝云不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侍妾小蛮,因为小蛮在白居易年老时离开了他,而是像晋人刘伶玄的小妾樊通德,她终生陪伴伶玄。

想到朝云生前种种好处,东坡悲痛欲绝,挥泪作《王朝云墓志铭》曰:

“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丰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之归。宋绍圣三年丙子岁秋七月立石。”

东坡对朝云的深情,不但记在墓志铭上,还表现在朝云死后,东坡一直鳏居未娶,此时,东坡61岁。按照王朝云生前心愿,东坡把她葬在惠州城西半湖边的小山邸上,墓栖禅山寺之东南。坟墓后是一带茂密松林,站在墓旁可以看到西方山岭后的佛塔。每至景春三月,烟景离离,游人可听见晨钟暮鼓与哗哗的松涛声浪。邻近寺院的僧人在比丘尼义冲的倡导下,筹款在墓上刊石筑亭,用以纪念朝云。

历经历史周期性的战事与破坏,朝云墓一直得到保存,惜东坡手书的碑石久佚。

清嘉庆六年(1801年),伊秉绶主政惠州。古时文人浪漫多情,伊秉绶特别崇敬苏东坡,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坡忌日(七月十五日)剪荪煮茗,以当来飨。政事之余,他谒访朝云墓。这时,湖边的朝云墓地,已是芳草萋萋、颓废不堪。为了传播东坡与朝云千古佳话,伊秉绶决定重修王朝云墓,并以其浑厚凝重的隶书,书写东坡的《王朝云墓志铭》,复刊石筑亭,让后人瞻仰缅怀,至今成为惠州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名家介绍 2014-08-10 9:11

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东坡自遭逢平生最惨烈的诗祸“乌台诗案”后,仕途每况愈下,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在这段交华盖运期间,他的两位夫人:王弗、王闰之先后病死,只有侍妾王朝云陪伴身边。

东坡在惠州的生活之所以不寂寞,谁都知道是和侍妾王朝云的爱情相关联的。王朝云是杭州姑娘,字子霞,小东坡近30岁。她从11岁来到东坡夫人王弗身边做婢女,后来因敏而好义被东坡纳为侍妾。

苏东坡初到惠州时,已是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与王朝云辛苦备尝。绍圣二年(1095年),苏东坡决定自己造屋,结束蜗居窘境。新居地址离善城的城墙很近,名之曰“白鹤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王朝云,称之为“朝云堂”。新居动工不久,惠州瘴疫流行。在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五日,新居尚未竣工,王朝云不幸染疾身亡,年仅34岁。

王朝云生前信佛,曾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佛学大意,临死前诵《金刚经》上的偈语以绝。偈语是:

一切为有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王朝云忠贞不二的爱情,对苏东坡来说,好像是一种光辉照射着他官场中的灰色。这种光辉,又像一张保护的屏障。如果日常坎坷的生活是坟墓,灵与肉埋在里边,人世间的爱情就是从坟墓里起来的复活——一个人间天上的复活,人间的爱情生活,就是人间天上的生活。

苏东坡是被爱情滋润的宠儿。他在王朝云生前就写了《咏朝云》诗称赞朝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似通德伴伶玄。”说朝云不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侍妾小蛮,因为小蛮在白居易年老时离开了他,而是像晋人刘伶玄的小妾樊通德,她终生陪伴伶玄。

想到朝云生前种种好处,东坡悲痛欲绝,挥泪作《王朝云墓志铭》曰:

“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丰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之归。宋绍圣三年丙子岁秋七月立石。”

东坡对朝云的深情,不但记在墓志铭上,还表现在朝云死后,东坡一直鳏居未娶,此时,东坡61岁。按照王朝云生前心愿,东坡把她葬在惠州城西半湖边的小山邸上,墓栖禅山寺之东南。坟墓后是一带茂密松林,站在墓旁可以看到西方山岭后的佛塔。每至景春三月,烟景离离,游人可听见晨钟暮鼓与哗哗的松涛声浪。邻近寺院的僧人在比丘尼义冲的倡导下,筹款在墓上刊石筑亭,用以纪念朝云。

历经历史周期性的战事与破坏,朝云墓一直得到保存,惜东坡手书的碑石久佚。

清嘉庆六年(1801年),伊秉绶主政惠州。古时文人浪漫多情,伊秉绶特别崇敬苏东坡,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坡忌日(七月十五日)剪荪煮茗,以当来飨。政事之余,他谒访朝云墓。这时,湖边的朝云墓地,已是芳草萋萋、颓废不堪。为了传播东坡与朝云千古佳话,伊秉绶决定重修王朝云墓,并以其浑厚凝重的隶书,书写东坡的《王朝云墓志铭》,复刊石筑亭,让后人瞻仰缅怀,至今成为惠州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相关文章

  • 王朝云:"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 王朝云 王朝云,字子霞,浙江钱塘人,大文豪苏东坡侍妾,1094年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 ...查看


  • 苏轼的三首悼亡词
  • "悼亡"是纪念亡故的夫人或如夫人的专有名词.①宋词中抒写死生异路爱情悲剧的诗歌不少,但以词这一体裁悼亡并写得摇撼人心的,却要首推一代才子苏轼.发妻王弗.续弦王闰之和小妾王朝云在苏轼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先后伴随苏轼 ...查看


  • 潇洒走一生
  • 潇洒走一生 --<苏东坡传> 提到宋词人,人们不禁就会想起他.再谈到豪放,那人们就更加确定了,它就是宋朝才子苏东坡. 在一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历代的人都是那么喜欢这位大诗人,我一直不解,直到读了<苏东坡传>,才能稍微理 ...查看


  • 古诗解读(7)▏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 主讲/郦波·整理/王素贞 苏轼,又称"苏东坡".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继柳永之后,苏轼突破了词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 ...查看


  • 从悼亡诗看古代诗人的女恋情结
  • 2011-10-17 06:11 悼亡诗,是古代诗人用以祭奠妻子或心仪女人.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抚思的一种诗歌形式.近年来,人们对悼亡诗格外关注,有人特别编著了悼亡诗史,用以研究古代诗人的情愫.这是因为人们对情爱的重视,对古代诗人的人格重 ...查看


  • 从悼亡诗看古代文人的情结[散文欣赏]
  • 悼亡诗,是古代诗人用以祭奠妻子或心仪女人.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抚思的一种诗歌形式.近年来,人们对悼亡诗格外关注,有人特别编著了悼亡诗史,用以研究古代诗人的情愫.这是因为人们对情爱的重视,对古代诗人的人格重视.因为研究悼亡诗不仅能更深地挖掘 ...查看


  • 想起苏东坡
  • 想起苏东坡 新近买了一本打折图书,是明代的曹臣撰写的<舌华录>.这是一本模仿刘义庆<世说新语>小故事体裁.专记古人"清言俊语"的书,大概可以算是古代的微型小说吧.说实话我是因为打开书就看到了关于苏 ...查看


  • 武松的芳邻
  • [一种声音]武松的芳邻 xilei 发表于 2009-6-7 8:56:00 青山处处埋忠骨?未见得.忠骨常被埋在青山旁绿水边,这倒是真的. 杭州历史悠久,所以埋了太多的名人,现在号称有136个,随着挖掘考古.加上不断挤进来的古今二流名人, ...查看


  • 大唐秦王陵:李茂贞石像油光可鉴 诸多谜团未解(图)
  • 飞烟轻似梦 等级:狐天神 送礼物 发消息 楼主 大唐秦王陵:李茂贞石像油光可鉴 诸多谜团未解(图) 只看楼主 回复 发表于 07-07-10 09:58:46 此ID注销的签名档 花香为烟,月光为梦,用点点星辉把夕阳落石的岑寂,幻化作轻烟似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