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宾语前置

二、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

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例如:

《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

《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兄”不前置)

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论语·子路》:“既富矣,又何加焉?”

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庄子·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缚者曷为者也?”

《韩非子·难一》:“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

《孟子·离娄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乎”是介词,作用同“于”) 《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与”是介词)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例如: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 常见的有疑问代词的凝固结构

① 何如,如何。“何如”中的“如”是动词,“何”是前置宾语。但“何如”不是“像什么”的意思,而是“怎样”、“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意思,是个凝固结构。“何如”又说成“如何”。例如:

《论语·子路》:“乡人皆好之,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战国策·楚策》:“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左传·僖公四年》:“与不谷同好,如何?”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伤未及死 ,如何勿重?”

② 何若,若何,奈何。这三个凝固结构的含义,与“何如”相同。例如: 《老子》:“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战国策·赵策》:“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

③ 如„„何,若„„何,奈„„何。这三个凝固结构,是“如何”、“若何”、“奈何”的扩展,可将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插入其间,表示“对„„怎么样”、“拿„„怎么办”的意思。例如:

《论语·颜渊》:“年饥,用不足,如之何?”(之,代“年饥、用不足”)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行)、王屋何?”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若,你。奈若何,拿你怎么办)

④ 如之何,若之何。这两个凝固结构有时用在动词前,表示反问,译作“怎么”;有时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译成“怎么样”。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诗经·齐风·南山》:“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蓺yì,种植)

⑤ 何„„之„„。这种格式是加强感叹的。“之”是指示代词。“何”后面一般是名词或动词,“之”后面是形容词或动词,译成“怎么这样„„”、“怎么„„这么„„”。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何许子之不惮烦!”

《史记·外戚世家》:“嚄!大姊,何藏之深也!”

⑥ 何其„„。这种格式中的“其”是指示代词。这也是感叹句式,译作“怎么那么„„”、“为什么那么„„”。例如:

《荀子·法行》:“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史记·孔子世家》:“汝来何其晚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何其无大体也!”

2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在用了否定词“不”、“毋(无)”、“未”、“莫”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放到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例如:

《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

《论语·先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通“已”,动词)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国语·晋语》:“昔君之惠也,未之敢忘。”

《韩非子·五蠹》:“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要求不是很严,也就是说,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同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前置。例如:

《诗经·魏风·园有桃》:“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我”前置) 《诗经·王风·黍离》:“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不前置。“何”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

(1)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的基本情况

在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就将宾语前置,而以代词“之”、“是”等

来复指它们(“之”、“是”等也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有的学者认为,“之”、“是”等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 前置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用“之”、“是”等来复指。例如: 用“之”复指的:

《左传·僖公十五年》:“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即“君不恤亡,而忧群臣”)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即“有何厌”,“之”所复指的前置宾语是名词性词组“何厌”,而不是疑问代词“何”)

《论语·乡党》:“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正常词序为:“吾以子为问异,曾问由与求”。“由与求之问”不能错误地理解为“由与求的提问”)

《列子·汤问》:“当臣之临河持竿之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唯鱼之念”即“唯念鱼”)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戎狄之与邻”即“与戎狄邻”。“与”是介词,其宾语“戎狄”前置)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正常词序是:“我且用贤,使能,论劳。”意思是:我将要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论功赏赐有功劳的人。)

用“是”复指的:

《左传·僖公五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即“将灭虢”。)

《左传·僖公四年》:“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正常词序是:“岂为不谷?继先君之好。”)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吴是惧”即“惧吴”。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吴国是害怕了”。)

《诗经·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氐,根本;均,本指制陶器的转轮,引申指国家的权柄;毗, 辅助;俾,使。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尹氏啊,你高踞太师之位,是周王朝的根本之臣,掌握国家的大权,你应当维持四方的安定,辅助天子治理国家,使老百姓不迷 失方向。“四方是维,天子是毗”即“维四方,毗天子”。) 用“实”、“斯”、“焉”复指的:

《左传·僖公五年》:“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正常词序是“鬼神非亲人,唯依德。”)

《诗经·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朋酒,两壶酒;斯,代词,复指“朋酒”;飨,音xiǎnɡ,这儿指乡人在一起饮酒。“朋酒是飨”即“飨朋酒”。)

《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晋郑焉依”即“依晋郑”,《国语·周语》作“晋郑是依”,可见“焉”相当于“是”。) ② 前置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用“之”复指。例如:

《孟子·离娄上》:“《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此之谓”即“谓此”。)

《孟子·滕文公上》:“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谷梁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其斯之谓与”即“其谓斯与”。)

《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

《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自”是介词,“我之自出”即“自我出”。)

(2) 用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凝固结构:

① 是之谓,此之谓。“是之谓”即“谓是”,“此之谓”即“谓此”。在这两个凝固结构的后面,有时带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此)之谓„„”实际上是一个双 宾语结构,其中宾语“是”或“此”前置,另一个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前置,可译成“称它„„”、“把它称作„„”等。例如: 《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是之谓”、“此之谓”这两个凝固结构也可以单独形成分句,后面不带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译成“说的就是这个”、“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孟子·公孙丑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左传·宣公十六年》:“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 ② 唯(惟)„„是„„,唯(惟)„„之„„。

这两个凝固结构对前置宾语的强调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唯(惟)”是语气词,意思是“只”、“只是”;“是”、“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代词。例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即“唯求敌”。)

《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左传·僖公五年》:“《周书》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左传·宣公十五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荀子·王霸》:“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是求。”

③ 何„„之有。

在这个凝固结构中,“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作前置宾语;“之”是复指“何„„”的代词;“有”是动词。这个凝固结构表达比较强烈的反问语气,意思是“有何„„”,可译作“有什么„„”。例如:

《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国语·越语》:“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晋书·周处传》:“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韩非子·杨权》:“为主而无臣,奚国之有?”(“奚”,作用同“何”。) 4 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除了上述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和用

“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之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语法形式作标志,仅凭语序手段来表现的宾语前置。这种宾语前置不多见,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仔细辨别。

(1) 动词的宾语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征”即“征是”;“是问”,即“问是”。)

《诗经·周南·葛覃》:“维叶莫莫,是刈是濩。”(濩,音huò,煮)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

(2) 介词的宾语前置

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方城,山名)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左传·僖公十五年》:“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 《史记·吴王濞列传》:“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介词“于(乎)”的宾语偶尔前置。例如:

《墨子·非乐上》:“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而市于色’者,楚之谓也。” 《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这四句诗的大意是:郑国将军高克率领清邑的兵士驻扎在彭这个地方抵御狄人,狄人已经离去,但郑文公久久不召高克回都;拉战车的军马都披着甲衣,久久不得停息。战车上树立着带有羽饰的长矛,在黄河边上遨游。)

二、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

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例如:

《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

《孟子·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兄”不前置)

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论语·子路》:“既富矣,又何加焉?”

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庄子·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缚者曷为者也?”

《韩非子·难一》:“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

《孟子·离娄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乎”是介词,作用同“于”) 《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与”是介词)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例如: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 常见的有疑问代词的凝固结构

① 何如,如何。“何如”中的“如”是动词,“何”是前置宾语。但“何如”不是“像什么”的意思,而是“怎样”、“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意思,是个凝固结构。“何如”又说成“如何”。例如:

《论语·子路》:“乡人皆好之,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战国策·楚策》:“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左传·僖公四年》:“与不谷同好,如何?”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伤未及死 ,如何勿重?”

② 何若,若何,奈何。这三个凝固结构的含义,与“何如”相同。例如: 《老子》:“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战国策·赵策》:“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

③ 如„„何,若„„何,奈„„何。这三个凝固结构,是“如何”、“若何”、“奈何”的扩展,可将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插入其间,表示“对„„怎么样”、“拿„„怎么办”的意思。例如:

《论语·颜渊》:“年饥,用不足,如之何?”(之,代“年饥、用不足”)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行)、王屋何?”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若,你。奈若何,拿你怎么办)

④ 如之何,若之何。这两个凝固结构有时用在动词前,表示反问,译作“怎么”;有时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译成“怎么样”。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诗经·齐风·南山》:“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蓺yì,种植)

⑤ 何„„之„„。这种格式是加强感叹的。“之”是指示代词。“何”后面一般是名词或动词,“之”后面是形容词或动词,译成“怎么这样„„”、“怎么„„这么„„”。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何许子之不惮烦!”

《史记·外戚世家》:“嚄!大姊,何藏之深也!”

⑥ 何其„„。这种格式中的“其”是指示代词。这也是感叹句式,译作“怎么那么„„”、“为什么那么„„”。例如:

《荀子·法行》:“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史记·孔子世家》:“汝来何其晚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何其无大体也!”

2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在用了否定词“不”、“毋(无)”、“未”、“莫”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放到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例如:

《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

《论语·先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通“已”,动词)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国语·晋语》:“昔君之惠也,未之敢忘。”

《韩非子·五蠹》:“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要求不是很严,也就是说,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同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前置。例如:

《诗经·魏风·园有桃》:“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我”前置) 《诗经·王风·黍离》:“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不前置。“何”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

(1) 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的基本情况

在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就将宾语前置,而以代词“之”、“是”等

来复指它们(“之”、“是”等也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有的学者认为,“之”、“是”等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 前置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用“之”、“是”等来复指。例如: 用“之”复指的:

《左传·僖公十五年》:“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即“君不恤亡,而忧群臣”)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即“有何厌”,“之”所复指的前置宾语是名词性词组“何厌”,而不是疑问代词“何”)

《论语·乡党》:“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正常词序为:“吾以子为问异,曾问由与求”。“由与求之问”不能错误地理解为“由与求的提问”)

《列子·汤问》:“当臣之临河持竿之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唯鱼之念”即“唯念鱼”)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戎狄之与邻”即“与戎狄邻”。“与”是介词,其宾语“戎狄”前置)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正常词序是:“我且用贤,使能,论劳。”意思是:我将要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论功赏赐有功劳的人。)

用“是”复指的:

《左传·僖公五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将虢是灭”即“将灭虢”。)

《左传·僖公四年》:“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正常词序是:“岂为不谷?继先君之好。”)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吴是惧”即“惧吴”。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吴国是害怕了”。)

《诗经·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氐,根本;均,本指制陶器的转轮,引申指国家的权柄;毗, 辅助;俾,使。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尹氏啊,你高踞太师之位,是周王朝的根本之臣,掌握国家的大权,你应当维持四方的安定,辅助天子治理国家,使老百姓不迷 失方向。“四方是维,天子是毗”即“维四方,毗天子”。) 用“实”、“斯”、“焉”复指的:

《左传·僖公五年》:“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正常词序是“鬼神非亲人,唯依德。”)

《诗经·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朋酒,两壶酒;斯,代词,复指“朋酒”;飨,音xiǎnɡ,这儿指乡人在一起饮酒。“朋酒是飨”即“飨朋酒”。)

《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晋郑焉依”即“依晋郑”,《国语·周语》作“晋郑是依”,可见“焉”相当于“是”。) ② 前置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用“之”复指。例如:

《孟子·离娄上》:“《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此之谓”即“谓此”。)

《孟子·滕文公上》:“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谷梁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其斯之谓与”即“其谓斯与”。)

《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

《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自”是介词,“我之自出”即“自我出”。)

(2) 用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凝固结构:

① 是之谓,此之谓。“是之谓”即“谓是”,“此之谓”即“谓此”。在这两个凝固结构的后面,有时带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此)之谓„„”实际上是一个双 宾语结构,其中宾语“是”或“此”前置,另一个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前置,可译成“称它„„”、“把它称作„„”等。例如: 《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是之谓”、“此之谓”这两个凝固结构也可以单独形成分句,后面不带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译成“说的就是这个”、“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孟子·公孙丑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左传·宣公十六年》:“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 ② 唯(惟)„„是„„,唯(惟)„„之„„。

这两个凝固结构对前置宾语的强调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唯(惟)”是语气词,意思是“只”、“只是”;“是”、“之”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代词。例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即“唯求敌”。)

《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左传·僖公五年》:“《周书》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左传·宣公十五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

《荀子·王霸》:“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是求。”

③ 何„„之有。

在这个凝固结构中,“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作前置宾语;“之”是复指“何„„”的代词;“有”是动词。这个凝固结构表达比较强烈的反问语气,意思是“有何„„”,可译作“有什么„„”。例如:

《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国语·越语》:“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晋书·周处传》:“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韩非子·杨权》:“为主而无臣,奚国之有?”(“奚”,作用同“何”。) 4 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除了上述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和用

“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之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语法形式作标志,仅凭语序手段来表现的宾语前置。这种宾语前置不多见,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仔细辨别。

(1) 动词的宾语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征”即“征是”;“是问”,即“问是”。)

《诗经·周南·葛覃》:“维叶莫莫,是刈是濩。”(濩,音huò,煮)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

(2) 介词的宾语前置

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前置,例如:

《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方城,山名)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左传·僖公十五年》:“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 《史记·吴王濞列传》:“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介词“于(乎)”的宾语偶尔前置。例如:

《墨子·非乐上》:“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而市于色’者,楚之谓也。” 《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这四句诗的大意是:郑国将军高克率领清邑的兵士驻扎在彭这个地方抵御狄人,狄人已经离去,但郑文公久久不召高克回都;拉战车的军马都披着甲衣,久久不得停息。战车上树立着带有羽饰的长矛,在黄河边上遨游。)


相关文章

  • 古汉语指代性副词
  • 古汉语指代性副词:相和见 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词,就是"相"和"见".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这一用法,多见于汉以后的文献中.现分述如下: 相 & ...查看


  • 浅析成语中古代汉语遗留现象
  • 浅析成语中古代汉语遗留现象 泛泛之辈 中文09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着民族传承性.古今汉语一脉相承, 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 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法割断.古汉语中的语法要素自然也会在现代汉语中有所表 ...查看


  •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8种类型
  •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四种常见类型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A]或介词[B]的前面. 古汉语疑问代词: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盍(译为"何不") 例: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且焉置土 ...查看


  • 哀江南赋序
  • 第三章 词类活用问题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 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一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 如:假舟 ...查看


  • 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
  • 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几种类型.现作如下介绍: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quo ...查看


  • 宾语前置的判断和分类
  • 汉语历来就被视为孤立语,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它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词序和虚词来表现的.现代汉语的词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被修饰语在后,但在古代汉语中常常出现宾语在谓语前的句式.与现代汉语相比,宾语前置是古 ...查看


  • [黄帝内经]中倒装句翻译探析
  •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3VOL.24NO.1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24卷第1期 ◇英语园地◇ <黄帝内经>中倒装句翻译探析 王婷婷,姚欣+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 ...查看


  • 高考文言文句式
  • 高考文言文句式 一.命题特点 <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 ...查看


  • 中公专家指导-文言倒装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 官方微信:[zjjsks ] 中公专家指导-文言倒装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因此文言文中的一般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基本一致.古汉语中存在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