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第6卷 第2期2006年6月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Vol.6 NO.2Jun. 2006

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摘要:本文分析了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这些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及问题的研究,认为应清醒认识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存在的可能。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企业;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粤O-1210(2006)02-0029-07

20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达国家出现了“后工业社会” 和接踵而至的信息时代,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下降,甚至丧失竞争力,出现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优惠的投资政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外资大量涌入中国成为可能。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首先承接了大批外商投资,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改革开放20年,外商投资逐年增加,投资领域有所扩大,但是,广东吸引外商投资的主体产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技术、资金量相对较少,随着财富的增加和资金的积累,一些民间资本也纷纷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内外资大量的投入使劳动密集型企业得到蓬勃的发展。但是,时至今日,广

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前景怎样? 存在什么问题? 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仍在继续

承接国际间产业大转移仍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20 世纪70-80年代初,是发达国家纺织服装等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时期,紧接着20世纪80年代是家用电器、化学工业的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向我国的产业转出明显增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了显著变化,产业分工方式发生了改变。其特征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

2006-03-23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培正学院2004-2005年度科研课题《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负责

人:喻旦辉,执笔:王文忠。

作者简介:喻旦辉(1945-),男,湖南长沙人,广东培正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王文忠(1965-),男,山西代县人,广东培正学院外事处处长,国际商务师,研究方向:商务管理;段金莉(1962-),女,湖北武汉人,广东培正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李华阳(1975-),女,湖南衡阳人,广东培正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黄 士(1980-),女,广东揭阳人,广东培正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30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第6卷

围内优化布局的态势,即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有比较优势的低成本的发展中对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在中国,广东是这一产业大转移中最早承接地区之一,可以说是最早受惠地区。在与跨国公司垂直化分工的同时,由于技术溢出效应,逐渐地,广东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产业群体、产业链。以东莞模具为例,该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随着国际分工及产业转移的纵深化发展,该行业及类似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进一步完善,会更多地融入国际产业分工链中。

(二)加入WTO后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优势更明显

加入WTO为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广东十大产业包括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皮革皮毛、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入世贸,由于相关原料进口关税下降,如生皮及皮革羊毛、动物毛、毛纱线及制品、棉花、化学纤维长短丝等进口关税削减,使广东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比较优势更加明显。这是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发达国家正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口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2005年广东出口连续高速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未来很可能发展成更具规模的加工产业。

(三)东盟—中国一体化形势下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

2002年11月,东盟与中国签订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CAFTA)并决定2010年建成东亚“10+1”自由贸易区,届时这个自由贸易区将有18亿人口,贸易总量将达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在贸易方面,2003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达78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9%;2004年双边贸易

额达1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势头之猛可见一斑。贸易的扩大当然是以制造业发展为前提的。据资料分析,东盟需求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为东盟各国也有较低的廉价劳动力,但中国的人均工资低于东盟大多数国家的水平,中国同东盟国家如越南、泰国、印尼等,在纺织品国际市场上是竞争对手,但东盟的纺织工业没有中国发达,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特别是中国纺织品、纺织纱线、服装辅料、摩托车等有很强的优势,很受欢迎。从2005年7月由贸易区降税计划》(简称《货物贸易协议》)规定,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7000个税目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待遇。从2005年7月20日到2010年,我国与东盟十国将对该7000种常规贸易商品关税逐步削减到0-5%。我国饱受欧美特保之苦的纺织企业也将获得新的贸易机会。在广东,仅纺织业就在其十大产业中占据近9%的份额,作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大省的广东纺织业无疑会得到新的生机和希望。广东的玻璃、水泥、陶瓷等产品业有明显的竞争力。

在投资方面,CAFTA 的签订也便利了东盟-中来华投资项目达22075个,协议金额达645.9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达323.7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6.46%。东盟华商对中国投资占东盟对中国投资约80%,大量的广东籍华人华侨散居东盟各地,因这种史缘关系,不少投资落户广东。随着东盟区域内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仅仅是东盟对中国投资的6.2%, 约为20亿美元。不少东盟新成员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所以从东盟新成员国的角度出发,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像广东这样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发达的省份,是向东盟投资的潜在力量。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将部分更适宜在东盟国家发展的企业转移出去。广东的纺织企业可以投资东盟纺织业,在那里兴建加工厂,进行转口贸易,这样可以缓解欧美配额、设限的压力。

(四)东亚经济一体化下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

尽管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中国-东盟成员国正式按照《中国-东盟自到现在对国内乃至国际该行业发展产生着不小的影响,20日起,

羽绒及制品业。这些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8.3%,国之间的相互投资。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东盟

将对广东转移这些行业,广东一方面可以得到这方面的技术,障碍的消除,东盟对我国投资进一步扩大,

第2期课题组: 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31

中韩日三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韩日三国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中国享有明显的人力资源战略优势,在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等产业方面更是优势明显。中国与日韩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这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日韩的物质基础,但目前中韩日三国的互补关系在贸易方面还未得到充分展示。以2001年为例,中韩日三国间的地区贸易比例占三国全部外贸比例的19.8%,这一比例远远低于CAFTA的46.5%和EU的65.5%。这意味着中韩日三国进一步发掘相互间的贸易合作潜力巨大。自然地,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优势届时会得以发挥。随着产业转移的继续深化,中国成为日韩海外投资的首选地。广东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外资合作的优秀人才和高效、高速的办事效率,使日韩投资广东成为可能。

(五)CEPA下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英文简称)作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正式制度安排,使香港增值服务业(分销、物流、货物仓储运输等)有了内地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可将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的服务部门转移到内地,自己着重发展资本、技术和信息密集型及航运等具有地缘优势的服务部门,实现服务业的升级调整。香港以金融、贸易、航运物流及高增值服务业为主,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制造基地,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基地。粤港澳的紧密合作又一次促进了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特别是广东省的转移和投资,有助于广东地区借助香港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中下游产业,形成配套产业发展,完善原有产业链。

二、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问题(一)观念问题

织(UNIDO)的研究,二产业在GDP中比重达40%-60%者为半工业化国家。可见我国目前尚属于半工业化国家。同时我国有63.9%的人住在农村,15%的商品财富供养60%还多的人口,显然是极不合理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工业化或与之相关的城市化,发展制造业、基层产业可以把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吸纳更多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企业责无旁贷。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到了应该限制的时候,而是该大力发展的关键时刻。近20年来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解决了近几千万人的就业、吃饭问题。由于先发优势、政策优势,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不仅要肩负当地工业化的使命,同时应肩负全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使命,这也是与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的初衷一致的。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如毛科君、杨映霞,陈裴、兰天、康松等。他们指出,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导阶段持续了110年,日本80年。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还未能释放出来。因而,尽管广东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20年的历史,但无论规模、层次还远未达到饱和或消退状态,因而在今天倡导知识密集、技供的突出贡献。当然,像广东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生产过程中智力资本、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的投入,逐步提高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含量和劳动力的素质,逐步把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过渡到知识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二)用工问题

一个拥有13亿人口,劳动力剩余数达1亿-2亿的大国居然出现了民工短缺,确实让不少人惊讶不已。广东省更是受害大户。据报道,仅广州、深圳、

不可忽视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提CEPA的这种紧密合作首先是粤港澳的紧密合作。术密集经济的同时,

可以适当注重劳动密集型企业广东以制造业为主,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业相对发达的省份,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第一次起飞,东莞就缺220万人,缺工率10%,不少小企业开工不只是工业化初始阶段,是与世隔绝的进口替代时期,足,有的甚至停产。认真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现象一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提速,工作机会工业化水平极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必然性。是加速工业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全方位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这一时期是全球产业高度融合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虽然较快,但是一、二产业GDP的比重为15.23%、51.15%。按联合国工发组

 

增加,分流了一些农民工。近几年,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和长三角经济的兴起,使得内地农民工可就近找到合适的工作,自然地减少了对广东省农民工的供给。二是长期以来,农民工在较为恶劣的条件下工

32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第6卷

作,然而工资却没有增加。我国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2004年国家通过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使在家务农与外出打工收益差距缩小。这些都直接地影响了农民工的数量。

在上述原因中,最突出的是薪水待遇问题。为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曾拜访了东莞一家拥有8000余人的制帽企业集团。集团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不存在缺工现象。2005年春节后离开该企业的人员只有三四十人。他还告诉我们,如果他们需要新的员工,很快就可以招到,并且有选择熟手的空间。负责人说,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他们严格执行了政府的有关规定。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每人每月近140元),严格执行东莞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574元)。企业注重员工的培养,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使得员工有如归家的感觉。由此可见,现在出现的缺工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待遇下短期的现象,毕竟我们拥有1.2亿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来。

(三) 品牌问题

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订牌生产在整个出口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企业只顾生产,忽视自我品牌的树立。因而出现出口量大而单价低廉的局面。就服装业而言,大多数的国内名牌,如雅戈尔、森达、杉杉、波司登、罗蒙多出自江苏浙江,出自广东的寥寥无几。更令人尴尬的是许多世界名牌却在广东订牌生产。世界名牌休闲装鳄鱼恤、汉弗莱、剑龙、圣玛田等等皆出自中山沙溪。没有品牌,价格自然低廉。中国出口欧盟每双皮鞋的平均价格仅有5.5美元。 那么我们是以量取胜还是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长期来看,创造自己的名牌势在必行,打造品牌已经是多年的想法或愿望,但是,真正创出来的牌子却少之又少。订牌要做,自己的牌子也要创,将来广东省应该达到量多、质高、牌硬的服装品牌出口格局。

(四)贸易保护主义威胁

欧美对中国的比较优势在服务业、高新技术,中国对欧美的比较优势却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国最终产品出口欧美,但投入来自东亚,因而产生了我国对东亚的贸易逆差和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而这种贸易顺差势必引起我国和欧美的贸易摩擦,一旦贸易上出现设限,广东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服装和鞋业在广东

可以说是拳头级出口产品,然而近年来连续不断遭受欧盟对鞋类、美国对纺织品设限的危机就是明证。

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显著表现是外国机构纷纷借助国际贸易标准SA8000来抬高其进口门槛。作为全球首个公司道德规范标准,SA8000强调保护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 其标准广泛涉及不用童工、不得有强迫性劳动和惩戒性措施、要求工作环境保持健康安全等九大方面。SA8000虽然适用于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但主要针对的是制造业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跨国公司把SA8000作为订单的附加条件,如果企业没有取得SA8000认证,或存在违反 SA8000要求的行为, 将被停单、撤单失去出口订单。广东省劳动保护工作虽已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起步晚,不少条件与SA8000要求差距较大,一旦外方要求实施SA8000,我们原有的优势会大大降低。这一问题使企业处于两难境地:不获认证很难得到国外订单;办理认证,不仅手续烦杂、认证费高,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企业叫苦连连。

(五) 企业的微观问题

为深入了解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业某一行业现状,我们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作了较深入的调研。南海区西樵镇享有“中国面料名镇”美称,布匹产量占广东布匹产量的25.4%,占全国产量的1.6%。现有纺织厂1265家,服装厂25家,从业人员6万人,全行业总资产23亿元。西樵轻纺城连续多年居“全国百强市场第七位”、“轻纺同类市场第三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西樵纺织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西樵拥有23186台织机,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8台织机。

二是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西樵纺织行业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改造,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喷气织机和定型机,但总体装备水平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织造企业现有进口高速机数量只占高速机总数的8%,剑杆织机中也只有17%是从国外引进,目前仍有近万台低档梭织机,大部分织造企业仍停留在作坊式生产阶段。印染企业大部分定型机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购置的国产设备,能耗大,只适应染化纤布。

三是产业链配套不完善,配套产业滞后。西樵纺织业没有向纺织产业链终端延伸,没有充分发挥纺织业这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缺乏前纺、浆染、洗

第2期课题组: 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33

水服装基地及服装专业市场的支撑。

四是人才缺乏,工人素质不高,制约企业发展。1265家纺织企业中,技术和管理人员只有500人左右,其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50%,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人才缺乏竞争力。

五是融资困难。由于大部分企业租用村委会的土地建厂,土地与厂房设备分割,贷款无抵押,致使生产成本较国内同行业高。据了解,2002年每台进口高速机缴纳国地税为2001年的3倍,2003年纳税用电较国内其他地区的收费标准高,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故生产同样的每米布,成本要高西樵的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类似问题在省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几点启示

纵观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形势,让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这些形势不全部有利于我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但总的来讲,这些新时期的新形势又一次为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而且难得的机遇, 无论继续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方面,还是产品的出口方面都形成了极好的外围环境,使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国门、跨国投资成为可能。

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问题既有全国该类型共性的问题,又具有广东特殊性的问题。许多问题是与我国、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是发展成长中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有利于企业从不同的侧面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较深层次地分析这些问题,将有利于确立正确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观;有利于政府、相关机构服务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使企业趋利避害,促进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中兴。

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理性地认识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规模总量很大,发展较早,但总体技术含量低。毕竟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发展的时间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还是一个潜力巨大、尚待发掘的产业。几乎很少国家可以避开劳动

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阶段,当今发达的国家仍然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像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压力大的国家发展和保留劳动密集型企业无疑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果不顾广东省实际情况及已经发展起来、即将发挥效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味地强调知识密集、资金密集,而忽视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更新,可能会密集而资金密集,会丧失原有有效的经济增长支柱,也可能葬送多年来艰苦努力的成果。同理,如果总觉不分档次地限制下里巴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可能会招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就业问题加剧、城市化源的闲置、浪费。进而可能引起广东省经济的衰退。

从用工短缺状况看,表面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然而较深层次的调查分析告诉我们,实质是政府引导企业程度、执行行政法规力度强弱不同所致。因而很大程度上,政府应该规范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行为,从而最终服务于企业、服务于整个大局。

这一阶段的缺工现象除其消极作用外,确实有以下积极作用。

一是让人们意识到无节制的以增量式、平铺式、外延式、粗放式来增加经济规模已几乎走到尽头。劳动密集型企业也需要并且更需要精细的管理,只是前10-20年外围条件纵容了我们,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在靠压低工资取得效益不再成为可能时,就向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只有靠管理,靠挖潜要效益。这无疑会逼迫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上一个新

二是劳动力价格提升,迫使企业增加对技术设备更新投入。有了这一阶段的缺工,企业会自然权衡技术投入与人力投入的产出效益,自然而然地改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低技术中徘徊不前的状况。

三是部分地弥合了产业工人与农民工之间的鸿沟。企业在意识到农民工的问题后会较为自觉或被迫重视员工的待遇、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从而缩小了产业工人与农民工的差距。但真正消灭这种鸿沟,仅靠农民工供求关系紧张来解决是远不够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体制上、政策上有所突破。

唯资金融资困难,企业也难以发展。六是税负增幅较大,让我们陷入另一个误区:唯高技术而高技术,

总额与2002年相比增幅为22%;由于本地的用水、得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是阳春白雪,而又不分层次、

厂房资出1-2元,与江浙竞争对手相比,缺乏比较优势。进程受阻,特别是可能带来广东省建筑资源、

了解自己的位置以及外界对自己的影响及应该怎样做。的台阶。

34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第6卷

四是对做好养老、劳保福利工作产生了有力推动作用。广东省是劳动力缺少大户,是劳动力缺少受害大户,痛定思痛之后,建立较为完善的用工体系,在农民工中树立广东劳保待遇的良好形象,会极大地鼓励他们务工广东的信心。要让企业明暸,做好这一工作,企业就会有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民工荒”只会“荒”在经济效益差而致使待遇差的企业。

五是促使广东省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分化,减少缺工企业或缺工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使缺工问题得到解招募工人,但请来的人员又未必百分之百留下来,有的试工后就离开,即使新聘职工留下来,企业也不得不花费时间、人力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使得原本利润较低的企业雪上加霜,给生产经营带来障碍,有的甚至因此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样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会产生分化,同时为企业兼并、产业融合、企业规模化经营因提供了必要的外围环境。

六是企业的转移出省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广东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了长足发展并自发地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如南海盐步内衣、南海西樵纺织、花都狮岭皮革,佛山瓷砖、中山古镇灯饰、中山沙溪休闲装等,产业链也初具规模。哈佛商学院教授曾以“族群经济”描绘这种繁荣。虽然劳动力价格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成分,企业会结合原料来源、上下工序的联结、信息、交通、运输等综合因素考虑去留。多年来不少企业对当地还产生了一定“地粘性”,因而搬迁对企业来说只是下策,况且搬迁自然会带来一系列损失及费用,因而劳工问题对现存企业的去留影响会很小。同时,吸引整个工业集群离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会更多地综合各个方面因素作出选择。当然,如果用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新进入广东省的国际资本、国内资本甚至广东省内资本也会转向他省。

如果说2004年前为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粗放型的发展阶段,那么,以2005年春缺工为分水岭,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初期由于不少企业缺工、缺资金、缺人才,加之受国外订单影响,问题一齐爆发,致使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效益下降,甚至难

以为继。在这一期间,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适当引导企业购并、兼并,避免不必要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无论从广东省的资源禀赋还是前期发展打下的人力基础、产业基础来讲,还是外国经济环境整体分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困惑、难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应着重解决的是如何做到经营上更加精细、结构上更加合理,调整劳动密集型内部比例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整合的问题。

(责任编辑:宋晓辉 责任校对:黄 玫)

参考文献:

[1] 刘曙光,竺彩华. 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特    点、问题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04  (12).

[2] 李学成.全球化论坛[J].世界经济导刊,    2003(9).

[3] 姜书竹,张旭昆.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贸    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J].浙江学刊2004   (2):176-179

[4] 宋将.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浅析[J].价格    月刊,2005(1).

[5] 蔡佳文.浅析CEPA下香港和珠三角合作的利    益分享问题[J].对外经贸事务,2005(2).[6] 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    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6).[7] 刘勇.加入WTO与广东产业结构转变[N].粤    港信息日报.

[8] 陈斐, 兰天, 康松.当前仍然要大力发展劳    动密集型产业[J].商业研究,2004(21).[9] 胡军,向吉英.转行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工业化、结构调整与加入WTO[J].中国工业    经济,2000(6)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     发展报告(2003)[M].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

  (下转51页)

决的企业会顺利发展。不少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知识性、创新性、技术含量性)的问题,也就是

第2期李宝荣: 试论民办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51

    校财务制度》的通知 [R].1997-06-23.[5] 万青.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探讨[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

[6] 民办高校理想的组织结构[N] 中国教育    报[N/OL].中国高等教育网. http://www.    h-edu.com/htm/200502/[2005-02-04].[7] 崔连泉. 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容的探讨

    [J/OL].论文网http://www.66wen.com/    09glx/gongshangguanli/caiwuguanli/    [2006-02-21]/13314.html.

[8] 黄馥璇. 内部控制评审的重点[J]. 广东审    计,2003(11):41.

[9] 黄雨三,熊礼俭.学校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规    章制度全书[M].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An Exploratory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on-Government-Sponsored Higher Education I nstitutions' I nternal Control System

Li Baorong

( The Office of Finance,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30 )

Abstract: Starting from expla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 paper explores the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non-government-sponsore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key to constructing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non-government-sponsored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to implement the internal accounting system. Moreover, the paper puts forwardconcret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 six aspects.

Keywords: Non-Government-Sponsore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ternal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上接34页)

An Analysis to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roject Team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30 )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at Guangdong Labor-IntensiveEnterprises are fac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se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Through the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believes we should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 points out the possibilityfor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to exist and the vast territory to develop.

Keywords: Labor Intensive; Enterprises; Problems; Strategy

第6卷 第2期2006年6月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Vol.6 NO.2Jun. 2006

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摘要:本文分析了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这些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及问题的研究,认为应清醒认识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存在的可能。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企业;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粤O-1210(2006)02-0029-07

20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达国家出现了“后工业社会” 和接踵而至的信息时代,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下降,甚至丧失竞争力,出现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优惠的投资政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外资大量涌入中国成为可能。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首先承接了大批外商投资,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改革开放20年,外商投资逐年增加,投资领域有所扩大,但是,广东吸引外商投资的主体产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技术、资金量相对较少,随着财富的增加和资金的积累,一些民间资本也纷纷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内外资大量的投入使劳动密集型企业得到蓬勃的发展。但是,时至今日,广

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前景怎样? 存在什么问题? 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仍在继续

承接国际间产业大转移仍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20 世纪70-80年代初,是发达国家纺织服装等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时期,紧接着20世纪80年代是家用电器、化学工业的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向我国的产业转出明显增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了显著变化,产业分工方式发生了改变。其特征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

2006-03-23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培正学院2004-2005年度科研课题《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负责

人:喻旦辉,执笔:王文忠。

作者简介:喻旦辉(1945-),男,湖南长沙人,广东培正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王文忠(1965-),男,山西代县人,广东培正学院外事处处长,国际商务师,研究方向:商务管理;段金莉(1962-),女,湖北武汉人,广东培正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李华阳(1975-),女,湖南衡阳人,广东培正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黄 士(1980-),女,广东揭阳人,广东培正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30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第6卷

围内优化布局的态势,即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础、有比较优势的低成本的发展中对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在中国,广东是这一产业大转移中最早承接地区之一,可以说是最早受惠地区。在与跨国公司垂直化分工的同时,由于技术溢出效应,逐渐地,广东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产业群体、产业链。以东莞模具为例,该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随着国际分工及产业转移的纵深化发展,该行业及类似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进一步完善,会更多地融入国际产业分工链中。

(二)加入WTO后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优势更明显

加入WTO为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广东十大产业包括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皮革皮毛、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入世贸,由于相关原料进口关税下降,如生皮及皮革羊毛、动物毛、毛纱线及制品、棉花、化学纤维长短丝等进口关税削减,使广东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比较优势更加明显。这是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发达国家正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口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2005年广东出口连续高速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未来很可能发展成更具规模的加工产业。

(三)东盟—中国一体化形势下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

2002年11月,东盟与中国签订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CAFTA)并决定2010年建成东亚“10+1”自由贸易区,届时这个自由贸易区将有18亿人口,贸易总量将达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在贸易方面,2003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达78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9%;2004年双边贸易

额达1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势头之猛可见一斑。贸易的扩大当然是以制造业发展为前提的。据资料分析,东盟需求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为东盟各国也有较低的廉价劳动力,但中国的人均工资低于东盟大多数国家的水平,中国同东盟国家如越南、泰国、印尼等,在纺织品国际市场上是竞争对手,但东盟的纺织工业没有中国发达,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特别是中国纺织品、纺织纱线、服装辅料、摩托车等有很强的优势,很受欢迎。从2005年7月由贸易区降税计划》(简称《货物贸易协议》)规定,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7000个税目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待遇。从2005年7月20日到2010年,我国与东盟十国将对该7000种常规贸易商品关税逐步削减到0-5%。我国饱受欧美特保之苦的纺织企业也将获得新的贸易机会。在广东,仅纺织业就在其十大产业中占据近9%的份额,作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大省的广东纺织业无疑会得到新的生机和希望。广东的玻璃、水泥、陶瓷等产品业有明显的竞争力。

在投资方面,CAFTA 的签订也便利了东盟-中来华投资项目达22075个,协议金额达645.9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达323.7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6.46%。东盟华商对中国投资占东盟对中国投资约80%,大量的广东籍华人华侨散居东盟各地,因这种史缘关系,不少投资落户广东。随着东盟区域内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仅仅是东盟对中国投资的6.2%, 约为20亿美元。不少东盟新成员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所以从东盟新成员国的角度出发,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像广东这样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发达的省份,是向东盟投资的潜在力量。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将部分更适宜在东盟国家发展的企业转移出去。广东的纺织企业可以投资东盟纺织业,在那里兴建加工厂,进行转口贸易,这样可以缓解欧美配额、设限的压力。

(四)东亚经济一体化下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

尽管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中国-东盟成员国正式按照《中国-东盟自到现在对国内乃至国际该行业发展产生着不小的影响,20日起,

羽绒及制品业。这些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8.3%,国之间的相互投资。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东盟

将对广东转移这些行业,广东一方面可以得到这方面的技术,障碍的消除,东盟对我国投资进一步扩大,

第2期课题组: 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31

中韩日三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韩日三国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中国享有明显的人力资源战略优势,在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等产业方面更是优势明显。中国与日韩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这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日韩的物质基础,但目前中韩日三国的互补关系在贸易方面还未得到充分展示。以2001年为例,中韩日三国间的地区贸易比例占三国全部外贸比例的19.8%,这一比例远远低于CAFTA的46.5%和EU的65.5%。这意味着中韩日三国进一步发掘相互间的贸易合作潜力巨大。自然地,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优势届时会得以发挥。随着产业转移的继续深化,中国成为日韩海外投资的首选地。广东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外资合作的优秀人才和高效、高速的办事效率,使日韩投资广东成为可能。

(五)CEPA下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英文简称)作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正式制度安排,使香港增值服务业(分销、物流、货物仓储运输等)有了内地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可将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的服务部门转移到内地,自己着重发展资本、技术和信息密集型及航运等具有地缘优势的服务部门,实现服务业的升级调整。香港以金融、贸易、航运物流及高增值服务业为主,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制造基地,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基地。粤港澳的紧密合作又一次促进了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特别是广东省的转移和投资,有助于广东地区借助香港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机遇,发展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中下游产业,形成配套产业发展,完善原有产业链。

二、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问题(一)观念问题

织(UNIDO)的研究,二产业在GDP中比重达40%-60%者为半工业化国家。可见我国目前尚属于半工业化国家。同时我国有63.9%的人住在农村,15%的商品财富供养60%还多的人口,显然是极不合理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工业化或与之相关的城市化,发展制造业、基层产业可以把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吸纳更多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企业责无旁贷。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到了应该限制的时候,而是该大力发展的关键时刻。近20年来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解决了近几千万人的就业、吃饭问题。由于先发优势、政策优势,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不仅要肩负当地工业化的使命,同时应肩负全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使命,这也是与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的初衷一致的。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如毛科君、杨映霞,陈裴、兰天、康松等。他们指出,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导阶段持续了110年,日本80年。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还未能释放出来。因而,尽管广东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20年的历史,但无论规模、层次还远未达到饱和或消退状态,因而在今天倡导知识密集、技供的突出贡献。当然,像广东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生产过程中智力资本、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的投入,逐步提高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知识含量和劳动力的素质,逐步把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过渡到知识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二)用工问题

一个拥有13亿人口,劳动力剩余数达1亿-2亿的大国居然出现了民工短缺,确实让不少人惊讶不已。广东省更是受害大户。据报道,仅广州、深圳、

不可忽视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提CEPA的这种紧密合作首先是粤港澳的紧密合作。术密集经济的同时,

可以适当注重劳动密集型企业广东以制造业为主,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业相对发达的省份,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第一次起飞,东莞就缺220万人,缺工率10%,不少小企业开工不只是工业化初始阶段,是与世隔绝的进口替代时期,足,有的甚至停产。认真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现象一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提速,工作机会工业化水平极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必然性。是加速工业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全方位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这一时期是全球产业高度融合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虽然较快,但是一、二产业GDP的比重为15.23%、51.15%。按联合国工发组

 

增加,分流了一些农民工。近几年,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和长三角经济的兴起,使得内地农民工可就近找到合适的工作,自然地减少了对广东省农民工的供给。二是长期以来,农民工在较为恶劣的条件下工

32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第6卷

作,然而工资却没有增加。我国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2004年国家通过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使在家务农与外出打工收益差距缩小。这些都直接地影响了农民工的数量。

在上述原因中,最突出的是薪水待遇问题。为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曾拜访了东莞一家拥有8000余人的制帽企业集团。集团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不存在缺工现象。2005年春节后离开该企业的人员只有三四十人。他还告诉我们,如果他们需要新的员工,很快就可以招到,并且有选择熟手的空间。负责人说,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他们严格执行了政府的有关规定。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每人每月近140元),严格执行东莞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574元)。企业注重员工的培养,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使得员工有如归家的感觉。由此可见,现在出现的缺工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待遇下短期的现象,毕竟我们拥有1.2亿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来。

(三) 品牌问题

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订牌生产在整个出口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企业只顾生产,忽视自我品牌的树立。因而出现出口量大而单价低廉的局面。就服装业而言,大多数的国内名牌,如雅戈尔、森达、杉杉、波司登、罗蒙多出自江苏浙江,出自广东的寥寥无几。更令人尴尬的是许多世界名牌却在广东订牌生产。世界名牌休闲装鳄鱼恤、汉弗莱、剑龙、圣玛田等等皆出自中山沙溪。没有品牌,价格自然低廉。中国出口欧盟每双皮鞋的平均价格仅有5.5美元。 那么我们是以量取胜还是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长期来看,创造自己的名牌势在必行,打造品牌已经是多年的想法或愿望,但是,真正创出来的牌子却少之又少。订牌要做,自己的牌子也要创,将来广东省应该达到量多、质高、牌硬的服装品牌出口格局。

(四)贸易保护主义威胁

欧美对中国的比较优势在服务业、高新技术,中国对欧美的比较优势却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国最终产品出口欧美,但投入来自东亚,因而产生了我国对东亚的贸易逆差和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而这种贸易顺差势必引起我国和欧美的贸易摩擦,一旦贸易上出现设限,广东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服装和鞋业在广东

可以说是拳头级出口产品,然而近年来连续不断遭受欧盟对鞋类、美国对纺织品设限的危机就是明证。

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显著表现是外国机构纷纷借助国际贸易标准SA8000来抬高其进口门槛。作为全球首个公司道德规范标准,SA8000强调保护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 其标准广泛涉及不用童工、不得有强迫性劳动和惩戒性措施、要求工作环境保持健康安全等九大方面。SA8000虽然适用于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但主要针对的是制造业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跨国公司把SA8000作为订单的附加条件,如果企业没有取得SA8000认证,或存在违反 SA8000要求的行为, 将被停单、撤单失去出口订单。广东省劳动保护工作虽已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起步晚,不少条件与SA8000要求差距较大,一旦外方要求实施SA8000,我们原有的优势会大大降低。这一问题使企业处于两难境地:不获认证很难得到国外订单;办理认证,不仅手续烦杂、认证费高,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企业叫苦连连。

(五) 企业的微观问题

为深入了解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业某一行业现状,我们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作了较深入的调研。南海区西樵镇享有“中国面料名镇”美称,布匹产量占广东布匹产量的25.4%,占全国产量的1.6%。现有纺织厂1265家,服装厂25家,从业人员6万人,全行业总资产23亿元。西樵轻纺城连续多年居“全国百强市场第七位”、“轻纺同类市场第三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西樵纺织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西樵拥有23186台织机,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8台织机。

二是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西樵纺织行业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改造,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喷气织机和定型机,但总体装备水平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织造企业现有进口高速机数量只占高速机总数的8%,剑杆织机中也只有17%是从国外引进,目前仍有近万台低档梭织机,大部分织造企业仍停留在作坊式生产阶段。印染企业大部分定型机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购置的国产设备,能耗大,只适应染化纤布。

三是产业链配套不完善,配套产业滞后。西樵纺织业没有向纺织产业链终端延伸,没有充分发挥纺织业这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缺乏前纺、浆染、洗

第2期课题组: 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33

水服装基地及服装专业市场的支撑。

四是人才缺乏,工人素质不高,制约企业发展。1265家纺织企业中,技术和管理人员只有500人左右,其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50%,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人才缺乏竞争力。

五是融资困难。由于大部分企业租用村委会的土地建厂,土地与厂房设备分割,贷款无抵押,致使生产成本较国内同行业高。据了解,2002年每台进口高速机缴纳国地税为2001年的3倍,2003年纳税用电较国内其他地区的收费标准高,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故生产同样的每米布,成本要高西樵的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类似问题在省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几点启示

纵观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形势,让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这些形势不全部有利于我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但总的来讲,这些新时期的新形势又一次为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而且难得的机遇, 无论继续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方面,还是产品的出口方面都形成了极好的外围环境,使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国门、跨国投资成为可能。

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问题既有全国该类型共性的问题,又具有广东特殊性的问题。许多问题是与我国、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是发展成长中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有利于企业从不同的侧面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较深层次地分析这些问题,将有利于确立正确的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观;有利于政府、相关机构服务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使企业趋利避害,促进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中兴。

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理性地认识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规模总量很大,发展较早,但总体技术含量低。毕竟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发展的时间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还是一个潜力巨大、尚待发掘的产业。几乎很少国家可以避开劳动

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阶段,当今发达的国家仍然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像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压力大的国家发展和保留劳动密集型企业无疑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果不顾广东省实际情况及已经发展起来、即将发挥效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味地强调知识密集、资金密集,而忽视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更新,可能会密集而资金密集,会丧失原有有效的经济增长支柱,也可能葬送多年来艰苦努力的成果。同理,如果总觉不分档次地限制下里巴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可能会招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就业问题加剧、城市化源的闲置、浪费。进而可能引起广东省经济的衰退。

从用工短缺状况看,表面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然而较深层次的调查分析告诉我们,实质是政府引导企业程度、执行行政法规力度强弱不同所致。因而很大程度上,政府应该规范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行为,从而最终服务于企业、服务于整个大局。

这一阶段的缺工现象除其消极作用外,确实有以下积极作用。

一是让人们意识到无节制的以增量式、平铺式、外延式、粗放式来增加经济规模已几乎走到尽头。劳动密集型企业也需要并且更需要精细的管理,只是前10-20年外围条件纵容了我们,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在靠压低工资取得效益不再成为可能时,就向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只有靠管理,靠挖潜要效益。这无疑会逼迫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上一个新

二是劳动力价格提升,迫使企业增加对技术设备更新投入。有了这一阶段的缺工,企业会自然权衡技术投入与人力投入的产出效益,自然而然地改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低技术中徘徊不前的状况。

三是部分地弥合了产业工人与农民工之间的鸿沟。企业在意识到农民工的问题后会较为自觉或被迫重视员工的待遇、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从而缩小了产业工人与农民工的差距。但真正消灭这种鸿沟,仅靠农民工供求关系紧张来解决是远不够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体制上、政策上有所突破。

唯资金融资困难,企业也难以发展。六是税负增幅较大,让我们陷入另一个误区:唯高技术而高技术,

总额与2002年相比增幅为22%;由于本地的用水、得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是阳春白雪,而又不分层次、

厂房资出1-2元,与江浙竞争对手相比,缺乏比较优势。进程受阻,特别是可能带来广东省建筑资源、

了解自己的位置以及外界对自己的影响及应该怎样做。的台阶。

34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第6卷

四是对做好养老、劳保福利工作产生了有力推动作用。广东省是劳动力缺少大户,是劳动力缺少受害大户,痛定思痛之后,建立较为完善的用工体系,在农民工中树立广东劳保待遇的良好形象,会极大地鼓励他们务工广东的信心。要让企业明暸,做好这一工作,企业就会有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民工荒”只会“荒”在经济效益差而致使待遇差的企业。

五是促使广东省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分化,减少缺工企业或缺工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使缺工问题得到解招募工人,但请来的人员又未必百分之百留下来,有的试工后就离开,即使新聘职工留下来,企业也不得不花费时间、人力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使得原本利润较低的企业雪上加霜,给生产经营带来障碍,有的甚至因此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样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会产生分化,同时为企业兼并、产业融合、企业规模化经营因提供了必要的外围环境。

六是企业的转移出省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广东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了长足发展并自发地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如南海盐步内衣、南海西樵纺织、花都狮岭皮革,佛山瓷砖、中山古镇灯饰、中山沙溪休闲装等,产业链也初具规模。哈佛商学院教授曾以“族群经济”描绘这种繁荣。虽然劳动力价格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成分,企业会结合原料来源、上下工序的联结、信息、交通、运输等综合因素考虑去留。多年来不少企业对当地还产生了一定“地粘性”,因而搬迁对企业来说只是下策,况且搬迁自然会带来一系列损失及费用,因而劳工问题对现存企业的去留影响会很小。同时,吸引整个工业集群离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会更多地综合各个方面因素作出选择。当然,如果用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新进入广东省的国际资本、国内资本甚至广东省内资本也会转向他省。

如果说2004年前为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粗放型的发展阶段,那么,以2005年春缺工为分水岭,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初期由于不少企业缺工、缺资金、缺人才,加之受国外订单影响,问题一齐爆发,致使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效益下降,甚至难

以为继。在这一期间,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适当引导企业购并、兼并,避免不必要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无论从广东省的资源禀赋还是前期发展打下的人力基础、产业基础来讲,还是外国经济环境整体分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困惑、难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应着重解决的是如何做到经营上更加精细、结构上更加合理,调整劳动密集型内部比例劳动密集型企业内部整合的问题。

(责任编辑:宋晓辉 责任校对:黄 玫)

参考文献:

[1] 刘曙光,竺彩华. 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特    点、问题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04  (12).

[2] 李学成.全球化论坛[J].世界经济导刊,    2003(9).

[3] 姜书竹,张旭昆.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贸    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J].浙江学刊2004   (2):176-179

[4] 宋将.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浅析[J].价格    月刊,2005(1).

[5] 蔡佳文.浅析CEPA下香港和珠三角合作的利    益分享问题[J].对外经贸事务,2005(2).[6] 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    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6).[7] 刘勇.加入WTO与广东产业结构转变[N].粤    港信息日报.

[8] 陈斐, 兰天, 康松.当前仍然要大力发展劳    动密集型产业[J].商业研究,2004(21).[9] 胡军,向吉英.转行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工业化、结构调整与加入WTO[J].中国工业    经济,2000(6)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     发展报告(2003)[M].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

  (下转51页)

决的企业会顺利发展。不少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知识性、创新性、技术含量性)的问题,也就是

第2期李宝荣: 试论民办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51

    校财务制度》的通知 [R].1997-06-23.[5] 万青.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探讨[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

[6] 民办高校理想的组织结构[N] 中国教育    报[N/OL].中国高等教育网. http://www.    h-edu.com/htm/200502/[2005-02-04].[7] 崔连泉. 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容的探讨

    [J/OL].论文网http://www.66wen.com/    09glx/gongshangguanli/caiwuguanli/    [2006-02-21]/13314.html.

[8] 黄馥璇. 内部控制评审的重点[J]. 广东审    计,2003(11):41.

[9] 黄雨三,熊礼俭.学校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规    章制度全书[M].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An Exploratory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on-Government-Sponsored Higher Education I nstitutions' I nternal Control System

Li Baorong

( The Office of Finance,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30 )

Abstract: Starting from expla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 paper explores the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non-government-sponsore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key to constructing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non-government-sponsored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to implement the internal accounting system. Moreover, the paper puts forwardconcret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 six aspects.

Keywords: Non-Government-Sponsore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ternal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上接34页)

An Analysis to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roject Team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30 )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at Guangdong Labor-IntensiveEnterprises are fac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se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Through the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believes we should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 points out the possibilityfor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to exist and the vast territory to develop.

Keywords: Labor Intensive; Enterprises; Problems; Strategy


相关文章

  •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学 生:XXX,XXXX学校 指导老师:XXX,XXXX学校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 ...查看


  •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及面临的困难
  • 向集团公司及省国资委上报材料 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面临的困难 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32%离子膜烧碱(可深加工为50%烧碱.片碱).聚氯乙烯.及副产品液氯和盐酸.烧碱主要用于日化行业如纺织.印染 ...查看


  • 2013年广东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2013年广东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13年广东经济运行总体趋势和基本特点.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质量及效益情况,对2014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预判,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分析 2013年,广东各地 ...查看


  • 2015年宏观经济分析
  • 2014年宏观经济预测 财经传媒1班第二组 组员及分工: 111601103 李春霞(从消费及政策导向分析) 111601106 李 哲(从消费.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 111601115 叶爱华(从CPI角度分析) 111601116 余飞 ...查看


  • 2017年农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报告(目录)
  • 2017-2022年中国农业行业市场发展 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中国报告网 2017-2022年中国农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 ∙ ∙ ∙ ∙ ∙ ∙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 ...查看


  • 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 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发展正面临大好机遇,我们必须切实认识到始终保持党建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为前提,以工作实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企业组 ...查看


  •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东莞六个金点子
  •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东莞六个金点子.12月21日,东莞时报报道,近日,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印发<东莞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做法与启示>(下称<启示>).东莞六条经验具体是:拓内销,"解"外需市 ...查看


  • 就业指导论文 1
  •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姓名: 洪日明 学号: 班级:指导老师: 张海燕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 ...查看


  • 中国劳动人口就业形势的差异分析
  • 作者:张善余 人口学刊 2004年04期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4)02-0013-07 一.劳动就业的基本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在人口普查中称参加就业的劳动人口为在业人口,在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