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课程标准和学习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导入: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个人情感与命运裹挟在历史潮流中,关注人的思想,就是认识时代特征,了解历史发展趋势。)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概念理解: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2、“百家争鸣”的主题、方式和主要流派代表

总体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和转型。 具体原因:

第一, 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看法,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

第三, 阶级上,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1

第四, 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3)推动了中国主流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 (4)推动了古代社会进步,促使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变革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1、孔子——儒家思想的创立者 (1)思想:

①伦理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核心),通过“礼”来实现。

含义: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际就是民本思想。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奴隶主统治。 手段: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评价:有助于社会人际关系的稳定,带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仁”带有阶级性,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在阶级社会无法实现。 ②政治思想上,主张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德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③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 活动:①创办私学(私人创办和管理的学校);②整理文献 (2)特点: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2、孟子

(1)思想主张:

①政治思想: 孟子发展了孔子伦理上“仁”的思想和政治上“德治”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③伦理思想:主张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强调的是内在的道德自律。

(2)特点:明确提出性善论,有理想主义色彩;重点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3)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3、荀子

(1)思想主张:

①政治思想:以“仁义”和“王道”施政,以德服人; ②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③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以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他律”) ④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2)思想特点:明确提出性恶论,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关注了人与自然关系 孟荀贡献:改造与吸收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诸子百家的大宗。

问题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不同

(1)时代: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

(2)目的: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3)观点

2

特点:①较为完整,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②大多是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的治国原则。 境遇:受统治者的冷遇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儒学思想不适应统治者加强君权,富国强兵的需要,也无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代表: (1)“春晚”老子 思想主张:

①哲学思想上:探究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探究世界万物的发展,认为万物不停运动,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属于朴素辩证法。 ②政治思想上:提出“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 (2)战国庄子

思想主张: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无差别的,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庄子认为“谁是谁非”没有客观标准,因而是不能判定的,“是与非”完全是相对的。 2、法家代表:集大成者——战国末期韩非子

主张: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依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加强君主集权,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主张“事异则备变”。

影响: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1、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2、厉行赏罚,奖励耕战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四、【合作探究】

1、百家争鸣的焦点有哪些?针对社会问题,他们提出了哪些治国思想?

焦点: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如何治国? 思想: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4)墨子从小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提出“兼爱”与“尚贤”的主张。

3

问题3: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预习思考】

1、仔细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总结“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的原因,列举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并归纳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仔细阅读教材第4—5页相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积累,总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3、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内容,梳理“百家争鸣”时期道家、法家、墨家流派的不同观点主张。 三、【知识导学】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2)出现的原因: (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经济上: 瓦解(根本原因);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上: 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开始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思想和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出现 。

(3)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和 。儒家: 、孟子和 。 墨家: 。法家:商鞅、 。

(巧记方法——春秋战国大动荡,你方唱罢我登场,著书立说收门徒,儒、墨、道、法各主张。)

(4)“百家争鸣”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运动;是中国 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发展的基础。 (巧记方法——传统文化体系成,首次解放基础打。)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4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1、问题1: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的思想?

主观目的:

进步性:

局限性:

2、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1)时代: (2)目的: (3)观点

5

1.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孔子主张“克已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

A.和谐的人际关系 B.以礼待人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3.下面哪些是孔子的思想 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4.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7.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8.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0.“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1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6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你认为持此观点的应该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13.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4分) (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3)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见解。(6分) 答案:(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2分)荀子认为人 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2分)(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2分)(3)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2分)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2分)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2分)

7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课程标准和学习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导入: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个人情感与命运裹挟在历史潮流中,关注人的思想,就是认识时代特征,了解历史发展趋势。)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概念理解: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2、“百家争鸣”的主题、方式和主要流派代表

总体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和转型。 具体原因:

第一, 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看法,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

第三, 阶级上,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1

第四, 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3)推动了中国主流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 (4)推动了古代社会进步,促使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变革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1、孔子——儒家思想的创立者 (1)思想:

①伦理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核心),通过“礼”来实现。

含义: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际就是民本思想。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奴隶主统治。 手段: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评价:有助于社会人际关系的稳定,带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仁”带有阶级性,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在阶级社会无法实现。 ②政治思想上,主张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德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③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 活动:①创办私学(私人创办和管理的学校);②整理文献 (2)特点: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2、孟子

(1)思想主张:

①政治思想: 孟子发展了孔子伦理上“仁”的思想和政治上“德治”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③伦理思想:主张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强调的是内在的道德自律。

(2)特点:明确提出性善论,有理想主义色彩;重点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3)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3、荀子

(1)思想主张:

①政治思想:以“仁义”和“王道”施政,以德服人; ②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③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以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他律”) ④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2)思想特点:明确提出性恶论,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关注了人与自然关系 孟荀贡献:改造与吸收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诸子百家的大宗。

问题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不同

(1)时代: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

(2)目的: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3)观点

2

特点:①较为完整,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②大多是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的治国原则。 境遇:受统治者的冷遇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儒学思想不适应统治者加强君权,富国强兵的需要,也无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代表: (1)“春晚”老子 思想主张:

①哲学思想上:探究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探究世界万物的发展,认为万物不停运动,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属于朴素辩证法。 ②政治思想上:提出“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 (2)战国庄子

思想主张: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无差别的,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庄子认为“谁是谁非”没有客观标准,因而是不能判定的,“是与非”完全是相对的。 2、法家代表:集大成者——战国末期韩非子

主张: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依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加强君主集权,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主张“事异则备变”。

影响: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1、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2、厉行赏罚,奖励耕战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四、【合作探究】

1、百家争鸣的焦点有哪些?针对社会问题,他们提出了哪些治国思想?

焦点: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如何治国? 思想: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4)墨子从小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提出“兼爱”与“尚贤”的主张。

3

问题3: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预习思考】

1、仔细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总结“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的原因,列举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并归纳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仔细阅读教材第4—5页相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积累,总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3、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内容,梳理“百家争鸣”时期道家、法家、墨家流派的不同观点主张。 三、【知识导学】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2)出现的原因: (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经济上: 瓦解(根本原因);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上: 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开始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思想和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出现 。

(3)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和 。儒家: 、孟子和 。 墨家: 。法家:商鞅、 。

(巧记方法——春秋战国大动荡,你方唱罢我登场,著书立说收门徒,儒、墨、道、法各主张。)

(4)“百家争鸣”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运动;是中国 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发展的基础。 (巧记方法——传统文化体系成,首次解放基础打。)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4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1、问题1: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的思想?

主观目的:

进步性:

局限性:

2、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1)时代: (2)目的: (3)观点

5

1.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孔子主张“克已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

A.和谐的人际关系 B.以礼待人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3.下面哪些是孔子的思想 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4.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7.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8.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0.“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1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6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你认为持此观点的应该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13.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请回答:

(1)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4分) (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3)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规范社会的见解。(6分) 答案:(1)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2分)荀子认为人 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2分)(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2分)(3)认识: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一面;(2分)见解:通过教化宏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2分)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2分)

7


相关文章

  •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精品教案
  •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高中部历史备课教案 [单元解读] 本单元主要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第二自然段主要从各个历史阶段分 ...查看


  • 必修3第一单元要点阐述及分课练习
  • 二.课标点击 本单元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具体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以下四个要点:(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 ...查看


  •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不同阶级(阶层)或政治派别的知识分子围绕自然 ...查看


  • 济南大学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总结
  • 中国文化概论 1.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2.狭义文化:狭义的&qu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及 ...查看


  • 必修三历史笔记
  • (三):文化发展历程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背景: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 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 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③阶级关系:"士&q ...查看


  • 第0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 第0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春秋时期的孔子既是伟大的_________家,又是伟大的_________家. 思路解析: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特别是在思想和教育方面对后 ...查看


  • 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变导学案
  • 1.社会热点和时事焦点:三十多年的改革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会高速运转的发展阶段,即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 无论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在经受着巨大的变革,在改革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价值领域也同样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在社 ...查看


  •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试题
  • 随堂精炼3汉代思想大一统 1.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