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政策

中国民族政策

内容摘要:

1. 党的十八大对民族政策的论述

2. 民族政策的内容

3. 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4. 民族政策的特色

5. 对民族政策的总论

关键字:

党的十八大、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繁荣与发展、民族特色

正文: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十八大对民族政策的论述 :

党的十八大虽然已经过去一年之久,但是她带给我们的发展精神却值得我们久久回味、学习与思考,特别是民族发展与民族政策问题

更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着重论述了两大问题:一是“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二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民族政策与发展对于国家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

一致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义务。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科技事业方面、卫生事业、文化政策方面,国家还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表现为饮食习惯、年节习惯、婚姻习惯、丧葬习俗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并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政策的特色: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既全面考虑了我国各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充分考虑了我国56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的稳定性、一贯性、连续性,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丰富而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因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有很大的优越性。

对民族政策的总论:

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利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

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的正确道路。我们坚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中国民族政策

内容摘要:

1. 党的十八大对民族政策的论述

2. 民族政策的内容

3. 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4. 民族政策的特色

5. 对民族政策的总论

关键字:

党的十八大、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繁荣与发展、民族特色

正文: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十八大对民族政策的论述 :

党的十八大虽然已经过去一年之久,但是她带给我们的发展精神却值得我们久久回味、学习与思考,特别是民族发展与民族政策问题

更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着重论述了两大问题:一是“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二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民族政策与发展对于国家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

一致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义务。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科技事业方面、卫生事业、文化政策方面,国家还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表现为饮食习惯、年节习惯、婚姻习惯、丧葬习俗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并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政策的特色: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既全面考虑了我国各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充分考虑了我国56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的稳定性、一贯性、连续性,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丰富而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因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有很大的优越性。

对民族政策的总论:

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利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

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的正确道路。我们坚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相关文章

  • 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教学大纲
  • <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中/英文):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Chinese Ethnic History and Culture 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3. 周学时/学分:2/2 ...查看


  • [中国56个民族标徽大全](56册)
  • 中国56个民族标徽(阿昌族) 中国56个民族标徽(白族) 中国56个民族标徽(保安族) 中国56个民族标徽(布朗族) 中国56个民族标徽(布依族) 中国56个民族标徽(藏族) 中国56个民族标徽(朝鲜族) 中国56个民族标徽(达斡尔族) 中 ...查看


  • 论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hughekn 摘要: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随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而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清末明初,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逐渐形成,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这就使得民族 ...查看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族概念的形成和演变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族"概念的形成和演变 胡岩 "民族"一词来到中国,不过100多年.但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却是一个历史事实 "民族"作为一个外来词译介到中国,已经有了百多年 ...查看


  •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及其启示
  • 摘 要: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本文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的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的一 ...查看


  • 关于中国朝鲜族的含义_金元石
  • 2003年12月 第13卷 第4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China ' 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Dec . 2003Vol . 13No . 4 关于中国朝鲜族的含义 金元石 本文从民 ...查看


  •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 作者:王德强毕跃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06期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16)02-0005-06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中探索 ...查看


  • 近年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概述
  • !112年2期3'425!112历史教学#$%&'()*+,-.$/0总第67! 期89:3'467! 近年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概述 萧守贸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北京 ;11"7=@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查看


  • 世纪之交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现状
  • 摘要:以网络数据库提供的样本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主题抽样调查法分析世纪之交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现状,这是艺术研究开始走向实证分析之路的初步尝试."世纪之交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现状"的调查显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是一个 ...查看


  • 狭隘民族主义,还是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
  • 作者:王东成龙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4年02期 20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席卷世界的浪潮.与此同时,海外也有人认为,民族主义也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他们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就是发展狭隘民族主义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