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缘何要建立单一货币

有必要指出,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比欧洲和美洲要晚得多。例如,欧共体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年又诞生了欧盟。又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诞生于1994年,通过NAFTA的南扩,势必需要建立包括北美国家和南美洲国家在内的大一统美洲自由贸易区。目前,美洲经济一体化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后,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贸易合作进展很快,随著东亚乃至亚洲经贸合作的突飞猛进发展,组建一个类似于欧元的亚洲货币体系的时机业已到来。那么,亚洲为什么要建立单一的货币呢?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地区经贸合作迅速发展亚洲地区经贸合作尤以东亚为代表。鉴于东亚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因而建立在经济快速增长基础上的东亚经贸合作,也必然引起亚洲乃至全球的密切关注。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又以东盟更加引人瞩目。东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组建后,经济合作发展很快,先是由印尼、泰国等五国的经贸联合,随后又在原来东盟五国基础上,吸收了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加盟,最终在2004年10月组建了东盟自由贸易区。该自由贸易区通过加强内外经贸往来促进发展。与此同时,在组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东盟还通过各种形式,与中国、日本和韩国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当前,东盟国家与中国、日本、韩国的经贸合作,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东盟+3的迅速结合,则为建立东盟乃至亚洲的单一货币创造了前提条件。诚然,除东盟+3外,亚洲其余地区如南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也已获得了快速发展。所有这些,都足以表明,随著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需要一个地区性的单一货币与之相匹配。随著东亚乃至亚洲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亚洲不少有识之士,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立亚洲单一货币构想。有人主张继续以日圆为亚洲货币;有人则反对以日圆为亚洲统一货币;有人还提出以中国人民币为未来的亚洲货币。总之,在建立东亚乃至亚洲统一货币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在建立亚洲货币的问题上,几乎所有货币金融专家都一致认为,建立一个类似于欧元的统一货币,对亚洲建立单一货币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一个类似欧元的货币这是因为,欧盟在从原欧共体6国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后来的欧盟15国,其中欧洲货币单位,即后来的欧元建设发挥了积极影响作用。欧洲货币单位最早提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当时欧共体6国就已认为,随著欧共体的日益扩大,势必需要统一的货币与之相配合,而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欧共体各国货币很难适应这一需要。后来,随著英国、瑞典等逐步加入欧共体,建立欧洲统一货币的设想已经成熟。正是在此基础上,最终于1999年初产生了统一的欧盟货币──欧元。事实证明,欧元诞生后,它对欧盟经贸合作不仅没有起到消极作用,反而促进了中东欧10国于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而欧洲货币单位,即后来的欧元则对以后的欧盟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影响。实践证明,亚洲经贸合作要取得迅速发展,除自身条件外,还离不开东亚乃至亚洲货币金融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显而易见,在削减关税和非关税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就是经济一体化初级阶段后,势必需要建立高一级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向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等方向发展,而更高级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都离不开金融货币合作的进一步推动。东亚乃至亚洲需要建立什么样的货币体系?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基本上以美元和欧元为代表。而欧元模式更适合东亚及亚洲未来的需要。毋庸置疑,亚洲除东盟及东盟+3外,还有其它如南亚的印度等国家,海湾等中东国家也可能要加入未来的亚洲单一货币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横跨东亚、南亚和西亚的统一亚洲,必然要有一个类似欧盟25国的统一货币。也就是说,通过效仿欧元,未来的亚洲经济一体化,可以建立一个类似于欧元的跨越整个亚洲的统一货币。它是建立亚洲未来统一货币的必然需要。日圆不可能成为亚元有人说,既然需要建立亚洲统一货币,那么日圆可以成为未来亚洲单一货币。实践证明,日圆无论是从其自身条件看,还是从作为整个亚洲单一货币进行考察,都不大可能完成如此重任。首先,从日圆自身看,尽管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前,日圆对日本经济以及亚洲经济的影响,通常都是比较大的,它对于亚洲资本流动与贸易发展都发挥了积极影响。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后的10年多时间里,因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结果日圆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大为减弱,再加上,日本拒不承认其在二战的侵略历史,遭到亚洲各国的谴责,都对日圆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从日圆国际化看,种种迹象表明,日圆难以作为亚洲单一货币,这同它在国际中的影响密不可分。仅从日圆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地位便可知晓。1985年秋天「广场协议」,日圆在全世界外汇储备中尚占7.3%,到了2005年,日圆在全世界的外汇储备所占份额已下降至3.9%,20年中下跌了2.4个百分点。与之相比,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双赤字,但美元在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仍稳定在65%左右。可见,不论是从日圆自身看,还是从其在国际化中的地位考察,日圆都很难作为亚洲单一货币。

有必要指出,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比欧洲和美洲要晚得多。例如,欧共体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年又诞生了欧盟。又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诞生于1994年,通过NAFTA的南扩,势必需要建立包括北美国家和南美洲国家在内的大一统美洲自由贸易区。目前,美洲经济一体化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后,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贸易合作进展很快,随著东亚乃至亚洲经贸合作的突飞猛进发展,组建一个类似于欧元的亚洲货币体系的时机业已到来。那么,亚洲为什么要建立单一的货币呢?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地区经贸合作迅速发展亚洲地区经贸合作尤以东亚为代表。鉴于东亚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因而建立在经济快速增长基础上的东亚经贸合作,也必然引起亚洲乃至全球的密切关注。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又以东盟更加引人瞩目。东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组建后,经济合作发展很快,先是由印尼、泰国等五国的经贸联合,随后又在原来东盟五国基础上,吸收了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加盟,最终在2004年10月组建了东盟自由贸易区。该自由贸易区通过加强内外经贸往来促进发展。与此同时,在组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东盟还通过各种形式,与中国、日本和韩国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当前,东盟国家与中国、日本、韩国的经贸合作,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东盟+3的迅速结合,则为建立东盟乃至亚洲的单一货币创造了前提条件。诚然,除东盟+3外,亚洲其余地区如南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也已获得了快速发展。所有这些,都足以表明,随著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需要一个地区性的单一货币与之相匹配。随著东亚乃至亚洲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亚洲不少有识之士,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立亚洲单一货币构想。有人主张继续以日圆为亚洲货币;有人则反对以日圆为亚洲统一货币;有人还提出以中国人民币为未来的亚洲货币。总之,在建立东亚乃至亚洲统一货币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在建立亚洲货币的问题上,几乎所有货币金融专家都一致认为,建立一个类似于欧元的统一货币,对亚洲建立单一货币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一个类似欧元的货币这是因为,欧盟在从原欧共体6国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后来的欧盟15国,其中欧洲货币单位,即后来的欧元建设发挥了积极影响作用。欧洲货币单位最早提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当时欧共体6国就已认为,随著欧共体的日益扩大,势必需要统一的货币与之相配合,而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欧共体各国货币很难适应这一需要。后来,随著英国、瑞典等逐步加入欧共体,建立欧洲统一货币的设想已经成熟。正是在此基础上,最终于1999年初产生了统一的欧盟货币──欧元。事实证明,欧元诞生后,它对欧盟经贸合作不仅没有起到消极作用,反而促进了中东欧10国于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而欧洲货币单位,即后来的欧元则对以后的欧盟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影响。实践证明,亚洲经贸合作要取得迅速发展,除自身条件外,还离不开东亚乃至亚洲货币金融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显而易见,在削减关税和非关税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就是经济一体化初级阶段后,势必需要建立高一级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向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等方向发展,而更高级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都离不开金融货币合作的进一步推动。东亚乃至亚洲需要建立什么样的货币体系?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基本上以美元和欧元为代表。而欧元模式更适合东亚及亚洲未来的需要。毋庸置疑,亚洲除东盟及东盟+3外,还有其它如南亚的印度等国家,海湾等中东国家也可能要加入未来的亚洲单一货币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横跨东亚、南亚和西亚的统一亚洲,必然要有一个类似欧盟25国的统一货币。也就是说,通过效仿欧元,未来的亚洲经济一体化,可以建立一个类似于欧元的跨越整个亚洲的统一货币。它是建立亚洲未来统一货币的必然需要。日圆不可能成为亚元有人说,既然需要建立亚洲统一货币,那么日圆可以成为未来亚洲单一货币。实践证明,日圆无论是从其自身条件看,还是从作为整个亚洲单一货币进行考察,都不大可能完成如此重任。首先,从日圆自身看,尽管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前,日圆对日本经济以及亚洲经济的影响,通常都是比较大的,它对于亚洲资本流动与贸易发展都发挥了积极影响。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后的10年多时间里,因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结果日圆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大为减弱,再加上,日本拒不承认其在二战的侵略历史,遭到亚洲各国的谴责,都对日圆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从日圆国际化看,种种迹象表明,日圆难以作为亚洲单一货币,这同它在国际中的影响密不可分。仅从日圆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地位便可知晓。1985年秋天「广场协议」,日圆在全世界外汇储备中尚占7.3%,到了2005年,日圆在全世界的外汇储备所占份额已下降至3.9%,20年中下跌了2.4个百分点。与之相比,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双赤字,但美元在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仍稳定在65%左右。可见,不论是从日圆自身看,还是从其在国际化中的地位考察,日圆都很难作为亚洲单一货币。


相关文章

  • 浅谈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及前景
  • 浅谈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性及前景 摘 要 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区域 货币合作面临着困难和需要解决问题,阐述了亚洲区域 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 亚洲 区域 货币 合作 前景 区域 货币合作问题近些年来之所 ...查看


  • 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模式分析
  • 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模 式分析 摘要随着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区域化的加强和各国依赖程度的加深亚洲货币一体化成为学术界内外讨论的焦点通过比较货币一体化各个模式的难点为亚洲货币如何应对一体化挑战提出建议 关键词货币一体化货币模式亚洲经济 目前 ...查看


  • 东亚货币秩序的政治基础
  • 作者:李巍 当代亚太 2013年03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地区主义开始全面启动,并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进展.相比于政治.安全.贸易.环境和投资等领域,东亚地区主义最明显的成就体现在金融和货币领域.这与其他 ...查看


  • 未来中国货币制度创新的战略构想
  • 未来的中国货币制度,应该首先分割目前人民币无法同时完成的国际自由货币和转型期中国社会内部信用工具这两种互相冲突的功能,并使政府在受到严格管治的前提下,拥有比现在更大的信用能力去完成目前无法完成的一系列需要巨额资金的公共事业.准确的说,既然中 ...查看


  • 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 编者语: 2009年7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这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启程的开始.五年后的今天,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热词",人民币跨境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七大常用支 ...查看


  • 浅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及改革
  • 经济视野 浅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及改革 贺琛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摘 要]从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着手,分析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并给出我国汇率政策应有的未来走向. 汇制缺陷 未来走向 [关键词]汇率制度 ...查看


  •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整理
  • 第三代核电技术 即西屋公司第三代非能动先进压水堆AP1000与欧洲先进压水堆EPR. 第三代核技术因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在反应堆上方顶着多个千吨级水箱,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仅利用地球引力 ...查看


  • 俄罗斯缘何实行"休克疗法"激进式转型
  • 俄罗斯缘何实行"休克疗法"激进式转型 2013-10-27 11:14 来源: 经济观察报 作者: 陆南泉 我们在前八篇论述了苏联各历史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接下来将研究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在独立执政后的经济 ...查看


  •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车道,各方面发展热情高涨,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把握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金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银行从计划色彩浓重.主要监管指标不达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