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减值准备

中级财务会计—资产减值总结

八大减值准备

需计提减值准备的科目: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其他资产减值准备。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企业会计制度》之后,又于2001年1月18日新制订和修订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投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等八个具体会计准则。新制度和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接轨,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进一步贯彻稳定性原则。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即一方面企业应对各项资产进行定期或至少每年终了时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可能损失,实行计提减值准备制度;另一方面又给企业选择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的较大自主权。新制度规定企业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项目有: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八项。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通过设置“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提取时,借记“管理费用-提取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待某一特定应收款项被确认为坏账时,再予转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三种:应收账款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

“坏账准备”属于资产类账户,是“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的备抵账户,核算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转销等情况。该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应特别注意,平时“坏账准备”账户可能出现借方余额也可能出现贷方余额,但“坏账准备”账户年末余额一定为贷方余额,并且等于本年估计的坏账损失。该账户可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二)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短期投资期末价值应当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当期末市价低于初始成本,应确认为跌价损失,其计提的规定是:企业可以依照具体情况,分别按照投资总额、投资类别、单个投资项目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一般在年末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如果已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短期投资市价回升,应在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数额内转回,直至恢复到原来的初始成本。

进行短期投资跌价损失的核算,应设置“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其账务处理,按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如果已计提跌价损失准备的短期投资市价回升,则应作相反记录;企业出售或到期收回短期投资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科目,按其差额,

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存货在期末时,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计量,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账面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一般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进行存货跌价准备核算时,应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和“管理费用-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并采用备抵法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务处理。提取时,借记“管理费用-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以后每一会计期末均应通过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与原余额比较,若计算的应提准备大于准备原余额,则应予预提,反之,则应冲销已提数,作相反的会计记录。

(四)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1.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判断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是指长期股权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损失。

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重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并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外一项金额。

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金、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2. 判断长期股权减值的情形:

(1)对于有市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可根据如下迹象计提减值准备:

市价持续两年低于账面价值;该项投资暂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被投资企业当年发生严重亏损;被投资企业连续2年发生亏损;被投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者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

(2)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根据以下迹象判断:

影响被投资企业的政治或法律等环境的变化,如税收、贸易等法律的颁布或修订,可能导致被投资企业出现巨额亏损;被投资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因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被投资企业所从事的生成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被投资企业已失去竞争能力,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顿、清算等;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

3. 长期投资减值核算

进行长期投资减值核算,需设置“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前者反映因长期投资跌价所产生的未实现减值损失,后者是长期投资的备抵科目。当发生长期投资价值下跌并予以确认时,按确认金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如果发生其价值回升,则应冲减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并转回所回升的价值,按回升的价值作相反的记录;如果到期收回或处置时,其账面价值仍未恢复到初始成本,应按长期投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按已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原则进行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计提减值准备范围内转回,作与上相反的记录。

(六)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应计提减值准备。而预计发生减值的情况是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所建项目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滞后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终了对在建工程的期末价值进行估计。如果在建工程发生减值,应按单项在建工程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如果在建工程的价值以后又得以回升,应在原计提的减值准备范围内予以转回。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以后价值得以回升时,借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1、科目设置与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二、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会计制度要求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支出(新准则——资产减值损失);如果前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以恢复,则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限度内予以转回。同时规定当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应对其在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的摊销额作出调整;当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以后又转回时,也应对其在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的摊销额重新作出调整。处置无形资产,必须相应结转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税法规定

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因为属于或有支出,不符合确定性原则,因此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增加处理;但因价值恢复或转让处置无形资产而冲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允许企业作相反的纳税调整,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处置无形资产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4、 如何检查无形资产是否减值

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还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的成本(摊余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具体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其可收回金额。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时,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检查无形资产是否减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检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对于不同的企业,所适用的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披露的时间间隔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企业会计制度》没有确切地规定企业应在何时检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是,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都至少应于每年年末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在检查时,如果发现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应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

①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了重大不利影响; ②该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并在剩余摊销年限内可能不会恢复;

③其他足以表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已超过可收回金额的情形。

(2)确定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指以下两项金额中的较大者:

①无形资产的销售净价(即:该无形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因出售该无形资产所发生的律师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②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则应按超过部分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八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科目 计提基础 列支渠道

1.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列入管理费用

2.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列入管理费用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成本与市价 列入投资收益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5.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本金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8.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一、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

1.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②若应收票据到期,无法收回,应收票据转到应收账款→ 需计提坏账准备

③预付账款,到期收不回货物,预付账款转到其他应收款→ 需计提坏账准备

2.计提的方法

直接转销法

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销应收款项,即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

备抵法

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采用这种方法,坏账损失计入同一期间的损溢,体现了配比原则的要求,避免了企业明盈实亏:在报表上列示了应收款项净额,使报表使用者能了解企业应收款项的可变现金额

备抵法计提方式:

①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根据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和估计的坏账率,估计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坏账损失率可以参照以往的数据资料确定。

②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以及当前的具体情况,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账龄是指客户所欠账款逾期的时间。通常情况下,账龄长短与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是成正比。

③销货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

④个别认定法。根据每一应收账款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在采用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能否采用个别认定法,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3.会计处理

①计提坏账准备如果贷方余额计算出来的金额,要冲销:

借:坏账准备(按当期应收账款计算的金额-贷方余额+借方余额)

贷:管理费用

如果有借方余额,则计提的金额=按当期应收账款计算的金额+借方余额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收回以前的坏账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本期应收款项余额×计提比例,确定的金额并不是我们当期真正计入管理费用的数额,还得考虑以前发生坏账的问题,也就是说考虑在计提坏账准备之前的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再次计提坏账准备时,减去的是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而不是减去上期计提数。

二、存货提取跌价准备

1.计提方法

①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②合并计提

③存货类别计提

根据规定,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两个部分,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2.会计处理

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

贷:存货的跌价准备(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

②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贷: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应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生产领用存货时,可不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待期末一并调整。

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上期末该类存货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上期末该类存货的账面余额×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转出的存货的账面余额

①销售存货时,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管理费用

三、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成本低于市价采用成本,高于市价采用市价)1.计提方法

①单项投资计提

②投资类别计提

③按投资总体计提

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计提的跌价准备。

2.会计处理

①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成本-市价-跌价准备帐面数(贷方))

②反冲以前期间多提的跌价准备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最多只能冲减已计提数)

贷: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以每股单价计算跌价准备时,要考虑分派的股票股利,以增加持股数,减少单股成本.送股(白给)配股(交钱)

注意“收益”是处置“时点收益”,还是持有到处置“期间收益”!。

题中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多指投资收益科目的余额.帐面价值指的是添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值(要减掉跌价准备)。

注意同帐面余额的区别(不减跌价准备)。

四、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跌价准备

1.计提方法:

只能采用单项比较法.将来投资出售时,要同步同比例结转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跌价准备(可收回金额,是指企业资产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出售净价是指资产的出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

2.会计处理

①投资时出现贷方差额,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应提减值额)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公司(应提减值额)

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当初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贷差额)

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差额)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公司(应提减值额)

②投资时出现借方差额,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股权投资差额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公司

③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恢复时转回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公司(应反冲的减值准备额)

贷: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先转回,当初计提减值准备时投资收益借方登记额)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在恢复完当初计提减值准备时投资收益借方登记额后,再恢复当初冲减的资本公积额,但要以原冲减的金额为限)

五、委托贷款计提减值准备

借: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减值

贷:委托贷款--计提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因委托贷款本金计提的减值准备在"委托贷款"科目下核算,故委托贷款的帐面余额和帐面价值相等。

六、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1.计提方法:

固定资产是将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发生减值以及减值的金额。账面价值 = 账面余额 - 已计提减值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销售净价(销售收入减相关税费)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比较,其中较高者确定为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会计处理

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 可收回金额)

②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在计提完减值准备后,企业应当重新复核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或预计净残值率)。重新计算折旧的计提金额。计提减值后重新确定折旧时,采用类似会计估计变更的未来使用法进行帐务处理。③已确认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将少计提的折旧补提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累计折旧

如果转回的减值损失大于不提的折旧,还要进一步转回以前确认的“营业外支出”。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冲减的减值准备以我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为限)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与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两者中较低者-价值恢复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企业发生在建工程减值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价值又得以恢复,

借: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七、

八、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㈠计提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㈡已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资产减值损失

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一、资产减值损失 - 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2、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4、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5、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二、资产减值损失 - 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三、资产减值损失 - 核算

企业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并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按资产减值损失的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四、资产减值损失 - 会计处理

1、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2、本科目可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企业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商誉、抵债资产、损余物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设置相应的减值准备科目,比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4、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5、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五、资产减值损失 - 计算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六、资产减值损失 - 结算方法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增值税不能抵扣,要直接计入成本。

2、因为不能抵扣,所以要转出

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帐面价值,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帐面价值予已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因此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时,表明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

会计处理

发生时,借方,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生物性资产减值准备等等。

期末,余额转本年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要等到处置时才能转出。

减值科目核算(补充)

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计量

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人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余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也应当采用类似的方法确认减值损失。

2.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县,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3,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另外,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一般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初公允价值净贬值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反冲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减值计量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减值计量

①会计处理原则

a.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b.在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采用的折现率应为原实际利率或原合同规定的利率。

c.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d.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应当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区分开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f.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g.外币金融资产在计量减值时,应先按外币确定折现值,再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成记账本位币额,最后与其账面记账本位币比较认定减值损失。

h.减值损失计量中计算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所采用的折现率应作为后续利息收入的利率标准。 ②一般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等

反冲时,反之即可。

11

中级财务会计—资产减值总结

八大减值准备

需计提减值准备的科目: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其他资产减值准备。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企业会计制度》之后,又于2001年1月18日新制订和修订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投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等八个具体会计准则。新制度和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接轨,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进一步贯彻稳定性原则。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即一方面企业应对各项资产进行定期或至少每年终了时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可能损失,实行计提减值准备制度;另一方面又给企业选择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的较大自主权。新制度规定企业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项目有: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八项。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通过设置“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提取时,借记“管理费用-提取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待某一特定应收款项被确认为坏账时,再予转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三种:应收账款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

“坏账准备”属于资产类账户,是“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的备抵账户,核算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转销等情况。该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应特别注意,平时“坏账准备”账户可能出现借方余额也可能出现贷方余额,但“坏账准备”账户年末余额一定为贷方余额,并且等于本年估计的坏账损失。该账户可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二)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短期投资期末价值应当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当期末市价低于初始成本,应确认为跌价损失,其计提的规定是:企业可以依照具体情况,分别按照投资总额、投资类别、单个投资项目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一般在年末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如果已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短期投资市价回升,应在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数额内转回,直至恢复到原来的初始成本。

进行短期投资跌价损失的核算,应设置“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其账务处理,按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如果已计提跌价损失准备的短期投资市价回升,则应作相反记录;企业出售或到期收回短期投资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提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科目,按其差额,

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存货在期末时,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计量,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账面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一般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进行存货跌价准备核算时,应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和“管理费用-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并采用备抵法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务处理。提取时,借记“管理费用-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以后每一会计期末均应通过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与原余额比较,若计算的应提准备大于准备原余额,则应予预提,反之,则应冲销已提数,作相反的会计记录。

(四)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1.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判断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是指长期股权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损失。

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重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并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外一项金额。

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金、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2. 判断长期股权减值的情形:

(1)对于有市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可根据如下迹象计提减值准备:

市价持续两年低于账面价值;该项投资暂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被投资企业当年发生严重亏损;被投资企业连续2年发生亏损;被投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者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

(2)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根据以下迹象判断:

影响被投资企业的政治或法律等环境的变化,如税收、贸易等法律的颁布或修订,可能导致被投资企业出现巨额亏损;被投资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因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被投资企业所从事的生成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被投资企业已失去竞争能力,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顿、清算等;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

3. 长期投资减值核算

进行长期投资减值核算,需设置“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前者反映因长期投资跌价所产生的未实现减值损失,后者是长期投资的备抵科目。当发生长期投资价值下跌并予以确认时,按确认金额借记“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如果发生其价值回升,则应冲减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并转回所回升的价值,按回升的价值作相反的记录;如果到期收回或处置时,其账面价值仍未恢复到初始成本,应按长期投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按已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原则进行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计提减值准备范围内转回,作与上相反的记录。

(六)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应计提减值准备。而预计发生减值的情况是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所建项目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滞后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终了对在建工程的期末价值进行估计。如果在建工程发生减值,应按单项在建工程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如果在建工程的价值以后又得以回升,应在原计提的减值准备范围内予以转回。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以后价值得以回升时,借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1、科目设置与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二、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会计制度要求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支出(新准则——资产减值损失);如果前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以恢复,则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限度内予以转回。同时规定当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应对其在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的摊销额作出调整;当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以后又转回时,也应对其在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的摊销额重新作出调整。处置无形资产,必须相应结转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税法规定

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因为属于或有支出,不符合确定性原则,因此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增加处理;但因价值恢复或转让处置无形资产而冲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允许企业作相反的纳税调整,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处置无形资产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4、 如何检查无形资产是否减值

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还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的成本(摊余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具体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其可收回金额。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时,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检查无形资产是否减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检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对于不同的企业,所适用的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披露的时间间隔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企业会计制度》没有确切地规定企业应在何时检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是,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都至少应于每年年末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在检查时,如果发现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应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

①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了重大不利影响; ②该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并在剩余摊销年限内可能不会恢复;

③其他足以表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已超过可收回金额的情形。

(2)确定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指以下两项金额中的较大者:

①无形资产的销售净价(即:该无形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因出售该无形资产所发生的律师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②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则应按超过部分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八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科目 计提基础 列支渠道

1.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列入管理费用

2.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列入管理费用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成本与市价 列入投资收益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5.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本金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8.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一、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

1.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②若应收票据到期,无法收回,应收票据转到应收账款→ 需计提坏账准备

③预付账款,到期收不回货物,预付账款转到其他应收款→ 需计提坏账准备

2.计提的方法

直接转销法

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销应收款项,即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

备抵法

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采用这种方法,坏账损失计入同一期间的损溢,体现了配比原则的要求,避免了企业明盈实亏:在报表上列示了应收款项净额,使报表使用者能了解企业应收款项的可变现金额

备抵法计提方式:

①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根据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和估计的坏账率,估计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坏账损失率可以参照以往的数据资料确定。

②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以及当前的具体情况,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账龄是指客户所欠账款逾期的时间。通常情况下,账龄长短与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是成正比。

③销货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

④个别认定法。根据每一应收账款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在采用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能否采用个别认定法,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3.会计处理

①计提坏账准备如果贷方余额计算出来的金额,要冲销:

借:坏账准备(按当期应收账款计算的金额-贷方余额+借方余额)

贷:管理费用

如果有借方余额,则计提的金额=按当期应收账款计算的金额+借方余额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收回以前的坏账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本期应收款项余额×计提比例,确定的金额并不是我们当期真正计入管理费用的数额,还得考虑以前发生坏账的问题,也就是说考虑在计提坏账准备之前的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再次计提坏账准备时,减去的是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而不是减去上期计提数。

二、存货提取跌价准备

1.计提方法

①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②合并计提

③存货类别计提

根据规定,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两个部分,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2.会计处理

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

贷:存货的跌价准备(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

②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贷: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应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生产领用存货时,可不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待期末一并调整。

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上期末该类存货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上期末该类存货的账面余额×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转出的存货的账面余额

①销售存货时,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管理费用

三、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成本低于市价采用成本,高于市价采用市价)1.计提方法

①单项投资计提

②投资类别计提

③按投资总体计提

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计提的跌价准备。

2.会计处理

①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成本-市价-跌价准备帐面数(贷方))

②反冲以前期间多提的跌价准备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最多只能冲减已计提数)

贷: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以每股单价计算跌价准备时,要考虑分派的股票股利,以增加持股数,减少单股成本.送股(白给)配股(交钱)

注意“收益”是处置“时点收益”,还是持有到处置“期间收益”!。

题中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多指投资收益科目的余额.帐面价值指的是添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值(要减掉跌价准备)。

注意同帐面余额的区别(不减跌价准备)。

四、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跌价准备

1.计提方法:

只能采用单项比较法.将来投资出售时,要同步同比例结转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跌价准备(可收回金额,是指企业资产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出售净价是指资产的出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

2.会计处理

①投资时出现贷方差额,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应提减值额)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公司(应提减值额)

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当初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贷差额)

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差额)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公司(应提减值额)

②投资时出现借方差额,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股权投资差额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公司

③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恢复时转回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公司(应反冲的减值准备额)

贷: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先转回,当初计提减值准备时投资收益借方登记额)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在恢复完当初计提减值准备时投资收益借方登记额后,再恢复当初冲减的资本公积额,但要以原冲减的金额为限)

五、委托贷款计提减值准备

借: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减值

贷:委托贷款--计提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因委托贷款本金计提的减值准备在"委托贷款"科目下核算,故委托贷款的帐面余额和帐面价值相等。

六、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1.计提方法:

固定资产是将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发生减值以及减值的金额。账面价值 = 账面余额 - 已计提减值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销售净价(销售收入减相关税费)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比较,其中较高者确定为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会计处理

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 可收回金额)

②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在计提完减值准备后,企业应当重新复核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或预计净残值率)。重新计算折旧的计提金额。计提减值后重新确定折旧时,采用类似会计估计变更的未来使用法进行帐务处理。③已确认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将少计提的折旧补提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累计折旧

如果转回的减值损失大于不提的折旧,还要进一步转回以前确认的“营业外支出”。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冲减的减值准备以我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为限)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与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两者中较低者-价值恢复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企业发生在建工程减值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价值又得以恢复,

借: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七、

八、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㈠计提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㈡已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资产减值损失

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一、资产减值损失 - 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2、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4、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5、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二、资产减值损失 - 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三、资产减值损失 - 核算

企业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并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按资产减值损失的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四、资产减值损失 - 会计处理

1、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2、本科目可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企业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款等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商誉、抵债资产、损余物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设置相应的减值准备科目,比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4、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5、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五、资产减值损失 - 计算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六、资产减值损失 - 结算方法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增值税不能抵扣,要直接计入成本。

2、因为不能抵扣,所以要转出

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帐面价值,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帐面价值予已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因此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时,表明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

会计处理

发生时,借方,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生物性资产减值准备等等。

期末,余额转本年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要等到处置时才能转出。

减值科目核算(补充)

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计量

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人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余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也应当采用类似的方法确认减值损失。

2.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县,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3,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另外,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一般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初公允价值净贬值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反冲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减值计量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减值计量

①会计处理原则

a.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b.在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采用的折现率应为原实际利率或原合同规定的利率。

c.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d.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应当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区分开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f.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g.外币金融资产在计量减值时,应先按外币确定折现值,再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成记账本位币额,最后与其账面记账本位币比较认定减值损失。

h.减值损失计量中计算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所采用的折现率应作为后续利息收入的利率标准。 ②一般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等

反冲时,反之即可。

11


相关文章

  • 会计知识汇总八大减值准备
  • 会计知识汇总――八大减值准备 项目 计提基础 列支渠道 1.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列入管理费用 2.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列入管理费用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成本与市价 列入投资收益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 ...查看


  •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详解
  •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原理详解 现金流量表附表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正如前述,企业应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通过债权债务变动.存货变动.应计及递延项目.投资和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查看


  • 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 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作者:胡克训 上传时间:2010-4-2 0:0 2009年起在我国全面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资产减值进行了新的调整.<企业会计准则>中第38号<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范了该 ...查看


  • 对"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思考
  • 对"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思考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吴忠会计咨询网上公布相关会计实务对"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思考等内容总结如下: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30条规定,&quo ...查看


  • xx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
  • xx 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所属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行为,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国资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 ...查看


  • 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
  • 摘 要: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按照谨慎性原则,减少了上市公司的虚报资产,增强了上市公司资产的真实性,同时也提高了会计披露信息质量.但与此同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定会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空间.中国自1999年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以来,上市公司不 ...查看


  •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管理暂行办法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标准和程序,真实反映股份公司财务资产状况,根据&l ...查看


  •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
  • 摘 要:分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二者的关系以及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折旧核算问题,最后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折旧进行思考.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大部分 ...查看


  • 小结坏帐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运用
  • 小结"坏账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运用 第一,概念: 1,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资产类账户的备抵账户.<税法>规定: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按年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