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回顾与前瞻

  【摘要】不同时期的高职教育政策都是根据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求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政策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引领着高职教育发展。梳理不同发展阶段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浅析政策文本特征,探索新形势下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前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政策 回顾与前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12-02

  一、政策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

  中国高职教育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发展状态与高职教育政策的演替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的高职教育政策都是根据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求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政策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二、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的文本及特征

  广东高职教育经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为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健康、积极的政策环境。笔者梳理了国家和广东省政府在不同阶段制定的政策文本,发现不同发展阶段政策文本有着不同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导向。

  (一)起步阶段的政策文本及特征(20世纪80年代-1990年)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1983年颁布的《国务院转批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提出地方、企业等多方面办专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广东省政府于1983年颁布了《关于努力开创我省教育事业新局面的决定》,提出“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各种专门人才”;1985年颁布的《贯彻的意见》指出“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和层次比例,加快专科教育的发展,扩大招生规模,逐步改变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比例不合理的状况。

  (二)低速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及特征(1991年-1998年)

  1991年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是首次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题颁发的政策文件,标志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在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指导下, 1997年,广东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粤府[1997]87号),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这一阶段中央政策涉及的内容逐步广泛,对办学途径、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办学效益都有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增加了“内涵发展”、“产教结合”、“企业、行业积极参与”等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核心文字。

  (三)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及特征(1999年-2004年)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开启了教育部注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强调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的新建设阶段。

  在中央政府积极推进高职教育的规范发展和规模发展的政策指导下, 2004年广东省教育厅为进一步明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领域改革,推动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颁布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意见》、《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和实践工程》,开展高职高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推动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这一时期中央及广东省颁布的高职教育政策逐渐增多,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文本内容更多强调将高职教育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摸索中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有步骤地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改革,重点关注高职教育的制度建设方面,探索高职教育新的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政策文本出现 “双证书”、“双师型教师” 、“内涵发展”、“示范建设”等突出高职教育职业性特色的字样,此阶段政策文本特点是内容进一步详实,可操作性强,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有着清晰的指导意义,并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主题逐渐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

  (四)稳健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及特征(2004年以后)

  自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下发后,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正式到来。随后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新方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政策文件明确高职教育实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全国高职院校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技能训练指导高职教育,大力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期带动高职教育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2006年广东省政府为加快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推进经济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到2010年全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达65万人以上,招生规模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50%以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2007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提出“深化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实施《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制定和完善职业院校人事制度及师资培养培训、校企合作办学、招生就业、管理体制与模式等相关政策和制度,为我省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品牌,选择20所左右办学理念新、办学条件好、特色鲜明、改革成效大、教育质量高、社会认可程度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的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示范性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带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建设,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育高职教育优质资源。”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颁布了《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计划、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计划、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高水平队伍建设计划、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计划、质量保障与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计划”,希望全方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求。   这一时期的高职教育政策文本不仅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的要求,更注重实现目标的配套措施的制定。

  三、新形势下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前瞻

  (一)拓展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高校办学自主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就是让学校本身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内部和外部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一个自由、宽松、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内部管理环境,以便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广东省作为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在招生、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的办学自主权。2007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始实行单独招生试点工作,2012年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增加到18所;2010年选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企业投资办学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为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新机遇。技能型人才供应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仍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要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作出新贡献,必须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广东省经济要实现转型,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引领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政策法规上制定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法律责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以“消费者导向”为办学指导方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局面。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转变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方式,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并明确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亚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文本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2]王应密.我国高职教育政策时间的进程分析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8

  [3]刘洪一 李建求 徐平利等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陈伟.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2008[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摘要】不同时期的高职教育政策都是根据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求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政策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引领着高职教育发展。梳理不同发展阶段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浅析政策文本特征,探索新形势下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前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政策 回顾与前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12-02

  一、政策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

  中国高职教育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发展状态与高职教育政策的演替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的高职教育政策都是根据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求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政策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二、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的文本及特征

  广东高职教育经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为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健康、积极的政策环境。笔者梳理了国家和广东省政府在不同阶段制定的政策文本,发现不同发展阶段政策文本有着不同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导向。

  (一)起步阶段的政策文本及特征(20世纪80年代-1990年)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1983年颁布的《国务院转批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提出地方、企业等多方面办专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广东省政府于1983年颁布了《关于努力开创我省教育事业新局面的决定》,提出“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各种专门人才”;1985年颁布的《贯彻的意见》指出“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和层次比例,加快专科教育的发展,扩大招生规模,逐步改变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比例不合理的状况。

  (二)低速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及特征(1991年-1998年)

  1991年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是首次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题颁发的政策文件,标志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在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指导下, 1997年,广东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粤府[1997]87号),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这一阶段中央政策涉及的内容逐步广泛,对办学途径、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办学效益都有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增加了“内涵发展”、“产教结合”、“企业、行业积极参与”等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核心文字。

  (三)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及特征(1999年-2004年)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开启了教育部注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强调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的新建设阶段。

  在中央政府积极推进高职教育的规范发展和规模发展的政策指导下, 2004年广东省教育厅为进一步明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领域改革,推动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颁布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意见》、《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和实践工程》,开展高职高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推动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这一时期中央及广东省颁布的高职教育政策逐渐增多,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文本内容更多强调将高职教育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摸索中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有步骤地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改革,重点关注高职教育的制度建设方面,探索高职教育新的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政策文本出现 “双证书”、“双师型教师” 、“内涵发展”、“示范建设”等突出高职教育职业性特色的字样,此阶段政策文本特点是内容进一步详实,可操作性强,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有着清晰的指导意义,并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主题逐渐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

  (四)稳健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及特征(2004年以后)

  自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下发后,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正式到来。随后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新方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政策文件明确高职教育实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全国高职院校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技能训练指导高职教育,大力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期带动高职教育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2006年广东省政府为加快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推进经济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到2010年全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达65万人以上,招生规模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50%以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2007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提出“深化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实施《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制定和完善职业院校人事制度及师资培养培训、校企合作办学、招生就业、管理体制与模式等相关政策和制度,为我省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品牌,选择20所左右办学理念新、办学条件好、特色鲜明、改革成效大、教育质量高、社会认可程度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的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示范性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带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建设,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育高职教育优质资源。”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颁布了《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计划、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计划、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高水平队伍建设计划、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计划、质量保障与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计划”,希望全方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求。   这一时期的高职教育政策文本不仅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的要求,更注重实现目标的配套措施的制定。

  三、新形势下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前瞻

  (一)拓展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高校办学自主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就是让学校本身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内部和外部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一个自由、宽松、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内部管理环境,以便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广东省作为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在招生、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的办学自主权。2007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始实行单独招生试点工作,2012年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增加到18所;2010年选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企业投资办学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为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新机遇。技能型人才供应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仍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要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作出新贡献,必须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广东省经济要实现转型,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引领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政策法规上制定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法律责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以“消费者导向”为办学指导方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局面。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转变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方式,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并明确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亚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文本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2]王应密.我国高职教育政策时间的进程分析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8

  [3]刘洪一 李建求 徐平利等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陈伟.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2008[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

  • 中国药学教育药学人才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述评
  • 2002年第7期[总第159期) 现代教育科学 MoDERN EDUC棚0N SCIENcE Gen删No・159 No.7.2002 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述评 林杰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建国后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状况,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学 ...查看


  • 优势互补深化合作
  • 2005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共同创办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已经成为一个学术品牌,推动了粤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粤台双方都希望深化交流与合作.国务院颁布的< ...查看


  • 2017年中国快递业发展前景预测
  • ▄ 前言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 ...查看


  • 回顾与前瞻_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_钟开斌
  • 回顾与前瞻: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钟开斌* 内容提要:2003年抗击/非典0斗争,是中国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起点.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案三制0,即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法制.这种以全面整合为基本特征的应急管理体 ...查看


  • 浅议广东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 摘 要 国家的教育规划都把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当中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广东民办高校的改革已走在前列,在此过程中,也必然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要求.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 ...查看


  • 领导离职讲话
  • 领导离职讲话 12月1日下午,中共广东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会上宣布中央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同志不再兼任广东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同志兼任广东省 ...查看


  • 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_历经四次转折
  • [关键词]教育变革 ■方晓东 李玉非/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 ...查看


  • 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农产品加工(学刊) 第11期(总第334期) 2013年11月 农产品加工(学刊)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2013年第11期 No.11Nov. 文章编号:167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