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概说

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性质、地位

 1、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是中文系的专业主干课程

 2、地位:重要(课程本身、课程的教育意义)

 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 1、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  2、文学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

 3、文学其实就是是―人学‖,通过它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人。

 4、为以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和其它工作打下基础。

三、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

 1、历代作家、作品、风格、流派;

 2、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前代文学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后代文学对前代文学的传承,——形成―史‖的框架。

 3、文学史和作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史离不开作品作基础,而作品要从史的角度去理解。

四、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学习方法

 1、多读:

 4、多思:

 2、多背:

 3、多记:

 另一种方法:

1、清楚概念 2、熟悉背景 3、抓住代表

4、掌握特征 5、理清脉络 6、懂得文化

总 绪 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 一、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 1.文学史研究的三个层面;

 2.文学的发展史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共同推进的历史。

 二、文学本位

 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与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两翼

 三、史学思维

 四、文化学视角

 借助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学科成果,参考它们的方法、成果,会给文学史研究带来新的面貌。

 五、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

 六、文学史史料学

 文学史史料学,包括与文学有关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作家生平的考订、作品的辨伪、史料的检索等等。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 一、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

 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矛盾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 二、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

 1、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①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 ②朝代的不平衡

 ③地域的不平衡

 2、俗与雅之间的相互影响、转变和推动

 3、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 5、文与道的离合

 4、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为三古、七段

 一、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 第一段:先秦

 第二段:秦汉

 二、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 三、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中国文学初期特征的形成

第一节 商周时期文化简说

• 1、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化

• 2、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化

• 3、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化

• 4、楚地文化与楚辞

一、由巫到史: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有些反映原始社会生活的神话传说保存在后人的著作里,如“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等。

商朝已经有了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由此可以推想夏代也有其文化和文学。殷商宗教迷信之风大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出现了歌舞娱神的巫和掌文字记录的史这两种专职人员,促进了巫文化和史文化的发展。

二、由于“学在官府”,贵族文学兴起,出现雅、颂之作。

到西周时,巫史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保存到今天的文献资料有《诗经》中《大雅》、《周颂》中的部分诗歌,《尚书》中的《牧誓》、《大诰》、《无逸》等十多篇和《周易》中的部分爻辞。相传制礼作乐的周公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伟人。反映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生活的著作主要是《诗经》中的《小雅》、《国风》与《国语》、《左传》。

三、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士”阶层从春秋末期形成,战国时代的士人不仅在学术领域里各张一帜,各树一党,各倡一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也都各扶一主,各为一国。表面上是贵族执政,实际上起作用的乃是这些“士”人。学术上有儒、墨、道、法;政治上有合纵、连衡。

先秦的散文都是不同体裁的实用文,但由于其中有一部分写得相当活泼,很有文采,所以被后世当作文学作品传诵。

先秦的文学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与现实政治、与社会人生有着紧密联系,并由此形成我国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中国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向来不大,这点与西方文学的差别相当明显。

第三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 一、先秦文学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综合状态;

• 二、《诗经》及史传散文、诸子散文等成熟的文学作品已出现, 但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1、概念: 上古神话 一、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2、神话的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基础)

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 万物有灵观是原始宗教,也是原始神话产生的基础。

• 图腾崇拜

• ——自然崇拜——人格化神灵观产生——祭祀神灵的仪式。(人创造了神)

2、我国神话的保存及流传情况。

• 神话遗存:《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等著作中。

•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是巫教地理书。

• 《淮南子》是汉代思想论著,记录部分古代传说。

• 《楚辞》战国楚国的诗歌集。

• 《庄子》战国时一部哲学著作,常引用神话传说作为论证材料。

• 《艺文类聚》卷一《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海,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绎史》卷一《开辟原始》引《五运纪年历》)

• 女娲造人的详细过程见于《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今本《风俗通义》无此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

乃引绳絚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絚人也。‖

• 《淮南子·览冥训》的《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鲧腹生禹 —禹娶涂山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 《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 《夸父逐日》的神话:―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

补充

神话分类:原始神话、文明神话

A.原始神话(独立神话):产生于史前或氏族社会解体阶段,每个神话各自独立——神话时代。

B.文明神话(帝系神话、古史传说):以帝王世系为主,具有体系化,历史意识较强,神话人物与部落首领、帝王混同,天神与祖神一体。——古史传说时代。

2、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深重的忧患意识

厚生爱民思想

强烈的抗争精神。

1、历史化事例一

2、历史化事例二

3、历史化事例三

1、文学化事例一

 《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无面目。 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2、文学化事例二

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西王母神话逐渐演变为仙话

 《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 《庄子¡¤大宗师》:¡°夫道,¡­¡­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 《汉武内传》:¡°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

月亮神话的演变: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宫,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 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 唐¡¤李冗《独异志》:¡°羿烧仙药,药成,其妻姮娥窃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 嫦娥执桂图(部分),唐寅作,(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 唐寅擅画美女,此作意气风发,头部线条圆和流畅,勾染得当,美人的飘逸清丽之态毕现。面容的设色,敷白色晕染,如月色清凝,皎洁典雅。

 中国人对神话的几个误区:

 1、中国人往往认为―神话是历史‖ 。

 2、神化和传说:有联系亦有区别。

 3、神话和仙话: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

 问题:

 大量神祗名称和事迹零散;各种神话故事、神话人物之间关系松散:未形成完整神话系统。为什么?

 华夏文明最早发祥于黄河流域,早熟而富于理性,民重实际而黜虚无。  长期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中原地区受儒家影响极深,而儒家“不语怪、力、乱、神”。

 中国文明一开始即重史,有些神话传说被简单地曲解为信史。

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比较:

1.记载零散,并多有异说。

2.多被历史化,与传说难分。

——神话早于传说; 神话多怪异,传说接近现实;在塑造形象上,神话多为神,传说则为人。

3.我国神话从思想上说,比较突出为公为群精神;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女娃救民与水火、尧杀长子朱丹而让位于舜、禹治水不惜生命,不顾家门等。

4.赞美劳动与创造发明。

——盘古开天、女娃补天、神农发明草药、后稷教民稼穑、王亥驯养动物、舜制陶,捕鱼,种田、伏羲发明网罟、舜作箫、少昊的儿子发明弓箭等。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大神均有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凡人情欲的神格特征;神话中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以及对神话人物保民佑民的职分要求。

《山海经校注》 袁珂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中华书局

《神话研究》 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山海经全译》 袁珂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神话传说辞典》袁珂 上海辞书出版社

《诸神的起源》 何新 三联书店

 《吕氏春秋 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 神农时代伊耆氏的《蜡辞》:

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 《吴越春秋》的《弹歌》:

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 第二章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 第一节 《诗经》的编辑 应用和流传

• 一、《诗经》体制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前11—6世纪)约500年间诗歌305篇(《小雅》6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

• 初称《诗》,汉儒奉为经典,称《诗经》。

《诗经》这部书可能是经过各诸候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的,然后命乐官整理、编纂而成的。

三、《诗经》的应用

• 《诗经》的乐歌,开始用途:

——一是作为典礼仪式的一部分;

——二是娱乐;

——三是表达对社会或政治问题的看法。

• 后来成为贵族教育的文化教材:

——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论语》“不学诗,无以言”;

• 第二,在外交场合,常须摘引《诗经》成句,曲折表达思想,所谓“赋诗言志”。 ——《论语》:“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第三,具有政治、道德意义。

《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流传:

鲁、齐、韩、毛四家诗。

―今文‖诗与―古文‖诗。

齐之辕固

鲁之申培

燕之韩婴

赵之毛苌

五、《诗经》分类

• 《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 《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1、 “风”是乐调的意思

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

2、“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雅”与“夏”通,“夏”是地名。因为对地方土乐来说,就是政治中心地区的乐,因此“雅”又有了“正”的意思。

3、“颂”是庙堂之音

“颂”,一般认为是“容”的意思,指舞蹈的样子,故以《颂》为舞曲。一说“颂”是“诵”的假字,就是诵辞.是庙堂之音,用于祭祀典礼。

关于“祭祀诗”

 祭祀诗又称郊庙歌,是宗教祭祀活动中咏唱的赞颂神灵、祖先,祈福禳灾的诗歌。

 《诗经》中的祭祀诗主要保存在《商颂》和《周颂》之中。

《诗·商颂·那》

 《那》,是商代后世国君祭祀成汤的乐歌。

 该诗十分生动地描述了成汤子孙祭祀其祖的场面,表现了祭祀时的礼俗与宗教特征。人们伴着和谐洪亮的音乐,跳起盛大的《万舞》,迎接祖先神的降临,并祈求他赐福施惠,以保佑子孙繁昌。

 《那》似乎作于商代奴隶社会的上升时期,全诗洋溢着一种高度自信、自豪和充满欢欣的情绪。

周人祭祀诗

 周人赋予其祖先以更大的神通和威力,与上帝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地位更高。

 周在“敬天”的同时,又增加了“重德”的内涵。

 《周颂》不注重炫耀武功和暴力,而更侧重展示新社会的礼乐制度和道德文章,

体现了西周礼乐文化的理性精神。

鲁人祭祀诗

 《小序》以为《鲁颂》都是颂鲁僖公的。

 首篇是《駉》,《小序》说,因为鲁僖公治国很节俭,宽厚爱民,很重视农业、美马,鲁国人尊重他,¡°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  《鲁颂》的《泮水》、《閟宫》也是颂美祖先的诗歌。《鲁颂》的时代较《周颂》为晚,创作上受到《风》诗和《雅》诗的影响。

关于―史诗‖

 史诗(epic):narrate grand style(用雄伟的风格叙述的文体)

 史诗的性质:必是口传(oral)的;必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必和民族的典礼相联系;对战争事件往往有详细生动的描述;尽量凸现英雄人物。

关于―史诗‖

 史诗的“三要素”:神话、歌谣和历史传说。

 史诗产生的历史条件:从野蛮到文明。

 人类是那样年轻,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乐观自信,而又充满幻想,所有这些都赋予了史诗特有的一种艺术品质。

商民族史诗

 一般认为,《商颂》中有三篇民族史诗:《玄鸟》、《长发》、《殷武》,主要歌颂殷人的四位祖先:契、相土、成汤、武丁。

 人神杂糅、神话与历史并存。“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 炫耀暴力和武功,是野蛮进入文明那“一整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和骄傲。”(李泽厚)这就是青铜时代的精神。

周民族史诗

 《大雅》中《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五篇是周民族史诗。

 这几首以其雄浑典雅的基本风格,全面展示了部族发展的历史及其文化趋向,用诗的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政治观念、道德理想和审美情趣,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诗·大雅》中的周民族史诗

 《生民》讲述后稷诞生的神奇及他对农业的贡献。

 《公刘》:歌颂周远祖公刘率部落从邰迁豳之事。

 《绵》:写文王祖父古公亶(dǎn)父(太王,王季之父、文王之祖)率其部落从豳迁岐山的过程,这是周部落再次创建国家。

 《皇矣》:记周文王伐崇、伐密的战争事迹。

 《大明》:记载的是周武王牧野伐商的战绩。

后稷降生神话的社会背景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黄帝以来的五帝和三王的祖先的诞生传说都是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那正表明是一野合的杂交时代或血族群婚的母系社会。¡±

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周人知道他们的女老祖宗姜嫄无夫而生子,但到二雅时代,他们已经是文明人了,再不敢正视这种野蛮事实,便把这种极原始的风俗说成了灵异,说姜嫄履¡帝迹¡¯而生子。但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里根本就没有上帝信仰的¡ª¡ª上帝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人间有了统一的帝王以后,反映到天上,天上才有这样统一的上帝。因此,肯定地说,说姜嫄履帝迹而生子。显然是后代的讹传或作诗的人的故意粉饰。不懂历史发展。¡±

农事诗

 写劳动的艰辛(《豳风 ·七月》)用物候形象地表现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表达方式独特而生动。

 劳动的愉悦( 《周南·芣苢》)

 劳动者的不满情绪(《硕鼠》,《伐檀》)

《诗·周南·芣苡》

 采采芣苡,薄言(语辞)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收获)之。采采芣苡,薄言掇(拾取)之;采采芣苡,薄言捋(捋取)之。采采芣苡,薄言袺(用衣裾兜住)之;采采芣苡,薄言擷(将衣衽束在衣带中以盛放物品)之。

○《诗序》:“《芣苡》,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郑玄:“如后人采菱则为《采菱》之诗,采藕则为《采藕》之诗,何它义哉?”

○陈子展:“妇女采车前草之歌,劳者歌其事,此正事外无甚意义。”

芣苢

——六个动词的使用

清人方玉润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

余音袅袅,忽断忽续。”

(《诗经原始》)

《诗·魏风·十亩之间》

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毛诗序》:“《十亩之间》,刺时也,言其国削小,民无所居焉。” ○朱熹《诗集传》:“政乱国危,贤者不乐仕于朝,而思与其友归于农圃。”

○姚际恒《诗经通论》:“此类刺淫之诗。”

○牛运震《诗志》:“悠然方外之致,绝佳招隐词。”

○方玉润《诗经原始》:“夫妇偕隐也。”

○程俊英《诗经译注》:“一群采桑女子,在辛勤紧张的劳动后,轻松悠闲,三五

成群,结伴同归途中所唱的歌。”

○陈子展《诗经直解》:“采桑者之歌。妇女采桑,且劳且歌。”

○余冠英《诗经选》:“这是采桑者劳动将结束时呼伴同归的歌唱。”

 《伐檀》

○《魏风·伐檀》在奴隶和主人之间划开了一道感情鸿沟:无偿奉献由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变成了荒谬和屈辱的事情,不劳而获由一种道德上的合理行为变成了无法忍受的非道德丑行。

《诗经七月》图卷

燕飨诗

 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

 产生于西周初期,以君臣、亲朋欢聚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

《鹿鸣》(小雅)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何谓四始六艺?

 《关雎》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此为四始。

 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四、怨刺诗

1、概说

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往往在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 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 。

 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教缺失,人伦废绝,刑政苛酷的时代背景下,公卿列士、贵族大夫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悯时丧乱,忧世忧生,以诗来针砭时政和社会弊端,感叹身世遭遇。

2、分类

(1)政治讽谕诗(正月、黍离、十月之交等);

(2)感叹身世诗(北山、北门等);

(3)怨恨劳役(东山、雄雉、何草不黄等);

(4)斥责丑行(新台、南山、相鼠等)。

3、《大雅》中的怨刺诗

 大雅中的怨刺诗,大多出自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作者深怀对社会现实和周王朝命运的忧虑,以诗向统治者进言,说明殷鉴不远,以期起到规谏箴戒的作用。

 大雅中的怨刺诗,多规谏之意,充满无可奈何的悲哀。

4、《小雅》中的怨刺诗

 小雅中怨刺诗的作者,在等级社会中处于较低的甚或受压抑的地位。

 《节南山》讽刺周王用太师尹氏,以致天下大乱,其规讽所向,又在幽王。

 《十月之交》和《正月》都是从天时示警写起,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

5、《国风》中的怨刺诗

 国风中的怨刺诗辛辣犀利地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

 如《陈风·株林》讽刺了陈灵公与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夏姬淫乱私通。言在此而意在彼,讽刺了陈灵公的可耻丑行。

《陈风·株林》

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 匪适株林,从夏南。

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诗·王风·黍离》

 彼黍離離(结实累累),彼稷之苗。行邁(复词,即行)靡靡(同迟迟),中心搖搖(忧无所愬)。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醉於忧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东周大夫悲悼宗周覆亡之作。

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

 重章叠唱、反复吟咏、层层深入的艺术结构和写景、述行、心理描写、抒情的艺术手法妙融一体,创造了一种低回婉转而又悲痛欲绝的情境。 “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诗经原始》)

战争徭役诗

 有些诗篇从正面歌颂角度描写战争,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斗志昂扬的乐观情绪。

 更多诗篇表现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  战争徭役诗多写征夫士卒的痛苦,也表现了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思妇诗)

• 《诗经》战争诗强调道德感化和军事力量的震慑,不具体写战场场面,是我国古代崇德尚义、注重文德教化、不战而胜的政治理想的体现。

无衣

《诗·豳风·东山》

• 《诗序》:“《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

• 今人或疑为戍卒还乡途中思家之作,未必与周公东征有关。

• 就诗所反映的农村荒凉景象看,当时肯定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争。 • 该诗作者,《诗序》说是大夫,后人或疑为周公,今人多说是征夫自作。

十五从军征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思妇诗

• 战争徭役诗的一个分类。外有征人,内有思妇,表达家中妻子对在外行役丈夫们的盼望思念,以及她们的孤独痛苦之情,从特殊角度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反感。 《伯兮》、《君子于役》

婚恋诗

• 恋爱诗

– (1)热恋的欢乐(静女、野有死麕、溱洧、桑中、桃夭)

– (2)相思的忧伤(关雎、汉广、蒹葭 、南有乔木、子衿)

– (3)失恋的痛苦(江有汜、狡童、柏舟、将仲子)

• 婚姻诗

– (1)幸福的婚姻(女曰鸡鸣、有女同车、东方之日)

– (2)不幸的婚姻( 弃妇诗------氓、谷风 )

《关雎》(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展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荇菜图

艺 术 特 色

使此诗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极品诗。 • • • • • • 1、意境美: 该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

• 2、朦胧美: 中国较早的朦胧诗。全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 3、蕴藉美: 《蒹葭》具有丰厚的情感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意味,其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 4、音乐美: 该诗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采葛》

《将仲子》

月出

《卫风·氓》

• 六章情节:约婚、出嫁、自悔、怨男、自伤、断缘。

• 艺术特色:

1.叙事性质;

2.抒情特点;

3.比兴手法;

4.字词优美

• 《诗经.麟趾》诗意图,清焦秉贞作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2、赋、比、兴的手法 --描述、比喻、发端起情

赋是陈述铺叙

《豳风·七月》、《卫风·氓》、《大雅· 生民》 《邶风·静女》《郑风·溱洧》

比是比喻

1.通篇用比,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邶风·新台》。

2.博喻,如《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的作用

(1)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

《小雅·鹿鸣》

《王风黍离》

(2)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

• 《周南·关雎》

• 《周南·桃夭》

(3)起创设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郑风·野有蔓草》)

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周南¡¤桃夭》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小雅·苕之华

• 苕之华,芸其黄矣。

•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 苕之华,其叶青青。

•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 “人之大患,在我有身”

•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诗品》序)

• 蝉

• 李商隐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感遇

• 陈子昂

•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 感遇

• 张九龄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灵活的句式与复沓的章法。

重章迭句、

联章复沓

4、丰富的语汇与和谐的韵律。

词的多样性

语气词的运用

重言叠字或双声叠韵来状物拟声

 重言如夭夭、灼灼、霏霏

 双声如参差、踟躇

 叠韵如辗转、窈窕、沃若、崔嵬等。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奠定抒情诗的传统

2、 风雅传统与文学革新

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

3、 比兴手法的垂范后世

【思考题】

1. 什么是风雅颂?它们是怎么划分的?

2. 举例说明《诗经》的思想内容。

3. 举例说明赋比兴的内涵及作用。

4. 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5. 比较《氓》与《谷风》中的弃妇形象及 塑造方法。

6. 分析《蒹葭》的艺术特色。

• 参考书:

高 亨《诗经今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余冠英《诗经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版

赵浩如《诗经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朱 熹《诗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蒋立甫《诗经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2年版

冈元凤《毛诗品物图考》 中国书店 1985年版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第三章 屈原与楚辞

——伟大的爱国诗人

——伟大的浪漫诗人

——南国文学的代表 一、楚辞的概念

 1、何谓“楚辞:

 ——战国后期屈原开创的新诗体。名称出现于西汉。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

 宋·黄伯思:“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记)

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作品,书名为《楚辞》。

2、楚辞体的主要特点

(1)多用语气词¡°兮¡±字。语气词¡°兮¡±的运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 《九歌》模式:“兮”在句中,如“若有人兮山之阿”。

 《橘颂》模式:上下两句均为四字句,“兮”字用在下句之末,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大招》改为“只”,《招魂》改为“些”)

 《离骚》模式:上下两句字数增多,“兮”字用在上句之末,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散文化倾向

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3)音乐性强

(4)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云:“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二、楚文化与楚辞的形成

1、中原文化的影响。

——长江流域文化。

——楚民族。

——殷商时代,楚人即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

——春秋时期,楚国迅速壮大,与中原抗衡。楚庄王即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

——战国时期,楚并吴越,版图最大,人口最多。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秦灭楚后,楚地迅速爆发大规模起义。汉——楚人的胜利。秦汉一统,最终完成南北文化的融合,形成伟大“汉族”。

2.楚国的地理因素和风俗习惯:楚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原进行文化交流,但始终保持自身强烈的文化特征:

A、巫教盛行。

B、经济条件较北方优越。

C、未形成北方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较强。 ——一直到汉代,楚人多有桀骜不驯的性格。

D、艺术高度发展。

 音乐:编钟,5个8度音,世界音乐奇迹。

 艺术品——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表现形式。

 注重审美愉悦性和激烈动荡的情感。

3、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

《越人歌》 《沧浪歌》 《接舆歌》

  

4.屈原的贡献。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

此外,南北文化的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吸取。战国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就对楚辞有不小的影响。

三、屈原的生平

——屈原(前340—277?),名平,楚国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 ——他生活在战国后期诸侯争斗最激烈的时代,受过良好的文化教养,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

屈原一生的命运,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任、疏、放、迁”。

——年轻时受楚怀王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

——但因为君王的昏庸和奸臣的陷害,两次被贬,终于在长期流放江南之后,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与楚统治集团冲突原因: A、外交上,屈原主张联齐抗秦。

B、内政上,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内政,实行“美政”。

C、性格悲剧:感情激烈、正直袒露而又非常自信。加上少年得志,缺少周旋。

四 《离 骚》

(一)《离骚》题义:

1、遭遇忧愁; 2、别离的忧愁; 3、牢骚;

4、楚地古乐曲名。

 司马迁:“离骚者,犹离忧也。”

 班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  王逸:“离,别也。骚,愁也。”(《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 另外,还有释为“牢骚”(扬雄)、“老商”(楚曲名,游国恩说)等。  以班、马二人之说最为合乎诗人命题之旨。 (二) 《离骚》的主题

 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后,面临个人厄运和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灵魂的自传。

 峻洁人格、美政理想、爱国情感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九死不悔的追求精神在诗中水乳交融。

(三)《离骚》的结构

第一部分:侧重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多描写现实。

三个人物

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诗人敌对的、代表邪恶的一方。 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竞进以贪婪,凭不厌乎求索”。  “内恕己以量人,各兴心而嫉妒”

 于是谣诼纷起,“谓余以善淫”,诬蔑诗人是淫邪小人。

 决定楚国命运的楚王:昏庸糊涂。

 他一度信任和重用诗人,最终却受了“党人”的蒙骗: 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斎。” 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导致诗人的失败和楚国的衰危。

——对此,诗人“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亲手培养的人才也纷纷转向,“众芳芜秽”,他处在完全孤立的境地。但这反而进一步激起了诗人的高傲和自信。诗人再三表示:决不放弃理想而妥协 ,宁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人格。

第二部分:借助神话,以幻想的形式展开他内心活动和对未来的探索。分三层: A、”女媭“劝诫:太“梗直”,不合时宜——内心想法;但古帝重华陈辞,从治国角度予以否定。

B、想象驱使众神,上下求索。

a.到天界——帝阍(守门人拒为通报),表明重获楚王信任之路被堵。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b.降临地上“求女”——“美女”或“无礼”而骄傲,或无媒而相通。——知音难觅。 C.出路何在?灵氛占卜——楚国无望,劝他离国。 巫咸降神——另求君臣遇合。

——诗人驾飞龙,乘瑶车,扬云霓,鸣玉鸾,自由翱翔在一片广大而明丽的天空,神志飞扬,欢愉无比: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离开故土。

——既不能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楚国,且无法离开楚国——以身殉自己的理想,以死完成自己的人格。

“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全诗总结性的“乱辞”: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

所居!

(四)《离骚》反映的思想

 1、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

 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 2、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感:

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 忽临睨夫旧乡,蜷局顾而不行。

 3、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

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改度。……

 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四)《离骚》的艺术

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 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基本是实写。  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把他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强烈的抒情与奇幻的想象结合,更深沉地展示他的心路历程。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志趣,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

 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还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思想行为中。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 《诗经》比兴手法,为屈原继承并作出极大的拓展。发展出喻象、喻体合一浑融的艺术手法。

 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把培植香草和栽培贤能完全融为一体。

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 “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深远。

4、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

 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谋篇布局,极尽开阖抑扬的变化。前一部分实写,回顾历史;后一部分虚写,表现对理想的探索。一虚一实,回环往复,使诗歌跌宕起伏,意境层进层新,情感得以尽情挥洒。  创造句式长短不一、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

 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九歌》艺术特点

 叙写神灵的活动和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境界清新幽渺。

 诗歌侧重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曼妙清新,奇特瑰丽、色彩斑斓。

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写山神等待约会,因恋人爽约而悲伤不已。写女神的体貌,丰神秀韵,窈窕曼妙;女神的行止,奇异轻盈,足具仙风;写女神的情感深切纯洁,忧独怅惘。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楚辞》对后世影响

——刘勰:“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李白:“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鲁迅:“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1、开创了一种新诗体。 2、烂漫的精神气质。

3、美人香草的象征手法。

第四章 先秦历史散文

齐国的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鸣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说齐宣王之语。)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殷商到春秋时代的散文)

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1、甲骨文,又叫“契文”、  “卜辞”、“龟甲文字”、  “殷墟文字”。

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 发现刻有文字的兽骨,龟壳,这便是甲骨文的 发现。据考古鉴定,甲骨文是灼龟甲占卜的记 录,属殷商文化。已发现约3500多字,能识者 约2000。

 殷商时期利用龟甲兽骨在占  卜吉凶祸福时刻在上面的言  辞。  最早发现的是王懿荣,最早著录的是刘  鹗的《铁云藏龟》,孙怡让的《契文举例》  。之后的郭沫若也有相当高的研究成果。

 2、金文,又叫“钟鼎文”、“铜器铭文”、“彝文”。

 内容主要记载关于庆典、祭祀、征伐、契约等大的事件。金文侧重于记事。  《毛公鼎铭》、《散氏盘铭》、《白彝盘铭》等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3、《易经》,为占卜用书,相传是周人所作,故名《周易》。

 《易经》的内容分经与传两部分:经有八卦,通过八卦形式,推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其精华是用八卦象征八种自然现象,推演成理。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 《易经》中有诗歌的形式,如《中孚 · 九三》;有散文的形式,如《屯·六二》等。

二、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与《春秋》 2、《春秋》

 《春秋》是古老的记事散文,记事极为简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后来,人们把文笔蕴藉含蓄、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 微言:为后王之法,尊周室,亲中国,斥夷狄,宣扬大一统。大义:诛乱臣贼子,辨是非,别嫌疑,明善德,宣扬德义。孔子作《春秋》,是要借记事以明义,垂言以立教,故其侧重笔法。

散文的起源——甲骨卜辞

 戊辰卜,及今夕雨?不及今夕雨?

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

散文的发展——铜器铭文  “王赐乘马,是用佐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钺用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寿无疆!”

 《周易》

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尚书》  《汉书·艺文志》载:“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

 “怀保小民”,“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

《春秋》

 《史记》:“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游、子夏之徒,不能措一辞,不能改一字。”

 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环其城邑曰“围”;造其国都曰“入”;毁其社稷曰“灭”。同样是杀人,杀无罪者曰“杀”;杀有罪者曰“诛”,下杀上曰“弑”。  文十六年:“宋人弑其君杵臼”;文十八年:“莒弑其君庶其”(实为太子杀);成十八年:“晋弑其君州蒲”。

第二节 《左传》

• 一、《左传》的成书与作者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

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 《论语·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

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二、《左传》与《春秋》

“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是补叙其史实的,属古文经,《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阐明其“微言大义”的,属今文经。

• 三、《左传》的内容

1、表现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民本思想

•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君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僖公19年)―国之将兴,

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庄公32年)

• ―臣闻国之将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 2、颂扬爱国主义思想

曹刿从师(庄公10年) 烛之武退师(僖公30年) 弦高犒师(僖公33年) 申胥乞师(定公4年)

• 3、表彰统治阶级中开明人士

• 4、作者本着不隐恶的态度,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贪污受贿以及以人殉葬等

丑恶行径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

• 乱臣贼子惧 不尊王室

• 不避君亲 不为君讳 • 显君之恶 尚力喜乱,事详而理差 • 不明君臣大义

二、《左传》的文学特点

1.叙事成就较高,叙事富有故事性

白描手法:遵循时空观念、重视事件全过程、较少渲染烘托

2.擅长描写战争

描写战争的特点--“相斫书”

写战争的特点

A、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

B、写战争过程的文字不多,但写得紧张激烈、曲折生动。

C、在战事叙写中,作者还善于穿插细节,以烘托气氛,增添波澜,交代重大契机。

D、叙事长于将史实与神话传说、轶事传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春秋古战车

3.擅长刻画人物

《左传》写到的人物容貌、性格较鲜明的不下数百人。

重耳、子产、蹇叔、先轸、介之推、鉏霓

• 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

 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政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

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

• •

 如晋公子重耳由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

行动 对话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

 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划。

4.记言之文典范——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1)叙述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简洁。

“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至而意不尽,尤为极致,如《礼记》、《左传》可见”(苏轼)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刘知已)

晋公子重耳之亡(鲁僖公23、24年)

• 一、流亡原因(略) • 二、思想意义 • 三、文学成就

• 1、选材恰当,布局合理(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 2、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28年)

秦晋崤之战(僖公33年) 晋楚邲之战(宣公12年) 齐晋鞌之战(成公2年)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12年) 齐鲁长勺之战(庄公10年) 秦晋韩原之战(僖公15年)

• 首先,战争的起因、性质

• 其次,在双方力量对比、内部关系上

政平民阜,财用不匮——《国语》

• 再次,在对待战争的态度、战略战术的运用上 外围描写

僖公23年子玉治兵,―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以与子文―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

• 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

• 晋―作三军,谋元帅‖,以见晋之―尚德‖、团结,又与子玉―刚而无礼‖

• ―始入而教其民‖、―入务利民‖、出定襄王以示义、―伐原以示信‖、―大蒐以示之礼‖, • ―民听不惑‖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30年)

• (一)、故事起因 • (二)、人物形象

• (三)、精彩的外交辞令

• 参考书目

• • • • • • • •

第三节 《国语》

杨伯骏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 1981年版 徐中舒《左传选》 中华书局 1984年版 沈玉成 《左传译文》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冯作民 《白话左传》 岳麓书社 1996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第五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北大中文系《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 1964年版

• 一、《国语》成书与作者

• 1、书名:《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2、作者:有三种说法:

二、《国语》的思想内容

• 1.最可贵的是对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的重视。《鲁语》上里革论君之过:―夫为

人君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被杀,其过多矣。‖(鲁成公)《周语》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 《周语》下―民之所曹好,鲜其不济。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

城,众口铄金‘‖。

• • • • • •

2、对明君贤臣进行热情赞扬,对昏君佞臣进行严厉批判 齐桓之 ―三衅三沐之,亲逆之于郊‖; 勾践:卧薪尝胆;郤克之分谤于人。 周厉王之弭谤杀人; 晋平公之滥杀无辜;

楚灵王之筑台为观,―国民疲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

• ‖伯嚭之贪财误国; • 露睹父之斤斤计较等。

• 3、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典章制度和哲学思想

• 《鲁语》上:―广川之鸟兽恒知避其灾。‖ 《鲁语》下―敬姜论劳逸‖ • 《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 《楚语》上:―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 • 4、书中有浓厚的宿命论和愚忠愚孝思想 • 如申生之愚。

• 三、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

• 《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

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 《国语》记言多于记事,但也有些篇章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描写相当出色,但文学成就总体上不及《左传》。

• 《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物的言行,这种方式已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向。

• • •

• • • • •

《召公谏厉王弭谤》

全文通过厉王弭谤和召公谏弭谤,揭露了厉王的倒行逆施和残酷暴虐;透露出史家重民反暴的思想倾向。 艺术上有两大特色: 一是形象生动的比喻。如召公的谏词连类取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用比喻表达了召公进步的政治见解。

二是语言简劲。如第一段叙述西周末年民不堪命,国人怨谤的黑暗政治状况和厉王的残暴愚蠢及结尾的厉王拒谏,―三年乃流王于彘‖,惜墨如金,辞约意丰。

参考书目

韦昭注《国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 李维琦《白话国语》 岳麓书社 1996年版 傅庚生《国语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 黄永堂《国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三节 《战国策》

一、《战国策》概说

先秦别名《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到西汉末年时,刘向将此书进行整理,才把它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记载的历史不是系统的,完整的,而是片断,而且记事有许多不标明年 月。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说辞二十七章,其中十一章内容是《战国策》有的,另外十六章是《战国策》所没有的,这部分可补《战国策》的不足。

 二、 《战国策》基本内容——主要反映纵横家的思想

 纵横家思想反映在政治观上,主要为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表现在人生观上,则公开宣扬追求― 势位富贵‖ ,争名逐利。

 1、《战》中有些文章表现出鲜明的民本思想:《齐策·赵威后向齐使》《冯谖市义》

 ―苟无民,何以有君?‖(《齐策四》)

 2、《战国策》有明显的―贵士‖倾向,把―士‖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

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

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陇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陇也。‖宣默然不悦。

 燕昭王筑黄金台,尊郭隗为师,礼贤下士,―士争凑燕‖(乐毅、邹衍、剧辛)

 3、《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语,虽然主要是针对某些统治者的规劝,但对

后世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如―触龙说赵太后‖

 公牟对应侯(范雎):―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粱肉期而粱肉至,粱肉不与

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赵三)。

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 4、充分肯定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

 对于锐意革新,励精图治的国君,《战国策》给予了充分肯定。如赵武灵王9胡服骑射。

 5、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阴险毒辣与残暴荒淫。 郑袖谗害魏美人

 秦宣太后欲以逢丑夫殉葬

 从思想上看,《战国策》历来贬大于褒。元人吴师道认为―是书善恶无所是非‖,―善言之少,不足以胜不善之多‖(战国策序)。 。

 冯谖客孟尝君

 著名的四公子:齐之孟尝君田文、魏之信陵无忌、赵之平原君赵胜、楚之春申君黄

 1、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2、形象塑造手法别致

 3、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的成就也是较高的,非常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定环境。

苏秦始将连横

 1、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行动描写 (2)语言描写

(3)内心独白:揭示其人追求及社会原因

 2、细节描写非常传神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用自己的体会设喻劝说齐王纳谏

 《赵威后向齐使》陈述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见解

 《鲁仲连义不帝秦》刻画了鲁仲连见义勇为,刚正不阿、功成身退、不求名利的

形象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长于记言,论说方式灵活机智  如触龙说赵太后

 寒暄、好奇、利害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鲁仲连义不帝秦

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李白)

【补充】注意文体的发展轨迹:  左传外交辞令--国策雄辩--诸子论说--汉大赋夸饰之风  人性的发挥、修改的张扬--文学自学--形式美

2.叙事写人重奇重趣(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 与《左传》相比  人物身份下移  描写刻画更细腻

3.铺张扬厉的语言艺术(以苏秦为例)

铺陈: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列陈述事物的各个方面。 夸饰:过甚其辞夸大强调。

 运用历史事实和编撰寓言故事来加强说服力

 寓言

 动物寓言

 鹬蚌相争、狐假虎威、桃梗土偶、骥服盐车  社会寓言

 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卫人迎新妇、江上之处女、亡羊补牢、三人言市有虎  历史寓言

 伯乐相马、曾参杀人、惊弓之鸟

土偶与桃梗

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挻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比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卫人迎新妇

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

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江上处女

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之无烛,故常先至, 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为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曾参杀人

 昔者曾子处(居住)费(鲁国境内的地名),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读音zhu四声,织布的梭子)逾(同‗逾‘)墙而走。

四、《战国策》的影响

 《战国策》兼有《左传》、《国语》的叙事、记言之长,同时“其辞敷张而扬厉,

变其本而加恢奇”,叙事“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章学诚《文史通义》)。

 它是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直接孕育了汉代的史传文学、赋及论文散文,对

唐宋以降的古文等创作亦影响深远。

参考书目:

刘向辑录《战国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 孟庆祥《战国策译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牛鸿恩等《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 何建章《白话战国策》 岳麓书社 1996年版 (附战国形势图)

北大中文系《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 1964年版

概说

一、新阶层的出现

 他们有的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担任卿相之职;有的虽一度出仕,但以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为主;有的则终身为“处士”、客卿。  他们以从感性经验中抽象升华出理性原则为己务,其活动富有高层次的思想文化特色。

 后代习惯尊称他们为。

 由于先秦诸子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接触的实践范围、接受的思想文化影响均不相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发展成不同的派别系统。号称“九流十家”

 先秦各个学派的议论、说理文章。在内容性质上属于思想学术范畴,但从其形式表达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看,则属于散文作品。

二、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论语》—— 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记录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者。柳宗元认为是曾参、有若所记。

3、成书于战国初年

汉代出现了三种版本:鲁论、齐论、古论语 西汉时,张侯本流传至今。郑玄作注,朱熹集注 作为《四书》之一,成为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

4、孔子其人其事

 孔子(公元前 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乡陬邑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 孔子早孤,“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有短暂出仕经历,后来周游列国,屡不得志,晚年整理文献,教授生徒。“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

 另类观点:孔子是条丧家犬 二、《论语》文献知识

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

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 《论语》的编定者和编定时间。  曾参、有若  战国初年

 《鲁论》、《古论》和《齐论》

三、《论语》的流传

 西汉孔安国有《古文论语训解》,西汉张禹注《鲁论》,称《张侯论》。  东汉有熹平石经《论语》和东汉郑玄《论语注》。

 魏何晏等《论语集解》,梁代皇侃有《论语义疏》。唐有敦煌写本,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

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程树德有《论语集释》,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四、《论语》的内容

1、《论语》尚称不上真正成型的文章。  《论语》每篇有多少不等的章。

 每篇取首章首句二或三字为标题,内容没有明确的中心,也不构成完整的体系。  每章是一条独立的内容,章与章之间互不连贯,甚至有的章内容、文字重复。

2、《论语》只提出论断,不作论证和阐述,近于格言警句。

 这是由《论语》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

 长者对弟子的教诲,具有权威性和可信赖性,不必如向人主般的论证;  孔子极善于从普遍的日常社会生活实践中,直接提炼、概括、升华出合乎规律性的理性结论,它们都是人人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曾经感受过的。

五、《论语》的文学特点

1、记言时,往往能传达人物的感情、口吻、音容、笑貌。  赞叹语气  感慨语气

2、描绘性语言写出人的神态。

3、语言简短精炼,含义丰富深刻,具有格言意味。

补充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韵散结合体——《老子》

 1、老子其人

 老子,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曾任周守藏史。  2、《老子》的成书、体例及思想

 《老子》一书主要由老子自撰,只有少数语句出于后学增补,它集中反映了老子

 

的哲学思想,探讨的主要是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其中也包含了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

3、《老子》的文学性

(1)《老子》一书包含有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 (2)全书常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玄妙的哲理。

引述《老子》中的一些韵散结合体语录,加以体会其特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章1)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章9)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章18)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章30)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章3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章5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章6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章81)

第三节 孟子

     

  

 一、孟子

 (一)、《孟子》一书的内容:

《孟子》共七篇,主要记载孟子的谈话,以语录和对话为主,有逐渐向较成熟的说理散文过渡的趋向,文风带有战国中期的特征和孟子本人的个性色彩。

 (1)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 “内圣”、“外王”

 (2)经济上:主张制民之产 省刑罚,薄赋税,制民恒产

 (3)君民关系: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 (4)性善论:

 人皆有天赋的善性,而善性就是仁、义、礼、智四端。

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保父母。”(《公孙丑》)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 (二)、《孟子》散文艺术成就  1、缜密纯熟的辩论技巧。  2、气势浩然的文风。

 孟子曾自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气”指人的正气,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和气质。  3、《孟子》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

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 王曰:“弃之”

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 王曰:“已之”

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 王顾左右而言他。

 _——《梁惠王下》

 (陈贾)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之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于?”(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是不智也)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而为之辞。” ——《公孙丑》

讲解《齐桓晋文之事章》

 妇人之仁  牛的故事

咏牛诗: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更无人。 ----李家明

秦国的名相宁戚 田单 汉代名宰相丙吉

《吕氏春秋》说:“有道之士,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一脔之肉,而知一镬之味。

《解人颐》

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 四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  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

补充:

 美善相乐的审美境界

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审美视角

 参考书目

 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 杨伯俊《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 1984年版  郭沫若《十批判书》 人民出版社 1954年版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 在哲学上:庄子把老子的客观唯心论发展为主观唯心论

 《老子》―有无之相生(转化)也,难易之相成(相辅相成)也,长短之相形(比较)也,高下之相盈(包含)也,声音之相和(应)也,先后之相随(追随)也。‖  (1)齐是非:

 (2)齐物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周梦蝶(齐物论)

 (3)齐生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齐物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知北游)―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秋水)

 (4)齐大小:―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齐物论)―万物一齐,孰

短孰长‖(秋水)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逍遥游

 此篇旨在说明庄子超脱一切物质世界的人生观。他认为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抛弃一切客观条件,无所待地自由驰骋,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游。

 1、庄子善于把抽象的议论与比喻、寓言结合起来,把深奥的哲学问题说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于感染力。

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 3、章法严谨

 4、他对黑暗社会也有揭露和批判,―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人间世)―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 三、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 1、以寓言见长,采用、虚构了许多寓言故事来阐明其深奥的哲理。 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 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秋水》―惠子相梁‖ 《应帝王》―浑沌之死‖ 《天道》―轮扁斩轮‖ 《徐无鬼》―运斤成风‖ 《则阳》―触蛮之争‖ 《秋水》―濠梁之上‖

视权贵如腐鼠

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浑沌之死

 南海之帝为①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④倏与忽时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轮扁斫轮

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濠梁之上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之知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秋水》 庄子的生死观

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3、笔调诙谐幽默,往往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任公子为大勾巨缁,五十犗(jiè)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勾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餍若鱼者。——《外物》

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结驷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也?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 ——《列御寇》

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似辩士,视子之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纵逸的样子)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执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额曰:―吾安能弃其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至乐》

《庄子》的启示

 1.眼界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大,理想才会大,他的人生境界才会大,  2 多方位,多角度,多方面来看问题::庄子的哲学是境界哲学,它教人如何达到更高的境界。

 3.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能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完美的融为一体,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的人生哲学。

参考书目:

《庄子集释》 郭庆藩 中华书局 1997年版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庄子浅注》 曹础基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 郭沫若《十批判书》 人民出版社 1954年版

第五节 荀子 韩非子

• 一、荀子

• 荀子名况(330?——230?)又名卿,赵人,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三为―祭酒‖。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主张

• (1)在自然观上,荀子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作了尖锐的批判,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鲜明的唯物主义观点。

• (2)行贵于知

• (3)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性恶论‖。 ―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

• 富于文采,讲究修辞,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 《成相》是采用当时民间说唱形式写成的一首政治诗。

• 《赋篇》由《礼》、《智》、《云》、《蚕》、《箴》和《佹诗》、《小歌》(乱辞)七部分组成

• 三、韩非子(280——233)

•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主要代表,是杰出的唯物主义者、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 ― 今胜于昔‖ 进步的历史观。

• 韩非的政治思想,法术势一体。

• 所谓―法‖,指的是国家的成文法律。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有度》

• 所谓―术‖,指君主驾驭群臣的权术、手腕。

―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八经》

• 所谓―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地位。

• 法家的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

• 李悝在魏国变法 ,商鞅在秦国,申不害在韩国,吴起在楚国

• 独尊儒术的实质《汉书·元帝纪》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 《三国志》曹操言―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劳‖

法家悲惨结局的原因:

• 1,个人失误,吴起和商鞅的死

• 2.严刑峻法,缺少人情味,司马谈说:可行一时之计不可常用也。

韩非对后世的启示

• 1,法术势的启示;

•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人人平等

• 2,讳疾忌医;

• 扁鹊见蔡桓公

• 3,贵变,对社会有推动作用。

• 如商鞅主张法后王,《商君书》:三代不同礼而王,王霸不同法而霸,韩非也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1、峭拔犀利、凌厉无前的政论散文

• 《五蠹》集中体现了韩非的社会政治观点

• 指斥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之民是社会的五种蛀虫 • 《说难》陈述游说的困难,并分析游说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条理清晰,是一篇极有系统的文字

• 《孤愤》主要写有治国之术的法术之士与窃居要位的重臣的矛盾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 寓言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予某种事理的一种文学样式。寓言的本质在于比喻,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寓言是由比喻的修辞手法发展而来的,它是比喻的发展和高级形态。

• 《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全书共300多则,为先秦之最。

宋人疑邻 :―非知之难,处知则难‖

•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

• ―守株待兔‖意在批判―以先王之道治当世之民‖的保守主义者

• ―宋人疑邻‖意在表明进言之难

• ―郑人买履‖

• ―郢人遗燕相书‖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

• 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 参考书目

《韩非子集解》 王先谦 中华书局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中华书局

《韩子浅解》 梁启雄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韩非子选》 王焕镳 中华书局 1965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

概说

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性质、地位

 1、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是中文系的专业主干课程

 2、地位:重要(课程本身、课程的教育意义)

 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 1、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  2、文学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

 3、文学其实就是是―人学‖,通过它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人。

 4、为以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和其它工作打下基础。

三、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

 1、历代作家、作品、风格、流派;

 2、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前代文学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后代文学对前代文学的传承,——形成―史‖的框架。

 3、文学史和作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史离不开作品作基础,而作品要从史的角度去理解。

四、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学习方法

 1、多读:

 4、多思:

 2、多背:

 3、多记:

 另一种方法:

1、清楚概念 2、熟悉背景 3、抓住代表

4、掌握特征 5、理清脉络 6、懂得文化

总 绪 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 一、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 1.文学史研究的三个层面;

 2.文学的发展史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共同推进的历史。

 二、文学本位

 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与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两翼

 三、史学思维

 四、文化学视角

 借助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学科成果,参考它们的方法、成果,会给文学史研究带来新的面貌。

 五、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

 六、文学史史料学

 文学史史料学,包括与文学有关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作家生平的考订、作品的辨伪、史料的检索等等。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 一、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

 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矛盾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 二、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

 1、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①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 ②朝代的不平衡

 ③地域的不平衡

 2、俗与雅之间的相互影响、转变和推动

 3、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 5、文与道的离合

 4、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为三古、七段

 一、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 第一段:先秦

 第二段:秦汉

 二、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 三、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中国文学初期特征的形成

第一节 商周时期文化简说

• 1、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化

• 2、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化

• 3、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化

• 4、楚地文化与楚辞

一、由巫到史: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有些反映原始社会生活的神话传说保存在后人的著作里,如“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等。

商朝已经有了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由此可以推想夏代也有其文化和文学。殷商宗教迷信之风大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出现了歌舞娱神的巫和掌文字记录的史这两种专职人员,促进了巫文化和史文化的发展。

二、由于“学在官府”,贵族文学兴起,出现雅、颂之作。

到西周时,巫史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保存到今天的文献资料有《诗经》中《大雅》、《周颂》中的部分诗歌,《尚书》中的《牧誓》、《大诰》、《无逸》等十多篇和《周易》中的部分爻辞。相传制礼作乐的周公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伟人。反映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生活的著作主要是《诗经》中的《小雅》、《国风》与《国语》、《左传》。

三、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士”阶层从春秋末期形成,战国时代的士人不仅在学术领域里各张一帜,各树一党,各倡一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也都各扶一主,各为一国。表面上是贵族执政,实际上起作用的乃是这些“士”人。学术上有儒、墨、道、法;政治上有合纵、连衡。

先秦的散文都是不同体裁的实用文,但由于其中有一部分写得相当活泼,很有文采,所以被后世当作文学作品传诵。

先秦的文学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与现实政治、与社会人生有着紧密联系,并由此形成我国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中国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向来不大,这点与西方文学的差别相当明显。

第三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 一、先秦文学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综合状态;

• 二、《诗经》及史传散文、诸子散文等成熟的文学作品已出现, 但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1、概念: 上古神话 一、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2、神话的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基础)

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 万物有灵观是原始宗教,也是原始神话产生的基础。

• 图腾崇拜

• ——自然崇拜——人格化神灵观产生——祭祀神灵的仪式。(人创造了神)

2、我国神话的保存及流传情况。

• 神话遗存:《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等著作中。

•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是巫教地理书。

• 《淮南子》是汉代思想论著,记录部分古代传说。

• 《楚辞》战国楚国的诗歌集。

• 《庄子》战国时一部哲学著作,常引用神话传说作为论证材料。

• 《艺文类聚》卷一《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海,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绎史》卷一《开辟原始》引《五运纪年历》)

• 女娲造人的详细过程见于《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今本《风俗通义》无此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

乃引绳絚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絚人也。‖

• 《淮南子·览冥训》的《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鲧腹生禹 —禹娶涂山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 《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 《夸父逐日》的神话:―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

补充

神话分类:原始神话、文明神话

A.原始神话(独立神话):产生于史前或氏族社会解体阶段,每个神话各自独立——神话时代。

B.文明神话(帝系神话、古史传说):以帝王世系为主,具有体系化,历史意识较强,神话人物与部落首领、帝王混同,天神与祖神一体。——古史传说时代。

2、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深重的忧患意识

厚生爱民思想

强烈的抗争精神。

1、历史化事例一

2、历史化事例二

3、历史化事例三

1、文学化事例一

 《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无面目。 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2、文学化事例二

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西王母神话逐渐演变为仙话

 《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 《庄子¡¤大宗师》:¡°夫道,¡­¡­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 《汉武内传》:¡°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

月亮神话的演变: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宫,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 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 唐¡¤李冗《独异志》:¡°羿烧仙药,药成,其妻姮娥窃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 嫦娥执桂图(部分),唐寅作,(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 唐寅擅画美女,此作意气风发,头部线条圆和流畅,勾染得当,美人的飘逸清丽之态毕现。面容的设色,敷白色晕染,如月色清凝,皎洁典雅。

 中国人对神话的几个误区:

 1、中国人往往认为―神话是历史‖ 。

 2、神化和传说:有联系亦有区别。

 3、神话和仙话: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

 问题:

 大量神祗名称和事迹零散;各种神话故事、神话人物之间关系松散:未形成完整神话系统。为什么?

 华夏文明最早发祥于黄河流域,早熟而富于理性,民重实际而黜虚无。  长期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中原地区受儒家影响极深,而儒家“不语怪、力、乱、神”。

 中国文明一开始即重史,有些神话传说被简单地曲解为信史。

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比较:

1.记载零散,并多有异说。

2.多被历史化,与传说难分。

——神话早于传说; 神话多怪异,传说接近现实;在塑造形象上,神话多为神,传说则为人。

3.我国神话从思想上说,比较突出为公为群精神;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女娃救民与水火、尧杀长子朱丹而让位于舜、禹治水不惜生命,不顾家门等。

4.赞美劳动与创造发明。

——盘古开天、女娃补天、神农发明草药、后稷教民稼穑、王亥驯养动物、舜制陶,捕鱼,种田、伏羲发明网罟、舜作箫、少昊的儿子发明弓箭等。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大神均有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凡人情欲的神格特征;神话中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以及对神话人物保民佑民的职分要求。

《山海经校注》 袁珂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中华书局

《神话研究》 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山海经全译》 袁珂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神话传说辞典》袁珂 上海辞书出版社

《诸神的起源》 何新 三联书店

 《吕氏春秋 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 神农时代伊耆氏的《蜡辞》:

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 《吴越春秋》的《弹歌》:

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 第二章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 第一节 《诗经》的编辑 应用和流传

• 一、《诗经》体制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前11—6世纪)约500年间诗歌305篇(《小雅》6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

• 初称《诗》,汉儒奉为经典,称《诗经》。

《诗经》这部书可能是经过各诸候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的,然后命乐官整理、编纂而成的。

三、《诗经》的应用

• 《诗经》的乐歌,开始用途:

——一是作为典礼仪式的一部分;

——二是娱乐;

——三是表达对社会或政治问题的看法。

• 后来成为贵族教育的文化教材:

——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论语》“不学诗,无以言”;

• 第二,在外交场合,常须摘引《诗经》成句,曲折表达思想,所谓“赋诗言志”。 ——《论语》:“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第三,具有政治、道德意义。

《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流传:

鲁、齐、韩、毛四家诗。

―今文‖诗与―古文‖诗。

齐之辕固

鲁之申培

燕之韩婴

赵之毛苌

五、《诗经》分类

• 《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 《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1、 “风”是乐调的意思

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

2、“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雅”与“夏”通,“夏”是地名。因为对地方土乐来说,就是政治中心地区的乐,因此“雅”又有了“正”的意思。

3、“颂”是庙堂之音

“颂”,一般认为是“容”的意思,指舞蹈的样子,故以《颂》为舞曲。一说“颂”是“诵”的假字,就是诵辞.是庙堂之音,用于祭祀典礼。

关于“祭祀诗”

 祭祀诗又称郊庙歌,是宗教祭祀活动中咏唱的赞颂神灵、祖先,祈福禳灾的诗歌。

 《诗经》中的祭祀诗主要保存在《商颂》和《周颂》之中。

《诗·商颂·那》

 《那》,是商代后世国君祭祀成汤的乐歌。

 该诗十分生动地描述了成汤子孙祭祀其祖的场面,表现了祭祀时的礼俗与宗教特征。人们伴着和谐洪亮的音乐,跳起盛大的《万舞》,迎接祖先神的降临,并祈求他赐福施惠,以保佑子孙繁昌。

 《那》似乎作于商代奴隶社会的上升时期,全诗洋溢着一种高度自信、自豪和充满欢欣的情绪。

周人祭祀诗

 周人赋予其祖先以更大的神通和威力,与上帝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地位更高。

 周在“敬天”的同时,又增加了“重德”的内涵。

 《周颂》不注重炫耀武功和暴力,而更侧重展示新社会的礼乐制度和道德文章,

体现了西周礼乐文化的理性精神。

鲁人祭祀诗

 《小序》以为《鲁颂》都是颂鲁僖公的。

 首篇是《駉》,《小序》说,因为鲁僖公治国很节俭,宽厚爱民,很重视农业、美马,鲁国人尊重他,¡°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  《鲁颂》的《泮水》、《閟宫》也是颂美祖先的诗歌。《鲁颂》的时代较《周颂》为晚,创作上受到《风》诗和《雅》诗的影响。

关于―史诗‖

 史诗(epic):narrate grand style(用雄伟的风格叙述的文体)

 史诗的性质:必是口传(oral)的;必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必和民族的典礼相联系;对战争事件往往有详细生动的描述;尽量凸现英雄人物。

关于―史诗‖

 史诗的“三要素”:神话、歌谣和历史传说。

 史诗产生的历史条件:从野蛮到文明。

 人类是那样年轻,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乐观自信,而又充满幻想,所有这些都赋予了史诗特有的一种艺术品质。

商民族史诗

 一般认为,《商颂》中有三篇民族史诗:《玄鸟》、《长发》、《殷武》,主要歌颂殷人的四位祖先:契、相土、成汤、武丁。

 人神杂糅、神话与历史并存。“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 炫耀暴力和武功,是野蛮进入文明那“一整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和骄傲。”(李泽厚)这就是青铜时代的精神。

周民族史诗

 《大雅》中《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五篇是周民族史诗。

 这几首以其雄浑典雅的基本风格,全面展示了部族发展的历史及其文化趋向,用诗的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政治观念、道德理想和审美情趣,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诗·大雅》中的周民族史诗

 《生民》讲述后稷诞生的神奇及他对农业的贡献。

 《公刘》:歌颂周远祖公刘率部落从邰迁豳之事。

 《绵》:写文王祖父古公亶(dǎn)父(太王,王季之父、文王之祖)率其部落从豳迁岐山的过程,这是周部落再次创建国家。

 《皇矣》:记周文王伐崇、伐密的战争事迹。

 《大明》:记载的是周武王牧野伐商的战绩。

后稷降生神话的社会背景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黄帝以来的五帝和三王的祖先的诞生传说都是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那正表明是一野合的杂交时代或血族群婚的母系社会。¡±

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周人知道他们的女老祖宗姜嫄无夫而生子,但到二雅时代,他们已经是文明人了,再不敢正视这种野蛮事实,便把这种极原始的风俗说成了灵异,说姜嫄履¡帝迹¡¯而生子。但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里根本就没有上帝信仰的¡ª¡ª上帝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人间有了统一的帝王以后,反映到天上,天上才有这样统一的上帝。因此,肯定地说,说姜嫄履帝迹而生子。显然是后代的讹传或作诗的人的故意粉饰。不懂历史发展。¡±

农事诗

 写劳动的艰辛(《豳风 ·七月》)用物候形象地表现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表达方式独特而生动。

 劳动的愉悦( 《周南·芣苢》)

 劳动者的不满情绪(《硕鼠》,《伐檀》)

《诗·周南·芣苡》

 采采芣苡,薄言(语辞)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收获)之。采采芣苡,薄言掇(拾取)之;采采芣苡,薄言捋(捋取)之。采采芣苡,薄言袺(用衣裾兜住)之;采采芣苡,薄言擷(将衣衽束在衣带中以盛放物品)之。

○《诗序》:“《芣苡》,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郑玄:“如后人采菱则为《采菱》之诗,采藕则为《采藕》之诗,何它义哉?”

○陈子展:“妇女采车前草之歌,劳者歌其事,此正事外无甚意义。”

芣苢

——六个动词的使用

清人方玉润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

余音袅袅,忽断忽续。”

(《诗经原始》)

《诗·魏风·十亩之间》

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毛诗序》:“《十亩之间》,刺时也,言其国削小,民无所居焉。” ○朱熹《诗集传》:“政乱国危,贤者不乐仕于朝,而思与其友归于农圃。”

○姚际恒《诗经通论》:“此类刺淫之诗。”

○牛运震《诗志》:“悠然方外之致,绝佳招隐词。”

○方玉润《诗经原始》:“夫妇偕隐也。”

○程俊英《诗经译注》:“一群采桑女子,在辛勤紧张的劳动后,轻松悠闲,三五

成群,结伴同归途中所唱的歌。”

○陈子展《诗经直解》:“采桑者之歌。妇女采桑,且劳且歌。”

○余冠英《诗经选》:“这是采桑者劳动将结束时呼伴同归的歌唱。”

 《伐檀》

○《魏风·伐檀》在奴隶和主人之间划开了一道感情鸿沟:无偿奉献由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变成了荒谬和屈辱的事情,不劳而获由一种道德上的合理行为变成了无法忍受的非道德丑行。

《诗经七月》图卷

燕飨诗

 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

 产生于西周初期,以君臣、亲朋欢聚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

《鹿鸣》(小雅)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何谓四始六艺?

 《关雎》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此为四始。

 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四、怨刺诗

1、概说

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往往在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 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 。

 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教缺失,人伦废绝,刑政苛酷的时代背景下,公卿列士、贵族大夫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悯时丧乱,忧世忧生,以诗来针砭时政和社会弊端,感叹身世遭遇。

2、分类

(1)政治讽谕诗(正月、黍离、十月之交等);

(2)感叹身世诗(北山、北门等);

(3)怨恨劳役(东山、雄雉、何草不黄等);

(4)斥责丑行(新台、南山、相鼠等)。

3、《大雅》中的怨刺诗

 大雅中的怨刺诗,大多出自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作者深怀对社会现实和周王朝命运的忧虑,以诗向统治者进言,说明殷鉴不远,以期起到规谏箴戒的作用。

 大雅中的怨刺诗,多规谏之意,充满无可奈何的悲哀。

4、《小雅》中的怨刺诗

 小雅中怨刺诗的作者,在等级社会中处于较低的甚或受压抑的地位。

 《节南山》讽刺周王用太师尹氏,以致天下大乱,其规讽所向,又在幽王。

 《十月之交》和《正月》都是从天时示警写起,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

5、《国风》中的怨刺诗

 国风中的怨刺诗辛辣犀利地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

 如《陈风·株林》讽刺了陈灵公与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夏姬淫乱私通。言在此而意在彼,讽刺了陈灵公的可耻丑行。

《陈风·株林》

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 匪适株林,从夏南。

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诗·王风·黍离》

 彼黍離離(结实累累),彼稷之苗。行邁(复词,即行)靡靡(同迟迟),中心搖搖(忧无所愬)。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醉於忧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东周大夫悲悼宗周覆亡之作。

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

 重章叠唱、反复吟咏、层层深入的艺术结构和写景、述行、心理描写、抒情的艺术手法妙融一体,创造了一种低回婉转而又悲痛欲绝的情境。 “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诗经原始》)

战争徭役诗

 有些诗篇从正面歌颂角度描写战争,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斗志昂扬的乐观情绪。

 更多诗篇表现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  战争徭役诗多写征夫士卒的痛苦,也表现了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思妇诗)

• 《诗经》战争诗强调道德感化和军事力量的震慑,不具体写战场场面,是我国古代崇德尚义、注重文德教化、不战而胜的政治理想的体现。

无衣

《诗·豳风·东山》

• 《诗序》:“《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

• 今人或疑为戍卒还乡途中思家之作,未必与周公东征有关。

• 就诗所反映的农村荒凉景象看,当时肯定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争。 • 该诗作者,《诗序》说是大夫,后人或疑为周公,今人多说是征夫自作。

十五从军征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思妇诗

• 战争徭役诗的一个分类。外有征人,内有思妇,表达家中妻子对在外行役丈夫们的盼望思念,以及她们的孤独痛苦之情,从特殊角度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反感。 《伯兮》、《君子于役》

婚恋诗

• 恋爱诗

– (1)热恋的欢乐(静女、野有死麕、溱洧、桑中、桃夭)

– (2)相思的忧伤(关雎、汉广、蒹葭 、南有乔木、子衿)

– (3)失恋的痛苦(江有汜、狡童、柏舟、将仲子)

• 婚姻诗

– (1)幸福的婚姻(女曰鸡鸣、有女同车、东方之日)

– (2)不幸的婚姻( 弃妇诗------氓、谷风 )

《关雎》(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展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荇菜图

艺 术 特 色

使此诗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极品诗。 • • • • • • 1、意境美: 该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

• 2、朦胧美: 中国较早的朦胧诗。全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 3、蕴藉美: 《蒹葭》具有丰厚的情感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意味,其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

• 4、音乐美: 该诗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采葛》

《将仲子》

月出

《卫风·氓》

• 六章情节:约婚、出嫁、自悔、怨男、自伤、断缘。

• 艺术特色:

1.叙事性质;

2.抒情特点;

3.比兴手法;

4.字词优美

• 《诗经.麟趾》诗意图,清焦秉贞作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2、赋、比、兴的手法 --描述、比喻、发端起情

赋是陈述铺叙

《豳风·七月》、《卫风·氓》、《大雅· 生民》 《邶风·静女》《郑风·溱洧》

比是比喻

1.通篇用比,如《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邶风·新台》。

2.博喻,如《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的作用

(1)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

《小雅·鹿鸣》

《王风黍离》

(2)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

• 《周南·关雎》

• 《周南·桃夭》

(3)起创设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郑风·野有蔓草》)

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周南¡¤桃夭》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小雅·苕之华

• 苕之华,芸其黄矣。

•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 苕之华,其叶青青。

•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 “人之大患,在我有身”

•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诗品》序)

• 蝉

• 李商隐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感遇

• 陈子昂

•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 感遇

• 张九龄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灵活的句式与复沓的章法。

重章迭句、

联章复沓

4、丰富的语汇与和谐的韵律。

词的多样性

语气词的运用

重言叠字或双声叠韵来状物拟声

 重言如夭夭、灼灼、霏霏

 双声如参差、踟躇

 叠韵如辗转、窈窕、沃若、崔嵬等。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奠定抒情诗的传统

2、 风雅传统与文学革新

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

3、 比兴手法的垂范后世

【思考题】

1. 什么是风雅颂?它们是怎么划分的?

2. 举例说明《诗经》的思想内容。

3. 举例说明赋比兴的内涵及作用。

4. 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5. 比较《氓》与《谷风》中的弃妇形象及 塑造方法。

6. 分析《蒹葭》的艺术特色。

• 参考书:

高 亨《诗经今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余冠英《诗经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版

赵浩如《诗经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朱 熹《诗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蒋立甫《诗经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2年版

冈元凤《毛诗品物图考》 中国书店 1985年版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第三章 屈原与楚辞

——伟大的爱国诗人

——伟大的浪漫诗人

——南国文学的代表 一、楚辞的概念

 1、何谓“楚辞:

 ——战国后期屈原开创的新诗体。名称出现于西汉。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

 宋·黄伯思:“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记)

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作品,书名为《楚辞》。

2、楚辞体的主要特点

(1)多用语气词¡°兮¡±字。语气词¡°兮¡±的运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 《九歌》模式:“兮”在句中,如“若有人兮山之阿”。

 《橘颂》模式:上下两句均为四字句,“兮”字用在下句之末,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大招》改为“只”,《招魂》改为“些”)

 《离骚》模式:上下两句字数增多,“兮”字用在上句之末,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散文化倾向

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3)音乐性强

(4)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云:“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二、楚文化与楚辞的形成

1、中原文化的影响。

——长江流域文化。

——楚民族。

——殷商时代,楚人即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

——春秋时期,楚国迅速壮大,与中原抗衡。楚庄王即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

——战国时期,楚并吴越,版图最大,人口最多。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秦灭楚后,楚地迅速爆发大规模起义。汉——楚人的胜利。秦汉一统,最终完成南北文化的融合,形成伟大“汉族”。

2.楚国的地理因素和风俗习惯:楚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原进行文化交流,但始终保持自身强烈的文化特征:

A、巫教盛行。

B、经济条件较北方优越。

C、未形成北方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较强。 ——一直到汉代,楚人多有桀骜不驯的性格。

D、艺术高度发展。

 音乐:编钟,5个8度音,世界音乐奇迹。

 艺术品——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表现形式。

 注重审美愉悦性和激烈动荡的情感。

3、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

《越人歌》 《沧浪歌》 《接舆歌》

  

4.屈原的贡献。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

此外,南北文化的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吸取。战国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就对楚辞有不小的影响。

三、屈原的生平

——屈原(前340—277?),名平,楚国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 ——他生活在战国后期诸侯争斗最激烈的时代,受过良好的文化教养,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

屈原一生的命运,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任、疏、放、迁”。

——年轻时受楚怀王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

——但因为君王的昏庸和奸臣的陷害,两次被贬,终于在长期流放江南之后,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与楚统治集团冲突原因: A、外交上,屈原主张联齐抗秦。

B、内政上,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内政,实行“美政”。

C、性格悲剧:感情激烈、正直袒露而又非常自信。加上少年得志,缺少周旋。

四 《离 骚》

(一)《离骚》题义:

1、遭遇忧愁; 2、别离的忧愁; 3、牢骚;

4、楚地古乐曲名。

 司马迁:“离骚者,犹离忧也。”

 班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  王逸:“离,别也。骚,愁也。”(《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 另外,还有释为“牢骚”(扬雄)、“老商”(楚曲名,游国恩说)等。  以班、马二人之说最为合乎诗人命题之旨。 (二) 《离骚》的主题

 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后,面临个人厄运和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灵魂的自传。

 峻洁人格、美政理想、爱国情感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九死不悔的追求精神在诗中水乳交融。

(三)《离骚》的结构

第一部分:侧重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多描写现实。

三个人物

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诗人敌对的、代表邪恶的一方。 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竞进以贪婪,凭不厌乎求索”。  “内恕己以量人,各兴心而嫉妒”

 于是谣诼纷起,“谓余以善淫”,诬蔑诗人是淫邪小人。

 决定楚国命运的楚王:昏庸糊涂。

 他一度信任和重用诗人,最终却受了“党人”的蒙骗: 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斎。” 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导致诗人的失败和楚国的衰危。

——对此,诗人“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亲手培养的人才也纷纷转向,“众芳芜秽”,他处在完全孤立的境地。但这反而进一步激起了诗人的高傲和自信。诗人再三表示:决不放弃理想而妥协 ,宁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人格。

第二部分:借助神话,以幻想的形式展开他内心活动和对未来的探索。分三层: A、”女媭“劝诫:太“梗直”,不合时宜——内心想法;但古帝重华陈辞,从治国角度予以否定。

B、想象驱使众神,上下求索。

a.到天界——帝阍(守门人拒为通报),表明重获楚王信任之路被堵。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b.降临地上“求女”——“美女”或“无礼”而骄傲,或无媒而相通。——知音难觅。 C.出路何在?灵氛占卜——楚国无望,劝他离国。 巫咸降神——另求君臣遇合。

——诗人驾飞龙,乘瑶车,扬云霓,鸣玉鸾,自由翱翔在一片广大而明丽的天空,神志飞扬,欢愉无比: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离开故土。

——既不能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楚国,且无法离开楚国——以身殉自己的理想,以死完成自己的人格。

“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全诗总结性的“乱辞”: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

所居!

(四)《离骚》反映的思想

 1、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

 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 2、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感:

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 忽临睨夫旧乡,蜷局顾而不行。

 3、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

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改度。……

 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四)《离骚》的艺术

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 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基本是实写。  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把他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强烈的抒情与奇幻的想象结合,更深沉地展示他的心路历程。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志趣,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

 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还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思想行为中。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 《诗经》比兴手法,为屈原继承并作出极大的拓展。发展出喻象、喻体合一浑融的艺术手法。

 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把培植香草和栽培贤能完全融为一体。

这种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 “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深远。

4、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

 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谋篇布局,极尽开阖抑扬的变化。前一部分实写,回顾历史;后一部分虚写,表现对理想的探索。一虚一实,回环往复,使诗歌跌宕起伏,意境层进层新,情感得以尽情挥洒。  创造句式长短不一、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

 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九歌》艺术特点

 叙写神灵的活动和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境界清新幽渺。

 诗歌侧重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曼妙清新,奇特瑰丽、色彩斑斓。

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写山神等待约会,因恋人爽约而悲伤不已。写女神的体貌,丰神秀韵,窈窕曼妙;女神的行止,奇异轻盈,足具仙风;写女神的情感深切纯洁,忧独怅惘。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楚辞》对后世影响

——刘勰:“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李白:“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鲁迅:“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1、开创了一种新诗体。 2、烂漫的精神气质。

3、美人香草的象征手法。

第四章 先秦历史散文

齐国的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鸣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说齐宣王之语。)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殷商到春秋时代的散文)

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1、甲骨文,又叫“契文”、  “卜辞”、“龟甲文字”、  “殷墟文字”。

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 发现刻有文字的兽骨,龟壳,这便是甲骨文的 发现。据考古鉴定,甲骨文是灼龟甲占卜的记 录,属殷商文化。已发现约3500多字,能识者 约2000。

 殷商时期利用龟甲兽骨在占  卜吉凶祸福时刻在上面的言  辞。  最早发现的是王懿荣,最早著录的是刘  鹗的《铁云藏龟》,孙怡让的《契文举例》  。之后的郭沫若也有相当高的研究成果。

 2、金文,又叫“钟鼎文”、“铜器铭文”、“彝文”。

 内容主要记载关于庆典、祭祀、征伐、契约等大的事件。金文侧重于记事。  《毛公鼎铭》、《散氏盘铭》、《白彝盘铭》等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3、《易经》,为占卜用书,相传是周人所作,故名《周易》。

 《易经》的内容分经与传两部分:经有八卦,通过八卦形式,推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其精华是用八卦象征八种自然现象,推演成理。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 《易经》中有诗歌的形式,如《中孚 · 九三》;有散文的形式,如《屯·六二》等。

二、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与《春秋》 2、《春秋》

 《春秋》是古老的记事散文,记事极为简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后来,人们把文笔蕴藉含蓄、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 微言:为后王之法,尊周室,亲中国,斥夷狄,宣扬大一统。大义:诛乱臣贼子,辨是非,别嫌疑,明善德,宣扬德义。孔子作《春秋》,是要借记事以明义,垂言以立教,故其侧重笔法。

散文的起源——甲骨卜辞

 戊辰卜,及今夕雨?不及今夕雨?

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

散文的发展——铜器铭文  “王赐乘马,是用佐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钺用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寿无疆!”

 《周易》

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尚书》  《汉书·艺文志》载:“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

 “怀保小民”,“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

《春秋》

 《史记》:“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游、子夏之徒,不能措一辞,不能改一字。”

 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环其城邑曰“围”;造其国都曰“入”;毁其社稷曰“灭”。同样是杀人,杀无罪者曰“杀”;杀有罪者曰“诛”,下杀上曰“弑”。  文十六年:“宋人弑其君杵臼”;文十八年:“莒弑其君庶其”(实为太子杀);成十八年:“晋弑其君州蒲”。

第二节 《左传》

• 一、《左传》的成书与作者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

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 《论语·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

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二、《左传》与《春秋》

“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是补叙其史实的,属古文经,《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阐明其“微言大义”的,属今文经。

• 三、《左传》的内容

1、表现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民本思想

•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君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僖公19年)―国之将兴,

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庄公32年)

• ―臣闻国之将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 2、颂扬爱国主义思想

曹刿从师(庄公10年) 烛之武退师(僖公30年) 弦高犒师(僖公33年) 申胥乞师(定公4年)

• 3、表彰统治阶级中开明人士

• 4、作者本着不隐恶的态度,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贪污受贿以及以人殉葬等

丑恶行径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

• 乱臣贼子惧 不尊王室

• 不避君亲 不为君讳 • 显君之恶 尚力喜乱,事详而理差 • 不明君臣大义

二、《左传》的文学特点

1.叙事成就较高,叙事富有故事性

白描手法:遵循时空观念、重视事件全过程、较少渲染烘托

2.擅长描写战争

描写战争的特点--“相斫书”

写战争的特点

A、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

B、写战争过程的文字不多,但写得紧张激烈、曲折生动。

C、在战事叙写中,作者还善于穿插细节,以烘托气氛,增添波澜,交代重大契机。

D、叙事长于将史实与神话传说、轶事传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春秋古战车

3.擅长刻画人物

《左传》写到的人物容貌、性格较鲜明的不下数百人。

重耳、子产、蹇叔、先轸、介之推、鉏霓

• 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

 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政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

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

• •

 如晋公子重耳由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

行动 对话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

 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划。

4.记言之文典范——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1)叙述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简洁。

“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至而意不尽,尤为极致,如《礼记》、《左传》可见”(苏轼)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刘知已)

晋公子重耳之亡(鲁僖公23、24年)

• 一、流亡原因(略) • 二、思想意义 • 三、文学成就

• 1、选材恰当,布局合理(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 2、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28年)

秦晋崤之战(僖公33年) 晋楚邲之战(宣公12年) 齐晋鞌之战(成公2年)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12年) 齐鲁长勺之战(庄公10年) 秦晋韩原之战(僖公15年)

• 首先,战争的起因、性质

• 其次,在双方力量对比、内部关系上

政平民阜,财用不匮——《国语》

• 再次,在对待战争的态度、战略战术的运用上 外围描写

僖公23年子玉治兵,―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以与子文―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

• 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

• 晋―作三军,谋元帅‖,以见晋之―尚德‖、团结,又与子玉―刚而无礼‖

• ―始入而教其民‖、―入务利民‖、出定襄王以示义、―伐原以示信‖、―大蒐以示之礼‖, • ―民听不惑‖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30年)

• (一)、故事起因 • (二)、人物形象

• (三)、精彩的外交辞令

• 参考书目

• • • • • • • •

第三节 《国语》

杨伯骏 《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 1981年版 徐中舒《左传选》 中华书局 1984年版 沈玉成 《左传译文》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冯作民 《白话左传》 岳麓书社 1996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第五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北大中文系《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 1964年版

• 一、《国语》成书与作者

• 1、书名:《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2、作者:有三种说法:

二、《国语》的思想内容

• 1.最可贵的是对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的重视。《鲁语》上里革论君之过:―夫为

人君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被杀,其过多矣。‖(鲁成公)《周语》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 《周语》下―民之所曹好,鲜其不济。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

城,众口铄金‘‖。

• • • • • •

2、对明君贤臣进行热情赞扬,对昏君佞臣进行严厉批判 齐桓之 ―三衅三沐之,亲逆之于郊‖; 勾践:卧薪尝胆;郤克之分谤于人。 周厉王之弭谤杀人; 晋平公之滥杀无辜;

楚灵王之筑台为观,―国民疲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

• ‖伯嚭之贪财误国; • 露睹父之斤斤计较等。

• 3、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典章制度和哲学思想

• 《鲁语》上:―广川之鸟兽恒知避其灾。‖ 《鲁语》下―敬姜论劳逸‖ • 《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 《楚语》上:―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 • 4、书中有浓厚的宿命论和愚忠愚孝思想 • 如申生之愚。

• 三、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

• 《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

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 《国语》记言多于记事,但也有些篇章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描写相当出色,但文学成就总体上不及《左传》。

• 《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物的言行,这种方式已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向。

• • •

• • • • •

《召公谏厉王弭谤》

全文通过厉王弭谤和召公谏弭谤,揭露了厉王的倒行逆施和残酷暴虐;透露出史家重民反暴的思想倾向。 艺术上有两大特色: 一是形象生动的比喻。如召公的谏词连类取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用比喻表达了召公进步的政治见解。

二是语言简劲。如第一段叙述西周末年民不堪命,国人怨谤的黑暗政治状况和厉王的残暴愚蠢及结尾的厉王拒谏,―三年乃流王于彘‖,惜墨如金,辞约意丰。

参考书目

韦昭注《国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 李维琦《白话国语》 岳麓书社 1996年版 傅庚生《国语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 黄永堂《国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三节 《战国策》

一、《战国策》概说

先秦别名《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到西汉末年时,刘向将此书进行整理,才把它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记载的历史不是系统的,完整的,而是片断,而且记事有许多不标明年 月。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说辞二十七章,其中十一章内容是《战国策》有的,另外十六章是《战国策》所没有的,这部分可补《战国策》的不足。

 二、 《战国策》基本内容——主要反映纵横家的思想

 纵横家思想反映在政治观上,主要为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表现在人生观上,则公开宣扬追求― 势位富贵‖ ,争名逐利。

 1、《战》中有些文章表现出鲜明的民本思想:《齐策·赵威后向齐使》《冯谖市义》

 ―苟无民,何以有君?‖(《齐策四》)

 2、《战国策》有明显的―贵士‖倾向,把―士‖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

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

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陇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陇也。‖宣默然不悦。

 燕昭王筑黄金台,尊郭隗为师,礼贤下士,―士争凑燕‖(乐毅、邹衍、剧辛)

 3、《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语,虽然主要是针对某些统治者的规劝,但对

后世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如―触龙说赵太后‖

 公牟对应侯(范雎):―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粱肉期而粱肉至,粱肉不与

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赵三)。

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 4、充分肯定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

 对于锐意革新,励精图治的国君,《战国策》给予了充分肯定。如赵武灵王9胡服骑射。

 5、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阴险毒辣与残暴荒淫。 郑袖谗害魏美人

 秦宣太后欲以逢丑夫殉葬

 从思想上看,《战国策》历来贬大于褒。元人吴师道认为―是书善恶无所是非‖,―善言之少,不足以胜不善之多‖(战国策序)。 。

 冯谖客孟尝君

 著名的四公子:齐之孟尝君田文、魏之信陵无忌、赵之平原君赵胜、楚之春申君黄

 1、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2、形象塑造手法别致

 3、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的成就也是较高的,非常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定环境。

苏秦始将连横

 1、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行动描写 (2)语言描写

(3)内心独白:揭示其人追求及社会原因

 2、细节描写非常传神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用自己的体会设喻劝说齐王纳谏

 《赵威后向齐使》陈述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见解

 《鲁仲连义不帝秦》刻画了鲁仲连见义勇为,刚正不阿、功成身退、不求名利的

形象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长于记言,论说方式灵活机智  如触龙说赵太后

 寒暄、好奇、利害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鲁仲连义不帝秦

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李白)

【补充】注意文体的发展轨迹:  左传外交辞令--国策雄辩--诸子论说--汉大赋夸饰之风  人性的发挥、修改的张扬--文学自学--形式美

2.叙事写人重奇重趣(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 与《左传》相比  人物身份下移  描写刻画更细腻

3.铺张扬厉的语言艺术(以苏秦为例)

铺陈: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列陈述事物的各个方面。 夸饰:过甚其辞夸大强调。

 运用历史事实和编撰寓言故事来加强说服力

 寓言

 动物寓言

 鹬蚌相争、狐假虎威、桃梗土偶、骥服盐车  社会寓言

 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卫人迎新妇、江上之处女、亡羊补牢、三人言市有虎  历史寓言

 伯乐相马、曾参杀人、惊弓之鸟

土偶与桃梗

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挻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比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卫人迎新妇

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

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江上处女

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之无烛,故常先至, 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为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曾参杀人

 昔者曾子处(居住)费(鲁国境内的地名),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读音zhu四声,织布的梭子)逾(同‗逾‘)墙而走。

四、《战国策》的影响

 《战国策》兼有《左传》、《国语》的叙事、记言之长,同时“其辞敷张而扬厉,

变其本而加恢奇”,叙事“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章学诚《文史通义》)。

 它是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直接孕育了汉代的史传文学、赋及论文散文,对

唐宋以降的古文等创作亦影响深远。

参考书目:

刘向辑录《战国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 孟庆祥《战国策译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牛鸿恩等《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 何建章《白话战国策》 岳麓书社 1996年版 (附战国形势图)

北大中文系《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 1964年版

概说

一、新阶层的出现

 他们有的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担任卿相之职;有的虽一度出仕,但以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为主;有的则终身为“处士”、客卿。  他们以从感性经验中抽象升华出理性原则为己务,其活动富有高层次的思想文化特色。

 后代习惯尊称他们为。

 由于先秦诸子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接触的实践范围、接受的思想文化影响均不相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发展成不同的派别系统。号称“九流十家”

 先秦各个学派的议论、说理文章。在内容性质上属于思想学术范畴,但从其形式表达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看,则属于散文作品。

二、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论语》—— 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记录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者。柳宗元认为是曾参、有若所记。

3、成书于战国初年

汉代出现了三种版本:鲁论、齐论、古论语 西汉时,张侯本流传至今。郑玄作注,朱熹集注 作为《四书》之一,成为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

4、孔子其人其事

 孔子(公元前 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乡陬邑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 孔子早孤,“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有短暂出仕经历,后来周游列国,屡不得志,晚年整理文献,教授生徒。“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

 另类观点:孔子是条丧家犬 二、《论语》文献知识

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

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 《论语》的编定者和编定时间。  曾参、有若  战国初年

 《鲁论》、《古论》和《齐论》

三、《论语》的流传

 西汉孔安国有《古文论语训解》,西汉张禹注《鲁论》,称《张侯论》。  东汉有熹平石经《论语》和东汉郑玄《论语注》。

 魏何晏等《论语集解》,梁代皇侃有《论语义疏》。唐有敦煌写本,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

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程树德有《论语集释》,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四、《论语》的内容

1、《论语》尚称不上真正成型的文章。  《论语》每篇有多少不等的章。

 每篇取首章首句二或三字为标题,内容没有明确的中心,也不构成完整的体系。  每章是一条独立的内容,章与章之间互不连贯,甚至有的章内容、文字重复。

2、《论语》只提出论断,不作论证和阐述,近于格言警句。

 这是由《论语》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

 长者对弟子的教诲,具有权威性和可信赖性,不必如向人主般的论证;  孔子极善于从普遍的日常社会生活实践中,直接提炼、概括、升华出合乎规律性的理性结论,它们都是人人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曾经感受过的。

五、《论语》的文学特点

1、记言时,往往能传达人物的感情、口吻、音容、笑貌。  赞叹语气  感慨语气

2、描绘性语言写出人的神态。

3、语言简短精炼,含义丰富深刻,具有格言意味。

补充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韵散结合体——《老子》

 1、老子其人

 老子,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曾任周守藏史。  2、《老子》的成书、体例及思想

 《老子》一书主要由老子自撰,只有少数语句出于后学增补,它集中反映了老子

 

的哲学思想,探讨的主要是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其中也包含了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

3、《老子》的文学性

(1)《老子》一书包含有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 (2)全书常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玄妙的哲理。

引述《老子》中的一些韵散结合体语录,加以体会其特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章1)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章9)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章18)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章30)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章3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章5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章6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章81)

第三节 孟子

     

  

 一、孟子

 (一)、《孟子》一书的内容:

《孟子》共七篇,主要记载孟子的谈话,以语录和对话为主,有逐渐向较成熟的说理散文过渡的趋向,文风带有战国中期的特征和孟子本人的个性色彩。

 (1)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 “内圣”、“外王”

 (2)经济上:主张制民之产 省刑罚,薄赋税,制民恒产

 (3)君民关系: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 (4)性善论:

 人皆有天赋的善性,而善性就是仁、义、礼、智四端。

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保父母。”(《公孙丑》)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 (二)、《孟子》散文艺术成就  1、缜密纯熟的辩论技巧。  2、气势浩然的文风。

 孟子曾自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气”指人的正气,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和气质。  3、《孟子》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

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 王曰:“弃之”

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 王曰:“已之”

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 王顾左右而言他。

 _——《梁惠王下》

 (陈贾)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之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于?”(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是不智也)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而为之辞。” ——《公孙丑》

讲解《齐桓晋文之事章》

 妇人之仁  牛的故事

咏牛诗: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更无人。 ----李家明

秦国的名相宁戚 田单 汉代名宰相丙吉

《吕氏春秋》说:“有道之士,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一脔之肉,而知一镬之味。

《解人颐》

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 四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  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

补充:

 美善相乐的审美境界

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审美视角

 参考书目

 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 杨伯俊《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 1984年版  郭沫若《十批判书》 人民出版社 1954年版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 在哲学上:庄子把老子的客观唯心论发展为主观唯心论

 《老子》―有无之相生(转化)也,难易之相成(相辅相成)也,长短之相形(比较)也,高下之相盈(包含)也,声音之相和(应)也,先后之相随(追随)也。‖  (1)齐是非:

 (2)齐物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周梦蝶(齐物论)

 (3)齐生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齐物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知北游)―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秋水)

 (4)齐大小:―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齐物论)―万物一齐,孰

短孰长‖(秋水)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逍遥游

 此篇旨在说明庄子超脱一切物质世界的人生观。他认为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抛弃一切客观条件,无所待地自由驰骋,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游。

 1、庄子善于把抽象的议论与比喻、寓言结合起来,把深奥的哲学问题说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于感染力。

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 3、章法严谨

 4、他对黑暗社会也有揭露和批判,―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人间世)―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 三、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 1、以寓言见长,采用、虚构了许多寓言故事来阐明其深奥的哲理。 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 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秋水》―惠子相梁‖ 《应帝王》―浑沌之死‖ 《天道》―轮扁斩轮‖ 《徐无鬼》―运斤成风‖ 《则阳》―触蛮之争‖ 《秋水》―濠梁之上‖

视权贵如腐鼠

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浑沌之死

 南海之帝为①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④倏与忽时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轮扁斫轮

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濠梁之上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之知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秋水》 庄子的生死观

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3、笔调诙谐幽默,往往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任公子为大勾巨缁,五十犗(jiè)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勾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餍若鱼者。——《外物》

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结驷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也?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 ——《列御寇》

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似辩士,视子之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纵逸的样子)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执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额曰:―吾安能弃其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至乐》

《庄子》的启示

 1.眼界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大,理想才会大,他的人生境界才会大,  2 多方位,多角度,多方面来看问题::庄子的哲学是境界哲学,它教人如何达到更高的境界。

 3.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能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完美的融为一体,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的人生哲学。

参考书目:

《庄子集释》 郭庆藩 中华书局 1997年版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庄子浅注》 曹础基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 郭沫若《十批判书》 人民出版社 1954年版

第五节 荀子 韩非子

• 一、荀子

• 荀子名况(330?——230?)又名卿,赵人,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三为―祭酒‖。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主张

• (1)在自然观上,荀子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作了尖锐的批判,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鲜明的唯物主义观点。

• (2)行贵于知

• (3)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性恶论‖。 ―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

• 富于文采,讲究修辞,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 《成相》是采用当时民间说唱形式写成的一首政治诗。

• 《赋篇》由《礼》、《智》、《云》、《蚕》、《箴》和《佹诗》、《小歌》(乱辞)七部分组成

• 三、韩非子(280——233)

•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主要代表,是杰出的唯物主义者、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 ― 今胜于昔‖ 进步的历史观。

• 韩非的政治思想,法术势一体。

• 所谓―法‖,指的是国家的成文法律。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有度》

• 所谓―术‖,指君主驾驭群臣的权术、手腕。

―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八经》

• 所谓―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地位。

• 法家的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

• 李悝在魏国变法 ,商鞅在秦国,申不害在韩国,吴起在楚国

• 独尊儒术的实质《汉书·元帝纪》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 《三国志》曹操言―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劳‖

法家悲惨结局的原因:

• 1,个人失误,吴起和商鞅的死

• 2.严刑峻法,缺少人情味,司马谈说:可行一时之计不可常用也。

韩非对后世的启示

• 1,法术势的启示;

•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人人平等

• 2,讳疾忌医;

• 扁鹊见蔡桓公

• 3,贵变,对社会有推动作用。

• 如商鞅主张法后王,《商君书》:三代不同礼而王,王霸不同法而霸,韩非也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1、峭拔犀利、凌厉无前的政论散文

• 《五蠹》集中体现了韩非的社会政治观点

• 指斥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之民是社会的五种蛀虫 • 《说难》陈述游说的困难,并分析游说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条理清晰,是一篇极有系统的文字

• 《孤愤》主要写有治国之术的法术之士与窃居要位的重臣的矛盾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 寓言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予某种事理的一种文学样式。寓言的本质在于比喻,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寓言是由比喻的修辞手法发展而来的,它是比喻的发展和高级形态。

• 《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全书共300多则,为先秦之最。

宋人疑邻 :―非知之难,处知则难‖

•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

• ―守株待兔‖意在批判―以先王之道治当世之民‖的保守主义者

• ―宋人疑邻‖意在表明进言之难

• ―郑人买履‖

• ―郢人遗燕相书‖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

• 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 参考书目

《韩非子集解》 王先谦 中华书局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中华书局

《韩子浅解》 梁启雄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韩非子选》 王焕镳 中华书局 1965年版


相关文章

  • 探究先秦政治对先秦文学的影响
  • 探究先秦政治对先秦文学的影响 在中华名族的浩瀚历史中,先秦文学是其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在那个时期,人们刚刚从原始社会进化到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进步的姿态.先秦文学则是对我们祖先那时的生活最好的记载.从人类社会发展以来,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就是 ...查看


  • 先秦文学资料
  • 中国十大名花: 牡丹--花中之王 月季--花中皇后 杜鹃--花中西施 兰花--花中君子 山茶--花中珍品 梅花--花中魁首 桂花--秋风送爽 菊花--高风亮世 荷花--水中芙蓉 水仙--凌波仙子 绪 论 一,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 " ...查看


  • 先秦文学59
  • 投壶辞 先秦:佚名 有酒如淮. 有肉如坻. 寡君中此. 为诸侯师. 有酒如渑. 有肉如陵. 寡君中此. 与君代兴. 1 泗上谣 先秦:佚名 称乐太早绝鼎系. 1 书后赋诗 先秦:佚名 宝珍隋珠. 不知佩兮. 袆衣与丝. 不知异兮. 闾姝子奢 ...查看


  • 清华学人与山东大学古典文学学科
  • 马庆洲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01日   15 版) 创建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几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之一,向以文史著称,尤其是在建国以后的50年代,更是盛极一时,中文系有"冯陆高萧&quo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中国古代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学习研究的知识层面与结构 创作史.接受史.批评史 核心层面:文学作品 中间层面:作家生平.思想.心态.个性等 外围层面: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纵的方面:文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与规律 横的方面: 文学与史学. ...查看


  •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
  •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征 引言:古代文学对我们有着很深远的意义,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遗产,是历史上无价的瑰宝.从小<论语>中的语句我们就烂熟于心,但是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诸子散文深深影响后代.从这个兴趣点出发,对于& ...查看


  • 论先秦时代的中和美
  • 论先秦时代的中和美 以"中和"作为审美标准,是中国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它滥觞于先秦时代而影响波及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因此,对这一美学现象客观地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价,是我国美学 ...查看


  • 三古七段:处理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的一种新视角
  •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那口传时代的文学,应当是十分久远的,后来的文字记载不过是对那段美丽梦幻的追忆而已.最保守的说法,从公元前1 ...查看


  • 诗经的文学阐释--从先秦到清代
  • 第27卷第4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H ube iN or m a lU n i versity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 V o. l 27N o . ...查看


  • 民间文学发展历程
  • 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历程 摘 要 中国历史悠久,地广人多,长期的创作与积淀,使中国民间文学成为一个令世界钦羡的巨大宝库.中国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从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周代的民歌民谣开始,各民族历代都有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产生.流传.中国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