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典型形象
鲁滨逊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喜欢航海,一心想要到海外见识一番。在一次航海中,他的船不幸的遇到风暴触礁。同行的其他船员都葬身鱼腹,只有他一人幸存,他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在小山边安扎了帐篷居住了下来,造屋、种地、喂羊、造船,战胜了一个有一个困难。后来,他从岛上的土人手上救了一个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作为自己的奴隶,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直到有一天有条英国船在岛边停泊,他才带着“星期五”离开了荒岛,回到了英国。
首先,鲁滨逊身上强烈的独立自强精神,这种精神在古今中外一直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的必备的素质。作者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最终也会成长为一个成功者。
被弃于无人的荒岛上,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生存工具非常匮乏,鲁滨逊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积极面对,为了生活的便利,也为了防备野人或野兽的袭击,鲁滨逊“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荫;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上帝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他“挖洞围栏、驯养山羊、制作桌椅、捕猎禽兽、采集果子、播种谷物、烧制锅盆、制造木舟”通过勤劳的双手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笛福通过使用具体的数据深刻的体现了鲁滨逊的勤奋、耐心的精神。比如,在船失事的时候,他知道只有自己活下来了,因此必须给自己找住处找食物,他往返十二次,从沉船处尽可能多的选取他需要的东西,这无疑需要巨大的耐心。为了求得生存,并且尽可能的提高生活质量,他总是敏锐的观察他所生活的荒岛,努力利用他所生活的荒岛的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他没有把自己生活的荒岛当做囚禁,而是当成一种生活的历练,通过自己的双手,他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鲁滨逊身上有新兴资产阶级的团结友爱精神,有新教徒所提倡的仁爱精神,比如说,他从海岛脱困以后,找到了那位曾经救过他、把他带到巴西的葡萄牙籍老船长,除了免除了他的旧债外,还决定每年送给这位已经退休的老船长100葡萄牙金币。老船长过世后,每年送给他的儿子50个葡萄牙金币。另外,他还让人找到曾经多年替他保管财产的那位寡妇,送给她100英镑的现款,还答应以后继续照顾她。此外,他有两个在乡下的妹妹,虽然她们生活并不困难,他还是给她们每人寄了100英镑。当然,也不能否定鲁滨逊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的慷慨大方,是在自我站稳脚跟后的慷慨,是在能够确保自己权益情况下的慷慨。在权益可能受到侵犯时,他是非常谨慎的。在荒岛上,他和星期五救下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个西班牙人。他表示可以让劫后余生的十几个西班牙人都到岛上来,一起造船,离开海岛。但是,他让回去的西班牙人签署保证书,保证服从鲁滨逊的领导,还要求其他西班牙人也签署同样的保证书,不得对他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若有人反对鲁滨逊,他们必须站在鲁滨逊一边。中国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鲁滨逊与他人相遇的时候,鲁滨逊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但是,一个人孤独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生活了28年,如果没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恐怕早就活不下去了。所以对于鲁滨逊的自私与狭隘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
鲁滨逊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的人,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鲁滨逊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首先,鲁滨逊是一个不安分的冒险者。在家中,父辈所有的希望全都放在了鲁滨逊一个人身上。父亲要求儿子老老实实地靠自己的勤勉和努力挣一份家财,过一辈子安适而惬意的生活。但是这个孩子遨游四海的念头从没有改变过。于是,他背着家庭,私自出海,尽管道路坎坷,可是最终一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数经常逼着我们自寻绝路,使我们明明看见眼前是绝路,还是要冲上去。”情感战胜了理智。在鲁滨逊看来,没有比冒险和开拓进取更刺激和好玩的事情了。骤然成为巨富,和妻子、孩子的家庭之乐,岁月催人老的无情,这一切依然难以阻挡鲁滨逊的步伐。侄儿的劝说,不过是鲁滨逊伺机而动的诱因,真正的原动力仍然是他不习惯平凡生活、无意安适生活的所致。这样,鲁滨逊开始了新一轮的冒险历程。 第二,鲁滨逊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鲁滨逊漂流记》中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他在岛上生活的日子。人们常言,人生不如意事者十之八九。若我们有机会置身于几近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就可以体验生存的极限究竟有多大,自己承受的压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鲁滨逊不是一个幻想家,也非在困难面前消极作为的懦夫。他注重的是实际,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于是,在28年的孤岛生活中,生存成了他整日整夜“劳心劳力”的主题。搬运船上用品、营造住处、驯养山羊、种麦植稻、置办桌椅、烤制面包等等,都在他的手脚并用中施展开来。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他都在为满足的愉悦而努力、而奋斗。苦变成了乐,艰辛成为了享受,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仔细读读鲁滨孙制作面包的情节吧,在那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类的精巧,人类的智慧和人类的创造,可以证明“人类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故而,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奋斗者的拼搏心声,看到的是一个开拓者的奋斗足迹。
第三,鲁滨逊展现了一个独立人格的大写的人。如果说笛福用第一人称“我”来称谓鲁滨逊是一种写作手段的话,那么在这部小说里要表现的人物形象则是一个艺术和思想合一的。在家里,鲁滨逊置父亲的劝诫于不顾,私自出海,体现的是一个不同于父辈的“叛逆者”的角色。而在孤岛上——一个完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地方,仅有的就鲁滨逊一人而已。想要在那里生存下去,需要展现的是乐观进取的个人主义精神。鲁滨逊正是这一舞台上的成功演员。但是应该看到,笛福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局限性。比如,鲁滨逊在海岛生活的日子,实际上就是早期资产阶级殖民史的缩影,是为追逐利润,为扩大市场向全世界进发的历史。它并非春风化雨、和风送暖,而是伴随着血与火、刀与剑。鲁滨逊去非洲搞贩卖贸易,既是证明。又如,我们赞赏笛福否定教会禁欲主义的历史意义,但是作者似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鲁滨逊眼里,一切可用的标准
在于有用,包括上帝在内。人类情感中相当重要的亲情关系在他那里并不占重要地位,三个孩子的诞生和妻子的去世也没有让他有什么激动之处。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向殖民地的进军和对财富的强烈占有。
盏 1、记得昨天,桑老师在给我们讲课,讲着讲着,突然咳嗽了几下,我就开始觉得桑老师感冒了,接着,桑老师又咳嗽了几下,啊,桑老师真的感冒了。三十四双眼睛盯着桑老师,可桑老师却像没事似的,又开始给我们讲课。时间过得可真慢,好容易下课了,我跑过去问:"桑老师,您是不是感冒了?"桑老师说:"有点,但没什么。"后来,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功课,
她背着我们悄悄地吃药。
2、王老师边小心翼翼往前挪着步,边安慰我说.可我已经感觉到王老师的心跳在急剧加快.还没等我多想,就听王老师大喊一声"红红,快往上跳!"顺势便把我推到岸上,力气之大,是我当时没有想到的.我的脚还没站稳,就听"咔嚓"一声,王老师和那小竹桥一起被洪水冲走了,王老师淹没在水中,连影子也没有了.我们惊呆了,不知所措.刹时间,哭喊声,呼救声,惊天动地.我们一边沿着河呼喊着:"王老师,王老师……",一边飞奔着去村里喊人.村上人听到喊声,全部赶到河边,顺着河边跑下去十多里,可小王老师再也没有露面了.我们哭泣,我们呼喊,我们的王
老师就这样连话也没留下,就离开了我们.
3、那天中午来校,您听说班上一个同学贴花纸不见了,便在全班大声问了好几遍,但始终无人承认。于是,您准备用搜书包的办法来找到偷东西的人。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您竟先走向了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的我!老师,当时我真想哭,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要先搜我的 书包,我的心都碎了!您整整用了30分钟时间搜查我的书包。您可知道我这30分钟是怎
样熬过去的 老师,我是忍着莫大的痛苦,忍着快要滚下来的泪珠熬过去的!
4、瞧,这位身穿黑色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 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5、"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
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 "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 "同学们哄地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却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6、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 ""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服装 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 "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去观察校园的花圃。"这次我们看得可仔细了,对花圃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7、胡老师教书有许多突出的特点。比如他在课堂上推行"不举手提问"的方法。他说:"推行不举手提问的好处是,不但能让怕举手的同学从中得到锻炼的机会,还能让一些在上课时偶尔开小差的同学怕突然被提问而洗耳恭听,进入‘人人自危’的状态,促使全体同学积极思考问题。"——正是这一绝招,让我变得专心致志,不敢有半点大意。又如,胡老师还别出心裁地推行100分上台介绍经验的活动。一次单元测试,我得了100分,胡老师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亲切地说:"这次能考100分,有什么经验?回去好好想想,下午在台上给同学们说说,好吗?"这时,我觉得仿佛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种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油然而生。
8、这是为纪念我的小王老师而建造的.小王老师,她叫王国华,那年刚到我们村时才十九岁,中等身材,梳着两根短辫,长得文静,秀气,一开口嘴角上便带着微笑,就象是我们的大姐姐,我们都亲昵地叫她:"小王老师."我永远也忘不了,忘不了小王老师离开我们的那瞬间的情景.1991年7月5日,在我的心中那是一个黑色的日子.那天我们要期末考试,7月4日一夜的暴雨,使河水猛涨,河中的小竹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已不那么平稳了.延期考试已经来不及了,一早,
小王老师就守候在桥头,迎接每一个来考试的学生.我是最后一个到桥头的,天还在下着雨,我看到王老师的衣服早已淋湿了,那头秀发披散在脸上,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王老师看到十八位学生都来了,心里非常高兴,一边喊着:"红红别动,老师来接你."一边上了那已没在水中摇摇晃晃的小桥,我在桥那边喊着:"王老师您别过来,我自己能过去.""不行,太危险了,老师来接你."看到小王老师那着急的样子,我便站着没动,小王老师顺着小桥过来了,"红红,你来了老师就放心了."说着抱着我就上了桥,此时的小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当走到离桥头不到两米处时,就听"咔嚓"一声,我知道情况不好.我说:"王老师,放下我吧!那样重量会轻些.
""红红,别害怕,没事的."
9、胡老师来之前,我得知他是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优秀教练员,心里不免产生疑问:他很严厉吗?他名副其实吗?可当我第一次见到他,就感到他确实出语不凡,课堂上独特的开场白,立刻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他说:"未来的主人们!我和你们交朋友来了,让我做你们的大朋友,一起来探讨数学上的有趣问题,好吗?""好!"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时,我情中复习导学练
一、古诗文默写:
1、子曰: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做人要不断反省其中就有这么一则:吾日三省吾身: ? ? ?
3、学习要经常巩固,这样才能有所长进,《论语十二章》中就有这样一句说得很好:子曰: ,可以为师矣。
4、《论语十二章》中强调我们学习过程中要学与思结合: ,
。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五十知天
命, , ,不逾矩。(《论语十二章》)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 (《论语十二章》)
7、《论语十二章》中说到:“ , 。”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求教。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十二章》)
9、子曰:“贤哉,回也! , ,在陋巷,
, 。贤哉,回也!” (《论语十二章》)
10、子曰:“ , ,乐亦在其中矣。
, 。” (《论语十二章》)
11、《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时光流逝的一则是: , 。
12、子曰:“ , 。”(《论语十二章》)
13、子曰:“ ,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14、《观沧海》中表达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
15、《观沧海》一诗中写山水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 。
16、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观沧海》)
17、客路青山外, 。(《次北固山下》)
1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春江水涨,风和帆正的联句是: ,
。
1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令交替变化的联句是: ,
。
2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出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21、孤山寺北贾亭西, 。(《钱塘湖春行》)
22、《钱塘湖春行》写早春莺燕争春的诗句: , 。
23、《钱塘湖春行》写早春花草的诗句是: , 。
2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表达作者对春天钱塘湖无比热爱的联句: , 。
25、 ,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
26、《天净沙 秋思》一诗中表达作者羁旅在外、孤独之情的诗句是: , 。
27、神龟虽寿, 。 ,终为土灰。(《龟虽寿》)
28、《龟虽寿》一诗表达出老当益壮的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 。
29、 ,不但在天; ,可得永年。(《龟虽寿》)
30、 ,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31、《过故人庄》一诗中写出农村的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32、《过故人庄》一诗中写出农家的劳动生活的诗句是: ,
。
33、《过故人庄》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留恋不已的诗句是: , 。
34、清晨入古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
35、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36、《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写出寻幽探胜的联句是: ,
。
37、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
38、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明月以带给远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40、君问归期末有期, 。(《夜雨寄北》)
41、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42、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43、《泊秦淮》一诗中借歌女之音来指向不顾国家艰难、只顾享乐的上层人物的诗句是: , 。
44、 ,赚得行人空喜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5、正入万山圈子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6、半亩方塘一鉴开, 。(《观书有感》)
47、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48、一曲新词酒一杯, , 。(《浣溪沙》)
49、 ,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50、《浣溪沙》一诗中伤春感时而对仗工稳的名句是: ,
。
51、 ,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52、 ,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
53、争渡,争渡, 。(《如梦令》)
二、现代文默写:
1、盼望着,盼望着, , 。(《春》)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
。(《春》)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春》)
4、桃树、杏树、梨树, ,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5、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
, 。(《春》)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7、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春》)
8、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 , 。(《春》)
9、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 , ,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
10、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春》)
11、“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
1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春》)
13、春天像小姑娘, , , 。(《春》)
1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向前去。(《春》)
15、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
16、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
17、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秋天》)
18、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
19、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秋天》)
20、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
。(《秋天》)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不自禁地想:有名气的教师原来是如此平易近人。
一、《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典型形象
鲁滨逊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喜欢航海,一心想要到海外见识一番。在一次航海中,他的船不幸的遇到风暴触礁。同行的其他船员都葬身鱼腹,只有他一人幸存,他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在小山边安扎了帐篷居住了下来,造屋、种地、喂羊、造船,战胜了一个有一个困难。后来,他从岛上的土人手上救了一个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作为自己的奴隶,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直到有一天有条英国船在岛边停泊,他才带着“星期五”离开了荒岛,回到了英国。
首先,鲁滨逊身上强烈的独立自强精神,这种精神在古今中外一直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的必备的素质。作者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最终也会成长为一个成功者。
被弃于无人的荒岛上,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生存工具非常匮乏,鲁滨逊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积极面对,为了生活的便利,也为了防备野人或野兽的袭击,鲁滨逊“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荫;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上帝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他“挖洞围栏、驯养山羊、制作桌椅、捕猎禽兽、采集果子、播种谷物、烧制锅盆、制造木舟”通过勤劳的双手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笛福通过使用具体的数据深刻的体现了鲁滨逊的勤奋、耐心的精神。比如,在船失事的时候,他知道只有自己活下来了,因此必须给自己找住处找食物,他往返十二次,从沉船处尽可能多的选取他需要的东西,这无疑需要巨大的耐心。为了求得生存,并且尽可能的提高生活质量,他总是敏锐的观察他所生活的荒岛,努力利用他所生活的荒岛的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他没有把自己生活的荒岛当做囚禁,而是当成一种生活的历练,通过自己的双手,他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鲁滨逊身上有新兴资产阶级的团结友爱精神,有新教徒所提倡的仁爱精神,比如说,他从海岛脱困以后,找到了那位曾经救过他、把他带到巴西的葡萄牙籍老船长,除了免除了他的旧债外,还决定每年送给这位已经退休的老船长100葡萄牙金币。老船长过世后,每年送给他的儿子50个葡萄牙金币。另外,他还让人找到曾经多年替他保管财产的那位寡妇,送给她100英镑的现款,还答应以后继续照顾她。此外,他有两个在乡下的妹妹,虽然她们生活并不困难,他还是给她们每人寄了100英镑。当然,也不能否定鲁滨逊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的慷慨大方,是在自我站稳脚跟后的慷慨,是在能够确保自己权益情况下的慷慨。在权益可能受到侵犯时,他是非常谨慎的。在荒岛上,他和星期五救下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个西班牙人。他表示可以让劫后余生的十几个西班牙人都到岛上来,一起造船,离开海岛。但是,他让回去的西班牙人签署保证书,保证服从鲁滨逊的领导,还要求其他西班牙人也签署同样的保证书,不得对他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若有人反对鲁滨逊,他们必须站在鲁滨逊一边。中国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鲁滨逊与他人相遇的时候,鲁滨逊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但是,一个人孤独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生活了28年,如果没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恐怕早就活不下去了。所以对于鲁滨逊的自私与狭隘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
鲁滨逊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的人,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鲁滨逊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首先,鲁滨逊是一个不安分的冒险者。在家中,父辈所有的希望全都放在了鲁滨逊一个人身上。父亲要求儿子老老实实地靠自己的勤勉和努力挣一份家财,过一辈子安适而惬意的生活。但是这个孩子遨游四海的念头从没有改变过。于是,他背着家庭,私自出海,尽管道路坎坷,可是最终一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数经常逼着我们自寻绝路,使我们明明看见眼前是绝路,还是要冲上去。”情感战胜了理智。在鲁滨逊看来,没有比冒险和开拓进取更刺激和好玩的事情了。骤然成为巨富,和妻子、孩子的家庭之乐,岁月催人老的无情,这一切依然难以阻挡鲁滨逊的步伐。侄儿的劝说,不过是鲁滨逊伺机而动的诱因,真正的原动力仍然是他不习惯平凡生活、无意安适生活的所致。这样,鲁滨逊开始了新一轮的冒险历程。 第二,鲁滨逊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鲁滨逊漂流记》中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他在岛上生活的日子。人们常言,人生不如意事者十之八九。若我们有机会置身于几近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就可以体验生存的极限究竟有多大,自己承受的压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鲁滨逊不是一个幻想家,也非在困难面前消极作为的懦夫。他注重的是实际,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于是,在28年的孤岛生活中,生存成了他整日整夜“劳心劳力”的主题。搬运船上用品、营造住处、驯养山羊、种麦植稻、置办桌椅、烤制面包等等,都在他的手脚并用中施展开来。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他都在为满足的愉悦而努力、而奋斗。苦变成了乐,艰辛成为了享受,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仔细读读鲁滨孙制作面包的情节吧,在那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类的精巧,人类的智慧和人类的创造,可以证明“人类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故而,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奋斗者的拼搏心声,看到的是一个开拓者的奋斗足迹。
第三,鲁滨逊展现了一个独立人格的大写的人。如果说笛福用第一人称“我”来称谓鲁滨逊是一种写作手段的话,那么在这部小说里要表现的人物形象则是一个艺术和思想合一的。在家里,鲁滨逊置父亲的劝诫于不顾,私自出海,体现的是一个不同于父辈的“叛逆者”的角色。而在孤岛上——一个完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地方,仅有的就鲁滨逊一人而已。想要在那里生存下去,需要展现的是乐观进取的个人主义精神。鲁滨逊正是这一舞台上的成功演员。但是应该看到,笛福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局限性。比如,鲁滨逊在海岛生活的日子,实际上就是早期资产阶级殖民史的缩影,是为追逐利润,为扩大市场向全世界进发的历史。它并非春风化雨、和风送暖,而是伴随着血与火、刀与剑。鲁滨逊去非洲搞贩卖贸易,既是证明。又如,我们赞赏笛福否定教会禁欲主义的历史意义,但是作者似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鲁滨逊眼里,一切可用的标准
在于有用,包括上帝在内。人类情感中相当重要的亲情关系在他那里并不占重要地位,三个孩子的诞生和妻子的去世也没有让他有什么激动之处。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向殖民地的进军和对财富的强烈占有。
盏 1、记得昨天,桑老师在给我们讲课,讲着讲着,突然咳嗽了几下,我就开始觉得桑老师感冒了,接着,桑老师又咳嗽了几下,啊,桑老师真的感冒了。三十四双眼睛盯着桑老师,可桑老师却像没事似的,又开始给我们讲课。时间过得可真慢,好容易下课了,我跑过去问:"桑老师,您是不是感冒了?"桑老师说:"有点,但没什么。"后来,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功课,
她背着我们悄悄地吃药。
2、王老师边小心翼翼往前挪着步,边安慰我说.可我已经感觉到王老师的心跳在急剧加快.还没等我多想,就听王老师大喊一声"红红,快往上跳!"顺势便把我推到岸上,力气之大,是我当时没有想到的.我的脚还没站稳,就听"咔嚓"一声,王老师和那小竹桥一起被洪水冲走了,王老师淹没在水中,连影子也没有了.我们惊呆了,不知所措.刹时间,哭喊声,呼救声,惊天动地.我们一边沿着河呼喊着:"王老师,王老师……",一边飞奔着去村里喊人.村上人听到喊声,全部赶到河边,顺着河边跑下去十多里,可小王老师再也没有露面了.我们哭泣,我们呼喊,我们的王
老师就这样连话也没留下,就离开了我们.
3、那天中午来校,您听说班上一个同学贴花纸不见了,便在全班大声问了好几遍,但始终无人承认。于是,您准备用搜书包的办法来找到偷东西的人。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您竟先走向了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的我!老师,当时我真想哭,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要先搜我的 书包,我的心都碎了!您整整用了30分钟时间搜查我的书包。您可知道我这30分钟是怎
样熬过去的 老师,我是忍着莫大的痛苦,忍着快要滚下来的泪珠熬过去的!
4、瞧,这位身穿黑色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 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5、"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
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 "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 "同学们哄地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却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6、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 ""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服装 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 "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去观察校园的花圃。"这次我们看得可仔细了,对花圃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7、胡老师教书有许多突出的特点。比如他在课堂上推行"不举手提问"的方法。他说:"推行不举手提问的好处是,不但能让怕举手的同学从中得到锻炼的机会,还能让一些在上课时偶尔开小差的同学怕突然被提问而洗耳恭听,进入‘人人自危’的状态,促使全体同学积极思考问题。"——正是这一绝招,让我变得专心致志,不敢有半点大意。又如,胡老师还别出心裁地推行100分上台介绍经验的活动。一次单元测试,我得了100分,胡老师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亲切地说:"这次能考100分,有什么经验?回去好好想想,下午在台上给同学们说说,好吗?"这时,我觉得仿佛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种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油然而生。
8、这是为纪念我的小王老师而建造的.小王老师,她叫王国华,那年刚到我们村时才十九岁,中等身材,梳着两根短辫,长得文静,秀气,一开口嘴角上便带着微笑,就象是我们的大姐姐,我们都亲昵地叫她:"小王老师."我永远也忘不了,忘不了小王老师离开我们的那瞬间的情景.1991年7月5日,在我的心中那是一个黑色的日子.那天我们要期末考试,7月4日一夜的暴雨,使河水猛涨,河中的小竹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已不那么平稳了.延期考试已经来不及了,一早,
小王老师就守候在桥头,迎接每一个来考试的学生.我是最后一个到桥头的,天还在下着雨,我看到王老师的衣服早已淋湿了,那头秀发披散在脸上,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王老师看到十八位学生都来了,心里非常高兴,一边喊着:"红红别动,老师来接你."一边上了那已没在水中摇摇晃晃的小桥,我在桥那边喊着:"王老师您别过来,我自己能过去.""不行,太危险了,老师来接你."看到小王老师那着急的样子,我便站着没动,小王老师顺着小桥过来了,"红红,你来了老师就放心了."说着抱着我就上了桥,此时的小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当走到离桥头不到两米处时,就听"咔嚓"一声,我知道情况不好.我说:"王老师,放下我吧!那样重量会轻些.
""红红,别害怕,没事的."
9、胡老师来之前,我得知他是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优秀教练员,心里不免产生疑问:他很严厉吗?他名副其实吗?可当我第一次见到他,就感到他确实出语不凡,课堂上独特的开场白,立刻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他说:"未来的主人们!我和你们交朋友来了,让我做你们的大朋友,一起来探讨数学上的有趣问题,好吗?""好!"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时,我情中复习导学练
一、古诗文默写:
1、子曰: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做人要不断反省其中就有这么一则:吾日三省吾身: ? ? ?
3、学习要经常巩固,这样才能有所长进,《论语十二章》中就有这样一句说得很好:子曰: ,可以为师矣。
4、《论语十二章》中强调我们学习过程中要学与思结合: ,
。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五十知天
命, , ,不逾矩。(《论语十二章》)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 (《论语十二章》)
7、《论语十二章》中说到:“ , 。”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求教。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十二章》)
9、子曰:“贤哉,回也! , ,在陋巷,
, 。贤哉,回也!” (《论语十二章》)
10、子曰:“ , ,乐亦在其中矣。
, 。” (《论语十二章》)
11、《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时光流逝的一则是: , 。
12、子曰:“ , 。”(《论语十二章》)
13、子曰:“ ,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14、《观沧海》中表达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
15、《观沧海》一诗中写山水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 。
16、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观沧海》)
17、客路青山外, 。(《次北固山下》)
1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春江水涨,风和帆正的联句是: ,
。
1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令交替变化的联句是: ,
。
2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出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21、孤山寺北贾亭西, 。(《钱塘湖春行》)
22、《钱塘湖春行》写早春莺燕争春的诗句: , 。
23、《钱塘湖春行》写早春花草的诗句是: , 。
2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表达作者对春天钱塘湖无比热爱的联句: , 。
25、 ,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
26、《天净沙 秋思》一诗中表达作者羁旅在外、孤独之情的诗句是: , 。
27、神龟虽寿, 。 ,终为土灰。(《龟虽寿》)
28、《龟虽寿》一诗表达出老当益壮的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 。
29、 ,不但在天; ,可得永年。(《龟虽寿》)
30、 ,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31、《过故人庄》一诗中写出农村的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32、《过故人庄》一诗中写出农家的劳动生活的诗句是: ,
。
33、《过故人庄》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留恋不已的诗句是: , 。
34、清晨入古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
35、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36、《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写出寻幽探胜的联句是: ,
。
37、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
38、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明月以带给远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40、君问归期末有期, 。(《夜雨寄北》)
41、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42、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43、《泊秦淮》一诗中借歌女之音来指向不顾国家艰难、只顾享乐的上层人物的诗句是: , 。
44、 ,赚得行人空喜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5、正入万山圈子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6、半亩方塘一鉴开, 。(《观书有感》)
47、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48、一曲新词酒一杯, , 。(《浣溪沙》)
49、 ,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50、《浣溪沙》一诗中伤春感时而对仗工稳的名句是: ,
。
51、 ,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52、 ,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
53、争渡,争渡, 。(《如梦令》)
二、现代文默写:
1、盼望着,盼望着, , 。(《春》)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
。(《春》)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春》)
4、桃树、杏树、梨树, ,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5、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
, 。(《春》)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7、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春》)
8、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 , 。(《春》)
9、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 , ,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
10、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春》)
11、“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
1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春》)
13、春天像小姑娘, , , 。(《春》)
1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向前去。(《春》)
15、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秋天》)
16、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
17、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秋天》)
18、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
19、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秋天》)
20、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
。(《秋天》)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不自禁地想:有名气的教师原来是如此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