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课程大纲
Ⅰ. 课程性质
心理学基础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Ⅱ. 教学目的及要求
课程的总目标是:使高师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未来工作对象的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学、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以便适应21世纪中学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Ⅲ. 学时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
Ⅳ.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 本章主要内容: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 如何研究心理学
3.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掌握:使学生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了解心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本质,掌握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及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了解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 本章难点:
(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3)心理的本质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 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 本章主要内容
1. 心理的起源
2. 心理的实质
3. 神经元与神经系统
• 脑功能学说
•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脑的进化过程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了解神经元、神经系统、内分泌和神经体液调节。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大脑的机能区 (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 3)心理的实质
2. 本章难点
(1)大脑的机能区 (2)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 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习题辨析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三章 感觉
·本章主要内容
1. 感觉的一般概念
2. 视觉
3. 听觉
4. 其他感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的一般概念、规律,掌握视觉、听觉相关知识及了解其他感觉;运用感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感觉的概念、规律 (2)色觉理论、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2. 本章难点:
(1)色觉理论 (2)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3)感觉现象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习题辨析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四章 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1. 知觉的一般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3. 空间知觉
4.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5. 错觉
6. 观察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听觉相关知识及了解了解空间知觉、时间。
知觉与运动知觉 和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时间知觉、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2. 本章难点:
(1)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2)错觉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6学时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主要内容:
1. 意识的一般问题
2.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3. 注意概述
4.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意识的一般问题,意识的几种不同形态 ,注意的
一般概念、规律、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生理机制。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注意的一般概述(2)注意的认知理论
2. 本章难点:
(1)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2)注意的认知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六章 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1. 记忆概述
2.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3. 感觉记忆
4. 短时记忆
5. 长时记忆
6. 内隐记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记忆的一般概念、神经生理机制,掌握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内隐记忆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记忆的一般概念(2)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2. 本章难点:
(1)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2)长时记忆组织加工(3)遗忘的原因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 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7学时
第七章 思维
·本章主要内容:
1. 思维的一般概念
2. 表象与想象
3.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4. 问题解决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思维的一般概念 、过程、种类,表象的概念、特征,想象的概念、种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及其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思维的过程、种类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创造性的培养
2. 本章难点:
(1)概念结构的理论 (2)概念形成的策略 (3)推理的种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9 学时
第八章 语言
·本章主要内容:
1. 语言的一般概念
2. 语言的生理机制:
3. 语言的理解
4. 个体语言获得的学说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语言的一般概念、种类、生理机制 、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产生的学说。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2)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3)语言产生的学说。
本章难点:
(1)语言的生理机制 (2)语言产生的学说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九章 动机
·本章主要内容:
1. 动机的一般概念
2. 动机的理论
3. 动机的种类
4. 意志行动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 ;掌握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动机的理论 (2)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2. 本章难点:
(1)需要层次理论 (2)动机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心理测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本章主要内容:
1.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2. 情绪和脑
3.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4. 情绪的理论
5. 情绪的调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关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情绪的理论和情绪的调节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情绪的理论 (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2. 本章难点:
(1)情绪的生理机制 (2)情绪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 9学时
第十一章 能力
本章主要内容:
1. 能力的一般概念
2.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3. 能力的测量
4.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能力的概念、种类、结构与测量;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掌握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形成与培养的途径。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掌握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形成与培养的途径。
2. 本章难点:
(1)能力的结构理论 (2)能力的测量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课堂讨论
四、教学时数 9学时
第十二章 人格
·本章主要内容:
1. 人格的一般概念
2. 人格理论
3. 认知风格
4. 人格测验
5. 人格成因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人格的概念、特征、理论、人格测验、人格成因 并掌握认知风格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人格的理论(2)人格的成因
2. 本章难点:
(1)人格理论(2)人格测验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3. 心理测量
四、教学时数 12学时
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研室 2004年8月
心理学基础课程大纲
Ⅰ. 课程性质
心理学基础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Ⅱ. 教学目的及要求
课程的总目标是:使高师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未来工作对象的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学、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以便适应21世纪中学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Ⅲ. 学时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4学时。
Ⅳ.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 本章主要内容: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 如何研究心理学
3.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掌握:使学生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了解心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本质,掌握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及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了解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 本章难点:
(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3)心理的本质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 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 本章主要内容
1. 心理的起源
2. 心理的实质
3. 神经元与神经系统
• 脑功能学说
•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脑的进化过程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了解神经元、神经系统、内分泌和神经体液调节。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大脑的机能区 (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 3)心理的实质
2. 本章难点
(1)大脑的机能区 (2)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 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习题辨析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三章 感觉
·本章主要内容
1. 感觉的一般概念
2. 视觉
3. 听觉
4. 其他感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的一般概念、规律,掌握视觉、听觉相关知识及了解其他感觉;运用感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感觉的概念、规律 (2)色觉理论、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2. 本章难点:
(1)色觉理论 (2)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3)感觉现象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习题辨析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四章 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1. 知觉的一般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3. 空间知觉
4.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5. 错觉
6. 观察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听觉相关知识及了解了解空间知觉、时间。
知觉与运动知觉 和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时间知觉、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2. 本章难点:
(1)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2)错觉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6学时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主要内容:
1. 意识的一般问题
2.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3. 注意概述
4.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意识的一般问题,意识的几种不同形态 ,注意的
一般概念、规律、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生理机制。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注意的一般概述(2)注意的认知理论
2. 本章难点:
(1)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2)注意的认知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六章 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1. 记忆概述
2.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3. 感觉记忆
4. 短时记忆
5. 长时记忆
6. 内隐记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记忆的一般概念、神经生理机制,掌握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内隐记忆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记忆的一般概念(2)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2. 本章难点:
(1)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2)长时记忆组织加工(3)遗忘的原因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 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7学时
第七章 思维
·本章主要内容:
1. 思维的一般概念
2. 表象与想象
3.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4. 问题解决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思维的一般概念 、过程、种类,表象的概念、特征,想象的概念、种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及其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思维的过程、种类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创造性的培养
2. 本章难点:
(1)概念结构的理论 (2)概念形成的策略 (3)推理的种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问题讨论 4. 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9 学时
第八章 语言
·本章主要内容:
1. 语言的一般概念
2. 语言的生理机制:
3. 语言的理解
4. 个体语言获得的学说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语言的一般概念、种类、生理机制 、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产生的学说。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2)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3)语言产生的学说。
本章难点:
(1)语言的生理机制 (2)语言产生的学说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九章 动机
·本章主要内容:
1. 动机的一般概念
2. 动机的理论
3. 动机的种类
4. 意志行动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 ;掌握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动机的理论 (2)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2. 本章难点:
(1)需要层次理论 (2)动机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心理测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本章主要内容:
1.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2. 情绪和脑
3.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4. 情绪的理论
5. 情绪的调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关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情绪的理论和情绪的调节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情绪的理论 (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2. 本章难点:
(1)情绪的生理机制 (2)情绪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 9学时
第十一章 能力
本章主要内容:
1. 能力的一般概念
2.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3. 能力的测量
4.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能力的概念、种类、结构与测量;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掌握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形成与培养的途径。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掌握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形成与培养的途径。
2. 本章难点:
(1)能力的结构理论 (2)能力的测量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课堂讨论
四、教学时数 9学时
第十二章 人格
·本章主要内容:
1. 人格的一般概念
2. 人格理论
3. 认知风格
4. 人格测验
5. 人格成因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人格的概念、特征、理论、人格测验、人格成因 并掌握认知风格
二、教材分析:
1. 本章重点:
(1)人格的理论(2)人格的成因
2. 本章难点:
(1)人格理论(2)人格测验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3. 心理测量
四、教学时数 12学时
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研室 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