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

许昌市一中李 静

[提 要]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其具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可通过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刺激物 教学效果

通常我们用注意力集中与否来评价一个学生听课是否认真。对于“注意力”,在人们的习惯中往往与“注意”混为一谈,而实际上这是两个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的概念。注意力指的是一个人集中注意的能力,而注意则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对象的范围,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集中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对象的深入程度,使心理活动不离开注意的对象,以达到对事物清晰、深刻的认识。注意的集中与否,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的顺利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时常发现一些学生注意分散。诸如两眼注视教室外的活动,或做小动作,或两眼盯着黑板而思想早已跑到九霄云外,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学生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情况也很复杂。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上来呢?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的指向、集中和保持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从它发生的方式看,它是一种定向反射,往往是由周围环境的变化,或者主体状态的影响而引起的。表现为在一定刺激物的影响下,人不由自主地把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这种注意能导致探索行为的出现。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有意注意。作为一名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目的,这已具备了有意注意的条件。但当他的意志不够坚定时,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其注意就可能会由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这样就出现了课堂上注意分散的现象。那么教师能不能“制造”出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的“刺激物”,诸如有趣的板书或有关的幽默语言等,来促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则始终处于受教育的地位。因此,课堂上如何调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规律进行施教,增强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初中生都是十一到十四五岁的少年,其生理心理发育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过程中,其心理的显著特点是:不稳定、易变化、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阶段的学生还带有儿童的习惯,兴趣在他们的注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正是制造“刺激物”的原因所在。 根据教学工作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学生的注意转化程序规律应该是:

刺激物 刺激物 有关学习

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兴趣————→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自然发生 制造

抓住这个规律,恰当地运用它,化无意为有意就可以消除上课注意分散的现象,比较理想地增强教学效果,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谈一谈。

我在初任教时,为调动学生的注意,曾采用突然提问注意分散的学生的方法,其结果是被提问的学生往往回答不出所提的问题,或者是所答非所问,引起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实际效果反而影响了原来注意听讲的学生,同时,使被提问的同学处于尴尬状态。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就伤害了被提问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影响师生间的感情,甚至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的直观形象性作为组织学生注意的工具,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教学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再使其转化为有意注意。如在讲授怀念鲁迅的文章《一面》时,讲到该课重点之一——词的感情色彩时,我就先举了一个用词不当的例子:有同学在描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时,写到“大家的汗珠像雪球一样滚下来„„。”同学们听完,不少人都笑了起来,但在这笑声之后,目光都注视着我。就是原来注意分散的学生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下面要讲的内容。我看到“刺激物”已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于是我就抓住契机,把课文中形容鲁迅先生手指的句子“„„竹枝似的手指„„”写在黑板上,并启发性地在“竹枝”旁写下了“枯枝”一词,问学生这样行不行。学生又笑了,并积极举手发言。有位学生说:“作者是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来写的,用‘枯枝’一词表达不出作者的敬爱之情。”还有一位学生就竹子的形体说:“竹子是挺拔劲直的,给人一种正直、有骨气、有节操的感觉。另外,竹子的品格是高洁的,这正是鲁迅先生高尚节操的写照。”„„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可以看出学生对“词的感情色彩”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在发言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逐渐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于是我趁热打铁,举了文中的其他几个例子。同学们基本上都能正确地指出词语的感情色彩。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就刚才的问题总结一下记叙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准备一分钟后,我挑了一位非常自信把握很大的学生站起来说。那位学生答道:“记叙文中词语的选择与应用都与中心有关,每一个词语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感情渗透于字里行间,体现了记叙文抒情性强的特点。”显然这个学生非常恰切而又完整地把这个问题回答了出来,接着我又提出问了几个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讲得都不错,这样,这个教学重点就比较容易地被解决掉了。课后通过与部分学生交谈得知,学生反映很好。我也认为本堂的教学任务完成得不错。

在学习《木兰诗》这一课时,我觉得,既要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理解诗的大意,又要会背课文,还要让学生体会本诗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处,这样难度确实不小,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经过反复琢磨,终于计上心头„„上课时,我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后,没有直接向学生简述这首诗的大意,而是先把学习这一课的要求目标写在黑板上:一、理解诗的大意;二、体会排比、对偶手法的运用;三、详略的安排;四、木兰形象;五、会背。学生们一看到第五点又惊又愣,再翻翻课文:“呀,这么长要背!?”可谓是异口同声,“难”字几乎成了同学们的普遍反映。“会背!”我不就会背这首诗吗?何不背出来再给学生一点刺

激呢?于是,我先介绍了一下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热烈的感情和详略得当的流畅铺叙,对照和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英雄形象。另外这首诗大量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咏易诵。然后我话题一转:“如果你现在能把这首诗背下来,那么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你还会记得其中优美的诗句并能把它背出来!”学生们都露出不相信的神情。有一个学生小声说:“你学过,那你背背!”听到这一句,我把他的话重复了一遍,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几乎又是异口同声:“老师,你背一下。”其中不乏有等着看我出丑、幸灾乐祸的学生,我没有一丝犹豫就应了下来,学生马上自觉地翻开课本,我又说:“拿出笔,一字一句地扣,看老师有背错的地方记下来。”同学们都拿着笔认真地听着。凭着理解和记忆,我把诗完整的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背的过程中,我有意把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运用排比对偶的句子加重读。背完后,学生拍起了巴掌。我紧问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大家有没有信心超过老师?”全班齐唱“有!”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安排,把背的目标提到前边,对学生说:“好!给大家二十五分钟的时间背。先把课后练习中有关排比对偶的解释看一下,结合课下注释,对课文做到基本理解即可,实在理解不了的举手问。好了,开始!”顿时,教室里人声鼎沸,个个摇头晃脑,专心致志,一改往日的懒散不认真的学习态度。由于刚才我背时学生听得认真,生字基本都已注了音,加上这首诗浅显易懂,没有一个学生举手问,看来基本上都能理解诗的大意。如果说我要求学生背以前,学生的注意还是无意注意的话,那么现在则已转变为有意注意,而且是不需要多大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二十五分钟后,我让学生停下来,问:“会背吗?”几个程度好的学生回答说会背了,大部分学生都说差不多了。我先让学生尝试性背一下,结果学生相当流利地背了出来。我又挑了一个很有自信心的学生,除了个别地方提示一下外,背得也不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目标一、

二。这样一堂课我们就超标准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的3/5。教学效果也正是用了我那背诗的刺激物,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引发无意注意,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才提高上去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尽可能适时恰当地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有效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恰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化规律,能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特点,才能取得成功。正是利用了学生的兴趣这一“催化剂”,才能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化得以实现。

在教学中,如果只依靠学生的有意注意,就会失去学习的吸引力,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产生身心疲劳。如果只依靠无意注意,就可能适得其反,使课堂失去原有的严肃性,反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工作就不能顺利完成既定任务。因此,我认为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出发,适时地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又培养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使这两种注意积极转化。

总之,只有适当制造“刺激物”引发学生兴趣,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

许昌市一中李 静

[提 要]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其具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可通过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刺激物 教学效果

通常我们用注意力集中与否来评价一个学生听课是否认真。对于“注意力”,在人们的习惯中往往与“注意”混为一谈,而实际上这是两个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的概念。注意力指的是一个人集中注意的能力,而注意则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对象的范围,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集中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对象的深入程度,使心理活动不离开注意的对象,以达到对事物清晰、深刻的认识。注意的集中与否,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的顺利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时常发现一些学生注意分散。诸如两眼注视教室外的活动,或做小动作,或两眼盯着黑板而思想早已跑到九霄云外,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学生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情况也很复杂。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上来呢?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的指向、集中和保持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从它发生的方式看,它是一种定向反射,往往是由周围环境的变化,或者主体状态的影响而引起的。表现为在一定刺激物的影响下,人不由自主地把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这种注意能导致探索行为的出现。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有意注意。作为一名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目的,这已具备了有意注意的条件。但当他的意志不够坚定时,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其注意就可能会由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这样就出现了课堂上注意分散的现象。那么教师能不能“制造”出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的“刺激物”,诸如有趣的板书或有关的幽默语言等,来促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则始终处于受教育的地位。因此,课堂上如何调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规律进行施教,增强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初中生都是十一到十四五岁的少年,其生理心理发育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过程中,其心理的显著特点是:不稳定、易变化、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阶段的学生还带有儿童的习惯,兴趣在他们的注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正是制造“刺激物”的原因所在。 根据教学工作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学生的注意转化程序规律应该是:

刺激物 刺激物 有关学习

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兴趣————→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自然发生 制造

抓住这个规律,恰当地运用它,化无意为有意就可以消除上课注意分散的现象,比较理想地增强教学效果,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谈一谈。

我在初任教时,为调动学生的注意,曾采用突然提问注意分散的学生的方法,其结果是被提问的学生往往回答不出所提的问题,或者是所答非所问,引起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实际效果反而影响了原来注意听讲的学生,同时,使被提问的同学处于尴尬状态。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就伤害了被提问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影响师生间的感情,甚至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的直观形象性作为组织学生注意的工具,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教学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再使其转化为有意注意。如在讲授怀念鲁迅的文章《一面》时,讲到该课重点之一——词的感情色彩时,我就先举了一个用词不当的例子:有同学在描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时,写到“大家的汗珠像雪球一样滚下来„„。”同学们听完,不少人都笑了起来,但在这笑声之后,目光都注视着我。就是原来注意分散的学生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下面要讲的内容。我看到“刺激物”已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于是我就抓住契机,把课文中形容鲁迅先生手指的句子“„„竹枝似的手指„„”写在黑板上,并启发性地在“竹枝”旁写下了“枯枝”一词,问学生这样行不行。学生又笑了,并积极举手发言。有位学生说:“作者是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来写的,用‘枯枝’一词表达不出作者的敬爱之情。”还有一位学生就竹子的形体说:“竹子是挺拔劲直的,给人一种正直、有骨气、有节操的感觉。另外,竹子的品格是高洁的,这正是鲁迅先生高尚节操的写照。”„„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可以看出学生对“词的感情色彩”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在发言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逐渐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于是我趁热打铁,举了文中的其他几个例子。同学们基本上都能正确地指出词语的感情色彩。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就刚才的问题总结一下记叙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准备一分钟后,我挑了一位非常自信把握很大的学生站起来说。那位学生答道:“记叙文中词语的选择与应用都与中心有关,每一个词语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感情渗透于字里行间,体现了记叙文抒情性强的特点。”显然这个学生非常恰切而又完整地把这个问题回答了出来,接着我又提出问了几个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讲得都不错,这样,这个教学重点就比较容易地被解决掉了。课后通过与部分学生交谈得知,学生反映很好。我也认为本堂的教学任务完成得不错。

在学习《木兰诗》这一课时,我觉得,既要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理解诗的大意,又要会背课文,还要让学生体会本诗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处,这样难度确实不小,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经过反复琢磨,终于计上心头„„上课时,我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后,没有直接向学生简述这首诗的大意,而是先把学习这一课的要求目标写在黑板上:一、理解诗的大意;二、体会排比、对偶手法的运用;三、详略的安排;四、木兰形象;五、会背。学生们一看到第五点又惊又愣,再翻翻课文:“呀,这么长要背!?”可谓是异口同声,“难”字几乎成了同学们的普遍反映。“会背!”我不就会背这首诗吗?何不背出来再给学生一点刺

激呢?于是,我先介绍了一下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热烈的感情和详略得当的流畅铺叙,对照和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英雄形象。另外这首诗大量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咏易诵。然后我话题一转:“如果你现在能把这首诗背下来,那么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你还会记得其中优美的诗句并能把它背出来!”学生们都露出不相信的神情。有一个学生小声说:“你学过,那你背背!”听到这一句,我把他的话重复了一遍,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几乎又是异口同声:“老师,你背一下。”其中不乏有等着看我出丑、幸灾乐祸的学生,我没有一丝犹豫就应了下来,学生马上自觉地翻开课本,我又说:“拿出笔,一字一句地扣,看老师有背错的地方记下来。”同学们都拿着笔认真地听着。凭着理解和记忆,我把诗完整的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背的过程中,我有意把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运用排比对偶的句子加重读。背完后,学生拍起了巴掌。我紧问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大家有没有信心超过老师?”全班齐唱“有!”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安排,把背的目标提到前边,对学生说:“好!给大家二十五分钟的时间背。先把课后练习中有关排比对偶的解释看一下,结合课下注释,对课文做到基本理解即可,实在理解不了的举手问。好了,开始!”顿时,教室里人声鼎沸,个个摇头晃脑,专心致志,一改往日的懒散不认真的学习态度。由于刚才我背时学生听得认真,生字基本都已注了音,加上这首诗浅显易懂,没有一个学生举手问,看来基本上都能理解诗的大意。如果说我要求学生背以前,学生的注意还是无意注意的话,那么现在则已转变为有意注意,而且是不需要多大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二十五分钟后,我让学生停下来,问:“会背吗?”几个程度好的学生回答说会背了,大部分学生都说差不多了。我先让学生尝试性背一下,结果学生相当流利地背了出来。我又挑了一个很有自信心的学生,除了个别地方提示一下外,背得也不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目标一、

二。这样一堂课我们就超标准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的3/5。教学效果也正是用了我那背诗的刺激物,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引发无意注意,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才提高上去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尽可能适时恰当地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有效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恰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化规律,能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特点,才能取得成功。正是利用了学生的兴趣这一“催化剂”,才能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化得以实现。

在教学中,如果只依靠学生的有意注意,就会失去学习的吸引力,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产生身心疲劳。如果只依靠无意注意,就可能适得其反,使课堂失去原有的严肃性,反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工作就不能顺利完成既定任务。因此,我认为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出发,适时地制造“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又培养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使这两种注意积极转化。

总之,只有适当制造“刺激物”引发学生兴趣,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不详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儿童年满三岁,可以进入幼儿园小班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学前教育.但由于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进入幼儿园成了儿童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对其心理发展有很明显的影响.大部 ...查看


  • "趣事挑逗"课堂作文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趣事挑逗"课堂作文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湖北省公安县倪家塔小学 谢正明(中学高级教师) (邮编:434305 联系电话:[1**********]) 一.问题提出: 通过对学生的学科学习状况调查,我们得出两个事实:一是学生 ...查看


  • [荆轲刺秦王]学生导学案
  • 荆轲刺秦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 3.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学习课文通过人物 ...查看


  • 如何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作者:姚秀龙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4期 [摘要]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心与心的交流,所以教师必须遵循教育 ...查看


  • 曲有误,周郎顾
  • 摘 要:"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其在敷衍故事时,经常会出现关目疏漏,此现象在明传奇中屡见不鲜.戏曲批评家对此意见不一,且多持否定态度.究其原因,固然有作曲者有意为之和无意为之之分.关目疏漏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 ...查看


  • 高一文言文整理
  • ● <烛之武退秦师> a) 通假字 ●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满足) 6.焉用亡郑以陪邻(倍) ● 二.古今异义(古/今) ● ...查看


  • [学前心理学]笔记要点
  • 11级本科班<学前心理学>笔记 第六章 幼儿的注意 第一节 幼儿注意的发展 一.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 1.无意注意占优势 (1)刺激物的各种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儿童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2)与幼儿兴趣和需要密切相关的事物,逐渐成为引 ...查看


  • 佛说骂意经
  • 佛说骂意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说骂意.十方虫蚁一切皆啖已,十方虫蚁一切亦啖我--何不知惭?十方虫蚁一切我为作妇,我亦一切取十方虫蚁作妇--何不能作愧?在生死大久不可数,当种习道,不当习种畜生业.犯淫妷有五罪:一者,亡钱财:二者,堕惊 ...查看


  • 心理学问答题
  • 心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心理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属于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