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间管理制度

洁净间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保证生产环境规范有效,生产过程在有效的监督范围内,确保岗位操作

卫生符合相关文件规范要求,保证现场满足生产,为产品质量的合格提供良好的

工作环境。杜绝卫生死角的产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固态奶的清洁作业区、液态奶的清洁作业区现场卫生监督检查的实

施。

3 工作程序

3.1进入清洁作业区规范

3.1.1 固态奶清洁作业区

3.1.1.1进固态奶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必须穿消毒过的连体洁净服、戴一次性口

罩及工作帽、换鞋、按照洗手消毒流程进行洗手消毒。

3.1.1.2按照规定的路线和程序进入。

3.1.1.3 操作人员在清洁作业区内工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动作要轻,不得

跑跳、打闹,不做不必要的、易发尘的和大幅度的动作。

3.1.1.4 操作时应避免干扰气流,走动时不要拖足行走。

3.1.1.5 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和容易产尘的物品带入清洁作业区。

3.1.1.6 严禁在清洁作业区内吸烟、饮食、玩手机和进行非生产性活动。

3.1.1.7 上班前应每天换鞋、更衣、洗手消毒,保持身体清洁;同时个人衣服外

套和物品应全部放到一次更衣室的衣架或柜子里,去掉化妆。

3.1.1.8 洗手消毒后进入洁净更衣室,穿上洁净服、帽子、口罩和换鞋。严禁将

一次更衣间的鞋同二次更衣间的鞋混用,并区分开来。

3.1.1.9 进入缓冲间再次洗手消毒。

3.1.1.10进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必需每半小时用75%的酒精对手衣物、工器具

杀菌消毒。

3.1.2 液奶清洁作业区

3.1.2.1进入液奶清洁区: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连体洁净服、戴一次性口罩和工

作帽、换进清洁作业区的工作鞋;检验、检查人员必须穿经消毒的白大褂、戴口

罩和一次性工作帽、穿一次性鞋套;设备修理人员必须穿经消毒的修理工工作服、

戴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穿一次性鞋套。

3.1.2.2应全身风淋、按照规定的路线和程序进入。

3.1.2.3 操作人员在清洁作业区内工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动作要轻,不得

跑跳、打闹,不做不必要的、易发尘的和大幅度的动作;

3.1.2.4 操作时应避免干扰气流,走动时不要拖足行走。

3.1.2.5 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和容易产尘的物品带入清洁作业区。

3.1.2.6 严禁在清洁作业区内吸烟、饮食、玩手机和进行非生产性活动。

3.1.2.7 上班前应每天换鞋、更衣、洗手消毒,保持身体清洁;同时个人衣服外

套和物品应全部放到一次更衣室的衣柜子里,去掉化妆。

3.2 退出固态奶清洁作业区、液奶清洁作业区规范

3.2.1 固态奶清洁作业区

3.2.1.1在清洁作业区不得脱掉洁净服、帽子、口罩、清洁作业区专用工作鞋;

不得将洁净服、帽子、口罩、清洁作业区专用工作鞋穿出清洁作业区外。

3.2.1.2 离开清洁作业区应及时换下洁净服、帽子、口罩、清洁作业区专用工作

鞋,由上至下脱,放在有紫外线指定的专用柜子内消毒,并摆放有序,严禁乱扔、

乱放。

3.2.1.3 退出后如需再进入清洁作业区,仍需按进入清洁作业区的程序进行。

3.3 物流的管理规范

3.3.1 固态奶清洁作业区

3.3.1.1 进入清洁作业区的物料准入制度:所有送入清洁作业区的各种物料、原

辅料、工器具、包装材料等均需按要求进行外包装清理、除去外包装,从装有紫

外线的通道杀菌消毒后进入清洁作业区。

3.3.1.2 生产过程中如需工器具等进出,需清扫、清洁其外表,再通过传递窗消

毒后进入,退出则走物流通道。

3.3.1.3 人员不得通过物料通道进出。

3.3.1.4 生产过程如有废弃物(白内袋、废包材),应从物流通道送出。

3.3.2 液奶清洁作业区

3.3.2.1所有送入清洁作业区的各种物料、原辅料、工器具、包装材料等均需按

要求进行外包装清理、除去外包装,经缓冲间杀菌消毒后进入清洁作业区。

3.3.2.2 生产过程如有废弃物(废包材),应从缓冲间送出,不得逆流。

3.4 空间环境卫生控制规范

3.4.1 奶粉清洁作业区

3.4.1 .1每天生产前,过程控制人员监督应将清洁作业区的酒精消毒器中注满

75%食用酒精或300ppm的84消毒液。每天生产前1-2小时,过程控制人员应负责

监督开启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确认净化设备正常工作,确认下粉间空气压力≥10pa;

并作好相关记录。

3.4.1.2生产结束后,对地面、墙裙、工器具等进行清洁,并开启臭氧发生器,过

程控制人员应负责监督净化系统;并做好相关记录。

3.4.1.3每天吃饭人员进入车间后(中午12:30,晚上19:00),应开启紫外线 灯

对人员出入口及缓冲间进行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应注意人员洗手消毒,过程控制

员确认。

3.4.1.4 所有出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进出车间必须随手关门,以保证现场空间的

洁 净度和正压。

3.4.1.5空气湿度控制在65%以下,温度控制在16~25℃以下。

3.4.2 液奶清洁作业区

清洁作业区空间在生产结束后用伏泰/过氧乙酸消毒液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时间

1-1.5小时。

3.5 清洁作业区地面卫生控制规范

3.5.1 每天生产前,清洁人员应负责更换洁净消毒地垫,并用配制成300ppm的消毒

液注入垫子上,消毒液用量以能淹没地垫为准。

3.5.2 每天生产前清洁人员应用拖把(已使用84消毒后,拧干)对车间地面进行

清洁; 并同时对门、门把手清理消毒工作。

3.5.3 生产前奶粉车间清洁作业区人员应配制300ppm的84消毒液,将洗净凉干的

专用拖把用消毒液浸泡20min后拧干,对清洁作业区及其缓冲间的地面进行消毒处

理。员工应每3小时清理消毒车间风口。每天生产结束后,应配制300ppm的84消

毒液,将洗净凉干的专用拖把用消毒液浸泡20min后拧干,对清洁作业区及其缓冲

间的地面进行消毒处理。

3.5.4 所有出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和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通道进出,防止对现场

的污染。

3.6 设备/工器具卫生控制规范

3.6.1 每天生产前,操作工应将本岗位的设备及工器具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 。

3.6.2 生产过程中如因故停产15分钟以上或连续生产2小时,操作工应将本岗位

的设备及工器具表面用75%的食用酒精消毒,并用消毒毛巾擦试 。

3.6.3 生产过程中,如设备及工器具表面被污染物污染,或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

应用75%的食用酒精消毒,并用消毒毛巾擦拭。

3.6.4 生产过程中,应保持工作现场干净整洁,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并由物流通道

传/运出,不得逆流,现场不得有过多废弃物。

3.6.5 清洗消毒后的工作服必需装在一次性袋子中并扎严口,送到装有紫外线或

开启臭氧发生器的的柜子或房间内,展开摆放整齐、有序进行消毒,严禁随意收

放现象的发生,同时保证清洗后的洁净服干净、卫生、整洁。

3.6.6 清洁作业区的地漏必须用密封方法处理。

3.6.7生产过程中,奶粉洁净工作区禁止用水。

3.6.8生产结束后,应清理本岗位工作产生的废弃物,并清洁设备及工器具表面,并

做好相关记录。

洁净间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保证生产环境规范有效,生产过程在有效的监督范围内,确保岗位操作

卫生符合相关文件规范要求,保证现场满足生产,为产品质量的合格提供良好的

工作环境。杜绝卫生死角的产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固态奶的清洁作业区、液态奶的清洁作业区现场卫生监督检查的实

施。

3 工作程序

3.1进入清洁作业区规范

3.1.1 固态奶清洁作业区

3.1.1.1进固态奶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必须穿消毒过的连体洁净服、戴一次性口

罩及工作帽、换鞋、按照洗手消毒流程进行洗手消毒。

3.1.1.2按照规定的路线和程序进入。

3.1.1.3 操作人员在清洁作业区内工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动作要轻,不得

跑跳、打闹,不做不必要的、易发尘的和大幅度的动作。

3.1.1.4 操作时应避免干扰气流,走动时不要拖足行走。

3.1.1.5 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和容易产尘的物品带入清洁作业区。

3.1.1.6 严禁在清洁作业区内吸烟、饮食、玩手机和进行非生产性活动。

3.1.1.7 上班前应每天换鞋、更衣、洗手消毒,保持身体清洁;同时个人衣服外

套和物品应全部放到一次更衣室的衣架或柜子里,去掉化妆。

3.1.1.8 洗手消毒后进入洁净更衣室,穿上洁净服、帽子、口罩和换鞋。严禁将

一次更衣间的鞋同二次更衣间的鞋混用,并区分开来。

3.1.1.9 进入缓冲间再次洗手消毒。

3.1.1.10进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必需每半小时用75%的酒精对手衣物、工器具

杀菌消毒。

3.1.2 液奶清洁作业区

3.1.2.1进入液奶清洁区: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连体洁净服、戴一次性口罩和工

作帽、换进清洁作业区的工作鞋;检验、检查人员必须穿经消毒的白大褂、戴口

罩和一次性工作帽、穿一次性鞋套;设备修理人员必须穿经消毒的修理工工作服、

戴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穿一次性鞋套。

3.1.2.2应全身风淋、按照规定的路线和程序进入。

3.1.2.3 操作人员在清洁作业区内工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动作要轻,不得

跑跳、打闹,不做不必要的、易发尘的和大幅度的动作;

3.1.2.4 操作时应避免干扰气流,走动时不要拖足行走。

3.1.2.5 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和容易产尘的物品带入清洁作业区。

3.1.2.6 严禁在清洁作业区内吸烟、饮食、玩手机和进行非生产性活动。

3.1.2.7 上班前应每天换鞋、更衣、洗手消毒,保持身体清洁;同时个人衣服外

套和物品应全部放到一次更衣室的衣柜子里,去掉化妆。

3.2 退出固态奶清洁作业区、液奶清洁作业区规范

3.2.1 固态奶清洁作业区

3.2.1.1在清洁作业区不得脱掉洁净服、帽子、口罩、清洁作业区专用工作鞋;

不得将洁净服、帽子、口罩、清洁作业区专用工作鞋穿出清洁作业区外。

3.2.1.2 离开清洁作业区应及时换下洁净服、帽子、口罩、清洁作业区专用工作

鞋,由上至下脱,放在有紫外线指定的专用柜子内消毒,并摆放有序,严禁乱扔、

乱放。

3.2.1.3 退出后如需再进入清洁作业区,仍需按进入清洁作业区的程序进行。

3.3 物流的管理规范

3.3.1 固态奶清洁作业区

3.3.1.1 进入清洁作业区的物料准入制度:所有送入清洁作业区的各种物料、原

辅料、工器具、包装材料等均需按要求进行外包装清理、除去外包装,从装有紫

外线的通道杀菌消毒后进入清洁作业区。

3.3.1.2 生产过程中如需工器具等进出,需清扫、清洁其外表,再通过传递窗消

毒后进入,退出则走物流通道。

3.3.1.3 人员不得通过物料通道进出。

3.3.1.4 生产过程如有废弃物(白内袋、废包材),应从物流通道送出。

3.3.2 液奶清洁作业区

3.3.2.1所有送入清洁作业区的各种物料、原辅料、工器具、包装材料等均需按

要求进行外包装清理、除去外包装,经缓冲间杀菌消毒后进入清洁作业区。

3.3.2.2 生产过程如有废弃物(废包材),应从缓冲间送出,不得逆流。

3.4 空间环境卫生控制规范

3.4.1 奶粉清洁作业区

3.4.1 .1每天生产前,过程控制人员监督应将清洁作业区的酒精消毒器中注满

75%食用酒精或300ppm的84消毒液。每天生产前1-2小时,过程控制人员应负责

监督开启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确认净化设备正常工作,确认下粉间空气压力≥10pa;

并作好相关记录。

3.4.1.2生产结束后,对地面、墙裙、工器具等进行清洁,并开启臭氧发生器,过

程控制人员应负责监督净化系统;并做好相关记录。

3.4.1.3每天吃饭人员进入车间后(中午12:30,晚上19:00),应开启紫外线 灯

对人员出入口及缓冲间进行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应注意人员洗手消毒,过程控制

员确认。

3.4.1.4 所有出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进出车间必须随手关门,以保证现场空间的

洁 净度和正压。

3.4.1.5空气湿度控制在65%以下,温度控制在16~25℃以下。

3.4.2 液奶清洁作业区

清洁作业区空间在生产结束后用伏泰/过氧乙酸消毒液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时间

1-1.5小时。

3.5 清洁作业区地面卫生控制规范

3.5.1 每天生产前,清洁人员应负责更换洁净消毒地垫,并用配制成300ppm的消毒

液注入垫子上,消毒液用量以能淹没地垫为准。

3.5.2 每天生产前清洁人员应用拖把(已使用84消毒后,拧干)对车间地面进行

清洁; 并同时对门、门把手清理消毒工作。

3.5.3 生产前奶粉车间清洁作业区人员应配制300ppm的84消毒液,将洗净凉干的

专用拖把用消毒液浸泡20min后拧干,对清洁作业区及其缓冲间的地面进行消毒处

理。员工应每3小时清理消毒车间风口。每天生产结束后,应配制300ppm的84消

毒液,将洗净凉干的专用拖把用消毒液浸泡20min后拧干,对清洁作业区及其缓冲

间的地面进行消毒处理。

3.5.4 所有出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和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通道进出,防止对现场

的污染。

3.6 设备/工器具卫生控制规范

3.6.1 每天生产前,操作工应将本岗位的设备及工器具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 。

3.6.2 生产过程中如因故停产15分钟以上或连续生产2小时,操作工应将本岗位

的设备及工器具表面用75%的食用酒精消毒,并用消毒毛巾擦试 。

3.6.3 生产过程中,如设备及工器具表面被污染物污染,或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

应用75%的食用酒精消毒,并用消毒毛巾擦拭。

3.6.4 生产过程中,应保持工作现场干净整洁,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并由物流通道

传/运出,不得逆流,现场不得有过多废弃物。

3.6.5 清洗消毒后的工作服必需装在一次性袋子中并扎严口,送到装有紫外线或

开启臭氧发生器的的柜子或房间内,展开摆放整齐、有序进行消毒,严禁随意收

放现象的发生,同时保证清洗后的洁净服干净、卫生、整洁。

3.6.6 清洁作业区的地漏必须用密封方法处理。

3.6.7生产过程中,奶粉洁净工作区禁止用水。

3.6.8生产结束后,应清理本岗位工作产生的废弃物,并清洁设备及工器具表面,并

做好相关记录。


相关文章

  • 无尘室管理规定
  • 目 录 1.0 无尘车间管理的目的 2.0 无尘车间管理的原则 3.0 适用范围 4.0 术语 5.0 管理程序 5.1 无尘室施工管理制度 5.2 无尘室洁净度定期检测制度/测量标准 5.3 无尘室人员管理制度 5.4 无尘室洁净服管理制 ...查看


  • 洁净区管理制度
  • 洁净区管理制度 1.目的:严格规范管理洁净区,确保药用包装材料在规定的环境中生产和贮运,洁净室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满足顾客需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控制区.洁净区管理. 3.程序内容 3.1生产控制区管理 3.1.1人员要求 (1) ...查看


  • 洁净厂房管理规程
  • 1. 目的:为保证药品质量,加强洁净室的高技术及高水平的运行管理,特制 定本规程. 2. 范围:应对洁净室的正常运行及使用,洁净室的环境监控,以及洁净设备的保养.维修负责. 3. 责任人:各生产车间主任.生产操作人员,工程部维修人员,质量部 ...查看


  • 工业洁净厂房的设计及现场布局要求
  • 工业洁净厂房的设计及现场布局要求 一 车间布置及管道设计 1. 车间布置设计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有制剂车间的工厂与周围环境的布局和工厂本身制剂车间与其他车间之间的布局,称为工厂布置,二是指车间内部设备等的布置,称为车间设备布置. 2. 在 ...查看


  • 洁净车间管理制度简体版
  • 洁净车间管理制度 洁净区人员卫生行为要求: 1. 生产人员卫生与健康要求 2. 人员进出更衣室卫生要求 3. 人员进出洁净区卫生要求 洁净区卫生清洁操作规范: 1. 区域洁净卫生要求 2. 洁净车间卫生清洁操作程序 3. 消毒剂配制使用SO ...查看


  • 洁净区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 1.目的:规定了公司洁净区洁净度的测试规则和控制标准.目的是规范洁净区的洁净度的监测,确保洁净区符合生产及质量检测要求. 2.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所有洁净区的洁净度测试和管理. 3.职责: 3.1.生产管理部:负责洁净区高效过滤器的检漏和补漏 ...查看


  • 消毒产品净化车间管理规范
  • 净化车间管理规范 为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净化车间的人流.物流及车间的环境.设施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保证产品质量,因此特制定净化车间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 1.进入洁净区工作的人员须经过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上岗,每年复查一次,如果不合格者,不 ...查看


  • 2010新版GMP洁净区(室)空气洁净度等级
  • 2010 新版GMP洁净区(室)空气洁净度等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规定:药品生产的洁净厂房内的生产环境参数如: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压差等均是由生产工艺决定的,一般温度为18℃~24℃,相对湿度为45%~6 ...查看


  • 进出洁净区更衣管理规程
  • 目的 建立<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管理规程>,使人员进出洁净区的过程,规范化,合理化. 范围 本规程适用所有人员进出洁净区的整个过程. 责任 生产部技术人员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生产负责人和质保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审核.质量受权人负 ...查看


  • 武汉某制药厂洁净空调系统设计案例
  • 武汉某制药厂洁净空调系统设计 * 武汉科技大学 姚 远 焦良珍 摘 要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生物洁净室洁净空调设计基本理念与方法.着重总结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其中一些经验数据的选取,并结合实例图纸分析系统风管管路与机组平面布置的方法.采用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