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4-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同舟共济 追求卓越

——同济大学2014-2015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一五年十月

前言

2014-2015学年,同济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体系,制定并发布《同济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征询意见稿)》,根据“把学生培养成怀抱全球、关心社会的完整(CIRCLE)的人”的理念,按课程的知识属性,同济大学通识教育分为文化传承与人格养成(Culture)、国际视野与文明交往(Internationalization)、社会责任与生命关怀(Responsibility)、创新思维与哲学智慧(Creativity)、领导素质与团队精神(Leadership)、生态文明与科技革命(Ecological)六大模块。2014-2015学年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完成总体布局,并建立了核心通识课教学团队、责任教授、教学型职称与教学名师培育联动制度。

学校举全校之力,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整合学校、社会、校友等各方资源,以“同济创业谷”为基地,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孵化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使得创新创业的种子深埋于心,能够在未来生根发芽。

此外,以“立标杆、补短板”为原则持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的建设工作。邀请国内知名的工程、医学和法学领域教育和教育管理专家,以及工程和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对“一拔尖三卓越”的25个专业进行了全面系统检查,找差距,谋对策。

本学年,学校新增“工程(土木)—法学”等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上海市首批国际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全面启动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改革,通过管理与服务架构调整,完成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和明晰定位,做到“小管理、大服务”,力争实现教学事务管理和服务的整合、协同、优化和高效。

《同舟共济 追求卓越——同济大学2014-2015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希望向社会如实、全面地反映2014-2015学年学校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所做的各项努力和本科教学质量现状,接受社会对同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监督,并希望社会各界不吝向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同济大学

2015年10月

目录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

1.1人才培养目标 ...................................................... 1

1.2学科专业设置 ...................................................... 2

1.3在校生规模 ........................................................ 3

1.4本科生源质量 ...................................................... 3

2 师资与条件保障...................................................... 5

2.1师资队伍 .......................................................... 5

2.2 教学经费.......................................................... 6

2.3 设施环境.......................................................... 7

3 本科教育教学....................................................... 10

3.1课程体系 ......................................................... 10

3.2课程教学 ......................................................... 11

3.3实践教学 ......................................................... 14

3.4德育教育 ......................................................... 16

3.5体育教育 ......................................................... 17

3.6创新创业教育 ..................................................... 19

3.7国际合作教育 ..................................................... 21

3.8教学建设与改革 ................................................... 22

4 管理与质量保证..................................................... 23

4.1教学管理与服务 ................................................... 23

4.2学生管理与服务 ................................................... 24

4.3毕业生状况 ....................................................... 25

4.4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 30

5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计划............................................... 34

附件目录............................................................. 36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人才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始终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均衡发展,在已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架构的基础上,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前后,学校的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等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并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方向迈进。学校发展的愿景与使命是:秉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立足于城市与生态、地球与环境、交通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科优势,顺应全球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传承过去、开启未来,确定建设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大学作为内涵式发展战略方向,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同济大学在“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和愿景指导下,确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是:“精英”代表学生的水平、能力和素养,“专业精英”反映与行业、专业的紧密结合;“社会栋梁”代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与国家、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历史使命感。“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具有以下五方面的鲜明特征:(1)扎实基础——具有厚重的科学基础和人文素养;(2)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新思维——具有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4)国际视野——具有全球意识,跨文化交流,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5)社会责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近年来,学校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及通识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期望同济学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关联领域、行业内,具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并具有健强的体魄、稳定的心理素质、综合的人文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的追求和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勇于开拓新的领域,不断追求卓越,能够负担未来几十年的社会重任。

1

1.2学科专业设置

同济大学的学科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哲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门类。目前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仅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仅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7个;有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7个,其中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包括26个工程领域。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9个。

目前学校有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专业78个,2014学年实际招生专业74个。目前招生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43.24%、理学16.22%、文法哲艺22.97%、经管13.51%、医4.05%。

2

图1:同济大学本科专业布局结构

1.3在校生规模

2014-2015学年,同济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为38396人,其中本科生17474人、硕士研究生13812人、博士研究生4524人、留学生2539人。另有函授、业余本科和专业生共12572人。折合在校生数为58562。

表1 2014-2015学年各类学生一览表

以上数据截至2015年9月30日。

*留学生数:指持外国护照,在我校学习时间在六个月及以上的外国公民。

● 折合在校生

=17474+13812*1.5+4524*2+2539*3+47+(11241+763)*0.3+(367+201)*0.1=58562

● 全日制在校生=17474+13812+4524+47+2539=38396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45.51%。17474名在校本科生中,一年级4072人,二年级4269人,三年级4441人,四年级4359人,五年级333人。

1.4本科生源质量

2014学年学校招生专业74个,按16个大类和24个专业进行招生,具体分布情况详见附件1。本科共录取4111人(含港澳台侨考生53人),比2013学年(4340人)减少229人,第一志愿录取比例和专业调剂率情况详见附件2。

2014级4111名新生中,农村考生835人,占20.31%;男生2560人,占62.27%,女生1551人,占37.73%;汉族考生3649人,占88.76%;上海考生681人,占16.57%。

3

按照学校录取分数线高出当地一批本科控制分数线60分的统计方法,第一批本科考生中高分考生为:理科2463人,占比99.52%;文科249人,占比85.57%。

理科高分生源除甘肃高分比例为83.3%外,其余均达到了100%;文科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招生的16省市中有12省市高分人数为100%。

自主招生计划招生835名,实际录取663名。所有自主招生对象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为-15.5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73%。其中“引航计划”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为-10.2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67%;“苗圃计划”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为-32.9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95%;“筑梦计划”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为-42.2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93%;“卓越联考”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7.3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68%。

4

2 师资与条件保障

2.1师资队伍

2014-2015学年,学校有教职工618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组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专任教师中有海外经历累计一年以上的有1047人。

本学年在编的专任教师为2770人,另有外聘教师654人,折合教师总数为3097人,折合在校生数58562。折合在校生与折合教师的比是18.91∶1。

从另一角度分析,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8396人,全日制在校生与在编专任教师的比为13.86∶1(2013学年为14.35:1);本科生与在编专任教师的比为6.31∶1(2013学年为6.71:1);学校目前招生的本科专业数是74个,平均每个专业拥有在编专任教师数为37.4人(2013学年为36.7人)。

学校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优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长期的关键任务,从“招聘-引进-培养-晋升-考核-续聘”等整个环节开展系统建设,在师资队伍的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缘、学位等方面已逐步形成良好的整体结构。按2014-2015学年的统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007人(2013学年为190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72人(2013学年为483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在编专任教师的89.49%(2013学年为89.3%);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职务的930人(2013学年为88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专业职务的1063人(2013学年为1018人),具有高级专业职务教师占在编专任教师的71.95%(2013学年为71.2%)。2014-2015学年在编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的结构详见附件3。

5

图2:2014-2015学年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图3:2014-2015学年专任教师学位情况

图4:2014-2015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2.2 教学经费

2014年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0642.67万元,其中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0929.34万元。共投入专项教学经费10689.84万元,其中本科专项教学经费5504.83万元。按本科在校生17474人计算,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1977.42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470.59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为537.98元。

6

图5:2011-2014年专项教学、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经费本科生均值对比

图6:2011-2014年实验、实习经费本科生均值对比

2.3 设施环境

1.校舍

根据2014年度的统计,学校产权总占地面积为2559260㎡,学校产权校舍总建筑面积为1717235㎡,绿化面积为913343㎡,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970044㎡,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332297㎡,学生食堂面积为38442㎡,学生宿舍面积354008㎡。

7

按全日制在校生数38396计算,生均占地面积66.65㎡、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5.26㎡、生均学生宿舍面积9.22㎡、生均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8.65㎡。

学校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教室总数943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383间。嘉定校区和四平路校区的教学楼均实现了空调全覆盖。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1808台(套),合计总值297707.96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9138.84万元,按折合在校生58562计算,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8万元。2014—2015学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台件数12831台(套),合计68474.08万元,新增总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23%。

2014-2015学年,学校有教学、科研实验室63个。新增国家级“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6个增加到7个;另外还建有2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科教学实验室用房总面积由2013年的129457㎡增加到131047㎡,本科生均实验室使用面积由7.19㎡增加到7.50㎡。

3.图书馆

同济大学图书馆包括四平路校区图书馆、沪西分馆、沪北分馆和嘉定校区图书馆等,总建筑面积66713㎡,拥有普通阅览座位6481个,专用电子阅览室座位332个,报告厅座位240个,普通阅览、专用电子阅览及报告厅座位共计7053个。另有院系和附属单位图书分馆及资料室48个,总面积6435㎡、阅览座位1213个。图书馆的流通阅览实行全开架,网上电子数字资源每天24小时开放。目前,书刊阅览服务时间每周达到98小时,假期也保证开放时间。2014年全年借还书(纸质)总量达224772册,当年本科生借出图书总量达167630册,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9.6册。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902513册,按折合在校生数58562计算,生均纸质图书66.64册。图书馆还拥有电子图书3516407种、电子期刊数据库124个。师生可通过校园网在各校区访问图书馆内的所有电子数字资源。

4.体育设施

学校建有攀岩馆、健美中心、健身房、篮球房、乒乓房、游泳池、手球馆、网球场等场馆设施,共有运动场面积141555㎡,其中室内面积15894㎡,室外面积125661㎡。此外,2014年新建成的四平校区体育馆,面积为8300㎡;尚在建设中的嘉定校区体育中心,面积为12963㎡。

5.数字化校园

8

学校实现了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基本全覆盖,2014学年校园网再次升级,主干

带宽已达2*10G,出口带宽从2.5G升级到3G,各校区间双万兆冗余互联;学校的网络存储空间总量从285T增加到310T,形成了覆盖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化综合服务体系。在基于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将“业务管理系统”、“教学辅助系统”和“综合服务系统”集成到统一的校园信息门户,师生能够方便地集中查询和处理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和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学校的公文数字化,并在VPN技术的支持下,使电子公文流转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局域网,提高了行政办公效率。

9

3 本科教育教学

3.1课程体系

按照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理念,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为4+M+3。其中“4”指本科阶段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M”为分别以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3”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这一培养模式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打通,统一安排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毕业论文,实施分阶段,多出口分流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可以多级进入、互相转换,提高效率,扎实基础,具有一体化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本科阶段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必修或选修)、公共选修课(即素质能力拓展课程选修)、实践环节(必修)。2014-2015学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推进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和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在201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学校明确本轮培养方案修订围绕“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在坚持和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前提下,推进按专业大类培养。要求各专业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凝炼专业特色,梳理和完善课程设置内涵,系统架构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同一大类各专业在大类培养期间必修课程设置完全一致;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继续深造等不同要求,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需求,在规定本专业各类课程结构中除必须修完相应课程外,在专业课程类应修学分中明确10%—15%的课程学分由学生自主选学。并要求各专业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深化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制定了“公共基础课学时要求及安排”,公共基础课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政、英语、体育、计算机,第二部分是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等。在第二部分根据专业大类分为理科Ⅰ、Ⅱ、Ⅲ、Ⅳ类,工科Ⅰ、Ⅱ、Ⅲ类,理工科类,设计类,经管类,文科类和医科类共12类。全部为必修,由各学院(系)根据“公共基础课学时要求及安排”设置和实施。

专业基础课全部必修,专业课为部分必修部分选修,公共选修课要求四年制不少于8学分,五年制不少于10学分。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企业实践、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军训、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等。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医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四年制集中实践环节必修不少于35学分,五年制集中实践环节必修不少于40学分,含创新能力拓10

展项目2学分。

依据《本科生创新能力拓展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各学院(系)创新能力拓展项目认定细则,以认定方式取得学分与成绩。

2015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毕业学分要求分别为:经济学、文学为173学分,哲学为166学分,法学为178学分,管理学为176学分,理学为177学分,工学四年制为189学分、五年制为223学分,医学五年制为257学分。四年制本科毕业生要求理论总学时平均为2200-2400,平均理论教学学分占平均总学分的80%左右,平均实践教学周数为35-37周。工学五年制毕业生要求理论总学时为3026学时、实践教学周数为45周,医学五年制毕业生要求理论总学时为3979学时、实践教学周为68周(详见附件4)。

3.2课程教学

2014-2015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课程3505门、8464门次,开课总学分为20693.5。开课门数、门次数和开课总学分比上一学年分别提高259门、661门次和1037.5学分。有本科生的28个学院(系)开课6904门次,开课总学分为18611.5,其中第一开课人为正教授(不含其它高级职称)授课(不含讲座)的总门次为1625门次,占开课总门次的23.54%;授课总学分为4891,占开课总学分的26.28%。各学院(系)第一开课人为正教授的授课情况详见附件5。本学年第一开课人为正教授(不含其它正高级职称)主讲本科课程共605人,副教授(不含其它副高级职称)主讲本科课程共843人。以我校各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正教授897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正教授占正教授数的67.45%;以我校各教学单位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2012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正副教授比例为72.22%。各学院(系)第一开课人是正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情况详见附件6。

图7:近2学年正教授开设本科生课程情况

新生研讨课以领略名师大家风范为导向,帮助新生尽快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确

11

立专业学习规划。本学年共开设300多个教授研讨专题。

2014-2015学年,新开本科课程(新增课号)总门数507、总门次为1182,较上一学年分别提升12.17%、84.11%。各学院(系)情况详见附件7。

图8:2014-2015学年新开本科课程

大力推进小班化教学成效明显,30人以下的小班授课(未包括选修课)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课门次的58.51%。

表4 近2学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班额统计情况

注:上表未包括任意选修课 2014-2015学年,《城市道路与交通》、《数学分析》、《口腔正畸学》等8门课程获得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立项资助。《环境概论》、《音乐艺术概论》和《女性心理素质提升》12

成为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陶艺设计》和《消费经济学》成为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优秀通选课。《城市阅读》、《生活中的博弈论》、《视觉、文化、创新》和《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发展》4门课程入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在MOOC课程建设中,已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项目管理》、《大学物理》等19门MOOC课程在爱课程网站上开班授课或已发出开课通知,其中《大学计算机》已有10152人在学习,《工程项目管理》已有6276人在学习。学校还积极探索在信息化背景下兼具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交通设计》、《工程力学》和《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三门课程通过超星慕课平台,面向在校本科生以MOOCs的形式开展个别指定班级的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城乡发展与规划概论》等首批8门示范性通识核心课程本学年已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第二批10余门示范性通识核心课程正在建设。已开设《城乡发展与规划概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暨校本课程,通过讲座、实地参观、分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建立起认识城市和研究城市的基本框架,在学生中引起良好的反响。并重点建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等思政类课程,针对不同课程内容融入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方法论、工程伦理等要素,形成课程多标签,一课多属性,以“名师进课堂”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13

3.3实践教学

学校构建并坚持实施的具有同济特色的全过程、递进式实践教育体系,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三个层次,贯穿本科教育的不同阶段,体现认识深化和实践能力递进式提高的全过程。第一层次为强化基本技能,主要对象为

一、二年级学生,包括基础实验、认识实习和技能训练课程。第二层次为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对象为三、四年级学生,主要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第三层次为参与创新实践,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实践,体验创新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教学基地、创新实践基地的活动,拓宽学分认定的渠道。

1.实验教学

2014-2015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课程共计465门,其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142门,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338门。本科全部课程中开设的实验项目数共计2689个,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1430个。46个各类教学实验室中的39个实验室开放了751个课外实验项目,包括学生自主实验、学生参与竞赛、学生参与课题、大型精密仪器,开放总人时数达41.37万。此外,学校注册的17个科研实验室以及分布于各个学院(系)为各课题组拥有的小型实验室基本上做到向本科生开放,主要形式是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生SITP、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测试以及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继2013-2014学年“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后,2014-2015学年,“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虚拟仿14

真实验教学中心。此外,学校坚持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专项和精品实验项目建设工作,在本学年审核批准立项73项,结题验收66项。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共4058项,其中结合实际的课题2623项,结合科研的1042项。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实际的课题占64.6%。

表5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分布情况(单位:项)

为保障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学校制(修)订有《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实施办法》等5个专门文件;并采取了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网络化;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执行毕业设计(论文)跨校互评,本学年共有120篇次毕业设计(论文)参与跨校互评。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1)学校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安排有集中实践教学阶段,从时间上保障了集中实习教学环节。2014-2015学年实践教学阶段,学校共组织实践教学活动511项(含军训),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21375人次,课程设计和大作业4093人次,认识实习为3148人次,专业实习9707人次和计算机上机为446人次,金工实习559人。

(2)根据合作的深度和主要职能不同,学校建立“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三个层次的递进式授牌管理体系。结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课程、企业专业讲座、联合毕业设计建设。2014年新增实习基地59个,截止2014年底有效实习基地为518个,其中承担卓越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任务的“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近253个,各学院系的实习基地数详见附件8。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28个基地被批准为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每年开设校企联合课程100多门,开设本科生工程讲座200多场,与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近500人次,2014年共聘请企业兼职师资369人。

4.创新能力培养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作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切入点,逐步形成了“课堂与实践教学—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三者良性互动的模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融入本科生创新能力拓展必修环节;将创新计划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层次;依托学校百年工程教育的实践特色和优势,结

15

合高水平科研,结合校企合作,结合国际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计划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和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试点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近年来,我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实现了从试点到普及、从量变到质变、从实践向创新的提升。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学院(系)项目-校级项目(SITP)-上海市级项目-国家级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和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体系,为每位本科生提供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2014年我校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0项,获得上海市创新创业项目150项,校级SITP立项514项,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实现全覆盖;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取得显著成绩,2014年参与国际竞赛24项,国家级学科竞赛66项,学校层面举办的学科竞赛18 项。参赛学生1.2万人次,获奖学生2200人次。其中,获国际级奖296人次、国家级奖689人次、省级奖541人次。

3.4德育教育

学校围绕“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各类青春励志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成才路径。近年来坚持不断完善一体两翼育人平台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育人工程,结合仪式教育、体验教育、朋辈教育等多种方式,充实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贯通。通过“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共忆峥嵘岁月,同筑梦想中国”杰出校友采访活动、“我的中国梦,我的青春梦”主题演讲比赛,“同铸中国梦•济扬中国情”品牌活动暨“同济人1+1”系列比赛等主题活动,将中国梦与学员们的个人发展相结合,鼓励他们向优秀校友学习,在榜样力量带动下,获得实现青春梦想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持,培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甘于奉献的思想情怀。2014年各项育人工程共完成培训36场,累计培训时间超过100小时,共有9000余人次接受培训。

16

2014-2015学年,先后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0余场,累计参与人次超过4万人次;举办“同舟讲坛”、“嘉园讲坛”、“枫林讲坛”、“青锋论坛”、“子曰讲坛”、“同济创业谷大讲堂”等各类讲坛讲座30余场,组织“枫林节”、“樱花季”、“毕业季”、“读书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2万余师生参与其中。在已有的11门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修养的通识类选修课基础上,2015年在两校区新开设“文化艺术类活动管理概述”和“舞台美术设计与技术管理”两门课程,将校园文化活动与课程教育相结合,实现一二课堂的有效互动。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围绕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重点开展“爱我中华”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和“书香同济”大学生读书文化节。开展“子曰讲坛”系列讲座类活动5场,“子曰我说”沙龙类活动10余场,“书香同济”读书沙龙10余场;结合传统节庆时间节点,以文化集市、展览、街头演出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清明书画”、端午“中华传统文化集市”集中展示、“重阳诗会”等活动;通过“一院一品”系列活动建设,打造女子学院“国风雅乐”等一系列院系精品活动;调动校内各类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充分联合我校传统文化社团,建立了中华传统文化社团微信群,促进了十余个传统文化社团结成了联盟,以优势富集效应在学生中扩大了这些传统文化社团的影响力。

3.5体育教育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终身受益”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运动生活习惯。一二年级设立体育必修课,项目内容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健美操、手球、攀岩、武术等20余门专项课程。三四年级设立体育选修课,开设健美操、攀岩、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网球等学生喜爱的课程,并对身体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特殊学生,开设保健班。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程,学生体质测试总体达标率从78%上升到91%。学校还建有“大学生身心健康拓展课堂”、“学生健康监测及咨询基地”等平台。

学校体育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拥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20余项体育单项协会。各协会在专业教师辅导下定期训练,并参加全国、上海市等不同形式、不同等级的比赛,为学校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同时,体育教学部还选派骨干教师下学院辅导工作,扶植各学院发展体育运动、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途径、丰富课余生活。学校的“一会一节三杯”,(每年一次学校运动会,一个体育节,“友谊杯”、“嘉园杯”和“枫林杯”三项传统体育杯赛)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品牌,形成“人人有活动、班班有比赛、院院有特色”的同济体育氛围和校园体育文化。

17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动足球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通识教育功能,制订了“三个四”足球人才培养计划,即培养40名品学兼优的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400名有足球特长的卓越人才,让每届4000名本科生都参与足球运动,感受到足球的魅力。《足球课程》已成为校级和上海市级精品课程。16人的足球教学团队中正教授4人,特聘教授1人(吴金贵),还有多名职业教练员和国家级裁判;足球运动场馆等软硬件设施先进,拥有6个11人制、2个8人制和5个5人制足球场。2014年,同济大学作为唯一的高校代表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此外,学校重点建设了足球、羽毛球、健身塑形、游泳等项目。2014年9月19日-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的第17届亚洲运动会上,同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获得3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18

3.6创新创业教育

“同济创业谷”围绕“催生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好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好的创新创业服务”的目标,促进“学校、企业、政府、社会、资本”五个要素全方位互动,打造大学校区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工程。实现创新创业实验室(innovation—x—lab)、宽松创意的工作坊(creative—workshop)、信息咨询中心(consulting—hub)、“微型秀场”(showing—stage)与宽容外部环境(tolerant—amenities)5个功能区域,为学生提供一个“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汇集创业力量、激发创业动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认为“同济创业谷”搭建的是一个平台,提供的是一片土壤,通过整合学校、社会、校友等各方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孵化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使得创新创业的种子深埋于心,能够在未来生根发芽。同济创业谷不仅为同济大学在校生、毕业生,甚至为非同济大学的人士提供创新创业培育和孵化服务,只要有金点子,有故事,就能获得同济创业谷的全方位的支持,从而为国家的创新创业事业做出贡献。学校针对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除了参加创业培训拿到创新学分外,在未来还可以拿到工商管理本科学士文凭,希望同济学子在创新创业上做得更好更扎实。

“同济创业谷”现已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链条的重要环节。通过点对点的信息宣传、创业谷致师生的每月一信、网上创业谷平台、院系创新创业基地对接等方式,聚焦学生自主项目、教师支持项目、企业委托项目、政府对接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等五大项目来源,共吸引来自全校28个院系202个具有“市场性、前瞻性、学科交叉性”的项目进行申报,通过评审考核,先后签约入驻项目团队59个,近300名学生成为首批“创业谷会员”。积极制定完善创业谷项目的创新学分认定方案,发挥学分引导作用,迈出一二课堂联动第一步;利用创新创业联席会议平台,围绕学校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调动教务、产业、团学、科研院等四个系统协调互动,推进学分、学时、学位及教师工作量认定等改革措施与创业谷项目及人才培育衔接。建立项目小秘书制度,帮助入驻项目团队发展。聘请30余位知名企业家为“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促进陪伴式的导师辅导。全年举办创业咨询、项目巡诊、创业讲堂、政策宣讲、创业沙龙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活动近200场,吸引8000余人次参与,实现创业谷“周周有活动、隔天有沙龙”,初步形成了由“创业起航点”、“创业蓄力池”、“创业加油站”、“创业实战场”、“创业起飞台”五部分构成模块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与四川成都龙泉驿区政府、投融资行业协会、中国(上海)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等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场地、设备、资金等社会资源,以积分制的方式为每个入驻项目提供5000元左右的引导性扶持

19

资金,助力创新创业梦想实现;与学校产业办、科技园、风投机构、创智天地等社会力量合作,不断畅通多元化的梦想放飞渠道,已有4个项目通过创业谷推介平台,争取融资220余万元,实现首批项目的商业转化。不断完善“网上创业谷”平台,连续发布“每日一咖”咨询200余期,利用同济创业谷网站实现了项目发布与资源对接的网上互联互通和场地、活动预约的智能化管理,推动了创业谷中创新创业资源跨地域、跨时间的覆盖。一年来,创业谷被校内外媒体的聚焦:《文汇报》头版头条《铺平校园到科技园最后一公里》、《上海教育》10版面专题聚焦同济创业谷、《青年报》以《给钱给学分,助学子专心修炼--同济创业谷为学子打通从创新到创业“最后一公里”》为题,分析创业谷建设成效。一年来,各类电视、平面媒体专题报道创业谷工作40余次。创业谷入选上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园,成为上海市创业咨询点、杨浦区首批上海市“青年中心”。

2014年,我校获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同济创业谷”获评上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园;同济大学创业基金全市排名第二,获“天使基金”表彰。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我校获3金1银2铜,列全国第9名。

2015年5月,“同济创业谷”荣获“上海百万青年成长计划”最佳青年人才工作项目。

20

3.7国际合作教育

依托我校中德工程学院、中法工程与管理学院、中意学院等8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本学年共培养中外双学位本科生260人,其中45人为留学生。除此之外,还有1500多人参加了为期数月不等的国(境)外交流学习,其中有33个项目89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赴国外参加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CSC项目),通过课程学习、联合设计、短期交流等形式融入到国际主流教育中。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水平,本学年共开设全英语教学课程238门,中英双语教学课程165门,德语课程38门,法语课程5门。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院还积极组织、推荐教师申报国家级、市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本学年学校共获批17门课程成为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3门课程成为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为提高学校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做出不懈的努力。截至本学年,学校已经拥有了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8门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

21

3.8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校对2014年的教学工作会议进行了改革,历时5个月。会议期间除全面梳理近两年本科教学工作,研究和部署下阶段本科教学工作任务外,共召开了包括2次校长专题会、24次工作会议、7次课程建设讨论会、2次高层研讨会在内的40余次各种专门会议,讨论了如何建设通识教育体系、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体系,如何设置教学岗位、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如何推进“一拔尖、三卓越”等议题。

围绕“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式启动“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同济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同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建设规划(暂行稿)》、《同济大学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通识教育体系核心课程规划(暂行稿)》、《同济大学艺术通识建设规划(暂行稿)》、《同济大学体育通识建设规划(暂行稿)》、《同济大学创新创业规划(暂行稿)》。

围绕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学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系统规划科教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构建科学的学生、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评价指标”的建设思路,形成1套工作制度、2个工作小组、3项实施方案和计划、1个平台和网站。

2014年,同济大学作为完成单位之一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20年磨一剑——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制度的创立与实践》获一等奖,独立完成的《全方位监控、多阶段跟踪、持续性改进、本研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建设与实践》等3个项目获二等奖。 22

4 管理与质量保证

4.1教学管理与服务

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分为运行管理系统和质量保证系统。由教务处、学院(系)共同组成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系统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由教务委员会、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17个职能部门和学院(系)共同构成的教学质量保证系统负责保障教学工作、监控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方面,深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和完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卓越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贯彻实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同济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做好本科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

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入学满半年的一年级学生可在按成绩绩点或高考成绩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报名申请转专业,按绩点方式转专业的学生一学年平均绩点(不包括第二学期实践教学周课程成绩)必须达到3.5及以上,按高考成绩转专业的学生高考成绩必须大于或等于我校在其高考省市录取其申请专业的最低分;二年级学生成绩达绩点4.2以上,也可申请调整专业,同时还为学习特别困难调整专业开辟特别通道。2014-2015学年度转专业373人,其中转专业转入最多的学院为土木工程学院70人,转出最多的院系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38人。

(1)课程成绩以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对应的绩点分别为5、4、3、2、0。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绩点;平均绩点=所学课程学分绩点之和所学课程学分之和。各学院(系)、各

年级学生平均绩点情况详见附件9。

(2)对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可以申请重修或补考,各学院(系)2014-2015学年重修和补考人数详见附件10和附件11。在校期间,考核成绩为良、中、及格的课程,学校允许学生重修一次,考核成绩不及格的课程重修次数不限。

(3)2014年,出国(境)游学(一个学期及以上时间)的人数为766人,占在校生本科生的4.08%。详见附件12。

(4)学校对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参与创新性试验及课题研取得成果等,学校制订有《同济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与拓展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23

4.2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和年级特点,以学生班级为基本单位,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和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实施了学生骨干专项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一支优秀的班长、团支书以及其他学生骨干队伍,推动班级建设。2014年,学校继续完善班长培训制度和交流机制,组织成立“同济大学班长联合会”,召开“同济-九校联盟班长论坛”活动,加强系统培训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班长执行力、胜任力,进而提高工作效能,发挥班干部的感召力和示范效应,加强优秀班级之间的展示和互动,加大班风学风推进力度。本学年度评选出学校“优良学风班”55个。

继“微同济”投入使用后,本学年“同济大学生”微信公众号正式成为信息发布和学生服务的平台。“同济大学生”以贴近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方式,持续推送了“同济好班长评选”、“优良学风班”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互动,充分发挥了网络新媒体的育人效应,润物无声地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领。

2014年,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彭婧同学当选2014年“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王旭峰老师获得“2014年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林旻在第三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24

4.3毕业生状况

1.毕业生情况

2015届共有本科毕业生4414人,毕业率为94.29%,学位授予率为93.77%(详见附件13)。

2.升学与就业情况

截至2014年底,2014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99%,其中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社会对同济毕业生的需求持续旺盛,共有2916家招聘单位在同济就业信息网上发布招聘信息(2013年为2815家),为2014届毕业生提供招聘职位9461个(2013年为7798个),总需求人数达92089人(2013年为89504人),需求比为10.53:1(2013年为9.33:1),其中,面对本科生的需求比达15.19:1(2013年为8.86:1)。

(1)2014届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派遣和考研,其中派遣占32.88%、考研占30.57%。近四年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详见图9。

25

图9:近四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

(2)与往年一样,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人数排在前三位的仍是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88.21%本科毕业生在这三类性质单位就业。详见图10。

图10:近四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3)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仍以华东地区为主,79.11%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在华东地区就业,其中在上海地区就业的人数为1129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0.38%,其余依次为广东、北京、江苏等省。

3.用人单位评价情况

2014年,共收集2246家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人才质量的调查与评价信息(2013年收集1582家),其中用人单位表示非常满意占37.69%的,表示比较满意的占57.42%。 26

(1)在毕业生人才质量的社会需求差距项目上,34.9%的用人单位表示同济大学毕业生符合其人才需求,暂未发现显著差距;但与前2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仍是用人单位在同济人才培养和企业自身需求中差距最显著的指标,其次为适应/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这也要求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更加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图11:2014年我校毕业生人才质量的社会需求差距对比图

(2)用人单位对于同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如图12所示。99%的用人单位对同济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都表示出高度评价。

图12:近三届调研用人单对我校毕业生人才质量综合评价汇总图

(3)与其他同类型高水平院校相比,68%的用人单位认为同济毕业生的优势在于理

27

论功底扎实和专业技能强,如图13所示。此后依次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领悟能力。

图13:2014年我校毕业生人才质量优势能力对比图

4.学生对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情况

近几年来,毕业生对学校和学院(系、所)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一直保持了较好的评价。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和学院(系)的就业服务等工作整体满意度分别达到98.27%和

图14:近五年就业服务满意度

(说明:“中心”是指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满意度”是指非常满意、满意以及基本满意三项指标的总和)

28

此外,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信息与市场方面资源总体满意度达96.11%,对学院(系)提供信息与市场方面资源的总体满意度达92.99%;对签约的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单位类型占97.55%、前景预期占96.96%、工作地点占96.32%和签约薪酬占90.97%。

5.就业指导与服务

学校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学校特点,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联动促进人才培养,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学校人才培养设置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问题,学校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为一体的联动体系,密切人才培养的源头和中间环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促进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共享,形成招生与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预评和预警制度。在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建立就业状况与人才培养的反馈联动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密切校企联系、稳定招聘市场,已形成一套建立和维护市场的长效机制。至2014-2015学年末共建立校内外就业实习、实训基地241个。举办2场综合大型招聘会,共410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1395个岗位,需求9638人,需求人数较上一年增加了457人;4场专业招聘会,共331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岗位数2160个,需求人数共计12522人;此外,还分别在嘉定校区和四平校区共举办369场专场宣讲会,较上一年增加了37场。

(2)协同推进基层就业,开阔毕业生择业视野

毕业生赴西部就业和基层就业意愿增强,具体表现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数量稳步增长”、“毕业生赴西部就业势头良好”、“录用选调生机制不断完善”等方面。在不断总结前期经验和完善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同济大学继续根据国家和地方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加强观念引导、发挥育人职能、创新推动模式、丰富服务内容,促进我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体系的纵深建设。通过与各地区组织部建立“定向考试录用选调生机制”、与各地区人事局签订“人才服务合作协议”、与西部重点单位签订“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协议”等多形式合作方式,加强合作、建立定向人才引进输送机制、完善适时的校地互访会晤机制,全面推动和实施人才战略。

(3)分类指导生涯规划,丰富生涯教育形式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生涯教育全覆盖、落实院系定点、提供多元分类职业生涯教育形式和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健全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拓宽就业择业视野。通

29

过面向全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发放《同济生涯教育讲堂》宣传册,以及建设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微博、微信平台和组织同济大学学生职业与发展协会等,使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求职探索、创新创业方面的学习,并积极参与实习招聘、企业参观、求职讲座等丰富多彩的生涯教育与实践活动。

(4)校院联合开展职业咨询与就业帮扶

近3年来,职业咨询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学校学生生涯发展个案辅导团队日常接待学生来电来访咨询,同时也接待学生预约面询,助力学生们的职业发展与规划。学校自2005年起开展就业促进工作(2007年命名为“手牵手”活动),以学生在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壁垒为着眼点,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经济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困育人工作。“手牵手”活动服务对象总计超过500人,为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就业服务。此外,根据“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精神和要求,动员各学院(系、所)做好我校相关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积极进行未就业毕业生和未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排摸统计和就业促进工作,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困难,努力做好协调和帮扶工作。

4.4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学校自2005年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起,质量保证活动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按照“检查—反馈—建设—改进—检查”的运行机制,2014年共下发监控表14份,处理教师、质管员、教务员以及督导反映有关教学的非正常情况60起,处理学生来信60余封。

1.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

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整体教学状况良好,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专业知识功底扎实,上课质量高,能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引导,展现了同济大学教师的优良师德师风。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很多教师备课认真充分,内容娴熟充实,重点难点突出,讲解思路清晰,课堂上精神面貌好,语速适中,语言精练流畅清晰,表述准确,感染力强。督导反映,大部分课程学生的出勤率高、听课参与度高,并且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 教学方式多样,能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交流和沟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思考联想,能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对于督导专家听课后发现的一些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及时组织督导专家进行跟踪听课,督促并帮助任课教师进行改进提高,对改进后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的,质管办会下发监控表责成相关学院拿出改进措施和办法;对于督导专家推荐的一些课堂教学有特色的课程将在学校的主要教学楼、学生30

宿舍以及选课网上进行公布。督导推荐的“课堂教学有特色的课程”2014-2015(一)学期为64门,2014-2015(二)学期为40门。目前,督导组的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程教学进行检查、督促和引导,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行检查监督;督导专家不仅对教师教学能力、基本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还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表6 2014-2015学年学校督导听课情况统计(本科)

课程教学质量方面,2014年根据《同济大学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检查评价的实施方案(试行)》,开展了对100门次的通识公选课的检查;以“课程教学效果、学生获益”为主要考察目标,根据《同济大学“名课优师”推选办法(试行)》,确定35人为同济大学第一期“名课优师,其中29人所授的课程为本科课程。“名课优师”自公布之日起三年内,若课程及上课教师均无变化的情况下,作为示范课程供其他教师学习观摩,且在开课学期,该课程的听课检查结果视为“优”,这一评价结果在对各学院(系)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考核以及教师职称评定中予以采纳。

考试试卷质量方面,2014年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试卷进行抽查,共抽调了高等数学(B)、普通物理(B)、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8门次课程的2013-2014学年期终考试试卷及相关材料,组织校内督导专家对试卷的批改质量进行检查,聘请校外担任同样课程的教授对出题质量进行评价。

学生评教工作,从教师教学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教学特色三方面,设立12项指标及1个开放性项目,学生通过学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15-16周时对本学期正在上的每一门课程逐项打分及进行文字描述;对于学生评教被评为合格和不合格的课程,由督导专家进行跟踪,帮助教师改进教学。2014-2015学年,被评课程中获优的占98.37%,获良的占1.37%,获中的占0.18%,评价为差占0.08%。

2.专业认证及专业评估

2014年度,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接受了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组织的的专业评估复评,交通工程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2015年上半年,邀请国内知名的工程、医学和法学领域教育和教育管理专家学者,以及工程和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对“一拔尖三卓越”的25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标准

31

—课程体系—师资条件—支撑保障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检查。

3.第四轮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情况

在2014年开展的“同济大学第四轮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与评价”中,共收集了有效调查表6937份。《同济大学第四轮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与评价总结报告》显示,与前三轮调查一样,用人单位、校内研究生导师,校友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四轮调查的结果均显示无论是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还是在校生、应届毕业生、校友,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都较为满意,但也不约而同地指出学校还需在强调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按照“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全面发展的人。

表7 同济大学第四轮人才培养质量调查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调查数据显示:

(1)2014届本科毕业生综合评价得分前三位是学校提供的图书(电子资源)、导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建议学校应进一步加强生活硬件设施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咨询,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人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2)校内研究生导师认为本科毕业于同济的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好、基础理论扎实、具备国际化视野。但需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精神及求知欲以及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3)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分别进行学习适应度调查。其中2013级(大一)学生适应度的调查显示,评分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我能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我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对大学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而位于后三位的分别是课后我会找老师解决问题、课堂上我能积极提问和回答老师的提问、辅导员、班主任经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而2012级(大二)学生适应度调查显示,评分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我开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能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和同学保32

持良好的关系,没有焦虑感和孤独感;位于后三位的分别是:我愿意主动与辅导员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专业入门辅导清楚传达培养目标,对我帮助很大、辅导员、班主任经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

(4)调查中对在同济大学就读满意度的测量设计为两个假设情境:如果再给您一次选择的机会,您是否愿意就读本校;如果再给您一次选择的机会,您是否愿意就读原专业。具体如图13所示。

图15:四轮调查中愿意就读本校/本专业的比例

学校将每年的调查与评价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按学院、学科、专业分别统计分析后逐一反馈,使来自不同视角的意见和和建议在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

此外,2014年7月,我校正式加入SERU国际联盟(Student Experience in Research University(SERU)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2015年上半年开展了第一轮同济大学SERU调查,通过对在校生学习参与、学生生活和目标、校园氛围、技术的使用、全球化技能与认知、个人背景及课程满意度等多个维度的网络调查,了解每位本科生就读期间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以把握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现状,促进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

33

5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计划

针对2013-201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学校在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中设立专门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强有力的改进措施:

制定《同济大学创新创业规划(暂行稿)》,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推进教育国家化,组织1500多人参加了为期数月不等的国(境)外交流学习,其中有89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赴国外参加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通过课程学习、联合设计、短期交流等形式融入到国际主流教育中。

不断加强人才工作主动性、系统性,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考核,着力建设完善人才梯队,主动出击赴海外招聘人才。2014年,学校5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3人),19人进入“青年千人计划”面试环节;5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3人入选上海领军人才。引进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门设立同济大学人才基金,首批基金用于支持基金委优青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外引智工作规模大、层次高、结构合理,共聘请长期专家120人,短期专家1757人次。

进一步加强推进文科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总体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文科科研进步明显,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后期资助2项;获人文社会科学省部级成果奖励6项,其中一等奖2项,启动 “德国研究智库”、“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建设。

试行教学型师资培育、聘任、考核制度,为教学团队和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打下基础。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各部门联合推进教职工的培养培训和支撑服务工作,形成一系列特色项目。区分教师类别和年龄层次,面向新进教师、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管理人员等开展专项培训。举办教师午餐沙龙、艺术人文沙龙、青年读书沙龙、学院开放日、青年教师素质拓展等活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制定《同济大学“名课优师”推选办法(试行)》,以“课程教学效果、学生获益”为主要考察目标,确定35人为同济大学第一期“名课优师”。

学校一贯坚持“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办学方针,在资源和政策上尽量向本科教育倾斜,但是,学校也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任务依然艰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体系尚不完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还需进一步提高。学校结合“十三五”规划制订,34

将进一步加强已实施的教学型师资岗位设置,逐步增加比例,梳理和完善教学学术岗位,提升教师教学投入的积极性,并建立长效的机制。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快建立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多元资金支持。

35

附件目录

附件1:2014年本科招生各学科门类分布情况

附件2:2014年本科招生一志愿录取率和调剂率

附件3:2014-2015学年同济大学师资队伍职称、学位、年龄分布 附件4:2014-2015学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各学科门类学分学时一览表 附件5:2014-2015学年各学院(系)教授授课情况

附件6:2014-2015学年主讲本科课程教授比例

附件7:2014-2015学年新开本科课程情况统计

附件8:2014年同济大学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附件9:2014-2015学年各学院(系)学生平均绩点分布情况 附件10:2014-2015学年各学院(系)学生重修人数和人次情况 附件11:2014-2015学年各学院(系)学生补考人数和人次情况 附件12:2014年各学院(系)本科生出国(境)交流统计表

附件13:各学院(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情况 附件14:各学院(系)2014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情36

同舟共济 追求卓越

——同济大学2014-2015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一五年十月

前言

2014-2015学年,同济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体系,制定并发布《同济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征询意见稿)》,根据“把学生培养成怀抱全球、关心社会的完整(CIRCLE)的人”的理念,按课程的知识属性,同济大学通识教育分为文化传承与人格养成(Culture)、国际视野与文明交往(Internationalization)、社会责任与生命关怀(Responsibility)、创新思维与哲学智慧(Creativity)、领导素质与团队精神(Leadership)、生态文明与科技革命(Ecological)六大模块。2014-2015学年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完成总体布局,并建立了核心通识课教学团队、责任教授、教学型职称与教学名师培育联动制度。

学校举全校之力,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整合学校、社会、校友等各方资源,以“同济创业谷”为基地,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孵化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使得创新创业的种子深埋于心,能够在未来生根发芽。

此外,以“立标杆、补短板”为原则持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的建设工作。邀请国内知名的工程、医学和法学领域教育和教育管理专家,以及工程和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对“一拔尖三卓越”的25个专业进行了全面系统检查,找差距,谋对策。

本学年,学校新增“工程(土木)—法学”等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上海市首批国际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全面启动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改革,通过管理与服务架构调整,完成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和明晰定位,做到“小管理、大服务”,力争实现教学事务管理和服务的整合、协同、优化和高效。

《同舟共济 追求卓越——同济大学2014-2015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希望向社会如实、全面地反映2014-2015学年学校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所做的各项努力和本科教学质量现状,接受社会对同济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监督,并希望社会各界不吝向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同济大学

2015年10月

目录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

1.1人才培养目标 ...................................................... 1

1.2学科专业设置 ...................................................... 2

1.3在校生规模 ........................................................ 3

1.4本科生源质量 ...................................................... 3

2 师资与条件保障...................................................... 5

2.1师资队伍 .......................................................... 5

2.2 教学经费.......................................................... 6

2.3 设施环境.......................................................... 7

3 本科教育教学....................................................... 10

3.1课程体系 ......................................................... 10

3.2课程教学 ......................................................... 11

3.3实践教学 ......................................................... 14

3.4德育教育 ......................................................... 16

3.5体育教育 ......................................................... 17

3.6创新创业教育 ..................................................... 19

3.7国际合作教育 ..................................................... 21

3.8教学建设与改革 ................................................... 22

4 管理与质量保证..................................................... 23

4.1教学管理与服务 ................................................... 23

4.2学生管理与服务 ................................................... 24

4.3毕业生状况 ....................................................... 25

4.4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 30

5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计划............................................... 34

附件目录............................................................. 36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人才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始终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均衡发展,在已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架构的基础上,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前后,学校的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等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并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方向迈进。学校发展的愿景与使命是:秉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立足于城市与生态、地球与环境、交通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科优势,顺应全球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传承过去、开启未来,确定建设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大学作为内涵式发展战略方向,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同济大学在“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和愿景指导下,确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是:“精英”代表学生的水平、能力和素养,“专业精英”反映与行业、专业的紧密结合;“社会栋梁”代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与国家、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历史使命感。“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具有以下五方面的鲜明特征:(1)扎实基础——具有厚重的科学基础和人文素养;(2)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新思维——具有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4)国际视野——具有全球意识,跨文化交流,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5)社会责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近年来,学校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及通识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期望同济学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关联领域、行业内,具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并具有健强的体魄、稳定的心理素质、综合的人文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的追求和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勇于开拓新的领域,不断追求卓越,能够负担未来几十年的社会重任。

1

1.2学科专业设置

同济大学的学科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哲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门类。目前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仅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仅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7个;有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7个,其中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包括26个工程领域。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9个。

目前学校有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专业78个,2014学年实际招生专业74个。目前招生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43.24%、理学16.22%、文法哲艺22.97%、经管13.51%、医4.05%。

2

图1:同济大学本科专业布局结构

1.3在校生规模

2014-2015学年,同济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为38396人,其中本科生17474人、硕士研究生13812人、博士研究生4524人、留学生2539人。另有函授、业余本科和专业生共12572人。折合在校生数为58562。

表1 2014-2015学年各类学生一览表

以上数据截至2015年9月30日。

*留学生数:指持外国护照,在我校学习时间在六个月及以上的外国公民。

● 折合在校生

=17474+13812*1.5+4524*2+2539*3+47+(11241+763)*0.3+(367+201)*0.1=58562

● 全日制在校生=17474+13812+4524+47+2539=38396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45.51%。17474名在校本科生中,一年级4072人,二年级4269人,三年级4441人,四年级4359人,五年级333人。

1.4本科生源质量

2014学年学校招生专业74个,按16个大类和24个专业进行招生,具体分布情况详见附件1。本科共录取4111人(含港澳台侨考生53人),比2013学年(4340人)减少229人,第一志愿录取比例和专业调剂率情况详见附件2。

2014级4111名新生中,农村考生835人,占20.31%;男生2560人,占62.27%,女生1551人,占37.73%;汉族考生3649人,占88.76%;上海考生681人,占16.57%。

3

按照学校录取分数线高出当地一批本科控制分数线60分的统计方法,第一批本科考生中高分考生为:理科2463人,占比99.52%;文科249人,占比85.57%。

理科高分生源除甘肃高分比例为83.3%外,其余均达到了100%;文科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招生的16省市中有12省市高分人数为100%。

自主招生计划招生835名,实际录取663名。所有自主招生对象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为-15.5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73%。其中“引航计划”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为-10.2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67%;“苗圃计划”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为-32.9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95%;“筑梦计划”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为-42.2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93%;“卓越联考”与普通本科投档线均差值-7.3分,投档线下学生人数占68%。

4

2 师资与条件保障

2.1师资队伍

2014-2015学年,学校有教职工618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组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专任教师中有海外经历累计一年以上的有1047人。

本学年在编的专任教师为2770人,另有外聘教师654人,折合教师总数为3097人,折合在校生数58562。折合在校生与折合教师的比是18.91∶1。

从另一角度分析,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8396人,全日制在校生与在编专任教师的比为13.86∶1(2013学年为14.35:1);本科生与在编专任教师的比为6.31∶1(2013学年为6.71:1);学校目前招生的本科专业数是74个,平均每个专业拥有在编专任教师数为37.4人(2013学年为36.7人)。

学校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优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长期的关键任务,从“招聘-引进-培养-晋升-考核-续聘”等整个环节开展系统建设,在师资队伍的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缘、学位等方面已逐步形成良好的整体结构。按2014-2015学年的统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007人(2013学年为190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72人(2013学年为483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在编专任教师的89.49%(2013学年为89.3%);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职务的930人(2013学年为88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专业职务的1063人(2013学年为1018人),具有高级专业职务教师占在编专任教师的71.95%(2013学年为71.2%)。2014-2015学年在编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的结构详见附件3。

5

图2:2014-2015学年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图3:2014-2015学年专任教师学位情况

图4:2014-2015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2.2 教学经费

2014年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0642.67万元,其中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0929.34万元。共投入专项教学经费10689.84万元,其中本科专项教学经费5504.83万元。按本科在校生17474人计算,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1977.42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470.59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为537.98元。

6

图5:2011-2014年专项教学、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经费本科生均值对比

图6:2011-2014年实验、实习经费本科生均值对比

2.3 设施环境

1.校舍

根据2014年度的统计,学校产权总占地面积为2559260㎡,学校产权校舍总建筑面积为1717235㎡,绿化面积为913343㎡,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970044㎡,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332297㎡,学生食堂面积为38442㎡,学生宿舍面积354008㎡。

7

按全日制在校生数38396计算,生均占地面积66.65㎡、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5.26㎡、生均学生宿舍面积9.22㎡、生均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8.65㎡。

学校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教室总数943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383间。嘉定校区和四平路校区的教学楼均实现了空调全覆盖。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1808台(套),合计总值297707.96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9138.84万元,按折合在校生58562计算,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8万元。2014—2015学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台件数12831台(套),合计68474.08万元,新增总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23%。

2014-2015学年,学校有教学、科研实验室63个。新增国家级“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6个增加到7个;另外还建有2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科教学实验室用房总面积由2013年的129457㎡增加到131047㎡,本科生均实验室使用面积由7.19㎡增加到7.50㎡。

3.图书馆

同济大学图书馆包括四平路校区图书馆、沪西分馆、沪北分馆和嘉定校区图书馆等,总建筑面积66713㎡,拥有普通阅览座位6481个,专用电子阅览室座位332个,报告厅座位240个,普通阅览、专用电子阅览及报告厅座位共计7053个。另有院系和附属单位图书分馆及资料室48个,总面积6435㎡、阅览座位1213个。图书馆的流通阅览实行全开架,网上电子数字资源每天24小时开放。目前,书刊阅览服务时间每周达到98小时,假期也保证开放时间。2014年全年借还书(纸质)总量达224772册,当年本科生借出图书总量达167630册,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9.6册。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902513册,按折合在校生数58562计算,生均纸质图书66.64册。图书馆还拥有电子图书3516407种、电子期刊数据库124个。师生可通过校园网在各校区访问图书馆内的所有电子数字资源。

4.体育设施

学校建有攀岩馆、健美中心、健身房、篮球房、乒乓房、游泳池、手球馆、网球场等场馆设施,共有运动场面积141555㎡,其中室内面积15894㎡,室外面积125661㎡。此外,2014年新建成的四平校区体育馆,面积为8300㎡;尚在建设中的嘉定校区体育中心,面积为12963㎡。

5.数字化校园

8

学校实现了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基本全覆盖,2014学年校园网再次升级,主干

带宽已达2*10G,出口带宽从2.5G升级到3G,各校区间双万兆冗余互联;学校的网络存储空间总量从285T增加到310T,形成了覆盖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数字化综合服务体系。在基于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将“业务管理系统”、“教学辅助系统”和“综合服务系统”集成到统一的校园信息门户,师生能够方便地集中查询和处理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和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学校的公文数字化,并在VPN技术的支持下,使电子公文流转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局域网,提高了行政办公效率。

9

3 本科教育教学

3.1课程体系

按照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理念,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为4+M+3。其中“4”指本科阶段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M”为分别以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3”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这一培养模式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打通,统一安排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毕业论文,实施分阶段,多出口分流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可以多级进入、互相转换,提高效率,扎实基础,具有一体化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本科阶段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必修或选修)、公共选修课(即素质能力拓展课程选修)、实践环节(必修)。2014-2015学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推进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和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在201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学校明确本轮培养方案修订围绕“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在坚持和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前提下,推进按专业大类培养。要求各专业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凝炼专业特色,梳理和完善课程设置内涵,系统架构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同一大类各专业在大类培养期间必修课程设置完全一致;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继续深造等不同要求,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需求,在规定本专业各类课程结构中除必须修完相应课程外,在专业课程类应修学分中明确10%—15%的课程学分由学生自主选学。并要求各专业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深化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制定了“公共基础课学时要求及安排”,公共基础课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政、英语、体育、计算机,第二部分是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等。在第二部分根据专业大类分为理科Ⅰ、Ⅱ、Ⅲ、Ⅳ类,工科Ⅰ、Ⅱ、Ⅲ类,理工科类,设计类,经管类,文科类和医科类共12类。全部为必修,由各学院(系)根据“公共基础课学时要求及安排”设置和实施。

专业基础课全部必修,专业课为部分必修部分选修,公共选修课要求四年制不少于8学分,五年制不少于10学分。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企业实践、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军训、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等。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医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四年制集中实践环节必修不少于35学分,五年制集中实践环节必修不少于40学分,含创新能力拓10

展项目2学分。

依据《本科生创新能力拓展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各学院(系)创新能力拓展项目认定细则,以认定方式取得学分与成绩。

2015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毕业学分要求分别为:经济学、文学为173学分,哲学为166学分,法学为178学分,管理学为176学分,理学为177学分,工学四年制为189学分、五年制为223学分,医学五年制为257学分。四年制本科毕业生要求理论总学时平均为2200-2400,平均理论教学学分占平均总学分的80%左右,平均实践教学周数为35-37周。工学五年制毕业生要求理论总学时为3026学时、实践教学周数为45周,医学五年制毕业生要求理论总学时为3979学时、实践教学周为68周(详见附件4)。

3.2课程教学

2014-2015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课程3505门、8464门次,开课总学分为20693.5。开课门数、门次数和开课总学分比上一学年分别提高259门、661门次和1037.5学分。有本科生的28个学院(系)开课6904门次,开课总学分为18611.5,其中第一开课人为正教授(不含其它高级职称)授课(不含讲座)的总门次为1625门次,占开课总门次的23.54%;授课总学分为4891,占开课总学分的26.28%。各学院(系)第一开课人为正教授的授课情况详见附件5。本学年第一开课人为正教授(不含其它正高级职称)主讲本科课程共605人,副教授(不含其它副高级职称)主讲本科课程共843人。以我校各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正教授897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正教授占正教授数的67.45%;以我校各教学单位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2012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正副教授比例为72.22%。各学院(系)第一开课人是正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情况详见附件6。

图7:近2学年正教授开设本科生课程情况

新生研讨课以领略名师大家风范为导向,帮助新生尽快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确

11

立专业学习规划。本学年共开设300多个教授研讨专题。

2014-2015学年,新开本科课程(新增课号)总门数507、总门次为1182,较上一学年分别提升12.17%、84.11%。各学院(系)情况详见附件7。

图8:2014-2015学年新开本科课程

大力推进小班化教学成效明显,30人以下的小班授课(未包括选修课)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课门次的58.51%。

表4 近2学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班额统计情况

注:上表未包括任意选修课 2014-2015学年,《城市道路与交通》、《数学分析》、《口腔正畸学》等8门课程获得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立项资助。《环境概论》、《音乐艺术概论》和《女性心理素质提升》12

成为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陶艺设计》和《消费经济学》成为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优秀通选课。《城市阅读》、《生活中的博弈论》、《视觉、文化、创新》和《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发展》4门课程入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在MOOC课程建设中,已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项目管理》、《大学物理》等19门MOOC课程在爱课程网站上开班授课或已发出开课通知,其中《大学计算机》已有10152人在学习,《工程项目管理》已有6276人在学习。学校还积极探索在信息化背景下兼具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交通设计》、《工程力学》和《大学生计算机基础》三门课程通过超星慕课平台,面向在校本科生以MOOCs的形式开展个别指定班级的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城乡发展与规划概论》等首批8门示范性通识核心课程本学年已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第二批10余门示范性通识核心课程正在建设。已开设《城乡发展与规划概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暨校本课程,通过讲座、实地参观、分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建立起认识城市和研究城市的基本框架,在学生中引起良好的反响。并重点建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等思政类课程,针对不同课程内容融入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方法论、工程伦理等要素,形成课程多标签,一课多属性,以“名师进课堂”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13

3.3实践教学

学校构建并坚持实施的具有同济特色的全过程、递进式实践教育体系,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三个层次,贯穿本科教育的不同阶段,体现认识深化和实践能力递进式提高的全过程。第一层次为强化基本技能,主要对象为

一、二年级学生,包括基础实验、认识实习和技能训练课程。第二层次为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对象为三、四年级学生,主要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第三层次为参与创新实践,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实践,体验创新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教学基地、创新实践基地的活动,拓宽学分认定的渠道。

1.实验教学

2014-2015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课程共计465门,其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142门,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338门。本科全部课程中开设的实验项目数共计2689个,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1430个。46个各类教学实验室中的39个实验室开放了751个课外实验项目,包括学生自主实验、学生参与竞赛、学生参与课题、大型精密仪器,开放总人时数达41.37万。此外,学校注册的17个科研实验室以及分布于各个学院(系)为各课题组拥有的小型实验室基本上做到向本科生开放,主要形式是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生SITP、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测试以及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继2013-2014学年“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后,2014-2015学年,“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虚拟仿14

真实验教学中心。此外,学校坚持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专项和精品实验项目建设工作,在本学年审核批准立项73项,结题验收66项。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共4058项,其中结合实际的课题2623项,结合科研的1042项。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实际的课题占64.6%。

表5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分布情况(单位:项)

为保障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学校制(修)订有《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实施办法》等5个专门文件;并采取了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网络化;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执行毕业设计(论文)跨校互评,本学年共有120篇次毕业设计(论文)参与跨校互评。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1)学校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安排有集中实践教学阶段,从时间上保障了集中实习教学环节。2014-2015学年实践教学阶段,学校共组织实践教学活动511项(含军训),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21375人次,课程设计和大作业4093人次,认识实习为3148人次,专业实习9707人次和计算机上机为446人次,金工实习559人。

(2)根据合作的深度和主要职能不同,学校建立“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三个层次的递进式授牌管理体系。结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课程、企业专业讲座、联合毕业设计建设。2014年新增实习基地59个,截止2014年底有效实习基地为518个,其中承担卓越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任务的“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近253个,各学院系的实习基地数详见附件8。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28个基地被批准为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每年开设校企联合课程100多门,开设本科生工程讲座200多场,与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近500人次,2014年共聘请企业兼职师资369人。

4.创新能力培养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作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切入点,逐步形成了“课堂与实践教学—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三者良性互动的模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融入本科生创新能力拓展必修环节;将创新计划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层次;依托学校百年工程教育的实践特色和优势,结

15

合高水平科研,结合校企合作,结合国际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计划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和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试点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近年来,我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实现了从试点到普及、从量变到质变、从实践向创新的提升。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学院(系)项目-校级项目(SITP)-上海市级项目-国家级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和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体系,为每位本科生提供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2014年我校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0项,获得上海市创新创业项目150项,校级SITP立项514项,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实现全覆盖;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取得显著成绩,2014年参与国际竞赛24项,国家级学科竞赛66项,学校层面举办的学科竞赛18 项。参赛学生1.2万人次,获奖学生2200人次。其中,获国际级奖296人次、国家级奖689人次、省级奖541人次。

3.4德育教育

学校围绕“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各类青春励志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成才路径。近年来坚持不断完善一体两翼育人平台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育人工程,结合仪式教育、体验教育、朋辈教育等多种方式,充实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贯通。通过“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共忆峥嵘岁月,同筑梦想中国”杰出校友采访活动、“我的中国梦,我的青春梦”主题演讲比赛,“同铸中国梦•济扬中国情”品牌活动暨“同济人1+1”系列比赛等主题活动,将中国梦与学员们的个人发展相结合,鼓励他们向优秀校友学习,在榜样力量带动下,获得实现青春梦想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持,培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甘于奉献的思想情怀。2014年各项育人工程共完成培训36场,累计培训时间超过100小时,共有9000余人次接受培训。

16

2014-2015学年,先后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0余场,累计参与人次超过4万人次;举办“同舟讲坛”、“嘉园讲坛”、“枫林讲坛”、“青锋论坛”、“子曰讲坛”、“同济创业谷大讲堂”等各类讲坛讲座30余场,组织“枫林节”、“樱花季”、“毕业季”、“读书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2万余师生参与其中。在已有的11门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修养的通识类选修课基础上,2015年在两校区新开设“文化艺术类活动管理概述”和“舞台美术设计与技术管理”两门课程,将校园文化活动与课程教育相结合,实现一二课堂的有效互动。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围绕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重点开展“爱我中华”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和“书香同济”大学生读书文化节。开展“子曰讲坛”系列讲座类活动5场,“子曰我说”沙龙类活动10余场,“书香同济”读书沙龙10余场;结合传统节庆时间节点,以文化集市、展览、街头演出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清明书画”、端午“中华传统文化集市”集中展示、“重阳诗会”等活动;通过“一院一品”系列活动建设,打造女子学院“国风雅乐”等一系列院系精品活动;调动校内各类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充分联合我校传统文化社团,建立了中华传统文化社团微信群,促进了十余个传统文化社团结成了联盟,以优势富集效应在学生中扩大了这些传统文化社团的影响力。

3.5体育教育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终身受益”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运动生活习惯。一二年级设立体育必修课,项目内容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健美操、手球、攀岩、武术等20余门专项课程。三四年级设立体育选修课,开设健美操、攀岩、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网球等学生喜爱的课程,并对身体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特殊学生,开设保健班。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程,学生体质测试总体达标率从78%上升到91%。学校还建有“大学生身心健康拓展课堂”、“学生健康监测及咨询基地”等平台。

学校体育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拥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20余项体育单项协会。各协会在专业教师辅导下定期训练,并参加全国、上海市等不同形式、不同等级的比赛,为学校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同时,体育教学部还选派骨干教师下学院辅导工作,扶植各学院发展体育运动、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途径、丰富课余生活。学校的“一会一节三杯”,(每年一次学校运动会,一个体育节,“友谊杯”、“嘉园杯”和“枫林杯”三项传统体育杯赛)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品牌,形成“人人有活动、班班有比赛、院院有特色”的同济体育氛围和校园体育文化。

17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动足球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通识教育功能,制订了“三个四”足球人才培养计划,即培养40名品学兼优的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400名有足球特长的卓越人才,让每届4000名本科生都参与足球运动,感受到足球的魅力。《足球课程》已成为校级和上海市级精品课程。16人的足球教学团队中正教授4人,特聘教授1人(吴金贵),还有多名职业教练员和国家级裁判;足球运动场馆等软硬件设施先进,拥有6个11人制、2个8人制和5个5人制足球场。2014年,同济大学作为唯一的高校代表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此外,学校重点建设了足球、羽毛球、健身塑形、游泳等项目。2014年9月19日-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的第17届亚洲运动会上,同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获得3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18

3.6创新创业教育

“同济创业谷”围绕“催生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好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好的创新创业服务”的目标,促进“学校、企业、政府、社会、资本”五个要素全方位互动,打造大学校区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工程。实现创新创业实验室(innovation—x—lab)、宽松创意的工作坊(creative—workshop)、信息咨询中心(consulting—hub)、“微型秀场”(showing—stage)与宽容外部环境(tolerant—amenities)5个功能区域,为学生提供一个“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汇集创业力量、激发创业动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认为“同济创业谷”搭建的是一个平台,提供的是一片土壤,通过整合学校、社会、校友等各方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孵化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使得创新创业的种子深埋于心,能够在未来生根发芽。同济创业谷不仅为同济大学在校生、毕业生,甚至为非同济大学的人士提供创新创业培育和孵化服务,只要有金点子,有故事,就能获得同济创业谷的全方位的支持,从而为国家的创新创业事业做出贡献。学校针对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除了参加创业培训拿到创新学分外,在未来还可以拿到工商管理本科学士文凭,希望同济学子在创新创业上做得更好更扎实。

“同济创业谷”现已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链条的重要环节。通过点对点的信息宣传、创业谷致师生的每月一信、网上创业谷平台、院系创新创业基地对接等方式,聚焦学生自主项目、教师支持项目、企业委托项目、政府对接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等五大项目来源,共吸引来自全校28个院系202个具有“市场性、前瞻性、学科交叉性”的项目进行申报,通过评审考核,先后签约入驻项目团队59个,近300名学生成为首批“创业谷会员”。积极制定完善创业谷项目的创新学分认定方案,发挥学分引导作用,迈出一二课堂联动第一步;利用创新创业联席会议平台,围绕学校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调动教务、产业、团学、科研院等四个系统协调互动,推进学分、学时、学位及教师工作量认定等改革措施与创业谷项目及人才培育衔接。建立项目小秘书制度,帮助入驻项目团队发展。聘请30余位知名企业家为“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促进陪伴式的导师辅导。全年举办创业咨询、项目巡诊、创业讲堂、政策宣讲、创业沙龙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活动近200场,吸引8000余人次参与,实现创业谷“周周有活动、隔天有沙龙”,初步形成了由“创业起航点”、“创业蓄力池”、“创业加油站”、“创业实战场”、“创业起飞台”五部分构成模块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与四川成都龙泉驿区政府、投融资行业协会、中国(上海)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等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场地、设备、资金等社会资源,以积分制的方式为每个入驻项目提供5000元左右的引导性扶持

19

资金,助力创新创业梦想实现;与学校产业办、科技园、风投机构、创智天地等社会力量合作,不断畅通多元化的梦想放飞渠道,已有4个项目通过创业谷推介平台,争取融资220余万元,实现首批项目的商业转化。不断完善“网上创业谷”平台,连续发布“每日一咖”咨询200余期,利用同济创业谷网站实现了项目发布与资源对接的网上互联互通和场地、活动预约的智能化管理,推动了创业谷中创新创业资源跨地域、跨时间的覆盖。一年来,创业谷被校内外媒体的聚焦:《文汇报》头版头条《铺平校园到科技园最后一公里》、《上海教育》10版面专题聚焦同济创业谷、《青年报》以《给钱给学分,助学子专心修炼--同济创业谷为学子打通从创新到创业“最后一公里”》为题,分析创业谷建设成效。一年来,各类电视、平面媒体专题报道创业谷工作40余次。创业谷入选上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园,成为上海市创业咨询点、杨浦区首批上海市“青年中心”。

2014年,我校获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同济创业谷”获评上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园;同济大学创业基金全市排名第二,获“天使基金”表彰。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我校获3金1银2铜,列全国第9名。

2015年5月,“同济创业谷”荣获“上海百万青年成长计划”最佳青年人才工作项目。

20

3.7国际合作教育

依托我校中德工程学院、中法工程与管理学院、中意学院等8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本学年共培养中外双学位本科生260人,其中45人为留学生。除此之外,还有1500多人参加了为期数月不等的国(境)外交流学习,其中有33个项目89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赴国外参加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CSC项目),通过课程学习、联合设计、短期交流等形式融入到国际主流教育中。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水平,本学年共开设全英语教学课程238门,中英双语教学课程165门,德语课程38门,法语课程5门。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院还积极组织、推荐教师申报国家级、市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本学年学校共获批17门课程成为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3门课程成为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为提高学校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做出不懈的努力。截至本学年,学校已经拥有了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8门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

21

3.8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校对2014年的教学工作会议进行了改革,历时5个月。会议期间除全面梳理近两年本科教学工作,研究和部署下阶段本科教学工作任务外,共召开了包括2次校长专题会、24次工作会议、7次课程建设讨论会、2次高层研讨会在内的40余次各种专门会议,讨论了如何建设通识教育体系、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体系,如何设置教学岗位、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如何推进“一拔尖、三卓越”等议题。

围绕“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式启动“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同济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同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建设规划(暂行稿)》、《同济大学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通识教育体系核心课程规划(暂行稿)》、《同济大学艺术通识建设规划(暂行稿)》、《同济大学体育通识建设规划(暂行稿)》、《同济大学创新创业规划(暂行稿)》。

围绕科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学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系统规划科教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构建科学的学生、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评价指标”的建设思路,形成1套工作制度、2个工作小组、3项实施方案和计划、1个平台和网站。

2014年,同济大学作为完成单位之一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20年磨一剑——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制度的创立与实践》获一等奖,独立完成的《全方位监控、多阶段跟踪、持续性改进、本研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建设与实践》等3个项目获二等奖。 22

4 管理与质量保证

4.1教学管理与服务

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分为运行管理系统和质量保证系统。由教务处、学院(系)共同组成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系统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由教务委员会、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17个职能部门和学院(系)共同构成的教学质量保证系统负责保障教学工作、监控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方面,深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和完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卓越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贯彻实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同济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做好本科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

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入学满半年的一年级学生可在按成绩绩点或高考成绩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报名申请转专业,按绩点方式转专业的学生一学年平均绩点(不包括第二学期实践教学周课程成绩)必须达到3.5及以上,按高考成绩转专业的学生高考成绩必须大于或等于我校在其高考省市录取其申请专业的最低分;二年级学生成绩达绩点4.2以上,也可申请调整专业,同时还为学习特别困难调整专业开辟特别通道。2014-2015学年度转专业373人,其中转专业转入最多的学院为土木工程学院70人,转出最多的院系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38人。

(1)课程成绩以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对应的绩点分别为5、4、3、2、0。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绩点;平均绩点=所学课程学分绩点之和所学课程学分之和。各学院(系)、各

年级学生平均绩点情况详见附件9。

(2)对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可以申请重修或补考,各学院(系)2014-2015学年重修和补考人数详见附件10和附件11。在校期间,考核成绩为良、中、及格的课程,学校允许学生重修一次,考核成绩不及格的课程重修次数不限。

(3)2014年,出国(境)游学(一个学期及以上时间)的人数为766人,占在校生本科生的4.08%。详见附件12。

(4)学校对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参与创新性试验及课题研取得成果等,学校制订有《同济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与拓展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23

4.2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和年级特点,以学生班级为基本单位,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和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实施了学生骨干专项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一支优秀的班长、团支书以及其他学生骨干队伍,推动班级建设。2014年,学校继续完善班长培训制度和交流机制,组织成立“同济大学班长联合会”,召开“同济-九校联盟班长论坛”活动,加强系统培训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班长执行力、胜任力,进而提高工作效能,发挥班干部的感召力和示范效应,加强优秀班级之间的展示和互动,加大班风学风推进力度。本学年度评选出学校“优良学风班”55个。

继“微同济”投入使用后,本学年“同济大学生”微信公众号正式成为信息发布和学生服务的平台。“同济大学生”以贴近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方式,持续推送了“同济好班长评选”、“优良学风班”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互动,充分发挥了网络新媒体的育人效应,润物无声地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领。

2014年,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彭婧同学当选2014年“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王旭峰老师获得“2014年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林旻在第三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24

4.3毕业生状况

1.毕业生情况

2015届共有本科毕业生4414人,毕业率为94.29%,学位授予率为93.77%(详见附件13)。

2.升学与就业情况

截至2014年底,2014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99%,其中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社会对同济毕业生的需求持续旺盛,共有2916家招聘单位在同济就业信息网上发布招聘信息(2013年为2815家),为2014届毕业生提供招聘职位9461个(2013年为7798个),总需求人数达92089人(2013年为89504人),需求比为10.53:1(2013年为9.33:1),其中,面对本科生的需求比达15.19:1(2013年为8.86:1)。

(1)2014届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派遣和考研,其中派遣占32.88%、考研占30.57%。近四年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详见图9。

25

图9:近四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

(2)与往年一样,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人数排在前三位的仍是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88.21%本科毕业生在这三类性质单位就业。详见图10。

图10:近四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3)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仍以华东地区为主,79.11%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在华东地区就业,其中在上海地区就业的人数为1129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0.38%,其余依次为广东、北京、江苏等省。

3.用人单位评价情况

2014年,共收集2246家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人才质量的调查与评价信息(2013年收集1582家),其中用人单位表示非常满意占37.69%的,表示比较满意的占57.42%。 26

(1)在毕业生人才质量的社会需求差距项目上,34.9%的用人单位表示同济大学毕业生符合其人才需求,暂未发现显著差距;但与前2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仍是用人单位在同济人才培养和企业自身需求中差距最显著的指标,其次为适应/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这也要求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更加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图11:2014年我校毕业生人才质量的社会需求差距对比图

(2)用人单位对于同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如图12所示。99%的用人单位对同济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都表示出高度评价。

图12:近三届调研用人单对我校毕业生人才质量综合评价汇总图

(3)与其他同类型高水平院校相比,68%的用人单位认为同济毕业生的优势在于理

27

论功底扎实和专业技能强,如图13所示。此后依次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领悟能力。

图13:2014年我校毕业生人才质量优势能力对比图

4.学生对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情况

近几年来,毕业生对学校和学院(系、所)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一直保持了较好的评价。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和学院(系)的就业服务等工作整体满意度分别达到98.27%和

图14:近五年就业服务满意度

(说明:“中心”是指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满意度”是指非常满意、满意以及基本满意三项指标的总和)

28

此外,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信息与市场方面资源总体满意度达96.11%,对学院(系)提供信息与市场方面资源的总体满意度达92.99%;对签约的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单位类型占97.55%、前景预期占96.96%、工作地点占96.32%和签约薪酬占90.97%。

5.就业指导与服务

学校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学校特点,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联动促进人才培养,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学校人才培养设置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问题,学校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为一体的联动体系,密切人才培养的源头和中间环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促进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共享,形成招生与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预评和预警制度。在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建立就业状况与人才培养的反馈联动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密切校企联系、稳定招聘市场,已形成一套建立和维护市场的长效机制。至2014-2015学年末共建立校内外就业实习、实训基地241个。举办2场综合大型招聘会,共410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1395个岗位,需求9638人,需求人数较上一年增加了457人;4场专业招聘会,共331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岗位数2160个,需求人数共计12522人;此外,还分别在嘉定校区和四平校区共举办369场专场宣讲会,较上一年增加了37场。

(2)协同推进基层就业,开阔毕业生择业视野

毕业生赴西部就业和基层就业意愿增强,具体表现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数量稳步增长”、“毕业生赴西部就业势头良好”、“录用选调生机制不断完善”等方面。在不断总结前期经验和完善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同济大学继续根据国家和地方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加强观念引导、发挥育人职能、创新推动模式、丰富服务内容,促进我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体系的纵深建设。通过与各地区组织部建立“定向考试录用选调生机制”、与各地区人事局签订“人才服务合作协议”、与西部重点单位签订“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协议”等多形式合作方式,加强合作、建立定向人才引进输送机制、完善适时的校地互访会晤机制,全面推动和实施人才战略。

(3)分类指导生涯规划,丰富生涯教育形式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奉献祖国建设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生涯教育全覆盖、落实院系定点、提供多元分类职业生涯教育形式和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健全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拓宽就业择业视野。通

29

过面向全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发放《同济生涯教育讲堂》宣传册,以及建设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微博、微信平台和组织同济大学学生职业与发展协会等,使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求职探索、创新创业方面的学习,并积极参与实习招聘、企业参观、求职讲座等丰富多彩的生涯教育与实践活动。

(4)校院联合开展职业咨询与就业帮扶

近3年来,职业咨询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学校学生生涯发展个案辅导团队日常接待学生来电来访咨询,同时也接待学生预约面询,助力学生们的职业发展与规划。学校自2005年起开展就业促进工作(2007年命名为“手牵手”活动),以学生在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壁垒为着眼点,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经济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困育人工作。“手牵手”活动服务对象总计超过500人,为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就业服务。此外,根据“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精神和要求,动员各学院(系、所)做好我校相关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积极进行未就业毕业生和未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排摸统计和就业促进工作,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困难,努力做好协调和帮扶工作。

4.4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学校自2005年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起,质量保证活动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按照“检查—反馈—建设—改进—检查”的运行机制,2014年共下发监控表14份,处理教师、质管员、教务员以及督导反映有关教学的非正常情况60起,处理学生来信60余封。

1.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

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整体教学状况良好,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专业知识功底扎实,上课质量高,能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引导,展现了同济大学教师的优良师德师风。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很多教师备课认真充分,内容娴熟充实,重点难点突出,讲解思路清晰,课堂上精神面貌好,语速适中,语言精练流畅清晰,表述准确,感染力强。督导反映,大部分课程学生的出勤率高、听课参与度高,并且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 教学方式多样,能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交流和沟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思考联想,能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对于督导专家听课后发现的一些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及时组织督导专家进行跟踪听课,督促并帮助任课教师进行改进提高,对改进后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的,质管办会下发监控表责成相关学院拿出改进措施和办法;对于督导专家推荐的一些课堂教学有特色的课程将在学校的主要教学楼、学生30

宿舍以及选课网上进行公布。督导推荐的“课堂教学有特色的课程”2014-2015(一)学期为64门,2014-2015(二)学期为40门。目前,督导组的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程教学进行检查、督促和引导,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行检查监督;督导专家不仅对教师教学能力、基本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还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表6 2014-2015学年学校督导听课情况统计(本科)

课程教学质量方面,2014年根据《同济大学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检查评价的实施方案(试行)》,开展了对100门次的通识公选课的检查;以“课程教学效果、学生获益”为主要考察目标,根据《同济大学“名课优师”推选办法(试行)》,确定35人为同济大学第一期“名课优师,其中29人所授的课程为本科课程。“名课优师”自公布之日起三年内,若课程及上课教师均无变化的情况下,作为示范课程供其他教师学习观摩,且在开课学期,该课程的听课检查结果视为“优”,这一评价结果在对各学院(系)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考核以及教师职称评定中予以采纳。

考试试卷质量方面,2014年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试卷进行抽查,共抽调了高等数学(B)、普通物理(B)、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8门次课程的2013-2014学年期终考试试卷及相关材料,组织校内督导专家对试卷的批改质量进行检查,聘请校外担任同样课程的教授对出题质量进行评价。

学生评教工作,从教师教学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教学特色三方面,设立12项指标及1个开放性项目,学生通过学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15-16周时对本学期正在上的每一门课程逐项打分及进行文字描述;对于学生评教被评为合格和不合格的课程,由督导专家进行跟踪,帮助教师改进教学。2014-2015学年,被评课程中获优的占98.37%,获良的占1.37%,获中的占0.18%,评价为差占0.08%。

2.专业认证及专业评估

2014年度,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接受了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组织的的专业评估复评,交通工程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2015年上半年,邀请国内知名的工程、医学和法学领域教育和教育管理专家学者,以及工程和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对“一拔尖三卓越”的25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标准

31

—课程体系—师资条件—支撑保障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检查。

3.第四轮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情况

在2014年开展的“同济大学第四轮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与评价”中,共收集了有效调查表6937份。《同济大学第四轮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与评价总结报告》显示,与前三轮调查一样,用人单位、校内研究生导师,校友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四轮调查的结果均显示无论是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还是在校生、应届毕业生、校友,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都较为满意,但也不约而同地指出学校还需在强调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按照“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全面发展的人。

表7 同济大学第四轮人才培养质量调查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调查数据显示:

(1)2014届本科毕业生综合评价得分前三位是学校提供的图书(电子资源)、导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建议学校应进一步加强生活硬件设施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咨询,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人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2)校内研究生导师认为本科毕业于同济的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好、基础理论扎实、具备国际化视野。但需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精神及求知欲以及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3)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分别进行学习适应度调查。其中2013级(大一)学生适应度的调查显示,评分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我能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我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对大学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而位于后三位的分别是课后我会找老师解决问题、课堂上我能积极提问和回答老师的提问、辅导员、班主任经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而2012级(大二)学生适应度调查显示,评分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我开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能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和同学保32

持良好的关系,没有焦虑感和孤独感;位于后三位的分别是:我愿意主动与辅导员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专业入门辅导清楚传达培养目标,对我帮助很大、辅导员、班主任经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

(4)调查中对在同济大学就读满意度的测量设计为两个假设情境:如果再给您一次选择的机会,您是否愿意就读本校;如果再给您一次选择的机会,您是否愿意就读原专业。具体如图13所示。

图15:四轮调查中愿意就读本校/本专业的比例

学校将每年的调查与评价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按学院、学科、专业分别统计分析后逐一反馈,使来自不同视角的意见和和建议在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

此外,2014年7月,我校正式加入SERU国际联盟(Student Experience in Research University(SERU)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2015年上半年开展了第一轮同济大学SERU调查,通过对在校生学习参与、学生生活和目标、校园氛围、技术的使用、全球化技能与认知、个人背景及课程满意度等多个维度的网络调查,了解每位本科生就读期间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以把握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现状,促进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

33

5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计划

针对2013-201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学校在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中设立专门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强有力的改进措施:

制定《同济大学创新创业规划(暂行稿)》,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推进教育国家化,组织1500多人参加了为期数月不等的国(境)外交流学习,其中有89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赴国外参加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通过课程学习、联合设计、短期交流等形式融入到国际主流教育中。

不断加强人才工作主动性、系统性,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考核,着力建设完善人才梯队,主动出击赴海外招聘人才。2014年,学校5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3人),19人进入“青年千人计划”面试环节;5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3人入选上海领军人才。引进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门设立同济大学人才基金,首批基金用于支持基金委优青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外引智工作规模大、层次高、结构合理,共聘请长期专家120人,短期专家1757人次。

进一步加强推进文科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总体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文科科研进步明显,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后期资助2项;获人文社会科学省部级成果奖励6项,其中一等奖2项,启动 “德国研究智库”、“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建设。

试行教学型师资培育、聘任、考核制度,为教学团队和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打下基础。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各部门联合推进教职工的培养培训和支撑服务工作,形成一系列特色项目。区分教师类别和年龄层次,面向新进教师、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管理人员等开展专项培训。举办教师午餐沙龙、艺术人文沙龙、青年读书沙龙、学院开放日、青年教师素质拓展等活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制定《同济大学“名课优师”推选办法(试行)》,以“课程教学效果、学生获益”为主要考察目标,确定35人为同济大学第一期“名课优师”。

学校一贯坚持“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办学方针,在资源和政策上尽量向本科教育倾斜,但是,学校也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任务依然艰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体系尚不完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还需进一步提高。学校结合“十三五”规划制订,34

将进一步加强已实施的教学型师资岗位设置,逐步增加比例,梳理和完善教学学术岗位,提升教师教学投入的积极性,并建立长效的机制。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快建立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多元资金支持。

35

附件目录

附件1:2014年本科招生各学科门类分布情况

附件2:2014年本科招生一志愿录取率和调剂率

附件3:2014-2015学年同济大学师资队伍职称、学位、年龄分布 附件4:2014-2015学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各学科门类学分学时一览表 附件5:2014-2015学年各学院(系)教授授课情况

附件6:2014-2015学年主讲本科课程教授比例

附件7:2014-2015学年新开本科课程情况统计

附件8:2014年同济大学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附件9:2014-2015学年各学院(系)学生平均绩点分布情况 附件10:2014-2015学年各学院(系)学生重修人数和人次情况 附件11:2014-2015学年各学院(系)学生补考人数和人次情况 附件12:2014年各学院(系)本科生出国(境)交流统计表

附件13:各学院(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情况 附件14:各学院(系)2014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情36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