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诗人与运河阅读答案(只需2财富值)

乡愁诗人与运河

①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 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④ 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⑤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⑥ 老人是余光中。

⑦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⑧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 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⑩ 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

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选自200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2.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充完整。(2分)

坟地 → 河堤徜徉 → 抒怀

13.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2分)

14.做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本文语言隽永,内涵丰富,请参照下面示例,从②③两段中精选一个语句加以品味,做成一张读书卡片。(4分)

读书卡片 编号001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作者:冯光辉摘句: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品味:既点明特定的时间地点,又隐含了水与人的特殊关系。“黏稠”体现关系之密不可分,“沉沉”表现思绪之厚重绵长。 读书卡片 编号002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作者:冯光辉摘句: 品味:

15.第⑩段中写到诗人“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请结合全文谈谈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2分)

16.文章引用《乡愁》一诗,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写出两点)(3分)

17.文章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二)12.凭吊 老屋(2分。每处1分。意思接近即可。)

13.例如:看着清洌洌的井水,想到一汪日月潭;看到老屋墙上飘落的尘埃,想到50多年的乡愁;看到横跨运河的洽盛桥,想到构建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大桥。(2分)

14.例如:①摘句: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品味:表达了乡愁诗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沧桑感。“一百米”突出小路之短,“一走就走白了头发”突出岁月易逝、人生易老。②摘句: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

,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品味:“挂”字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有牵挂的情思,有坚毅的信念,有殷切的期待……(4分。摘句2分,品味2分。摘句:摘出值得品味的精彩语句,得2分;摘出有点品味价值的语句,得1分;摘出其他语句,不得分。品味:整体品味得较好或者对关键词语理解比较深刻的,得2分;一般得1分。)

15.前者是指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后者指目睹故乡物是人非的落寞(或指一辈子颠沛流离的愁绪;或指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忧虑)。(2分)

16.使文章思乡怀国的情感更加浓郁(或渲染了思乡怀国的情感,增加文章感染力和抒情性);以《乡愁》诗照应题目中的“乡愁诗人”,使主旨更加鲜明;引出诗人余光中。(3分。答出1条,得2分;答出2条,得3分。

17.“一滴水”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祖国故土的赤子之情、报效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土统一民族团圆的坚定信念(3分。答出1条,得2分;出2条,得3分。)

乡愁诗人与运河

①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 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④ 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⑤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⑥ 老人是余光中。

⑦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⑧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 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⑩ 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

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选自200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2.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充完整。(2分)

坟地 → 河堤徜徉 → 抒怀

13.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2分)

14.做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本文语言隽永,内涵丰富,请参照下面示例,从②③两段中精选一个语句加以品味,做成一张读书卡片。(4分)

读书卡片 编号001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作者:冯光辉摘句: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品味:既点明特定的时间地点,又隐含了水与人的特殊关系。“黏稠”体现关系之密不可分,“沉沉”表现思绪之厚重绵长。 读书卡片 编号002篇目:《乡愁诗人与运河》作者:冯光辉摘句: 品味:

15.第⑩段中写到诗人“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请结合全文谈谈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2分)

16.文章引用《乡愁》一诗,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写出两点)(3分)

17.文章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二)12.凭吊 老屋(2分。每处1分。意思接近即可。)

13.例如:看着清洌洌的井水,想到一汪日月潭;看到老屋墙上飘落的尘埃,想到50多年的乡愁;看到横跨运河的洽盛桥,想到构建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大桥。(2分)

14.例如:①摘句: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品味:表达了乡愁诗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沧桑感。“一百米”突出小路之短,“一走就走白了头发”突出岁月易逝、人生易老。②摘句: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

,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品味:“挂”字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有牵挂的情思,有坚毅的信念,有殷切的期待……(4分。摘句2分,品味2分。摘句:摘出值得品味的精彩语句,得2分;摘出有点品味价值的语句,得1分;摘出其他语句,不得分。品味:整体品味得较好或者对关键词语理解比较深刻的,得2分;一般得1分。)

15.前者是指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后者指目睹故乡物是人非的落寞(或指一辈子颠沛流离的愁绪;或指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忧虑)。(2分)

16.使文章思乡怀国的情感更加浓郁(或渲染了思乡怀国的情感,增加文章感染力和抒情性);以《乡愁》诗照应题目中的“乡愁诗人”,使主旨更加鲜明;引出诗人余光中。(3分。答出1条,得2分;答出2条,得3分。

17.“一滴水”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祖国故土的赤子之情、报效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土统一民族团圆的坚定信念(3分。答出1条,得2分;出2条,得3分。)


相关文章

  • 乡愁诗人与运河阅读答案
  • 乡愁诗人与运河 冯光辉 ①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 ...查看


  • 小时候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 ...查看


  • 现代诗歌阅读与欣赏
  •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二)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 ...查看


  • 小时候,后来啊,阅读答案
  •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4题.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查看


  • 0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杨澜访谈]及答案
  •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能一块地 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 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 ...查看


  • 九年级下教案全集[诗两首](教师中心稿)
  • 诗两首  从容说课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 ...查看


  •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初三一模试卷 语文 2014.5 一.基础·运用(共24分) (一)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 ...查看


  • 文章与诗歌
  • 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漫步雨中,你感受了它的清凉:独坐湖畔,你享受着它的宁静:面朝大海,你欣赏到它的澎湃.水,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的感悟,孔子面对流水感叹时光之一去不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老子由水联想到至善之德,&q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四课 蜀道难2
  • 第2单元 第四课 蜀道难2 一.双基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塞(sāi) 石栈(zhán) 扪参历井(mén) ... B .怒号(hào) 猿猱(náo) 砯崖转石(pīng) ... C .崔嵬(wéi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