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课外古诗阅读理解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阅读理解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试题】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4分)

(4)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3分)

(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3)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2分)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1分)

(4)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1分)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2分)

(5)(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二:(1)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4分)

答案: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2分) “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1分), “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1分)。

解析:第一步,先通读全诗明确诗中运用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第二步,抓主要意象“风声”“松枝”;第三步,结合作者情感具体点明其效果。第四步,整合答案,注意答案表述的简明、连贯。

(2)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1分),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1分)。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2分)。

解析: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松柏”“ 风”“冰霜”等,再由从象征的角度,以及诗人的情感角度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五首。

【注释】 从弟:堂弟。 亭亭:高貌,有高耸挺拔的意思。瑟瑟:风声。

一何:多么。盛:大,凶猛。 罹(lí):遭受,这里有怕的意思。凝寒:严寒。

【今译】 高高的松柏,屹立在高山之上,承受着来自山谷中的瑟瑟寒风。不论寒风刮得多么强大,松枝总是那么劲挺!即使面临着悲惨凄凉的冰雪景象,松柏依旧端正挺拔,痴心不改。难道松柏就不怕严寒吗?那是因为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鉴赏】

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是采用的比兴手法。本作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上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于高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寒风非常的凶猛,可是那些松柏依然不畏强暴,刚劲挺拔。诗人所以扩展开来对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做进一步的具体描写,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松柏树不畏寒风冰雪、不惧外在压力的高贵品格。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正当寒风、冰雪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的时候,松柏树却仍然是那么挺拔壮美。作品通过残酷的冰雪环境的描写再一次衬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难道松柏就不怕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作品在此处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直接描写了松柏的品格,点明了作品的主题。

诗人如此赞颂松之品格,其用意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另外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作品在写法上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外在形象,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内在品格,由表及里地塑造了松树的整体形象。二是全篇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此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2、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案: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4、本诗中你最欣赏哪一联,请从内容或艺术手法角度作一赏析。

答: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鼓舞。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句?

答:作者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既是永恒的 ,也是无所不在的新意,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6、本诗中的破题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7、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 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答:“望”字跨越时空个,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一扫离别诗情感悲伤、基调低沉的特点,显得昂扬乐观,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

10.此诗中,王勃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予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二: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你认为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怎样理解尾联?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三: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眼泪。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相关试题及答案

一:

(1).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1分)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2分)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分)

答案

(1)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3.(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

4(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二:

⑴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___________ 的爱国情感。

⑵ “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答案:

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②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三:

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在原文上划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5、《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孤独寂寞之情。

7.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此诗篇幅胆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四: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2、“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

答: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3、“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

答: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①终南,指终南山。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②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D 七八句是说作者在山林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言欢,以至忘了归期。

②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或: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 赏析:

《终南别业》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回答问题

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 。

3、 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小谢”指 。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 、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7、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千古名句。(3分)

答案:

1.太白 青莲居士 唐浪漫主义 诗仙;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 谢灵运 谢眺;

4、建安风骨曹操 曹丕 曹植 刚健清新;

5、D

6、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7.示例:巧用比喻,将“举杯消愁愁更愁”比作“抽刀断水水更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结果内心更加愁苦,愤懑,就像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的更急。抒发了诗人虚度光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愁绪之浓,似水难断。

(二)

1、“弃我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写出了诗人心烦意乱,忧愤的心境。

2、 说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表达效果。

将抽象的愁绪形象化,表现了愁思的绵长不断和难以排解。

3、 最能表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向往追求的诗句是哪两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4、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三)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5.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

答案:

1.愁

2.“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

3.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4.示例一: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

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

5.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四:

1、诗中用比兴的手法表现作者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试描绘激起诗人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的万里秋空图。

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南方飞去。

3、诗中诗人的心理变化历程是什么?

愁苦烦忧—振奋—更加愁苦。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 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

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也叫《宣州谢楼饮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试题】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 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5、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

6、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和(D )

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F.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二: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答]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两句描写早春春雨和早春春草的经典诗句,这两句诗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

(6)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7)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三:

(1) 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这首绝句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答:

(1)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答出对比手法给1分,写出表达效果给1分)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四:

1、 说说“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柔润滑腻的特点。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答: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所无的特点。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采用了何种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比;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草色和“烟柳满皇都”的盛夏景色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4、 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小雨、春色。

5、 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作者简介】

韩愈(768-842),字退之,唐代大文学家,中唐文章革新运动的主将。他的文章最受後人推崇,常和杜甫的诗相提并论;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雄伟,追求散文化的语言风格。韩愈还以爱护人才著名,诗人李贺、贾岛,都受过他的赏识和教益。

【注释】 ①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时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唐时长安城朱雀门大街亦名天门街,简称天街。

③酥:酪类制品。此处形容小雨滋润着早春的土地,使之变得松软湿润起来。 ④胜:抵得上。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著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連影儿也不見。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

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著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著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見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

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

相关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

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真可谓:“相见时难”。然而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天各一方。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所以说“别亦难”。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7.读《无题》(李商隐),完成1—2题。

(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D)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8.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问题。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 ”,属双关语,暗指 对情人的思念。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得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9.阅读《无题》,回答1-6题。

(1)本诗从描写的内容看,应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2)选择有误的一个是(C)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

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

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

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3)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4)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

答:“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

喻思方尽 , “泪始干”隐喻相思之泪 ,,后被大家比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

答:母亲。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只有奉献不求索取

10.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B)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12.阅读《无题》,回答1-3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

(2)默写颔联并作简要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丝”字与“思”谐音;现常用来赞美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3)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二: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7、 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两个“难”字的表达效果。

答:第一个“难”是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痛苦的意思。两个“难”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显得分外深沉绵远。

8、 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9、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男主人公触景伤情,怅恨离别的情景。

1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助比喻来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对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11、 请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

答: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翻译: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赏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中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词中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的比喻写“愁”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赏析下列两句词句。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答]“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答]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写仰望之景的句子是:月如钩,写俯视之景的句子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来比喻什么?

[答]比喻人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物难以解决。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

[答]“滋味”是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真实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一:(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孤独寂寞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答案:(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2分)

答案:1.故国之思、亡国之痛。2、比喻和情景交融。

三:3.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答: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4.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答: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5.这首词是写愁情的名篇,请写出词中所体现的两种愁。(2分)

6.你是如何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话的?(2分)

参考答案:

5.亡国之愁、妻离子散之愁等(2分)

6.此句写景喻人,寂寞的不是梧桐而是人,被锁的不是清秋也是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2分)

7.“锁“在记号中的意思是指(C)(2分)

A.锁头 B.金锁 C.锁住 D.开锁

8.下面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2分)

A.上阕定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清秋气氛。

C.下阕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

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为亡国之君,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赏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作于归宋以后,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采用倒装的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是那样的深重,无法忘却,心里越想越乱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于言表,让读者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2分),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1分),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2分)。

4、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6分)

答: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2分)。只要努力践行,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确认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是能够做到的(2分)。

二:【阅读问题】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

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4.D【解析】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因此,D项理解不准确。 三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7、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8、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

9、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10、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参考答案:

5、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6、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7、“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8、千寻(见日升) 铺垫

9、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0、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四:

1、 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2、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为下文的哲理表达奠基。

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与杜甫的哪两句诗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要说说本诗中这两句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哲理: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5、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登飞来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北宋诗人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佑二年冬登临浙江宝林山时有感而作。

该诗没有过多的描写诗人眼前之景,而是重点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王安石时年30岁,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借登飞来峰抒发了他胸臆,寄托壮怀。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苏幕遮①(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此词抒写乡思旅愁。①黯乡魂:黯,沮丧愁苦;黯乡魂指思乡之苦另人黯然销魂。黯乡魂,化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②追旅思:追,追缠不休。旅思,羁旅的愁思。③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这里是节拍上的停顿。④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思考与练习]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 、 、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3)“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一,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萆,更行更远还生”。作者字面上是埋怨“芳草”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黄叶 绿波 翠烟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作者的多情和重情。

二:4.“碧云天,黄叶地”这两句被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化用。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请写出这支曲子的曲牌名及内容。(2分)

5.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 (1分)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为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词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 ▲ 。(2分)

6.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3分) 参考答案

4.(端正好)(1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1分,错一处无分)

5(3分)“山映斜阳天接水”(1分)“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结构上的作用:由上片的写景转入下片的抒情,承上启下(或过渡。)(1分)“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上的作用:以芳草无情反衬人之有情。(1分)

6.(3分)答案要点: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乡思离愁;“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主人公飘泊异乡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从“斜阳”到“明月”显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从“酒入愁肠”句可看出,诗人借酒浇愁,但愁情难遣,足见乡思之缠绵。(答足三点给满分)

【解析】抓住“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黄叶、秋色、寒烟”这些典型的意象来揣摩,体会“黯乡魂,追旅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两句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就可品味出作者的乡思离愁。

三:

①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②“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试题答案:

①B

②诗人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③要点:

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

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4.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①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②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 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四注释:这首词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时所作。

(1)分析这首词的写作技巧》

答:写作技巧①借景抒情,情境交融。借“黄叶”“秋色”“寒烟”“斜阳”“芳草”等意象组成了 深秋特有的景色,寄托情感,抒发作者的思乡年亲之情和愁肠悲伤之感。②反衬手法:通过描写景物,表现词人胸怀开阔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 爱,从而反衬忧愁伤神的离情。

(2)试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做具体赏析。

答: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词人本来想借酒排遣思乡之苦,结果反而更加增加了苦痛。该句与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将浓浓的乡愁和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译文】

碧蓝的天空飘着屡屡白云,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简析:

这是词人秋日旅途思乡之作。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翠烟、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的辽阔苍茫景色,词人触景伤怀,抒写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故里的深情。

上片着重写景,词以“碧云天,黄叶地”开篇,展开一幅天高气爽、黄叶满地的苍莽秋景图。“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写在广袤无垠的天地中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萧瑟秋色与江中水波的相连,苍翠的寒烟迷漫在江波之上。这秋日特有的景象,渲染出悲秋的情绪。“山映斜阳天接水”一抹斜阳映照群山天连着水,接下来两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凄凄连绵的“无情芳草”蔓延无边。此情此景,怎能不惹人伤感?

下片抒情,“黯乡魂,追旅思”是相思愁苦的原因所在,只因词人离乡背井,故“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除非是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片刻安睡。此处词人运用反衬的手法,意为除去酣梦,日日为相思所困扰。“明月高楼”不敢登,劝告自己“休独倚”,怕登楼远眺,勾起思念。明月圆圆,反衬孤独与怅惘,他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但却杯杯都“化作相思泪”,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此词的意境开阔,气势宏大,但又柔情似水,细腻感人,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不愧为宋词中的名篇。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阅读理解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试题】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4分)

(4)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3分)

(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 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3)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2分)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1分)

(4)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1分)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2分)

(5)(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二:(1)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4分)

答案: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2分) “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1分), “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1分)。

解析:第一步,先通读全诗明确诗中运用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第二步,抓主要意象“风声”“松枝”;第三步,结合作者情感具体点明其效果。第四步,整合答案,注意答案表述的简明、连贯。

(2)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1分),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1分)。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2分)。

解析: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松柏”“ 风”“冰霜”等,再由从象征的角度,以及诗人的情感角度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五首。

【注释】 从弟:堂弟。 亭亭:高貌,有高耸挺拔的意思。瑟瑟:风声。

一何:多么。盛:大,凶猛。 罹(lí):遭受,这里有怕的意思。凝寒:严寒。

【今译】 高高的松柏,屹立在高山之上,承受着来自山谷中的瑟瑟寒风。不论寒风刮得多么强大,松枝总是那么劲挺!即使面临着悲惨凄凉的冰雪景象,松柏依旧端正挺拔,痴心不改。难道松柏就不怕严寒吗?那是因为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鉴赏】

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是采用的比兴手法。本作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上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于高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寒风非常的凶猛,可是那些松柏依然不畏强暴,刚劲挺拔。诗人所以扩展开来对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做进一步的具体描写,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松柏树不畏寒风冰雪、不惧外在压力的高贵品格。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正当寒风、冰雪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的时候,松柏树却仍然是那么挺拔壮美。作品通过残酷的冰雪环境的描写再一次衬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难道松柏就不怕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作品在此处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直接描写了松柏的品格,点明了作品的主题。

诗人如此赞颂松之品格,其用意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另外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作品在写法上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外在形象,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内在品格,由表及里地塑造了松树的整体形象。二是全篇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此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2、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案: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4、本诗中你最欣赏哪一联,请从内容或艺术手法角度作一赏析。

答: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鼓舞。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句?

答:作者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既是永恒的 ,也是无所不在的新意,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6、本诗中的破题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7、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 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答:“望”字跨越时空个,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一扫离别诗情感悲伤、基调低沉的特点,显得昂扬乐观,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

10.此诗中,王勃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予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二: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你认为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怎样理解尾联?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三: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眼泪。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相关试题及答案

一:

(1).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1分)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2分)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分)

答案

(1)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3.(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

4(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二:

⑴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___________ 的爱国情感。

⑵ “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答案:

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②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三:

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在原文上划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5、《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孤独寂寞之情。

7.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此诗篇幅胆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四: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2、“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

答: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3、“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

答: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①终南,指终南山。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②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D 七八句是说作者在山林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言欢,以至忘了归期。

②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或: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 赏析:

《终南别业》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回答问题

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 。

3、 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小谢”指 。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 、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7、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千古名句。(3分)

答案:

1.太白 青莲居士 唐浪漫主义 诗仙;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 谢灵运 谢眺;

4、建安风骨曹操 曹丕 曹植 刚健清新;

5、D

6、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7.示例:巧用比喻,将“举杯消愁愁更愁”比作“抽刀断水水更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结果内心更加愁苦,愤懑,就像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的更急。抒发了诗人虚度光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愁绪之浓,似水难断。

(二)

1、“弃我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写出了诗人心烦意乱,忧愤的心境。

2、 说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表达效果。

将抽象的愁绪形象化,表现了愁思的绵长不断和难以排解。

3、 最能表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向往追求的诗句是哪两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4、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三)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5.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

答案:

1.愁

2.“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

3.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4.示例一: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

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

5.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四:

1、诗中用比兴的手法表现作者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试描绘激起诗人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的万里秋空图。

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南方飞去。

3、诗中诗人的心理变化历程是什么?

愁苦烦忧—振奋—更加愁苦。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 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

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也叫《宣州谢楼饮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试题】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 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5、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

6、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和(D )

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F.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二: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答]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两句描写早春春雨和早春春草的经典诗句,这两句诗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

(6)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7)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三:

(1) 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这首绝句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答:

(1)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答出对比手法给1分,写出表达效果给1分)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四:

1、 说说“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柔润滑腻的特点。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答: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所无的特点。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采用了何种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比;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草色和“烟柳满皇都”的盛夏景色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4、 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小雨、春色。

5、 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作者简介】

韩愈(768-842),字退之,唐代大文学家,中唐文章革新运动的主将。他的文章最受後人推崇,常和杜甫的诗相提并论;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雄伟,追求散文化的语言风格。韩愈还以爱护人才著名,诗人李贺、贾岛,都受过他的赏识和教益。

【注释】 ①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时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唐时长安城朱雀门大街亦名天门街,简称天街。

③酥:酪类制品。此处形容小雨滋润着早春的土地,使之变得松软湿润起来。 ④胜:抵得上。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著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連影儿也不見。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

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著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著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見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

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

相关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

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真可谓:“相见时难”。然而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天各一方。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所以说“别亦难”。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7.读《无题》(李商隐),完成1—2题。

(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D)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8.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问题。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 ”,属双关语,暗指 对情人的思念。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得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9.阅读《无题》,回答1-6题。

(1)本诗从描写的内容看,应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2)选择有误的一个是(C)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

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

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

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3)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4)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

答:“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

喻思方尽 , “泪始干”隐喻相思之泪 ,,后被大家比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

答:母亲。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只有奉献不求索取

10.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B)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12.阅读《无题》,回答1-3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

(2)默写颔联并作简要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丝”字与“思”谐音;现常用来赞美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3)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二: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7、 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两个“难”字的表达效果。

答:第一个“难”是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痛苦的意思。两个“难”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显得分外深沉绵远。

8、 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9、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男主人公触景伤情,怅恨离别的情景。

1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助比喻来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对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11、 请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

答: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翻译: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赏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中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词中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的比喻写“愁”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赏析下列两句词句。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答]“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答]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写仰望之景的句子是:月如钩,写俯视之景的句子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来比喻什么?

[答]比喻人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物难以解决。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

[答]“滋味”是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真实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一:(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孤独寂寞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答案:(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2分)

答案:1.故国之思、亡国之痛。2、比喻和情景交融。

三:3.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答: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4.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答: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5.这首词是写愁情的名篇,请写出词中所体现的两种愁。(2分)

6.你是如何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话的?(2分)

参考答案:

5.亡国之愁、妻离子散之愁等(2分)

6.此句写景喻人,寂寞的不是梧桐而是人,被锁的不是清秋也是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2分)

7.“锁“在记号中的意思是指(C)(2分)

A.锁头 B.金锁 C.锁住 D.开锁

8.下面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2分)

A.上阕定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清秋气氛。

C.下阕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

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为亡国之君,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赏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作于归宋以后,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采用倒装的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是那样的深重,无法忘却,心里越想越乱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于言表,让读者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2分),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1分),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2分)。

4、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6分)

答: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2分)。只要努力践行,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确认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是能够做到的(2分)。

二:【阅读问题】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

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4.D【解析】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因此,D项理解不准确。 三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7、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8、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

9、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10、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参考答案:

5、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6、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7、“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8、千寻(见日升) 铺垫

9、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0、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四:

1、 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2、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为下文的哲理表达奠基。

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与杜甫的哪两句诗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要说说本诗中这两句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哲理: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5、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登飞来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北宋诗人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佑二年冬登临浙江宝林山时有感而作。

该诗没有过多的描写诗人眼前之景,而是重点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王安石时年30岁,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借登飞来峰抒发了他胸臆,寄托壮怀。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苏幕遮①(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此词抒写乡思旅愁。①黯乡魂:黯,沮丧愁苦;黯乡魂指思乡之苦另人黯然销魂。黯乡魂,化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②追旅思:追,追缠不休。旅思,羁旅的愁思。③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这里是节拍上的停顿。④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思考与练习]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 、 、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3)“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一,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萆,更行更远还生”。作者字面上是埋怨“芳草”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黄叶 绿波 翠烟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作者的多情和重情。

二:4.“碧云天,黄叶地”这两句被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化用。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请写出这支曲子的曲牌名及内容。(2分)

5.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 (1分)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为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词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 ▲ 。(2分)

6.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3分) 参考答案

4.(端正好)(1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1分,错一处无分)

5(3分)“山映斜阳天接水”(1分)“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结构上的作用:由上片的写景转入下片的抒情,承上启下(或过渡。)(1分)“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上的作用:以芳草无情反衬人之有情。(1分)

6.(3分)答案要点: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乡思离愁;“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主人公飘泊异乡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从“斜阳”到“明月”显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从“酒入愁肠”句可看出,诗人借酒浇愁,但愁情难遣,足见乡思之缠绵。(答足三点给满分)

【解析】抓住“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黄叶、秋色、寒烟”这些典型的意象来揣摩,体会“黯乡魂,追旅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两句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就可品味出作者的乡思离愁。

三:

①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②“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试题答案:

①B

②诗人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③要点:

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

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4.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①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②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 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四注释:这首词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时所作。

(1)分析这首词的写作技巧》

答:写作技巧①借景抒情,情境交融。借“黄叶”“秋色”“寒烟”“斜阳”“芳草”等意象组成了 深秋特有的景色,寄托情感,抒发作者的思乡年亲之情和愁肠悲伤之感。②反衬手法:通过描写景物,表现词人胸怀开阔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 爱,从而反衬忧愁伤神的离情。

(2)试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做具体赏析。

答: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词人本来想借酒排遣思乡之苦,结果反而更加增加了苦痛。该句与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将浓浓的乡愁和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译文】

碧蓝的天空飘着屡屡白云,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简析:

这是词人秋日旅途思乡之作。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翠烟、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的辽阔苍茫景色,词人触景伤怀,抒写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故里的深情。

上片着重写景,词以“碧云天,黄叶地”开篇,展开一幅天高气爽、黄叶满地的苍莽秋景图。“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写在广袤无垠的天地中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萧瑟秋色与江中水波的相连,苍翠的寒烟迷漫在江波之上。这秋日特有的景象,渲染出悲秋的情绪。“山映斜阳天接水”一抹斜阳映照群山天连着水,接下来两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凄凄连绵的“无情芳草”蔓延无边。此情此景,怎能不惹人伤感?

下片抒情,“黯乡魂,追旅思”是相思愁苦的原因所在,只因词人离乡背井,故“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除非是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片刻安睡。此处词人运用反衬的手法,意为除去酣梦,日日为相思所困扰。“明月高楼”不敢登,劝告自己“休独倚”,怕登楼远眺,勾起思念。明月圆圆,反衬孤独与怅惘,他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但却杯杯都“化作相思泪”,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此词的意境开阔,气势宏大,但又柔情似水,细腻感人,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不愧为宋词中的名篇。


相关文章

  • 下学期课外阅读的建议
  • 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建议 1.增加阅读量. (1)底线:共读6本. (2)确保每个学生除了共读的书以外,每天身边都有自读书. 自读要求:80%的学生一个月一本,50%的学生两个星期一本,上不封顶.语文老师对学生读书的情况有考核,有检查,有记录 ...查看


  • 六一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
  • 六一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 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 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 ...查看


  •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教案
  • 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南乡子登京口北古亭有怀><雁门太守行>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 ⑴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情感. ⑵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查看


  • 睢宁县初中语文教学意见工作计划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睢宁县初中语文教学意见 (2009年9月) 一.主要工作 (一)狠抓学业质量,注重知识积累,强化阅读指导. 1.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字词的训练要加强,特 ...查看


  • 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 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启 事 活动目的: 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以大赛的形式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教育报 ...查看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分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另部分课文后面附有课外知识, 包括语法知识,口语表达,以及一些人物资料介绍 ...查看


  • 课外阅读工作计划
  • 桃园小学课外阅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会议精神,落实课标提出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求,学校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课外阅读巩固 ...查看


  • 校本教案 六年级课外古诗
  • 第1课时杳杳寒山道 教学目标: 1.认识<杳杳寒山道>古诗中生僻的字 2.了解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 ...查看


  • (部编)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目录
  • 2016年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目录 七年级上册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 ...查看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 为了打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厚学生的语文底蕴,我们班将特别推出"亲近母语,快乐阅读"活动.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激励学生让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