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2002年5月第4卷第3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S outhe a s t Unive rs ity (Philosophy a nd S oc ia l S c ie nce )

 

M ay . 2002V o l 14N o 13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陶思炎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

[关键词]民俗; 变迁; 新理论

[摘 要]民俗变迁既表现为具象外显的形态变化, 又表现为抽象潜在的结构调整, 可从主体

空间的流动、民俗事象的更新和生活需要的增长去认识。为把握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需要提出“主体与时空流动论”、“民俗中心转移论”、“传统与现代磨合论”等新论, 以发展中国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K 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11X (2002) 0320128204

  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 始终处在变迁的过

程中。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更新而不断地消长演进, 始终适应并引导着人们的生活需要。民俗变迁是民俗功能演进的外化现象, 既有具象外显的形态变化, 又有抽象潜在的结构调整。民俗生活的“与时俱进”, 是个一复杂的文化过程, 把握当代民俗的变迁规律, 并加以理论的阐发, 不仅是学科发展的任务, 也是社会实践的要求。

调整, 必然引发民俗生活的变迁。

民俗变迁是一个由外部因素带动内部因素, 进而双向互动, 从而改变原有文化逻辑的过程, 它不是个别的、孤立的现象, 而是一般的整体的运动。因此, 民俗变迁的识解, , 找。

、变迁的标志

民俗变迁的标志可从外在形态的变化、内在功能的转移等方面去寻得。就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而

言, 可从“主体空间的流动”、“民俗事象的更新”和“生活需要的增长”等方面去加以认识。

1. 主体空间的流动“主体空间的流动”, 指主体原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被打破, 进入一个彼此相联、上下流动的开放空间。其主要潮流是从农村流向都市, 也包括其他人流群体的定向与多向的运动, 它们包括打工群(弃农从工者) 、商务群(外出经商者) 、学生群(外出求学者) 、海归群(归来的海外学子) 、游客群(旅游观光者) 等。就民俗变迁而言, 人口迁徙、民工大潮、旅游观光是主体空间流动的主要动因。三峡地区、西部沙漠化地区人口的整体远距离迁徙, 必将使他们原有的民俗生活发生转变, 以适应新的生存空间。民工大潮年年涌涨, 已达几千万之巨, 他们基本上都是中青年农民, 尤其以青年农民为主; 他们的流动一方面改变了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比例, 另一方面在乡村民俗的传承方面势必产生某些断环, 同时又将部分乡村习俗带入都市, 与都市民俗不断磨合。旅游业的兴盛, 几个“黄金周”的出现, 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游客大军, 也推进了民俗的变迁发展。庙会的恢复, 人造会

一、改革开放20, 快, 社会生产、革, 祖国山河日新月异。伴随着这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我国当代的民俗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城市民俗的比重逐步加大, 民俗作为资源走向了市场, 民俗旧死新生的汰选速率加大, 民俗应用的领域拓广, 民俗教育开始起步, 民俗保护意识增强, 对外来民俗的融摄力加大, 民间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等等。

究其变迁之因, 则是多因素的合力作用, 涉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思想解放、城市发展、科技进步、人口流动、国际接轨、教育普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等。由于民俗藉助传承人的习得而承传, 因此它在古代与现代、前辈与后辈间的形态不可能始终如一、分毫不差。传承人作为创造、传承、享用民俗事象、物象、意象的主体, 总是在其实际生活的时空背景下, 对作为客体(对象) 的民俗传统做出能动的判别与应用。新时期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民俗的传承背景和自然演进的节拍, 同时不断改造着传承主体, 并以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新眼界使他们成为文化新人。这样, 主体与客体的各自变化及其关系的

[收稿日期]2002-03-10

[作者简介]陶思炎(1947—) , 男,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民俗学, 民间艺术。

第3期陶思炎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129

节的兴办, 借用异地异族风物建造的民族园、民俗村, 各地民间艺术类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互市等, 也都从空间的流动方面显示了民俗的变迁。

民俗变迁的过程所揭示的民俗演进的特征是:从地域性到广域性, 从因袭性到时尚性, 从单一性到复合性。

所谓“从地域性到广域性”, 即随着空间的流动, 民俗的地方性逐步减弱, 而多地域的综合性则逐步显现出来; 所谓“从因袭性到时尚性”, 即因袭传统的民俗因素减少, 而带有潮流性、时尚性的民间风习正迅速传播; 所谓“从单一性到复合性”, 即源于农耕社会的, 或某一时一地的民俗, 在现代和后现代工业社会, 会因地域交通、民族融合、国际交流等因素而出现复合性状态。主体空间的流动, 推动着民俗文化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

2. 民俗事象的更新

村仍在传习。“宴会式”, 即到宾馆、饭店举办婚宴酬宾。“旅行式”, 即一对新人以外出旅行取代婚礼的其他仪式。“茶话式”, 即不办酒宴, 来宾边饮茶水, 边对新人说些祝贺与勉励的话语。“自娱式”, 指一对新人约来各自的同学、同事、朋友, 以歌舞、游戏的方式作为自己的婚礼。“集体式”, 指在纪念性节日, 在广场、体育馆等公共空间, 由某官方社团组织的多对新人的结婚仪式, 以倡导新事新办。“野炊式”, 指不搞宴会, 新人约上青年朋友们, 到山中或水边去, 以自炊或携带酒食的野餐方式作为婚礼的庆宴。“植树式”, 指结婚那天, 新人们到郊外种上一棵纪念树, 以绿化祖国的具体行动将自己与自然、社会联结在一起。“神前式”, 即新郎穿西服、结领带, 新娘披上白色婚纱, 在基督教堂内举行婚礼。“祭灵式”, 即新人们到烈士陵园或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束, 以缅怀为今天的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领证式”, 即一对新人双双去民政局登记结婚, 、国旗、鲜花、红地, 在证, , 费用仅18

[1], 指在上海、无锡已先行推出, 民政部

“民俗事象的更新”, 作为外显的形态变化, 是最

易使人感知民俗变迁的符号群。就当代民俗生活而言, 在岁时民俗、人生礼俗、饮食起居、交际游乐等方面, 都呈现出一些显著的变化, 展。

, 经历着一些变化:、封井、烧糁盆、祭祖先一类的习俗, 吃年夜饭的空间场所也不完全拘于家中, 在都市里已有相当多的家庭选择到宾馆、饭店去用年饭; 除夕的主题不再是燃烛守夜, 看电视成了主要的助兴活动; 拜年的方式更趋多样, 并借助现代通讯手段, 电话拜年、“伊妹儿”拜年、手机与寻呼机短信息拜年等越来越普遍; 春节不再困守家中, 举家出游, 去外地, 甚至到国外已渐成风气, 春节由“过年”已渐变为“度假”; 穿新衣、吃荤腥不再是“肥年”的标志, 人们已无法以物质消费区分“过年”与平素的不同, 文化消费与精神追求成为最令人关注的目标; 过年为“度阴”的信仰观念已经消逝, 神秘的禁忌大多也已淡化, 人们喜爱吉祥的象征文化, 以春联、年画、花灯、窗花、中国结等民艺物品装点春光融融的新年景象; 青少年的“压岁钱”不再用于放鞭炮、买玩具、吃零食, 而主要用于逛书店、进网吧、订报刊等文化消费上……

就婚俗来说, 当今的婚礼形式出现了不少变化, 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婚礼形式, 包括:家常式、宴会式、旅行式、茶话式、自娱式、集体式、野炊式、植树式、神前式、祭灵式、领证式、宣誓式、运动式等等。

“家常式”, 即在自宅内操办的婚礼, 这在广大乡

[2]

式, 它以宣誓声明来表达夫妻间庄严的承诺。“运动式”, 指新人参加某些特殊的体育活动或惊险项目以作为婚礼的仪式, 如跳伞、乘飞机遨游江山或穿越山洞、乘潜水球入海等。以上诸式大多反映着当今婚俗事象的变迁走向。

就丧葬民俗而言, 其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入土为安”的观念已经得到了改变。在都市已废除了木葬, 代之以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的新的葬法。例如, 以层叠的方式寄存骨灰盒的壁陵、塔陵, 已在镇江、苏州、南京等地出现, 上海有骨灰抛撒大海的“海葬”葬式, 而南京有骨灰抛撒扬子江的“江葬”活

[3]动。此外, 把骨灰埋于树下的“树葬”已受到倡导, 而将骨灰送到外层空间的“太空葬”在香港也已开始策划。

在交际礼俗方面, 贺寿以拍贺电、送鲜花、送蛋

糕取代了送寿联寿幛、寿面寿桃之礼, 人际交往也逐步地走向了时尚化。在居住方面, 四合院式的大杂院已基本不存, 民居正向楼群化、小区化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 家族关系和狭义的邻居关系将被小区文化所培育出的新型公共关系所取代, 并体现出民俗事象更新的成果。

3. 生活需要的增长

民俗事象形态与内涵的演变, 实际上是功能转化的结果, 也是在适应主体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文

130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卷

化调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 “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 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

[4]

的需要。”

(P 114)

三、变迁的前景与新理论的提出

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正使民俗传演中心发生着

转移, 其前景必然是由农村转向都市。都市是政治、经济、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的中心, 也将是民俗生活的中心。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曾使古代都市民俗走向辉煌, 从宋代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及周密《武林旧事》等著述和《清明上河图》等画卷中, 可看到中古时期都市民俗的繁盛图景。民俗中心从农村向都市的转移是一个虽有起伏, 但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 这一过程在当今的中国加快了演进节律。

随着现代大都市的发展, 以及都市圈的形成和农村城镇化的加快,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就总体而言, 农业型社会已面临弱化, 就民俗而言, 乡村的而城市的非农民俗, 、消费民俗等逐步而表现农业社会的岁时民俗、伦理民、生产民俗、信仰民俗、丧葬民俗等逐步走弱。以城市、乡村这传统的两大生存空间而论, 民俗中心在我国正经历着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 其结果是城市生活必将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

民俗变迁的前景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与主体的从业情况及空间分布密切相关, 与客体的变化互联互动。民俗变迁既是民俗文化的研究领域, 也是社会研究、城市研究的新课题, 它需要新的理论、视角与方法。从当今民俗变迁的实际出发, 应当提出并应用以下三个新的理论以发展中国民俗学, 即“主体与时空流动论”、“民俗中心转移论”和“传统与现代磨合论”。

“主体与时空流动论”, 着眼于民俗主体与民俗客体的各自变化及相互关系, 研究其内在的互动与制约机制, 探讨其单方与双方对变迁的影响。这一理论把主体与对象放在“流动”的框架内, 不作平面的静态分析, 而在双向或多向的动态背景下, 追踪民俗变迁的轨迹和其运动规律, 从流动的现象进入变迁的本质。

“民俗中心转移论”, 作为民俗变迁的方向性研究, 着重从总体、全局进行分析、判断, 把握中心及中心的转移。它既注意民俗运动的一般规律, 又注意某些阶段性的突变因素, 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抓住中心的所在及其位移趋向。这一理论在实践上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对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与城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

要”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决定着礼俗的功能, 也决定着礼俗的形态。其实, 早在两千多年前, 中国的荀子已看到需要与礼俗的直接关系, 他说:“凡礼, 事生, 饰欢也; 送死、饰哀也; 祭

(荀子・礼论》) 荀子当祀, 饰敬也; 师旅, 饰威也。”《年虽没说出“需要”、“功能”一类的语词, 但却表达出礼俗与人的需求之间的派生关系。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 又促使新的需要产生, 反映在民俗生活中亦是如此。对民俗来说, 这种需要主要反映为两种意识的增强, 即民俗资源意识和民俗保护意识。

“民俗资源意识”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与回味的需要和第三产业开发的需要的体现。这一意识在旅游市场、民艺产业、实践。各地民俗博物馆的开办、会节的组织等, 。拿南京近郊说, 、茶艺馆、婚俗馆、大作坊等, 形成一串各有主题、各具特色的农家民俗馆, 并连点成线, 合成乡土文化的游览区。此外, 高淳县利用久负盛名的“一字街”, 新辟画像砖博物馆、道画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 以古建筑、民俗实物、拓片、照片等展示当地厚重的民俗资源, 并在民俗、艺术、宗教的结合上现示出地方的特色。南京郊区和郊县在民俗旅游开发方面的努力, 虽还有待于完善和加强, 但体现了资源意识的更新。

“民俗保护意识”是针对社会变革中一些民俗文化正因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而迅速走向衰亡的现象而产生的忧患意识, 它尤其警惕对民俗文化作人为的毁损, 从维护民族与地方文化生态的立场出发, 强调对民俗传统的理解与珍视。例如, 近十年来城市改造的速度加快, 成片的老式民宅被拆毁, 代之以幢幢新楼, 其中不少有纪念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物价值的旧宅一毁而尽。于是, 民俗保护意识随之而生。扬州在拆除赞化宫等处的民居时、徐州在拆除户部山民居时, 均有有识之士出面力拒、上书呼吁, 表现出爱乡爱土的主人公意识与民俗保护意识。民俗保护在当前正从原先的抗议或呼吁逐步走向开发、抢救和立法, 实现从保护的意识向保护的行动的积极转变。

第3期陶思炎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131

市建设、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等都能提供重要的参考。“民俗中心”是一客观的存在, 其判别标准需要理论的概括, 其位移判断需要有指标体系的依据。

“传统与现代磨合论”, 立足于在外在民俗事象演变下, 内在民俗精神的延续与发展的事实。它把过去与现在、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新生看作既相分离, 又相联结的整体, 注意后者对前者的取舍与创新。民俗变迁不是“民俗革命”, 外显符号的变化往往是内在精神磨合的结果, 即便是作为“舶来品”的洋风俗, 如洋节日、洋礼俗等, 也都经历了接受与改造的潜在过程, 而融入国人的当代生活之中。这一理论旨在辩证地看待从前和现在、中国和外国等因素的互容性, 使变迁有迹可寻, 并能加以预测, 从而为文化创新的

实践提供思路。

笔者认为, 上述三理论不仅有助于民俗变迁的研究, 也有助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实践, 其体系的完善与应用, 在当今已成为一项有意义的任务。

[

参考文献]

[1]扬子晚报[1**********]1[2]扬子晚报[1**********]1

[3]陶思炎1中国都市的墓制走向[J ]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1

[4]马林诺夫斯基1文化论[M ]1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

社, 19871

On changes of con tem porary folk custom

TAO Si 2yan

(Colleg e of H um an ities , S ou theast U n N Ch Key words : fo lk cu stom ; ry

Abstract : bo th in concrete fo r m and in ab stract con structi on . A recogn iti on of these m ade in the respects of m ob ility of p eop le , renew al of fo lk cu stom and new dem ands fo r life . fo llow the changes and p rom o te the developm en t of Ch inese fo lk lo re , it is of ne 2, “tran sfo r m ati on of the cen ter of fo lk cu stom ”cessity to p ropo se new theo ries of “peop le and m ob ility ”and

“adju stm en t betw een traditi on and m odern is m ”. (上接第118页)

On the con struc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i n ad m i n itrative tran sgression of the law

YAN G J ie 2jun

(R esea rch Cen tre of Co mp a red L aw , S ou theast U n iversity , N anj ing 210096, Ch ina )

Key words :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 sub ject of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 ob 2

ject of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Abstract : A 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is the sam e as o ther un law fu l p ractice in the con struc 2ti on of sub ject and ob ject . T he difference lies in the in ternal con structi on of sub ject . T he sub ject of adm in is 2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con sists of tw o parts :one is the sub ject of official o rgan izati on , and the o ther is the sub ject of individual adm in istrato rs w ho conduct actual un law fu l p ractice . Con sequen tly , the sub ject of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falls in to tw o typ es :the ex ternal sub ject and the in ternal sub ject . T he ob ject of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refers to the social relati on s p ro tected by the adm in istrative law , . e . the law fu l adm in istrative relati on s . O ne criteri on fo r judging the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i

law is to see w hether ob ject concerned is vi o lated .

2002年5月第4卷第3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S outhe a s t Unive rs ity (Philosophy a nd S oc ia l S c ie nce )

 

M ay . 2002V o l 14N o 13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陶思炎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

[关键词]民俗; 变迁; 新理论

[摘 要]民俗变迁既表现为具象外显的形态变化, 又表现为抽象潜在的结构调整, 可从主体

空间的流动、民俗事象的更新和生活需要的增长去认识。为把握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需要提出“主体与时空流动论”、“民俗中心转移论”、“传统与现代磨合论”等新论, 以发展中国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K 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11X (2002) 0320128204

  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 始终处在变迁的过

程中。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更新而不断地消长演进, 始终适应并引导着人们的生活需要。民俗变迁是民俗功能演进的外化现象, 既有具象外显的形态变化, 又有抽象潜在的结构调整。民俗生活的“与时俱进”, 是个一复杂的文化过程, 把握当代民俗的变迁规律, 并加以理论的阐发, 不仅是学科发展的任务, 也是社会实践的要求。

调整, 必然引发民俗生活的变迁。

民俗变迁是一个由外部因素带动内部因素, 进而双向互动, 从而改变原有文化逻辑的过程, 它不是个别的、孤立的现象, 而是一般的整体的运动。因此, 民俗变迁的识解, , 找。

、变迁的标志

民俗变迁的标志可从外在形态的变化、内在功能的转移等方面去寻得。就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而

言, 可从“主体空间的流动”、“民俗事象的更新”和“生活需要的增长”等方面去加以认识。

1. 主体空间的流动“主体空间的流动”, 指主体原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被打破, 进入一个彼此相联、上下流动的开放空间。其主要潮流是从农村流向都市, 也包括其他人流群体的定向与多向的运动, 它们包括打工群(弃农从工者) 、商务群(外出经商者) 、学生群(外出求学者) 、海归群(归来的海外学子) 、游客群(旅游观光者) 等。就民俗变迁而言, 人口迁徙、民工大潮、旅游观光是主体空间流动的主要动因。三峡地区、西部沙漠化地区人口的整体远距离迁徙, 必将使他们原有的民俗生活发生转变, 以适应新的生存空间。民工大潮年年涌涨, 已达几千万之巨, 他们基本上都是中青年农民, 尤其以青年农民为主; 他们的流动一方面改变了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比例, 另一方面在乡村民俗的传承方面势必产生某些断环, 同时又将部分乡村习俗带入都市, 与都市民俗不断磨合。旅游业的兴盛, 几个“黄金周”的出现, 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游客大军, 也推进了民俗的变迁发展。庙会的恢复, 人造会

一、改革开放20, 快, 社会生产、革, 祖国山河日新月异。伴随着这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我国当代的民俗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城市民俗的比重逐步加大, 民俗作为资源走向了市场, 民俗旧死新生的汰选速率加大, 民俗应用的领域拓广, 民俗教育开始起步, 民俗保护意识增强, 对外来民俗的融摄力加大, 民间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等等。

究其变迁之因, 则是多因素的合力作用, 涉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思想解放、城市发展、科技进步、人口流动、国际接轨、教育普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等。由于民俗藉助传承人的习得而承传, 因此它在古代与现代、前辈与后辈间的形态不可能始终如一、分毫不差。传承人作为创造、传承、享用民俗事象、物象、意象的主体, 总是在其实际生活的时空背景下, 对作为客体(对象) 的民俗传统做出能动的判别与应用。新时期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民俗的传承背景和自然演进的节拍, 同时不断改造着传承主体, 并以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新眼界使他们成为文化新人。这样, 主体与客体的各自变化及其关系的

[收稿日期]2002-03-10

[作者简介]陶思炎(1947—) , 男,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民俗学, 民间艺术。

第3期陶思炎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129

节的兴办, 借用异地异族风物建造的民族园、民俗村, 各地民间艺术类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互市等, 也都从空间的流动方面显示了民俗的变迁。

民俗变迁的过程所揭示的民俗演进的特征是:从地域性到广域性, 从因袭性到时尚性, 从单一性到复合性。

所谓“从地域性到广域性”, 即随着空间的流动, 民俗的地方性逐步减弱, 而多地域的综合性则逐步显现出来; 所谓“从因袭性到时尚性”, 即因袭传统的民俗因素减少, 而带有潮流性、时尚性的民间风习正迅速传播; 所谓“从单一性到复合性”, 即源于农耕社会的, 或某一时一地的民俗, 在现代和后现代工业社会, 会因地域交通、民族融合、国际交流等因素而出现复合性状态。主体空间的流动, 推动着民俗文化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

2. 民俗事象的更新

村仍在传习。“宴会式”, 即到宾馆、饭店举办婚宴酬宾。“旅行式”, 即一对新人以外出旅行取代婚礼的其他仪式。“茶话式”, 即不办酒宴, 来宾边饮茶水, 边对新人说些祝贺与勉励的话语。“自娱式”, 指一对新人约来各自的同学、同事、朋友, 以歌舞、游戏的方式作为自己的婚礼。“集体式”, 指在纪念性节日, 在广场、体育馆等公共空间, 由某官方社团组织的多对新人的结婚仪式, 以倡导新事新办。“野炊式”, 指不搞宴会, 新人约上青年朋友们, 到山中或水边去, 以自炊或携带酒食的野餐方式作为婚礼的庆宴。“植树式”, 指结婚那天, 新人们到郊外种上一棵纪念树, 以绿化祖国的具体行动将自己与自然、社会联结在一起。“神前式”, 即新郎穿西服、结领带, 新娘披上白色婚纱, 在基督教堂内举行婚礼。“祭灵式”, 即新人们到烈士陵园或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束, 以缅怀为今天的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领证式”, 即一对新人双双去民政局登记结婚, 、国旗、鲜花、红地, 在证, , 费用仅18

[1], 指在上海、无锡已先行推出, 民政部

“民俗事象的更新”, 作为外显的形态变化, 是最

易使人感知民俗变迁的符号群。就当代民俗生活而言, 在岁时民俗、人生礼俗、饮食起居、交际游乐等方面, 都呈现出一些显著的变化, 展。

, 经历着一些变化:、封井、烧糁盆、祭祖先一类的习俗, 吃年夜饭的空间场所也不完全拘于家中, 在都市里已有相当多的家庭选择到宾馆、饭店去用年饭; 除夕的主题不再是燃烛守夜, 看电视成了主要的助兴活动; 拜年的方式更趋多样, 并借助现代通讯手段, 电话拜年、“伊妹儿”拜年、手机与寻呼机短信息拜年等越来越普遍; 春节不再困守家中, 举家出游, 去外地, 甚至到国外已渐成风气, 春节由“过年”已渐变为“度假”; 穿新衣、吃荤腥不再是“肥年”的标志, 人们已无法以物质消费区分“过年”与平素的不同, 文化消费与精神追求成为最令人关注的目标; 过年为“度阴”的信仰观念已经消逝, 神秘的禁忌大多也已淡化, 人们喜爱吉祥的象征文化, 以春联、年画、花灯、窗花、中国结等民艺物品装点春光融融的新年景象; 青少年的“压岁钱”不再用于放鞭炮、买玩具、吃零食, 而主要用于逛书店、进网吧、订报刊等文化消费上……

就婚俗来说, 当今的婚礼形式出现了不少变化, 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婚礼形式, 包括:家常式、宴会式、旅行式、茶话式、自娱式、集体式、野炊式、植树式、神前式、祭灵式、领证式、宣誓式、运动式等等。

“家常式”, 即在自宅内操办的婚礼, 这在广大乡

[2]

式, 它以宣誓声明来表达夫妻间庄严的承诺。“运动式”, 指新人参加某些特殊的体育活动或惊险项目以作为婚礼的仪式, 如跳伞、乘飞机遨游江山或穿越山洞、乘潜水球入海等。以上诸式大多反映着当今婚俗事象的变迁走向。

就丧葬民俗而言, 其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入土为安”的观念已经得到了改变。在都市已废除了木葬, 代之以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的新的葬法。例如, 以层叠的方式寄存骨灰盒的壁陵、塔陵, 已在镇江、苏州、南京等地出现, 上海有骨灰抛撒大海的“海葬”葬式, 而南京有骨灰抛撒扬子江的“江葬”活

[3]动。此外, 把骨灰埋于树下的“树葬”已受到倡导, 而将骨灰送到外层空间的“太空葬”在香港也已开始策划。

在交际礼俗方面, 贺寿以拍贺电、送鲜花、送蛋

糕取代了送寿联寿幛、寿面寿桃之礼, 人际交往也逐步地走向了时尚化。在居住方面, 四合院式的大杂院已基本不存, 民居正向楼群化、小区化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 家族关系和狭义的邻居关系将被小区文化所培育出的新型公共关系所取代, 并体现出民俗事象更新的成果。

3. 生活需要的增长

民俗事象形态与内涵的演变, 实际上是功能转化的结果, 也是在适应主体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文

130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卷

化调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 “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 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

[4]

的需要。”

(P 114)

三、变迁的前景与新理论的提出

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正使民俗传演中心发生着

转移, 其前景必然是由农村转向都市。都市是政治、经济、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的中心, 也将是民俗生活的中心。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曾使古代都市民俗走向辉煌, 从宋代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及周密《武林旧事》等著述和《清明上河图》等画卷中, 可看到中古时期都市民俗的繁盛图景。民俗中心从农村向都市的转移是一个虽有起伏, 但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 这一过程在当今的中国加快了演进节律。

随着现代大都市的发展, 以及都市圈的形成和农村城镇化的加快,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就总体而言, 农业型社会已面临弱化, 就民俗而言, 乡村的而城市的非农民俗, 、消费民俗等逐步而表现农业社会的岁时民俗、伦理民、生产民俗、信仰民俗、丧葬民俗等逐步走弱。以城市、乡村这传统的两大生存空间而论, 民俗中心在我国正经历着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 其结果是城市生活必将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

民俗变迁的前景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与主体的从业情况及空间分布密切相关, 与客体的变化互联互动。民俗变迁既是民俗文化的研究领域, 也是社会研究、城市研究的新课题, 它需要新的理论、视角与方法。从当今民俗变迁的实际出发, 应当提出并应用以下三个新的理论以发展中国民俗学, 即“主体与时空流动论”、“民俗中心转移论”和“传统与现代磨合论”。

“主体与时空流动论”, 着眼于民俗主体与民俗客体的各自变化及相互关系, 研究其内在的互动与制约机制, 探讨其单方与双方对变迁的影响。这一理论把主体与对象放在“流动”的框架内, 不作平面的静态分析, 而在双向或多向的动态背景下, 追踪民俗变迁的轨迹和其运动规律, 从流动的现象进入变迁的本质。

“民俗中心转移论”, 作为民俗变迁的方向性研究, 着重从总体、全局进行分析、判断, 把握中心及中心的转移。它既注意民俗运动的一般规律, 又注意某些阶段性的突变因素, 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抓住中心的所在及其位移趋向。这一理论在实践上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对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与城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

要”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决定着礼俗的功能, 也决定着礼俗的形态。其实, 早在两千多年前, 中国的荀子已看到需要与礼俗的直接关系, 他说:“凡礼, 事生, 饰欢也; 送死、饰哀也; 祭

(荀子・礼论》) 荀子当祀, 饰敬也; 师旅, 饰威也。”《年虽没说出“需要”、“功能”一类的语词, 但却表达出礼俗与人的需求之间的派生关系。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 又促使新的需要产生, 反映在民俗生活中亦是如此。对民俗来说, 这种需要主要反映为两种意识的增强, 即民俗资源意识和民俗保护意识。

“民俗资源意识”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与回味的需要和第三产业开发的需要的体现。这一意识在旅游市场、民艺产业、实践。各地民俗博物馆的开办、会节的组织等, 。拿南京近郊说, 、茶艺馆、婚俗馆、大作坊等, 形成一串各有主题、各具特色的农家民俗馆, 并连点成线, 合成乡土文化的游览区。此外, 高淳县利用久负盛名的“一字街”, 新辟画像砖博物馆、道画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 以古建筑、民俗实物、拓片、照片等展示当地厚重的民俗资源, 并在民俗、艺术、宗教的结合上现示出地方的特色。南京郊区和郊县在民俗旅游开发方面的努力, 虽还有待于完善和加强, 但体现了资源意识的更新。

“民俗保护意识”是针对社会变革中一些民俗文化正因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而迅速走向衰亡的现象而产生的忧患意识, 它尤其警惕对民俗文化作人为的毁损, 从维护民族与地方文化生态的立场出发, 强调对民俗传统的理解与珍视。例如, 近十年来城市改造的速度加快, 成片的老式民宅被拆毁, 代之以幢幢新楼, 其中不少有纪念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物价值的旧宅一毁而尽。于是, 民俗保护意识随之而生。扬州在拆除赞化宫等处的民居时、徐州在拆除户部山民居时, 均有有识之士出面力拒、上书呼吁, 表现出爱乡爱土的主人公意识与民俗保护意识。民俗保护在当前正从原先的抗议或呼吁逐步走向开发、抢救和立法, 实现从保护的意识向保护的行动的积极转变。

第3期陶思炎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131

市建设、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等都能提供重要的参考。“民俗中心”是一客观的存在, 其判别标准需要理论的概括, 其位移判断需要有指标体系的依据。

“传统与现代磨合论”, 立足于在外在民俗事象演变下, 内在民俗精神的延续与发展的事实。它把过去与现在、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新生看作既相分离, 又相联结的整体, 注意后者对前者的取舍与创新。民俗变迁不是“民俗革命”, 外显符号的变化往往是内在精神磨合的结果, 即便是作为“舶来品”的洋风俗, 如洋节日、洋礼俗等, 也都经历了接受与改造的潜在过程, 而融入国人的当代生活之中。这一理论旨在辩证地看待从前和现在、中国和外国等因素的互容性, 使变迁有迹可寻, 并能加以预测, 从而为文化创新的

实践提供思路。

笔者认为, 上述三理论不仅有助于民俗变迁的研究, 也有助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实践, 其体系的完善与应用, 在当今已成为一项有意义的任务。

[

参考文献]

[1]扬子晚报[1**********]1[2]扬子晚报[1**********]1

[3]陶思炎1中国都市的墓制走向[J ]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1

[4]马林诺夫斯基1文化论[M ]1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

社, 19871

On changes of con tem porary folk custom

TAO Si 2yan

(Colleg e of H um an ities , S ou theast U n N Ch Key words : fo lk cu stom ; ry

Abstract : bo th in concrete fo r m and in ab stract con structi on . A recogn iti on of these m ade in the respects of m ob ility of p eop le , renew al of fo lk cu stom and new dem ands fo r life . fo llow the changes and p rom o te the developm en t of Ch inese fo lk lo re , it is of ne 2, “tran sfo r m ati on of the cen ter of fo lk cu stom ”cessity to p ropo se new theo ries of “peop le and m ob ility ”and

“adju stm en t betw een traditi on and m odern is m ”. (上接第118页)

On the con struc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i n ad m i n itrative tran sgression of the law

YAN G J ie 2jun

(R esea rch Cen tre of Co mp a red L aw , S ou theast U n iversity , N anj ing 210096, Ch ina )

Key words :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 sub ject of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 ob 2

ject of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Abstract : A 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is the sam e as o ther un law fu l p ractice in the con struc 2ti on of sub ject and ob ject . T he difference lies in the in ternal con structi on of sub ject . T he sub ject of adm in is 2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law con sists of tw o parts :one is the sub ject of official o rgan izati on , and the o ther is the sub ject of individual adm in istrato rs w ho conduct actual un law fu l p ractice . Con sequen tly , the sub ject of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falls in to tw o typ es :the ex ternal sub ject and the in ternal sub ject . T he ob ject of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refers to the social relati on s p ro tected by the adm in istrative law , . e . the law fu l adm in istrative relati on s . O ne criteri on fo r judging the adm in istrative tran sgressi on of the i

law is to see w hether ob ject concerned is vi o lated .


相关文章

  • 关于人物形象研究
  • <庄子>寓言人物形象研究 刘琳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哲理散文著作,兼有哲学著作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双重身份,其重要之处在于它以寓言的形式去表达深刻的哲学观念.而庄子对寓言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则使< ...查看


  • 蒙古族"那达慕"节日变迁原因分析
  • 蒙古族"那达慕"节日变迁的原因分析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新疆蒙古族聚居的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将"那达慕"进 行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这项古老而又奇特的传 ...查看


  • 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历史学 学科名称:历史学 学科代码:0601 二.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培养既具有历史学专业知识又具有系统人文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要 ...查看


  •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婚俗变化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 --清末民初东北的婚俗变迁 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专业:历史学(师范) 年级:2012级2班 学号:[1**********]9 姓名:陈双 清末民初东北的婚俗变迁 通过对一些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与清末民初东北的婚俗变迁相关内 ...查看


  • 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民族志诗歌
  • [摘要]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在地域上山水相连,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密切的.这个区域里居住着众多的民族或族群,他们的文化相似性和可比性是很明显的.从跨国的视角来探寻文化互动或文化个性,这是一个理想的地域.这些不同民族或族群身份的诗人写作的民 ...查看


  • 旅游文化论文(2)
  • 旅游业的重要性 姓名:益西次仁 学号:1213061003 摘 要:作为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结果,民俗文化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程度 不同.内容复杂的变迁;作为被开发的对象,民俗文化尽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但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保护;作为被保 ...查看


  • 民俗与旅游文化论文
  • 民俗文化与旅游 [摘要]: 民俗文化资源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旅游的范畴.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有多种形式并且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它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在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 ...查看


  • 那些消失的民俗
  • 那些消失的民俗 "小时候,过年是穿新衣.放鞭炮,是那一桌外婆准备了好久的年夜饭:长大后,过年是各种人情往来压力山大,就连年夜饭都改到饭店去吃了,方便了,但那种味道没了." 近半网友称"年味淡了" &q ...查看


  • 民间信仰研究信息3篇
  • 郑衡泌.陈文龙:"民间信仰地域分异的微观分析--泉州三个村庄神祇生态位宽度测量和比较",<地理研究>04期,2010年. 祝幸安.袁德新.丁涛:"浙江省舟山市积极做好民间信仰场所管理工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