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题

心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心理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属于上升过程,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属于下降过程。

心理发展的阶段是不可逾越,不可倒退的。 3 、简述学习心理学教程的意义。

学习心理学,首先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 其次,学习《心理学教程》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1)人的心理的产生即依赖于客观条件,又依赖于主观条件.心理在一定心理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条件刺激是从反映内容来讲,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刺激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

3)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

但是反映由一定的人进行的反应

,

由于态度观点、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及

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应

,

就会得出不同结果,即使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心理状态.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1)人的心理的产生即依赖于客观条件,又依赖于主观条件.心理在一定心理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条件刺激是从反映内容来讲,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刺激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

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但是反映由一定的人进行的反应,由于态度观点、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及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应,就会得出不同结果,即使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心理状态.

5、简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示大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所谓高级神经活动指的是大脑皮层的活动。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如新生儿生来就会吸吮,食物进入口中会分泌唾液,就属于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类是具体信号,包括物理环境中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刺激物;另一类是抽象信号,如人类的语词。抽象信号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物。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注意

1、什么是注意?注意的外部表现有哪些?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注意。

注意的外部表现有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2、什么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3、什么是有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

(2)

(3)

(4) 对目的的任务的理解。 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培养间接兴趣。

4、简述小学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一) 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

在个体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无意注意的效果也要比运用有意注意的效果好。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在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有意注意的作用超过了无意注意,占据主导地位。

(二) 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确立目的,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随着儿童心理活动目的性、有意性、自控性的逐渐增强,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能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地组织自己的注意。

5、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如何运用?

(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A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或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B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的有意注意。

A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B激发学习动机。

C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包括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而少惰性。

(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感觉和知觉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两者有何关系?

(1)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就是知觉。知觉对事物整体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2)感觉和知觉存在着不可分隔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2、什么是观察?试从观察品质方面说明小学儿童的观察水平?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1)观察的穆德兴,小学儿童观察的目的性低。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兴趣、爱好决 定的,且观察的错误较多,三、五年级后有所改变

(2)观察的精确性,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三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

(3)观察的顺序性,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的发展,一般能作系统观察。

(4)观察的深刻性,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往往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三年级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的提高,五年级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更有显著发展。

3、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观察力 ?

答、 (1)要是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是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3)知道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1、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2、充分利用感官,勤与思考。3、观察室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记忆

1、什么是记忆,简述记忆的种类。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从记忆内用的角度举例记忆的类型

从记忆内容的角度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1) 形象记忆: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画家

(2) 情绪记忆:以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演员

(3) 运动记忆:以实际行动、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如运动员

(4) 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为内容的记忆。如数学家

(5) 上述四种记忆是相互联系的。要记住一事物,常常需要多种记忆类型的参与

从记忆保持时间长短的角度列举记忆的类型

(1)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指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在0.25-2秒以内的记忆,如视后象

(3) 短时记忆:指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记忆容量为7±2组块

(4) 长时记忆:保持一分钟以上甚至终生的记忆

(5) 这三种记忆是相互联系的:外界刺激引起感觉,他所留下的痕迹就是瞬时记忆;如果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否则痕迹就会迅速消失;对短时以及的信息如果技师加以复述,就转入长时记忆,否则受干扰影响,会产生遗忘

2、什么是表象,简述表象的特点和作用。

(1)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生动、具体、鲜明来源于感知) 2、概括性(整合、综合高于感知)

(3)作用

1、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表象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

3、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3、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及教育启示。

(1)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2)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即当天学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就安排复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后次复习前次、单元、期中、期末复习等。平时不做任何复习,完全依靠期末总复习是要不得的。各次复习的安排应“先密后疏”。开始时一次复习的时间要多一些,间隔要密一些;以后复习的时间可少一点,间隔时间也可长一些。

4、简述遗忘的种类及原因。

(1)遗忘有两种:一类是暂时性遗忘,一类是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是由于其他刺激(外部强刺激或自身内部状态的干扰)而引起的抑制。永久性遗忘是对已经识记过的东西,由于没有得到反复的复习和运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便自动消失,不经重新学习记忆不能再恢复。

(2)遗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有重要影响,那些不重要的、没有趣味的、不符合人的需要的东西,首先被遗忘;过长和过难的材料易被遗忘;排列在中间位置的材料也容易被遗忘。

5、论述小学儿童识记、保持、回忆的特点

(1)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

1)有无意实际为主想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

A)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B)意义识记的保持最高于机械识记

(2)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1) 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的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

2) 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

3) 逐渐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

(3)小学儿童回忆的特点

初入学儿童不会使用系统搜索和追忆去提取信息,而高年级学生在提取信息时,开始会系统的寻找以往识记过的材料,但其水平还较低

6、简述小学儿童记忆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二、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1、根据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

2、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

以识记。 (1)采用直观形象记忆法(2)口诀记忆法(3)谐音法(4)数字特征法(5)译意法

4、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5、掌握一些识记的策略

(1)把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2)在识记前必须对材料做充分分析

3、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

7、请列举四种提高小学生识记效果的方法

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

(1) 将所学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

(2) 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

(3) 知道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4) 掌握一些识记的策略

a) 把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

b) 在世纪前必须对材料做充分分析

8、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

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即当天学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就安排

复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后次复习前次、单元、期中、期末复习等。平时不做任何复习,完全依靠期末总复习是要不得的。各次复习的安排应“先密后疏”。开始时一次复习的时间要多一些,间隔要密一些;以后复习的时间可少一点,间隔时间也可长一些。

2、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复习不等于简单的重复,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就要适当变换形式,并力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时也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时学生感到新颖,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所学知识更加巩固。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来巩固记忆效果是最值得提倡的。

3、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就是指学习的内容达到初步掌握时仍不停止,而是继续进行学习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过度学习达到50%~100%之间学习效果最佳,最不易遗忘,所花的时间也最经济。

4、复习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在单元、期中、期末复习中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才能记得多、记得牢、提取得快。

想象

1、什么是想象,想象与现实有何关系?

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关系:想象的形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利用过去感知得来并通过记忆保持下来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如果人们对于某类事物从来没有甘感知过,那么在他的头脑中就不会

出现以这类事物做材料的想象。所以想象的形象来源于客观现实,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想

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

2、列表说明想象的种类及分类依据。

3、简述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想象有意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想象的有意性,随年级增高不断提高。低年级儿童往往容易离开想象的目的,离开 主题,根据自身过去的经验做自由联想。到了高年级,他们智力活动的控制能力增强了,能围绕主题进行想象。

二、小学儿童想象现实性的发展

想象的现实性指想象的形象受现实的制约,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儿童入学以后,想象的现实 性逐渐增强,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想象所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想象形象的特征数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

(二)从热衷于完全脱离现实的神话虚构,逐渐转向现实生活的幻想

低年级儿童对童话、神话信以为真,爱听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爱看动画片。三年级以后的儿童的兴趣逐渐从童话故事转移到英雄模范故事、侦探小说、反特影片等等题材上。

三、小学儿童想象创造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想象创造性的发展指从再造想象中有创造性的成分,扩展到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创造加工的成分不多。到了中、高年级,他们不仅在再造想象中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性加工,能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四、小学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从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向有一定的概括性、逻辑性发展,表现为想象所凭借的依托物由实物向词语转变。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必须依靠具体的对象,到了中、高年级,儿童能逐渐不靠图画和具体对象之类的帮助,凭借词来想象。 4、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一) 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

(二) 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

1、 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

2、 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1) 对静物做动态想象,变无声为有声想象。

(2) 对抽象词做具体形象想象

(3) 对物做拟人想象

(4) 对无色的事物做有色的想象

(5) 对个别事物做概括的想象等

(三)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小学儿童幻想正处在由远离现实的幻想向现实的幻想过度阶段。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1、 简述思维和感知觉的关系。

思维跟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觉、知觉是在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时产生的,是对具体事物个别属性以及事物之间外部联系的反映,属于认识活动的初 级阶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内部联系及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 认识的高级阶段。人没有单纯的、孤立的感知觉,人的感知觉任何时候也不能完全离开思维。

2、 简述思维的种类及其分类依据。

从个体发展与思维凭借物来看,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依靠感知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离 开了动作,思维也就中止。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或记忆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1、 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是把各种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其主要功能是求同。

2、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其主要功能是求异。

3、 简述思维过程。(基本操作、具体表现)

(一)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

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 面或不同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 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分析反映事物的要素,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

(二)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

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

1、比较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过程。

2、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 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的思维过程。只有 通过抽象和概括,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具体化

具体化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去的过程。

4、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和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创造性思维需要综合 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高度发挥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概括能力、类比能力 等。

创造过程基本上包括准备、酝酿、阐明、证实四个阶段。

5、 简述小学儿童概念掌握的方式和条件。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儿童在学校教学条件下,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掌握概念。概念形成。儿童

在自己的活动中,从大量具体实例出发,对得到肯定的一类实例加以概括,抽取共同的属性,最终形成一个概念。概念的形成具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儿童必须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碗和

非碗,如杯子、盘子、筐子等);第二是成人对儿童的反应应给予肯定和否定。

所谓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头脑中已经掌握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去接受一个新的概念。

概念的掌握并不是通过一次学习时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深化。同时,概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成体系的。因此,只有形成体系的概念,才是真正掌握的概念。

6、 简述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

一、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

二、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考虑问题。具有深刻性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与核心并做出正确的预测。

三、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

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

四、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一个人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即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

五、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接受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以确定正确与否。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

7、 列表说明小学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特点。

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三级水平。

8、 试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 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一般认为关键在四年级(约十或十一岁)。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的成分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不平衡性。

2、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 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9、 简述头脑风暴法。

在流畅性训练方面,“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中运用较多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也作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技术,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上,通过暂缓做出评价让学生踊跃发言,以便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每一个发言者都要遵循以下规则:

(1)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即暂缓评价)

(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

(4)追求标新立异,允许观念离题。

10、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1、发展儿童的言语

2、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3、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单位。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比较,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而比较则是让儿童在正例与正例和正例与反例之间做对比,便于发现例证之间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4、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看法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情感

1、列表说明情感的种类

(一) 按情感状态分类

根据情感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特性,可以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表现形式。

1、 激情

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在激情状态下,总是伴有强烈的内部器官活动的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激情可以成为人们投入行动的巨大动力,对学习、生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如见义勇为。消极的激情会带来不良后果。人在产生激情时,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自制力显著降低,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对于消极的激情要用意志力加以控制,转移注意力以减弱激情爆发的强度,不让消极的激情支配自己。

2、 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古语说的“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正是心境的生动描述。

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师生关系、学习成绩、环境条件的变化、工作的顺逆、身体的健康状况等。良好的心境能使人处于欣喜状态,头脑清楚,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消极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为了有效地工作和学习,我们必须主动控制心境,经常保持积极的良好心境。

3、 应激

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应激状态下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另一种手脚失措、行动紊乱。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表现是可以通过提高认识、接受训练加以调节的。

(二) 按社会性内容分类

根据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可以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 道德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富有同情心和对事有责任感,这些都属于道德感。

2、 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

3、 美感

4、 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 简述小学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 小学儿童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境的支配。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的情感稳定性是比较差的。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情感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情感的境遇性减少,选择性提高,逐渐产生了较长时间影响整个行为的情感体验。

(二)小学儿童情感可控性的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时常可以看到学前儿童那种容易冲动、外露、可控性比较差的情感特点。在独立学习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中、高年级儿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三)小学儿童情感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发展

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小学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随着社会性需要的发展,小学儿童的情感日益深刻。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关系,具有强烈的“向师性”。但是,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成人相比,情感还不够稳定、不够丰富、不够深刻,情感的调控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3、 过度焦虑的表现、种类与帮助

(1)过度焦虑又称儿童焦虑症。主要表现为过分敏感、多虑、经常为一件小事而烦躁不安、焦虑担忧。

(2)过度焦虑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素质性焦虑,二是境遇性焦虑。

(3)首先要区分儿童过分焦虑是属于境遇性的,还是素质性的。对于前者一般只需要找出造成焦虑的原因并加以调整,就会取得良好的收效。

由于素质性过度焦虑儿童的问题往往与他们在性格上的特点有关,如缺乏自信、爱克制自我等。首先要帮助这些儿童找出他们性格上的不足之处,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改进训练计划,重点培养他们自信、自立、客观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他们适当的判断给予及时的鼓励。

4、恐怖症的含义、原因与种类

(1)含义:儿童对某些事物、情境或观念表现出不适当的、异常强烈恐怖的情绪。 不适当的恐吓 恐吓遭遇

(2)恐怖症的原因

性格缺陷 胆小 敏感

(3) 种类:①动物恐怖症②特殊境遇恐怖症③见人恐怖症④学校恐怖症

5、简述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采用让人的肌肉放松的方法来逐步与紧张对抗,最终以松弛压倒紧张恐怖,所以又称做交互抑制。

系统脱敏治疗程序包括三部分(1)肌肉放松训练(2)建立恐怖等级(3)实际治疗。

6、 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一) 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二) 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

(三) 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

移情是指人们在察觉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体验到的与之相同的情感。

意志

1、 简述意志的含义及其特征: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

(一) 明确的目的性

(二)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动作可分为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两种。不随意动作是在无意中发生的不由自主的动作。随意动作是受意识支配的动作,它们是实现意志行动的基础。

(三)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困难从性质来分,有内外之分。内部困难主要指人在行动中有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外部困难是指人在完成预定目的采取行动时所遇到的客观环境中的障碍。内部困难要比外部困难难以克服,同时,内部困难又常常以外部困难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内部困难得到解决,外部困难也容易解决。人的意志水平主要表现在克服困难的水平上。

2、 试述意志的心理成分

意志始终是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成分有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

(一) 动机冲突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原因,目的是一个人期望在其行动中获得结果。如果一个人在确定目的的过程中,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起作用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又不可能同时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有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之分。凡是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属于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凡是良好意志品质的人,能坚定不移地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服从于集体和国家的需要。

(二) 意志行动的决策

这种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最佳地实现目标过程称之为决策。当做出决策的时候,人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已基本解决。在意志行动的决策中,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 意志努力

意志努力是指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订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内外各种苦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意志努力表现在整个的意志行动过程中。在解决动机冲突时,在制订计划、进行决策时,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意志努力集中表现为克服困难,以保证意志行动的顺利进行。

3、 简述知、情、意三者关系

(一) 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人的意志行动总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上。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

(二) 意志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从另一方面说,意志也使人的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不要意气用事”或“化悲痛为力量”等,都是意志使人的情感服从于理智的认识。

4、 简述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

1、 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展

首先,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他们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庭、教师、学校集体提出的。

其次,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的行动动机和目的,一般是很不稳定的,还不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为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而积极地行动。

最后,小学儿童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常常表现出不善于运用抽象原则来解决动机冲突,更多地受一些有关的具体事件所左右。

2、 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

小学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强的。特别是低年级儿童,面对困难,他们表现得慌张、粗心、懦弱,屈服于困难。中年级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也逐渐增强。面对挫折,小学儿童常常不能正视现实,不善于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而把挫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无关的其他人或事物上。有的儿童极力寻找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是比较低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克服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困难,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

5、 简述小学儿童意志品质的发展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等。

1、 自觉性的发展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目的,并调整和控制行动的意志品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觉性是比较差的,他们不善于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常常由家长、教师向他们提出行动目的和任务并在成人的监督下完成。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 果断性的发展

果断性指一个人是否能辨别事情真相,迅速而合理地做出决定,并采取积极行动的意志品质。缺乏果断性的人表现为优柔寡断或冒失。

3、 自制性的发展

自制性表现为是否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约束自己产生不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

4、 坚持性的发展

意志行动的坚持性表现为能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意志比较薄弱,坚持性比较差,他们更多地依靠外部影响来坚持完成一件工作或一个行动。 平稳 明显发展的状态。

6、 论述小学儿童意志的培养

(一)开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性

(二)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能力

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自动控制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养成教育这个方面,有经验的教师通常采取以下做法。

1、 从生活小事上进行训练

2、 耐心指导,反复训练

3、 教师注意以身作则

(三) 教育儿童正确地对待挫折

教师要帮助儿童正确地对待挫折。通常的一些做法是:(1)帮助儿童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找出避免挫折的办法;(2)面对挫折,鼓励儿童充满信心地战胜挫折(3)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儿童调节和控制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提高小学儿童的挫折耐受力。

(四) 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一, 教师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二, 当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必要的指导。

第三, 根据小学儿童意志品质上的差异,注意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做到因人、因不同发

展时期锻炼。

7、 简述养成教育

参见上题。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1、品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品德与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品德和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道德;同时,个体道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的内容和社会风尚。品德和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题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3)道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为什么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会出现一个低、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由教师和家长等外部因素的调节阶段,行为习惯虽缺乏自觉性且不巩固,但受到一定控制;中年级儿童,由于独立性的发展,不少儿童显得不那么“听话”了,于是就可能破坏了原先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导致行为习惯水平的下降;高年级儿童行为习惯水平的上升,表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已带有一定的自觉性,开始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

3、从总体上如何评价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从中应得到什么启示?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发展比较协调的时期,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道德知识逐渐系统化,道德行为的发与道德认知水平相适应,并且逐步养成了一些道德行为习惯。言行一致,而且年龄越小越这样。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言与行之间逐渐出现了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情况给我们的启示是:系统的道德认知与相应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加强小学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起,越早越好,持之以恒。

4、简述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在道德判断上,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冬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规律。

1、从他律到自律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他律逐步发展到自律。低年级儿童往往把老师当作道德标准的化身,凡老师认为好的或受到老师称赞的行为就是好的,凡老师认为不好的或受到老师责备的行为就是坏的。大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对老师的话就不言听计行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对老师的行为也有了自己的评价。

2、从效果到动机

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后果逐步发展到行为动机,然后才达到后果与动机统一的水平。9岁儿童从动机上判断是非已占明显优势。

3、由片面到全面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逐步发展到比较全面、客观,从中看现象逐步发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质。一般说来,小学低、中年级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考虑问题的维度比较单一,容易受一时一事的单一效果的影响,不善于全面地、综合地认识人和事。而且往往附带强烈的个人情绪。到了高年级,儿童才逐渐懂得从几个维度来考虑问题。把个人行动的动机、效果与当时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做出较为恰如其分的分析、评价。

此外,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还具有一些特点。(1)从小学三年级起,绝大多数儿童已经能根据行为的原因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进行判断,且半数以上的儿童能把行为的原因和后果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其发展趋势是年级越高,百分比也越高。(2)在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中,特别集中在行为的主观原因方面。

5、简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

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是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的。低年级儿童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其道德行为常由一些具体的、浅近的动机所引起。到了高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水平日益提高,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道德行为开始以社会的需要作为动机的基础。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与其认识水平的提高是相适应的。

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

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他们的道德行为一般是在教师和父母的要求下向仿效他人的情况下实现的。到了高年级,儿童调节行为的力量开始由外部控制向内心自觉地方向过渡,逐渐把教师或父母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日益得到发展。

3、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教师的要求下,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掌握了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但还没有形成必要的道德行为习惯。大约四年级以后,他们才逐渐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但总的来讲,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还不巩固,容易老化。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6、简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从四年级以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儿童自入学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并为争取成为一名符合集体要求的成员,逐渐学会了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四年级以后,初步形成的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感开始对行为起支配作用,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较快地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两方面。

1、坚持性的发展

坚持性是指在道德行为中把决定贯彻始终的品质,坚持性是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小学儿童坚持性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的。从小学儿童坚持性的动力来源来看,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高年级学生的坚持性已从外界权威的影响逐步转向内心的自觉坚持完成任务了。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坚持性水平还是不高的,而且不稳定。即使儿童已经具有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要求的自觉性、坚持性时,仍需提出严格的要求,并在培养训练过程中,有一定的检查、监督,才能不断提高其调节和控制能力。

2、自制力的发展

自制力是指在道德意志行为中善于掌握和掌控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小学儿童的自制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小学低年级儿童自制力的发展较为缓慢,四年级和六年级发展速度开始加快。总的来说,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制力还是初步的,而且往往容易兴奋,易带有一定程度的冲动性。

7、简述说理法的应用要点。

一、说理要科学

所谓的“说理要科学”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科学性,讲解某一道德概念或宣布执行某一道德要求,须有科学的依据、严密的论证和合乎情理的分析。二是要有针对性,即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当时的心理状态。

二、说理要尊重儿童

教师应该尊重儿童。说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解决道德认识上的问题,进而增强其执行正确的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因而说理本身就是对儿童的尊重。

三、排除意义障碍

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些道德要求,但是学生并不一定立刻接受它们,甚至拒绝接受。这些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称为“意义障碍”。意义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要排除这种意义障碍是比较困难的。首先要查明产生意义障碍的缘由,其次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通过谈

话和采取必要的实际行动,使儿童理解教师的善意。对抱有敌意情绪的儿童,教师可采取迂回的办法,引起儿童内心冲突,然后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从而使意义障碍得以排除。

二是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消除这一意义障碍的关键,是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此外,教师在表达教育的要求时,应尽量运用教育的技巧,如适当的举止、语调、表情、手势等,便能较快地排除意义障碍。

8、简述为儿童提供榜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使榜样教育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为儿童提供的榜样要可敬、可信和可亲。

榜样只有可敬,才具有权威性,才能使儿童发现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 榜样只有可信,才具有真实性,才能使儿童感到自己是能够学习的,推动他们把榜样的言行当作自己言行的准则。

榜样只有可亲,才具有感染力,才能使儿童把学习榜样当作一个自觉的行为,促使他们把榜样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9、简述强化法的基本原则。

一、要有一个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对行为进行定向控制。如对一个后进学生进行转化工作,就应有一定的目标:近期目标是什么?远期目标是什么?

二、制订小步子

即设计一系列短程计划,也就是把要达到的目标的整个行为训练过程分成许多小的步骤来逐步完成。

三、即时“反馈”

即即时让学习者指导自己行为活动的结果和进步情况,目的是使学习者建立起信心,鼓励鞭策自己继续努力。

四、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巩固训练结果

表扬与批评的作用是相对的。一般说,表扬的效果比批评好;但表扬与批评的效果,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如学生的经验、表扬与批评运用的频率、学生对表扬与批评的态度和重视的程度、施教者的权威性程度、学生的性别因素。

10、为什么要少用、慎用体罚?

(1)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目前各种惩罚现象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也大量存在,从罚站、推出教室、不准回家吃饭、到罚款、罚重复写成百上千的字等,确实说明教师使用惩罚经常会犯错误而且影响极坏,应予以纠正。(2)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从表面看出,受到惩罚的孩子很快表示屈从,似乎问题就解决了。事实远非如此,惩罚有可能阻碍内部控制力的生长,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惩罚已经使儿童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儿童考虑的只是惩罚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反而很少责备了。(3)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惩罚往往使儿童产生了与成人的对立情绪,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会由于严重的情感障碍而拒绝承认错误,甚至还会从此一再重犯类似的错误,使错误固守下来而不易纠正。

11、如何帮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

(1)如果儿童是由于在性格上养成了比较娇纵的习惯而产生攻击行为,则首先应取得父母的配合,要求父母对其子女不要一味偏袒、纵容,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样,对于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的家长,要指导他们尊重儿童,注意为子女树立榜样。

(2)注意培养互助、互爱和尊重他人的良好班级风气,为儿童提供积极参照群体,降低攻击行为儿童的社会舆论基础,使儿童的攻击行为受到普遍的抵制和消极强化,从而逐渐放弃此类行为。

(3)与此同时,要注意为感受到自尊心受侵害和挫折的儿童提供及时的疏导,用合理的渠道宣泄积郁,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12、如何对待儿童的撒谎?

首先,教师、父母要增强对儿童的理解,寻求与儿童取得沟通的共同语言,打消孩子对教师、父母的戒备乃至恐惧的心理。要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让儿童尊敬和信赖自己。

其次,对于撒谎的儿童,应该认真严肃地指出说谎的危害,要让儿童知道,用撒谎来掩饰错误将是错上加错。同时,应该让他感到,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的后果与掩饰过错的后果是不一样的。虽然掩饰可以暂时掩饰过失,但会因此而失去父母和他人的信任。

要帮助儿童克服因过去说谎而产生的罪恶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既已形成的旧习惯往往很难一下子彻底改正过来。即使偶然再犯,也不要大惊小怪,认为前功尽弃了。

13、简述儿童逃学或离家出走的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最明显的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1)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过失给予过分严厉的惩罚,如羞辱、责骂乃至体罚,造成儿童在自尊或情感上的挫伤而出走;(2)同学或一些社会组织团伙中用极具诱惑力和易使人成瘾的活动吸引儿童,如玩游戏机、赌博等。儿童会因为逐渐沉溺于这些活动而实际上造成了出走的局面。

出走还和儿童个性心理有关。过去娇惯任性、敏感、易激怒且责任心差的儿童习惯于放任自流的生活方式,往往容易逃学或离家出走。某些在学校中始终受到老师重视的学生,缺少经历生活挫折的心理准备,也会因为偶然的失落而产生出走行为。

14、如何帮助逃学或离家出走的儿童?

(1)对出走行为表示理解,使儿童感受到将不会对出走本身做出更多的惩罚,设法让儿童不再出走和原意接受帮助,防止造成进一步对立;(2)与儿童诚恳交谈,设法寻找出走的原因;(3)对造成儿童出走的原因做出必要的解释,但对于确实由于儿童过失造成的出走,也不可无原则地忍让迁就,因为那样做,事实上就纵容了儿童的过失;(4)对于因任性而出走的儿童,家长或教师应努力淡化这种行为,使儿童感到这种方式的社会影响效果是微弱的;

(5)对于因其他社会诱因造成的儿童出走,还应注意消除一些社会影响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15、运用惩罚应注意什么?

(1)惩罚应以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以便使儿童理解教育者的善意,从而消除或减少惩罚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2)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年幼的孩子接受成人的强制性惩罚,对年长儿童则适宜采取一种惩罚方式——回敬式惩罚,即谁犯过错,谁就会遭到同伴或集体回敬式批评、冷落。(3)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好。苏霍姆林斯基在使用惩罚时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他说这样的惩罚,避免了孩子们刚犯过失立即处罚时常有的那种激愤情绪。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心理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心理相容。班级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一个心理相容的集体,首先表现在人们相互了解,既了解各自的优点,也了解各自的缺点,善于按一个人的本来面貌来对待他;其次,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正常的方式,取得相似的评价标准,使意见互相接近;第三,表现在成员们都在自觉地维护班集体。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成员们态度宽容,相互尊重,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心理相容是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

2、简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是规范、心理相容、舆论和凝聚力。

1、规范

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集体期望。规范是对成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在学校中,班级的规范通常与社会标准相一致。每一个集体的规范都有它的特殊性。外部的社会标准只有被集体接受,才能形成集体的规范。规范一旦形成,就提供了一个参照点,用以指导行动、评判是非和维持群体生存。

2、心理相容

班级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一个心理相容的集体,首先表现在人们相互了解,既了解各自的优点,也了解各自的缺点,善于按一个人的本来面貌来对待他;其次,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正常的方式,取得相似的评价标准,使意见互相接近;第三,表现在成员们都在自觉地维护班集体。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成员们态度宽容,相互尊重,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心理相容是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

3、舆论

舆论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舆论能造成对人的压力,因而也就能约束每个人的言行。在一个集体中,正确的舆论能团结群众、鼓舞正气,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抑制歪风邪气。在一个班级中,舆论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它,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4、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在凝聚力高的集体中,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尊严感。班级凝聚力是在一系列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只有在满足成员的需要时,有趣的活动才能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3、简述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

1、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是班级的领导者,他既是学生的人格楷模,又是学习指导者、活动组织者。因此,在班级人际关系中,教师具有主导调节的作用。教师的人格、学识、工作作风和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师生关系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地影响着同学之间的关系。

2、学生的全员性

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全都以一定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一集体的人际关系中。教师必须重视每一位学生。

3、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来说,班级人际关系的侧重面,会随着他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程度而有所变化。低年级学生较侧重于师生关系,而中高年级的儿童开始逐渐把同学关系放到较为重要的位置上。

4、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教育实践中有什么实践意义?

从总体上讲,小学儿童在班级中选择朋友,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趋上性的特点。

择友的同质性,指儿童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 择友的趋上性,指儿童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为朋友。

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是儿童社会交往积极性的表现,也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心理效应的保证。儿童年龄越大,这两个特征表现得越明显。学习行动对小学儿童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具有关键的影响。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值得高度重视的心理学特征。教师应善于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利用和调节。

5、对班级中的小团体教师该如何指导?

首先,教师要在任何时候都了解自己班级中的小团体的活动状况、核心人物的态度以及人员的变迁。同时,还要了解班级的大部分成员对这些小团体的评价。

其次,教师要做好小团体的核心人物的工作。

第三,教师要善于在班级中创造良好的感情气氛,使班级的目标与小团体的目标在根本利益上是相容的,并努力使小团体的活动适应于班集体的活动。同时,教师要善于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调动小团体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并注意提高他们的活动质量。

第四,教师要冷静地分析班集体中的舆论。

第五,如果某个小团体的活动影响了成员的学习、健康或违背了常规,教师必须及时地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限制,并向他们说明道理。对于少数受社会不良分子影响而出现违法行为的小团体则要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他们的不良社会联系,并加强法制教育。

6、你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在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上有何设想,其出发点是什么?

目前现存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集体中进行,但集体只提供了一种背景,并没有发挥集体的作用。新的模式应是根据学生水平相当的原则在教室中组建5~7人规模的课堂学习小组,有条件可将课桌改排成马蹄型,按小组入座。教师在每节课安排5~10分钟让各小组进行集体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为发挥所有学生,尤其是发挥被忽视的学生的积极性提供了活动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参加的集体活动中)、尊重意识(倾听对方倾诉、尊重对方观点)、学习意识(承认对方长处,学习对方优点)、合作意识(帮助别人解难,共同完成任务)和表达意识(陈述观点,坚持观点);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如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其出发点是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

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1、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日常我们讲的个性,指的是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而心理学中的个性则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哪三个系统?各系统又有哪些心理成分?

个性倾向性:态度 需要 兴趣 志向 世界观(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 能力 个性心理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3、为什么说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

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而形成的社会特征。此外,人在活动时所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也是社会的。因此,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4、什么是需要?什么是动机?二者是什么关系?

(1)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它直接导致情绪的产生,也推动认识和意志的发展。当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需要。

(2)当某种需要被人意识到并变成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后,便形成了动机。 (3)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5、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

(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幼儿主要是对活动过程本身有兴趣,而小学儿童则开始注重活动的结果;他们也逐步地表现出更喜欢对抗性、竞赛性的游戏和运动。

(2)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 认识需要是小学儿童的主导需要。 (3)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

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儿童入学之后,交往需要主要向教师和同学两个方面发展。

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既能使儿童在社会生活(如班集体)中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体验到他人和集体的爱,同时,也有助于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4)小学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

小学生的成就需要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成就需要的发展的表现如下: 第一,儿童的期望变得更加现实。

第二,儿童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成绩。 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 第四,儿童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1、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构成如何?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就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意识。

2、自我意识有何作用?

一、对态度和行为的调节、控制作用 二、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

3、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由低到高的。其中,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发展的速度较快,尤其是一、二年级之间发展尤为迅速;到了三年级至五年级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相对平稳;而小学五、六年级内,自我意识的发展又出现加速的现象。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自我评价的基本形式,即过高的评价、过低的评价和适当的评价。

1、过高的评价

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

2、过低的评价

自我评价过低的评价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

3、适当的评价

自我评价适当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

5、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教师和父母的评价。

2、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常常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他们往往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他们容易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 3、自我评价稳定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低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差,高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6、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有何重要意义?有何教育启示?

(1)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通常是信服地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定,并在理解教师的评价时把自己划归相应的等地。 (2)因此,有经验的教师特别主义对儿童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让每个儿童都看到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对儿童的自我评价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控,尤其是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的儿童,要采取切实措施,让前者看到自己尚有不足之处,让后者看到自己还有某些优势,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比较客观、全面,从而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7、简述提高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8、什么是视角转换,如何培养儿童的转换技能?

社会视角转换是一种社会认知技能,是指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的观点或结论。

儿童社会视角转换技能的培养训练: 1、命题作文2、结合生活事件进行集体讨论

9、交往活动对儿童自我评价有何作用?

和同龄人的交往活动对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与校正的。交往活动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被他人所观察和了解,从而产生评价,而儿童则在交往中获取他人评价的信息,借助于想象、推理等复杂的认知过程,内化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从而形成自我评价。

10、儿童交往中如何个别指导?

1、对自我评价过高儿童的个别指导

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难于与人交往的特征。造成儿童长期保持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经常得到周围人不适当的肯定的评价。另一个是他们确实具有某些能力,而且为其开展的活动有保证了他在这方面取得了部分的或暂时的成功。对自我评价过高、有着盲目优越感的儿童,采用个别说教的方法常常不能奏效。重要的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如委托社会任务等,在活动过程中使其内心引起矛盾斗争。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讨论,切切实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优越感和激情情绪,逐步使行为变得正常起来。

2、对自我评价过低儿童的个别指导

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其特点是倾向于“不与人交往”。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往往有着多次交往遭受失败和长期自我评价过低的经历。教师对他们应给予特别的关心,保护儿童的自尊心,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培植他们的自尊心,而且要让他们从同伴和集体的评价中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其次,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和别人交往,同时教育班级同学对他们采取友善、热情的态度,消除其紧张情绪和不安心理;此外,在交往的技能技巧上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其取得成功,逐步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11、学习活动中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有哪些?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12、你认为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还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为什么? 我认为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在其今后的发展成长中更为不利。

第十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1、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也体现了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第二,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第三,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能力与知识、技能虽然关系密切,但并非存在绝对的因果制约性。能力的高低还受到个性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2、简述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

一、小学儿童能力类型的差异

人通过运用各种能力与客观环境建立联系,而每个人在运用能力时有各自的特点。

二、小学儿童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正态分布。

三、小学生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3、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

二、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三、知识与技能训练

4、列表说明希波克拉底和巴甫洛夫的气质类型说。

5、什么是气质,如何理解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儿童的气质类型是相对稳定的。对于每个儿童来说,可能会因为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强烈转变而产生气质掩盖现象。但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并不存在普遍的气质掩盖现象。即使一些儿童气质出现掩盖现象,在外部条件改善后依然可以恢复原先的行为类型。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都能以自己特有的动力特征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6、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1、要巧妙地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粘液质的学生比较稳定、踏实、有耐心,但不够活泼,比较固执、迟缓;抑郁质的学生细致、谨慎、多思多想,但怯懦、孤僻、易退缩;多血质的学生显得活泼开朗、机敏灵活,但往往不够踏实,心思多变;胆汁质的学生倾向于大胆、坦率、热情,但又有些易粗心、莽撞和刚愎自用。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每一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并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积极和不受欢迎的心理品质是什么。

2、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不足之处

例如,粘液质的学生比较固执,可以采取启发或事实感化等迂回的方式;对于抑郁质的学生,不宜在公开场合点名指责;对胆汁质的学生也要注意不宜针锋相对去激怒他们。

3、要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抑郁质和胆汁质儿童,如果稳定性发展过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便会表现出一些病态倾向。抑郁质儿童在极不稳定情况下具有神经症焦虑倾向的障碍;胆汁质儿童的极端化发展则与一些具有攻击和破坏性的行为有关。教师要学会分辨一些基本的心理障碍倾向,采取科学的态度慎重对待他们。

7、课堂提问应如何照顾学生的气质类型?

上课提问时,有些学生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眼巴巴等着老师提问;而有些学生犹犹豫豫才举起手来或根本不举手。后者大多数是抑郁质或粘液质,他们对公众表现缺乏优势,所以应注意让后者有多发言的机会,而让前者多学习克制和缜密地考虑问题。

8、什么是性格?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人对现实态度体系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1)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

(2)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

(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主动观察型 被动观察型 详细分析型 概括型 快速型 精细型

3、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的强度特征(2)情绪的稳定性特征 (3)情绪的持久性特征(4)主导心境

4、性格的意志特征

(1)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性格特征(2)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意志特征(3)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

出的意志特征(4)对贯彻执行行动方面的意志特征

9、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性格和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如多血质)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如有的慷慨大方,有的吝啬尖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性格与气质又具有密切联系:(1)不同气质可以使个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如多血质的人用热情敏捷来表达勤劳,而抑郁质的人则以埋头苦干来展示这同一性格特征。

(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如粘液质的人会比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养成自制力。(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一位粘液质的教师会由于多年从事少先队工作,而渐渐变得活泼、开朗。

10、如何培养孩子获得良好的性格?

一、提供适当参照群体

二、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三、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

四、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11、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

教育首先要注意利用群体的共同性格优势,并设法帮助他们发挥优势和克服性格中的弱点。教师可以依照如下步骤考虑教育方案:

(1)列出全体儿童的性格优点、弱点,从中找出多数儿童的共同性格倾向,如许多独生子女热情、乐于助人、要强,但又软弱、敏感、依赖性强,学习缺乏毅力;

(2)借助多数儿童的性格优势,鼓动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并借此抑制不良性格的滋生

(3)经常组织一些适合于群体良好共性的活动,使群体风气得以维护和发扬,如主题班会、竞赛等;

(4)同时要注重创新、求异,让少数儿童的性格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与多数儿童耳朵性格优势取得互补。 性格培养在考虑到儿童共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别性。

有针对性的教育是:

(1)利用优秀生的优良性格品质作为榜样,带头使群体风气向更高水准发展;

(2)充分肯定落后儿童身上的优秀品质,推动他与群体风气认同,切忌一味强调缺点,以免儿童失去上进希望;

(3)经常开小组评议会,提醒每个人不断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以便引起注意与改正。 最后,对小学儿童性格的培养,一定要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的工作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性格。

第十一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简述心理发展及其具体表现。

儿童心理学中的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心理活动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

第二,心理活动从无意性为主到有意性为主。

第三,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第四,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逐步稳定。

通过以上的发展,儿童的心理变得日益完善、逐步复杂,逐渐达到成熟水平。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发展的定向性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3、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心理发展的前后阶段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先前的发展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而后来的发展是先前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心理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原先的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消亡,而是被高一级水平所包含和整合。

4、什么是年龄特征?如何理解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成为年龄特征。稳定性: 首先,儿童的脑在结构和机能两个方面都在逐步地发展,而且人脑的发展严格地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按照固有的程序和阶段逐步地成熟和完善。大脑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水平,形成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其次,人类的经验是逐步积累的,知识的体系是逐步形成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儿童掌握这些知识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这就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知识掌握上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能也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

可变性:

年龄特征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速度可因社会、教育、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有所变化。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心理的发展,不良的教育则会束缚心理的发展。

5、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定向性。

心理发展的定向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指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第二,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6、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儿童在一周岁以前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最快,形成了两个加速期,其他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第二,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7、什么叫遗传特征,他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作用?

遗传是生物性状的逐代传递,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技能等特性都可以一代一代地遗传。所有遗传的生物性状,统称遗传素质。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

第二,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8、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意义?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的物质前提,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当某种生理结构

和机能达到成熟时,适时的刺激就会引发出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促使它发展。反之,如果机体尚未成熟,即使对它施加刺激,也不一定能生效。

9、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10、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在社会环境中,教育是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因为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具有树立典型、传授知识、创造条件和矫正不良模式的功能。

1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需要,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种追求和倾向于某种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它又是引发心理活动的一种内部需要,代表着心理活动中新的一面。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着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斗争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依存

二、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相互促进

在社会因素,尤其是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之中,形成了儿童心理不断发展的动力。它推动着个体的认识、交往和劳动,从而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1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几种?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摆阔生物因素(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和环境因素;主管因素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即需要。

(1) 遗传素质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另外,遗

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2) 社会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同时也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3)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斗

争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1) 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依存

需要总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产生,而一定心理水平的形成,也依赖于儿童是否产生了相应的需要。

2) 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促进

当新心理发展水平形成后,原先的需要就逐步地被否定,将会在新的发展水平上产生更新的需要。 在社会因素,尤其是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新的需要与又有的心理发展水平间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之中,形成了儿童心理不断发展的动力。

心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心理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属于上升过程,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属于下降过程。

心理发展的阶段是不可逾越,不可倒退的。 3 、简述学习心理学教程的意义。

学习心理学,首先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 其次,学习《心理学教程》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1)人的心理的产生即依赖于客观条件,又依赖于主观条件.心理在一定心理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条件刺激是从反映内容来讲,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刺激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

3)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

但是反映由一定的人进行的反应

,

由于态度观点、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及

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应

,

就会得出不同结果,即使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心理状态.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1)人的心理的产生即依赖于客观条件,又依赖于主观条件.心理在一定心理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条件刺激是从反映内容来讲,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刺激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

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但是反映由一定的人进行的反应,由于态度观点、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及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应,就会得出不同结果,即使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心理状态.

5、简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示大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所谓高级神经活动指的是大脑皮层的活动。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如新生儿生来就会吸吮,食物进入口中会分泌唾液,就属于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类是具体信号,包括物理环境中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刺激物;另一类是抽象信号,如人类的语词。抽象信号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物。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注意

1、什么是注意?注意的外部表现有哪些?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注意。

注意的外部表现有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2、什么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3、什么是有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

(2)

(3)

(4) 对目的的任务的理解。 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培养间接兴趣。

4、简述小学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一) 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

在个体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无意注意的效果也要比运用有意注意的效果好。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在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有意注意的作用超过了无意注意,占据主导地位。

(二) 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确立目的,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随着儿童心理活动目的性、有意性、自控性的逐渐增强,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能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地组织自己的注意。

5、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如何运用?

(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A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或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B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的有意注意。

A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B激发学习动机。

C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包括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而少惰性。

(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感觉和知觉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两者有何关系?

(1)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就是知觉。知觉对事物整体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2)感觉和知觉存在着不可分隔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2、什么是观察?试从观察品质方面说明小学儿童的观察水平?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1)观察的穆德兴,小学儿童观察的目的性低。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兴趣、爱好决 定的,且观察的错误较多,三、五年级后有所改变

(2)观察的精确性,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三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

(3)观察的顺序性,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的发展,一般能作系统观察。

(4)观察的深刻性,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往往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三年级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的提高,五年级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更有显著发展。

3、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观察力 ?

答、 (1)要是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是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3)知道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1、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2、充分利用感官,勤与思考。3、观察室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记忆

1、什么是记忆,简述记忆的种类。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从记忆内用的角度举例记忆的类型

从记忆内容的角度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1) 形象记忆: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画家

(2) 情绪记忆:以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演员

(3) 运动记忆:以实际行动、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如运动员

(4) 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为内容的记忆。如数学家

(5) 上述四种记忆是相互联系的。要记住一事物,常常需要多种记忆类型的参与

从记忆保持时间长短的角度列举记忆的类型

(1)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指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在0.25-2秒以内的记忆,如视后象

(3) 短时记忆:指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记忆容量为7±2组块

(4) 长时记忆:保持一分钟以上甚至终生的记忆

(5) 这三种记忆是相互联系的:外界刺激引起感觉,他所留下的痕迹就是瞬时记忆;如果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否则痕迹就会迅速消失;对短时以及的信息如果技师加以复述,就转入长时记忆,否则受干扰影响,会产生遗忘

2、什么是表象,简述表象的特点和作用。

(1)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生动、具体、鲜明来源于感知) 2、概括性(整合、综合高于感知)

(3)作用

1、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2、表象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

3、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3、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及教育启示。

(1)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2)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即当天学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就安排复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后次复习前次、单元、期中、期末复习等。平时不做任何复习,完全依靠期末总复习是要不得的。各次复习的安排应“先密后疏”。开始时一次复习的时间要多一些,间隔要密一些;以后复习的时间可少一点,间隔时间也可长一些。

4、简述遗忘的种类及原因。

(1)遗忘有两种:一类是暂时性遗忘,一类是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是由于其他刺激(外部强刺激或自身内部状态的干扰)而引起的抑制。永久性遗忘是对已经识记过的东西,由于没有得到反复的复习和运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便自动消失,不经重新学习记忆不能再恢复。

(2)遗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有重要影响,那些不重要的、没有趣味的、不符合人的需要的东西,首先被遗忘;过长和过难的材料易被遗忘;排列在中间位置的材料也容易被遗忘。

5、论述小学儿童识记、保持、回忆的特点

(1)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

1)有无意实际为主想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

A)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B)意义识记的保持最高于机械识记

(2)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1) 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的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

2) 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

3) 逐渐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

(3)小学儿童回忆的特点

初入学儿童不会使用系统搜索和追忆去提取信息,而高年级学生在提取信息时,开始会系统的寻找以往识记过的材料,但其水平还较低

6、简述小学儿童记忆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二、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1、根据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

2、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

以识记。 (1)采用直观形象记忆法(2)口诀记忆法(3)谐音法(4)数字特征法(5)译意法

4、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5、掌握一些识记的策略

(1)把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2)在识记前必须对材料做充分分析

3、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

7、请列举四种提高小学生识记效果的方法

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

(1) 将所学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

(2) 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

(3) 知道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4) 掌握一些识记的策略

a) 把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

b) 在世纪前必须对材料做充分分析

8、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

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即当天学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就安排

复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后次复习前次、单元、期中、期末复习等。平时不做任何复习,完全依靠期末总复习是要不得的。各次复习的安排应“先密后疏”。开始时一次复习的时间要多一些,间隔要密一些;以后复习的时间可少一点,间隔时间也可长一些。

2、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复习不等于简单的重复,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就要适当变换形式,并力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时也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时学生感到新颖,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所学知识更加巩固。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来巩固记忆效果是最值得提倡的。

3、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就是指学习的内容达到初步掌握时仍不停止,而是继续进行学习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过度学习达到50%~100%之间学习效果最佳,最不易遗忘,所花的时间也最经济。

4、复习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在单元、期中、期末复习中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才能记得多、记得牢、提取得快。

想象

1、什么是想象,想象与现实有何关系?

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关系:想象的形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利用过去感知得来并通过记忆保持下来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如果人们对于某类事物从来没有甘感知过,那么在他的头脑中就不会

出现以这类事物做材料的想象。所以想象的形象来源于客观现实,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想

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

2、列表说明想象的种类及分类依据。

3、简述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想象有意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想象的有意性,随年级增高不断提高。低年级儿童往往容易离开想象的目的,离开 主题,根据自身过去的经验做自由联想。到了高年级,他们智力活动的控制能力增强了,能围绕主题进行想象。

二、小学儿童想象现实性的发展

想象的现实性指想象的形象受现实的制约,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儿童入学以后,想象的现实 性逐渐增强,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想象所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想象形象的特征数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

(二)从热衷于完全脱离现实的神话虚构,逐渐转向现实生活的幻想

低年级儿童对童话、神话信以为真,爱听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爱看动画片。三年级以后的儿童的兴趣逐渐从童话故事转移到英雄模范故事、侦探小说、反特影片等等题材上。

三、小学儿童想象创造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想象创造性的发展指从再造想象中有创造性的成分,扩展到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创造加工的成分不多。到了中、高年级,他们不仅在再造想象中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性加工,能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四、小学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从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向有一定的概括性、逻辑性发展,表现为想象所凭借的依托物由实物向词语转变。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必须依靠具体的对象,到了中、高年级,儿童能逐渐不靠图画和具体对象之类的帮助,凭借词来想象。 4、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一) 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

(二) 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

1、 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

2、 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1) 对静物做动态想象,变无声为有声想象。

(2) 对抽象词做具体形象想象

(3) 对物做拟人想象

(4) 对无色的事物做有色的想象

(5) 对个别事物做概括的想象等

(三)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小学儿童幻想正处在由远离现实的幻想向现实的幻想过度阶段。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1、 简述思维和感知觉的关系。

思维跟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觉、知觉是在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时产生的,是对具体事物个别属性以及事物之间外部联系的反映,属于认识活动的初 级阶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内部联系及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 认识的高级阶段。人没有单纯的、孤立的感知觉,人的感知觉任何时候也不能完全离开思维。

2、 简述思维的种类及其分类依据。

从个体发展与思维凭借物来看,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依靠感知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离 开了动作,思维也就中止。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或记忆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1、 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是把各种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其主要功能是求同。

2、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其主要功能是求异。

3、 简述思维过程。(基本操作、具体表现)

(一)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

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 面或不同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 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分析反映事物的要素,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

(二)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

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

1、比较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过程。

2、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 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的思维过程。只有 通过抽象和概括,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具体化

具体化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去的过程。

4、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和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创造性思维需要综合 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高度发挥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概括能力、类比能力 等。

创造过程基本上包括准备、酝酿、阐明、证实四个阶段。

5、 简述小学儿童概念掌握的方式和条件。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儿童在学校教学条件下,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掌握概念。概念形成。儿童

在自己的活动中,从大量具体实例出发,对得到肯定的一类实例加以概括,抽取共同的属性,最终形成一个概念。概念的形成具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儿童必须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碗和

非碗,如杯子、盘子、筐子等);第二是成人对儿童的反应应给予肯定和否定。

所谓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头脑中已经掌握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去接受一个新的概念。

概念的掌握并不是通过一次学习时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深化。同时,概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成体系的。因此,只有形成体系的概念,才是真正掌握的概念。

6、 简述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

一、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

二、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考虑问题。具有深刻性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与核心并做出正确的预测。

三、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

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

四、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一个人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即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

五、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接受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以确定正确与否。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

7、 列表说明小学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特点。

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三级水平。

8、 试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 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一般认为关键在四年级(约十或十一岁)。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的成分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不平衡性。

2、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 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9、 简述头脑风暴法。

在流畅性训练方面,“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中运用较多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也作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技术,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上,通过暂缓做出评价让学生踊跃发言,以便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每一个发言者都要遵循以下规则:

(1)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即暂缓评价)

(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

(4)追求标新立异,允许观念离题。

10、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1、发展儿童的言语

2、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3、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单位。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比较,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而比较则是让儿童在正例与正例和正例与反例之间做对比,便于发现例证之间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4、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看法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情感

1、列表说明情感的种类

(一) 按情感状态分类

根据情感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特性,可以把情感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表现形式。

1、 激情

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在激情状态下,总是伴有强烈的内部器官活动的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激情可以成为人们投入行动的巨大动力,对学习、生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如见义勇为。消极的激情会带来不良后果。人在产生激情时,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自制力显著降低,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对于消极的激情要用意志力加以控制,转移注意力以减弱激情爆发的强度,不让消极的激情支配自己。

2、 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古语说的“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正是心境的生动描述。

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师生关系、学习成绩、环境条件的变化、工作的顺逆、身体的健康状况等。良好的心境能使人处于欣喜状态,头脑清楚,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消极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为了有效地工作和学习,我们必须主动控制心境,经常保持积极的良好心境。

3、 应激

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应激状态下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另一种手脚失措、行动紊乱。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表现是可以通过提高认识、接受训练加以调节的。

(二) 按社会性内容分类

根据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可以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 道德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富有同情心和对事有责任感,这些都属于道德感。

2、 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

3、 美感

4、 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 简述小学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 小学儿童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境的支配。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的情感稳定性是比较差的。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情感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情感的境遇性减少,选择性提高,逐渐产生了较长时间影响整个行为的情感体验。

(二)小学儿童情感可控性的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时常可以看到学前儿童那种容易冲动、外露、可控性比较差的情感特点。在独立学习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中、高年级儿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三)小学儿童情感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发展

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小学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随着社会性需要的发展,小学儿童的情感日益深刻。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关系,具有强烈的“向师性”。但是,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成人相比,情感还不够稳定、不够丰富、不够深刻,情感的调控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3、 过度焦虑的表现、种类与帮助

(1)过度焦虑又称儿童焦虑症。主要表现为过分敏感、多虑、经常为一件小事而烦躁不安、焦虑担忧。

(2)过度焦虑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素质性焦虑,二是境遇性焦虑。

(3)首先要区分儿童过分焦虑是属于境遇性的,还是素质性的。对于前者一般只需要找出造成焦虑的原因并加以调整,就会取得良好的收效。

由于素质性过度焦虑儿童的问题往往与他们在性格上的特点有关,如缺乏自信、爱克制自我等。首先要帮助这些儿童找出他们性格上的不足之处,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改进训练计划,重点培养他们自信、自立、客观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他们适当的判断给予及时的鼓励。

4、恐怖症的含义、原因与种类

(1)含义:儿童对某些事物、情境或观念表现出不适当的、异常强烈恐怖的情绪。 不适当的恐吓 恐吓遭遇

(2)恐怖症的原因

性格缺陷 胆小 敏感

(3) 种类:①动物恐怖症②特殊境遇恐怖症③见人恐怖症④学校恐怖症

5、简述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采用让人的肌肉放松的方法来逐步与紧张对抗,最终以松弛压倒紧张恐怖,所以又称做交互抑制。

系统脱敏治疗程序包括三部分(1)肌肉放松训练(2)建立恐怖等级(3)实际治疗。

6、 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一) 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二) 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

(三) 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

移情是指人们在察觉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体验到的与之相同的情感。

意志

1、 简述意志的含义及其特征: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

(一) 明确的目的性

(二)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动作可分为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两种。不随意动作是在无意中发生的不由自主的动作。随意动作是受意识支配的动作,它们是实现意志行动的基础。

(三)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困难从性质来分,有内外之分。内部困难主要指人在行动中有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外部困难是指人在完成预定目的采取行动时所遇到的客观环境中的障碍。内部困难要比外部困难难以克服,同时,内部困难又常常以外部困难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内部困难得到解决,外部困难也容易解决。人的意志水平主要表现在克服困难的水平上。

2、 试述意志的心理成分

意志始终是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成分有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

(一) 动机冲突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原因,目的是一个人期望在其行动中获得结果。如果一个人在确定目的的过程中,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起作用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又不可能同时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有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之分。凡是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属于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凡是良好意志品质的人,能坚定不移地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服从于集体和国家的需要。

(二) 意志行动的决策

这种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最佳地实现目标过程称之为决策。当做出决策的时候,人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已基本解决。在意志行动的决策中,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 意志努力

意志努力是指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订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内外各种苦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意志努力表现在整个的意志行动过程中。在解决动机冲突时,在制订计划、进行决策时,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意志努力集中表现为克服困难,以保证意志行动的顺利进行。

3、 简述知、情、意三者关系

(一) 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人的意志行动总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上。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

(二) 意志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从另一方面说,意志也使人的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不要意气用事”或“化悲痛为力量”等,都是意志使人的情感服从于理智的认识。

4、 简述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

1、 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展

首先,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他们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庭、教师、学校集体提出的。

其次,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的行动动机和目的,一般是很不稳定的,还不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为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而积极地行动。

最后,小学儿童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常常表现出不善于运用抽象原则来解决动机冲突,更多地受一些有关的具体事件所左右。

2、 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

小学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强的。特别是低年级儿童,面对困难,他们表现得慌张、粗心、懦弱,屈服于困难。中年级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也逐渐增强。面对挫折,小学儿童常常不能正视现实,不善于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而把挫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无关的其他人或事物上。有的儿童极力寻找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是比较低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克服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困难,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

5、 简述小学儿童意志品质的发展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等。

1、 自觉性的发展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目的,并调整和控制行动的意志品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觉性是比较差的,他们不善于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常常由家长、教师向他们提出行动目的和任务并在成人的监督下完成。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 果断性的发展

果断性指一个人是否能辨别事情真相,迅速而合理地做出决定,并采取积极行动的意志品质。缺乏果断性的人表现为优柔寡断或冒失。

3、 自制性的发展

自制性表现为是否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约束自己产生不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

4、 坚持性的发展

意志行动的坚持性表现为能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意志比较薄弱,坚持性比较差,他们更多地依靠外部影响来坚持完成一件工作或一个行动。 平稳 明显发展的状态。

6、 论述小学儿童意志的培养

(一)开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性

(二)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能力

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自动控制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养成教育这个方面,有经验的教师通常采取以下做法。

1、 从生活小事上进行训练

2、 耐心指导,反复训练

3、 教师注意以身作则

(三) 教育儿童正确地对待挫折

教师要帮助儿童正确地对待挫折。通常的一些做法是:(1)帮助儿童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找出避免挫折的办法;(2)面对挫折,鼓励儿童充满信心地战胜挫折(3)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儿童调节和控制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提高小学儿童的挫折耐受力。

(四) 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一, 教师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二, 当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必要的指导。

第三, 根据小学儿童意志品质上的差异,注意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做到因人、因不同发

展时期锻炼。

7、 简述养成教育

参见上题。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1、品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品德与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品德和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道德;同时,个体道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的内容和社会风尚。品德和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题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3)道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为什么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会出现一个低、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由教师和家长等外部因素的调节阶段,行为习惯虽缺乏自觉性且不巩固,但受到一定控制;中年级儿童,由于独立性的发展,不少儿童显得不那么“听话”了,于是就可能破坏了原先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导致行为习惯水平的下降;高年级儿童行为习惯水平的上升,表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已带有一定的自觉性,开始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

3、从总体上如何评价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从中应得到什么启示?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发展比较协调的时期,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道德知识逐渐系统化,道德行为的发与道德认知水平相适应,并且逐步养成了一些道德行为习惯。言行一致,而且年龄越小越这样。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言与行之间逐渐出现了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情况给我们的启示是:系统的道德认知与相应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加强小学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起,越早越好,持之以恒。

4、简述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在道德判断上,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冬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规律。

1、从他律到自律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他律逐步发展到自律。低年级儿童往往把老师当作道德标准的化身,凡老师认为好的或受到老师称赞的行为就是好的,凡老师认为不好的或受到老师责备的行为就是坏的。大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对老师的话就不言听计行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对老师的行为也有了自己的评价。

2、从效果到动机

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后果逐步发展到行为动机,然后才达到后果与动机统一的水平。9岁儿童从动机上判断是非已占明显优势。

3、由片面到全面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逐步发展到比较全面、客观,从中看现象逐步发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质。一般说来,小学低、中年级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考虑问题的维度比较单一,容易受一时一事的单一效果的影响,不善于全面地、综合地认识人和事。而且往往附带强烈的个人情绪。到了高年级,儿童才逐渐懂得从几个维度来考虑问题。把个人行动的动机、效果与当时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做出较为恰如其分的分析、评价。

此外,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还具有一些特点。(1)从小学三年级起,绝大多数儿童已经能根据行为的原因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进行判断,且半数以上的儿童能把行为的原因和后果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其发展趋势是年级越高,百分比也越高。(2)在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中,特别集中在行为的主观原因方面。

5、简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

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是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的。低年级儿童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其道德行为常由一些具体的、浅近的动机所引起。到了高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水平日益提高,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道德行为开始以社会的需要作为动机的基础。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与其认识水平的提高是相适应的。

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

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他们的道德行为一般是在教师和父母的要求下向仿效他人的情况下实现的。到了高年级,儿童调节行为的力量开始由外部控制向内心自觉地方向过渡,逐渐把教师或父母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日益得到发展。

3、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教师的要求下,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掌握了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但还没有形成必要的道德行为习惯。大约四年级以后,他们才逐渐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但总的来讲,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还不巩固,容易老化。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6、简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从四年级以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儿童自入学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并为争取成为一名符合集体要求的成员,逐渐学会了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四年级以后,初步形成的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感开始对行为起支配作用,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较快地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两方面。

1、坚持性的发展

坚持性是指在道德行为中把决定贯彻始终的品质,坚持性是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小学儿童坚持性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的。从小学儿童坚持性的动力来源来看,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高年级学生的坚持性已从外界权威的影响逐步转向内心的自觉坚持完成任务了。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坚持性水平还是不高的,而且不稳定。即使儿童已经具有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要求的自觉性、坚持性时,仍需提出严格的要求,并在培养训练过程中,有一定的检查、监督,才能不断提高其调节和控制能力。

2、自制力的发展

自制力是指在道德意志行为中善于掌握和掌控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小学儿童的自制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小学低年级儿童自制力的发展较为缓慢,四年级和六年级发展速度开始加快。总的来说,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制力还是初步的,而且往往容易兴奋,易带有一定程度的冲动性。

7、简述说理法的应用要点。

一、说理要科学

所谓的“说理要科学”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科学性,讲解某一道德概念或宣布执行某一道德要求,须有科学的依据、严密的论证和合乎情理的分析。二是要有针对性,即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当时的心理状态。

二、说理要尊重儿童

教师应该尊重儿童。说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解决道德认识上的问题,进而增强其执行正确的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因而说理本身就是对儿童的尊重。

三、排除意义障碍

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些道德要求,但是学生并不一定立刻接受它们,甚至拒绝接受。这些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称为“意义障碍”。意义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要排除这种意义障碍是比较困难的。首先要查明产生意义障碍的缘由,其次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通过谈

话和采取必要的实际行动,使儿童理解教师的善意。对抱有敌意情绪的儿童,教师可采取迂回的办法,引起儿童内心冲突,然后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从而使意义障碍得以排除。

二是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消除这一意义障碍的关键,是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此外,教师在表达教育的要求时,应尽量运用教育的技巧,如适当的举止、语调、表情、手势等,便能较快地排除意义障碍。

8、简述为儿童提供榜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使榜样教育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为儿童提供的榜样要可敬、可信和可亲。

榜样只有可敬,才具有权威性,才能使儿童发现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 榜样只有可信,才具有真实性,才能使儿童感到自己是能够学习的,推动他们把榜样的言行当作自己言行的准则。

榜样只有可亲,才具有感染力,才能使儿童把学习榜样当作一个自觉的行为,促使他们把榜样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9、简述强化法的基本原则。

一、要有一个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对行为进行定向控制。如对一个后进学生进行转化工作,就应有一定的目标:近期目标是什么?远期目标是什么?

二、制订小步子

即设计一系列短程计划,也就是把要达到的目标的整个行为训练过程分成许多小的步骤来逐步完成。

三、即时“反馈”

即即时让学习者指导自己行为活动的结果和进步情况,目的是使学习者建立起信心,鼓励鞭策自己继续努力。

四、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巩固训练结果

表扬与批评的作用是相对的。一般说,表扬的效果比批评好;但表扬与批评的效果,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如学生的经验、表扬与批评运用的频率、学生对表扬与批评的态度和重视的程度、施教者的权威性程度、学生的性别因素。

10、为什么要少用、慎用体罚?

(1)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目前各种惩罚现象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也大量存在,从罚站、推出教室、不准回家吃饭、到罚款、罚重复写成百上千的字等,确实说明教师使用惩罚经常会犯错误而且影响极坏,应予以纠正。(2)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从表面看出,受到惩罚的孩子很快表示屈从,似乎问题就解决了。事实远非如此,惩罚有可能阻碍内部控制力的生长,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惩罚已经使儿童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儿童考虑的只是惩罚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反而很少责备了。(3)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惩罚往往使儿童产生了与成人的对立情绪,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会由于严重的情感障碍而拒绝承认错误,甚至还会从此一再重犯类似的错误,使错误固守下来而不易纠正。

11、如何帮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

(1)如果儿童是由于在性格上养成了比较娇纵的习惯而产生攻击行为,则首先应取得父母的配合,要求父母对其子女不要一味偏袒、纵容,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样,对于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的家长,要指导他们尊重儿童,注意为子女树立榜样。

(2)注意培养互助、互爱和尊重他人的良好班级风气,为儿童提供积极参照群体,降低攻击行为儿童的社会舆论基础,使儿童的攻击行为受到普遍的抵制和消极强化,从而逐渐放弃此类行为。

(3)与此同时,要注意为感受到自尊心受侵害和挫折的儿童提供及时的疏导,用合理的渠道宣泄积郁,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12、如何对待儿童的撒谎?

首先,教师、父母要增强对儿童的理解,寻求与儿童取得沟通的共同语言,打消孩子对教师、父母的戒备乃至恐惧的心理。要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让儿童尊敬和信赖自己。

其次,对于撒谎的儿童,应该认真严肃地指出说谎的危害,要让儿童知道,用撒谎来掩饰错误将是错上加错。同时,应该让他感到,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的后果与掩饰过错的后果是不一样的。虽然掩饰可以暂时掩饰过失,但会因此而失去父母和他人的信任。

要帮助儿童克服因过去说谎而产生的罪恶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既已形成的旧习惯往往很难一下子彻底改正过来。即使偶然再犯,也不要大惊小怪,认为前功尽弃了。

13、简述儿童逃学或离家出走的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最明显的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1)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过失给予过分严厉的惩罚,如羞辱、责骂乃至体罚,造成儿童在自尊或情感上的挫伤而出走;(2)同学或一些社会组织团伙中用极具诱惑力和易使人成瘾的活动吸引儿童,如玩游戏机、赌博等。儿童会因为逐渐沉溺于这些活动而实际上造成了出走的局面。

出走还和儿童个性心理有关。过去娇惯任性、敏感、易激怒且责任心差的儿童习惯于放任自流的生活方式,往往容易逃学或离家出走。某些在学校中始终受到老师重视的学生,缺少经历生活挫折的心理准备,也会因为偶然的失落而产生出走行为。

14、如何帮助逃学或离家出走的儿童?

(1)对出走行为表示理解,使儿童感受到将不会对出走本身做出更多的惩罚,设法让儿童不再出走和原意接受帮助,防止造成进一步对立;(2)与儿童诚恳交谈,设法寻找出走的原因;(3)对造成儿童出走的原因做出必要的解释,但对于确实由于儿童过失造成的出走,也不可无原则地忍让迁就,因为那样做,事实上就纵容了儿童的过失;(4)对于因任性而出走的儿童,家长或教师应努力淡化这种行为,使儿童感到这种方式的社会影响效果是微弱的;

(5)对于因其他社会诱因造成的儿童出走,还应注意消除一些社会影响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15、运用惩罚应注意什么?

(1)惩罚应以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以便使儿童理解教育者的善意,从而消除或减少惩罚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2)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年幼的孩子接受成人的强制性惩罚,对年长儿童则适宜采取一种惩罚方式——回敬式惩罚,即谁犯过错,谁就会遭到同伴或集体回敬式批评、冷落。(3)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好。苏霍姆林斯基在使用惩罚时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他说这样的惩罚,避免了孩子们刚犯过失立即处罚时常有的那种激愤情绪。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心理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心理相容。班级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一个心理相容的集体,首先表现在人们相互了解,既了解各自的优点,也了解各自的缺点,善于按一个人的本来面貌来对待他;其次,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正常的方式,取得相似的评价标准,使意见互相接近;第三,表现在成员们都在自觉地维护班集体。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成员们态度宽容,相互尊重,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心理相容是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

2、简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是规范、心理相容、舆论和凝聚力。

1、规范

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集体期望。规范是对成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在学校中,班级的规范通常与社会标准相一致。每一个集体的规范都有它的特殊性。外部的社会标准只有被集体接受,才能形成集体的规范。规范一旦形成,就提供了一个参照点,用以指导行动、评判是非和维持群体生存。

2、心理相容

班级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一个心理相容的集体,首先表现在人们相互了解,既了解各自的优点,也了解各自的缺点,善于按一个人的本来面貌来对待他;其次,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正常的方式,取得相似的评价标准,使意见互相接近;第三,表现在成员们都在自觉地维护班集体。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成员们态度宽容,相互尊重,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心理相容是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

3、舆论

舆论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舆论能造成对人的压力,因而也就能约束每个人的言行。在一个集体中,正确的舆论能团结群众、鼓舞正气,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抑制歪风邪气。在一个班级中,舆论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它,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4、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在凝聚力高的集体中,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尊严感。班级凝聚力是在一系列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只有在满足成员的需要时,有趣的活动才能增加集体的凝聚力。

3、简述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

1、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是班级的领导者,他既是学生的人格楷模,又是学习指导者、活动组织者。因此,在班级人际关系中,教师具有主导调节的作用。教师的人格、学识、工作作风和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师生关系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地影响着同学之间的关系。

2、学生的全员性

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全都以一定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这一集体的人际关系中。教师必须重视每一位学生。

3、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来说,班级人际关系的侧重面,会随着他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程度而有所变化。低年级学生较侧重于师生关系,而中高年级的儿童开始逐渐把同学关系放到较为重要的位置上。

4、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教育实践中有什么实践意义?

从总体上讲,小学儿童在班级中选择朋友,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趋上性的特点。

择友的同质性,指儿童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 择友的趋上性,指儿童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为朋友。

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是儿童社会交往积极性的表现,也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心理效应的保证。儿童年龄越大,这两个特征表现得越明显。学习行动对小学儿童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具有关键的影响。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值得高度重视的心理学特征。教师应善于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利用和调节。

5、对班级中的小团体教师该如何指导?

首先,教师要在任何时候都了解自己班级中的小团体的活动状况、核心人物的态度以及人员的变迁。同时,还要了解班级的大部分成员对这些小团体的评价。

其次,教师要做好小团体的核心人物的工作。

第三,教师要善于在班级中创造良好的感情气氛,使班级的目标与小团体的目标在根本利益上是相容的,并努力使小团体的活动适应于班集体的活动。同时,教师要善于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调动小团体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并注意提高他们的活动质量。

第四,教师要冷静地分析班集体中的舆论。

第五,如果某个小团体的活动影响了成员的学习、健康或违背了常规,教师必须及时地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限制,并向他们说明道理。对于少数受社会不良分子影响而出现违法行为的小团体则要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他们的不良社会联系,并加强法制教育。

6、你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在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上有何设想,其出发点是什么?

目前现存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集体中进行,但集体只提供了一种背景,并没有发挥集体的作用。新的模式应是根据学生水平相当的原则在教室中组建5~7人规模的课堂学习小组,有条件可将课桌改排成马蹄型,按小组入座。教师在每节课安排5~10分钟让各小组进行集体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为发挥所有学生,尤其是发挥被忽视的学生的积极性提供了活动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参加的集体活动中)、尊重意识(倾听对方倾诉、尊重对方观点)、学习意识(承认对方长处,学习对方优点)、合作意识(帮助别人解难,共同完成任务)和表达意识(陈述观点,坚持观点);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如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其出发点是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

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1、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日常我们讲的个性,指的是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而心理学中的个性则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哪三个系统?各系统又有哪些心理成分?

个性倾向性:态度 需要 兴趣 志向 世界观(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 能力 个性心理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3、为什么说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

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而形成的社会特征。此外,人在活动时所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也是社会的。因此,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4、什么是需要?什么是动机?二者是什么关系?

(1)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它直接导致情绪的产生,也推动认识和意志的发展。当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需要。

(2)当某种需要被人意识到并变成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后,便形成了动机。 (3)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5、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

(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幼儿主要是对活动过程本身有兴趣,而小学儿童则开始注重活动的结果;他们也逐步地表现出更喜欢对抗性、竞赛性的游戏和运动。

(2)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 认识需要是小学儿童的主导需要。 (3)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

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儿童入学之后,交往需要主要向教师和同学两个方面发展。

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既能使儿童在社会生活(如班集体)中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体验到他人和集体的爱,同时,也有助于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4)小学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

小学生的成就需要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成就需要的发展的表现如下: 第一,儿童的期望变得更加现实。

第二,儿童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成绩。 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 第四,儿童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1、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构成如何?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就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意识。

2、自我意识有何作用?

一、对态度和行为的调节、控制作用 二、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

3、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由低到高的。其中,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发展的速度较快,尤其是一、二年级之间发展尤为迅速;到了三年级至五年级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相对平稳;而小学五、六年级内,自我意识的发展又出现加速的现象。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自我评价的基本形式,即过高的评价、过低的评价和适当的评价。

1、过高的评价

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

2、过低的评价

自我评价过低的评价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

3、适当的评价

自我评价适当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

5、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教师和父母的评价。

2、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常常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他们往往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他们容易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 3、自我评价稳定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低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差,高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6、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有何重要意义?有何教育启示?

(1)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通常是信服地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定,并在理解教师的评价时把自己划归相应的等地。 (2)因此,有经验的教师特别主义对儿童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让每个儿童都看到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对儿童的自我评价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控,尤其是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的儿童,要采取切实措施,让前者看到自己尚有不足之处,让后者看到自己还有某些优势,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比较客观、全面,从而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7、简述提高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8、什么是视角转换,如何培养儿童的转换技能?

社会视角转换是一种社会认知技能,是指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的观点或结论。

儿童社会视角转换技能的培养训练: 1、命题作文2、结合生活事件进行集体讨论

9、交往活动对儿童自我评价有何作用?

和同龄人的交往活动对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与校正的。交往活动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被他人所观察和了解,从而产生评价,而儿童则在交往中获取他人评价的信息,借助于想象、推理等复杂的认知过程,内化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从而形成自我评价。

10、儿童交往中如何个别指导?

1、对自我评价过高儿童的个别指导

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难于与人交往的特征。造成儿童长期保持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经常得到周围人不适当的肯定的评价。另一个是他们确实具有某些能力,而且为其开展的活动有保证了他在这方面取得了部分的或暂时的成功。对自我评价过高、有着盲目优越感的儿童,采用个别说教的方法常常不能奏效。重要的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如委托社会任务等,在活动过程中使其内心引起矛盾斗争。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讨论,切切实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优越感和激情情绪,逐步使行为变得正常起来。

2、对自我评价过低儿童的个别指导

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其特点是倾向于“不与人交往”。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往往有着多次交往遭受失败和长期自我评价过低的经历。教师对他们应给予特别的关心,保护儿童的自尊心,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培植他们的自尊心,而且要让他们从同伴和集体的评价中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其次,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和别人交往,同时教育班级同学对他们采取友善、热情的态度,消除其紧张情绪和不安心理;此外,在交往的技能技巧上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其取得成功,逐步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11、学习活动中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有哪些?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12、你认为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还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为什么? 我认为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在其今后的发展成长中更为不利。

第十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1、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也体现了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

第二,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第三,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能力与知识、技能虽然关系密切,但并非存在绝对的因果制约性。能力的高低还受到个性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2、简述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

一、小学儿童能力类型的差异

人通过运用各种能力与客观环境建立联系,而每个人在运用能力时有各自的特点。

二、小学儿童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正态分布。

三、小学生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3、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

二、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三、知识与技能训练

4、列表说明希波克拉底和巴甫洛夫的气质类型说。

5、什么是气质,如何理解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儿童的气质类型是相对稳定的。对于每个儿童来说,可能会因为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强烈转变而产生气质掩盖现象。但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并不存在普遍的气质掩盖现象。即使一些儿童气质出现掩盖现象,在外部条件改善后依然可以恢复原先的行为类型。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都能以自己特有的动力特征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6、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1、要巧妙地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粘液质的学生比较稳定、踏实、有耐心,但不够活泼,比较固执、迟缓;抑郁质的学生细致、谨慎、多思多想,但怯懦、孤僻、易退缩;多血质的学生显得活泼开朗、机敏灵活,但往往不够踏实,心思多变;胆汁质的学生倾向于大胆、坦率、热情,但又有些易粗心、莽撞和刚愎自用。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每一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并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积极和不受欢迎的心理品质是什么。

2、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不足之处

例如,粘液质的学生比较固执,可以采取启发或事实感化等迂回的方式;对于抑郁质的学生,不宜在公开场合点名指责;对胆汁质的学生也要注意不宜针锋相对去激怒他们。

3、要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抑郁质和胆汁质儿童,如果稳定性发展过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便会表现出一些病态倾向。抑郁质儿童在极不稳定情况下具有神经症焦虑倾向的障碍;胆汁质儿童的极端化发展则与一些具有攻击和破坏性的行为有关。教师要学会分辨一些基本的心理障碍倾向,采取科学的态度慎重对待他们。

7、课堂提问应如何照顾学生的气质类型?

上课提问时,有些学生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眼巴巴等着老师提问;而有些学生犹犹豫豫才举起手来或根本不举手。后者大多数是抑郁质或粘液质,他们对公众表现缺乏优势,所以应注意让后者有多发言的机会,而让前者多学习克制和缜密地考虑问题。

8、什么是性格?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人对现实态度体系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1)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

(2)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

(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主动观察型 被动观察型 详细分析型 概括型 快速型 精细型

3、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的强度特征(2)情绪的稳定性特征 (3)情绪的持久性特征(4)主导心境

4、性格的意志特征

(1)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性格特征(2)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意志特征(3)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

出的意志特征(4)对贯彻执行行动方面的意志特征

9、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性格和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如多血质)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如有的慷慨大方,有的吝啬尖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性格与气质又具有密切联系:(1)不同气质可以使个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如多血质的人用热情敏捷来表达勤劳,而抑郁质的人则以埋头苦干来展示这同一性格特征。

(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如粘液质的人会比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养成自制力。(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一位粘液质的教师会由于多年从事少先队工作,而渐渐变得活泼、开朗。

10、如何培养孩子获得良好的性格?

一、提供适当参照群体

二、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三、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

四、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11、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

教育首先要注意利用群体的共同性格优势,并设法帮助他们发挥优势和克服性格中的弱点。教师可以依照如下步骤考虑教育方案:

(1)列出全体儿童的性格优点、弱点,从中找出多数儿童的共同性格倾向,如许多独生子女热情、乐于助人、要强,但又软弱、敏感、依赖性强,学习缺乏毅力;

(2)借助多数儿童的性格优势,鼓动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并借此抑制不良性格的滋生

(3)经常组织一些适合于群体良好共性的活动,使群体风气得以维护和发扬,如主题班会、竞赛等;

(4)同时要注重创新、求异,让少数儿童的性格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与多数儿童耳朵性格优势取得互补。 性格培养在考虑到儿童共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别性。

有针对性的教育是:

(1)利用优秀生的优良性格品质作为榜样,带头使群体风气向更高水准发展;

(2)充分肯定落后儿童身上的优秀品质,推动他与群体风气认同,切忌一味强调缺点,以免儿童失去上进希望;

(3)经常开小组评议会,提醒每个人不断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以便引起注意与改正。 最后,对小学儿童性格的培养,一定要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的工作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性格。

第十一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简述心理发展及其具体表现。

儿童心理学中的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心理活动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

第二,心理活动从无意性为主到有意性为主。

第三,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第四,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逐步稳定。

通过以上的发展,儿童的心理变得日益完善、逐步复杂,逐渐达到成熟水平。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发展的定向性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3、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心理发展的前后阶段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先前的发展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而后来的发展是先前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心理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原先的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消亡,而是被高一级水平所包含和整合。

4、什么是年龄特征?如何理解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成为年龄特征。稳定性: 首先,儿童的脑在结构和机能两个方面都在逐步地发展,而且人脑的发展严格地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按照固有的程序和阶段逐步地成熟和完善。大脑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水平,形成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其次,人类的经验是逐步积累的,知识的体系是逐步形成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儿童掌握这些知识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这就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知识掌握上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能也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

可变性:

年龄特征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速度可因社会、教育、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有所变化。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心理的发展,不良的教育则会束缚心理的发展。

5、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定向性。

心理发展的定向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指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第二,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6、如何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儿童在一周岁以前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最快,形成了两个加速期,其他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第二,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7、什么叫遗传特征,他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作用?

遗传是生物性状的逐代传递,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技能等特性都可以一代一代地遗传。所有遗传的生物性状,统称遗传素质。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

第二,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8、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意义?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的物质前提,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当某种生理结构

和机能达到成熟时,适时的刺激就会引发出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促使它发展。反之,如果机体尚未成熟,即使对它施加刺激,也不一定能生效。

9、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10、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在社会环境中,教育是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因为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具有树立典型、传授知识、创造条件和矫正不良模式的功能。

1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需要,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种追求和倾向于某种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它又是引发心理活动的一种内部需要,代表着心理活动中新的一面。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着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斗争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依存

二、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相互促进

在社会因素,尤其是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之中,形成了儿童心理不断发展的动力。它推动着个体的认识、交往和劳动,从而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1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几种?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摆阔生物因素(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和环境因素;主管因素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即需要。

(1) 遗传素质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另外,遗

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2) 社会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同时也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3)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斗

争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1) 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依存

需要总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产生,而一定心理水平的形成,也依赖于儿童是否产生了相应的需要。

2) 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促进

当新心理发展水平形成后,原先的需要就逐步地被否定,将会在新的发展水平上产生更新的需要。 在社会因素,尤其是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新的需要与又有的心理发展水平间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之中,形成了儿童心理不断发展的动力。


相关文章

  • 普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2013最新版)
  • 普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彭聃龄2013版)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个体心理,认知,行为. 2.问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2)心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什么? 3)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哪些? 4)心理学研究的几种主要方 ...查看


  • 案例问答题的答题技巧
  • 案例问答答题技巧 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 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 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与诊断有关的 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 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 ...查看


  • 社会心理学题库4
  • 第1题( 正确得分:5分 错误扣分:0分) 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 ).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D A.社会学习B.社会 ...查看


  • 医师定期考核(华医网)简易程序人员模拟卷子5
  • 医师定期考核(华医网)简易程序人员模拟卷子5 1.国家鼓励下列人员率先献血( )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现役军人 E.中等学校在校学生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国家鼓励现役军人率先献血. 2.根据<母婴保健法 ...查看


  • 植物生理学1
  • 绪论 • 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 • 问答题: 1.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2.植物生理学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从中得到那些启示? 3.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4.植物生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体系,若所得的结果不是 ...查看


  • 心理学问答题 1
  •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健康人格的建构: ①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②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 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①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②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 ...查看


  • 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人员模拟卷子2
  • 1. 肥厚型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肌肥厚的MRI 鉴别要点是 ( )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肥厚型心肌病的MRI 诊断标准:1. 室间隔和(或)室壁肌局限性或普遍性肥厚,收缩末期厚度在15.0mm 以上,与其同层面左心室后壁或正常心肌 ...查看


  • 案例问答题模板
  • 案例问答题模板 1 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精神状态: A.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B. 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 C ...查看


  • 2014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考试(判断题)
  • 2.判断 1 家长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要依据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 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和指导服务. 标准答案: 答题解析: 2 <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妇字[2011]2 号文件在组织管理部分,要 ...查看


  • 2015年医师定期考核妇产科专业人员模拟卷子5
  • 妇产科专业人员模拟卷子5 1. 沙眼衣原体感染潜伏期为( ) A.1天 B.2天 C.3天 D.5天 E.7-12天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沙眼衣原体感染潜伏期为7-12天. 2. 盆腔脓肿位置低,自阴道后穹隆凸出者,最恰当的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