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教学论]教案

《地理教学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历程,明确地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和要求。

教学重点:课程的含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程与学科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百度百科定义)

2.什么是课程改革?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

(一)新课程出台的背景

(二)新课程改革的历程

(三)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三、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评价有一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

蕴义: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提升基本素质

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

(1)教材加工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表达能力;

(4)指导实践能力;

(5)开展活动能力;

(6)运用技术能力。

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

第二章 地理教学论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和系统结构;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高师学生学习地理教学论的重要性;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讨论引入:地理教学法、现代地理教学论、地理学科教育学和地理教育学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教学论》含义: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第一节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一、研究对象及任务(P9)

(一)研究对象(不同表述 )

1.研究对象的发展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

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教学系统;

2. 研究对象: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地理教学目的、任务及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等(P10教学系统结构图)。

(二)研究目的任务(发展趋势)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1)两个极端:重视普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轻视学科综合性的教学理论研究;以具体经验来代替理论研究成果.;

(2)正确观点:研究地理教学系统,从理论上揭示地理教学的本质,解决地理

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

(1)教育概念与教学概念的区别

(2)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表现为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3.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

(1)教导研究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理论和方法。

(2)学习研究是研究学生学习观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机制.I:\如何在大学中学会学习.ppt。

4.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

既研究地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地图、参考书和软盘等内容,也重视课堂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地理实习等形式的研究。

5.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

常规研究:地理教学系统的形成、发展,地理教学的地位、功能、过程、形式、手段等,地理课程、教材、教法;教师职责和素养,学生学习能力、心理、兴趣等。

改革研究: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如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估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

6.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

研究现实的、已经或正在进行的研究领域,同时也研究潜在的、尚未引起重视或进行研究的领域。

二、学科属性

从教学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它的学科属性是介于地理学与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第二节 现代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及学习方法

一、地理教学论的发展

(一)中小学地理课程开设的时间

(二)高师地理教学理论研究的演变历程

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地理学科教学法——地理学科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教育学

(三)地理教学研究成果

(四)现代地理教学论研究不足

1.受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比较大,没有学科特性;

2.偏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

3.学科教育学核心理论有待完善。

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内容(P21)

三、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师范生技能之一)

(一)把握地理学科的系统性,联系各学科进行综合学习;

(二)注重地理课程的实践性;

(三)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四)关注当前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

(五)注重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地理学基础理论学习。

附课外阅读文献

1.褚亚平等.地理学课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澄等.地理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袁书琪.地理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孙大文等.地理教育学,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2

5.刁传芳等.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 褚亚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附中学地理的新老教材

附国内地理教育学权威专家

褚亚平、褚绍唐、陈澄、袁书琪、刁传芳、王树声、林培英、王民、钟作慈、李晴、李家清、陈实、夏志芳等。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

2.掌握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

3.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4.具体是熟悉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现状,到中学听一节公开课并评析,组织一节中学地理课教案并试教,设计一节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地理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掌握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和系统结构;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高师学生学习地理教学论的重要性;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地理教学过程概述

一、地理教学过程的含义

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组成,以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有学者认为狭义的概念是指课堂教学过程。(对地理教学过程的误解)

其实质是:教师教导与学生学习双边互动的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提高的过程;是师生身心活动相互融合的过程,如下模式:(观看教学录象,分析模式)

启发积极性——感性认识——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应用知识——检验知识和技能

二、地理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地理课程标准

1.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制定理念、实施效果);

2.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四大部分组成。

(二)地理教师

1.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理念、角色转变的界定;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生

1.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2.怎样凸现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导性。

(四)地理课程资源

1.概念

2.地理课程资源的类型

3.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五)地理教学环境

1.概念;

2.地理教学环境优化。

国内外教学环境改革的新动态(图片展示)

讨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任何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教学

一、地理教学三维一体目标(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体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初高中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比较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比较.doc)

• 二、中学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一)按认知层次分类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红线以上为感性知识,以下为理性知识)

• ﹡研究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的教学规律,对地理教学的意义(案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教学.doc)地理感性知识属于认识地理事物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石 而地理理性知识是对地理感性知识的发展,属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这两类知识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学地理基础知识体系。

例如: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认知层次构成

(二)学科要素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例如: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学科要素构成(了解知识结构的意义)

(三)按要求层次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其结构图如下:呈金字塔型

中学地理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要求层次

(四)按学科分支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包括综合自然地理知识、部门自然地理知识、地图知识、地理实践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世界地理知识、分区各国地理知识、乡土地理知识等等。 • 试一试

• 请每个组依次完成下面问题

• 1.设计下面地名的主要教学方法(1组)

• 洛阳、衡阳、喜马拉雅 、呼和浩特 、白云鄂博 、克拉玛依 、广西、湖南、拉萨 、秦岭、淮河。

• 2.设计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主要教学过程( 2组)

• 3.讨论怎样设计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特征最有效(3组)

• 4.初一地理《海陆变迁》或《锋面系统》的最佳教学设计(4组)

• 5.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最佳教学设计(5组)

• 三、中学地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教学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形式

(一)感性知识的构成及教学艺术

1.地名教学

目标:在记地理空间实体名称的基础上,掌握该实体包括空间特征的属性特征,确定地理事物及地理事象的相对位置。

方法:地名的方位意义教学,如江西是“江南西道”,广西是“广南西路”;地名的方言内涵教学,如哈尔滨为“荣誉”(历史上女真语)之意,呼和浩特的蒙古语意思为“青色的城”;借助地图来开展地名教学;编制地名顺口溜教学;地名的对比教学;从地形结构中开展地名教学;从地理环境演变中启发地名教学;从历史人物或事件中开展地名教学。

2.地理景观教学

学会观察、识别和判断地理景观;描述地理景观;归纳地理景观特征(理性知识)。如: 森林面积、树木密度

3.地理分布和空间形态教学

主要是依靠地图获取地理空间信息

与临近地理事象的空间关系 纬度位置

绝对位置 经度位置

海拔高度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大区域的部位

4.地理演变过程教学

地理演变的时空尺度变化悬殊,教学难度较大。所以,展示演变过程(含真实或模拟)、观察演变过程至关重要,如用计算机模拟感性动画展示、图表展示、模型展示、手势展示和语音展示是有效的教学手段。

5.地理数据教学

数据教学的目的是了解地理意义、体现地理意义、把握地理规律等。

(二)理性知识的构成及教学艺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地理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教学(特征之间的联系)

外表特征(通过观察归纳而得):景观特征、数量特征、空间位置特征、空间形态特征

内在特征(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如人口文化素质特征、经济实力特征等。

2.地理概念的抽象教学

空间概念教学为核心,包括地理空间位置、地理空间分布、地理空间联系等概念。

3.地理规律的归纳教学

观察法:通过观察一天的现象归纳天气变化规律;归纳法:石油和煤的分布归纳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推理法:由日地距离和地球的宇宙环境,推段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4.地理成因的探究性教学

探索地理成因能培养多种学生智力活动,中学地理成因教学,即为因果教学,包括由因导果和由果朔因的教学(初高中的差别)。

• 第三节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能力教学

一、地理教学能力的构成

二、地理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意义)

(一)地理学习智能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1)观察习惯的形成

教师提出观察目的、要求,选择观察目标,提出观察计划和步骤。

(2)观察记录与资料整理

(3)观察方式多样化

(4)调动其他的技能

2.想象能力的培养

(1)奠定想象的基础

(2)充分利用地图展开想象

(3)以形象思维促想象(由表象来实现)

3.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判断能力

概念的正确选用,如领土与国土,土壤与土地,土地资源与耕地资源。如“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多样”是正确的判断;而“荒漠化减少了土地资源”则是错误的判断;力戒判断的绝对化;以错误判断来提高正确判断力,如“人工草场属于草场资源”,“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等似是而非的判断。

(2)推理能力

归纳世界著名畜牧业基地及成因,中国各类自然资源特征,上升为高层次的理性知识;由中国地理学习演绎世界地理学习,不能演绎的例子,如同纬度大陆东西气候的差异等; 拉丁美洲的教学可以用非洲来类比推理。

(3)综合分析能力

对地理要素、地理事象的整体认识为综合;对地理要素、地理因素的关系逐一了解谓之分析。整体特征上的综合,是高度的综合。

(4)比较能力

相反比较,相似比较,特色比较,排序比较等。

4.记忆能力的培养

回忆记忆,理解记忆,意义记忆,压缩记忆,联想记忆等。

5.空间能力

空间定位能力,空间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提取等能力。

(二)地理学习技能培养

1.图像技能

读图习惯,多图像混合使用,图文转换

2.计算技能培养

实验运算,制表运算

3.实践技能培养

• 增加实验、实践机会,实践规范化,实践基地构建。

• 附高中地理技能项目

• 第四章 地理教学模式、方法及设计

第一节 地理教学模式

一、地理教学模式的含义

是基于一定教学思想下形成的、具有较为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是地理教学方法论研究的最高层次。(用百度“教学模式”搜索共有2750000篇)

二、影响我国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早期,如中国古代

师讲生受——学生重复机械学习

(二)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学家杜威

设置问题情景—确定问题—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三)前苏联凯洛夫的“六环节”模式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四)改革开放后的教学模式

1.输入的模式: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贝卢姆“掌握学习模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程序教学模式”,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前苏联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模式”。

2.国内新模式:南京师大周靖馨“地理综合程序教学模式”,武汉地理教育届“地理图象信号教学模式”;成都七中特级教师范学瀚提出“地理读、讲、练教学法模式”。探讨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文章有33篇。

三、中学地理教学的常用模式

(一)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比较多地传授地理知识,并非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

(二)自学—辅导地理教学模式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的到体现,但以学生强的自觉性、纪律性和自学能力为前提,教师要有强的组织管理措施。

(三)引导—发现地理教学模式引导.doc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

3.模式案例 :高一第一册,P37全球大气环流的例

(四)咨询—研究地理教学模式

• 第二节 地理教学方法系统

一、 地理教学方法的含义

在地理教学中,由教师设计,师生共同实施,以协调教学要素关系、有效实 现地理教学目标的活动方式系列,称教学方法。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基础

(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

如:空间分析方法、区域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图示法等。

(二)教育科学理论基础

如:学生心理发展方法、智力开发方法;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包括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发展理论、皮压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等。

(三)心理科学理论基础

如: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等学派。它们对教学的实质、过程、规律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

(四)哲学理论研究基础

如: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地理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及其体系问题等等。对这些根本问题,都需要综合哲学的知识作出回答,给人们以理性思维。

(五)脑科学理论

1.注意力:脑科学认为,在任何一个注意时间段里,开始的时候和最后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最集中的。

2.知识建构:脑科学认为新知识必须与以往旧的知识相加,已有的知识相连,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只有学生自己加工的经验,这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才是有效的。

3.图表功能:脑科学认为,学的慢的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分类、概括总结,区分现在的知识与过去的知识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将所学的知识做成图标的形式,这样经过学生自我加工的记忆才不会产生记忆的误差。4.记忆理论:脑科学揭示了学生对知识的回忆程度与时间的关系。

三、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系列

(一) 地理讲授方法系列:地理讲述法、地理讲解法、地理朗读法、地理谈话法等。

(二)地理引导方法系列:地理问答式引导法、地理研讨式引导法、地理辅导式引导法、地理范例式引导法。

(三)地理直观方法系列:地理象征图示直观方法、地理象形直观方法、地理直感直观方法、地理图解直观方法、地理实验教学法等系列。

(四)地理逻辑方法系列:地理比较法、地理分析综合法、地理归纳演绎法等系列。

(五)地理练习方法系列:地理问答练习、地理选择练习、地理读图练习、地理填充练习、地理计算练习等。

(六)地理普通专题方法系列:即讲授和学习一般地理课题的方法,如地理位置教法、地形教法、气候教法、河流教法等等。其功能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原理知识,为学习地理特定专题奠定地理方法论基础。

(七)地理特定专题方法系列:即讲授和学习特定的具体地理课题的方法,如英国地理位置教法、中国地形特征教法、黄河教法等等。其功能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具体的中外区域地理知识。

四、中学地理教学的方法及选择

(一)地理教学组织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1.讲授法:熟悉内容,表达清晰,激发兴趣,交叉应用。

2.谈话法:问题适当,考虑对象,难度适中,谈话精练,结论可靠。

3.讨论法:论题的内涵广泛,学生充分发言,教师总结。

4.指导自学法:明确自学内容,教师启发,鼓励多种自学方式,复习巩固。

5.练习法:明确任务、练习针对、注重方法、检查反馈、评估效果;

6.探究性学习:含探究课题(问题)组织、引导组织、学习组织三个层面。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选取(依据)(P130)

(三)地理学习的认知方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注重采取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有效方法)

1.空间定位与属性分析方法:运用地图、图像、略图和心理地图为空间透视,确定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地理知识。

2.地理观察法:用地理实体、形象教具手段展示地理事象,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观察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3.逻辑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抽象方法、概括方法等。(掌握比较法的类型及运用的注意事项)

(四)地理教学手段(教学用具及使用方法)

1.地理教科书:正确使用教科书的方法,含教师与教科书、学生与教科书。

2.地理板书:板书的要求、格式与类型。

3.地理教学挂图:类型及使用要求。

4.地理形象直观教具:类型及使用要求。

5.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如地理略图(三山夹两盆),地理剖面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等。

6.电子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类型及使用要求。

• 第三节 地理有效教学方法设计

一、地理有效教学标准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实施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进步和发展 。

(二)有效教学的4个标准

1.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因生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

2.学生发展后劲充足;

3.教学方法兼顾多数;

4.学生知识技能全面。

本人《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发表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对地理有效教学的界定如下: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塑造地理基本素质,拓展地理科学思维,解决乡土地理问题,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有效教学的方法如下:引入案例教学 ,实施活动教学 ,采取引趣教学,设计人机互动式教学 ,推进和谐教学。

二、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参与式教学

三、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步骤

(一)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二)地理有效教学方法设计步骤

分析教学因子 理清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 设计认识方法的体系

确定教学手段 落实相应的组织实施办法 方法调整与平衡

案例:“西双版纳”教学方法设计P153

• 第五章 地理学习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地理知识和技能结构

在第二章已讲述(地理事实、地理程序、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所采取的设计策略有所差异。

第二节 地理事实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地理事实知识

能直接感知或通过语言和符号来传递地理信息而获取的知识,如观察所得的地理属性、地理特征知识,特定情景下有步骤地理活动所获取的知识。

二、地理事实知识的教学设计

(一)判断地理事实,具体地理事实或间接地理事实(目的是选择有效教学的方法)(感知类型) ;

(二)选取合适的地理事实知识获取途径或平台(感知方式);

(三)有目的、有步骤地感知地理事实(感知过程):

(四)从地理事实中建构地理知识(知识习得):

(五)由地理知识重返地理事实(知识应用)。

三、地理事实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造直接感知地理表象的教学条件;

(二)重视直观教具的灵活应用;

(三)发挥语言在地理事实教学中的效应;

(四)挖掘地理事实教学的有效资源。

地理事实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节 地理程序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地理程序知识教学

为建构某一终极地理知识而有步骤地学习一序列有联系知识的过程。

二、地理程序知识教学设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变式练习、认知策略)

(一)链索程序知识教学(关联性知识逐步归纳总结)

(二)辨别程序知识教学(差异性知识逐步辩识总结)

案例分析

内容:绘制气温曲线图(初一地理)

(1)什么是气温曲线图及气温曲线图的分类;(2)如何阅读气温曲线图;(3)阅读气温曲线图的训练;(4)绘制气温曲线图。

第四节 地理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地理概念及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一)地理概念

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知识的特定符号,可以分为直观概念和抽象概念。

(二)重要性

二、地理概念结构

包括名称(符号)、关键特征、基本含义和概念列举(概念外延)四部分。概念教学就是帮助学生记忆概念符号,理解关键特征,熟悉概念运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三、地理概念的教学设计

(一)地理概念的表象教学模式

1.地理概念的表象学习过程(直观概念)

2.教学设计

分析概念结构,引入地理表象,激发学生联系原有知识,总结关键性特征,表达概念的含义,促进概念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案例分析()

(二)地理概念的同化教学设计

1.什么是概念的同化学习(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在掌握原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新旧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掌握新概念的目的。举例:气候概念学习通过同化天气概念,水体概念是通过同化水质概念;热带季雨林到热带雨林的同化学习;降雨和降水;地势与地形等。

2.同化学习过程(见课本P169)

3.概念同化教学设计及注意问题

呈现新概念定义 复习旧概念 概括新概念关键特征 应用新概念

4.概念同化教学设计案例

附概念教学方面的论文

• 第五节 地理技能的学习与教学策略

一、地理技能的内涵

地理技能是学生在已有地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地理活动的方式与能力倾向。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对中小学地理教育培养技能有五个方面,即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

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技能有: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这些多属于智力技能,而不是发明创造的技能,具体表现为:

1. 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都需要学生能够阅读和 运用地图、图表。

2. 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地理技能的习得过程

明确技能要求 接受刺激 主动感知 执行操作 反应刺激 反应结果 内在技能

案例:高一地理(P25 )制作地理资料卡片,或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学习。

三、地理技能学习的注意问题(个性差别与学习基础)

四、地理技能教学策略(理解策略的内涵)

1.教学程序

教给形成地理技能的基础 技能应用 技能熟练

2.具体的地理技能教学方法

发现法(探究法)教学法、指导法教学、训练法教学

3.地理技能教学的注意问题(循序渐进、发现并突破难点、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举例:判断南极洲任意两地方位就应循序渐进,时差换算应突破难点。 • 第六章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导言:课堂教学设计与前面的方法设计、模式设计等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成:目标设计、方法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等。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

一、课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见第二章第二节)

二、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

(一)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

(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的设计过程

1.分析教材,确定教学因子(圈定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因子的目标层次(含知识目标层次和技能目标层次);

3.描述目标层次的实现过程。

如何进行目标设计的案例一:P195.表6.1;

案例二:高一“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目标设计讨论。

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

(一)什么是过程与方法

采用的何种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知识和建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过程(具有抽象性)

基本过程:确定教学因子,分析教学因子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挖掘教学因子所能发展的主要地理能力项。

1.分析教学因子;

2.确定能力发展项(突出重点能力的培养);

3.突出重点能力的培养,平衡能力结构。

案例: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教育大词典定义: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态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构成。价值观是指个体看待客观事物及评价自己的重要性或社会主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其有隐蔽性和差异性特征,其目标实现有一定难度(以高中地理为例) 。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设计步骤

1.分析教学因子中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2.确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点;

3.描述教育目标;

4.平衡教育目标。

• 第二节 编写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P202)

一、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简称教案或教学计划)的准备工作

(一)教材分析(备教材,有学者提出备课标?)

目的是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容结构、知识逻辑关系等。

(二)了解学生知识、智能基础,以及学习心理过程(备学生)

(三)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备教法)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一)教案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1.教学目的(应该是“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

4.教具;

5.教学过程;

6 .教学检测和教学反馈。

有些教材还增加课的类型、小结、作业要求和指导等内容,甚至课后分析、主要参考书等。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新论和现论P221)

1.系统化课堂教案(完全的教案)

(1)结构:教材分析、课程资源开发计划、教学模式、教学目的及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结构体系、教学过程。实际中“教材分析、课程资源开发计划”等往往被省略。

(2)特点:完整,面面俱到。

(3)案例分析:

2.分析式课堂教案(重在分析)

3.过程式课堂教案(重在活动过程与方式)

4.说课式课堂教案(重在说,见新论P225)

(三)地理教案编写举例

三、地理教案编写的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的;

(二)组织教材,编写讲授提纲;

(三)设计教学方法,准备教具;

(四)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 第三节 怎样有效备课、说课、上课和评课

一、备课

1.有效备课的含义

准备教案或学案

2.有效备课的标准

3.有效备课的实现(六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过程、备练习。

二、说课(略)

三、上课(有效教学的主体)

1.一个中心

以学生学有所得为中心(三维目标)。

2.两个基本点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环境为基点。

3.三个代表

任务完成教学良好为代表,师生教学关系和谐为代表,学生智能提高为代表。 见评分标准

四、评课

1.含义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 2.评课原则(五个是否有利)

(1)利于师生发展

(2)利于教学诊断

(3)利于创新提高

(4)利于教学改革

(5)利于把握问题

3.评课的标准(见)

• 第七章 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一节 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小组讨论问题.doc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都不会过分;学生和整个社会有权期待教师以献身精神和敏锐的责任感来完成他们的职责。

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区别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概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完善,教师地位的改善,专业组织的建立和自主权力的争取,以及专业标准的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

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育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构成(见图6--1)

三、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新课程对地理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较高的科研水平。教师要实现如下转变

1.地理教师地位的转变:由主体变为主导;

2.地理教学策略的转变:由知识传授变为学生发展;

3.地理教师规格的转变:由教学型变为教学科研复合型。

(二)地理教师专业化能力培养

1.以课程设置为突破口,培养拥有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师;

课程设置有理论课程,如《学科教学论(地理)》、《地理实践教学方法》、《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实践类课程有《地理新课程研究》、《中学地理科技活动》、《地理板图板画设计》、《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育实习》等。

2.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培养较强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专业科研能力;

3.构建“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

由学科教学论(地理)、地理实践教学方法、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地理板图板画设计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组成了地理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五位一体体系。 图6—1:教师专业化构成,其中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核心

• 第二节 地理教师板图板画能力培养

一、地理略图

(一)地理略图的含义

又称黑板略图,简称略图或板图,又叫缩图、草图、缩写图和示意图,各种轮廓图、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土壤植被图、政区图、矿产分布图均可用地理略图的形式反映出来。

(二)地理略图的设计

1.原图简化(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简化)

如:如南北美洲轮廓图;

2.轮廓简化

几何图形法(非洲轮廓简化为梯形和三角型)、折线图形法(澳大利亚)、曲线图形法(如中国轮廓图)、模拟形象法(如日本轮廓象狼、意大利轮廓象长靴等);

3.略图内容设计(在略图轮廓中填绘地形或地物)。

(三)地理略图速绘(熟记轮廓,确定制高点,内容填绘;如干湿区)

二、地理板画(又称地理教学绘画、黑板素描等)

(一)种类

1.形态画(地表形态、植物形态、动物形态等);

2.剖面画(地层剖面板画);

3.过程画(一组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各阶段),如台地破坏过程;

4.动态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运动状态),如大气对流运动画;

5.因果画等。

(二)地理教学板画的设计要求

1.切合教学需要;2.画面简明、爽目、重点突出;3.内容准确,比例恰当;

4.形式美观。

(三)地理教学板画速绘

1.熟悉图形多练习;2.课前设计好;3.边讲边绘;4.尽量用彩色粉笔。 练习:1.大气垂直分层;2.世界气候类型图;3.六大板快示意图。 • 第三节 地理教学研究

一、地理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适应社会发展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定位;“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并实施等。

(二)推进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

(三)改革地理教学

(四)促进学生发展

(五)提高教师素质

二、地理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向

(一)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学习论、教学论、方法论、课程论)

(二)研究内容的综合化(课内课外、方法模式、课程与教学、学习心理、过程与方法等)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四)研究层次的系统化(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等)

(五)研究成果的实用化

三、地理教学研究的对象

狭义上的地理教学系统,即教学目标、设计、过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等。

四、地理教学课题的选择与开展

(一)课题选择的原则

典型性原则 、不重复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地理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

(二)地理教学研究方案的设计

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成果形式。

五、地理教学科研的常用方法及实施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文献法

(五)个案研究法

(六)行动研究法

六、地理教学科研论文的撰写

(一)基本格式(见附页)

(二)撰写过程

确定主题、拟写提纲、资料整理、完成初稿和修改完善等过

《地理教学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历程,明确地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和要求。

教学重点:课程的含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程与学科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百度百科定义)

2.什么是课程改革?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

(一)新课程出台的背景

(二)新课程改革的历程

(三)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三、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评价有一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

蕴义: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提升基本素质

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

(1)教材加工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表达能力;

(4)指导实践能力;

(5)开展活动能力;

(6)运用技术能力。

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

第二章 地理教学论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和系统结构;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高师学生学习地理教学论的重要性;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讨论引入:地理教学法、现代地理教学论、地理学科教育学和地理教育学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教学论》含义: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第一节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一、研究对象及任务(P9)

(一)研究对象(不同表述 )

1.研究对象的发展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

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教学系统;

2. 研究对象: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地理教学目的、任务及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等(P10教学系统结构图)。

(二)研究目的任务(发展趋势)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1)两个极端:重视普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轻视学科综合性的教学理论研究;以具体经验来代替理论研究成果.;

(2)正确观点:研究地理教学系统,从理论上揭示地理教学的本质,解决地理

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

(1)教育概念与教学概念的区别

(2)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表现为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3.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

(1)教导研究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理论和方法。

(2)学习研究是研究学生学习观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机制.I:\如何在大学中学会学习.ppt。

4.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

既研究地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地图、参考书和软盘等内容,也重视课堂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地理实习等形式的研究。

5.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

常规研究:地理教学系统的形成、发展,地理教学的地位、功能、过程、形式、手段等,地理课程、教材、教法;教师职责和素养,学生学习能力、心理、兴趣等。

改革研究: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如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估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

6.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

研究现实的、已经或正在进行的研究领域,同时也研究潜在的、尚未引起重视或进行研究的领域。

二、学科属性

从教学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它的学科属性是介于地理学与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第二节 现代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及学习方法

一、地理教学论的发展

(一)中小学地理课程开设的时间

(二)高师地理教学理论研究的演变历程

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地理学科教学法——地理学科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教育学

(三)地理教学研究成果

(四)现代地理教学论研究不足

1.受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比较大,没有学科特性;

2.偏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

3.学科教育学核心理论有待完善。

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内容(P21)

三、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师范生技能之一)

(一)把握地理学科的系统性,联系各学科进行综合学习;

(二)注重地理课程的实践性;

(三)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四)关注当前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

(五)注重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地理学基础理论学习。

附课外阅读文献

1.褚亚平等.地理学课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澄等.地理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袁书琪.地理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孙大文等.地理教育学,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2

5.刁传芳等.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 褚亚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附中学地理的新老教材

附国内地理教育学权威专家

褚亚平、褚绍唐、陈澄、袁书琪、刁传芳、王树声、林培英、王民、钟作慈、李晴、李家清、陈实、夏志芳等。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

2.掌握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

3.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4.具体是熟悉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现状,到中学听一节公开课并评析,组织一节中学地理课教案并试教,设计一节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地理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掌握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和系统结构;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高师学生学习地理教学论的重要性;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地理教学过程概述

一、地理教学过程的含义

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组成,以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有学者认为狭义的概念是指课堂教学过程。(对地理教学过程的误解)

其实质是:教师教导与学生学习双边互动的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提高的过程;是师生身心活动相互融合的过程,如下模式:(观看教学录象,分析模式)

启发积极性——感性认识——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应用知识——检验知识和技能

二、地理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地理课程标准

1.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制定理念、实施效果);

2.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四大部分组成。

(二)地理教师

1.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理念、角色转变的界定;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生

1.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2.怎样凸现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导性。

(四)地理课程资源

1.概念

2.地理课程资源的类型

3.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五)地理教学环境

1.概念;

2.地理教学环境优化。

国内外教学环境改革的新动态(图片展示)

讨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任何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教学

一、地理教学三维一体目标(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体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初高中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比较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比较.doc)

• 二、中学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一)按认知层次分类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红线以上为感性知识,以下为理性知识)

• ﹡研究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的教学规律,对地理教学的意义(案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教学.doc)地理感性知识属于认识地理事物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石 而地理理性知识是对地理感性知识的发展,属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这两类知识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学地理基础知识体系。

例如: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认知层次构成

(二)学科要素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例如: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学科要素构成(了解知识结构的意义)

(三)按要求层次构成的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其结构图如下:呈金字塔型

中学地理课程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要求层次

(四)按学科分支的地理基础知识系统

包括综合自然地理知识、部门自然地理知识、地图知识、地理实践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世界地理知识、分区各国地理知识、乡土地理知识等等。 • 试一试

• 请每个组依次完成下面问题

• 1.设计下面地名的主要教学方法(1组)

• 洛阳、衡阳、喜马拉雅 、呼和浩特 、白云鄂博 、克拉玛依 、广西、湖南、拉萨 、秦岭、淮河。

• 2.设计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主要教学过程( 2组)

• 3.讨论怎样设计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特征最有效(3组)

• 4.初一地理《海陆变迁》或《锋面系统》的最佳教学设计(4组)

• 5.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最佳教学设计(5组)

• 三、中学地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教学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形式

(一)感性知识的构成及教学艺术

1.地名教学

目标:在记地理空间实体名称的基础上,掌握该实体包括空间特征的属性特征,确定地理事物及地理事象的相对位置。

方法:地名的方位意义教学,如江西是“江南西道”,广西是“广南西路”;地名的方言内涵教学,如哈尔滨为“荣誉”(历史上女真语)之意,呼和浩特的蒙古语意思为“青色的城”;借助地图来开展地名教学;编制地名顺口溜教学;地名的对比教学;从地形结构中开展地名教学;从地理环境演变中启发地名教学;从历史人物或事件中开展地名教学。

2.地理景观教学

学会观察、识别和判断地理景观;描述地理景观;归纳地理景观特征(理性知识)。如: 森林面积、树木密度

3.地理分布和空间形态教学

主要是依靠地图获取地理空间信息

与临近地理事象的空间关系 纬度位置

绝对位置 经度位置

海拔高度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大区域的部位

4.地理演变过程教学

地理演变的时空尺度变化悬殊,教学难度较大。所以,展示演变过程(含真实或模拟)、观察演变过程至关重要,如用计算机模拟感性动画展示、图表展示、模型展示、手势展示和语音展示是有效的教学手段。

5.地理数据教学

数据教学的目的是了解地理意义、体现地理意义、把握地理规律等。

(二)理性知识的构成及教学艺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地理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教学(特征之间的联系)

外表特征(通过观察归纳而得):景观特征、数量特征、空间位置特征、空间形态特征

内在特征(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如人口文化素质特征、经济实力特征等。

2.地理概念的抽象教学

空间概念教学为核心,包括地理空间位置、地理空间分布、地理空间联系等概念。

3.地理规律的归纳教学

观察法:通过观察一天的现象归纳天气变化规律;归纳法:石油和煤的分布归纳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推理法:由日地距离和地球的宇宙环境,推段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4.地理成因的探究性教学

探索地理成因能培养多种学生智力活动,中学地理成因教学,即为因果教学,包括由因导果和由果朔因的教学(初高中的差别)。

• 第三节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能力教学

一、地理教学能力的构成

二、地理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意义)

(一)地理学习智能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1)观察习惯的形成

教师提出观察目的、要求,选择观察目标,提出观察计划和步骤。

(2)观察记录与资料整理

(3)观察方式多样化

(4)调动其他的技能

2.想象能力的培养

(1)奠定想象的基础

(2)充分利用地图展开想象

(3)以形象思维促想象(由表象来实现)

3.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判断能力

概念的正确选用,如领土与国土,土壤与土地,土地资源与耕地资源。如“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多样”是正确的判断;而“荒漠化减少了土地资源”则是错误的判断;力戒判断的绝对化;以错误判断来提高正确判断力,如“人工草场属于草场资源”,“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等似是而非的判断。

(2)推理能力

归纳世界著名畜牧业基地及成因,中国各类自然资源特征,上升为高层次的理性知识;由中国地理学习演绎世界地理学习,不能演绎的例子,如同纬度大陆东西气候的差异等; 拉丁美洲的教学可以用非洲来类比推理。

(3)综合分析能力

对地理要素、地理事象的整体认识为综合;对地理要素、地理因素的关系逐一了解谓之分析。整体特征上的综合,是高度的综合。

(4)比较能力

相反比较,相似比较,特色比较,排序比较等。

4.记忆能力的培养

回忆记忆,理解记忆,意义记忆,压缩记忆,联想记忆等。

5.空间能力

空间定位能力,空间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提取等能力。

(二)地理学习技能培养

1.图像技能

读图习惯,多图像混合使用,图文转换

2.计算技能培养

实验运算,制表运算

3.实践技能培养

• 增加实验、实践机会,实践规范化,实践基地构建。

• 附高中地理技能项目

• 第四章 地理教学模式、方法及设计

第一节 地理教学模式

一、地理教学模式的含义

是基于一定教学思想下形成的、具有较为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是地理教学方法论研究的最高层次。(用百度“教学模式”搜索共有2750000篇)

二、影响我国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早期,如中国古代

师讲生受——学生重复机械学习

(二)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学家杜威

设置问题情景—确定问题—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三)前苏联凯洛夫的“六环节”模式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四)改革开放后的教学模式

1.输入的模式: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贝卢姆“掌握学习模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程序教学模式”,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前苏联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模式”。

2.国内新模式:南京师大周靖馨“地理综合程序教学模式”,武汉地理教育届“地理图象信号教学模式”;成都七中特级教师范学瀚提出“地理读、讲、练教学法模式”。探讨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文章有33篇。

三、中学地理教学的常用模式

(一)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比较多地传授地理知识,并非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

(二)自学—辅导地理教学模式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的到体现,但以学生强的自觉性、纪律性和自学能力为前提,教师要有强的组织管理措施。

(三)引导—发现地理教学模式引导.doc

1.模式范式

2.模式评价

3.模式案例 :高一第一册,P37全球大气环流的例

(四)咨询—研究地理教学模式

• 第二节 地理教学方法系统

一、 地理教学方法的含义

在地理教学中,由教师设计,师生共同实施,以协调教学要素关系、有效实 现地理教学目标的活动方式系列,称教学方法。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基础

(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

如:空间分析方法、区域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图示法等。

(二)教育科学理论基础

如:学生心理发展方法、智力开发方法;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包括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发展理论、皮压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等。

(三)心理科学理论基础

如: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等学派。它们对教学的实质、过程、规律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

(四)哲学理论研究基础

如: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地理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及其体系问题等等。对这些根本问题,都需要综合哲学的知识作出回答,给人们以理性思维。

(五)脑科学理论

1.注意力:脑科学认为,在任何一个注意时间段里,开始的时候和最后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最集中的。

2.知识建构:脑科学认为新知识必须与以往旧的知识相加,已有的知识相连,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只有学生自己加工的经验,这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才是有效的。

3.图表功能:脑科学认为,学的慢的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分类、概括总结,区分现在的知识与过去的知识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将所学的知识做成图标的形式,这样经过学生自我加工的记忆才不会产生记忆的误差。4.记忆理论:脑科学揭示了学生对知识的回忆程度与时间的关系。

三、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系列

(一) 地理讲授方法系列:地理讲述法、地理讲解法、地理朗读法、地理谈话法等。

(二)地理引导方法系列:地理问答式引导法、地理研讨式引导法、地理辅导式引导法、地理范例式引导法。

(三)地理直观方法系列:地理象征图示直观方法、地理象形直观方法、地理直感直观方法、地理图解直观方法、地理实验教学法等系列。

(四)地理逻辑方法系列:地理比较法、地理分析综合法、地理归纳演绎法等系列。

(五)地理练习方法系列:地理问答练习、地理选择练习、地理读图练习、地理填充练习、地理计算练习等。

(六)地理普通专题方法系列:即讲授和学习一般地理课题的方法,如地理位置教法、地形教法、气候教法、河流教法等等。其功能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原理知识,为学习地理特定专题奠定地理方法论基础。

(七)地理特定专题方法系列:即讲授和学习特定的具体地理课题的方法,如英国地理位置教法、中国地形特征教法、黄河教法等等。其功能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具体的中外区域地理知识。

四、中学地理教学的方法及选择

(一)地理教学组织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1.讲授法:熟悉内容,表达清晰,激发兴趣,交叉应用。

2.谈话法:问题适当,考虑对象,难度适中,谈话精练,结论可靠。

3.讨论法:论题的内涵广泛,学生充分发言,教师总结。

4.指导自学法:明确自学内容,教师启发,鼓励多种自学方式,复习巩固。

5.练习法:明确任务、练习针对、注重方法、检查反馈、评估效果;

6.探究性学习:含探究课题(问题)组织、引导组织、学习组织三个层面。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选取(依据)(P130)

(三)地理学习的认知方法(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注重采取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有效方法)

1.空间定位与属性分析方法:运用地图、图像、略图和心理地图为空间透视,确定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地理知识。

2.地理观察法:用地理实体、形象教具手段展示地理事象,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观察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3.逻辑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抽象方法、概括方法等。(掌握比较法的类型及运用的注意事项)

(四)地理教学手段(教学用具及使用方法)

1.地理教科书:正确使用教科书的方法,含教师与教科书、学生与教科书。

2.地理板书:板书的要求、格式与类型。

3.地理教学挂图:类型及使用要求。

4.地理形象直观教具:类型及使用要求。

5.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如地理略图(三山夹两盆),地理剖面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等。

6.电子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类型及使用要求。

• 第三节 地理有效教学方法设计

一、地理有效教学标准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实施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进步和发展 。

(二)有效教学的4个标准

1.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因生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

2.学生发展后劲充足;

3.教学方法兼顾多数;

4.学生知识技能全面。

本人《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发表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对地理有效教学的界定如下: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塑造地理基本素质,拓展地理科学思维,解决乡土地理问题,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有效教学的方法如下:引入案例教学 ,实施活动教学 ,采取引趣教学,设计人机互动式教学 ,推进和谐教学。

二、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参与式教学

三、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步骤

(一)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二)地理有效教学方法设计步骤

分析教学因子 理清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 设计认识方法的体系

确定教学手段 落实相应的组织实施办法 方法调整与平衡

案例:“西双版纳”教学方法设计P153

• 第五章 地理学习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地理知识和技能结构

在第二章已讲述(地理事实、地理程序、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所采取的设计策略有所差异。

第二节 地理事实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地理事实知识

能直接感知或通过语言和符号来传递地理信息而获取的知识,如观察所得的地理属性、地理特征知识,特定情景下有步骤地理活动所获取的知识。

二、地理事实知识的教学设计

(一)判断地理事实,具体地理事实或间接地理事实(目的是选择有效教学的方法)(感知类型) ;

(二)选取合适的地理事实知识获取途径或平台(感知方式);

(三)有目的、有步骤地感知地理事实(感知过程):

(四)从地理事实中建构地理知识(知识习得):

(五)由地理知识重返地理事实(知识应用)。

三、地理事实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造直接感知地理表象的教学条件;

(二)重视直观教具的灵活应用;

(三)发挥语言在地理事实教学中的效应;

(四)挖掘地理事实教学的有效资源。

地理事实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节 地理程序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地理程序知识教学

为建构某一终极地理知识而有步骤地学习一序列有联系知识的过程。

二、地理程序知识教学设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变式练习、认知策略)

(一)链索程序知识教学(关联性知识逐步归纳总结)

(二)辨别程序知识教学(差异性知识逐步辩识总结)

案例分析

内容:绘制气温曲线图(初一地理)

(1)什么是气温曲线图及气温曲线图的分类;(2)如何阅读气温曲线图;(3)阅读气温曲线图的训练;(4)绘制气温曲线图。

第四节 地理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一、地理概念及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一)地理概念

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知识的特定符号,可以分为直观概念和抽象概念。

(二)重要性

二、地理概念结构

包括名称(符号)、关键特征、基本含义和概念列举(概念外延)四部分。概念教学就是帮助学生记忆概念符号,理解关键特征,熟悉概念运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三、地理概念的教学设计

(一)地理概念的表象教学模式

1.地理概念的表象学习过程(直观概念)

2.教学设计

分析概念结构,引入地理表象,激发学生联系原有知识,总结关键性特征,表达概念的含义,促进概念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案例分析()

(二)地理概念的同化教学设计

1.什么是概念的同化学习(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在掌握原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新旧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掌握新概念的目的。举例:气候概念学习通过同化天气概念,水体概念是通过同化水质概念;热带季雨林到热带雨林的同化学习;降雨和降水;地势与地形等。

2.同化学习过程(见课本P169)

3.概念同化教学设计及注意问题

呈现新概念定义 复习旧概念 概括新概念关键特征 应用新概念

4.概念同化教学设计案例

附概念教学方面的论文

• 第五节 地理技能的学习与教学策略

一、地理技能的内涵

地理技能是学生在已有地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地理活动的方式与能力倾向。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对中小学地理教育培养技能有五个方面,即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

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技能有: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这些多属于智力技能,而不是发明创造的技能,具体表现为:

1. 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都需要学生能够阅读和 运用地图、图表。

2. 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地理技能的习得过程

明确技能要求 接受刺激 主动感知 执行操作 反应刺激 反应结果 内在技能

案例:高一地理(P25 )制作地理资料卡片,或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学习。

三、地理技能学习的注意问题(个性差别与学习基础)

四、地理技能教学策略(理解策略的内涵)

1.教学程序

教给形成地理技能的基础 技能应用 技能熟练

2.具体的地理技能教学方法

发现法(探究法)教学法、指导法教学、训练法教学

3.地理技能教学的注意问题(循序渐进、发现并突破难点、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举例:判断南极洲任意两地方位就应循序渐进,时差换算应突破难点。 • 第六章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导言:课堂教学设计与前面的方法设计、模式设计等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成:目标设计、方法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等。

第一节 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

一、课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见第二章第二节)

二、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

(一)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

(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的设计过程

1.分析教材,确定教学因子(圈定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因子的目标层次(含知识目标层次和技能目标层次);

3.描述目标层次的实现过程。

如何进行目标设计的案例一:P195.表6.1;

案例二:高一“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目标设计讨论。

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

(一)什么是过程与方法

采用的何种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知识和建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过程(具有抽象性)

基本过程:确定教学因子,分析教学因子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挖掘教学因子所能发展的主要地理能力项。

1.分析教学因子;

2.确定能力发展项(突出重点能力的培养);

3.突出重点能力的培养,平衡能力结构。

案例: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教育大词典定义: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态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构成。价值观是指个体看待客观事物及评价自己的重要性或社会主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其有隐蔽性和差异性特征,其目标实现有一定难度(以高中地理为例) 。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设计步骤

1.分析教学因子中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2.确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点;

3.描述教育目标;

4.平衡教育目标。

• 第二节 编写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P202)

一、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简称教案或教学计划)的准备工作

(一)教材分析(备教材,有学者提出备课标?)

目的是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容结构、知识逻辑关系等。

(二)了解学生知识、智能基础,以及学习心理过程(备学生)

(三)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备教法)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一)教案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1.教学目的(应该是“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

4.教具;

5.教学过程;

6 .教学检测和教学反馈。

有些教材还增加课的类型、小结、作业要求和指导等内容,甚至课后分析、主要参考书等。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新论和现论P221)

1.系统化课堂教案(完全的教案)

(1)结构:教材分析、课程资源开发计划、教学模式、教学目的及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结构体系、教学过程。实际中“教材分析、课程资源开发计划”等往往被省略。

(2)特点:完整,面面俱到。

(3)案例分析:

2.分析式课堂教案(重在分析)

3.过程式课堂教案(重在活动过程与方式)

4.说课式课堂教案(重在说,见新论P225)

(三)地理教案编写举例

三、地理教案编写的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的;

(二)组织教材,编写讲授提纲;

(三)设计教学方法,准备教具;

(四)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 第三节 怎样有效备课、说课、上课和评课

一、备课

1.有效备课的含义

准备教案或学案

2.有效备课的标准

3.有效备课的实现(六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过程、备练习。

二、说课(略)

三、上课(有效教学的主体)

1.一个中心

以学生学有所得为中心(三维目标)。

2.两个基本点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环境为基点。

3.三个代表

任务完成教学良好为代表,师生教学关系和谐为代表,学生智能提高为代表。 见评分标准

四、评课

1.含义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 2.评课原则(五个是否有利)

(1)利于师生发展

(2)利于教学诊断

(3)利于创新提高

(4)利于教学改革

(5)利于把握问题

3.评课的标准(见)

• 第七章 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一节 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小组讨论问题.doc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都不会过分;学生和整个社会有权期待教师以献身精神和敏锐的责任感来完成他们的职责。

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区别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概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它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完善,教师地位的改善,专业组织的建立和自主权力的争取,以及专业标准的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

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育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构成(见图6--1)

三、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新课程对地理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较高的科研水平。教师要实现如下转变

1.地理教师地位的转变:由主体变为主导;

2.地理教学策略的转变:由知识传授变为学生发展;

3.地理教师规格的转变:由教学型变为教学科研复合型。

(二)地理教师专业化能力培养

1.以课程设置为突破口,培养拥有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师;

课程设置有理论课程,如《学科教学论(地理)》、《地理实践教学方法》、《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实践类课程有《地理新课程研究》、《中学地理科技活动》、《地理板图板画设计》、《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育实习》等。

2.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培养较强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专业科研能力;

3.构建“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

由学科教学论(地理)、地理实践教学方法、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地理板图板画设计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组成了地理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五位一体体系。 图6—1:教师专业化构成,其中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核心

• 第二节 地理教师板图板画能力培养

一、地理略图

(一)地理略图的含义

又称黑板略图,简称略图或板图,又叫缩图、草图、缩写图和示意图,各种轮廓图、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土壤植被图、政区图、矿产分布图均可用地理略图的形式反映出来。

(二)地理略图的设计

1.原图简化(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简化)

如:如南北美洲轮廓图;

2.轮廓简化

几何图形法(非洲轮廓简化为梯形和三角型)、折线图形法(澳大利亚)、曲线图形法(如中国轮廓图)、模拟形象法(如日本轮廓象狼、意大利轮廓象长靴等);

3.略图内容设计(在略图轮廓中填绘地形或地物)。

(三)地理略图速绘(熟记轮廓,确定制高点,内容填绘;如干湿区)

二、地理板画(又称地理教学绘画、黑板素描等)

(一)种类

1.形态画(地表形态、植物形态、动物形态等);

2.剖面画(地层剖面板画);

3.过程画(一组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各阶段),如台地破坏过程;

4.动态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运动状态),如大气对流运动画;

5.因果画等。

(二)地理教学板画的设计要求

1.切合教学需要;2.画面简明、爽目、重点突出;3.内容准确,比例恰当;

4.形式美观。

(三)地理教学板画速绘

1.熟悉图形多练习;2.课前设计好;3.边讲边绘;4.尽量用彩色粉笔。 练习:1.大气垂直分层;2.世界气候类型图;3.六大板快示意图。 • 第三节 地理教学研究

一、地理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适应社会发展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定位;“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并实施等。

(二)推进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

(三)改革地理教学

(四)促进学生发展

(五)提高教师素质

二、地理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向

(一)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学习论、教学论、方法论、课程论)

(二)研究内容的综合化(课内课外、方法模式、课程与教学、学习心理、过程与方法等)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四)研究层次的系统化(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等)

(五)研究成果的实用化

三、地理教学研究的对象

狭义上的地理教学系统,即教学目标、设计、过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等。

四、地理教学课题的选择与开展

(一)课题选择的原则

典型性原则 、不重复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地理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

(二)地理教学研究方案的设计

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成果形式。

五、地理教学科研的常用方法及实施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文献法

(五)个案研究法

(六)行动研究法

六、地理教学科研论文的撰写

(一)基本格式(见附页)

(二)撰写过程

确定主题、拟写提纲、资料整理、完成初稿和修改完善等过


相关文章

  • 校本教研教材编写方案
  • 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七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二期课改方案及学科改革行动纲领为向导,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以"三个研究&qu ...查看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以_中东_教学设计为例
  • 王利华1 罗丽丽2 胡春波3 (1.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 吉林 松原 138000; 2.松原市前郭县第三中学, 吉林 松原 131100; 3.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教学设计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 ...查看


  • 地势与地形--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上册 地形和地势 教 学 设 计 姓名:罗丝 班级:10级地理科学 学号:[1**********]0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课堂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原文及 ...查看


  • 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 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反思一: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转眼间快一个学期了,在这个学期中,八年级20班.21班.22班.26班.27班共5个班级的地理教学,27班的班主任及文综组的教研组长,任务繁重,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面对新教材,面对 ...查看


  • 秦岭淮河一线教案
  • 秦岭淮河一线 一.概述 ·初中地理七年级 · 课题来源于湘教版七年级和所需课时为一个课时 · 主要学习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秦岭淮河的走向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 这节课的价值: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划分了中国 ...查看


  •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 ...查看


  • 高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 呼兰三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王金宏 一. 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高考考纲要求为依据,努力适应 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充分发挥和挖掘地理学科的潜在教育机制(如德育因素.环保教育),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查看


  • 新课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作者:雷育玲 来源:<中学时代>2013年第02期 [摘要]高效课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 ...查看


  • 小学校本教案模板
  • 小学( 地域文化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授课人: 9.27 2013-2014 第一学期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山东简介 授课学时 学生初步了解山东的地理位置, 行政区域. 知道山 东的地理地貌.山东在我国各省的经济,贸易中的 作用. 教学重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