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默写(学生)

背诵默写

1、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 , ”的春意雪景。

2、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黄河的诗句:“ , 。”

3、“春”在古诗中很常见。如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又如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杜牧的《江南春》中“ , ”也是描绘春景的名句。

4、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A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 .庭下如空明积水,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D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E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F .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寺词名句。

自古以来,诗歌总与酒有着千丝万娄的联系。游兴盎然,流连忘返时有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好友相聚,言谈甚欢时有酒:①

“ , 。(孟浩然《过故人庄》)”思家难归时,将士借酒消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失意孤寂时,“诗仙”邀月同饮:②“ , 。(李白《月下独酌》)”可谓诗中有酒,酒中寄情。

6、诗人常在诗中嵌入数字„„晏殊《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 ,”杜甫《春望》中则用“ , ”来形容战争岁月,家书的珍贵及对亲人的思念。

7、“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徜徉于文学海洋,情景交融的佳句比比皆是:①杜甫《登楼》中“锦江春色来天地, 。”

以浩大的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的追怀。②王维《使至塞上》“ , 。”描绘了塞外大漠苍凉雄浑之壮美。③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用“ ,只有香如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操守。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则表现美学中的曲折美、层次美。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借莺歌燕舞表达对早春的喜爱。⑥龚自珍借落花心系故枝表达自己高度爱国热忱的句子是“ , 。”

8、写出含有“河”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

9、花虽无语,但人有情。请写出于花中领略人性的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 。

10、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出了春雨的轻柔与小草的嫩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

“ , ”描绘出了鸟儿迎春的喜悦。

11、古代诗人写秋的诗句很多,如杜甫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写出了秋天空旷、萧条的景象;刘禹锡却在《秋词》诗中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其中

“ , ”两句用豪迈之情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

12、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流淌着数不清的正能量。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①“ , ”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 ”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李商隐的《无题》中“ , ”表现出了诗人燃烧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④“ , ”映照出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 ”写出了诗人处境凄凉却只考虑国家安危的报国情怀。

13、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 ① ,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送我到涧边流连: ② ,野渡无人舟自横;我到农家谛听蛙鼓声声: ③ ,青草池塘处处蛙;我在深夜轻敲离人窗棂:君问归期未有期, ④ ;我会潜入诗人的梦: ⑤ ,铁马冰河入梦来;我会揉碎志士的心:山河破碎风飘絮, ⑥ ;我是春的使节在冬日绽放:忽如一夜春风来, ⑦ ;我随朔风飞舞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⑧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我是感情的叹息,是思想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14、流淌的岁月,飞逝的千古,一种不朽的精神在不断被传送,那就是担当。担当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豁达;担当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豪情;担当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舍身;担当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怀。勇于担当,个人当进,国家当强。

15、当前我国正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而古人在读书方面早已为我们作了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引领:《观书有感》中,朱熹赞美读书,“问渠那得清如许? ”;《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热爱读书,“ ,便欣然忘食”。

16、古时,报效君王心怀百姓即为忠;今日,爱国爱民尽职尽责即为忠。请你写出表达不顾年迈为国尽忠情怀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17、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的牵挂中。

18、大自然历来是文人的心灵家园。避乱金华的李清照就曾打算泛舟排忧,但因忧思太重,担心小船儿“ ”而作罢;退隐苏州园林的文人造园时不重实用,而特别讲究“自然之趣”,也可谓“ , ”。

(依次填写《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句子)

19、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言事抒怀。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陆游在《游山西村》“ , ”诗句中,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20、请写出以传统节日为内容的两句诗词: , 。

21、人有品,花亦有德。请写出一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 , 。

22、让我们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会当凌绝

顶, ”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 ,波撼岳阳城”的壮美;同王维使至塞上,感受“大漠孤烟直, ”的雄浑„„

2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 ,

24、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B .伤心秦汉经行处,山河表里潼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死而后已,不亦重乎?(《(论语)十则》)

D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千帆过尽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25、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 ?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 ”;李煜在《相见欢》中长叹道:“ , ,是离愁”。

26、诗文大家多能把自身情感融入对自然的体悟中,或多角度描写:远渡荆门的李太白眼前惊现“① ,云生结海楼”的奇景;《秋天》里何其芳侧耳聆听“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② ”;腊梅 “③ ,只有香如故”让陆放翁嗅到了她的芳魂永驻。或多层次展现:“池上碧苔三四点,④ ”是晏同叔邂逅初春的惊喜。或多手法刻画:岑嘉州将冬雪比作“忽如一夜春风来,⑤ ”,给苦寒的边塞平添了一丝暖意;冬去春来,白乐天又邀我们策马钱塘湖,再赏“⑥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风光,这可是一句很美的对句哦。

28、古人喜欢借“杨柳”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或惜别之情。唐代诗人郑谷在 “ , ”(《淮上与友人别》)中,将自己的离情别绪置于杨柳依依、柳絮乱飞的景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思。

29、古代文人墨客出行渡水,自然少不了舟,请写出含有“舟”字的一联诗句 , 。

30、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古诗文句: , 。 31、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

, ”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 , ”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32、“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烟”字的连续两句: , 。

33、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分别在即,请你用励志的古诗名句与同学共勉。(填写连续的两句。) , 。

34、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豪情万丈,正如诗云“ , ”。

35、名楼离不开名诗文。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勾勒了流动变幻、色彩明丽的图画;崔颢《黄鹤楼》“ , ”,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

的风光;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雄伟壮阔、摄人心魄的景象。

36、诗文世界,丰富多彩。有四季之景:“乱花渐欲迷人眼,⑴ ”,“黄梅时节家家雨,⑵ ”,“塞下秋来风景异,⑶ ”,“忽如一夜春风来,⑷ 。”有悠然心境:“⑸ ,悠然见南山。”有高洁情操:“出淤泥而不染,⑹ 。”有朦胧憧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⑺ , 。”有爱国情怀:“⑻ , 。”

37、一份愁绪,不同倾诉。崔颢登高远眺,用“ , ”表达碧波浩渺家难寻的感慨;范仲淹戍边独酌,用“ , ”抒发功名未建不回家的惆怅。

38、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读一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 ”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读一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 ”让我们沉醉在风光旖旎的荷塘深处;读一读晏殊的《破阵子》,“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让我们流连在生机勃勃的春日里。

39、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 ”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 , ”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读一读《孟子》,“ ”告诉我们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 , ”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做到洁身自爱,不显媚态。

40、古代有很多抒发愁情的名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赋予“愁”以长度;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赋予“愁”以形态;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赋予“愁”以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让我们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的壮美;同王维使至塞上,感受“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

42、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人有品,花亦有德。请写出一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常常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请写出借月抒怀的一句完整的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气节”的句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燕”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含有“燕”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默写

1、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 , ”的春意雪景。

2、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黄河的诗句:“ , 。”

3、“春”在古诗中很常见。如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又如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杜牧的《江南春》中“ , ”也是描绘春景的名句。

4、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A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 .庭下如空明积水,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D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E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F .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寺词名句。

自古以来,诗歌总与酒有着千丝万娄的联系。游兴盎然,流连忘返时有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好友相聚,言谈甚欢时有酒:①

“ , 。(孟浩然《过故人庄》)”思家难归时,将士借酒消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失意孤寂时,“诗仙”邀月同饮:②“ , 。(李白《月下独酌》)”可谓诗中有酒,酒中寄情。

6、诗人常在诗中嵌入数字„„晏殊《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 ,”杜甫《春望》中则用“ , ”来形容战争岁月,家书的珍贵及对亲人的思念。

7、“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徜徉于文学海洋,情景交融的佳句比比皆是:①杜甫《登楼》中“锦江春色来天地, 。”

以浩大的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的追怀。②王维《使至塞上》“ , 。”描绘了塞外大漠苍凉雄浑之壮美。③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用“ ,只有香如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操守。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则表现美学中的曲折美、层次美。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借莺歌燕舞表达对早春的喜爱。⑥龚自珍借落花心系故枝表达自己高度爱国热忱的句子是“ , 。”

8、写出含有“河”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

9、花虽无语,但人有情。请写出于花中领略人性的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 。

10、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出了春雨的轻柔与小草的嫩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

“ , ”描绘出了鸟儿迎春的喜悦。

11、古代诗人写秋的诗句很多,如杜甫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写出了秋天空旷、萧条的景象;刘禹锡却在《秋词》诗中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其中

“ , ”两句用豪迈之情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

12、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流淌着数不清的正能量。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①“ , ”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 ”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李商隐的《无题》中“ , ”表现出了诗人燃烧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④“ , ”映照出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 ”写出了诗人处境凄凉却只考虑国家安危的报国情怀。

13、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 ① ,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送我到涧边流连: ② ,野渡无人舟自横;我到农家谛听蛙鼓声声: ③ ,青草池塘处处蛙;我在深夜轻敲离人窗棂:君问归期未有期, ④ ;我会潜入诗人的梦: ⑤ ,铁马冰河入梦来;我会揉碎志士的心:山河破碎风飘絮, ⑥ ;我是春的使节在冬日绽放:忽如一夜春风来, ⑦ ;我随朔风飞舞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⑧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我是感情的叹息,是思想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14、流淌的岁月,飞逝的千古,一种不朽的精神在不断被传送,那就是担当。担当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豁达;担当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豪情;担当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舍身;担当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怀。勇于担当,个人当进,国家当强。

15、当前我国正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而古人在读书方面早已为我们作了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引领:《观书有感》中,朱熹赞美读书,“问渠那得清如许? ”;《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热爱读书,“ ,便欣然忘食”。

16、古时,报效君王心怀百姓即为忠;今日,爱国爱民尽职尽责即为忠。请你写出表达不顾年迈为国尽忠情怀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17、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的牵挂中。

18、大自然历来是文人的心灵家园。避乱金华的李清照就曾打算泛舟排忧,但因忧思太重,担心小船儿“ ”而作罢;退隐苏州园林的文人造园时不重实用,而特别讲究“自然之趣”,也可谓“ , ”。

(依次填写《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句子)

19、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言事抒怀。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陆游在《游山西村》“ , ”诗句中,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20、请写出以传统节日为内容的两句诗词: , 。

21、人有品,花亦有德。请写出一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 , 。

22、让我们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会当凌绝

顶, ”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 ,波撼岳阳城”的壮美;同王维使至塞上,感受“大漠孤烟直, ”的雄浑„„

2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 ,

24、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B .伤心秦汉经行处,山河表里潼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死而后已,不亦重乎?(《(论语)十则》)

D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千帆过尽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25、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 ?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 ”;李煜在《相见欢》中长叹道:“ , ,是离愁”。

26、诗文大家多能把自身情感融入对自然的体悟中,或多角度描写:远渡荆门的李太白眼前惊现“① ,云生结海楼”的奇景;《秋天》里何其芳侧耳聆听“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② ”;腊梅 “③ ,只有香如故”让陆放翁嗅到了她的芳魂永驻。或多层次展现:“池上碧苔三四点,④ ”是晏同叔邂逅初春的惊喜。或多手法刻画:岑嘉州将冬雪比作“忽如一夜春风来,⑤ ”,给苦寒的边塞平添了一丝暖意;冬去春来,白乐天又邀我们策马钱塘湖,再赏“⑥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风光,这可是一句很美的对句哦。

28、古人喜欢借“杨柳”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或惜别之情。唐代诗人郑谷在 “ , ”(《淮上与友人别》)中,将自己的离情别绪置于杨柳依依、柳絮乱飞的景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思。

29、古代文人墨客出行渡水,自然少不了舟,请写出含有“舟”字的一联诗句 , 。

30、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古诗文句: , 。 31、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

, ”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 , ”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32、“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烟”字的连续两句: , 。

33、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分别在即,请你用励志的古诗名句与同学共勉。(填写连续的两句。) , 。

34、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豪情万丈,正如诗云“ , ”。

35、名楼离不开名诗文。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勾勒了流动变幻、色彩明丽的图画;崔颢《黄鹤楼》“ , ”,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

的风光;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雄伟壮阔、摄人心魄的景象。

36、诗文世界,丰富多彩。有四季之景:“乱花渐欲迷人眼,⑴ ”,“黄梅时节家家雨,⑵ ”,“塞下秋来风景异,⑶ ”,“忽如一夜春风来,⑷ 。”有悠然心境:“⑸ ,悠然见南山。”有高洁情操:“出淤泥而不染,⑹ 。”有朦胧憧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⑺ , 。”有爱国情怀:“⑻ , 。”

37、一份愁绪,不同倾诉。崔颢登高远眺,用“ , ”表达碧波浩渺家难寻的感慨;范仲淹戍边独酌,用“ , ”抒发功名未建不回家的惆怅。

38、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读一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 ”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读一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 ”让我们沉醉在风光旖旎的荷塘深处;读一读晏殊的《破阵子》,“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让我们流连在生机勃勃的春日里。

39、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 ”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 , ”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读一读《孟子》,“ ”告诉我们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 , ”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做到洁身自爱,不显媚态。

40、古代有很多抒发愁情的名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赋予“愁”以长度;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赋予“愁”以形态;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赋予“愁”以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让我们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的壮美;同王维使至塞上,感受“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

42、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人有品,花亦有德。请写出一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常常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请写出借月抒怀的一句完整的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气节”的句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燕”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含有“燕”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章

  • 默写容易错的地方
  • 高考名句默写备考方法 1.继续抓背诵.背诵一直要抓到考场. 我们知道,对于默写名句名篇高考的评分一向比较严格,每一空格1分,一个空 格中的一句话有一个错别字.字序颠倒以及增一字.减一字均不能得分,这就表 明高考最终检测的不只是"记 ...查看


  • 英语背诵技巧 1
  • 小学生英语课文背诵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课本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指导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或短文,但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何能根据同学们自己的学习特点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背诵效果呢?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不同的背诵方法. 方法(一) (1)明 ...查看


  •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 八年级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3月31日(周一) 八下9.1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完成<自主测评>67-68页. 4月1日(周二) 八下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完成<自主测评>70-71页. 4月2日(周三 ...查看


  • 高一英语教师家长会发言稿4
  • 2013年-2014学年度家长会发言稿 方园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地在这里,我是高一三班和四班的英语老师.在此,我就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学生学习状况和各位家长做一探讨交流,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为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积 ...查看


  • 初三古诗词
  • --初三古诗词.文言文复习(一) 教学目标: 1.达到互相交流经验的目的. 2.帮助学生掌握识记必背古诗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达到知识迁移的作用. 4.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5.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以便 ...查看


  •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名句名篇默写(人教版)
  • 名句名篇默写 考情大视界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本考点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 . 名句名篇试题,在1999年至2001年停考了三年后,2002年到2009年又连年登 ...查看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 横梁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不知不觉快要结束了.为了迎接期末检测,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挖掘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特定此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1.掌握本册要求写的19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包括 ...查看


  • 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 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 ...查看


  • 四上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迎接期末考试测查,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挖掘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特制订此项计划.依照计划,将本学期的整册教材由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 ...查看


  • 背诵课文的方法
  • 背诵课文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或有些段落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因为背诵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语言的储备,-积累好词佳句,为习作打好基础,还能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但是人的记忆力是有差别的,象钱钟书先生那样过目成诵的人毕竟是少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