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整理

● 《烛之武退秦师》

a) 通假字

●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满足) 6。焉用亡郑以陪邻(倍) ● 二、古今异义(古/今)

● 1、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2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3、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4、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5、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 三、词类活用

● 1、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

● b. 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盟,结盟)

● a. 越国以鄙远(远:边远的地方)b. 共其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 3、a. 既东封郑(使动使…成为疆界)b. 阙秦以利晋(使„„缺损)(使动使…得利) ● c. 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 d.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动使…亏损)

i. d.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损

● 4. a. 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当晚)

● b. 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黄昏)

●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 6. 形容词作动词:a. 又肆其西封:肆:扩张(开放);此指延伸,扩大 ● b.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 四、文言句式

1. 省略句

●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 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 (二)倒装句

a)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 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 (三)判断句

● 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 3.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四)固定句

●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五、重点虚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3、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表陈述)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之 1、公从之(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 3、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4、臣之(无意义取独)壮也,犹不如人 5、邻之(无意义取独)厚,君之薄也6、夫晋,何厌之(无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 以 1、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4、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6、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 其 1. 以其无理于晋 代词,他 2. 共其乏困代词,指秦国人 3.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它的 4. 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 六、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

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使秦国的利益减损来使晋国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 ●

● 荆轲刺秦王

●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诀别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现出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huán )通“环”环绕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惧怕 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秦王必说:说通“悦”,高兴、喜欢。 词类活用: i. 【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远】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涕】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朝】(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怪】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上】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断】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箕】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生】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古今异义: 【信】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可以】 古义: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顾】 古义: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卑鄙的人 【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走】 古义:跑;秦王;如:还柱而走 今义:行走) 【提】 古义:读作dǐ,投掷,投打,投击;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深】古义:刻毒;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遇】古义:对待;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相遇,遇见 【未来】古义:没有来;如:其人居远未来 今义:将来,以后

● 文言特殊句式:

● i.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 ( 以 ) 百金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文言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 鸿门宴 ● 以:(13个) .● 1、具告以事(把,介词) .●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用来) .● 3、所以遣将守关者(与“所”一起表原因,„的原因) .● 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把,拿,介词) .● 5、籍何以至此(凭借,介词) .● 6、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来,表目的) .● 7、请以剑舞(用,介词)

● ..8、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 .9、常以身翼蔽沛公(用,介词) .10、樊哙侧其盾以撞(表承接关系,连词) .11、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表目的,连词) .12、项王未有以应(“有以”结构,“有什么办法用来”) .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目的关系,连词)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表修饰,连词) .3、项王按剑而跽曰(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不译) .4、拔剑切而啖之(承接,连词) ..5、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表并列,连词) .6、拔剑撞而破之(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 5.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 6.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 (一) 实词: 1. 飨土卒 (飨;犒劳) 2. 夜驰之 (之:到,往) 3. 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4. 从沛公 (从:跟从) 5. 亡去不义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6.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 7. 与臣游 (游:交往) 8. 籍吏民 (籍:登记) 9. 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副词,进入) 10. 具言 (具:详细,完备) 11. 若入前为寿 (若:你;为寿:祝健康) 12. 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13. 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 14. 坐须臾 (须臾:片刻) 15. 相去 (去,距离) 16. 置车骑 (置;放弃)

17. 督过之 (督过:责备) 18. 留谢 (谢:辞谢) (二) 虚词 1. 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 2. 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3. 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4. 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 5. 因言曰 (因:趁机) 6. 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 7. 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 8. 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 9. 以示之者三 (三:多次) 10. 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 11.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 三、词类活用

● 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 2. ①沛公欲王关中。

● ②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 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 5. ①亡去不义。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 6.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 7.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 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 9. 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 10. 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 11.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 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 13. 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 14. 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 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 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 17.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 18.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 19. 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 20. 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 21. 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 22.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 《烛之武退秦师》

a) 通假字

●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满足) 6。焉用亡郑以陪邻(倍) ● 二、古今异义(古/今)

● 1、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2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3、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4、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5、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 三、词类活用

● 1、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

● b. 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盟,结盟)

● a. 越国以鄙远(远:边远的地方)b. 共其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 3、a. 既东封郑(使动使…成为疆界)b. 阙秦以利晋(使„„缺损)(使动使…得利) ● c. 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 d.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动使…亏损)

i. d.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损

● 4. a. 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当晚)

● b. 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黄昏)

●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 6. 形容词作动词:a. 又肆其西封:肆:扩张(开放);此指延伸,扩大 ● b.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 四、文言句式

1. 省略句

●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 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 (二)倒装句

a)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 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 (三)判断句

● 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 3.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四)固定句

●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五、重点虚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3、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表陈述)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之 1、公从之(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 3、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4、臣之(无意义取独)壮也,犹不如人 5、邻之(无意义取独)厚,君之薄也6、夫晋,何厌之(无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 以 1、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4、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6、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 其 1. 以其无理于晋 代词,他 2. 共其乏困代词,指秦国人 3.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它的 4. 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 六、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

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使秦国的利益减损来使晋国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 ●

● 荆轲刺秦王

●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诀别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现出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huán )通“环”环绕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惧怕 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秦王必说:说通“悦”,高兴、喜欢。 词类活用: i. 【北】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远】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涕】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上】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朝】(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怪】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上】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断】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箕】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生】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古今异义: 【信】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可以】 古义: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顾】 古义: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卑鄙的人 【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走】 古义:跑;秦王;如:还柱而走 今义:行走) 【提】 古义:读作dǐ,投掷,投打,投击;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深】古义:刻毒;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遇】古义:对待;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相遇,遇见 【未来】古义:没有来;如:其人居远未来 今义:将来,以后

● 文言特殊句式:

● i.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 ( 以 ) 百金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文言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 鸿门宴 ● 以:(13个) .● 1、具告以事(把,介词) .●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用来) .● 3、所以遣将守关者(与“所”一起表原因,„的原因) .● 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把,拿,介词) .● 5、籍何以至此(凭借,介词) .● 6、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来,表目的) .● 7、请以剑舞(用,介词)

● ..8、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 .9、常以身翼蔽沛公(用,介词) .10、樊哙侧其盾以撞(表承接关系,连词) .11、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表目的,连词) .12、项王未有以应(“有以”结构,“有什么办法用来”) .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目的关系,连词)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表修饰,连词) .3、项王按剑而跽曰(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不译) .4、拔剑切而啖之(承接,连词) ..5、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表并列,连词) .6、拔剑撞而破之(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 5.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 6.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 (一) 实词: 1. 飨土卒 (飨;犒劳) 2. 夜驰之 (之:到,往) 3. 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4. 从沛公 (从:跟从) 5. 亡去不义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6.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 7. 与臣游 (游:交往) 8. 籍吏民 (籍:登记) 9. 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副词,进入) 10. 具言 (具:详细,完备) 11. 若入前为寿 (若:你;为寿:祝健康) 12. 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13. 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 14. 坐须臾 (须臾:片刻) 15. 相去 (去,距离) 16. 置车骑 (置;放弃)

17. 督过之 (督过:责备) 18. 留谢 (谢:辞谢) (二) 虚词 1. 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 2. 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3. 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4. 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 5. 因言曰 (因:趁机) 6. 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 7. 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 8. 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 9. 以示之者三 (三:多次) 10. 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 11.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 三、词类活用

● 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 2. ①沛公欲王关中。

● ②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 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 5. ①亡去不义。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 6.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 7.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 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 9. 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 10. 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 11.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 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 13. 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 14. 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 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 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 17.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 18.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 19. 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 20. 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 21. 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 22.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相关文章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查看


  • 高一上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梳理表 一.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秦伯说:说,通&quo ...查看


  •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 高一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08年春) 任教班级:高一(3)一(5) 辛宗国 一.整体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总体情况不错,全年级语文平均分在98分以上.没有出现低分学生,低分率为零. 本试卷很好地体现了借课外文本考课内掌握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整理(教师)
  •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整理 (教师版) 一.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暴,同"曝",冒着) 2.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4.为国 ...查看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高一语文如何教
  • 浅谈高一语文如何教 摘要:升入高中,许多学生都抱怨高中语文太难学,摸不着门道,找不到方法.有些家长也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初中时语文成绩挺好的,怎么到了高中就不行了呢?"这些情况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帮助学 ...查看


  •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 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查看


  • 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 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学习内容.按照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熟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涌一定数量的名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 ...查看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刚刚结束完中考的学生如今又该为新学期的到来忙碌了.初中升高中不仅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在学业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进度.方法.习惯.心态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的衔接工作,成为 ...查看


  • 高二寒假学习计划
  • 内容摘要: 过一年高中生活的适应与磨合,学生已经较好地融入到了高中的班级.高一一年有收获.有不足,也基本固定了自己在班级.学校所扮演的角色.而新学期刚开始,大多同学更有对新一学年的展望.但是同时,部分高二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日渐熟悉也造成了第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