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性格差异、记忆能力差异以及学习策略等。通过调查,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女性二语习得能力整体上高于男性。因此,我们提出了“因性施教”的教育理念。本文主要在研究英语习得者性别差异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男女生语言能力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性别差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扬长避短,克服缺点,提高学习成绩的一 些相应的对策。对此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和潜能,最终达到提高交际英语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性别差异;英语教学;启示   在外语学习方面,很多研究结果都显示女生的语言水平高于男生。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是个重要因素。Altman 提出12种学习者个体变量:性别、学习经历、本族语水平、人格因素、语言学能、态度与动机、学习者策略等。Ellis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和情境社会因素两大类。可见,性别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性别角色具有定向性、约束性和稳定性,男性和女性的二语习得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性别角色的影响。为了促进男女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获得共同进步,研究男女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性别差异意义重大。本人从性别差异的先天特征及后天学习来探讨性别差异对英语学习影响,并 提出相关对策从而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带来启示和帮助。   二语习得过程中得性别差异是语言学家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西方,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中叶。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语言与性别关系也成为研究者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外语研究者对性别差异的关注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介绍上。到了90 年代,随着有关性别差异的文章大量涌现,我国对二语习得领域性别差异的研究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我国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性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男女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   研究表明,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主要因素------个体因素和社会属性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的差异,心理因素的差异,性格因素的差异,记忆能力的差异和学习策略的差异等。据科学研究发现,女性的大脑左半球专门化速度较男性快而且更强烈,语言表达、形象思维和感知能力比较强,听觉器官敏感,擅长形象记忆,注意力稳定,比较擅长人文学科,而男性的大脑右半球比较发达,他们在空间感觉、分析、综合推理及逻辑思维能力上比较有优势。从心理学角度看,语言构建者的性别差异主要反映在认知与行为两方面。在认知方面。男性往往喜欢建设性活动。善于分析、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他们通常喜欢通过总结自己的不足。经过分析归纳而挑选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上,他们同样倾向于大量总结规律而不是不断实践。女性则偏爱努力和功能操练,擅长机械记忆、形象思维,表现出偏爱从英语的交际功能如口语、听力、写作的练习等束学习英语。性格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反映到英语学习上,男性多属于冲动型,女性多属于内省型。有关研究表明,男女生在记忆数字和空间位置等方面没有差异,但在记忆文字和语言方面,如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复述故事等方面女孩占优势,且这一优势会一直保持到成年。根据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女生高频率地使用多种有效策略提高情感语言感知力,自主调控学习态度和学习计划,结合直接和间接的多种策略。而男生反映出较强的自我意识,不善于接受教师课堂上的输入教学法,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稍逊色于女生,因此多使用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来取得语言学习的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女性比男性更具语言天赋,女性二语习得能力高于男性。男性在分析推理、创造性思维、抽象思维 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强.兴趣广泛.涉猎的知识领域宽。但二语习得能力并非等于二语习得成就。二语习得能力只是影响二语习得成就的因素之一,二语习得成就还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方言、启蒙教师以及非智力因素等相关变量的影响。   因此,外语课堂在教育方法上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性别互补、男女合作分组的原则。指导男女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学习对方优势,弥补自身弱势。二,教学方法具有性别针对性的原则。教师要根据男女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创造适合不同性别的多样性课堂语言活动。既要有场独立型的男生所擅长的分析推理型活动和表演实操型活动,又要有场依存型的女生所擅长的综合概括性活动和合作交流性活动。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因性施教”要考虑到的另外一个方面是,男女语言阶段性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差异。如前所述,男性在青春期阶段语言发展较女性滞后,但成年后语言差异缩小并甚至比女性健谈;虽然男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质量都不如女生,但难度较大的口试任务却更有利于男生发挥,写作的内容和深度方面也可能优于女生。由此可见男性在语言方面具有后劲。这种后劲和阶段性变化与社会性别有重要关联,生理上具有语言优势的女性在社会表现中不一定呈现相应的优势,这应该引起外语教师对性别偏见的反思以及对外语方厦人才评价和人才选拔方面的相应思考。针对男女生差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做到“因性施教”,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这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性别研究者们的终极目标。希望本文从多学科视角提供的有关二语习得性别差异的研究概貌能使更多的性别研究者们涉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Crystal,D.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韩亚文.语言习得中的性别差异探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1-104.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6.   [7]杨超美.英语学习者性别差异的研究与对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58―61.   [5]王雪梅.EFI,学习者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性别差异研究及其教学启示[J].外国语言文学,2006,(1):29―33.   [6]王德春,吴本虎等.神经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1997.   [7]于学勇.性别与二语习得能力关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13-15.   [8]袁凤识.肖德法.课堂表现性别差异与四级成绩的关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22―25.   [9]张彬,杜翠琴.性别与英语学习成绩间的关系研究[J].社科纵横,2004,(I):127一128.

  摘要: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性格差异、记忆能力差异以及学习策略等。通过调查,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女性二语习得能力整体上高于男性。因此,我们提出了“因性施教”的教育理念。本文主要在研究英语习得者性别差异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男女生语言能力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性别差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扬长避短,克服缺点,提高学习成绩的一 些相应的对策。对此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和潜能,最终达到提高交际英语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性别差异;英语教学;启示   在外语学习方面,很多研究结果都显示女生的语言水平高于男生。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是个重要因素。Altman 提出12种学习者个体变量:性别、学习经历、本族语水平、人格因素、语言学能、态度与动机、学习者策略等。Ellis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和情境社会因素两大类。可见,性别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性别角色具有定向性、约束性和稳定性,男性和女性的二语习得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性别角色的影响。为了促进男女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获得共同进步,研究男女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性别差异意义重大。本人从性别差异的先天特征及后天学习来探讨性别差异对英语学习影响,并 提出相关对策从而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带来启示和帮助。   二语习得过程中得性别差异是语言学家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西方,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中叶。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语言与性别关系也成为研究者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外语研究者对性别差异的关注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介绍上。到了90 年代,随着有关性别差异的文章大量涌现,我国对二语习得领域性别差异的研究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我国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性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男女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   研究表明,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主要因素------个体因素和社会属性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的差异,心理因素的差异,性格因素的差异,记忆能力的差异和学习策略的差异等。据科学研究发现,女性的大脑左半球专门化速度较男性快而且更强烈,语言表达、形象思维和感知能力比较强,听觉器官敏感,擅长形象记忆,注意力稳定,比较擅长人文学科,而男性的大脑右半球比较发达,他们在空间感觉、分析、综合推理及逻辑思维能力上比较有优势。从心理学角度看,语言构建者的性别差异主要反映在认知与行为两方面。在认知方面。男性往往喜欢建设性活动。善于分析、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他们通常喜欢通过总结自己的不足。经过分析归纳而挑选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上,他们同样倾向于大量总结规律而不是不断实践。女性则偏爱努力和功能操练,擅长机械记忆、形象思维,表现出偏爱从英语的交际功能如口语、听力、写作的练习等束学习英语。性格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反映到英语学习上,男性多属于冲动型,女性多属于内省型。有关研究表明,男女生在记忆数字和空间位置等方面没有差异,但在记忆文字和语言方面,如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复述故事等方面女孩占优势,且这一优势会一直保持到成年。根据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女生高频率地使用多种有效策略提高情感语言感知力,自主调控学习态度和学习计划,结合直接和间接的多种策略。而男生反映出较强的自我意识,不善于接受教师课堂上的输入教学法,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稍逊色于女生,因此多使用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来取得语言学习的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女性比男性更具语言天赋,女性二语习得能力高于男性。男性在分析推理、创造性思维、抽象思维 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强.兴趣广泛.涉猎的知识领域宽。但二语习得能力并非等于二语习得成就。二语习得能力只是影响二语习得成就的因素之一,二语习得成就还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方言、启蒙教师以及非智力因素等相关变量的影响。   因此,外语课堂在教育方法上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性别互补、男女合作分组的原则。指导男女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学习对方优势,弥补自身弱势。二,教学方法具有性别针对性的原则。教师要根据男女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创造适合不同性别的多样性课堂语言活动。既要有场独立型的男生所擅长的分析推理型活动和表演实操型活动,又要有场依存型的女生所擅长的综合概括性活动和合作交流性活动。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因性施教”要考虑到的另外一个方面是,男女语言阶段性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差异。如前所述,男性在青春期阶段语言发展较女性滞后,但成年后语言差异缩小并甚至比女性健谈;虽然男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质量都不如女生,但难度较大的口试任务却更有利于男生发挥,写作的内容和深度方面也可能优于女生。由此可见男性在语言方面具有后劲。这种后劲和阶段性变化与社会性别有重要关联,生理上具有语言优势的女性在社会表现中不一定呈现相应的优势,这应该引起外语教师对性别偏见的反思以及对外语方厦人才评价和人才选拔方面的相应思考。针对男女生差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做到“因性施教”,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这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性别研究者们的终极目标。希望本文从多学科视角提供的有关二语习得性别差异的研究概貌能使更多的性别研究者们涉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Crystal,D.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韩亚文.语言习得中的性别差异探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1-104.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6.   [7]杨超美.英语学习者性别差异的研究与对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58―61.   [5]王雪梅.EFI,学习者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性别差异研究及其教学启示[J].外国语言文学,2006,(1):29―33.   [6]王德春,吴本虎等.神经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1997.   [7]于学勇.性别与二语习得能力关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13-15.   [8]袁凤识.肖德法.课堂表现性别差异与四级成绩的关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22―25.   [9]张彬,杜翠琴.性别与英语学习成绩间的关系研究[J].社科纵横,2004,(I):127一128.


相关文章

  • 论男女大学生英语成绩差异的成因与启示
  • 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 论男艾大学生英语成绩差异硇成因与启示 新乡医学院外国语言学系 仇桂珍惠彩霞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乡医学院i近四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的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手段,说明了女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优于男生. ...查看


  • 关于二语习得社会因素的相关论文
  • 关于二语习得的社会因素的相关论文 一.<语言习得与教学语境创造> 作者:谢之君 期刊:<外语界>1997年第4期[总第68期) 1导言: 语言习得是指儿童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母语的过程,如果没 有生理 ...查看


  • 从情感因素分析男女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差异
  • [摘要]本文试从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主要从情感策略)的角度来分析与讨论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现象,为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性别差异学习策略情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 ...查看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
  •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3. 4. 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 一种是陈述, 另一种是请求. 5. 6. 7. 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最后发展到合作游 ...查看


  • 英汉恭维语对比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语言 2 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3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 4 商务合同的语篇特征及其汉英翻译策略 5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6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 ...查看


  • 新生代农民工迁移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生存分析方法_李丹
  • 新生代农民工迁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生存分析方法 ab 丹,任洁 (四川大学a.公共管理学院;b.工商管理学院,成都610064) 李 摘要:基于四川省内300多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利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 ...查看


  • 成功智力理论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启示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的<莎乐美>中的女性意识 2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嘉莉妹妹>主人公命运评析 3 浅谈英语幽默的文化特征 4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 ...查看


  • 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特点
  • 2008年第05期(总第161期) 学前教育研究 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No.05,2008SerialNo.161 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特点* 武建芬**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杭州 ...查看


  •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解构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2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3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4 Application of Foregr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