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自己会"说话"

  古诗教学离不开背景资料,离不开多媒体烘托,更离不开所谓重点词句的咀嚼。其实,每首古诗都是完整的作品,前后互为一个整体,共同营造出诗情画意。古诗教学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品味,从容易理解的地方入手,活用资料,巧用媒体,学透重点内容,巧妙引导学生走进诗情画意,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片段一】感悟释题之妙  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说课题。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大家对比两个同学的解释,看看有什么异同?  生:一个同学选用“去”的意思,另一个同学选择用“到”的意思。  师:那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觉得选择那个意思好?  生:李白在黄鹤楼不可能送孟浩然到广陵,应该是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所以,选择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但是,这个就一定准确吗?过一会儿,你们又会有新的看法。  (生似乎不信)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作者的角度该怎么说?  生: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作者在题目中就完整地告诉我们地点、人物、事情,还能够引出有助于思考的问题。  【赏析】学生初读古诗理解大意通常引用注释,对于注释不加选择,拿来就用,影响对古诗的学习。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利用注释本身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活用现成的资料,选择尽量符合诗句意思的解释,而不是生搬硬套。针对学生选择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不是包办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解决,让古诗和学生充分“对话”。教师巧妙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既出乎意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提高了学习古诗的趣味,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和文本对话的质量。  【片段二】感悟美景之别  师:那时间呢?  生:三月。  生:烟花三月。  师:“三月”多简洁啊,为什么还要“烟花三月”?  生: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生:比较美。  师:繁花似锦的三月,大家喜欢做什么?  生:春游。  师:此时的名胜黄鹤楼游人如织,大家兴致勃勃,可是李白和老朋友呢?  生:正在送别。  生:有点伤心。  师:谁来描绘一下前两句诗的情境。  生:老朋友向西告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故人面向西,与站在黄鹤楼下的李白告别,在春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是老朋友向西和李白辞别。  师:题目“之广陵”就是去扬州,为什么用“下”扬州呢?别急,朗读整首诗,思考了再讨论。  生:说明扬州在黄鹤楼的下面。  生:是下游。  师:你来比画一下。(生比画)扬州不但是在黄鹤楼的下游,而且你还比画出两地江水的落差很大,船上又张开了船帆,行得——  生:飞快。  生:迅速。  【赏析】这一诗句的教学一般紧扣“烟花”,直接告诉学生李、孟二人因分别而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如果真的这样,那李白就是平庸之辈,而非诗仙。优秀的作品是让语言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再次利用古诗本身的资源激发学生思考、品味诗意,从“之广陵”与“下扬州”的异同之间,读出朋友匆匆离别的无奈,读出诗情的加速。同时反衬了背景:古人在烟花三月踏春是时尚、愉快的,而李、孟的分别却是与众不同。在快乐背景的映衬下,他们的离愁直染读者心灵。  【片段三】感悟无声之境  师:朋友相送,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李白和朋友说了些什么?诗中有吗?  生:没有。他们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师: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互相交流。  生:他们一下子就分别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下”,船行得快,来不及说。  生:一下子就“远”了。  生:“碧空尽”,一下子就消失了。  师:是啊,朋友离别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你和亲人分别,和最好的朋友分别,会一直说吗?  生:我很伤心,说不出。  师:是的,情到深处人孤独,想说也说不出。朗读后两句诗,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生(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孤帆”说明作者眼中只有朋友乘坐的船。  生:“远影”看出作者一直凝视着远去的孤帆。  生:“碧空尽”,孤帆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作者还在眺望。  生:作者对朋友的情感像滔滔江水。  师:是啊,朋友分别挥手再见;朋友看不见了,眺望孤帆;船影不见了,抬头凝望那天空。寄托朋友情谊的形象逐渐消失,思念朋友的情怀油然而生,如滚滚长江水奔流不息。  【赏析】教师知道关键诗句的体会需要铺垫,需要学生情感的迸发,才能感悟到位。一般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感情,多是让学生设想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从生活经验、古诗情境不难知道,真正感情深厚的朋友分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唯有泪千行,唯有喉梗塞,唯有手相送、目相视,即“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才是诗情,才有画意,也才是李白的杰作。在本教学片段中,师生合作还原分别场景,从人、船、帆、影的迅速消失,到“尽”,感悟到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抒发根本跟不上,所以寄托于长江水。  【片段四】感悟真挚之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心的朋友。  生:“故人”,老朋友。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他和谁告辞?  生:和李白。  师:怎么写成“黄鹤楼”?  生:李白站在黄鹤楼下。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孟浩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李白看着他随船渐远,人影即将消失,他赶紧上到第二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还是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上到第三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仍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爬上最高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依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孟浩然看不见李白了,依然——  生:西辞黄鹤楼。  师:直到黄鹤楼望不见,孟浩然还是面朝——  生:西。  师:他们是怎样的朋友?  生:好朋友。  生:特别好的朋友。  生:知心朋友。  师:浓厚的友情是双方的。李白看船眼里只有“孤帆”,看人只有“故人”。“孤帆”似故人,他为什么觉得孟浩然也孤独呢?  生:因为李白非常关心孟浩然,怕他孤单。  师:他们的感情似——  生:长江水。  生:似滚滚的长江水。  师:李白真想送知心朋友到——  生:到扬州。  生:到广陵。  师:题目就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孟浩然到广陵。  【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始终不放弃古诗本身的内涵,处处留心,让古诗自己“说话”。学生在前面几个片段学习之后,似乎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可是意犹未尽。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师生对话,引发学生和李、孟对话,让学生身心浸润在朋友的深情厚谊中。学生和孟浩然告别、和李白告别,也就读活了古诗。孟浩然乘船下扬州,应该是面朝前,即向东,他却朝西辞别。有悖于常理,但不悖于人情。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发现平常中的不同,诗意才能跃然纸上。学生和古诗成功对话,来自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朋友是双方的、朋友之情是相互的,如果只让学生单独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而没有意识到孟浩然对李白的深情,那么学生的体验是残缺的,是不可能深入的,学习古诗也就浮于字词表面,谈不上积累和运用了。课文学到这,与开头首尾相应,对题目的多样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联兴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古诗教学离不开背景资料,离不开多媒体烘托,更离不开所谓重点词句的咀嚼。其实,每首古诗都是完整的作品,前后互为一个整体,共同营造出诗情画意。古诗教学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品味,从容易理解的地方入手,活用资料,巧用媒体,学透重点内容,巧妙引导学生走进诗情画意,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片段一】感悟释题之妙  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说课题。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大家对比两个同学的解释,看看有什么异同?  生:一个同学选用“去”的意思,另一个同学选择用“到”的意思。  师:那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觉得选择那个意思好?  生:李白在黄鹤楼不可能送孟浩然到广陵,应该是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所以,选择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但是,这个就一定准确吗?过一会儿,你们又会有新的看法。  (生似乎不信)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作者的角度该怎么说?  生: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作者在题目中就完整地告诉我们地点、人物、事情,还能够引出有助于思考的问题。  【赏析】学生初读古诗理解大意通常引用注释,对于注释不加选择,拿来就用,影响对古诗的学习。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利用注释本身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活用现成的资料,选择尽量符合诗句意思的解释,而不是生搬硬套。针对学生选择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不是包办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解决,让古诗和学生充分“对话”。教师巧妙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既出乎意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提高了学习古诗的趣味,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和文本对话的质量。  【片段二】感悟美景之别  师:那时间呢?  生:三月。  生:烟花三月。  师:“三月”多简洁啊,为什么还要“烟花三月”?  生: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生:比较美。  师:繁花似锦的三月,大家喜欢做什么?  生:春游。  师:此时的名胜黄鹤楼游人如织,大家兴致勃勃,可是李白和老朋友呢?  生:正在送别。  生:有点伤心。  师:谁来描绘一下前两句诗的情境。  生:老朋友向西告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故人面向西,与站在黄鹤楼下的李白告别,在春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是老朋友向西和李白辞别。  师:题目“之广陵”就是去扬州,为什么用“下”扬州呢?别急,朗读整首诗,思考了再讨论。  生:说明扬州在黄鹤楼的下面。  生:是下游。  师:你来比画一下。(生比画)扬州不但是在黄鹤楼的下游,而且你还比画出两地江水的落差很大,船上又张开了船帆,行得——  生:飞快。  生:迅速。  【赏析】这一诗句的教学一般紧扣“烟花”,直接告诉学生李、孟二人因分别而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如果真的这样,那李白就是平庸之辈,而非诗仙。优秀的作品是让语言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再次利用古诗本身的资源激发学生思考、品味诗意,从“之广陵”与“下扬州”的异同之间,读出朋友匆匆离别的无奈,读出诗情的加速。同时反衬了背景:古人在烟花三月踏春是时尚、愉快的,而李、孟的分别却是与众不同。在快乐背景的映衬下,他们的离愁直染读者心灵。  【片段三】感悟无声之境  师:朋友相送,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李白和朋友说了些什么?诗中有吗?  生:没有。他们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师: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互相交流。  生:他们一下子就分别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下”,船行得快,来不及说。  生:一下子就“远”了。  生:“碧空尽”,一下子就消失了。  师:是啊,朋友离别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你和亲人分别,和最好的朋友分别,会一直说吗?  生:我很伤心,说不出。  师:是的,情到深处人孤独,想说也说不出。朗读后两句诗,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生(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孤帆”说明作者眼中只有朋友乘坐的船。  生:“远影”看出作者一直凝视着远去的孤帆。  生:“碧空尽”,孤帆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作者还在眺望。  生:作者对朋友的情感像滔滔江水。  师:是啊,朋友分别挥手再见;朋友看不见了,眺望孤帆;船影不见了,抬头凝望那天空。寄托朋友情谊的形象逐渐消失,思念朋友的情怀油然而生,如滚滚长江水奔流不息。  【赏析】教师知道关键诗句的体会需要铺垫,需要学生情感的迸发,才能感悟到位。一般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感情,多是让学生设想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从生活经验、古诗情境不难知道,真正感情深厚的朋友分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唯有泪千行,唯有喉梗塞,唯有手相送、目相视,即“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才是诗情,才有画意,也才是李白的杰作。在本教学片段中,师生合作还原分别场景,从人、船、帆、影的迅速消失,到“尽”,感悟到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抒发根本跟不上,所以寄托于长江水。  【片段四】感悟真挚之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心的朋友。  生:“故人”,老朋友。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他和谁告辞?  生:和李白。  师:怎么写成“黄鹤楼”?  生:李白站在黄鹤楼下。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孟浩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李白看着他随船渐远,人影即将消失,他赶紧上到第二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还是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上到第三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仍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爬上最高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依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孟浩然看不见李白了,依然——  生:西辞黄鹤楼。  师:直到黄鹤楼望不见,孟浩然还是面朝——  生:西。  师:他们是怎样的朋友?  生:好朋友。  生:特别好的朋友。  生:知心朋友。  师:浓厚的友情是双方的。李白看船眼里只有“孤帆”,看人只有“故人”。“孤帆”似故人,他为什么觉得孟浩然也孤独呢?  生:因为李白非常关心孟浩然,怕他孤单。  师:他们的感情似——  生:长江水。  生:似滚滚的长江水。  师:李白真想送知心朋友到——  生:到扬州。  生:到广陵。  师:题目就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孟浩然到广陵。  【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始终不放弃古诗本身的内涵,处处留心,让古诗自己“说话”。学生在前面几个片段学习之后,似乎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可是意犹未尽。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师生对话,引发学生和李、孟对话,让学生身心浸润在朋友的深情厚谊中。学生和孟浩然告别、和李白告别,也就读活了古诗。孟浩然乘船下扬州,应该是面朝前,即向东,他却朝西辞别。有悖于常理,但不悖于人情。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发现平常中的不同,诗意才能跃然纸上。学生和古诗成功对话,来自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朋友是双方的、朋友之情是相互的,如果只让学生单独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而没有意识到孟浩然对李白的深情,那么学生的体验是残缺的,是不可能深入的,学习古诗也就浮于字词表面,谈不上积累和运用了。课文学到这,与开头首尾相应,对题目的多样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联兴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 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的运用
  • 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的运用 奚 辉 "说话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的初步训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儿童从四.五岁到九.十岁,他们的模仿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 ...查看


  • 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1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第三课时 2月21日 总第14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插图和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理解成语及诗句的意思. 3.培养学生主动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有条理地进行介绍. 5. ...查看


  • 人教语文一下4[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案2
  • 编写者: 张芳 课 题: <古诗两首> 执教者: 时间: 2007.2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 眼前展现了一个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 的急切心情. 设计理 ...查看


  • 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为古诗插上想象的翅膀
  • 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 --为古诗插上想象的翅膀 徐 青 一.背景: 都说小孩子最富想象力,人长大了,似乎想象能力弱了,果真如此吗? <现代教师心理学基础>介绍认知类型时,介绍了"认知简化型":"他们往 ...查看


  • 登鹳雀楼的说课设计
  • <登鹳雀楼>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名诗.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查看


  • 从三个维度看[游园不值]的教学
  • 从三个维度看<游园不值>的教学 窦桂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寥寥几句的古诗怎能做到别有洞天.独辟蹊径?以自己的功底,面对传承千年的古诗,我常心生敬畏.十多年前,曾上过一次古诗的公开课教学,之后一直不敢碰它.这次,要领着教师研 ...查看


  • 口语交际找春天
  • 口语交际<找春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础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查看


  • 21古诗三首教案
  • 21 古诗三首 周家华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 ...查看


  •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夜书所见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古诗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重点难点:1.会认.会写生字.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