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的现状与前瞻

作者:陈多

中国物价 1997年08期

  香港回归举世瞩目,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依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思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伟大创举。对于全世界炎黄子孙来说,是洗刷百年耻辱、振奋民族精神的一件大事。现在香港回归在即。香港能否做到平稳过渡和政权的顺利交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具体说,香港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发展的局面,对于内地的改革开放,对于新生的特区政府是否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下依法施政,从而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香港经济的现状

  从宏观上看,香港经济近年来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经济周期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两个方面。目前,香港经济正处于经济调整的上升阶段。从经济周期调整来看,过去香港经济主要跟随西方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随其波动而发生波动,而最近几年转而受中国内地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其GDP指标随内地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而发生波动。由于内地宏观调控已见成效,香港GDP指标也开始反弹,已由上年1季度谷底的3.3%升至目前的4.7%左右。从经济结构调整来看,香港经济自70年代末开始,与台湾、新加坡、韩国一样,由于其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下降而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其他三小龙以产业升级的方式来进行这种调整,而此时的香港由于受内地改革开放的影响,把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故其产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升级,而且由于大量工厂迁往内地,带来了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失业又带来了消费疲软,造成香港经济的不景气。但从去年起,失业问题已有好转,失业率已由前年4季度的3.5%降至今年1季度的2.6%。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缓和与上升趋势。此外,人们对“九七”回归的心态也出现变化,自80年代初香港回归问题的提出,一些港人就开始担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是否会受影响,本地及外国的各类财团也在考虑其资本的安全问题,即对香港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因此,曾一度出现公司迁册、移民增加、资金外流的情况。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中国明确了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香港信心问题开始好转,表现为迁册公司回迁、移民回流及许多外资机构开业。统计表明,在目前香港4000多家外资机构中,有一半以上是近5年内来港的,而在过去10年中移居海外的香港人至少已有1/3返回香港,特别是特区筹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根据港人自己的意愿选出香港首届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使得民意信心指数不断上升。

  从上述情况看,目前香港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具体到各经济领域来说:

  1、房地产业。香港楼市1996年开始明显活跃起来,无论是楼宇买卖合约或是建筑及楼宇按揭的宗数与金额,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中港府推出的各类不同用途的土地,在拍卖中均以理想价格成交,显示出发展商对后市看好。

  2、证券市场。1996年底恒生指数以13451.45点收市,较年初上升33.5%,超过了1995年23%的升幅,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堪称一枝独秀。其原因主要是受美国股市持续高涨以及美元利率趋势稳定,香港本地经济日趋好转,中国内地宏观调控见成效,以及中英关系有所改善,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反映出市场普遍对港股前景乐观。

  3、银行业。近两年由于香港银行业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资金成本有所降低,息差呈扩大之势。在存贷款增长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情况下,银行业整体仍能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1996年全年税后盈利的增长达20%左右,大大高于上年12.2%的平均增长水平。

  4、私人消费。1996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以及投资的增长,市场零售量开始止跌回稳,反映居民的消费总额和消费能力已有所改善。由于香港回流移民、内地移居香港人士增加及外籍人士来港,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一些新就业机会,使失业现象只是略有改善,工资增幅不大,私人消费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5、本地投资。1996年香港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明显增加,全年升幅在9.6%左右,大大超过上年2.4%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与新机场有关的各项大型基建工程进入高峰期以及公共房屋计划建屋数量增加等因素拉动。本地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长,会成为未来香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6、对外贸易。根据港府统计,1996年香港转口货值比上年增长6.6%,出口总值增长4%,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5%,分别比上年的17.4%、14.9%和17.1%下降许多,甚至是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外贸表现不佳,除了受港元随美元升值及部分海外市场趋缓的影响外,还受到诸如中美贸易摩擦、两岸关系紧张及内地两次降低出口退税率,并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优惠等偶然因素的制约。从1996年下半年起,上述不利影响开始逐渐消除,4季度的外贸表现已明显好于前3季度,估计今年仍可保持一定增幅。

  二、香港经济发展前瞻

  (一)短期

  1、从经济发展的环境来看

  首先,国际环境有利于香港平稳过渡。据经合组织预测,1997年其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在上年2.1%的基础上升至2.5%,亚洲新兴发展地区有望达到6.6%的较高增幅;西方国家利率水平可能会有轻微上升,港息可望保持大致平稳;美元汇价将在目前高位上守稳,这将有利于香港消化掉过去一年因美元上升对港产品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政治方面,克林顿政府重申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英两国领导人的几次会晤也推动了双方在香港问题上的合作。以上表明,香港将面临较为有利的世界经济环境。

  其次,内地因素对香港的利好影响会进一步增强。1996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经济过热现象得到有效抑制,各项调控基本上达到预定目标。1997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调仍将是适度从紧,但随着经济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调控手段会比上年更宽松和灵活。此外,国家外汇储备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调低进口关税税率,取消众多商品的配额许可证和控制措施,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等,都将有利于进口保持较快增长。加之中央采取了一些有助于巩固和加强政治与社会安定的重大措施,如严打、肃贪、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等,内地政经形势的向好对香港的平稳过渡是相当有利的。

  再次,过渡期进入冲刺阶段,推委会、行政长官人选、临时立法会及特区政府候任班子的相继产生,说明特区筹组工作进展顺利,香港政治、社会基本保持稳定。到1997年3月底,香港的财政储备达到1630亿港元,归特区政府所有的土地基金达到1635亿港元。此外,截至1996年9月底的外汇基金资产已达621亿美元(合4844亿港元),其中,累积盈余超过1600亿港元,这样,到今年7月,仅这三项余额便至少可达到5000亿港元以上。特区政府将有雄厚的财力用于经济的稳定。

  2、从经济发展的各领域来看

  外贸方面: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来自中国内地的转口,其整体转口商品中约有90%与内地有关,内地外贸形势好坏直接关系到香港转口毛利收益的多少。预计1997年内地出口滑坡的情况会有好转,通过香港的转口将逐步增长;同时,内地关税率的进一步降低和进口限制的减少,势必会增加香港对内地的转口和出口。此外,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等香港主要贸易伙伴对香港的转口和进口需求,仍可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因此,香港对外贸易今年将面对较好的市场环境而保持正常的增长水平。

  房地产市场:1997年住宅楼市仍将供不应求,写字楼、商铺和工业楼宇由于供求关系不同,表现会是各有千秋。

  金融市场:鉴于目前香港的金融监管已明显加强,银行即时支付系统的启用也大大降低了清算过程中的风险,加上中国政府已多次公开表示支持香港金融保持稳定,所有这些都将对增强金融管理局处置意外事件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内地国有企业继续有选择地在香港上市,也有助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整体金融业的稳定。

  私人消费及投资需求:“九七”是“回归年”,香港旅游业可望获益,游客的增长对本地消费市场会产生积极影响。以新机场工程为核心的大型基建进入建设高峰,将使固定资产投资涨幅在上一年较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二)中长期

  “九七”香港回归后,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主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会改变,有的还会进一步加强,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香港将继续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在亚太地区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我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香港基本法,切实保障特别行政区在经济领域的高度自治,这是“九七”后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政策和法律保证。在金融贸易领域,基本法特别强调了特别行政区政府将提供适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继续巩固和不断强化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以及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的地位。基本法的上述原则,保证了香港仍将是多国、多方资本驰骋自如的理想场所,香港经济必将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国家将正确处理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协调好特区与中央、各部门、各省市之间的利益,划清两制的界限,使“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能够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就经济领域而言,“九七”后香港与内地仍然实行各自不同的经贸体制和政策,两地经贸关系的性质,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国家主体部分与其单独关税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视同对外经贸关系处理,两地贸易、金融、投资往来,将遵循国际惯例与准则,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正确处理“两制”和两地的关系,有利于保障香港现行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更好地发挥香港对社会主义主体的补充作用,而且必将更好地促进香港经济自身的发展。

  再次,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形成的两地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还会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发展,两地发挥互补优势的潜力仍然很大,这是两地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应该承认,两地合作发展到今天,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受利益的驱使,两地都有提高合作层次的愿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香港回归正遇内地经济回升和发展的有利时机,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给包括香港投资者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带来了机遇,他们可以在内地贸易的大发展、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发中西部地区 、大力兴办第三产业以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发现更好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使香港作为国际资本、货物以及信息集散地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九七”后推动两地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仍将是把香港的资金、信息、市场开发能力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同内地廉价的生产成本、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庞大的内销市场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合力,进一步开拓合作领域,提高使用的层次和水平。内地则将在这种合作关系不断深入的发展中,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纲要”提出的今后15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奋斗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回归祖国后,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积极因素不会有大的改变,两地经济合作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内地开放市场对香港经济的积极影响将更加突出。在“九七”后通过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逆转,前景是乐观的。

  三、存在的问题与隐忧

  在香港回归的近期与远期充满利好因素的条件下,也必须看到影响香港经济长远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香港经济仍面临重大挑战。

  首先,从香港经济转好的原因来看,主要是其内部因素带动的。对香港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对外贸易,近年来却一直处于疲软状态。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其经济日益融合于区域经济,使其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在区域中的专业分工与产业的深化,而非需求拉动。因为香港的内部需求十分有限,靠内部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余地十分有限,如果其进出口不能呈现出强势,将影响到未来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其次,由于香港把生产转移到内地后,并没有用技术更复杂、附加值更大的新的生产填补转移后的空白,使得其制造业的技术升级缓慢,从制造业订单流向东南亚地区的走势看,香港的竞争力正受到挑战,四大工业在1996年第3季度出口大幅下降,其中,电器与电子制品降幅为21%;机械、设备、仪器及零件业下降18%;服装下降9%;纺织业下降4%。在这种状况下,香港制造业与分布于内地的制造工序如何发展,将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最后,香港向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经济转型虽然能够提高香港在亚太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但是,如果其经济过分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则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制造业萎缩,服务业也会不景气,这将为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留下隐忧。

作者介绍:陈多 国务院港澳办研究所

作者:陈多

中国物价 1997年08期

  香港回归举世瞩目,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依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思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伟大创举。对于全世界炎黄子孙来说,是洗刷百年耻辱、振奋民族精神的一件大事。现在香港回归在即。香港能否做到平稳过渡和政权的顺利交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具体说,香港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发展的局面,对于内地的改革开放,对于新生的特区政府是否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下依法施政,从而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香港经济的现状

  从宏观上看,香港经济近年来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经济周期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两个方面。目前,香港经济正处于经济调整的上升阶段。从经济周期调整来看,过去香港经济主要跟随西方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随其波动而发生波动,而最近几年转而受中国内地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其GDP指标随内地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而发生波动。由于内地宏观调控已见成效,香港GDP指标也开始反弹,已由上年1季度谷底的3.3%升至目前的4.7%左右。从经济结构调整来看,香港经济自70年代末开始,与台湾、新加坡、韩国一样,由于其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下降而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其他三小龙以产业升级的方式来进行这种调整,而此时的香港由于受内地改革开放的影响,把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故其产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升级,而且由于大量工厂迁往内地,带来了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失业又带来了消费疲软,造成香港经济的不景气。但从去年起,失业问题已有好转,失业率已由前年4季度的3.5%降至今年1季度的2.6%。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缓和与上升趋势。此外,人们对“九七”回归的心态也出现变化,自80年代初香港回归问题的提出,一些港人就开始担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是否会受影响,本地及外国的各类财团也在考虑其资本的安全问题,即对香港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因此,曾一度出现公司迁册、移民增加、资金外流的情况。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中国明确了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香港信心问题开始好转,表现为迁册公司回迁、移民回流及许多外资机构开业。统计表明,在目前香港4000多家外资机构中,有一半以上是近5年内来港的,而在过去10年中移居海外的香港人至少已有1/3返回香港,特别是特区筹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根据港人自己的意愿选出香港首届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使得民意信心指数不断上升。

  从上述情况看,目前香港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具体到各经济领域来说:

  1、房地产业。香港楼市1996年开始明显活跃起来,无论是楼宇买卖合约或是建筑及楼宇按揭的宗数与金额,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中港府推出的各类不同用途的土地,在拍卖中均以理想价格成交,显示出发展商对后市看好。

  2、证券市场。1996年底恒生指数以13451.45点收市,较年初上升33.5%,超过了1995年23%的升幅,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堪称一枝独秀。其原因主要是受美国股市持续高涨以及美元利率趋势稳定,香港本地经济日趋好转,中国内地宏观调控见成效,以及中英关系有所改善,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反映出市场普遍对港股前景乐观。

  3、银行业。近两年由于香港银行业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资金成本有所降低,息差呈扩大之势。在存贷款增长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情况下,银行业整体仍能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1996年全年税后盈利的增长达20%左右,大大高于上年12.2%的平均增长水平。

  4、私人消费。1996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以及投资的增长,市场零售量开始止跌回稳,反映居民的消费总额和消费能力已有所改善。由于香港回流移民、内地移居香港人士增加及外籍人士来港,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一些新就业机会,使失业现象只是略有改善,工资增幅不大,私人消费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5、本地投资。1996年香港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明显增加,全年升幅在9.6%左右,大大超过上年2.4%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与新机场有关的各项大型基建工程进入高峰期以及公共房屋计划建屋数量增加等因素拉动。本地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长,会成为未来香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6、对外贸易。根据港府统计,1996年香港转口货值比上年增长6.6%,出口总值增长4%,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5%,分别比上年的17.4%、14.9%和17.1%下降许多,甚至是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外贸表现不佳,除了受港元随美元升值及部分海外市场趋缓的影响外,还受到诸如中美贸易摩擦、两岸关系紧张及内地两次降低出口退税率,并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优惠等偶然因素的制约。从1996年下半年起,上述不利影响开始逐渐消除,4季度的外贸表现已明显好于前3季度,估计今年仍可保持一定增幅。

  二、香港经济发展前瞻

  (一)短期

  1、从经济发展的环境来看

  首先,国际环境有利于香港平稳过渡。据经合组织预测,1997年其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在上年2.1%的基础上升至2.5%,亚洲新兴发展地区有望达到6.6%的较高增幅;西方国家利率水平可能会有轻微上升,港息可望保持大致平稳;美元汇价将在目前高位上守稳,这将有利于香港消化掉过去一年因美元上升对港产品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政治方面,克林顿政府重申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英两国领导人的几次会晤也推动了双方在香港问题上的合作。以上表明,香港将面临较为有利的世界经济环境。

  其次,内地因素对香港的利好影响会进一步增强。1996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经济过热现象得到有效抑制,各项调控基本上达到预定目标。1997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调仍将是适度从紧,但随着经济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调控手段会比上年更宽松和灵活。此外,国家外汇储备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调低进口关税税率,取消众多商品的配额许可证和控制措施,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等,都将有利于进口保持较快增长。加之中央采取了一些有助于巩固和加强政治与社会安定的重大措施,如严打、肃贪、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等,内地政经形势的向好对香港的平稳过渡是相当有利的。

  再次,过渡期进入冲刺阶段,推委会、行政长官人选、临时立法会及特区政府候任班子的相继产生,说明特区筹组工作进展顺利,香港政治、社会基本保持稳定。到1997年3月底,香港的财政储备达到1630亿港元,归特区政府所有的土地基金达到1635亿港元。此外,截至1996年9月底的外汇基金资产已达621亿美元(合4844亿港元),其中,累积盈余超过1600亿港元,这样,到今年7月,仅这三项余额便至少可达到5000亿港元以上。特区政府将有雄厚的财力用于经济的稳定。

  2、从经济发展的各领域来看

  外贸方面: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来自中国内地的转口,其整体转口商品中约有90%与内地有关,内地外贸形势好坏直接关系到香港转口毛利收益的多少。预计1997年内地出口滑坡的情况会有好转,通过香港的转口将逐步增长;同时,内地关税率的进一步降低和进口限制的减少,势必会增加香港对内地的转口和出口。此外,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等香港主要贸易伙伴对香港的转口和进口需求,仍可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因此,香港对外贸易今年将面对较好的市场环境而保持正常的增长水平。

  房地产市场:1997年住宅楼市仍将供不应求,写字楼、商铺和工业楼宇由于供求关系不同,表现会是各有千秋。

  金融市场:鉴于目前香港的金融监管已明显加强,银行即时支付系统的启用也大大降低了清算过程中的风险,加上中国政府已多次公开表示支持香港金融保持稳定,所有这些都将对增强金融管理局处置意外事件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内地国有企业继续有选择地在香港上市,也有助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整体金融业的稳定。

  私人消费及投资需求:“九七”是“回归年”,香港旅游业可望获益,游客的增长对本地消费市场会产生积极影响。以新机场工程为核心的大型基建进入建设高峰,将使固定资产投资涨幅在上一年较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二)中长期

  “九七”香港回归后,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主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会改变,有的还会进一步加强,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香港将继续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在亚太地区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我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香港基本法,切实保障特别行政区在经济领域的高度自治,这是“九七”后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政策和法律保证。在金融贸易领域,基本法特别强调了特别行政区政府将提供适当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以保持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继续巩固和不断强化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以及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的地位。基本法的上述原则,保证了香港仍将是多国、多方资本驰骋自如的理想场所,香港经济必将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国家将正确处理香港与内地的关系,协调好特区与中央、各部门、各省市之间的利益,划清两制的界限,使“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能够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就经济领域而言,“九七”后香港与内地仍然实行各自不同的经贸体制和政策,两地经贸关系的性质,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国家主体部分与其单独关税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视同对外经贸关系处理,两地贸易、金融、投资往来,将遵循国际惯例与准则,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正确处理“两制”和两地的关系,有利于保障香港现行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更好地发挥香港对社会主义主体的补充作用,而且必将更好地促进香港经济自身的发展。

  再次,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形成的两地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还会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发展,两地发挥互补优势的潜力仍然很大,这是两地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应该承认,两地合作发展到今天,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受利益的驱使,两地都有提高合作层次的愿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香港回归正遇内地经济回升和发展的有利时机,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给包括香港投资者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带来了机遇,他们可以在内地贸易的大发展、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发中西部地区 、大力兴办第三产业以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发现更好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使香港作为国际资本、货物以及信息集散地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九七”后推动两地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仍将是把香港的资金、信息、市场开发能力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同内地廉价的生产成本、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庞大的内销市场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合力,进一步开拓合作领域,提高使用的层次和水平。内地则将在这种合作关系不断深入的发展中,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纲要”提出的今后15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奋斗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回归祖国后,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积极因素不会有大的改变,两地经济合作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内地开放市场对香港经济的积极影响将更加突出。在“九七”后通过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逆转,前景是乐观的。

  三、存在的问题与隐忧

  在香港回归的近期与远期充满利好因素的条件下,也必须看到影响香港经济长远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香港经济仍面临重大挑战。

  首先,从香港经济转好的原因来看,主要是其内部因素带动的。对香港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对外贸易,近年来却一直处于疲软状态。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其经济日益融合于区域经济,使其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在区域中的专业分工与产业的深化,而非需求拉动。因为香港的内部需求十分有限,靠内部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余地十分有限,如果其进出口不能呈现出强势,将影响到未来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其次,由于香港把生产转移到内地后,并没有用技术更复杂、附加值更大的新的生产填补转移后的空白,使得其制造业的技术升级缓慢,从制造业订单流向东南亚地区的走势看,香港的竞争力正受到挑战,四大工业在1996年第3季度出口大幅下降,其中,电器与电子制品降幅为21%;机械、设备、仪器及零件业下降18%;服装下降9%;纺织业下降4%。在这种状况下,香港制造业与分布于内地的制造工序如何发展,将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最后,香港向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经济转型虽然能够提高香港在亚太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但是,如果其经济过分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则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制造业萎缩,服务业也会不景气,这将为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留下隐忧。

作者介绍:陈多 国务院港澳办研究所


相关文章

  • 中国公立医院市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浅析创维公司的发展策略
  • 浅析创维公司的发展策略 内容摘要: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创维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目前是以香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为龙头,跨越粤港两地,是生产消费类电子.网络及通讯产品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在论文中,笔者针对创维集团公司这一实例 ...查看


  • 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目录
  • 公司背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细分产业竞争决策支持系统.细分产业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互联网+转型咨询.产业园区规划.区域(城市) 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数据库 ...查看


  • 前瞻未来台湾政治走向
  • <前瞻未来台湾政治走向>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16日下午4时结束.开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获胜.得票第二的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于晚间7时许承认败选,这意味着得票第一的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台湾新领导人,而民进党自 ...查看


  • 厦门西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工作计划书(peixia)
  • 厦门西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开发策划工作计划书 一.项目概况 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北纬24°25' -24°55' ,东经117°53' -118°27' .背靠漳州.泉州平原,九龙江入海处,与台湾隔海相望.厦门市是中国最早设立 ...查看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前景及现状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前景及现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中国人民银行-关键图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各国的细览表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09年7月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5个城市开始试点:2010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 ...查看


  • [政研动态]政研中心组织召开[中国汽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结题会
  • 政研中心组织召开 <中国汽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结题会 2016年1月2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共同主办的<中国汽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结题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 ...查看


  • 铜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篇:前瞻浅析我国铜加工行业发展前景 ------------------------------------------------------------ 1 第二篇:2015年铜加工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 ...查看


  • 劳务派遣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 目 录 CONTENTS 第二篇:人社部:劳务派遣用工转正同工同酬是趋势 ------------------------------------------------ 2 第三篇: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