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的_太平天国运动_

第%8卷第’期!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012(2,32,4555*51)/16*7-52),

9:;

*+,-.$/0123456789-:;

!

!

()*+

=>?&’()*+,-./[1**********]:;0?@ABCDEFGHIJKLMNO0PQARSTUVWE42XY0IJZ[\V]0^_‘MaObcde

@AB?*+f,-f34567f:;

兴办#国人开始了编写新式历史教科书的教育事业#此后在很长的时期里!直至%$#$年

笔者拟选取清末民国时期出版的有代表性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进行个案的初步比较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清末民国时期的历史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科书#对清政府如何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叙述极其详尽#大约用了’万字#陈述了&%件事%撇开如此写是否考虑分量合适与否#是否与全书的内容结构规划相协调#是否便利教学不谈#其政治作用非常明显%其内容小标题无非分为两类#一类是污蔑和攻击太平天国运动#一类则是宣扬清军的胜绩%

清末时期大多数历史教科书#在对起义原因的叙述中#更多地侧重太平天国运动的偶发性和表面原因#因而不可能深入地揭示出起义的根本原因%其原因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两条)

!%

清末年间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从宣扬&皇清武功’出发#一致将太平天国运动定性为&作乱’(&匪乱’等#叙述思路是清政府如何镇压及最终消灭太平天国运动%在叙述中#将大量笔墨着眼于上帝教如何&惑众’#清朝官军怎样对其镇压#湘军怎样崛起及太平军领袖间的内讧等%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过程则不是教科书叙述的重点%而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在编写的出发点与清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叙述的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鼎盛及衰落%

如笔者所见到的一本作者不详的清末历史

以远#西人东渐日众(基督教之传播#一时虽受法律上之裁抑#顾其教义渐加入我国宗教社会之间%而广东又以地理上之关系#最先受其影响#于是此等秘密结社之中#忽有含基督之新分子者%而洪秀全等之大乱起焉%’?%@还有编写者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内地互市的玩世不恭通’#使得耶稣教得以输入#广东地区最先受其影响#于是&广西桂平县洪秀全#因以耶稣教炫其徒#聚合不轨#起兵金田村%’?!@显然#清末教科书的这一立场#与长期以来清政府对洋教持怀疑和排斥的心态有关%

!!

!

!

!%$&!!

&A

何成刚!李美

起义的直接原因%当时的教科书作者已经看到了洪秀全起事的合理性&&&蓄谋已久!#两广大饥’只是引发这次#大乱’的偶然因素%

虽然也有一些教科书作者!对于原因的分析!更为入木三分!体现了作者分析的深刻性!但这种认识并不普遍%

如有编写者指出!清初期和中期进入盛世!然而大盛后必是趋衰%清高宗好大喜功!不体恤民力(嘉庆时!权臣腐败%)故清至仁宗!民已不堪其苦!乱机遂四发而不可遇%农民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还有作者从军队*武备废弛的角度去论述%有编写者指出!#方是时!国家新以鸦片战争之一败%举百余年来京旗绿营积弱之实沉%一旦暴露于天下!草野不逞之徒!已窥疑朝廷统治力之不足%重以连年荒歉!流亡相属%奸悍无赖者!不为盗贼!无以为主%而地方文武方苟求一日之恬嬉!漫无准备%!$#’战争失败以后%#自鸦片一役!中国军政之腐败!既而已尽情暴露%因之对内一方!亦渐失其统治之能力%政府不知戒备!吏治日非%’!%#

又有作者指出!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清政府!虽中衰后已失其当日威风!但在一般民众眼里!仍是威严而不可撼%但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于天下!当时的清政府!#益以外交之失败!尤启人民轻视之心%’!&#!#于是太平军兴!清遂几乎不可收拾矣%’!’#

#排满’也被视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满清入主中国!汉族的反抗运动!一直要以康熙二十二年平了台湾郑氏以后!才算完全止息’!但明朝#遗老所散播下的民族思想的种子!仍是到处时隐时现的潜滋暗长于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秘密会党之中!而且思乘隙萌动’

!(#!

的态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遍将清朝政治腐败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认为清政府的腐败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具体说来!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的叙述可以分为三类

+),袭旧型%此类教科书在叙述上仍沿袭清末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思路!站在清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来叙述!将太平军称为)盗’*)贼’或)匪’!如有作者指出!)太平天国军队!所过战争!人民认为公敌’!)计此乱互十五年!扰及十六省!屠城六百余!兵燹疮痍!至今未复!秀全固亦华族中之枭桀也’!)*#%这一点与清末时期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定性没有任何区别%

还有作者指出!)后秀全兵势益盛!诸王自争权利%轧轹屠戮兵将!焚杀残酷!狠如豺虎%而所奉之教又与中国习俗不符%于是中国人心既痛恨而西人亦恶之%

!))#

’这种观点较前认

识更为深入!已意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是太平天国

’加之太平将士烧杀抢夺事件

时有发生!原来趋之若骛的民众开始转而向清%在太平天国极盛时的欧美人士!也舍其中立态度!起而援清!组织常胜军!配合清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革命型%此类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较高!称太平天国运动为)从事革命工作’%在具体叙述中站在太平天国的立场上!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为主线%叙述中满含溢美之辞!比如在谈到太平军攻取金陵时这样描述

+,,民族型%这是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叙述的主要类型%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之上!叙述仍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为主线!称上帝教为)抱有民族思想的秘密会党’于是酿成十余年太平革命的光荣史’

!)$#!),#

%

显然!从清统治腐败*外交失败以及民族主义的立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的!也彰显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深度%

民国时期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的分析!较清末历史教科书更深入一些!分析和结论相对更为客观%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普遍把两广灾荒作为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来叙述!但对清末教科书所强调的受基督教蛊惑的影响!并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放到太平天国起义的酝酿过程中去叙述%这也看得出来当时国人对待西方文化

%称太

平天国运动为)汉人纷纷起而作民族革命运动!

%有的教

科书将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势力迅速发展的原因归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即是乘东南各省不满意清政府!构成普遍反动意识的时候起来!所以起事不久!就能蔓延遍及东南各省(而另一方面!又因社会其它一种潜势力!早已蠢蠢发动!洪秀全恰代表了这种势力%遂能号召太平天国的成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功!实在是结合这两种势力构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教科书作者!从该立场出发!对曾国藩领导的湘军评价很高!没有将湘军看作是维护清朝统治!镇压农民起义的工具’刽子手!而将其崛起归结于太平天国所奉的教条与国人故有之礼教不合!$故各地方的民军即自动的群起而攻之!而这种民军的代表领袖就是曾国藩

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对于涉及民族思想的内容叙述较多

我们不难看出!民国代清并不表明科学的历史观亦随之确立&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在如何评价农民起义上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模糊性!有些作者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封建性!也有作者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含有这两种观点的教科书都能得到出版!反映了民国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潜规则%!那就是教科书的评审制度尊重作者在教科书编写中所拥有的极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作者可以在教科书中自由论述自己对于历史的看法和评论&这样就使得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实际上兼有了$教科书%与$著作%的双重特点!承担起了$教育%与$探讨学术%的双重功能&笔者认为应该辨证地看待这种现象!一方面!这种较为自由的评论的权利是我们今天极为欠缺的*另一方面!由于教科书作者混淆了具有教育属性的教科书与作为著作的史书的区别!这显然阻碍了历史教科书编写质量的提高&

经十五年后灭亡了&清末教科书的编纂受专制主义皇权思想的支配!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大多归于太平天国内部的内讧及官军有力的镇压&或者是出于己见!或者便于评审通过!教科书里的太平天国是不堪一击的!虽盛极一时却最终逃不掉失败的命运&+咸丰八年以后!乃分据江浙!赴下游!无能为矣&%!%($此外!清末教科书将太平天国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归于其内讧&$而贼自踞江南以来!秀全深居伪宫&诸酋罕得见!军事之报!刑赏黜陟!一决于秀清&%!%)$!$秀清欲除秀全而自立&秀全知其计!使韦昌辉杀秀清!恐诸贼不服!又杀昌辉%!*+$&自此以后!太平天国走向衰败&又加之官军,尤其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和+洋兵%的有力镇压!太平天国必然是败亡无疑!,%$&

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与清末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科书普遍认为+天京变乱%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灭亡&具体阐释又有所不同&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天京变乱的分析更为有见地&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洪秀全虽有民族思想!但他的帝王思想更为强烈!以致引起各位的争执!伏下后来诸王自相残杀的祸机&%!,,$&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可能在清末历史教科书中发现到的&不过相当多的作者将太平天国覆亡的原因完全归于诸王内讧!就有失全面了&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从文化’革命理论和军事决策等角度分别做出的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不落窠臼的解读&

比如有编写者指出!洪秀全在广西创立上帝教时!借基督教教义所宣扬的教条对下层民众具有迷惑性!因此势力很快发展起来&但随着太平天国的建立!其发布的一系列政体制度!与传统中国的礼教越来越抵触!因此!太平天国的改革政策!激起了士大夫们的反抗&但是洪秀全等对于中西文化!没有真正的了解&所颁政令!+往往新旧杂擦!政教混淆%!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相距太远!+为中国人所不喜%!故遭受一致的攻击!而其中的代表领袖就是曾国藩&败了太平军&

!,-$

在这种形势下!清

政府采纳+以汉攻汉%的政策!大力扶植汉人!击

又如!洪秀全起事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是假借基督教教义而形成的上帝教&基督教教条不合封建士大夫的口味!与一般基层民众的心理也不

!

涉及十六省’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历

’(

何成刚!李美

合%缺乏政治思想与道德观念!法令举止均不得宜&因此渐失人心!形不成凝聚力&在军事进攻过程中虽然攻灭了一百多座城市!但大多是攻而不守!将城市洗劫一空即撤走!清军很快就会重新控制&太平军也就失去了牢固的革命根据地!至北京陷落时!毫无后路可退&的教科书中&

清末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论述涉及不多!侧重于两点&一是’汉族势力的崛起(&比如有编写者指出!自清军入关后!满清开始统治中国&清政府一向对汉族官员是决不委以重任的&当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八旗绿营兵早已溃不成军!此时只好依赖于曾国藩等汉人来)剿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是时诸将师之办贼者!自曾国藩以下皆进爵有差(!

民国初期的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大多只述不论&%&世纪%&年代以后的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都有分析&概括起来!以下四点颇值得重视

**+汉人掌权!)伏日后革命之机(!为辛亥革命做了人才储备,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同清末教科书相同的是!都指出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曾国藩等逐渐掌握军政大权!使得清政权逐渐旁落于汉族手中!将其视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影响&但并没有局限于这种认识!)兵权政权渐落于汉族手中!为日后革命军容易颠覆清廷一大关键&

!%+$

!

*%+造成军阀割据局面&这一观点出现于二-三十年代军阀割据时期,前面已提及到!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立下汗马功劳的曾国藩等汉将!被委以重任!掌握大权,#湘-淮军将帅为封疆大吏!专方面重任!从此!督抚之权骤张!竟渐渐地造成地方分权之局,(!%-$此种观点认为!由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引起的督抚渐形权重!成为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先驱,

*.+使外人在上海扩张权利,少数教科书提到这一点影响,认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上海官绅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英美等国家乘机在上海扩张权利,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既反清朝又反帝国主义的原始民生主义农民革命运动,这是以治世界史见长的学者杨人

在*-..年编写的中国史

教科书中提出来极其深刻的观点,他对太平天国运动作了高度评价!指出了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却是清室压迫与列强侵略的反动!也就是反帝国主义的原始民生主义的农民革命,原来!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备受列强侵略!而广东一省已与外国通商有长久的历史关系!所受苦痛!更为切身%所以秀全一创上帝教!凡两广贫苦无告的农民!就相率奉教!而酿成伟大的革命运动,(!.0$这是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最高的观点,

至于对清政府统治的沉重打击!虽然没有单独列出!但已在文中叙述中可以看出来,清末和民国初期的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基本上以军事史为主!民国中后期的教科书!除了军事史外!还详细叙述了天国颁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不过对于这些政治经济改革的历史意义!及其与天国兴衰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做出论述,对于.资政新篇/!无一历史教科书提及&

这类观点较为新

颖!亦相当的中肯!这多出现于%&世纪’&年代

(

还有编写者认为!湘军在成功镇压太平天国

运动后!许多退伍军人加入哥老会!后来与革命党联络反清!于是才有辛亥革命的起义&而辛亥革命发生之时!淮军蜕变!也对革命起了很大作用&)太平天国虽败!而那些秘密组织!却更盛一日!尤其在南洋美洲的华侨!几乎皆是!积至清末革命起时!这些秘密组织和华侨!都成了革命初期的中心人物&(!%,$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许多将士流亡到国外!仍然以兴汉灭满为旗帜!隐伏着日后革命的因素&清末革命运动与美洲华侨三点会很有关系!而三点会的发达!是由于太平天国辅王杨辅清的传布&这种认识!即使在今天!也是深刻的&

!

一方面!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出版的开放机制大大推动了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发展进程!从而促进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政府!都力图加强对教育的管理与控制!使得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能更好地为)政治(服务&这一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1-&’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0学务纲要/就特别指出!各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书局编写的教科书!应由学务大臣审定!审定后的教科书才能供各学堂使用

这种无秩序的缺乏管理的教科书编写!与清末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教科书的编写上!清政府较民国政府对于历史教育的控制欲望更为强烈%清末历史教科书的政治教化功能异常突出!其为统治者服务的价值导向更为明显!渗透了一种#钦定结论$(任何反抗或者造反的行为都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民国历史教科书的这一功能则相对淡弱!由于编写者可以在教科书中宣扬自己的#独断之学$!这就使得突出了叙述的学术价值%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在观点上的百家争鸣!无疑与民国初年民主与共和的立国精神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还发现!对太平天国运动做出否定评价的教科书!虽然不多!但多出现在!

太平天国运动在满清史家的笔下是#发匪$!是#贼$!是犯上作乱的刁民!而在民国时期大部分史学家眼中!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坚持科学的历史观!是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上的一大进步%这种进步表现在!教科书编写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从民族)民权及民生的不同角度来解读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所以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上!较之清末!认识大大提高!见解更为深刻!评价更为客观!给人耳目一新的论断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当我们今天在编写这一段历史时!自然能从中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这种进步与发展!与史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亦有密切的联系%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上!都是一个忌讳的话题!自然谈不上研究%民国建立后!这一禁区才被打破!从而也为太平天国研究创造了条件!多种研究论著的出版!推动了研究的深入%比如编写&新时代本国历史教本’的王钟麒就是一位太平天国研究学者!他于!

!

书的要则%其中指出!教科书编写必须坚持#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原则!实际上是对学务纲要中#宗旨纯正$和#端正学术$的进一步阐释%显然!政治性始终是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首要和核心标准%

民国成立以后!教育必须与民国的民主共和精神保持一致成了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如陈庆年于!

!

科书’做了重订!其中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则做出了积极的评价%在前言中!他对这种修改做了一定的解释%政治)社会及意识形态的变迁对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决定着分析历史问题的视角)方法!从而影响问题的结论和解释%清末时期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到了民国时期!观点加以修改的现象非常普遍%

实际上!从民国政府颁布的#课程标准$看!#宁汉合流$后政府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始终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如!

!

高级&历史课程标准’)!

(#

何成刚

其前盖无匹也(DEFG)

)*+,-DFGDMGDEGDLGDNGDKGDOGDPGDIGDFJGFIEEHMLKH

DFFGDFMGDFEGDFLGDFNG

钟毓龙H新制本国史教本$下册D,GH北京$中华吕瑞廷等

书局

陈庆H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D,GH北京$商务印吕瑞廷等H中学堂教科书新体中国史D,GH北京$金兆梓H初级中学新中学本国历史$下册D,GH北陈庆H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D,GH北京$商务印陈庆编

书馆)FIJIHKLH商务印书馆

京$商务印书馆

DFKGDFOGFILOHEIH

DFPGDFIGDMJGDMFGDMMGDMEGDMLGFIEMHKOH

DMNGDMKGDMOGDMPGDMIGDEJGDEFG

李云坡H中等学校教科书本国史$下卷D,GH北平聂家裕H教育部审定初级中学历史$第三册D,GH章

文化学社

H中国历史教科书$第四编D,GH上海$文明

书局

陈庆H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D,GH北京$商务吕瑞廷等H中学堂教科书新体中国史$卷六D,GH沈恩膏H中学堂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D,GH上郑昶H新中华本国史$下册D,GH上海$新国民图李云坡H中等学校本国史$下卷D,GH北平文化学金兆梓H新中华本国史D,GH北京$中华书局

印书馆

北京$商务印书馆

H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四编D,GH上海$

文明书局

吕瑞廷等H新体中国史$卷六D,GH北京$商务印孟世杰H初级中学教本中国史$下册D,GH天津$梁园东H初中本国历史教本$第三册D,GH上海$王钟麒H新时代本国历史教本D,GH北京$商务印杨人

书馆

D,GH北京$商务印书馆

书馆

上海$大东书局

H北新本国史$下册D,GH上海$北新书局

FIEEHKIQOJH

简又文H太平军广西首义史D,GH北京$商务印书

!

&/

!

BC4#5A;#$+&-$./%//(0

D/6E,5F4$-$%-%826$(/%2;?.&’@0&(/-0&-$%B%61=8.72;#$.&(&$./-230-%

&

’(

!!

PF

第%8卷第’期!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012(2,32,4555*51)/16*7-52),

9:;

*+,-.$/0123456789-:;

!

!

()*+

=>?&’()*+,-./[1**********]:;0?@ABCDEFGHIJKLMNO0PQARSTUVWE42XY0IJZ[\V]0^_‘MaObcde

@AB?*+f,-f34567f:;

兴办#国人开始了编写新式历史教科书的教育事业#此后在很长的时期里!直至%$#$年

笔者拟选取清末民国时期出版的有代表性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进行个案的初步比较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清末民国时期的历史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科书#对清政府如何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叙述极其详尽#大约用了’万字#陈述了&%件事%撇开如此写是否考虑分量合适与否#是否与全书的内容结构规划相协调#是否便利教学不谈#其政治作用非常明显%其内容小标题无非分为两类#一类是污蔑和攻击太平天国运动#一类则是宣扬清军的胜绩%

清末时期大多数历史教科书#在对起义原因的叙述中#更多地侧重太平天国运动的偶发性和表面原因#因而不可能深入地揭示出起义的根本原因%其原因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两条)

!%

清末年间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从宣扬&皇清武功’出发#一致将太平天国运动定性为&作乱’(&匪乱’等#叙述思路是清政府如何镇压及最终消灭太平天国运动%在叙述中#将大量笔墨着眼于上帝教如何&惑众’#清朝官军怎样对其镇压#湘军怎样崛起及太平军领袖间的内讧等%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过程则不是教科书叙述的重点%而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在编写的出发点与清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叙述的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鼎盛及衰落%

如笔者所见到的一本作者不详的清末历史

以远#西人东渐日众(基督教之传播#一时虽受法律上之裁抑#顾其教义渐加入我国宗教社会之间%而广东又以地理上之关系#最先受其影响#于是此等秘密结社之中#忽有含基督之新分子者%而洪秀全等之大乱起焉%’?%@还有编写者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内地互市的玩世不恭通’#使得耶稣教得以输入#广东地区最先受其影响#于是&广西桂平县洪秀全#因以耶稣教炫其徒#聚合不轨#起兵金田村%’?!@显然#清末教科书的这一立场#与长期以来清政府对洋教持怀疑和排斥的心态有关%

!!

!

!

!%$&!!

&A

何成刚!李美

起义的直接原因%当时的教科书作者已经看到了洪秀全起事的合理性&&&蓄谋已久!#两广大饥’只是引发这次#大乱’的偶然因素%

虽然也有一些教科书作者!对于原因的分析!更为入木三分!体现了作者分析的深刻性!但这种认识并不普遍%

如有编写者指出!清初期和中期进入盛世!然而大盛后必是趋衰%清高宗好大喜功!不体恤民力(嘉庆时!权臣腐败%)故清至仁宗!民已不堪其苦!乱机遂四发而不可遇%农民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还有作者从军队*武备废弛的角度去论述%有编写者指出!#方是时!国家新以鸦片战争之一败%举百余年来京旗绿营积弱之实沉%一旦暴露于天下!草野不逞之徒!已窥疑朝廷统治力之不足%重以连年荒歉!流亡相属%奸悍无赖者!不为盗贼!无以为主%而地方文武方苟求一日之恬嬉!漫无准备%!$#’战争失败以后%#自鸦片一役!中国军政之腐败!既而已尽情暴露%因之对内一方!亦渐失其统治之能力%政府不知戒备!吏治日非%’!%#

又有作者指出!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清政府!虽中衰后已失其当日威风!但在一般民众眼里!仍是威严而不可撼%但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于天下!当时的清政府!#益以外交之失败!尤启人民轻视之心%’!&#!#于是太平军兴!清遂几乎不可收拾矣%’!’#

#排满’也被视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满清入主中国!汉族的反抗运动!一直要以康熙二十二年平了台湾郑氏以后!才算完全止息’!但明朝#遗老所散播下的民族思想的种子!仍是到处时隐时现的潜滋暗长于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秘密会党之中!而且思乘隙萌动’

!(#!

的态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遍将清朝政治腐败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认为清政府的腐败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具体说来!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的叙述可以分为三类

+),袭旧型%此类教科书在叙述上仍沿袭清末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思路!站在清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来叙述!将太平军称为)盗’*)贼’或)匪’!如有作者指出!)太平天国军队!所过战争!人民认为公敌’!)计此乱互十五年!扰及十六省!屠城六百余!兵燹疮痍!至今未复!秀全固亦华族中之枭桀也’!)*#%这一点与清末时期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定性没有任何区别%

还有作者指出!)后秀全兵势益盛!诸王自争权利%轧轹屠戮兵将!焚杀残酷!狠如豺虎%而所奉之教又与中国习俗不符%于是中国人心既痛恨而西人亦恶之%

!))#

’这种观点较前认

识更为深入!已意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是太平天国

’加之太平将士烧杀抢夺事件

时有发生!原来趋之若骛的民众开始转而向清%在太平天国极盛时的欧美人士!也舍其中立态度!起而援清!组织常胜军!配合清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革命型%此类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较高!称太平天国运动为)从事革命工作’%在具体叙述中站在太平天国的立场上!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为主线%叙述中满含溢美之辞!比如在谈到太平军攻取金陵时这样描述

+,,民族型%这是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叙述的主要类型%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之上!叙述仍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为主线!称上帝教为)抱有民族思想的秘密会党’于是酿成十余年太平革命的光荣史’

!)$#!),#

%

显然!从清统治腐败*外交失败以及民族主义的立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的!也彰显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深度%

民国时期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的分析!较清末历史教科书更深入一些!分析和结论相对更为客观%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普遍把两广灾荒作为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来叙述!但对清末教科书所强调的受基督教蛊惑的影响!并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放到太平天国起义的酝酿过程中去叙述%这也看得出来当时国人对待西方文化

%称太

平天国运动为)汉人纷纷起而作民族革命运动!

%有的教

科书将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势力迅速发展的原因归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即是乘东南各省不满意清政府!构成普遍反动意识的时候起来!所以起事不久!就能蔓延遍及东南各省(而另一方面!又因社会其它一种潜势力!早已蠢蠢发动!洪秀全恰代表了这种势力%遂能号召太平天国的成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功!实在是结合这两种势力构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教科书作者!从该立场出发!对曾国藩领导的湘军评价很高!没有将湘军看作是维护清朝统治!镇压农民起义的工具’刽子手!而将其崛起归结于太平天国所奉的教条与国人故有之礼教不合!$故各地方的民军即自动的群起而攻之!而这种民军的代表领袖就是曾国藩

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对于涉及民族思想的内容叙述较多

我们不难看出!民国代清并不表明科学的历史观亦随之确立&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在如何评价农民起义上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模糊性!有些作者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封建性!也有作者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含有这两种观点的教科书都能得到出版!反映了民国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潜规则%!那就是教科书的评审制度尊重作者在教科书编写中所拥有的极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作者可以在教科书中自由论述自己对于历史的看法和评论&这样就使得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实际上兼有了$教科书%与$著作%的双重特点!承担起了$教育%与$探讨学术%的双重功能&笔者认为应该辨证地看待这种现象!一方面!这种较为自由的评论的权利是我们今天极为欠缺的*另一方面!由于教科书作者混淆了具有教育属性的教科书与作为著作的史书的区别!这显然阻碍了历史教科书编写质量的提高&

经十五年后灭亡了&清末教科书的编纂受专制主义皇权思想的支配!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大多归于太平天国内部的内讧及官军有力的镇压&或者是出于己见!或者便于评审通过!教科书里的太平天国是不堪一击的!虽盛极一时却最终逃不掉失败的命运&+咸丰八年以后!乃分据江浙!赴下游!无能为矣&%!%($此外!清末教科书将太平天国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归于其内讧&$而贼自踞江南以来!秀全深居伪宫&诸酋罕得见!军事之报!刑赏黜陟!一决于秀清&%!%)$!$秀清欲除秀全而自立&秀全知其计!使韦昌辉杀秀清!恐诸贼不服!又杀昌辉%!*+$&自此以后!太平天国走向衰败&又加之官军,尤其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和+洋兵%的有力镇压!太平天国必然是败亡无疑!,%$&

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与清末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科书普遍认为+天京变乱%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灭亡&具体阐释又有所不同&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天京变乱的分析更为有见地&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洪秀全虽有民族思想!但他的帝王思想更为强烈!以致引起各位的争执!伏下后来诸王自相残杀的祸机&%!,,$&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可能在清末历史教科书中发现到的&不过相当多的作者将太平天国覆亡的原因完全归于诸王内讧!就有失全面了&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从文化’革命理论和军事决策等角度分别做出的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不落窠臼的解读&

比如有编写者指出!洪秀全在广西创立上帝教时!借基督教教义所宣扬的教条对下层民众具有迷惑性!因此势力很快发展起来&但随着太平天国的建立!其发布的一系列政体制度!与传统中国的礼教越来越抵触!因此!太平天国的改革政策!激起了士大夫们的反抗&但是洪秀全等对于中西文化!没有真正的了解&所颁政令!+往往新旧杂擦!政教混淆%!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相距太远!+为中国人所不喜%!故遭受一致的攻击!而其中的代表领袖就是曾国藩&败了太平军&

!,-$

在这种形势下!清

政府采纳+以汉攻汉%的政策!大力扶植汉人!击

又如!洪秀全起事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是假借基督教教义而形成的上帝教&基督教教条不合封建士大夫的口味!与一般基层民众的心理也不

!

涉及十六省’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历

’(

何成刚!李美

合%缺乏政治思想与道德观念!法令举止均不得宜&因此渐失人心!形不成凝聚力&在军事进攻过程中虽然攻灭了一百多座城市!但大多是攻而不守!将城市洗劫一空即撤走!清军很快就会重新控制&太平军也就失去了牢固的革命根据地!至北京陷落时!毫无后路可退&的教科书中&

清末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论述涉及不多!侧重于两点&一是’汉族势力的崛起(&比如有编写者指出!自清军入关后!满清开始统治中国&清政府一向对汉族官员是决不委以重任的&当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八旗绿营兵早已溃不成军!此时只好依赖于曾国藩等汉人来)剿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是时诸将师之办贼者!自曾国藩以下皆进爵有差(!

民国初期的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大多只述不论&%&世纪%&年代以后的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都有分析&概括起来!以下四点颇值得重视

**+汉人掌权!)伏日后革命之机(!为辛亥革命做了人才储备,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同清末教科书相同的是!都指出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曾国藩等逐渐掌握军政大权!使得清政权逐渐旁落于汉族手中!将其视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影响&但并没有局限于这种认识!)兵权政权渐落于汉族手中!为日后革命军容易颠覆清廷一大关键&

!%+$

!

*%+造成军阀割据局面&这一观点出现于二-三十年代军阀割据时期,前面已提及到!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立下汗马功劳的曾国藩等汉将!被委以重任!掌握大权,#湘-淮军将帅为封疆大吏!专方面重任!从此!督抚之权骤张!竟渐渐地造成地方分权之局,(!%-$此种观点认为!由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引起的督抚渐形权重!成为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先驱,

*.+使外人在上海扩张权利,少数教科书提到这一点影响,认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上海官绅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英美等国家乘机在上海扩张权利,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既反清朝又反帝国主义的原始民生主义农民革命运动,这是以治世界史见长的学者杨人

在*-..年编写的中国史

教科书中提出来极其深刻的观点,他对太平天国运动作了高度评价!指出了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却是清室压迫与列强侵略的反动!也就是反帝国主义的原始民生主义的农民革命,原来!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备受列强侵略!而广东一省已与外国通商有长久的历史关系!所受苦痛!更为切身%所以秀全一创上帝教!凡两广贫苦无告的农民!就相率奉教!而酿成伟大的革命运动,(!.0$这是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最高的观点,

至于对清政府统治的沉重打击!虽然没有单独列出!但已在文中叙述中可以看出来,清末和民国初期的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基本上以军事史为主!民国中后期的教科书!除了军事史外!还详细叙述了天国颁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不过对于这些政治经济改革的历史意义!及其与天国兴衰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做出论述,对于.资政新篇/!无一历史教科书提及&

这类观点较为新

颖!亦相当的中肯!这多出现于%&世纪’&年代

(

还有编写者认为!湘军在成功镇压太平天国

运动后!许多退伍军人加入哥老会!后来与革命党联络反清!于是才有辛亥革命的起义&而辛亥革命发生之时!淮军蜕变!也对革命起了很大作用&)太平天国虽败!而那些秘密组织!却更盛一日!尤其在南洋美洲的华侨!几乎皆是!积至清末革命起时!这些秘密组织和华侨!都成了革命初期的中心人物&(!%,$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许多将士流亡到国外!仍然以兴汉灭满为旗帜!隐伏着日后革命的因素&清末革命运动与美洲华侨三点会很有关系!而三点会的发达!是由于太平天国辅王杨辅清的传布&这种认识!即使在今天!也是深刻的&

!

一方面!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出版的开放机制大大推动了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发展进程!从而促进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政府!都力图加强对教育的管理与控制!使得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能更好地为)政治(服务&这一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1-&’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0学务纲要/就特别指出!各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书局编写的教科书!应由学务大臣审定!审定后的教科书才能供各学堂使用

这种无秩序的缺乏管理的教科书编写!与清末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教科书的编写上!清政府较民国政府对于历史教育的控制欲望更为强烈%清末历史教科书的政治教化功能异常突出!其为统治者服务的价值导向更为明显!渗透了一种#钦定结论$(任何反抗或者造反的行为都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民国历史教科书的这一功能则相对淡弱!由于编写者可以在教科书中宣扬自己的#独断之学$!这就使得突出了叙述的学术价值%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在观点上的百家争鸣!无疑与民国初年民主与共和的立国精神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还发现!对太平天国运动做出否定评价的教科书!虽然不多!但多出现在!

太平天国运动在满清史家的笔下是#发匪$!是#贼$!是犯上作乱的刁民!而在民国时期大部分史学家眼中!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坚持科学的历史观!是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上的一大进步%这种进步表现在!教科书编写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从民族)民权及民生的不同角度来解读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所以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上!较之清末!认识大大提高!见解更为深刻!评价更为客观!给人耳目一新的论断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当我们今天在编写这一段历史时!自然能从中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这种进步与发展!与史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亦有密切的联系%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上!都是一个忌讳的话题!自然谈不上研究%民国建立后!这一禁区才被打破!从而也为太平天国研究创造了条件!多种研究论著的出版!推动了研究的深入%比如编写&新时代本国历史教本’的王钟麒就是一位太平天国研究学者!他于!

!

书的要则%其中指出!教科书编写必须坚持#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原则!实际上是对学务纲要中#宗旨纯正$和#端正学术$的进一步阐释%显然!政治性始终是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首要和核心标准%

民国成立以后!教育必须与民国的民主共和精神保持一致成了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如陈庆年于!

!

科书’做了重订!其中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则做出了积极的评价%在前言中!他对这种修改做了一定的解释%政治)社会及意识形态的变迁对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决定着分析历史问题的视角)方法!从而影响问题的结论和解释%清末时期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到了民国时期!观点加以修改的现象非常普遍%

实际上!从民国政府颁布的#课程标准$看!#宁汉合流$后政府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始终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如!

!

高级&历史课程标准’)!

(#

何成刚

其前盖无匹也(DEFG)

)*+,-DFGDMGDEGDLGDNGDKGDOGDPGDIGDFJGFIEEHMLKH

DFFGDFMGDFEGDFLGDFNG

钟毓龙H新制本国史教本$下册D,GH北京$中华吕瑞廷等

书局

陈庆H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D,GH北京$商务印吕瑞廷等H中学堂教科书新体中国史D,GH北京$金兆梓H初级中学新中学本国历史$下册D,GH北陈庆H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D,GH北京$商务印陈庆编

书馆)FIJIHKLH商务印书馆

京$商务印书馆

DFKGDFOGFILOHEIH

DFPGDFIGDMJGDMFGDMMGDMEGDMLGFIEMHKOH

DMNGDMKGDMOGDMPGDMIGDEJGDEFG

李云坡H中等学校教科书本国史$下卷D,GH北平聂家裕H教育部审定初级中学历史$第三册D,GH章

文化学社

H中国历史教科书$第四编D,GH上海$文明

书局

陈庆H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D,GH北京$商务吕瑞廷等H中学堂教科书新体中国史$卷六D,GH沈恩膏H中学堂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三编D,GH上郑昶H新中华本国史$下册D,GH上海$新国民图李云坡H中等学校本国史$下卷D,GH北平文化学金兆梓H新中华本国史D,GH北京$中华书局

印书馆

北京$商务印书馆

H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四编D,GH上海$

文明书局

吕瑞廷等H新体中国史$卷六D,GH北京$商务印孟世杰H初级中学教本中国史$下册D,GH天津$梁园东H初中本国历史教本$第三册D,GH上海$王钟麒H新时代本国历史教本D,GH北京$商务印杨人

书馆

D,GH北京$商务印书馆

书馆

上海$大东书局

H北新本国史$下册D,GH上海$北新书局

FIEEHKIQOJH

简又文H太平军广西首义史D,GH北京$商务印书

!

&/

!

BC4#5A;#$+&-$./%//(0

D/6E,5F4$-$%-%826$(/%2;?.&’@0&(/-0&-$%B%61=8.72;#$.&(&$./-230-%

&

’(

!!

PF


相关文章

  • 何成刚博士论文目录
  • 何成刚<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博士论文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选题缘由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原则 第六节 研究中的不足与遗憾 第二章:民国时期学校历史课程的 ...查看


  • 壬子癸丑学制之初等教育
  • 壬子癸丑学制之初等教育 摘要: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历史背景: 中华民国的创立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1 ...查看


  • 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学术进展评述
  • 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学术进展评述 娄岙菲 包丹丹 于述胜 [论文摘要]对近年来CSSCI 期刊发表的386篇中国教育史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教育史研究注重新材料的使用,注重历史与当下的联系,研究热点集中在大学史.科举制.教育人物的思想和课程 ...查看


  •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一.课程标准 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京师 ...查看


  • 高中历史_清末新政_编写之我见_兼谈对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看法
  • '&&.年. 期@6,.A '&&.历史教学23456789:;?总第!"'期BCD @6,!"'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编写之我见 ---兼谈对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看法 ...查看


  • 孙中山为何终生不用"孙中山"这个名字
  • 提起孙中山这个名字,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一百多年来,孙中山得到了各门各派的一致认可,这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孙中山的家谱上并没有孙中山这个名字,清廷档案中也没有孙中山这个名字,民国政府档案中.国民党党史中同样都没有孙 ...查看


  • 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与发展_郑瑞萍
  • 第27卷第1期2011年1月 (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l.27,No.1Jan.2011 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郑 瑞 萍 ...查看


  •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概述 本单元涉及50年的历史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早期维新思想.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洋务运动是清王朝发起的救亡图存运动,但在甲午战争中被近邻小国日本粉 ...查看


  •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doc1
  • 一填空 1教育管理一般指对(教育)进行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的管理 2我国学校萌芽于五帝时期,其名称为(成均)和(庠) 3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其名称为(序)和(校) 4瞽宗是(商朝)进行(礼乐)教育的学校 5西周教育讲求文武兼备,将礼,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