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县“十三五”时期
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
吴桥县教育体育局 制
二〇一六年六月
目 录
(目录中的页码由印刷厂排版后,进行再核实)
一、 指导思想„„„„„„„„„„„„„„„„„„ 1
二、 基本原则„„„„„„„„„„„„„„„„„„ 1
三、 重要作用„„„„„„„„„„„„„„„„„„ 3
四、 工作目标„„„„„„„„„„„„„„„„„„ 3
(一)总体目标„„„„„„„„„„„„„„„„ 3
(二)具体目标„„„„„„„„„„„„„„„„ 4
五、 主要内容„„„„„„„„„„„„„„„„„„ 5
(一)学校精神文化„„„„„„„„„„„„„„ 6
(二)学校物质文化„„„„„„„„„„„„„„ 8
(三)学校行为文化 „„„„„„„„„„„„„ 10
(四)学校制度文化„„„„„„„„„„„„„„11
六、 目标实现„„„„„„„„„„„„„„„„„„11
(一)环境目标 „„„„„„„„„„„„„„„12
(二)道德目标 „„„„„„„„„„„„„„„12
(三)风气目标 „„„„„„„„„„„„„„„13
(四)行为目标 „„„„„„„„„„„„„„„14
七、 吴桥文化资源 „„„„„„„„„„„„„„„15
(一)杂技文化„„„„„„„„„„„„„„„„
(二)运河文化„„„„„„„„„„„„„„„„
(三)澜阳文化„„„„„„„„„„„„„„„„
(四)民间工艺文化„„„„„„„„„„„„„„
(五)民间表演艺术文化„„„„„„„„„„„
(六)北吴歌文化„„„„„„„„„„„„„„
(七)人文文化„„„„„„„„„„„„„
(八)古城文化„„„„„„„„„„„„„„
(九)名人文化„„„„„„„„„„„„„„„
(十)碑文文化„„„„„„„„„„„„„„„„
八、 主要措施„„„„„„„„„„„„„„„„„„
九、 组织保障„„„„„„„„„„„„„„„„„„
十、 附件 (吴桥县教体局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
„„„„„„„„„
吴桥县“十三五”时期
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冀教基〔2013〕61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吴桥县教育工程,进一步加快学校文化建设步伐,逐步提高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兴校、文化育人”为举措,努力培育学校和谐雅致的物质文化、内涵丰厚的精神文化、健康文明的行为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逐步构建时代性、科学性、规范性、特色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校文化体系,全力打造学校“五园”文化建设,展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和智慧校园的风采,实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整体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进步和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的首要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的高尚品德;有利于塑造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形成以校为荣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各中小学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办学现状、办学目标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科学规划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充分发挥校长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全体师生合作共建的积极性,全力打造主题鲜明、底蕴丰厚、实而活用、形式多样的学校文化建设。
(三)坚持逐步推进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不会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要重视学校文化提炼、塑造和形成的过程,更要重视学校文化功能发挥的过程、实施影响的过程、内化的过程,以发挥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各中小学按照自身的长远规划,每年都应该有一定创建成果,能够充分体现逐年提高的过程,逐步打造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学校文化。
(四)坚持实而活用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注重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和表面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每一个层面的设计都要体现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现整体协调、独具风格、精益求精。要灵活实用,校园宣传橱窗、楼道文化、教室文化等方面,设计要易于更换新内容,充分展现一个学期或是一个学年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或展现学校、班级、课外小组等开展的活动记载,或展现一个学生、一位教师获得荣誉的珍
贵剪影等等。
(五)坚持继承求新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不断契合时代精神,从而保持学校文化的先进性,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最终形成千校千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三、重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由学校文化的先进性和规范性共同作用决定。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确立后,能够增强学校师生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
(二)育人作用。学校文化的根本作用是育人。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首先,学校的物质文化能够愉悦师生的身心;其次,学校的精神文化能够培育师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学校的行为文化能够促进师生进一步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规范作用。学校师生既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是学校文化的践行者,表现为校规、校纪对师生的硬性约束作用,办学理想、育人目标、价值取向对师生的软性约束作用。
(四)凝聚作用。学校文化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师生自觉调整个体观念和价值追求,逐渐融入健康向上的学校集体,进而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学校文化特征和气质的社会人。
(五)传承作用。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体现为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是学校代代师生不断继承、发扬和创造的文化积淀,引领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相互协调发展。
四、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升,力求品位”的总体思路,坚持“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的举措,为实现“中国梦、教育梦”的美好梦想,全县各中小学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吴桥地域文化特征,围绕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维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传承和发展,突出时代性和实效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逐年完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全县90%以上的学校文化建设达到“办学理念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师生身心健康、文化氛围浓厚”的建设目标。每年年终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考核评估,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学校文化建设显著提升单位。2020年底,为实现典型带动,全面提高,拟评选出30所学校文化建设品牌校。
(二)具体目标
1、学校文化建设启动培树年(2016年)。召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文化建设启动会,公布并下发《吴桥县“十三五”期间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要求全县中小学根据目前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凝炼、完善学校文化理念体系,明确学校文化建设主题,研究制定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硬件设施完备的学校,在原有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推进。全县将以新建、翻建的学校作为侧重点,定向选择30%的学校作为培树典型,先期探索学校文化建设规律。
2、学校文化建设普遍创建年(2017年)。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借鉴典型示范校的经验和做法,进入普遍创建阶
段,各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理念逐步凸显,推进过程中围绕核心理念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导向,并体现在师生行为方式上。全县将在自由申报的基础上,重点帮扶20%的学校。
3、学校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年(2018年)。在前两年创建
提高的过程中,全县将有一半的学校文化建设达到了创建标准,有内涵、有品位、有特色,呈现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已创建的学校需要在完善和充实中加以巩固。深入推进阶段,全县还将有针对性的帮扶20%的学校。
4、学校文化建设攻坚克难年(2019年)。总结前三个阶
段创造出的好经验、好作法,将对全县剩余20%的学校,采用校与校之间结对帮扶的形式,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实现全县整体提升。
5、学校文化建设表彰交流年(2020年)。采取回头看的
办法,查缺补漏,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完善、提高。重点总结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对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把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水平和阶段。
五、主要内容
(一)学校精神文化
1、具体要求
按照“一校一理念”的思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结合优秀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学校办学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提炼并确立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基于办学理念,科学提炼“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编(选)校歌等予以细微之处引导教育,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学校精神认同感和自豪感。充分利用学
校资源、家乡资源等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素材,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精心设计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校文化内涵。深入开展体育节、艺术节、文化节等学校文化主题活动,实施让学生难忘的“成长教育”。重视学校社团活动开展,将社团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校文化构建高度。坚持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大力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学校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2、建设内容
⑴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相互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⑵规划建设。将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中长期总体规划方案,每年度都要有详细的完善提升计划。
⑶核心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一训三风”内涵丰富,教育性、时代性、规范性、特色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体现学校发展和管理的价值追求。校文化建设主题要在本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精神的基础上确立,是在今后或较长一段时间内由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价值目标,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和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建设维度,文字力求精练,内涵丰厚。校名、校训、校徽字体选择适当,制作精美,悬挂位置醒目。
⑷教师文化。①全体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仪表端庄大方,有强烈的团队精神、集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无歧视、体罚学生行为。②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积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③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认真严谨,有较强的专业学科素质,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积极参加学校、区片或是全县及以上规模的教研教改,主动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浓厚的文化校园、书香校园氛围。
⑸学生文化。①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围绕爱党爱国爱人民教育、爱家乡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平安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开展系列德育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学生学习自主愉快、充满兴趣、积极向上、乐于探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二)学校物质文化
1、具体要求
要充分发挥学校硬件环境育人作用,遵循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寓教于“用”的原则,从自然环境和自身条件出发,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形式对校园环境进行文化设计。注重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墙壁、板报、橱窗、走廊等进行展示宣传,精心设计“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育人环境,全面形成特色鲜明、美观雅致的育人氛围。发挥主题雕塑、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少队室、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的宣传教育作用,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班级环境、宿舍环境文化的创建评比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设计、维护、创造和展示,激发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共建的热情和热爱学校的自豪感。
2、建设内容
⑴基础设施。①学校建设有完整的形象识别体系。校名要规整、制作精美、悬挂得当。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是师生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创作要寓意深远,底蕴丰厚,朝气蓬勃,时代感强,文字精练。校风、教风、学风,要完全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训指导方向。校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性标志,是学校完整形象的浓缩展示,创作要与校训相映衬,反映学校的总体特点、精神追求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视觉的美感和内涵的精深,应安装于学校办公楼或教室等显要位置,可制作成小型实物徽章,用于师生佩戴,也可作为学校的标志图案进行使用。校歌是学校理念、追求、目标的综合体现,要反映本校的特点,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朝气,旋律优美,易于传唱。校服设计美观、朴实、富于时代艺术气息,充分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校旗是一所学校形象的品牌宣传旗帜,也是各种仪式、典礼、重要活动中不可少的学校象征,应包含中文校名、校徽等元素,可适当融入拼音字母元素,图案要明朗简洁、美观醒目、舒展大方。②学校标志性文化设计建设。如学校文化主题雕塑、楼名设置、文化艺术墙、大型浮雕,园内景色小品(石景、亭台、水池、小桥、竹林)、园内宣传橱窗、古典书联等,内容选择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主题,制作形式新颖大方、富于艺术特点、色调柔和明快。③专业功能室文化建设。理、化、生,音、体、美,图书室、阅览室等专业功能室,条件允许可布置校史室、荣誉室、科技室、心理健康室等,寝室、食堂、厕所、运动场所等辅助
功能场所,文化布置要体现该功能室的作用,个性突出,特色鲜明,氛围浓厚。④学生教室文化建设。有班训、班规、班级口号等班级文化内容,展现于教室前后,或是教学楼的班级楼道文化,坚持“主题鲜明、实而活用、形式多样”的原则,充分体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成长过程,布置形式一定要易于师生更换内容,做到文化氛围浓厚、美观朴实、整体色调柔和,坚决避免杂乱、没有主次、色彩搭配不合理的整体布局形式。⑤办公室文化建设。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教师用常规性内容,教育方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级组内精神口号等内容要在适当位置书写或张贴悬挂。
⑵校园绿化美化净化。①绿化。校园硬化、绿化比例协调,能够充分利用空闲地进行绿化,绿化率达40%以上。校园整体绿化,规划设计合理,本着“三季赏花,四季有绿”的原则,体现园艺风格、艺术造型。校园绿化要有层次感,低矮的花草、各式造型的常绿灌木和较高树木要穿插布置,可选择花草、藤蔓和开花树木,减少年年植种的重复建设。②美化。校园的校训和校徽的设计、主题雕塑、园内景色小品、校园宣传橱窗、校园指向牌等外显性的设施,要充分张显艺术感,形式新颖,时代感强。③净化。校园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杂物、纸屑,无卫生死角;车辆及其它物品停放有序;门窗干净,墙壁无乱写、乱画现象。
(三)学校行为文化
1、具体要求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熟记、理解和践行三个“倡导”。深入学习践行《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中、小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民主、平等、自主的高效课堂教学文化体系。制定实施教职工礼仪常规,激励教师做文明礼仪的倡导者、参与者和示范者。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各项活动由相关专业职能股室指导、开展)
2、建设内容
⑴常规活动。每学年度初开展正规的开学典礼;规范升、降国旗制度,程序规范,国旗下讲话内容富有感染力、教育效果好;各班按德育工作计划开展主题班队会,有详实的活动记录。
⑵主题活动。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德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适时开展学校文化主题展示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形式与本校文化形态相融合,逐步提升学校文化主题内涵,师生产生共鸣和归属感。
⑶体艺活动。每学年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等活动,师生广泛参与。
⑷社团活动。学校要立足实际成立校园广播站、舞蹈队、器乐队、运动队、文学社、书画社等社团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有图文记载。
(四)学校制度文化
1、具体要求
注重“软文化”和“硬制度”的有机融合,建立科学、公
正、可操作的学校制度体系。全面系统地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废止或修改与现行政策法规不相吻合的制度,补充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所必须的制度,确保与学校办学理念的一致性,予以公开并编辑成册。建立和完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机制和教师工作考核机制,鼓励先进,纠正错误,逐步建立和巩固学校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建设内容
⑴制度建设。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文化建设为中心,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做到制度规范、严谨、科学,体现人文关怀,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热情,打造宽松、愉悦、和谐的人文环境。
⑵制度环境。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各类功能室的制度从制作上要统一格调、材质,体现外在的艺术感,内在的约束性,制度上墙悬挂,同整个环境氛围融入一体,让遵守制度成为每位师生的自觉行为。
六、目标实现
(一)环境目标
1、绿化。各校立足校园实际,合理布局,按照绿化要求实现“三季赏花,四季有绿”建设目标。
2、净化。校园内的教育场所、设施以至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要干净、整洁、有序,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3、美化。根据校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结合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努力挖掘和建设校园内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之相互融和,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
4、人化。校园内外的环境要人性化、人文化,使墙壁会说话、角落会传情。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生价值。
(二)道德目标
1、爱党教育。针对不同学段特点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利用党的生日及重大历史纪念日举办相应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瞻仰、考察爱党教育基地,结合身边的变化感受党的富民政策的伟大,把爱党教育融入到有益活动之中,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党热情。
2、爱国教育。通过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利用青年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办主题突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认识国家的伟大、神圣。
3、爱家乡教育。吴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学生中大力开展说、讲、画、写、唱、演等家乡赞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结,增强建设美好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4、爱父母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父爱的伟大、母爱的深厚,从而产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怀,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5、爱师生教育。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那样尊敬自己的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维护老师的尊严;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6、爱自然教育。广泛开展富有创意的环保系列活动,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使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三)风气目标
1、培育优良的校风。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校风,并使之体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帮助之中,体现在班级、
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通过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校训的规范引领,校园优美环境的熏陶,丰富的校园活动开展,提高学校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师生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2、培育优良的教风。教师风范是德才统一的体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树立良好的教风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教师敬业、爱生、博学、善诱,努力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舞台,用民主平等的方式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3、培育优良的学风。学风建设的核心是人的自觉。各学校要把勤奋刻苦、严谨科学、乐于探究、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转变为每个学生内在的要求,使来自外界的被动负担转化为学生自发的动力,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体。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培养优良的班风。经过严格的要求和细心的培养,学校各班级形成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精神风貌和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的行为风气,心目中牢固树立集体荣誉感,使全班同学轻松愉快的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行为目标
1、学习常规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性、学习自觉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勇于克服学习困难。抓好普
遍性学习习惯和不同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2、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开展社会公德和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3、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是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是加强校内建设的重要因素。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进取。
4、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学生的生活习惯是个人素质的充分体现,要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会劳逸结合、课间休息调整,养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七、吴桥文化资源
吴桥县历史久远,作为具有 2000 多年历史的小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吴桥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为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祈求平安,按照自己的心愿和追求,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吴桥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如自古以来,吴桥是典型的农业耕作区,一直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小农经济的制约、地缘关系的因素以及儒家伦理观念的盛行,使这一区域的民风一向以节俭、质朴为其特色,同时形成的传统的孝道文化、崇文尚礼、尊师重长等,习俗都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吴桥人的生活中,进而形成了一些带有孔孟思想的风俗、禁忌和信仰。多彩的地域文化蕴藏着独特魅力,反映了吴桥民间富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也反映出当地人的精神、信仰、情感愿望和人生追求,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一)杂技文化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汉族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1958 年农田建设中,在吴桥县小马厂村发现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公元534 至550 年)古墓。古墓的壁画上对杂技艺术做了艺术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中倒立、肚顶、马术、蝎子爬等杂技表演更为逼真。此外,据《吴桥县志》记载,明代阁老范景文(吴桥县籍)曾在《游南园记》中记叙了当时在祭台(吴桥旧县城南门外)观看马戏的盛况:“至则数健儿在焉,见所乘马,翘腾不胜,气作命取,驰骤道上。于是,人马相得,据鞍生风,蹄蹴电飞,着眼俱失急于雾于,细辩之,见马上起舞,或翻或卧,或折或踞,或坐或骑,或抢或脱,或跃而立,或顿而侧,时手撒辔,时脚蹑靴,时身离蹬,以为势脱将坠矣,而盘旋益熟,观者无不咋舌,而神色自差矣。”可见,吴桥汉族民间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之无愧!
吴桥人喜爱杂技这与他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有关。吴桥县位于古黄河下游。西有大运河,东靠四女寺河,纵横河流占去大片土地,且土地盐碱瘠薄,水灾频繁,又是历兵战乱之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打个跟头,变套戏法,耍耍大刀,玩玩猴子、巴狗之类的小动物,浪迹江湖、卖艺糊口。吴桥人练杂技的多,会杂技的多。传说,唐代
书生纪晓堂两次进京赶考,因不图贿赂,中了进士,又被除名,一气之下,只身云游四海。这天,来至终南山下,正遇杂技之祖吕洞宾,便拜师学艺,学会了三百六十套戏法把戏。出师后,浪迹至吴桥,安居在一座道观里,收徒传艺。从此,师传徒、父传子、人人学,家家练,世代相传,越来越多。吴桥十个乡镇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人较集中的就有沟店铺、于集、铁城等几个乡镇。据说范屯村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竟有二十多人在异国它乡耍杂技,五十多人在国内省市级杂技团里担任主演和教师,村里还有杂技艺人和会杂技的农民、学生四百多人。象这样的村在吴桥不下五十个。
据记载,吴桥人练杂技有古老的传统风俗。吴桥是庙会盛地,过去吴桥境内庙宇林立,庵寺错落,庙会繁多,至今从庙宇命名的村就有张仙庙、霸天庙、双庙王等不下十个,以寺命名的村就有大悟寺、张朝寺、石佛寺等也有十多个,以庵命名的村也有董家庵、牟家庵、大小马家庵等不下十个。庙会为杂技提供表演的场所,杂技为庙会招徕香客,两者相辅相成,久而久之,便成了吴桥传统风格。据《吴桥县志》载,吴桥还有逢年过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戏,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传统风俗和冬春两间,红白喜事,喜庆丰收时,百姓们涌上街头,或头戴猛兽面具,或身着七色彩衣,竞技献艺,通宵达旦的风俗。庙会上,除了做法事之外,都要举行娱乐性的表演。其中以扮演奇禽怪兽的马戏最盛,并出现了狮子舞。传说狮子是避邪的神兽,佛教也把它当做护法神看待,百姓也把它做为吉祥的象征。在行香走会中,总让相貌威严的狮子在前面开路,紧随其后的便是马上技艺。每年秋收之后,八月十五至九月十五在黄镇(现属山东宁津县)有一个月的庙会。庙会期间,杂
技、魔术的道具刀、叉、丹环等摆摊出售;狗、猴、蛇、熊任人选购。此时,杂技、魔术、木偶等各路艺人纷纷赶来,或砌磋技艺,或拜师访友,或搭班组棚,庙会专为杂技行业所开,别有风趣。会后,各班各棚四散而去,近则天津、北京;远则闯关东,下江南,单凭一把飞叉或牵着一只巴狗、猴子便远走天涯,漂洋过海,浪迹异国他乡,撂地卖艺,赖以谋生,这一古老风俗一直沿袭到五十年代末。
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好,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甚至在饭桌前和土炕上,他们随时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跤,变几套戏法魔术。有的孩子去商店粮站打油买醋把装满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着走,点滴不洒。下雨天一群群小学生将雨伞顶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
建国初,吴桥已发展到六十个大型杂技马戏团体,三、五个人结伴搭伙的杂技组四百七十二个,傀儡戏九十台,演员两千五百多人,还有在异国它乡从事杂技事业的老艺人四百多人。五十年代,周总理出访西欧十四国时,所到之处,华侨中无不有吴桥杂技艺人,周总理欣喜赞道:“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杂技之乡”因而得名。
1984 年11 月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视察吴桥时,对吴桥杂技艺术给予高度赞扬,激发起了吴桥人民弘扬杂技文化,发展吴桥经济的大热情,杂技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繁荣阶段。1985 年吴桥创建了国内第一所省属杂技中专学校。自建校以来,已向山东、山西、江西、新疆等省、区杂技团体输送高、精、尖杂技新秀26 人,在国内、国际重大比赛和
表演中19 次获奖。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90 年被吸收为世界马戏学校联合会成员;1991年、1992 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集体。”1987 年,文化部、省政府在省会石家庄举办了以吴桥命名的第一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使我省成为继巴黎、摩纳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杂技赛场。
杂技事业的发展,使吴桥杂技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限于艺术的发展和交流。1991 年吴桥人民在邓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提出了一个伟大的设想,“开发杂技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建立“吴桥杂技大世界”,实现“杂技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设计方案为总体规划面积3000亩,投资1 亿元,由杂技旅游区、商品集散区、人才培养开发区三个部分组成,集旅游、博物、艺术交流与比赛、人才培养、商品集散、对外开放六大功能于一体。杂技大世界一期建设工程于1992 年4 月28 日奠基。1993 年11 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完成了十余个景点的建设任务。南部是江湖文化城、吕祖庙、孙公祠、泰山行宫等仿古建筑群;北部由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杂技宾馆餐厅等现代建筑群环抱气魄宏伟的中心广场,南北之间由16 根巍峨屹立的大理石杂技历史图腾柱连结,高空鸟瞰全貌的是一辆杂技独轮车的造型,不仅反映了吴桥杂技的发展历史,而且超凡脱俗,气势辉宏。
(二)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最早开凿于三国时期,为曹魏平虏渠,隋代在此基础上进行疏浚。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北起青县李又屯
村,南至吴桥第六屯,全长253公里,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
‚天下杂技第一乡‛的沧州吴桥,是南运河进入河北省境内的第一个重要驿站码头,《吴桥县志》卷四《建臵志下》对吴桥运河有记:‚漕运过境,南自山东德州半截碑入境起,北至连镇火神庙东光界出境,止计运河河程六十五里三分,除亥子丑时例不行船外限十七时出境。‛运河曾经被吴桥人称为御河或卫河,清代以后,称为南运河,或‚条河‛。
吴桥码头曾经辉煌一时。南运河自隋代开凿至明清,始终是国家的交通命脉,自隋朝开凿大运河千余年以来,大运河常年货物运输,昼夜不停,经运河所运漕粮达300亿担之多。明朝中叶,每年从江南运抵北京的漕粮可达300万石左右,最高年份逾400万石。当时运河里往来穿梭的船只达12000艘,每船装载几百石粮食,大型木帆船可运千石(合60000公斤)。此外,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水路运输。漕运的繁忙和南北物资的融汇在吴桥产生了大小不等的码头、摆渡。当时吴桥有吴桥码头和连窝驿。《大明会典》上对连窝驿有记载,水马驿上条记载:‚天下见设水马驿……,河间县,瀛海马驿,献县,乐城驿,阜城县,阜城驿,……,景州,东光驿,吴桥县,连窝驿,沧州,砖河驿……。‛在《方舆纪要》上也对这一连窝驿站有记载‚马头镇县西三里,下临卫河。又县西南三十里,为连窝镇,即吴桥县界连窝驿也。与县北二十里之下口镇,皆卫河所经,商旅凑集于此。‛《漕河考》:‚安陵至连窝,盖六十里。此往来者必经之道也。‛连窝驿址在今连镇,紧毗运河,当时想必非常繁华。吴桥码头当时称为良店水驿,《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一百二十九〃川渎六)有这
样的记载:‚漕河在德州城西。自故城县流经此。又七十里,地名桑园有良店水驿。又北三十里,为废安陵县。西去景州十七里,安陵之东,即吴桥县界也东去县城三十里。又三十里,曰黄家园亦曰黄家园河口。又三十里,曰连儿窝有连窝驿,属吴桥县。又东北接东光县界。‛吴桥曾经在安陵范庄发现了沉船点,沉船点直接反映了古代运河漕运的情况。
繁荣景象可还以从《吴桥县志》中管窥一斑,光绪年间记载连窝驿‚在县治西北四十里连窝镇,运河西岸,驿额设经船三十四只,水夫三百三十二名,防夫二十名‛,仅此一驿,船只达到三十四艘,可以想象当时运河漕运的繁忙。正因为如此繁忙,当时人们最怕的是水资源的缺少了,吴名凤在《北吴歌》中写道:‚有明弛驿臵连窝,一片粮帆接卫河,雨少怕闻船搁浅,截流又唱纥那歌。‛直接反映了人们对运河漕运的依赖。
明清以来,由于运河漕运的发达,带动了沿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加剧了沿河人口的增加。码头、村镇的兴起,给吴桥艺人的杂技活动提供了优越的场所。吴桥杂技在这环境中进一步成长发育。吴桥艺人中有一首‚锣歌‛可以为证:‚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音)河两岸度春秋。‛从上面的‚锣歌‛所述,说明吴桥杂技艺人的主要活动地域是南京和北京运河两端区域及运河两岸。他们或父子,或师徒,或一家大小,肩挑手推,带着简单的道具,走出庄稼地,就完成了从一个农民到江湖艺人身份的转变。‚条河‛就是民间对运河的称谓,沿运河都这样称呼。吴桥艺人还有一首杂技‚锣歌‛是这样唱的:‚不掏本儿,不误事儿,自制几件家把什儿。农闲走出庄稼地儿,走南闯北耍把戏儿。‛杂技是视觉艺术,是以人为载体流
动的艺术商品。它以经济相对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也正是运河流经区域为杂技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静静流淌的运河水,不仅哺育了吴桥人,也为他们打开了眼界,产生了闯荡江湖的渴望。吴桥的杂技艺人,当年就是沿着运河,南下北上闯码头,将杂技传遍四海五洲,为中国的杂技事业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运河从山东纵穿沧州全境,由于南北商贾必经此地,吴桥和沧州犹如冀中平原的两颗明星,一条运河把它们连缀在了一起,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入生机和活力。但每遇涨水之时,运河成为河水暴虐发泄的重要渠道。由于运河‚水大渠狭,更不开泻,众流壅塞‛(《魏书》卷56《崔楷传》),河道常常决堤。宋代河北地区的御河曾被黄河北流所袭夺,长达五六十年之久,致使御河屡浚屡淤。元代御河在沧州一带,‚水面高于平地‛,以致‚水无所泄,浸民庐及熟田数万顷‛(明.宋濂《元史》卷64《河渠志一R26;御河》)。到嘉靖年间,河道遭淤塞,南北诸水,‚流经千里,始达直沽。每遇大雨时行,百川灌河,其势冲决散漫,荡析田庐,漂没粮运‛(清.傅泽洪撰《行水金鉴》卷114引《明世宗实录》嘉靖十四年七月癸未)。漫天的洪水如发疯的野兽扑向吴桥大地,所有的树木,所有的庄家、所有的房屋都浸泡于海水中。
现在吴桥段的运河早已干涸,即使有些水流经过,也很难想象曾经居民鳞集,行旅辐凑,百舸争流,千帆樯桅的繁荣忙碌景象。
(三)澜阳文化
吴桥的名字,曾用吴川。因古黄河汇流其南,又名澜阳。澜阳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坐落在原吴桥县
铁城镇中学(现为铁城小学)院内,距县城10公里。正德元年的吴桥知县刘钺在学宫前建云路坊,题名“澜阳毓秀”,这是最早出现“澜阳书院”的名字。
现存澜阳书院楼建筑气势宏伟。东西长40米,南北宽8.3米,高8.3米,是清代国学教育在吴桥留存至今的唯一代表性建筑。劝学总董刘祖旃曾作《澜阳书院告成赋》“宫墙美富,学士盘桓,成兹义举,共仰大观。开吴川之文运,萃间气于钩盘,修书院而毓才振扬士气,立师箴(zhēn)而教诲汇聚文澜。惟忆澜阳,古曾备记粤稽书院,今此始彰想经之营之。我侯大其图度作之新之,众庶乐为趋跄。举首东瞻葱茏魁垣之气,凝眸南眺潆洄德水之光。卓立讲堂,宛似修工于湖左,宏开广厦,俨同效力于岐阳。则见虹梁耀彩鸳,鳞如杏坛,高设兰室,深居匪茅,齐之浅狭异芸阁之萧疎(shū)。座列白眉快试三都之赋,人逢青目胸罗万卷之书,鼓舞士儒裁成狂狷( juàn),既告鸠工,预占鹗荐,行看彼都之欢。咸颂。”
据《建复澜阳书院碑记》记载:当时任知县的张景良在城内创立澜阳书院,并培养出王问羹、吴棠糊等一代名流。到同治十三年(1874)知县倪昌燮扩建澜阳书院。书院从建院到1903年,人才辈出,桃李满园。二百年间由该院经科举考取进士6人,举人若干,其中数人成国之伟才。书院存有范景文、董文敏、米万钟等名人石刻20块,藏书12橱,供诸生阅览(后书院石刻、藏书全部存入第一高等学校)。清光绪二十九年春(1903)知县张风台奉命将澜阳书院改为第一高等小学。至此,沿袭近二百年的书院结束。
1991年在对澜阳书院的调查中发现,明石刻范永年小传和埋藏地下的董其昌书寄范文忠公书。1998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将地上石刻遗存(部分)征集到县文保所,并在学校院墙南发现了“建复澜阳书院碑记”。2003年3月,澜阳书院被吴桥县文化旅游局、铁城镇政府确定为旅游开发点。2008年澜阳书院被定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申报国保。
(四)民间工艺文化
吴桥民间工艺异彩纷呈,注重写实,表现手法细腻传神,许多内容带有吉祥寓意。
面塑是由泥塑发展而来,只因其工艺本身的质地不易保存,而且制作者多为民间艺人,故很少有文字记载。制作中,在食用的面粉中,加入适当的蜂蜜,将其调制成得心应手的雕塑材料。将其分成若干块儿,俗称“面剂”,再分别调上各种颜色。然后,艺人用一头尖,另一头为扁圆状的竹制或者骨制工具,不断地从一块块不同颜色的面剂中揪出若干,施以捏、搓、按、轧等不同手工技巧,在5 至10 分钟内,就能捏出一件面塑作品。捏出孙悟空、猪八戒或各种小动物等。
木偶是民间艺术中又一珍品,其木偶造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木偶的制作:先用泥按照剧本对每个人物的要求塑出外型即模型,晾干后,再用泥扣于上面,等泥半干时将其翻揭下来,这叫作“翻模”,使模型上的造型印扣于外模上。再将调好的纸浆灌入外模内,等纸浆干透,把外模揭下,便形成了纸胎的木偶造型。再用颜色将木偶面部彩绘勾画,安上竹或木、钢丝等材料制成的操纵杆。外罩服装、饰品,一件木偶就此完成。
刺绣是旧时的女子及儿童等穿用的服饰以及门帘、枕套、桌布等生活用品上均用刺绣为装饰。直至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吴桥仍有许多青年妇女从事刺绣加工业。绣花的工具是绷子,用竹或木等材料制作而成。一般为长方形和圆形。长方形者,
长约3 尺,宽约1 尺,下有4 条腿支撑;圆形者,直径约在1 尺半左右,下有3 条腿支撑。这两种绷子的高约2 尺左右。刺绣时,绷子可放于床上,人盘腿坐于床上绣;绷子也可放在地上,人坐在板凳上绣。刺绣一件绣品,须先将花样拓印于单色布面上,再将所绣部位用缯子绷紧、拽平,然后坐在板凳上,穿针引线。右手在绷子上面,左手在绷子下面,分上下针来回穿梭。刺绣工艺的表现手法,一般的花瓣多用平绣工艺,花心多用挑丝镂空工艺,筋脉多用拉筋工艺等。刺绣图案,多为梅、兰、菊、莲等四季花草,还有葫芦、牡丹、金鱼、蝴蝶等吉祥图案。十字绣在吴桥民间俗称为“挑花”,是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近些年吴桥十字绣发展迅速,种类很多,分为钟表、风景、字画、静物、人物、卡通、花卉、动物等几十个品种。
补花是在绣花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民间工艺。这种工艺盛行于20 世纪80年代。妇女们喜欢在床罩、枕套、墙围布、缝纫机罩、电视机罩、洗衣机罩,甚至于孩子们穿的衣服上补花,使这些生活用品增添了情趣。补花工艺的材料,选自于家庭中做衣服剩下的小碎布头儿,选其鲜艳的色彩,剪出各种花型、花瓣、花叶,或各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等。然后,用与所补的花相同的线,用锁针的方法,一针针地将花的外围缝锁在布面上。倘若所补的花较大,就在中间再锁一部分针,或勾画轮廓,或缝制花心,使所补的花与被补的布能相互吻合,严整。
吴桥剪纸源远流长,远在明清时就很盛行,早在《明季北略》崇祯戊寅中《刘廷训吴桥死难》节就有记载:“丧之归也,诸生数百道哭,小民皆剪纸买浆以奠。”可见,当时“剪纸”
作为一种宗教祭奠物品已经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了。吴桥剪纸隶属于中原文化,过去每逢新春或者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大红纸,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把自己的窗户、炕围、顶棚、门面等装饰的红红火火、春意盎然。这些剪纸老艺人大都来自农村妇女,使用的剪纸工具就是身边笸箩里放着的大剪刀,她们生活在农村,长在田野,心底坦荡,性格淳朴豪放。因此她们的作品,主题分明,风格独特,构图古朴而新颖,剪刀粗犷中不乏细腻,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现如今,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受前辈老剪纸艺人的影响,吴桥又有一批年轻的剪纸爱好者脱颖而出,他们遍及乡村和城镇,有农民、工人、干部、教师、学生以及美术工作者等,他们在继承传统剪纸技艺的基础上,又把杂技文化艺术完美的融入到剪纸艺术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吴桥杂技剪纸。
麦杆玩具以麦杆为原料,通过麦杆编织加糊而制成的工艺品。吴桥麦杆玩具起源于20 世纪初,后来一直成为当地农民,尤其是妇女农闲时的一种副业。麦杆玩具的制作:先将麦杆剥理整齐,用颜色染煮好备用。麦杆玩具的内胎,是用布或纸制成各种小动物造型。制作时,先把煮染好的麦杆剥开展平,然后取不同颜色的麦杆编织成片,再将编织好的麦杆编锁封口。小动物下面缀有几串小饰物,上面在中心部位安上一根与下面小缀物相协调的提挂物,将其悬挂起来。如果编织花篮,则先用麦杆编织成菱形、方形或长方形等几何图案,然后再将其连缀成花篮形状,篮内及提梁上再装饰些鱼、花儿等图案,使其显得更加艳丽多姿。吴桥麦杆玩具的题材,多是选择家禽家畜如鸡、鸭、鱼、狗、猫、兔等。
编扎工艺品种繁多,聚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主要有竹编和各式草编。用手工方式破成各种厚薄均匀的篾片和圆滑的篾丝,构成各类图案,作品精细别致,造型美观,花纹新颖。其品种主要是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诸如萝、筐、筛、箕、桌、椅、席、帘、篮、盒、帽、篓、盘、箱、雨具等。其中,艺术价值较高的主要有小菜篮、针线篓、桌、椅、盘等。妇女做鞋挑花用的针线簸精致、美观,编织工艺水平较高,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草编以其粗犷,朴实显示着其艺术风格。草编主要产品有草席、草鞋、草帽、篮、篓、簸、坐垫、茶盘等。
石影雕,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创作者用金刚石为尖的钢锥不断凿击花岗岩,黑色的石板上即留下或白或灰深浅不
一、疏密不均的小点。石影雕完全依靠创作者手腕力度的大小轻重,利用黑白明暗成像原理来形成摄影效果,其画面细腻逼真,清晰生动、古朴高雅,且材质坚硬,可长久保存,堪称“中华一绝”,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石影雕是吴桥县的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已传至第五代,其技艺在取其南北石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石影雕作品大致分为山水、虫鱼鸟兽、花草及人物肖像,其中人物肖像最能体现创作者的艺术水平。五代传承人方士英将石影雕作品真正变成了技艺高超、有艺术品味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所创作的人物肖像惟妙惟肖,作品实物有《毛泽东》、《周恩来》、《胡锦涛夫妇》、《温家宝》、《奥巴马》、《加拿大总理哈伯》等中外领导人肖像。
(五)民间表演艺术文化
独台戏,又称“扁担戏”、又叫五指木偶戏,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剧种之一,是我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表演形式,是
布袋木偶戏的活化石。独台戏由一人挑着戏担子穿乡走村进行表演。是在吴桥流传很广、很久远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主要靠许多的木偶和一个人的口技来完成,是一个人连演带唱还要敲锣打鼓的小木偶戏。有一首儿歌唱道:“嘟打戏,搭戏台,一个扁担支起来”。形象的描绘了独台戏的外在形态。一副扁担一台戏,一人演戏百人看,说、唱、做浑为一体。清代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艺人遍布全县各乡镇。独台戏集戏曲、坠子书、鼓词、口技、民间工艺泥塑、彩绘为一体,一人口噙蔑子说唱,五个手指控制各种人物,道具动作,脚踏锣鼓,手脚并用,一人一台戏。道具人物一箱载入,小小舞台可以拆合,一根扁担挑着全部家当,所以人们叫它为“扁担戏”。木偶小戏生动活泼,诙谐有趣,逗人喜笑,老幼咸宜。
二鬼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又叫“二贵摔跤”。是流传于吴桥古老的民间花会表演节目及旧时吴桥杂技艺人演出撂地时表演的节目。表演时,表演者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两个“鬼”在摔跤的外观表现。二鬼摔跤,实为一人表演,故;冠“假”字。一对半截假人,其上身骨架为木制,头戴假面具,外罩蓝布或青布大褂,假人两面对相,两臂相搭连,做摔跤状,肥大的大褂内,纱系人套裤、布靴子。表演时,艺人将假人木架用皮条系腰中背后面,钻入大褂内,双脚穿上一假人的套裤靴子,俯身双手臂现插入另一假人裤筒靴子内,弯腰好似真二人摔跤模样。两人互相使绊,翻滚在地,干净利落,不露破绽,博得围观者鼓掌喝彩。
变戏法,是在街头撂摊,没有任何遮蔽,前后左右都是观众,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全凭艺人手疾眼快,技艺巧妙,干
净利落,不露破绽,而赢得观众鼓掌喝彩,实在不易。如:把一块红布平铺土地上,艺人手拿一尺长木棍,在红布面上翘,一手向上拨,从土地上起出茶杯来,连起来三只,这叫“土地献杯”。再如:把三只茶碗倒扣在土地上,每只碗内扣一红球,便跑到一只碗内,艺人吹口气,三球各又分开,再吹口气,红球不翼而飞,这叫“仙人摘”。
吴桥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组成的方队集体表演的。表演时,演员腰间斜挂小鼓,双手持鼓槌,随锣鼓、唢呐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其动作,时而腾挪跳跃,热烈奔放;时而轻敲慢打,柔和灵巧。其队形,时为长龙,时为方阵,变幻有序,步伐齐整。腰鼓表演时,每人左腰挎一个尺半长之圆形小鼓,双手执系彩绸的鼓捶一对,边行进,边击鼓,有正击、顺击、倒击、胯下击等各种击鼓花样。腰鼓队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达数百人,队伍庞大,动作齐整,花样翻新,彩绸飞舞,鼓声震天,十分壮观。吴桥腰鼓曾经风靡一时,解放初期全县有腰鼓队三十多个,到目前只有几支腰鼓队,成为各种集会和广场集体文娱形式,这些队伍主要是以几处学校与一个中老年人腰鼓队构成。
(六)北吴歌文化
在吴桥文学史上,《北吴歌》占重要的地位。吴桥古代民风民俗以诗歌的形式,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得以记录。最早写《北吴歌》的应当是万历年间任吴桥知县王先,写30首北吴歌,并首次有了“北吴”和“吴川”称呼。王先创作的《北吴歌》直接影响到明未名相范景文。现在遗留下的范景文北吴歌一共有15首,对古代吴桥钩盘河、祭风台、节日风俗以及农民生活都有记述。范景文之后,写《北吴歌》的还有一明朝爱国将士王
允长,留下来的北吴歌一共6首。敖文瑞写《北吴歌》数首。除以上四人外,留传《北吴歌》较多的还有二人,一是王作肃,一是吴名凤。王作肃留有《北吴歌》11首,吴名凤留有《北吴歌》17首,是留传下来最多的。“吴本南地,此何以称北吴,别乎姑苏建业而言也。又何以称吴桥,则以燕慕容垂封侯于吴而筑桥于此,故从其封号而名之也。今县志有前邑侯王明府北吴歌三十首,范文忠公如数和之,余虽寄若茑萝,亦敬同桑梓,既在北而言北,即居吴而咏吴,聊仿竹籍筠管。 ”除上述作者外,还有人续写北吴歌,里面提到当时的吴桥八景之一“膑冢秋风”、世人追祭范阁老、纺车等吴桥当时风俗,可是仅存四首,而且作者不详,只是有序语“北吴歌者,歌咏一方之风土也。前辈佳什载,在县志言之详矣,百余年来,人心非旧,风俗亦新,沧海桑田,感慨攸系,聊为补述,以备陈风者之采取云。辛未春日。”
(七)人文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造就了这方人群的文化性格,
吴桥历史上先民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特质呢?诸多史籍都有论及。
‚其气专质,厥性信谦。‛出自于《尔雅疏》,全句是这
样的:‚李巡云: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兖。兖,信也。‛兖在什么地方呢?《尔雅〃释地》载:‚济、河间曰兖州。‛《周礼〃夏官〃职方氏》载:‚河东曰兖州。‛这些古书中的济为济水,亦应为沇水。因此,济水与黄河之间应为古兖州的区域范围。意指济水和黄河之间,所处地理条件甚好,属孔孟圣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受周礼孔孟思想影响,其德行忠厚,信义诚实,性情严谨,因此‚封‛为兖。古代的
行政区划往往以地理条件为很据,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川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吴桥当然属于这个区域了。
‚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出自于
《隋书.地理志》。‚兖州于《禹贡》为济、河之地。其于天官,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为寿星,于辰在辰,郑之分野。兖州盖取沇水为名,亦曰兖,兖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东郡、东平、济北、武阳、平原等郡,得其地焉。兼得邹、鲁、齐、卫之交。旧传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遗风。今此数郡,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在光绪版的《吴桥县志》中,吴桥属兖州平原郡,当时称将陵县,开皇十六年臵。这里不但提到了吴桥人德行忠厚和信义诚实外,更提到了有爱好学习的传统民风。
还有更多文本,提及吴桥民风,如《宋史.地理志》写道:
‚人性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气勇尚义.号为强忮,土平而近边,习于战斗。‛元李继本送董景序中所写:‚在三辅之内,文物衣冠之盛比于邹鲁。‛这里,《一山文集》的作者李继本是可查的,历史上确有其人,至于‚董景‛则无从考究,而《吴桥县志》中所写也非‚董景‛,而是‚董景宁‛。在《旧郡志》写道:‚人多贵德,俗皆敦朴。衣冠不乏,风俗熙熙,民淳讼简,强暴相凌之风,农桑为先务,诗书要领。‛在《新郡志》中写道:‚素盛衣冠,多文学儒者。‛在《旧县志》中写有:‚土厚俗朴,其为士者,质于衣冠,言语风气敦古,故民寿,多百岁之人‛
从以上历代名家众说各论中,已充分说明吴桥民风俗尚之
淳美,其源久远。吴桥人的文化特质体现在憨厚老实,明礼重德,喜文崇俭,能苦耐劳上,故民风清淳,俗尚质朴。
吴桥因其民风质朴,故人心多豁达,老人们总是每每劝导
后辈人勤劳务实,以一技之长,双手之力,事正当之业,谋正常之生活,而不应投机取巧,尤恶哄骗欺诈;因重名务实,因之好诗文,讲礼仪之风素盛,故而学子多,名人众,出现范景文、王作肃、李天经、李懿、刘恩溥等名流。因尚勇鄙非,故吴桥人多恪守忠信,深明大义,崇尚‚人无信不立‛、‚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之信条,由此可见,吴桥民情俗尚淳美之内涵,绝不比他邑低。吴桥人人素喜耕重农,故民风俗尚乡土气息极为浓郁。如有云:‚此间十亩果闲闲,不种桑麻种木棉。乍认牡丹真失笑,总因人唤作花田。‛吴桥人很早就有植桑种棉的优良传统。乡间民俗活动更是异彩纷呈,在历代《北吴歌》中都有体现,也集中反映了吴桥人乐于躬耕的浪漫、朴实情怀。在日常生活方面,吴桥人素重以礼相见,礼貌待人。老人们总是经常‚礼多人不怪,无礼路难行‛等俗语,教导后人务要通情识礼。在平日与人举止言谈时,讲究慢声细语,温文尔雅。因吴桥人素好交朋结友。朋友间相处,最重以信相守,以诚相待。在邻里之间,坊间流传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话是‚远亲不如近邻‛,故吴桥人邻里间相处,通常相互关照,遇事能解则解,能帮则帮。旧时,吴桥民间信仰佛教的人甚多,普遍重积善积德,故而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之风久盛。吴桥县志载:昔吴桥人‚周万协,登邑庠复游大学,轻财好施。康熙四十七年大饥,施粥三月,活数千人,命邑宰杜公于藩题‘惠爱博施’匾额以旌奖之。‛
(八)古城文化
北宋置吴桥镇。金大定二年(1162年)在吴桥镇置县,以
治所得名吴桥县。据《吴桥县志》载:“吴桥名镇,在邑人传为古大姓吴氏所族居。”
吴桥县历史上有三个别名,康熙19年《吴桥县志》记:“澜
阳,古黄河汇流其南,故以此名邑。吴川,在县城南门外古黄河堤南,金始于此置县,川上有桥,县以名。北吴,大学士范质公邑侯王思侗皆有《北吴歌》,因南有吴下,故名北吴。”
吴桥旧县城最初为土城,在古黄河桥(今铁城南关桥)北
岸,创建莫考。明成化二年(1466),知县张铎重建,“南直拓五十余步”,重新修建的原因,“以其湫隘逼近学宫”。当时的规模“周方四里六十步,高三仞,有奇门楼角楼八座,敌台十七,雉堞一千五百”,在县志《艺文录》里面东光教谕鲁载有《修县城碑》为记。城内街道也由张铎分划,俗呼九丁十八巷。包括十字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营子、半边街、季家胡同、后城街、大寺胡同、秀才营、胡家井、乾石桥、小十字街、太平街、窑货市、养济院。弘治十三年,知县李钦重修,正德三年刘铖益加筑鑿,城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池深二丈,阔三丈,建层楼里四门,每个城门上面都有铁匾,东西南北城门各称为:望海、拱辰、瞻岳、通卫。万历三年龚勉、四十五年毛焯、崇祯八年陈燝皆重修。
崇祯十一年(1638),知县余尚春改建成砖城。“高三丈
六尺,周四里一百二十步,凡一千一百一十五丈,垛一千三百五十,敌台十二座”,并对各个城门重新进行了易名,易望海门为长春,瞻岳为永康,通卫为定武,拱辰为广御。大学士范景文为此写下了《改建砖城碑》。
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7),知县沈士濂领币六万二千,
重建砖城,周方如旧,“高连垛口二丈八尺八寸,项宽一丈五尺,底宽二丈五尺,垛口九百四十七,月城四座,内外城门八,合城楼四座,角台四座,敌台八座,石板吊桥四座,护城河一道,口宽一丈六尺,底宽一丈,深八尺。”城四周植柳。同治二年知县陶治安、七年王恩照、十二年石学阶修补。光绪元年署知县倪昌燮捐修城楼四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概其看到吴桥旧县城的原貌:
全城呈矩形,非常整齐,城墙规整,四个转角建硬楼,八
段城墙建成马面,全城共11座马面,四座城门,每座城门都建在各面城墙的中心,所以形成东、西城门相对,南、北城门相对。各座城门都建有圆型瓮城,而且瓮城城门与主城门相对直开。各城门在城台上建楼,各两层,此城建八座马面,城外四面都有护城河围绕。护城河在城门处建门桥,护城河方整,没有弯道,这样使全城防御极其严密,固若金汤。
城外建筑很少,城北仅有火神庙、关帝庙、真武庙,城西
有白帝庙,城东有玉皇庙、天齐庙,城南门偏东有关帝庙、八蜡庙、火王庙、刘猛将军庙、龙王庙和泰山行宫等。
城内的规划:以十字大街为主,十字大街与四门相通,南
门大街、东门大街、北门大街和西门大街,中心为十字大街,各条大街都直通。东南城区有南北大街二条,一为苍济院街,二为熊半沿从街。东西方向的大街一为太平街,二为南营子。城中公共建筑有常平仓、观音堂、县署、文庙、儒学馆、捕署、马王庙、鲁班庙、孙公庙、书院、文昌院、义学、荞济院和柴火市。此外,在东南城角城台上建有奎星阁。东北城区南北方向的大街有后城街、季家胡同,东西方向有东后街一条。在西
南城区内,东西方向大街有乾石桥、井家胡同,建有武营、娘娘庙、关帝庙、黄公祠。在西北城区,只有一条大街,名日大寺胡同,建有城隍庙、古大寺遗址。
吴桥县城的规划特点一是全城整齐,被护城河围绕,城楼、角楼、马面规整。二是城门中规中矩,而且每座城门都建有瓮城。三是十字大街四通八达,全城贯通。四是在城外近郊建设庙宇。五是建有泰山行宫。六是各城区公共建筑都很集中,大都成组的建在一起。
据说,在日军攻打吴桥旧城的时候,吴桥城内人民关起城
门进行了一个月的英勇反抗,因此,吴桥城有了铁城之称。
(九)名人文化
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和他们的高尚人格是传承和弘扬民族
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建立文化自信、塑造地方形象和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点。在历史长河里,有数不清的名人志士为吴桥的历史写下辉煌篇章。
范景文(1587——1644),字梦章、号思仁,明代进士,
吴桥城关镇范庄人。范景文4岁能文,14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历任文选郎中、河南巡抚、兵部侍郎、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宰相)等要职,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刚直不阿、文武全才,而与他一生相伴的却是大明王朝的风雨飘摇。范景文为官清正廉明,从不以权谋私。为表自己的清廉之心并杜绝亲朋好友的请托,特在衙门堂鼓边放置了一块牌子,上书“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以明心志,并声言:倘有人违犯,莫怪翻脸无情。老百姓交口称赞,尊称他“二不公”、“二不尚书”,民间传颂“二不风高”的来历也缘于此。同僚中的正直之士以范景文勤政廉政为内容撰成一联,上联是“不
受嘱,不受馈,心底无私可放手”,下联是“勤为国,勤为民,衙前有鼓便知情”。万历四十一年(1613),范景文在山东省东昌府任推官时,当地发生饥荒,旱蝗成灾,哀鸿遍野,他向上峰乞得赈济灾粮,并舍出家财,赈灾救民。天启五年(1625年),升任吏部主事,迁文选司郎中,此时正值宦官魏忠贤专权,他即不依附魏忠贤,亦不附东林党。于是范景文以佯疯为韬晦之计,谢病归田。1628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魏忠贤缢死,帝召范回京,授太常寺卿。崇祯二年(1629),他任右都佥御史,巡抚河南。是时,清兵南掠,京师戒严,范景文率部八千人勤王,北京围解。在多支勤王部队当中,独景文率所部属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崇祯七年(1634),范景文任南京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在南京一带练兵布防。崇祯十五年(1642),范景文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后改任工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打下太原,破宣化,明王朝大势已去,满朝文武大臣惶恐避之不及,为拯救社稷,范景文抱必死尽节之心临危受命,入阁拜相为¬—东阁大学士,署理全国军政大事。后李自成破北京,范景文从容殉国。为纪念范阁老(后人的尊称)的精忠报国,顺治皇帝表章前代忠臣,顺治十年开始建范公祠,地址选在吴桥城关镇南偏西,占地70亩,光绪元年(1875)吴桥知县倪昌燮重修范公祠。墓四周围有院墙,内住看墓人看护,墓地大门座北朝南,进大门过牌坊,中间有南北甬道直至墓冢,甬道两旁有石人、石马,碑刻若干方。范公祠由照壁、大门、仪门、大殿、寝宫组成,祠西有客屋及重门,大殿内悬四块匾额,其一,“冰心玉节”由清世祖康熙皇帝御书;其二,“沧桑砥柱”由巡差使刘灏题;其三,“二不风高”由吴桥知县谭湘镜题;其四,“千古完人”由湖北布政使胡献徵题。让人痛心惋惜的是,
1972年开挖漳卫新河岔河,范公祠被夷为平地。
李天经,(1579年-1659年),字性参、号仁常,吴桥县城关镇驸马村人。明科学家、科技翻译家。于万历四十一年与同乡范景文同时考中进士。祖父李懿,曾任明朝西宁道兵备副使,为边防名将,文武兼备。因为其祖父李懿的功绩,他家在吴桥县内成为名门世族,有“李兵部府”之称。李天经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驿外郎、济南郡太守、山东督粮道、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光禄寺正卿(一品),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正,被誉为“李青天”。李天经长于吏治,且酷爱天文。并受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赏识,保荐为光禄寺卿,参与编制立法。后徐将督修历法《崇祯历书》的重任全部托付给李天经,在此期间,他向皇帝提出了《论节气疏》、《论置闰疏》、《论仪器疏》、《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等奏章,作为修订历法的准绳。在李天经的主持下,有李之藻、王应麟及外籍传教士龙华民、邓玉涵、罗雅谷、汤若望等人参与,经过不懈努力,历经五载,完成《崇祯历书》,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三角学、几何学、天文仪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交食,全天星图,中西单位换算等,共四十六种,采用第谷的太阳系结构系统,计算方法中翻译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许多章节,还有开普勒《论火星的运动》一书中的材料,历法计算中不用中国传统的代数学方法而改成几何学方法,这是中国天文学史和历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开始向近代天文学转变,奠定我国现行农历基础。该书126卷,每卷都有他精心审核,他还亲自撰写了《浑天仪说》五卷,阐述十余种精密天文仪器的制造和运用方法,为中外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崇祯
十七年,李天经回故乡修养。李寿祺以父天经光禄寺卿修历考满荫入监读书。
范景姒(sì),公元1601年生,直隶吴桥县仁和里。著名女诗人。被后人称为吴桥的李清照。范景姒的父亲范永年,曾任南宁太守,著述很多,其兄范景文,为明东阁大学士。范景姒在父亲兄长的熏陶教诲下,酷爱读书,聪明好学,四岁读书识字,五岁会咏诗,九岁便能写出“洋洋大篇”文章。因此得到父兄的钟爱。到了十几岁时,范景姒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一有时间,就手不释卷,刻苦学习。景姒刻苦攻读,经、史、子、集无不通晓。当时其兄在外做官,赡养父母也完全由她承担。其夫王世德品学兼优,写过许多诗文,范景姒把它汇集成编,取名为《荷香馆诗草》。公元1623年(天启三年),世德赴京应试,病死客邸。世德死后,景姒痛不欲生,但为了膝下幼子,仍顽强学习,吟诗作词,抒发悲怨,此间她写下了许多哀婉动人的诗篇,后编成《冰玉斋诗草》若干卷,均收入清代文艺评论家王渔洋的《池北偶谈》诗集中。对此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选多篇称之为“闺阁词宗”。范景姒除了诗文以外,在绘画上亦有造诣。她绘画的观音大士像,笔画清秀,栩栩如生,当时人们赞誉她的作品,可以与龙眠居士(宋代人物画家李公麟)媲美。公元1639年(崇祯十二年)范景姒因家乡遭兵乱,无法生活,携子去南京投奔其兄景文。当时景文受杨嗣昌排挤,削职为民,生活潦倒,兄妹相对叹息,苦无良策。范景姒无奈离京返乡,途中病死在清江浦,年仅38岁。景姒死后,其兄景文为她撰墓志铭:“泪枯不死,绝粒而生,天相贤淑,扶孤有成,乐哉斯邱,比翼长鸣,神灵呵护,气节华英,绥昌厥后,百世峥嵘。”
刘珂,庆丰庄人(明清时期称双刘店村为庆丰庄),他的事迹在光绪版《吴桥县志》中有所记述:“嘉靖二十年,珂出行村里,见有人坐树下、已而竞去,遗物于地不觉也。视之,为金二百。珂知其必返寻,乃亦坐树下待之。时腹肌,采桑椹食之。卒不动。比暮,一人皇遽至,状若欲泣。珂问为谁,曰:吾某所解粮户李全义也,早于此少息,官银二百遗不复见,罪当如何矣。珂谓全义无恐,吾为子守之待且久,因出金还全义,其人欲谢之,珂笑曰:吾不携之去,顾须谢乎?故城卢深者,小时拾遗金三百于衢,后又有失金者,深再得之并以还,其人与珂行略同。”从明朝对于遗失物的规定来看,做为普通农民,七世祖刘珂做为拾得人,至少可以得到百两白银。最后物归原主,纯属天性使然,是正义善良的品德决定了刘珂的行为。
翟凤翀[chōng](1577~1634),明末大臣。字凌元,号凌玄。益都(今山东淄川西河)人。人称耿介尚书。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万历三十三年(1605)任吴桥县令,慈严并著,兴革得宜,重儒课士,丙午科(1606年)获隽者六人,调任邱县,有治声,征授御史。好直谏。万历末,以谏忤旨,谪山西按察司经历。天启时,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为魏忠贤党所劾,削籍。崇祯初,起兵部右侍郎,出抚天津,以疾归。《吴桥县志》对其是这样记载的:“兴革利弊,德威并济。”“究隐民心,纳户封识。自投讼者承符自摄,清如止水,案无留牍。岁祲多方赈济,日夕单骑诣厂,取粥先啖,躬阅唱散所,全活者以亿万计。吴桥百姓感其恩德,为立生祠以示永念。”翟凤翀有生祀去思碑记祀名宦,生祠在处旧志无考,万历三十八年绅民建祀,有御史高举撰记。高举和翟凤翀是同乡,都是益都人,他写《翟公生祠碑》是“特因吴人之为志,其德政以侯秉彤管者采焉。”
明未的吴桥,“编户狭小,巡行使者十道交侦,比岁祲,仍闾左空乏。令是邑者,往往苦之。”因为地偏贫穷,是官员都不愿意到的地方,翟凤翀初到吴桥则“延见士耆,咨询疾苦,凡病民者,一切罢革,”至于各种变相的苛捐杂税,则“旧用里甲催科颇有呌号嚣突之扰,公廉知状,悉斥之,岁省费千余计,立限缓征,而民自乐。”他能体恤民情,以民为怀,办理政事有条有理,清廉自律,特别在灾荒之年,多方筹集钱粮,亲自监督赈灾,使百姓安然度过灾荒。翟凤翀“开长平,存活流移殆数万。”同时,“清衙役禁,勾摄讼者,刻期决断,胥不至门,而案无留牖。”正因为有翟凤翀这样好的县令,吴桥“甫三载,而百度熙熙,绩奏最玺褒美。”翟凤翀在吴桥任三年因为政绩突出,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调任邱,临走之时,“吴桥之民若婴儿之失慈母”,夹道相送,并“共捐金建祠肖像,俎豆奉之。”翟凤翀和吴桥范景文也有渊源。翟凤翀十分注重奖掖后进,范景文就是凤翀提拔的贤士。在吴桥时,翟凤翀聘孙霁阅汇卷,以优等得隽者五人,范景文、李天经“更为生童冠”。范景文后来成为“忠节名道”,说明他慧眼识英才。
孙福有(1882-1945),吴桥县沟店铺乡孙龙村人,自幼热
爱杂技艺术,练就一身精湛技艺。少年时家乡遭遇旱灾,农田绝收, 他和乡亲们一起背井离乡,出外谋生,20岁独自卖艺,出山海关一路闯荡到莫斯科,在一家杂技班当杂工,卖票、看房子、收拾道具,在繁重的工作中,仍不忘记苦练技艺,同时潜心揣摩俄国杂技艺术。经过两年苦心钻研,已经能够出演《飞刀》、《马叉》、《钻刀门》等十几个节目。他的演技既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又吸收了俄国杂技的精华,在莫斯科红极一时。后来又从国内招募演员,增加了《空中飞人》、《跳板》、《大
车轮》等10个大型节目,曾在俄国轰动一时。1917年,孙福有独立建班,先后辗转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十几个国家演出。经过多年的辛勤经营,1929年,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马戏团——中华国术马戏团, 1930年,南下港澳和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声誉日高,曾被泰国国王邀请到皇宫演出,被授予金质勋章一枚。这时的孙家班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节目最齐全的马戏团,拥有14部汽车、120名演员、6只老虎、9头大象、4头狮子、8只豹子、10只熊、30匹马,经常上演的节目达50多个,坐席容纳3000多人,铁路运输达16节火车皮,先后出国演出达18年之久,遍及3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影响很大。孙福有身为团长照常登台献艺,拿手好戏是杂拌子,棒子、雪茄、礼帽、文明棍在他手中飞来飞去,神出鬼没,使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耍飞刀更是一绝,用5把板斧代替飞刀,甩手出去,可甩十来米,紧擦合作者的头、颈、肩上、腋下,插在身后木板上,让人惊心动魄。孙家班每到一处,华侨们便奔走相告,引以为荣。1933年,黄河决口,数十万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黄河赈灾委员会电请孙福有回国赈灾义演。孙福有率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回到上海,在上海虹口扎篷义演31天,72场,场场爆满,数以万计的演出收入全部悉数赈济灾民。在此次演出期间孙福有结识了田汉、周扬、夏衍等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37年,**战争爆发后,孙福有率团从江西、湖南、广东到达广西,在日军空袭间隙演出,李宗仁、白崇禧都成为座上宾。1938年,中华马戏团开始走上逃难生活。1942年,在桂林结识了田汉,经田汉和桂林市长陈恩元的提议,由“中华国术马戏团”改名为“华侨国术马戏团”。1943年,孙福有率团到达重庆,在较场口支起大盖棚,常年演出。半个多世纪以来,
马戏团先后四次出国演出18年,巡回演出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辉煌一时。八年抗战,损失巨大,马戏团从30年代“应有尽有、样样精彩”的顶峰而逐步垮了下来,作为中国第一个大马戏团结束了,但他创造的剧团组织结构等形式被继承了下来,孙福有的弟子和传人在解放后成为全国各大城市杂技团的骨干力量。 1945年2月17日,一代杂技大师在重庆离开了人世,终年61岁,消息惊动整个山城,送葬队伍从校场口一直排到嘉陵江边,冯玉祥、田汉、白杨等著名人士参加了殡葬仪式。孙福有一生从事杂技事业,他用其毕生的心血,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杂技艺术的发展,是中国杂技史上有影响的一代宗师。
(十)碑文文化
碑文是指刻在碑上的文字,专为刻碑而作。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吴桥存世石碑不多,有文字可考的有四十几块,可分以下几类:一是功德碑。如王麒《孙武清公庙碑》、高举《龚公生祠碑》、无名氏《毛公生祠碑》等。二是庙碑。如张佑《重修学宫庙碑》、李天经《重修学宫庙碑》、范景文《重建文昌阁碑》、修礼《重修学宫庙碑》、倪昌燮《重修学宫庙碑》等。三是建筑碑文,如鲁载《修县城碑》、无名氏《窑厂店泰山行宫钟楼碑》、范景文《改建砖城碑》等。四是墓碑。如吴桥发现东魏两块墓碑。有文字可考的墓志铭包括11 人。墓碑文尚质求实,往往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因而最值得今人关注。吴桥存世的碑文留传最多的是开创吴桥县志编纂先河的李懿,有8 种。历代不断重修学宫,为学宫庙撰写碑文的作者有5人。
八、主要措施
(一)专题培训,学习交流。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教体局每学年将开展全县学校文化建设专题培训,适时组织各校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地区参观考察、研讨交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二)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在吴桥县教育微在线开设学校文化建设专栏,宣传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成功做法、优秀案例、工作感悟等,为学校文化建设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各校文化建设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积累,展示成果。各学校要时刻注重收集本校在文化建设中的相关资料,尤其加强视频与图片资料的收集与存档,作为各年度考核的备查资料。同时,为每年度开展经验交流及总结表彰作好第一手资料的储备。
(四)培树典型,示范带动。按照五年规划,每个年度都要通过教体局定向帮扶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重点打造示范校对象,以每年推出的典型示范校,带动全县学校文化建设整体提升,深度发展,全面达标。
九、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教体局成立“学校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全县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及时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坚持校长“一把手”负责制,亲自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共同抓好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中心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学习、推动、成果经验交流活动,做好年终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显著提升单位的评审工作。
(二)健全机制,规范奖惩。根据全县学校文化建设的进
展情况,培树先进典型,适时召开学校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的总结、交流、推广工作,表彰学校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不断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要进行督促指导或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估结果,纳入学校目标年度考核内容。
(三)开展活动,丰富内容。学校文化建设的日常开展情况,通过吴桥县教育微在线等宣传媒介,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报道学校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不断扩大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使更多的人认识学校文化、支持学校文化建设。定期举办全县学校文化艺术节、学校文化成果展等活动,集中展示我县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举办学校文化建设座谈会、培训会和研讨会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共促提高,破解工作中出现难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形成科研成果。
(四)多措并举,加大投入。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保障学校文化建设不少于年度经费预算10%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创造条件,争取设立“学校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学校师生等为学校文化建设出资出力,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和奖励。
附:吴桥县教体局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附件1
组 长:
副 组 长:
办公室主任:
成 员:
吴桥县教体局 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刘秀梅 教体局 局长 姚晓红 副局长 侯锦波 副局长 梁兰新 文化艺术宣传中心主任陈金华 办公室主任 刘根庭 督导室主任 闫福升 普教股股长 张英才 人事股股长 王 正 安全股股长 侯晓明 计财室主任 莫宝松 教研室主任 王立功 职成办主任 张长胜 招生办公室主任 张海军 项目办公室主任 王志敏 法制办公室主任 李景林 电教育中心主任 刘耐志 勤管站站长 张俊兴 关工委 主任
全县各学区中心校校长、县直及农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特教校长
吴桥县“十三五”时期
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
吴桥县教育体育局 制
二〇一六年六月
目 录
(目录中的页码由印刷厂排版后,进行再核实)
一、 指导思想„„„„„„„„„„„„„„„„„„ 1
二、 基本原则„„„„„„„„„„„„„„„„„„ 1
三、 重要作用„„„„„„„„„„„„„„„„„„ 3
四、 工作目标„„„„„„„„„„„„„„„„„„ 3
(一)总体目标„„„„„„„„„„„„„„„„ 3
(二)具体目标„„„„„„„„„„„„„„„„ 4
五、 主要内容„„„„„„„„„„„„„„„„„„ 5
(一)学校精神文化„„„„„„„„„„„„„„ 6
(二)学校物质文化„„„„„„„„„„„„„„ 8
(三)学校行为文化 „„„„„„„„„„„„„ 10
(四)学校制度文化„„„„„„„„„„„„„„11
六、 目标实现„„„„„„„„„„„„„„„„„„11
(一)环境目标 „„„„„„„„„„„„„„„12
(二)道德目标 „„„„„„„„„„„„„„„12
(三)风气目标 „„„„„„„„„„„„„„„13
(四)行为目标 „„„„„„„„„„„„„„„14
七、 吴桥文化资源 „„„„„„„„„„„„„„„15
(一)杂技文化„„„„„„„„„„„„„„„„
(二)运河文化„„„„„„„„„„„„„„„„
(三)澜阳文化„„„„„„„„„„„„„„„„
(四)民间工艺文化„„„„„„„„„„„„„„
(五)民间表演艺术文化„„„„„„„„„„„
(六)北吴歌文化„„„„„„„„„„„„„„
(七)人文文化„„„„„„„„„„„„„
(八)古城文化„„„„„„„„„„„„„„
(九)名人文化„„„„„„„„„„„„„„„
(十)碑文文化„„„„„„„„„„„„„„„„
八、 主要措施„„„„„„„„„„„„„„„„„„
九、 组织保障„„„„„„„„„„„„„„„„„„
十、 附件 (吴桥县教体局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
„„„„„„„„„
吴桥县“十三五”时期
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冀教基〔2013〕61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吴桥县教育工程,进一步加快学校文化建设步伐,逐步提高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兴校、文化育人”为举措,努力培育学校和谐雅致的物质文化、内涵丰厚的精神文化、健康文明的行为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逐步构建时代性、科学性、规范性、特色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校文化体系,全力打造学校“五园”文化建设,展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和智慧校园的风采,实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整体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进步和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的首要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的高尚品德;有利于塑造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形成以校为荣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各中小学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办学现状、办学目标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科学规划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充分发挥校长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全体师生合作共建的积极性,全力打造主题鲜明、底蕴丰厚、实而活用、形式多样的学校文化建设。
(三)坚持逐步推进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不会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要重视学校文化提炼、塑造和形成的过程,更要重视学校文化功能发挥的过程、实施影响的过程、内化的过程,以发挥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各中小学按照自身的长远规划,每年都应该有一定创建成果,能够充分体现逐年提高的过程,逐步打造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学校文化。
(四)坚持实而活用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注重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和表面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每一个层面的设计都要体现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现整体协调、独具风格、精益求精。要灵活实用,校园宣传橱窗、楼道文化、教室文化等方面,设计要易于更换新内容,充分展现一个学期或是一个学年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或展现学校、班级、课外小组等开展的活动记载,或展现一个学生、一位教师获得荣誉的珍
贵剪影等等。
(五)坚持继承求新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不断契合时代精神,从而保持学校文化的先进性,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最终形成千校千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三、重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由学校文化的先进性和规范性共同作用决定。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确立后,能够增强学校师生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
(二)育人作用。学校文化的根本作用是育人。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首先,学校的物质文化能够愉悦师生的身心;其次,学校的精神文化能够培育师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学校的行为文化能够促进师生进一步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规范作用。学校师生既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是学校文化的践行者,表现为校规、校纪对师生的硬性约束作用,办学理想、育人目标、价值取向对师生的软性约束作用。
(四)凝聚作用。学校文化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师生自觉调整个体观念和价值追求,逐渐融入健康向上的学校集体,进而发展成为具有鲜明学校文化特征和气质的社会人。
(五)传承作用。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体现为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是学校代代师生不断继承、发扬和创造的文化积淀,引领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相互协调发展。
四、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升,力求品位”的总体思路,坚持“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的举措,为实现“中国梦、教育梦”的美好梦想,全县各中小学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吴桥地域文化特征,围绕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维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传承和发展,突出时代性和实效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逐年完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全县90%以上的学校文化建设达到“办学理念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师生身心健康、文化氛围浓厚”的建设目标。每年年终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考核评估,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学校文化建设显著提升单位。2020年底,为实现典型带动,全面提高,拟评选出30所学校文化建设品牌校。
(二)具体目标
1、学校文化建设启动培树年(2016年)。召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文化建设启动会,公布并下发《吴桥县“十三五”期间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要求全县中小学根据目前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凝炼、完善学校文化理念体系,明确学校文化建设主题,研究制定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硬件设施完备的学校,在原有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推进。全县将以新建、翻建的学校作为侧重点,定向选择30%的学校作为培树典型,先期探索学校文化建设规律。
2、学校文化建设普遍创建年(2017年)。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借鉴典型示范校的经验和做法,进入普遍创建阶
段,各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理念逐步凸显,推进过程中围绕核心理念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导向,并体现在师生行为方式上。全县将在自由申报的基础上,重点帮扶20%的学校。
3、学校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年(2018年)。在前两年创建
提高的过程中,全县将有一半的学校文化建设达到了创建标准,有内涵、有品位、有特色,呈现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已创建的学校需要在完善和充实中加以巩固。深入推进阶段,全县还将有针对性的帮扶20%的学校。
4、学校文化建设攻坚克难年(2019年)。总结前三个阶
段创造出的好经验、好作法,将对全县剩余20%的学校,采用校与校之间结对帮扶的形式,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实现全县整体提升。
5、学校文化建设表彰交流年(2020年)。采取回头看的
办法,查缺补漏,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完善、提高。重点总结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对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把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水平和阶段。
五、主要内容
(一)学校精神文化
1、具体要求
按照“一校一理念”的思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结合优秀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学校办学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提炼并确立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基于办学理念,科学提炼“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编(选)校歌等予以细微之处引导教育,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学校精神认同感和自豪感。充分利用学
校资源、家乡资源等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素材,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精心设计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校文化内涵。深入开展体育节、艺术节、文化节等学校文化主题活动,实施让学生难忘的“成长教育”。重视学校社团活动开展,将社团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校文化构建高度。坚持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大力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学校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2、建设内容
⑴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相互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⑵规划建设。将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中长期总体规划方案,每年度都要有详细的完善提升计划。
⑶核心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一训三风”内涵丰富,教育性、时代性、规范性、特色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体现学校发展和管理的价值追求。校文化建设主题要在本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精神的基础上确立,是在今后或较长一段时间内由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价值目标,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和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建设维度,文字力求精练,内涵丰厚。校名、校训、校徽字体选择适当,制作精美,悬挂位置醒目。
⑷教师文化。①全体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仪表端庄大方,有强烈的团队精神、集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无歧视、体罚学生行为。②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积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③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认真严谨,有较强的专业学科素质,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积极参加学校、区片或是全县及以上规模的教研教改,主动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浓厚的文化校园、书香校园氛围。
⑸学生文化。①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围绕爱党爱国爱人民教育、爱家乡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平安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开展系列德育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学生学习自主愉快、充满兴趣、积极向上、乐于探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二)学校物质文化
1、具体要求
要充分发挥学校硬件环境育人作用,遵循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寓教于“用”的原则,从自然环境和自身条件出发,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形式对校园环境进行文化设计。注重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墙壁、板报、橱窗、走廊等进行展示宣传,精心设计“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育人环境,全面形成特色鲜明、美观雅致的育人氛围。发挥主题雕塑、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少队室、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的宣传教育作用,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班级环境、宿舍环境文化的创建评比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设计、维护、创造和展示,激发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共建的热情和热爱学校的自豪感。
2、建设内容
⑴基础设施。①学校建设有完整的形象识别体系。校名要规整、制作精美、悬挂得当。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是师生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创作要寓意深远,底蕴丰厚,朝气蓬勃,时代感强,文字精练。校风、教风、学风,要完全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训指导方向。校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性标志,是学校完整形象的浓缩展示,创作要与校训相映衬,反映学校的总体特点、精神追求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视觉的美感和内涵的精深,应安装于学校办公楼或教室等显要位置,可制作成小型实物徽章,用于师生佩戴,也可作为学校的标志图案进行使用。校歌是学校理念、追求、目标的综合体现,要反映本校的特点,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朝气,旋律优美,易于传唱。校服设计美观、朴实、富于时代艺术气息,充分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校旗是一所学校形象的品牌宣传旗帜,也是各种仪式、典礼、重要活动中不可少的学校象征,应包含中文校名、校徽等元素,可适当融入拼音字母元素,图案要明朗简洁、美观醒目、舒展大方。②学校标志性文化设计建设。如学校文化主题雕塑、楼名设置、文化艺术墙、大型浮雕,园内景色小品(石景、亭台、水池、小桥、竹林)、园内宣传橱窗、古典书联等,内容选择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主题,制作形式新颖大方、富于艺术特点、色调柔和明快。③专业功能室文化建设。理、化、生,音、体、美,图书室、阅览室等专业功能室,条件允许可布置校史室、荣誉室、科技室、心理健康室等,寝室、食堂、厕所、运动场所等辅助
功能场所,文化布置要体现该功能室的作用,个性突出,特色鲜明,氛围浓厚。④学生教室文化建设。有班训、班规、班级口号等班级文化内容,展现于教室前后,或是教学楼的班级楼道文化,坚持“主题鲜明、实而活用、形式多样”的原则,充分体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成长过程,布置形式一定要易于师生更换内容,做到文化氛围浓厚、美观朴实、整体色调柔和,坚决避免杂乱、没有主次、色彩搭配不合理的整体布局形式。⑤办公室文化建设。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教师用常规性内容,教育方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级组内精神口号等内容要在适当位置书写或张贴悬挂。
⑵校园绿化美化净化。①绿化。校园硬化、绿化比例协调,能够充分利用空闲地进行绿化,绿化率达40%以上。校园整体绿化,规划设计合理,本着“三季赏花,四季有绿”的原则,体现园艺风格、艺术造型。校园绿化要有层次感,低矮的花草、各式造型的常绿灌木和较高树木要穿插布置,可选择花草、藤蔓和开花树木,减少年年植种的重复建设。②美化。校园的校训和校徽的设计、主题雕塑、园内景色小品、校园宣传橱窗、校园指向牌等外显性的设施,要充分张显艺术感,形式新颖,时代感强。③净化。校园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杂物、纸屑,无卫生死角;车辆及其它物品停放有序;门窗干净,墙壁无乱写、乱画现象。
(三)学校行为文化
1、具体要求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熟记、理解和践行三个“倡导”。深入学习践行《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中、小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民主、平等、自主的高效课堂教学文化体系。制定实施教职工礼仪常规,激励教师做文明礼仪的倡导者、参与者和示范者。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各项活动由相关专业职能股室指导、开展)
2、建设内容
⑴常规活动。每学年度初开展正规的开学典礼;规范升、降国旗制度,程序规范,国旗下讲话内容富有感染力、教育效果好;各班按德育工作计划开展主题班队会,有详实的活动记录。
⑵主题活动。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德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适时开展学校文化主题展示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形式与本校文化形态相融合,逐步提升学校文化主题内涵,师生产生共鸣和归属感。
⑶体艺活动。每学年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等活动,师生广泛参与。
⑷社团活动。学校要立足实际成立校园广播站、舞蹈队、器乐队、运动队、文学社、书画社等社团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有图文记载。
(四)学校制度文化
1、具体要求
注重“软文化”和“硬制度”的有机融合,建立科学、公
正、可操作的学校制度体系。全面系统地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废止或修改与现行政策法规不相吻合的制度,补充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所必须的制度,确保与学校办学理念的一致性,予以公开并编辑成册。建立和完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机制和教师工作考核机制,鼓励先进,纠正错误,逐步建立和巩固学校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建设内容
⑴制度建设。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文化建设为中心,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做到制度规范、严谨、科学,体现人文关怀,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热情,打造宽松、愉悦、和谐的人文环境。
⑵制度环境。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各类功能室的制度从制作上要统一格调、材质,体现外在的艺术感,内在的约束性,制度上墙悬挂,同整个环境氛围融入一体,让遵守制度成为每位师生的自觉行为。
六、目标实现
(一)环境目标
1、绿化。各校立足校园实际,合理布局,按照绿化要求实现“三季赏花,四季有绿”建设目标。
2、净化。校园内的教育场所、设施以至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要干净、整洁、有序,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3、美化。根据校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结合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努力挖掘和建设校园内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之相互融和,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
4、人化。校园内外的环境要人性化、人文化,使墙壁会说话、角落会传情。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生价值。
(二)道德目标
1、爱党教育。针对不同学段特点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利用党的生日及重大历史纪念日举办相应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瞻仰、考察爱党教育基地,结合身边的变化感受党的富民政策的伟大,把爱党教育融入到有益活动之中,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党热情。
2、爱国教育。通过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利用青年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办主题突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认识国家的伟大、神圣。
3、爱家乡教育。吴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学生中大力开展说、讲、画、写、唱、演等家乡赞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结,增强建设美好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4、爱父母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父爱的伟大、母爱的深厚,从而产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怀,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5、爱师生教育。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那样尊敬自己的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维护老师的尊严;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6、爱自然教育。广泛开展富有创意的环保系列活动,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使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三)风气目标
1、培育优良的校风。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校风,并使之体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帮助之中,体现在班级、
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通过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校训的规范引领,校园优美环境的熏陶,丰富的校园活动开展,提高学校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师生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2、培育优良的教风。教师风范是德才统一的体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树立良好的教风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教师敬业、爱生、博学、善诱,努力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舞台,用民主平等的方式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3、培育优良的学风。学风建设的核心是人的自觉。各学校要把勤奋刻苦、严谨科学、乐于探究、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转变为每个学生内在的要求,使来自外界的被动负担转化为学生自发的动力,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体。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培养优良的班风。经过严格的要求和细心的培养,学校各班级形成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精神风貌和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的行为风气,心目中牢固树立集体荣誉感,使全班同学轻松愉快的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行为目标
1、学习常规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性、学习自觉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勇于克服学习困难。抓好普
遍性学习习惯和不同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2、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开展社会公德和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3、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是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是加强校内建设的重要因素。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进取。
4、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学生的生活习惯是个人素质的充分体现,要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会劳逸结合、课间休息调整,养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七、吴桥文化资源
吴桥县历史久远,作为具有 2000 多年历史的小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吴桥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为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祈求平安,按照自己的心愿和追求,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吴桥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如自古以来,吴桥是典型的农业耕作区,一直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小农经济的制约、地缘关系的因素以及儒家伦理观念的盛行,使这一区域的民风一向以节俭、质朴为其特色,同时形成的传统的孝道文化、崇文尚礼、尊师重长等,习俗都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吴桥人的生活中,进而形成了一些带有孔孟思想的风俗、禁忌和信仰。多彩的地域文化蕴藏着独特魅力,反映了吴桥民间富有特色的民俗事象,也反映出当地人的精神、信仰、情感愿望和人生追求,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一)杂技文化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汉族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1958 年农田建设中,在吴桥县小马厂村发现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公元534 至550 年)古墓。古墓的壁画上对杂技艺术做了艺术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中倒立、肚顶、马术、蝎子爬等杂技表演更为逼真。此外,据《吴桥县志》记载,明代阁老范景文(吴桥县籍)曾在《游南园记》中记叙了当时在祭台(吴桥旧县城南门外)观看马戏的盛况:“至则数健儿在焉,见所乘马,翘腾不胜,气作命取,驰骤道上。于是,人马相得,据鞍生风,蹄蹴电飞,着眼俱失急于雾于,细辩之,见马上起舞,或翻或卧,或折或踞,或坐或骑,或抢或脱,或跃而立,或顿而侧,时手撒辔,时脚蹑靴,时身离蹬,以为势脱将坠矣,而盘旋益熟,观者无不咋舌,而神色自差矣。”可见,吴桥汉族民间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之无愧!
吴桥人喜爱杂技这与他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有关。吴桥县位于古黄河下游。西有大运河,东靠四女寺河,纵横河流占去大片土地,且土地盐碱瘠薄,水灾频繁,又是历兵战乱之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打个跟头,变套戏法,耍耍大刀,玩玩猴子、巴狗之类的小动物,浪迹江湖、卖艺糊口。吴桥人练杂技的多,会杂技的多。传说,唐代
书生纪晓堂两次进京赶考,因不图贿赂,中了进士,又被除名,一气之下,只身云游四海。这天,来至终南山下,正遇杂技之祖吕洞宾,便拜师学艺,学会了三百六十套戏法把戏。出师后,浪迹至吴桥,安居在一座道观里,收徒传艺。从此,师传徒、父传子、人人学,家家练,世代相传,越来越多。吴桥十个乡镇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人较集中的就有沟店铺、于集、铁城等几个乡镇。据说范屯村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竟有二十多人在异国它乡耍杂技,五十多人在国内省市级杂技团里担任主演和教师,村里还有杂技艺人和会杂技的农民、学生四百多人。象这样的村在吴桥不下五十个。
据记载,吴桥人练杂技有古老的传统风俗。吴桥是庙会盛地,过去吴桥境内庙宇林立,庵寺错落,庙会繁多,至今从庙宇命名的村就有张仙庙、霸天庙、双庙王等不下十个,以寺命名的村就有大悟寺、张朝寺、石佛寺等也有十多个,以庵命名的村也有董家庵、牟家庵、大小马家庵等不下十个。庙会为杂技提供表演的场所,杂技为庙会招徕香客,两者相辅相成,久而久之,便成了吴桥传统风格。据《吴桥县志》载,吴桥还有逢年过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戏,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传统风俗和冬春两间,红白喜事,喜庆丰收时,百姓们涌上街头,或头戴猛兽面具,或身着七色彩衣,竞技献艺,通宵达旦的风俗。庙会上,除了做法事之外,都要举行娱乐性的表演。其中以扮演奇禽怪兽的马戏最盛,并出现了狮子舞。传说狮子是避邪的神兽,佛教也把它当做护法神看待,百姓也把它做为吉祥的象征。在行香走会中,总让相貌威严的狮子在前面开路,紧随其后的便是马上技艺。每年秋收之后,八月十五至九月十五在黄镇(现属山东宁津县)有一个月的庙会。庙会期间,杂
技、魔术的道具刀、叉、丹环等摆摊出售;狗、猴、蛇、熊任人选购。此时,杂技、魔术、木偶等各路艺人纷纷赶来,或砌磋技艺,或拜师访友,或搭班组棚,庙会专为杂技行业所开,别有风趣。会后,各班各棚四散而去,近则天津、北京;远则闯关东,下江南,单凭一把飞叉或牵着一只巴狗、猴子便远走天涯,漂洋过海,浪迹异国他乡,撂地卖艺,赖以谋生,这一古老风俗一直沿袭到五十年代末。
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好,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甚至在饭桌前和土炕上,他们随时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跤,变几套戏法魔术。有的孩子去商店粮站打油买醋把装满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着走,点滴不洒。下雨天一群群小学生将雨伞顶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
建国初,吴桥已发展到六十个大型杂技马戏团体,三、五个人结伴搭伙的杂技组四百七十二个,傀儡戏九十台,演员两千五百多人,还有在异国它乡从事杂技事业的老艺人四百多人。五十年代,周总理出访西欧十四国时,所到之处,华侨中无不有吴桥杂技艺人,周总理欣喜赞道:“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杂技之乡”因而得名。
1984 年11 月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视察吴桥时,对吴桥杂技艺术给予高度赞扬,激发起了吴桥人民弘扬杂技文化,发展吴桥经济的大热情,杂技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繁荣阶段。1985 年吴桥创建了国内第一所省属杂技中专学校。自建校以来,已向山东、山西、江西、新疆等省、区杂技团体输送高、精、尖杂技新秀26 人,在国内、国际重大比赛和
表演中19 次获奖。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90 年被吸收为世界马戏学校联合会成员;1991年、1992 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集体。”1987 年,文化部、省政府在省会石家庄举办了以吴桥命名的第一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使我省成为继巴黎、摩纳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杂技赛场。
杂技事业的发展,使吴桥杂技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限于艺术的发展和交流。1991 年吴桥人民在邓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提出了一个伟大的设想,“开发杂技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建立“吴桥杂技大世界”,实现“杂技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设计方案为总体规划面积3000亩,投资1 亿元,由杂技旅游区、商品集散区、人才培养开发区三个部分组成,集旅游、博物、艺术交流与比赛、人才培养、商品集散、对外开放六大功能于一体。杂技大世界一期建设工程于1992 年4 月28 日奠基。1993 年11 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完成了十余个景点的建设任务。南部是江湖文化城、吕祖庙、孙公祠、泰山行宫等仿古建筑群;北部由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杂技宾馆餐厅等现代建筑群环抱气魄宏伟的中心广场,南北之间由16 根巍峨屹立的大理石杂技历史图腾柱连结,高空鸟瞰全貌的是一辆杂技独轮车的造型,不仅反映了吴桥杂技的发展历史,而且超凡脱俗,气势辉宏。
(二)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最早开凿于三国时期,为曹魏平虏渠,隋代在此基础上进行疏浚。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北起青县李又屯
村,南至吴桥第六屯,全长253公里,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
‚天下杂技第一乡‛的沧州吴桥,是南运河进入河北省境内的第一个重要驿站码头,《吴桥县志》卷四《建臵志下》对吴桥运河有记:‚漕运过境,南自山东德州半截碑入境起,北至连镇火神庙东光界出境,止计运河河程六十五里三分,除亥子丑时例不行船外限十七时出境。‛运河曾经被吴桥人称为御河或卫河,清代以后,称为南运河,或‚条河‛。
吴桥码头曾经辉煌一时。南运河自隋代开凿至明清,始终是国家的交通命脉,自隋朝开凿大运河千余年以来,大运河常年货物运输,昼夜不停,经运河所运漕粮达300亿担之多。明朝中叶,每年从江南运抵北京的漕粮可达300万石左右,最高年份逾400万石。当时运河里往来穿梭的船只达12000艘,每船装载几百石粮食,大型木帆船可运千石(合60000公斤)。此外,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水路运输。漕运的繁忙和南北物资的融汇在吴桥产生了大小不等的码头、摆渡。当时吴桥有吴桥码头和连窝驿。《大明会典》上对连窝驿有记载,水马驿上条记载:‚天下见设水马驿……,河间县,瀛海马驿,献县,乐城驿,阜城县,阜城驿,……,景州,东光驿,吴桥县,连窝驿,沧州,砖河驿……。‛在《方舆纪要》上也对这一连窝驿站有记载‚马头镇县西三里,下临卫河。又县西南三十里,为连窝镇,即吴桥县界连窝驿也。与县北二十里之下口镇,皆卫河所经,商旅凑集于此。‛《漕河考》:‚安陵至连窝,盖六十里。此往来者必经之道也。‛连窝驿址在今连镇,紧毗运河,当时想必非常繁华。吴桥码头当时称为良店水驿,《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一百二十九〃川渎六)有这
样的记载:‚漕河在德州城西。自故城县流经此。又七十里,地名桑园有良店水驿。又北三十里,为废安陵县。西去景州十七里,安陵之东,即吴桥县界也东去县城三十里。又三十里,曰黄家园亦曰黄家园河口。又三十里,曰连儿窝有连窝驿,属吴桥县。又东北接东光县界。‛吴桥曾经在安陵范庄发现了沉船点,沉船点直接反映了古代运河漕运的情况。
繁荣景象可还以从《吴桥县志》中管窥一斑,光绪年间记载连窝驿‚在县治西北四十里连窝镇,运河西岸,驿额设经船三十四只,水夫三百三十二名,防夫二十名‛,仅此一驿,船只达到三十四艘,可以想象当时运河漕运的繁忙。正因为如此繁忙,当时人们最怕的是水资源的缺少了,吴名凤在《北吴歌》中写道:‚有明弛驿臵连窝,一片粮帆接卫河,雨少怕闻船搁浅,截流又唱纥那歌。‛直接反映了人们对运河漕运的依赖。
明清以来,由于运河漕运的发达,带动了沿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加剧了沿河人口的增加。码头、村镇的兴起,给吴桥艺人的杂技活动提供了优越的场所。吴桥杂技在这环境中进一步成长发育。吴桥艺人中有一首‚锣歌‛可以为证:‚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音)河两岸度春秋。‛从上面的‚锣歌‛所述,说明吴桥杂技艺人的主要活动地域是南京和北京运河两端区域及运河两岸。他们或父子,或师徒,或一家大小,肩挑手推,带着简单的道具,走出庄稼地,就完成了从一个农民到江湖艺人身份的转变。‚条河‛就是民间对运河的称谓,沿运河都这样称呼。吴桥艺人还有一首杂技‚锣歌‛是这样唱的:‚不掏本儿,不误事儿,自制几件家把什儿。农闲走出庄稼地儿,走南闯北耍把戏儿。‛杂技是视觉艺术,是以人为载体流
动的艺术商品。它以经济相对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也正是运河流经区域为杂技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静静流淌的运河水,不仅哺育了吴桥人,也为他们打开了眼界,产生了闯荡江湖的渴望。吴桥的杂技艺人,当年就是沿着运河,南下北上闯码头,将杂技传遍四海五洲,为中国的杂技事业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运河从山东纵穿沧州全境,由于南北商贾必经此地,吴桥和沧州犹如冀中平原的两颗明星,一条运河把它们连缀在了一起,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入生机和活力。但每遇涨水之时,运河成为河水暴虐发泄的重要渠道。由于运河‚水大渠狭,更不开泻,众流壅塞‛(《魏书》卷56《崔楷传》),河道常常决堤。宋代河北地区的御河曾被黄河北流所袭夺,长达五六十年之久,致使御河屡浚屡淤。元代御河在沧州一带,‚水面高于平地‛,以致‚水无所泄,浸民庐及熟田数万顷‛(明.宋濂《元史》卷64《河渠志一R26;御河》)。到嘉靖年间,河道遭淤塞,南北诸水,‚流经千里,始达直沽。每遇大雨时行,百川灌河,其势冲决散漫,荡析田庐,漂没粮运‛(清.傅泽洪撰《行水金鉴》卷114引《明世宗实录》嘉靖十四年七月癸未)。漫天的洪水如发疯的野兽扑向吴桥大地,所有的树木,所有的庄家、所有的房屋都浸泡于海水中。
现在吴桥段的运河早已干涸,即使有些水流经过,也很难想象曾经居民鳞集,行旅辐凑,百舸争流,千帆樯桅的繁荣忙碌景象。
(三)澜阳文化
吴桥的名字,曾用吴川。因古黄河汇流其南,又名澜阳。澜阳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坐落在原吴桥县
铁城镇中学(现为铁城小学)院内,距县城10公里。正德元年的吴桥知县刘钺在学宫前建云路坊,题名“澜阳毓秀”,这是最早出现“澜阳书院”的名字。
现存澜阳书院楼建筑气势宏伟。东西长40米,南北宽8.3米,高8.3米,是清代国学教育在吴桥留存至今的唯一代表性建筑。劝学总董刘祖旃曾作《澜阳书院告成赋》“宫墙美富,学士盘桓,成兹义举,共仰大观。开吴川之文运,萃间气于钩盘,修书院而毓才振扬士气,立师箴(zhēn)而教诲汇聚文澜。惟忆澜阳,古曾备记粤稽书院,今此始彰想经之营之。我侯大其图度作之新之,众庶乐为趋跄。举首东瞻葱茏魁垣之气,凝眸南眺潆洄德水之光。卓立讲堂,宛似修工于湖左,宏开广厦,俨同效力于岐阳。则见虹梁耀彩鸳,鳞如杏坛,高设兰室,深居匪茅,齐之浅狭异芸阁之萧疎(shū)。座列白眉快试三都之赋,人逢青目胸罗万卷之书,鼓舞士儒裁成狂狷( juàn),既告鸠工,预占鹗荐,行看彼都之欢。咸颂。”
据《建复澜阳书院碑记》记载:当时任知县的张景良在城内创立澜阳书院,并培养出王问羹、吴棠糊等一代名流。到同治十三年(1874)知县倪昌燮扩建澜阳书院。书院从建院到1903年,人才辈出,桃李满园。二百年间由该院经科举考取进士6人,举人若干,其中数人成国之伟才。书院存有范景文、董文敏、米万钟等名人石刻20块,藏书12橱,供诸生阅览(后书院石刻、藏书全部存入第一高等学校)。清光绪二十九年春(1903)知县张风台奉命将澜阳书院改为第一高等小学。至此,沿袭近二百年的书院结束。
1991年在对澜阳书院的调查中发现,明石刻范永年小传和埋藏地下的董其昌书寄范文忠公书。1998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将地上石刻遗存(部分)征集到县文保所,并在学校院墙南发现了“建复澜阳书院碑记”。2003年3月,澜阳书院被吴桥县文化旅游局、铁城镇政府确定为旅游开发点。2008年澜阳书院被定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申报国保。
(四)民间工艺文化
吴桥民间工艺异彩纷呈,注重写实,表现手法细腻传神,许多内容带有吉祥寓意。
面塑是由泥塑发展而来,只因其工艺本身的质地不易保存,而且制作者多为民间艺人,故很少有文字记载。制作中,在食用的面粉中,加入适当的蜂蜜,将其调制成得心应手的雕塑材料。将其分成若干块儿,俗称“面剂”,再分别调上各种颜色。然后,艺人用一头尖,另一头为扁圆状的竹制或者骨制工具,不断地从一块块不同颜色的面剂中揪出若干,施以捏、搓、按、轧等不同手工技巧,在5 至10 分钟内,就能捏出一件面塑作品。捏出孙悟空、猪八戒或各种小动物等。
木偶是民间艺术中又一珍品,其木偶造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木偶的制作:先用泥按照剧本对每个人物的要求塑出外型即模型,晾干后,再用泥扣于上面,等泥半干时将其翻揭下来,这叫作“翻模”,使模型上的造型印扣于外模上。再将调好的纸浆灌入外模内,等纸浆干透,把外模揭下,便形成了纸胎的木偶造型。再用颜色将木偶面部彩绘勾画,安上竹或木、钢丝等材料制成的操纵杆。外罩服装、饰品,一件木偶就此完成。
刺绣是旧时的女子及儿童等穿用的服饰以及门帘、枕套、桌布等生活用品上均用刺绣为装饰。直至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吴桥仍有许多青年妇女从事刺绣加工业。绣花的工具是绷子,用竹或木等材料制作而成。一般为长方形和圆形。长方形者,
长约3 尺,宽约1 尺,下有4 条腿支撑;圆形者,直径约在1 尺半左右,下有3 条腿支撑。这两种绷子的高约2 尺左右。刺绣时,绷子可放于床上,人盘腿坐于床上绣;绷子也可放在地上,人坐在板凳上绣。刺绣一件绣品,须先将花样拓印于单色布面上,再将所绣部位用缯子绷紧、拽平,然后坐在板凳上,穿针引线。右手在绷子上面,左手在绷子下面,分上下针来回穿梭。刺绣工艺的表现手法,一般的花瓣多用平绣工艺,花心多用挑丝镂空工艺,筋脉多用拉筋工艺等。刺绣图案,多为梅、兰、菊、莲等四季花草,还有葫芦、牡丹、金鱼、蝴蝶等吉祥图案。十字绣在吴桥民间俗称为“挑花”,是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近些年吴桥十字绣发展迅速,种类很多,分为钟表、风景、字画、静物、人物、卡通、花卉、动物等几十个品种。
补花是在绣花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民间工艺。这种工艺盛行于20 世纪80年代。妇女们喜欢在床罩、枕套、墙围布、缝纫机罩、电视机罩、洗衣机罩,甚至于孩子们穿的衣服上补花,使这些生活用品增添了情趣。补花工艺的材料,选自于家庭中做衣服剩下的小碎布头儿,选其鲜艳的色彩,剪出各种花型、花瓣、花叶,或各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等。然后,用与所补的花相同的线,用锁针的方法,一针针地将花的外围缝锁在布面上。倘若所补的花较大,就在中间再锁一部分针,或勾画轮廓,或缝制花心,使所补的花与被补的布能相互吻合,严整。
吴桥剪纸源远流长,远在明清时就很盛行,早在《明季北略》崇祯戊寅中《刘廷训吴桥死难》节就有记载:“丧之归也,诸生数百道哭,小民皆剪纸买浆以奠。”可见,当时“剪纸”
作为一种宗教祭奠物品已经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了。吴桥剪纸隶属于中原文化,过去每逢新春或者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大红纸,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把自己的窗户、炕围、顶棚、门面等装饰的红红火火、春意盎然。这些剪纸老艺人大都来自农村妇女,使用的剪纸工具就是身边笸箩里放着的大剪刀,她们生活在农村,长在田野,心底坦荡,性格淳朴豪放。因此她们的作品,主题分明,风格独特,构图古朴而新颖,剪刀粗犷中不乏细腻,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现如今,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受前辈老剪纸艺人的影响,吴桥又有一批年轻的剪纸爱好者脱颖而出,他们遍及乡村和城镇,有农民、工人、干部、教师、学生以及美术工作者等,他们在继承传统剪纸技艺的基础上,又把杂技文化艺术完美的融入到剪纸艺术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吴桥杂技剪纸。
麦杆玩具以麦杆为原料,通过麦杆编织加糊而制成的工艺品。吴桥麦杆玩具起源于20 世纪初,后来一直成为当地农民,尤其是妇女农闲时的一种副业。麦杆玩具的制作:先将麦杆剥理整齐,用颜色染煮好备用。麦杆玩具的内胎,是用布或纸制成各种小动物造型。制作时,先把煮染好的麦杆剥开展平,然后取不同颜色的麦杆编织成片,再将编织好的麦杆编锁封口。小动物下面缀有几串小饰物,上面在中心部位安上一根与下面小缀物相协调的提挂物,将其悬挂起来。如果编织花篮,则先用麦杆编织成菱形、方形或长方形等几何图案,然后再将其连缀成花篮形状,篮内及提梁上再装饰些鱼、花儿等图案,使其显得更加艳丽多姿。吴桥麦杆玩具的题材,多是选择家禽家畜如鸡、鸭、鱼、狗、猫、兔等。
编扎工艺品种繁多,聚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主要有竹编和各式草编。用手工方式破成各种厚薄均匀的篾片和圆滑的篾丝,构成各类图案,作品精细别致,造型美观,花纹新颖。其品种主要是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诸如萝、筐、筛、箕、桌、椅、席、帘、篮、盒、帽、篓、盘、箱、雨具等。其中,艺术价值较高的主要有小菜篮、针线篓、桌、椅、盘等。妇女做鞋挑花用的针线簸精致、美观,编织工艺水平较高,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草编以其粗犷,朴实显示着其艺术风格。草编主要产品有草席、草鞋、草帽、篮、篓、簸、坐垫、茶盘等。
石影雕,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创作者用金刚石为尖的钢锥不断凿击花岗岩,黑色的石板上即留下或白或灰深浅不
一、疏密不均的小点。石影雕完全依靠创作者手腕力度的大小轻重,利用黑白明暗成像原理来形成摄影效果,其画面细腻逼真,清晰生动、古朴高雅,且材质坚硬,可长久保存,堪称“中华一绝”,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石影雕是吴桥县的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已传至第五代,其技艺在取其南北石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石影雕作品大致分为山水、虫鱼鸟兽、花草及人物肖像,其中人物肖像最能体现创作者的艺术水平。五代传承人方士英将石影雕作品真正变成了技艺高超、有艺术品味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所创作的人物肖像惟妙惟肖,作品实物有《毛泽东》、《周恩来》、《胡锦涛夫妇》、《温家宝》、《奥巴马》、《加拿大总理哈伯》等中外领导人肖像。
(五)民间表演艺术文化
独台戏,又称“扁担戏”、又叫五指木偶戏,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剧种之一,是我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表演形式,是
布袋木偶戏的活化石。独台戏由一人挑着戏担子穿乡走村进行表演。是在吴桥流传很广、很久远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主要靠许多的木偶和一个人的口技来完成,是一个人连演带唱还要敲锣打鼓的小木偶戏。有一首儿歌唱道:“嘟打戏,搭戏台,一个扁担支起来”。形象的描绘了独台戏的外在形态。一副扁担一台戏,一人演戏百人看,说、唱、做浑为一体。清代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艺人遍布全县各乡镇。独台戏集戏曲、坠子书、鼓词、口技、民间工艺泥塑、彩绘为一体,一人口噙蔑子说唱,五个手指控制各种人物,道具动作,脚踏锣鼓,手脚并用,一人一台戏。道具人物一箱载入,小小舞台可以拆合,一根扁担挑着全部家当,所以人们叫它为“扁担戏”。木偶小戏生动活泼,诙谐有趣,逗人喜笑,老幼咸宜。
二鬼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又叫“二贵摔跤”。是流传于吴桥古老的民间花会表演节目及旧时吴桥杂技艺人演出撂地时表演的节目。表演时,表演者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两个“鬼”在摔跤的外观表现。二鬼摔跤,实为一人表演,故;冠“假”字。一对半截假人,其上身骨架为木制,头戴假面具,外罩蓝布或青布大褂,假人两面对相,两臂相搭连,做摔跤状,肥大的大褂内,纱系人套裤、布靴子。表演时,艺人将假人木架用皮条系腰中背后面,钻入大褂内,双脚穿上一假人的套裤靴子,俯身双手臂现插入另一假人裤筒靴子内,弯腰好似真二人摔跤模样。两人互相使绊,翻滚在地,干净利落,不露破绽,博得围观者鼓掌喝彩。
变戏法,是在街头撂摊,没有任何遮蔽,前后左右都是观众,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全凭艺人手疾眼快,技艺巧妙,干
净利落,不露破绽,而赢得观众鼓掌喝彩,实在不易。如:把一块红布平铺土地上,艺人手拿一尺长木棍,在红布面上翘,一手向上拨,从土地上起出茶杯来,连起来三只,这叫“土地献杯”。再如:把三只茶碗倒扣在土地上,每只碗内扣一红球,便跑到一只碗内,艺人吹口气,三球各又分开,再吹口气,红球不翼而飞,这叫“仙人摘”。
吴桥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组成的方队集体表演的。表演时,演员腰间斜挂小鼓,双手持鼓槌,随锣鼓、唢呐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其动作,时而腾挪跳跃,热烈奔放;时而轻敲慢打,柔和灵巧。其队形,时为长龙,时为方阵,变幻有序,步伐齐整。腰鼓表演时,每人左腰挎一个尺半长之圆形小鼓,双手执系彩绸的鼓捶一对,边行进,边击鼓,有正击、顺击、倒击、胯下击等各种击鼓花样。腰鼓队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达数百人,队伍庞大,动作齐整,花样翻新,彩绸飞舞,鼓声震天,十分壮观。吴桥腰鼓曾经风靡一时,解放初期全县有腰鼓队三十多个,到目前只有几支腰鼓队,成为各种集会和广场集体文娱形式,这些队伍主要是以几处学校与一个中老年人腰鼓队构成。
(六)北吴歌文化
在吴桥文学史上,《北吴歌》占重要的地位。吴桥古代民风民俗以诗歌的形式,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得以记录。最早写《北吴歌》的应当是万历年间任吴桥知县王先,写30首北吴歌,并首次有了“北吴”和“吴川”称呼。王先创作的《北吴歌》直接影响到明未名相范景文。现在遗留下的范景文北吴歌一共有15首,对古代吴桥钩盘河、祭风台、节日风俗以及农民生活都有记述。范景文之后,写《北吴歌》的还有一明朝爱国将士王
允长,留下来的北吴歌一共6首。敖文瑞写《北吴歌》数首。除以上四人外,留传《北吴歌》较多的还有二人,一是王作肃,一是吴名凤。王作肃留有《北吴歌》11首,吴名凤留有《北吴歌》17首,是留传下来最多的。“吴本南地,此何以称北吴,别乎姑苏建业而言也。又何以称吴桥,则以燕慕容垂封侯于吴而筑桥于此,故从其封号而名之也。今县志有前邑侯王明府北吴歌三十首,范文忠公如数和之,余虽寄若茑萝,亦敬同桑梓,既在北而言北,即居吴而咏吴,聊仿竹籍筠管。 ”除上述作者外,还有人续写北吴歌,里面提到当时的吴桥八景之一“膑冢秋风”、世人追祭范阁老、纺车等吴桥当时风俗,可是仅存四首,而且作者不详,只是有序语“北吴歌者,歌咏一方之风土也。前辈佳什载,在县志言之详矣,百余年来,人心非旧,风俗亦新,沧海桑田,感慨攸系,聊为补述,以备陈风者之采取云。辛未春日。”
(七)人文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造就了这方人群的文化性格,
吴桥历史上先民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特质呢?诸多史籍都有论及。
‚其气专质,厥性信谦。‛出自于《尔雅疏》,全句是这
样的:‚李巡云: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兖。兖,信也。‛兖在什么地方呢?《尔雅〃释地》载:‚济、河间曰兖州。‛《周礼〃夏官〃职方氏》载:‚河东曰兖州。‛这些古书中的济为济水,亦应为沇水。因此,济水与黄河之间应为古兖州的区域范围。意指济水和黄河之间,所处地理条件甚好,属孔孟圣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受周礼孔孟思想影响,其德行忠厚,信义诚实,性情严谨,因此‚封‛为兖。古代的
行政区划往往以地理条件为很据,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川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吴桥当然属于这个区域了。
‚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出自于
《隋书.地理志》。‚兖州于《禹贡》为济、河之地。其于天官,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为寿星,于辰在辰,郑之分野。兖州盖取沇水为名,亦曰兖,兖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东郡、东平、济北、武阳、平原等郡,得其地焉。兼得邹、鲁、齐、卫之交。旧传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遗风。今此数郡,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在光绪版的《吴桥县志》中,吴桥属兖州平原郡,当时称将陵县,开皇十六年臵。这里不但提到了吴桥人德行忠厚和信义诚实外,更提到了有爱好学习的传统民风。
还有更多文本,提及吴桥民风,如《宋史.地理志》写道:
‚人性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气勇尚义.号为强忮,土平而近边,习于战斗。‛元李继本送董景序中所写:‚在三辅之内,文物衣冠之盛比于邹鲁。‛这里,《一山文集》的作者李继本是可查的,历史上确有其人,至于‚董景‛则无从考究,而《吴桥县志》中所写也非‚董景‛,而是‚董景宁‛。在《旧郡志》写道:‚人多贵德,俗皆敦朴。衣冠不乏,风俗熙熙,民淳讼简,强暴相凌之风,农桑为先务,诗书要领。‛在《新郡志》中写道:‚素盛衣冠,多文学儒者。‛在《旧县志》中写有:‚土厚俗朴,其为士者,质于衣冠,言语风气敦古,故民寿,多百岁之人‛
从以上历代名家众说各论中,已充分说明吴桥民风俗尚之
淳美,其源久远。吴桥人的文化特质体现在憨厚老实,明礼重德,喜文崇俭,能苦耐劳上,故民风清淳,俗尚质朴。
吴桥因其民风质朴,故人心多豁达,老人们总是每每劝导
后辈人勤劳务实,以一技之长,双手之力,事正当之业,谋正常之生活,而不应投机取巧,尤恶哄骗欺诈;因重名务实,因之好诗文,讲礼仪之风素盛,故而学子多,名人众,出现范景文、王作肃、李天经、李懿、刘恩溥等名流。因尚勇鄙非,故吴桥人多恪守忠信,深明大义,崇尚‚人无信不立‛、‚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之信条,由此可见,吴桥民情俗尚淳美之内涵,绝不比他邑低。吴桥人人素喜耕重农,故民风俗尚乡土气息极为浓郁。如有云:‚此间十亩果闲闲,不种桑麻种木棉。乍认牡丹真失笑,总因人唤作花田。‛吴桥人很早就有植桑种棉的优良传统。乡间民俗活动更是异彩纷呈,在历代《北吴歌》中都有体现,也集中反映了吴桥人乐于躬耕的浪漫、朴实情怀。在日常生活方面,吴桥人素重以礼相见,礼貌待人。老人们总是经常‚礼多人不怪,无礼路难行‛等俗语,教导后人务要通情识礼。在平日与人举止言谈时,讲究慢声细语,温文尔雅。因吴桥人素好交朋结友。朋友间相处,最重以信相守,以诚相待。在邻里之间,坊间流传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话是‚远亲不如近邻‛,故吴桥人邻里间相处,通常相互关照,遇事能解则解,能帮则帮。旧时,吴桥民间信仰佛教的人甚多,普遍重积善积德,故而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之风久盛。吴桥县志载:昔吴桥人‚周万协,登邑庠复游大学,轻财好施。康熙四十七年大饥,施粥三月,活数千人,命邑宰杜公于藩题‘惠爱博施’匾额以旌奖之。‛
(八)古城文化
北宋置吴桥镇。金大定二年(1162年)在吴桥镇置县,以
治所得名吴桥县。据《吴桥县志》载:“吴桥名镇,在邑人传为古大姓吴氏所族居。”
吴桥县历史上有三个别名,康熙19年《吴桥县志》记:“澜
阳,古黄河汇流其南,故以此名邑。吴川,在县城南门外古黄河堤南,金始于此置县,川上有桥,县以名。北吴,大学士范质公邑侯王思侗皆有《北吴歌》,因南有吴下,故名北吴。”
吴桥旧县城最初为土城,在古黄河桥(今铁城南关桥)北
岸,创建莫考。明成化二年(1466),知县张铎重建,“南直拓五十余步”,重新修建的原因,“以其湫隘逼近学宫”。当时的规模“周方四里六十步,高三仞,有奇门楼角楼八座,敌台十七,雉堞一千五百”,在县志《艺文录》里面东光教谕鲁载有《修县城碑》为记。城内街道也由张铎分划,俗呼九丁十八巷。包括十字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营子、半边街、季家胡同、后城街、大寺胡同、秀才营、胡家井、乾石桥、小十字街、太平街、窑货市、养济院。弘治十三年,知县李钦重修,正德三年刘铖益加筑鑿,城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池深二丈,阔三丈,建层楼里四门,每个城门上面都有铁匾,东西南北城门各称为:望海、拱辰、瞻岳、通卫。万历三年龚勉、四十五年毛焯、崇祯八年陈燝皆重修。
崇祯十一年(1638),知县余尚春改建成砖城。“高三丈
六尺,周四里一百二十步,凡一千一百一十五丈,垛一千三百五十,敌台十二座”,并对各个城门重新进行了易名,易望海门为长春,瞻岳为永康,通卫为定武,拱辰为广御。大学士范景文为此写下了《改建砖城碑》。
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7),知县沈士濂领币六万二千,
重建砖城,周方如旧,“高连垛口二丈八尺八寸,项宽一丈五尺,底宽二丈五尺,垛口九百四十七,月城四座,内外城门八,合城楼四座,角台四座,敌台八座,石板吊桥四座,护城河一道,口宽一丈六尺,底宽一丈,深八尺。”城四周植柳。同治二年知县陶治安、七年王恩照、十二年石学阶修补。光绪元年署知县倪昌燮捐修城楼四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概其看到吴桥旧县城的原貌:
全城呈矩形,非常整齐,城墙规整,四个转角建硬楼,八
段城墙建成马面,全城共11座马面,四座城门,每座城门都建在各面城墙的中心,所以形成东、西城门相对,南、北城门相对。各座城门都建有圆型瓮城,而且瓮城城门与主城门相对直开。各城门在城台上建楼,各两层,此城建八座马面,城外四面都有护城河围绕。护城河在城门处建门桥,护城河方整,没有弯道,这样使全城防御极其严密,固若金汤。
城外建筑很少,城北仅有火神庙、关帝庙、真武庙,城西
有白帝庙,城东有玉皇庙、天齐庙,城南门偏东有关帝庙、八蜡庙、火王庙、刘猛将军庙、龙王庙和泰山行宫等。
城内的规划:以十字大街为主,十字大街与四门相通,南
门大街、东门大街、北门大街和西门大街,中心为十字大街,各条大街都直通。东南城区有南北大街二条,一为苍济院街,二为熊半沿从街。东西方向的大街一为太平街,二为南营子。城中公共建筑有常平仓、观音堂、县署、文庙、儒学馆、捕署、马王庙、鲁班庙、孙公庙、书院、文昌院、义学、荞济院和柴火市。此外,在东南城角城台上建有奎星阁。东北城区南北方向的大街有后城街、季家胡同,东西方向有东后街一条。在西
南城区内,东西方向大街有乾石桥、井家胡同,建有武营、娘娘庙、关帝庙、黄公祠。在西北城区,只有一条大街,名日大寺胡同,建有城隍庙、古大寺遗址。
吴桥县城的规划特点一是全城整齐,被护城河围绕,城楼、角楼、马面规整。二是城门中规中矩,而且每座城门都建有瓮城。三是十字大街四通八达,全城贯通。四是在城外近郊建设庙宇。五是建有泰山行宫。六是各城区公共建筑都很集中,大都成组的建在一起。
据说,在日军攻打吴桥旧城的时候,吴桥城内人民关起城
门进行了一个月的英勇反抗,因此,吴桥城有了铁城之称。
(九)名人文化
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和他们的高尚人格是传承和弘扬民族
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建立文化自信、塑造地方形象和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点。在历史长河里,有数不清的名人志士为吴桥的历史写下辉煌篇章。
范景文(1587——1644),字梦章、号思仁,明代进士,
吴桥城关镇范庄人。范景文4岁能文,14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历任文选郎中、河南巡抚、兵部侍郎、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宰相)等要职,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刚直不阿、文武全才,而与他一生相伴的却是大明王朝的风雨飘摇。范景文为官清正廉明,从不以权谋私。为表自己的清廉之心并杜绝亲朋好友的请托,特在衙门堂鼓边放置了一块牌子,上书“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以明心志,并声言:倘有人违犯,莫怪翻脸无情。老百姓交口称赞,尊称他“二不公”、“二不尚书”,民间传颂“二不风高”的来历也缘于此。同僚中的正直之士以范景文勤政廉政为内容撰成一联,上联是“不
受嘱,不受馈,心底无私可放手”,下联是“勤为国,勤为民,衙前有鼓便知情”。万历四十一年(1613),范景文在山东省东昌府任推官时,当地发生饥荒,旱蝗成灾,哀鸿遍野,他向上峰乞得赈济灾粮,并舍出家财,赈灾救民。天启五年(1625年),升任吏部主事,迁文选司郎中,此时正值宦官魏忠贤专权,他即不依附魏忠贤,亦不附东林党。于是范景文以佯疯为韬晦之计,谢病归田。1628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魏忠贤缢死,帝召范回京,授太常寺卿。崇祯二年(1629),他任右都佥御史,巡抚河南。是时,清兵南掠,京师戒严,范景文率部八千人勤王,北京围解。在多支勤王部队当中,独景文率所部属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崇祯七年(1634),范景文任南京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在南京一带练兵布防。崇祯十五年(1642),范景文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后改任工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打下太原,破宣化,明王朝大势已去,满朝文武大臣惶恐避之不及,为拯救社稷,范景文抱必死尽节之心临危受命,入阁拜相为¬—东阁大学士,署理全国军政大事。后李自成破北京,范景文从容殉国。为纪念范阁老(后人的尊称)的精忠报国,顺治皇帝表章前代忠臣,顺治十年开始建范公祠,地址选在吴桥城关镇南偏西,占地70亩,光绪元年(1875)吴桥知县倪昌燮重修范公祠。墓四周围有院墙,内住看墓人看护,墓地大门座北朝南,进大门过牌坊,中间有南北甬道直至墓冢,甬道两旁有石人、石马,碑刻若干方。范公祠由照壁、大门、仪门、大殿、寝宫组成,祠西有客屋及重门,大殿内悬四块匾额,其一,“冰心玉节”由清世祖康熙皇帝御书;其二,“沧桑砥柱”由巡差使刘灏题;其三,“二不风高”由吴桥知县谭湘镜题;其四,“千古完人”由湖北布政使胡献徵题。让人痛心惋惜的是,
1972年开挖漳卫新河岔河,范公祠被夷为平地。
李天经,(1579年-1659年),字性参、号仁常,吴桥县城关镇驸马村人。明科学家、科技翻译家。于万历四十一年与同乡范景文同时考中进士。祖父李懿,曾任明朝西宁道兵备副使,为边防名将,文武兼备。因为其祖父李懿的功绩,他家在吴桥县内成为名门世族,有“李兵部府”之称。李天经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驿外郎、济南郡太守、山东督粮道、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光禄寺正卿(一品),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正,被誉为“李青天”。李天经长于吏治,且酷爱天文。并受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赏识,保荐为光禄寺卿,参与编制立法。后徐将督修历法《崇祯历书》的重任全部托付给李天经,在此期间,他向皇帝提出了《论节气疏》、《论置闰疏》、《论仪器疏》、《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等奏章,作为修订历法的准绳。在李天经的主持下,有李之藻、王应麟及外籍传教士龙华民、邓玉涵、罗雅谷、汤若望等人参与,经过不懈努力,历经五载,完成《崇祯历书》,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三角学、几何学、天文仪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交食,全天星图,中西单位换算等,共四十六种,采用第谷的太阳系结构系统,计算方法中翻译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许多章节,还有开普勒《论火星的运动》一书中的材料,历法计算中不用中国传统的代数学方法而改成几何学方法,这是中国天文学史和历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开始向近代天文学转变,奠定我国现行农历基础。该书126卷,每卷都有他精心审核,他还亲自撰写了《浑天仪说》五卷,阐述十余种精密天文仪器的制造和运用方法,为中外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崇祯
十七年,李天经回故乡修养。李寿祺以父天经光禄寺卿修历考满荫入监读书。
范景姒(sì),公元1601年生,直隶吴桥县仁和里。著名女诗人。被后人称为吴桥的李清照。范景姒的父亲范永年,曾任南宁太守,著述很多,其兄范景文,为明东阁大学士。范景姒在父亲兄长的熏陶教诲下,酷爱读书,聪明好学,四岁读书识字,五岁会咏诗,九岁便能写出“洋洋大篇”文章。因此得到父兄的钟爱。到了十几岁时,范景姒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一有时间,就手不释卷,刻苦学习。景姒刻苦攻读,经、史、子、集无不通晓。当时其兄在外做官,赡养父母也完全由她承担。其夫王世德品学兼优,写过许多诗文,范景姒把它汇集成编,取名为《荷香馆诗草》。公元1623年(天启三年),世德赴京应试,病死客邸。世德死后,景姒痛不欲生,但为了膝下幼子,仍顽强学习,吟诗作词,抒发悲怨,此间她写下了许多哀婉动人的诗篇,后编成《冰玉斋诗草》若干卷,均收入清代文艺评论家王渔洋的《池北偶谈》诗集中。对此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选多篇称之为“闺阁词宗”。范景姒除了诗文以外,在绘画上亦有造诣。她绘画的观音大士像,笔画清秀,栩栩如生,当时人们赞誉她的作品,可以与龙眠居士(宋代人物画家李公麟)媲美。公元1639年(崇祯十二年)范景姒因家乡遭兵乱,无法生活,携子去南京投奔其兄景文。当时景文受杨嗣昌排挤,削职为民,生活潦倒,兄妹相对叹息,苦无良策。范景姒无奈离京返乡,途中病死在清江浦,年仅38岁。景姒死后,其兄景文为她撰墓志铭:“泪枯不死,绝粒而生,天相贤淑,扶孤有成,乐哉斯邱,比翼长鸣,神灵呵护,气节华英,绥昌厥后,百世峥嵘。”
刘珂,庆丰庄人(明清时期称双刘店村为庆丰庄),他的事迹在光绪版《吴桥县志》中有所记述:“嘉靖二十年,珂出行村里,见有人坐树下、已而竞去,遗物于地不觉也。视之,为金二百。珂知其必返寻,乃亦坐树下待之。时腹肌,采桑椹食之。卒不动。比暮,一人皇遽至,状若欲泣。珂问为谁,曰:吾某所解粮户李全义也,早于此少息,官银二百遗不复见,罪当如何矣。珂谓全义无恐,吾为子守之待且久,因出金还全义,其人欲谢之,珂笑曰:吾不携之去,顾须谢乎?故城卢深者,小时拾遗金三百于衢,后又有失金者,深再得之并以还,其人与珂行略同。”从明朝对于遗失物的规定来看,做为普通农民,七世祖刘珂做为拾得人,至少可以得到百两白银。最后物归原主,纯属天性使然,是正义善良的品德决定了刘珂的行为。
翟凤翀[chōng](1577~1634),明末大臣。字凌元,号凌玄。益都(今山东淄川西河)人。人称耿介尚书。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万历三十三年(1605)任吴桥县令,慈严并著,兴革得宜,重儒课士,丙午科(1606年)获隽者六人,调任邱县,有治声,征授御史。好直谏。万历末,以谏忤旨,谪山西按察司经历。天启时,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为魏忠贤党所劾,削籍。崇祯初,起兵部右侍郎,出抚天津,以疾归。《吴桥县志》对其是这样记载的:“兴革利弊,德威并济。”“究隐民心,纳户封识。自投讼者承符自摄,清如止水,案无留牍。岁祲多方赈济,日夕单骑诣厂,取粥先啖,躬阅唱散所,全活者以亿万计。吴桥百姓感其恩德,为立生祠以示永念。”翟凤翀有生祀去思碑记祀名宦,生祠在处旧志无考,万历三十八年绅民建祀,有御史高举撰记。高举和翟凤翀是同乡,都是益都人,他写《翟公生祠碑》是“特因吴人之为志,其德政以侯秉彤管者采焉。”
明未的吴桥,“编户狭小,巡行使者十道交侦,比岁祲,仍闾左空乏。令是邑者,往往苦之。”因为地偏贫穷,是官员都不愿意到的地方,翟凤翀初到吴桥则“延见士耆,咨询疾苦,凡病民者,一切罢革,”至于各种变相的苛捐杂税,则“旧用里甲催科颇有呌号嚣突之扰,公廉知状,悉斥之,岁省费千余计,立限缓征,而民自乐。”他能体恤民情,以民为怀,办理政事有条有理,清廉自律,特别在灾荒之年,多方筹集钱粮,亲自监督赈灾,使百姓安然度过灾荒。翟凤翀“开长平,存活流移殆数万。”同时,“清衙役禁,勾摄讼者,刻期决断,胥不至门,而案无留牖。”正因为有翟凤翀这样好的县令,吴桥“甫三载,而百度熙熙,绩奏最玺褒美。”翟凤翀在吴桥任三年因为政绩突出,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调任邱,临走之时,“吴桥之民若婴儿之失慈母”,夹道相送,并“共捐金建祠肖像,俎豆奉之。”翟凤翀和吴桥范景文也有渊源。翟凤翀十分注重奖掖后进,范景文就是凤翀提拔的贤士。在吴桥时,翟凤翀聘孙霁阅汇卷,以优等得隽者五人,范景文、李天经“更为生童冠”。范景文后来成为“忠节名道”,说明他慧眼识英才。
孙福有(1882-1945),吴桥县沟店铺乡孙龙村人,自幼热
爱杂技艺术,练就一身精湛技艺。少年时家乡遭遇旱灾,农田绝收, 他和乡亲们一起背井离乡,出外谋生,20岁独自卖艺,出山海关一路闯荡到莫斯科,在一家杂技班当杂工,卖票、看房子、收拾道具,在繁重的工作中,仍不忘记苦练技艺,同时潜心揣摩俄国杂技艺术。经过两年苦心钻研,已经能够出演《飞刀》、《马叉》、《钻刀门》等十几个节目。他的演技既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又吸收了俄国杂技的精华,在莫斯科红极一时。后来又从国内招募演员,增加了《空中飞人》、《跳板》、《大
车轮》等10个大型节目,曾在俄国轰动一时。1917年,孙福有独立建班,先后辗转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十几个国家演出。经过多年的辛勤经营,1929年,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马戏团——中华国术马戏团, 1930年,南下港澳和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声誉日高,曾被泰国国王邀请到皇宫演出,被授予金质勋章一枚。这时的孙家班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节目最齐全的马戏团,拥有14部汽车、120名演员、6只老虎、9头大象、4头狮子、8只豹子、10只熊、30匹马,经常上演的节目达50多个,坐席容纳3000多人,铁路运输达16节火车皮,先后出国演出达18年之久,遍及3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影响很大。孙福有身为团长照常登台献艺,拿手好戏是杂拌子,棒子、雪茄、礼帽、文明棍在他手中飞来飞去,神出鬼没,使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耍飞刀更是一绝,用5把板斧代替飞刀,甩手出去,可甩十来米,紧擦合作者的头、颈、肩上、腋下,插在身后木板上,让人惊心动魄。孙家班每到一处,华侨们便奔走相告,引以为荣。1933年,黄河决口,数十万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黄河赈灾委员会电请孙福有回国赈灾义演。孙福有率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回到上海,在上海虹口扎篷义演31天,72场,场场爆满,数以万计的演出收入全部悉数赈济灾民。在此次演出期间孙福有结识了田汉、周扬、夏衍等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37年,**战争爆发后,孙福有率团从江西、湖南、广东到达广西,在日军空袭间隙演出,李宗仁、白崇禧都成为座上宾。1938年,中华马戏团开始走上逃难生活。1942年,在桂林结识了田汉,经田汉和桂林市长陈恩元的提议,由“中华国术马戏团”改名为“华侨国术马戏团”。1943年,孙福有率团到达重庆,在较场口支起大盖棚,常年演出。半个多世纪以来,
马戏团先后四次出国演出18年,巡回演出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辉煌一时。八年抗战,损失巨大,马戏团从30年代“应有尽有、样样精彩”的顶峰而逐步垮了下来,作为中国第一个大马戏团结束了,但他创造的剧团组织结构等形式被继承了下来,孙福有的弟子和传人在解放后成为全国各大城市杂技团的骨干力量。 1945年2月17日,一代杂技大师在重庆离开了人世,终年61岁,消息惊动整个山城,送葬队伍从校场口一直排到嘉陵江边,冯玉祥、田汉、白杨等著名人士参加了殡葬仪式。孙福有一生从事杂技事业,他用其毕生的心血,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杂技艺术的发展,是中国杂技史上有影响的一代宗师。
(十)碑文文化
碑文是指刻在碑上的文字,专为刻碑而作。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吴桥存世石碑不多,有文字可考的有四十几块,可分以下几类:一是功德碑。如王麒《孙武清公庙碑》、高举《龚公生祠碑》、无名氏《毛公生祠碑》等。二是庙碑。如张佑《重修学宫庙碑》、李天经《重修学宫庙碑》、范景文《重建文昌阁碑》、修礼《重修学宫庙碑》、倪昌燮《重修学宫庙碑》等。三是建筑碑文,如鲁载《修县城碑》、无名氏《窑厂店泰山行宫钟楼碑》、范景文《改建砖城碑》等。四是墓碑。如吴桥发现东魏两块墓碑。有文字可考的墓志铭包括11 人。墓碑文尚质求实,往往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因而最值得今人关注。吴桥存世的碑文留传最多的是开创吴桥县志编纂先河的李懿,有8 种。历代不断重修学宫,为学宫庙撰写碑文的作者有5人。
八、主要措施
(一)专题培训,学习交流。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教体局每学年将开展全县学校文化建设专题培训,适时组织各校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地区参观考察、研讨交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二)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在吴桥县教育微在线开设学校文化建设专栏,宣传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成功做法、优秀案例、工作感悟等,为学校文化建设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各校文化建设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积累,展示成果。各学校要时刻注重收集本校在文化建设中的相关资料,尤其加强视频与图片资料的收集与存档,作为各年度考核的备查资料。同时,为每年度开展经验交流及总结表彰作好第一手资料的储备。
(四)培树典型,示范带动。按照五年规划,每个年度都要通过教体局定向帮扶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重点打造示范校对象,以每年推出的典型示范校,带动全县学校文化建设整体提升,深度发展,全面达标。
九、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教体局成立“学校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全县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及时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坚持校长“一把手”负责制,亲自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共同抓好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中心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学习、推动、成果经验交流活动,做好年终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显著提升单位的评审工作。
(二)健全机制,规范奖惩。根据全县学校文化建设的进
展情况,培树先进典型,适时召开学校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的总结、交流、推广工作,表彰学校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不断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要进行督促指导或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估结果,纳入学校目标年度考核内容。
(三)开展活动,丰富内容。学校文化建设的日常开展情况,通过吴桥县教育微在线等宣传媒介,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报道学校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不断扩大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使更多的人认识学校文化、支持学校文化建设。定期举办全县学校文化艺术节、学校文化成果展等活动,集中展示我县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举办学校文化建设座谈会、培训会和研讨会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共促提高,破解工作中出现难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形成科研成果。
(四)多措并举,加大投入。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保障学校文化建设不少于年度经费预算10%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创造条件,争取设立“学校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学校师生等为学校文化建设出资出力,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和奖励。
附:吴桥县教体局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附件1
组 长:
副 组 长:
办公室主任:
成 员:
吴桥县教体局 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刘秀梅 教体局 局长 姚晓红 副局长 侯锦波 副局长 梁兰新 文化艺术宣传中心主任陈金华 办公室主任 刘根庭 督导室主任 闫福升 普教股股长 张英才 人事股股长 王 正 安全股股长 侯晓明 计财室主任 莫宝松 教研室主任 王立功 职成办主任 张长胜 招生办公室主任 张海军 项目办公室主任 王志敏 法制办公室主任 李景林 电教育中心主任 刘耐志 勤管站站长 张俊兴 关工委 主任
全县各学区中心校校长、县直及农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特教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