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新变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新变

【摘 要】在明末清初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郎才女貌一直被描

写成是才子佳人产生爱情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佳人的单一素质,尤

其是美貌得到突出的强调。从明清之交开始,佳人的形象在长期演

变中经历了从简单的对“貌”的注重,到对“情”的强调,再到对

“才”的突显。特别是在贞德观上也有了很的标准变化。本文就这

几个方面的新变从根源上做了较深入的论说。

【关键词】女性形像;美色;才华;叛逆;贞德

就广义的才子佳人小说概念而言,才子佳人小说经历了从先秦到

清末的漫长演变历史过程,唐代《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等作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才子佳人小说佳篇了。在中国传统文学

中,“佳人”的形象及其塑造本身,经历了从简单的对“貌”的注

重,到对“情”的强调,再到对“才”的突显,这就是佳人形象在

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演变。

一、佳人形象的塑造:从“重色”到“扬才”的转变

在明末清初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郎才女貌一直被描写成是才子

佳人产生爱情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佳人的单一素质,尤其是美貌得

到突出的强调。早在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就有:“天下之佳

人,莫若楚国”。“以‘佳人’指称美女,这一用法持续了相当长的

时期,一直到明末清初。”

金代董解元在他的《西厢记诸宫调》里借红娘之口对这一对“才

子佳人”的特点作了具体说明:“姐姐稍亲文墨,张生博通古今”、

“姐姐是倾城色,张生是冠世儒”、“君瑞又多才多艺,咱姐姐又风

流”。“一个文章天下无双,一个稔色寰中无二。”由于《西厢记》

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人才习惯上把类似《西厢记》那样描

写有才华的男子(才子)与美貌女子(佳人)恋爱、遇合的小说称

为才子佳人小说。在《霍小玉传》中,李益初见霍小玉时对她说:

“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可见他最珍视

的是她的美色。

《霍小玉传》之后的很多此类作品,主要也是突出佳人的美色。《张

浩》写才子一见李莺莺倚栏而立的艳态,立刻“神魂飘荡,不能自

持”。《情义奇姻》中熊群娘“倾城容貌”,令元生一见,“纷纷然婚

去九天”,相思成疾。这些描写让人感到上述作品中的“佳人”,只

是美人的代名词。

从明清之交的《玉娇梨》、《女才子书》、《两交婚》等书开始,文

人作家在佳人的塑造上增加了更多理想化的色彩。他们认识到才

情、智慧的重要性。总之,才子佳人的形象在长期演变中经历了从

简单的对“貌”的注重,到对“情”的强调,再到对“才”的突显。

徐震在《女才子卷首》中谈到容貌的不可长久依仗:“美人艳处,

自十三岁以至二十三,只有十年颜色。譬如花之初放,芳菲妖媚,

全在此际。过此则如花之盛开,非不烂漫,而凋零随之矣。”在这

种认识下,他们塑造的佳人几乎都变成了女才子。“千秋才子事,

一旦属佳人。”《平山冷燕》中的山黛能与朝廷文臣、金马学士比文

论艺,与天下数一数二的才子角逐诗艺也并不落在下风,难怪皇上

也御赐闺中学士的美名。

文人也很重视佳人的智慧、胆识。《玉支玑》在描写官红彤出场时,

作家热衷介绍的不是她的容貌之类“不足为异”的“女子之常”,

也不是一般才女“锦织回文”的小才微善,而是“古今所不能及”

的“俏心侠胆,奇志明眼”。《好逑传》在水冰心的形象塑造上,也

同样通过一个个事件、一个个险象环生的关卡,来展示佳人“妙处

不须声与色,灵时都是窍和机”。

其它如《玉娇梨》中佳人白红玉的女学士形象、《平山冷燕》中佳

人山黛的寒素书生、道学先生形象等等显现了女性/佳人的文人化、

儒雅化现象,女子甚至女扮男装,以「才」著称于世,受到了男性

/才子的认同和肯定,男性文人也以女性气质中的「清」与「真」

为理想诗境的因此,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佳人之成

为才女,便是以诗文灵秀、经史满腹等学问知识表现的形象特质而

受到因此可见,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成为才女,是以

诗文灵秀、经史满腹等学问知识表现的形象特质而受到普遍地重

视。无可讳言的,作家对于女子之「才」的弘扬,实际上已超越了

文学传统中以「色」为重的言情内涵,转而拟塑才色兼具的形象模

式,如《平山冷燕》第十四回平如衡论「才美相兼」时说:无可讳

言的,作家对于女子之“才”的弘扬,实际上已超越了文学传统中

以“色”为重的言情内涵。

二、佳人形象的塑造:从“痴情叛逆”到“贞德自守”的转变

在唐传奇等早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们一旦对心中的才子产

生了爱慕之情,就不顾世俗观念的不容,奋不顾身大胆追求、以身

相委、甚至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例如《西京杂记》中就写了文君随相如私奔的故事。通过多方描

写,一个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美貌多智、而又痴情叛逆的多情女子

跃然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文君相如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大胆追

求爱情自由男女的最好榜样。

《世说新语》中《贾充女私韩寿》的故事在写男女私相爱悦、家

长最后被迫玉成,得到美满的婚姻。

还有一些小说写女主角以生命为代价来追求爱情,如皇甫枚的《飞

烟传》,写功曹参军武公业小妾步飞烟与比邻天水赵氏之子象相恋。

当奴婢告发后,武公业撞散她与赵象的相会,“缚之大柱,鞭楚血

流”。飞烟临死前平静地说:“生得相亲,死亦何恨。”寥寥数语,

把她大胆、执著追求爱情的坚定意志勾画出来。

而许多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虽然也大力高扬着对女性之才的赞

美, 体现着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而顽固的封建观念的冲

击。但是, 这种赞美,这种冲击都是有限度的,在高扬女性之才

这匹野马正准备扬蹄疾飞时,一粗一细两根绳同时套了上来。这粗

的一根便是根深蒂固的封建道德,这细的一根就是庸俗的文人意识

对女性之色的倾倒。这两种限制的力量与那一种突破的力量紧紧地

胶合在一起,相互产生作用。其结果,势必将那些有胆识、有才能

的女性造就成为一种德、才、色三位一体的、完美无缺的新的淑女

形象——理想的才女。

这里,无须一一举例说明。因为这些被作者们用定身法凝固在封

建传统思想的阴影以内的理想的才女们,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我

们只要拿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两个稍加分析,就能窥见她们全

体。

就以《好逑传》中的水冰心为例。这小姐美貌自不待言。才能、

胆识也是首屈一指,而当她的恩人加恋人铁中玉在她家中养病、她

设酒相待时, 始终守身如玉。在水冰心身上, 正是一种德、才、

色三者缺一不可的完美结合。

在《平山冷燕》中,丫环嫣素为小姐白红玉与苏友白之间传诗递

简。苏友白探寻嫣素:“但不知趁此昏夜无人,可能邀小姐半面否?”

当即被嫣素还以正色:“郎君若出此言,便是有才无德,转令小姐

看轻,此事便不稳了。”一番话使苏友白自叹弗如。这番话虽然出

自丫环嫣素之口,也可以看为小说中佳人的代言。

从佳人的先驱文君到贾充女,可以看出历史上的佳人们,在追求

个人幸福、与才子自由恋爱方面,表现出具有异端色彩的叛逆精神,

不仅被后人传为风流佳话,而且成为青年男女向封建礼法开战的榜

样。而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们在对待自己的爱情追求上虽然

也有自己的主见和行动。

【参考文献】

[1]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11).

[2]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42).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新变

【摘 要】在明末清初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郎才女貌一直被描

写成是才子佳人产生爱情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佳人的单一素质,尤

其是美貌得到突出的强调。从明清之交开始,佳人的形象在长期演

变中经历了从简单的对“貌”的注重,到对“情”的强调,再到对

“才”的突显。特别是在贞德观上也有了很的标准变化。本文就这

几个方面的新变从根源上做了较深入的论说。

【关键词】女性形像;美色;才华;叛逆;贞德

就广义的才子佳人小说概念而言,才子佳人小说经历了从先秦到

清末的漫长演变历史过程,唐代《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等作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才子佳人小说佳篇了。在中国传统文学

中,“佳人”的形象及其塑造本身,经历了从简单的对“貌”的注

重,到对“情”的强调,再到对“才”的突显,这就是佳人形象在

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演变。

一、佳人形象的塑造:从“重色”到“扬才”的转变

在明末清初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郎才女貌一直被描写成是才子

佳人产生爱情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佳人的单一素质,尤其是美貌得

到突出的强调。早在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就有:“天下之佳

人,莫若楚国”。“以‘佳人’指称美女,这一用法持续了相当长的

时期,一直到明末清初。”

金代董解元在他的《西厢记诸宫调》里借红娘之口对这一对“才

子佳人”的特点作了具体说明:“姐姐稍亲文墨,张生博通古今”、

“姐姐是倾城色,张生是冠世儒”、“君瑞又多才多艺,咱姐姐又风

流”。“一个文章天下无双,一个稔色寰中无二。”由于《西厢记》

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人才习惯上把类似《西厢记》那样描

写有才华的男子(才子)与美貌女子(佳人)恋爱、遇合的小说称

为才子佳人小说。在《霍小玉传》中,李益初见霍小玉时对她说:

“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可见他最珍视

的是她的美色。

《霍小玉传》之后的很多此类作品,主要也是突出佳人的美色。《张

浩》写才子一见李莺莺倚栏而立的艳态,立刻“神魂飘荡,不能自

持”。《情义奇姻》中熊群娘“倾城容貌”,令元生一见,“纷纷然婚

去九天”,相思成疾。这些描写让人感到上述作品中的“佳人”,只

是美人的代名词。

从明清之交的《玉娇梨》、《女才子书》、《两交婚》等书开始,文

人作家在佳人的塑造上增加了更多理想化的色彩。他们认识到才

情、智慧的重要性。总之,才子佳人的形象在长期演变中经历了从

简单的对“貌”的注重,到对“情”的强调,再到对“才”的突显。

徐震在《女才子卷首》中谈到容貌的不可长久依仗:“美人艳处,

自十三岁以至二十三,只有十年颜色。譬如花之初放,芳菲妖媚,

全在此际。过此则如花之盛开,非不烂漫,而凋零随之矣。”在这

种认识下,他们塑造的佳人几乎都变成了女才子。“千秋才子事,

一旦属佳人。”《平山冷燕》中的山黛能与朝廷文臣、金马学士比文

论艺,与天下数一数二的才子角逐诗艺也并不落在下风,难怪皇上

也御赐闺中学士的美名。

文人也很重视佳人的智慧、胆识。《玉支玑》在描写官红彤出场时,

作家热衷介绍的不是她的容貌之类“不足为异”的“女子之常”,

也不是一般才女“锦织回文”的小才微善,而是“古今所不能及”

的“俏心侠胆,奇志明眼”。《好逑传》在水冰心的形象塑造上,也

同样通过一个个事件、一个个险象环生的关卡,来展示佳人“妙处

不须声与色,灵时都是窍和机”。

其它如《玉娇梨》中佳人白红玉的女学士形象、《平山冷燕》中佳

人山黛的寒素书生、道学先生形象等等显现了女性/佳人的文人化、

儒雅化现象,女子甚至女扮男装,以「才」著称于世,受到了男性

/才子的认同和肯定,男性文人也以女性气质中的「清」与「真」

为理想诗境的因此,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佳人之成

为才女,便是以诗文灵秀、经史满腹等学问知识表现的形象特质而

受到因此可见,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成为才女,是以

诗文灵秀、经史满腹等学问知识表现的形象特质而受到普遍地重

视。无可讳言的,作家对于女子之「才」的弘扬,实际上已超越了

文学传统中以「色」为重的言情内涵,转而拟塑才色兼具的形象模

式,如《平山冷燕》第十四回平如衡论「才美相兼」时说:无可讳

言的,作家对于女子之“才”的弘扬,实际上已超越了文学传统中

以“色”为重的言情内涵。

二、佳人形象的塑造:从“痴情叛逆”到“贞德自守”的转变

在唐传奇等早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们一旦对心中的才子产

生了爱慕之情,就不顾世俗观念的不容,奋不顾身大胆追求、以身

相委、甚至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例如《西京杂记》中就写了文君随相如私奔的故事。通过多方描

写,一个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美貌多智、而又痴情叛逆的多情女子

跃然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文君相如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大胆追

求爱情自由男女的最好榜样。

《世说新语》中《贾充女私韩寿》的故事在写男女私相爱悦、家

长最后被迫玉成,得到美满的婚姻。

还有一些小说写女主角以生命为代价来追求爱情,如皇甫枚的《飞

烟传》,写功曹参军武公业小妾步飞烟与比邻天水赵氏之子象相恋。

当奴婢告发后,武公业撞散她与赵象的相会,“缚之大柱,鞭楚血

流”。飞烟临死前平静地说:“生得相亲,死亦何恨。”寥寥数语,

把她大胆、执著追求爱情的坚定意志勾画出来。

而许多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虽然也大力高扬着对女性之才的赞

美, 体现着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而顽固的封建观念的冲

击。但是, 这种赞美,这种冲击都是有限度的,在高扬女性之才

这匹野马正准备扬蹄疾飞时,一粗一细两根绳同时套了上来。这粗

的一根便是根深蒂固的封建道德,这细的一根就是庸俗的文人意识

对女性之色的倾倒。这两种限制的力量与那一种突破的力量紧紧地

胶合在一起,相互产生作用。其结果,势必将那些有胆识、有才能

的女性造就成为一种德、才、色三位一体的、完美无缺的新的淑女

形象——理想的才女。

这里,无须一一举例说明。因为这些被作者们用定身法凝固在封

建传统思想的阴影以内的理想的才女们,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我

们只要拿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两个稍加分析,就能窥见她们全

体。

就以《好逑传》中的水冰心为例。这小姐美貌自不待言。才能、

胆识也是首屈一指,而当她的恩人加恋人铁中玉在她家中养病、她

设酒相待时, 始终守身如玉。在水冰心身上, 正是一种德、才、

色三者缺一不可的完美结合。

在《平山冷燕》中,丫环嫣素为小姐白红玉与苏友白之间传诗递

简。苏友白探寻嫣素:“但不知趁此昏夜无人,可能邀小姐半面否?”

当即被嫣素还以正色:“郎君若出此言,便是有才无德,转令小姐

看轻,此事便不稳了。”一番话使苏友白自叹弗如。这番话虽然出

自丫环嫣素之口,也可以看为小说中佳人的代言。

从佳人的先驱文君到贾充女,可以看出历史上的佳人们,在追求

个人幸福、与才子自由恋爱方面,表现出具有异端色彩的叛逆精神,

不仅被后人传为风流佳话,而且成为青年男女向封建礼法开战的榜

样。而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们在对待自己的爱情追求上虽然

也有自己的主见和行动。

【参考文献】

[1]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11).

[2]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42).


相关文章

  • 灰姑娘形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缺失
  • 前 言 在最初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我热衷的研究方向是<傲慢与偏见>.这本小说是我最喜欢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讲述了"灰姑娘"伊丽莎白与上流社会的绅士达西先生两位身份差异巨大的两个人的爱情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文学中 ...查看


  • 明清小说公选课结课论文
  • 析蒲老理想女生,谈当代女性 摘要:蒲松龄笔下<聊斋志异>多花妖狐媚,他赋予这些特殊的"女性"以人形.她们个个勇于献身,美貌与智慧并存,气度与修养兼备.似乎有某种现代意味下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qu ...查看


  • 穿越时空的奇葩
  • 摘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简·爱>中的简·爱分别是中西文学史上十分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及女性主义三个方面来对比这两位生活于不同时空的女性形象,解密经典人物的魅力,探讨女性主义在中西文学 ...查看


  • 从杜丽娘的原型看
  • 从杜丽娘的原型看<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时间: 2008-06-20 20:37:21 | [>] -------------------------------------------------------------- ...查看


  • _儒林外史_小说人物名字探微_廖颂举
  • <儒林外史>小说人物名字探微 □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要:称谓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常见又复杂的问题,以名.字相称是自古以来最为普遍.通行的称谓方式.本文对清代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人物命名取字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从 ...查看


  • 学年论文题目
  • 学年论文题目 转载自: 张玲 转载于:2010-12-08 15:14 | 分类:个人日记 阅读:(1) 评论:(0)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quo ...查看


  •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 入清以后白话小说仍然保持了旺盛的编创势头.这是因为白话小说拥有比诗文更大范围的读者,书坊竞相刊印.清初许多不肯屈节事清的遗民文人和科举失意的落拓文人,也纷纷做起小说来.遗民文人多是出于内心的苦闷和关怀世道之心,于诗文之外另寻一种表达方式.落 ...查看


  • 明清小说中的女性情爱观
  • 明清小说中的女性情爱观 摘 要:明清时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黄金期,为迎合新生市民阶层的需要产生了不少为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书籍,然而这些书籍,高雅与低俗并存.明清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单线结构到网线结构的发展模式,人物形象也从脸谱化发展至 ...查看


  • 越南汉文小说的异国文化特色_严明
  • 2009年7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8卷第4期 Journal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Edition)中图分类号:I333.074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