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至1927年山西省襄陵县小学教育探析

  [摘 要]1912年-1927年,襄陵县小学教育迅速发展,原因有受清末庙产兴学的影响,同时村政建设为教育提供基金。这个时期小学教育有县立、私立等多方设立,师资和学生达到一定的规模,学制与课程向近代教育转化,设施基础与教学环境有较大进步。小学的设立与发展培养了人才,同时女子教育得到重视,社会风气大大转化,但村政建设并未见到有效实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村政建设

  一、襄陵县小学教育的背景

  (一)清末庙产兴学的开展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展教育改革,国家财政无力支付地方兴学,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创办学堂,大多将书院、私塾、道观和寺院地产设立学堂。《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乡镇设立小学堂“均得借用地方公所祠庙以省经费”,以弥补财力不足。清政府要求地方自筹经费,允许公产设立学堂,从此开始了一场庙产兴学的风潮。

  (二)政府颁布了系列教育政策法规

  在1917年起任山西省长的阎锡山提出了包括“国民教育”四大教育内容,其中“受教育”成为国民“三大任务”之一。1918年(民国七年),山西省行政公署提出在1918年到1921年2月,“在山西省普及义务教育。”政府颁布教育法令,“明确各级行政人员职责;对学龄儿童实行强迫入学,无故失学对其家长处罚。”“对于稍贫者,令其农暇入学…;对于较甚者.由县款补助课本;极贫者免其入学费…。这使当时许多人民有权、有机会接受教育。

  (三)1917年政府实施村政建设

  政府在实施教育法规的同时,在全省开展乡村政治制度建设。1919年12月,山西省教育厅规定,“国民学校…其经费由各该乡、镇就地筹集;私人立者,其经费由设立人自筹。从而确立了分级筹集经费的原则。当时全省义务教育经费大部落在各乡镇的行政村身上。在设立学堂时本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视情况筹资。

  二、襄陵县小学教育的概况

  (一)民初小学的设立

  从民国元年直到民国十年,襄陵县国民小学不间断的在各村建立,全县共有107所国民小学,77个村庄国民小学在民国后建立。国民小学的设立均由村公共设施改造,高级小学设立主要集中在阎锡山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校经费除高等小学、女子高等学校、模范小学(后改为实验小学)由县拨付,其余城乡学校均依靠学田收入,公款生息,也有村民摊派的。私立学校则是由创办人自筹资金,设立学校,如1915年南高村刘笃敬在本村创办私立两级小学校。

  (二)小学教育的教师与学员

  襄陵小学教育教师大都有较高水平。例如襄陵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老师“郑诚斋毕业于省师范讲习所。”“张维汉毕业于山西大学,任襄陵县立第二高小语文老师。”襄陵第三高小“师维铎担任校长,是襄陵中和庄人,毕业于山西农业专门学校。”“考入省立第六中学的刘治家先生在第二、第三高小任教。”

  私立学校师资也均有良好教育且水平较高,教师各自担任不同学科。“南高小学校长始终由始终山西大学学西斋毕业的吕成林先生担任;英文、数学物理教员,中后期是专科毕业的韩善章担任(前期不详);国文、经学教员先后内清代举人王尔籁担任。”

  (三)小学学校教学基础与环境

  1、初高级小学的基础设施

  小学是就地按照实际情况出发,大多由祠堂庙宇改建,少数是新建或由义学私塾改建。“襄陵县107所国民小学中,新建的9所,义学、私塾改建的3所,其余95所都均占用庙宇。”襄陵县立女子高初两级小学,“系县知事李世■创建,占用常平仓旧址。”因此人们说,中华民国大改良,佛寺道观建学堂。虽然条件很差,但比封建时代已经是一大进步。

  2、私立小学教学基础

  刘笃敬家资较大,南高学校教学条件颇好。该校的主要建筑,有的西式两层楼房一栋随,为高小两班的教室……南边为“爱山亭”石柱伞顶,亭中竖大石碑,碑文为欧阳修所作《书锦堂记》,此外校内尚有广袤数方亩的操场和校园、卉树园各一;校长院一;饭厅及常设茶炉各一。……学生的生活是书费及伙食自理,斋室灯油、取暖柴炭等学校免费供给。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襄陵北街之乔崇如自筹资金,置备了桌凳等用具,利用晋桥东文昌祠,创办了私立崇如小学,并报请县府备了案。自聘教师,教师的工资、膳食及学校一切花费,都由其支付。

  (四)小学教育学制和课程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行《癸卯学制》,取消科举,改行学堂。高小学制为4年,初小学制为5年。中华民国元年(1912)行《壬子学制》,改学堂为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2年,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1922年行《壬戌学制》,改高等小学校为高级小学校,学制2年;初等小学校为初级小学校,学制4年;中学改为高、初两级,学制均为3年。此学制沿用至1967年。

  学校教学的内容向现代教学转变,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课程内容丰富。在教学实践行中,仍旧有学校教《百家姓》、《孟子》等。后来提倡白话文,推行注音字母。之后,初小设语文、算术等;高小加设历史、地理等。可见襄陵县教学内容虽然仍有封建教学的影子,但总体上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

  三、襄陵县小学教育的影响

  (一)重视女子教育

  襄陵女子进入学校带来了社会风貌的变化,促进了女子思想的变化并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民国二十年七月为襄陵女高展出各种成绩及缝纫、刺绣、针钩等工艺品。女高毕业师范生及高小生约共五百余名”,“在从服装上说,女高的学生穿长裙、着旗袍,且多剪发者,她们这种破旧俗的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大地推动了风气的转化。”为普及襄陵县女子教育,树立社会新风是有一定功绩的。为各村培养女教师,女高毕业生中“成绩优秀者亦可任教师,”使教师队伍之面貌为之一新。这也可谓襄陵妇女走出家庭,服务于社会的先导,同时对普及女子教育也大有裨益。   (二)培养了人才

  小学教育的开展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南高私立小学毕业生中家庭有力升学者大多一试即中。有的还跳级进入专科,也有初中毕业后跳级考入大专者。毕业的学生中,曾出现不少为社会造福人材。其中有在抗日战争前担任太原兵工厂炮厂、铸造厂主任和总厂会办(副总办),解放后在中央机械x任工程师,天津政协任委员的赵逢冬,有抗日战争中在国民党军队中任师长,坚持抗日的贾斗魁。”

  (三)对村政建设的影响

  在政府、私人等力量下,襄陵县教育开始了现代教育的转变。民众对村政会议有一定理解,但大多实际是没有取得较好效果,总的来讲是比封建社会有一大进步。例如襄陵县,各村村民会议大多“任便举行”,开会程序“多付缺”,…,村民会议“…大都村民任便举行为多,开会秩序多付缺如”。这反应了襄陵县开始村政会议,建立起基层自治制度,但这一制度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在国民小学设立中资金大多由村中基金或摊派支付,村中自筹资金一定程度上挫伤人民义务教育积极性,尤其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地区是雪上加霜。

  参考文献:

  [1]吴林羽:《清末庙产兴学及其社会反应》,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5卷第3期。

  [2]襄汾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教育志》,襄汾县教育局,1990年。

  [3]李东福、宋玉岫、杨进发:《山西教育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4]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8月。

  [5]临汾地区教育史志编辑室:《临汾地区教育简志》,临汾地区教育史志编辑室出版,1998年。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12月。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5辑》,1989年09月。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08月。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7辑》,1987年12月。

  [10]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1991年01月,第1版。

  [11]祖秋红:《山西村治: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的整合(1917一1928)》,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作者简介:陈姣荣(1991―),女,山西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

  [摘 要]1912年-1927年,襄陵县小学教育迅速发展,原因有受清末庙产兴学的影响,同时村政建设为教育提供基金。这个时期小学教育有县立、私立等多方设立,师资和学生达到一定的规模,学制与课程向近代教育转化,设施基础与教学环境有较大进步。小学的设立与发展培养了人才,同时女子教育得到重视,社会风气大大转化,但村政建设并未见到有效实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村政建设

  一、襄陵县小学教育的背景

  (一)清末庙产兴学的开展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展教育改革,国家财政无力支付地方兴学,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创办学堂,大多将书院、私塾、道观和寺院地产设立学堂。《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乡镇设立小学堂“均得借用地方公所祠庙以省经费”,以弥补财力不足。清政府要求地方自筹经费,允许公产设立学堂,从此开始了一场庙产兴学的风潮。

  (二)政府颁布了系列教育政策法规

  在1917年起任山西省长的阎锡山提出了包括“国民教育”四大教育内容,其中“受教育”成为国民“三大任务”之一。1918年(民国七年),山西省行政公署提出在1918年到1921年2月,“在山西省普及义务教育。”政府颁布教育法令,“明确各级行政人员职责;对学龄儿童实行强迫入学,无故失学对其家长处罚。”“对于稍贫者,令其农暇入学…;对于较甚者.由县款补助课本;极贫者免其入学费…。这使当时许多人民有权、有机会接受教育。

  (三)1917年政府实施村政建设

  政府在实施教育法规的同时,在全省开展乡村政治制度建设。1919年12月,山西省教育厅规定,“国民学校…其经费由各该乡、镇就地筹集;私人立者,其经费由设立人自筹。从而确立了分级筹集经费的原则。当时全省义务教育经费大部落在各乡镇的行政村身上。在设立学堂时本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视情况筹资。

  二、襄陵县小学教育的概况

  (一)民初小学的设立

  从民国元年直到民国十年,襄陵县国民小学不间断的在各村建立,全县共有107所国民小学,77个村庄国民小学在民国后建立。国民小学的设立均由村公共设施改造,高级小学设立主要集中在阎锡山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校经费除高等小学、女子高等学校、模范小学(后改为实验小学)由县拨付,其余城乡学校均依靠学田收入,公款生息,也有村民摊派的。私立学校则是由创办人自筹资金,设立学校,如1915年南高村刘笃敬在本村创办私立两级小学校。

  (二)小学教育的教师与学员

  襄陵小学教育教师大都有较高水平。例如襄陵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老师“郑诚斋毕业于省师范讲习所。”“张维汉毕业于山西大学,任襄陵县立第二高小语文老师。”襄陵第三高小“师维铎担任校长,是襄陵中和庄人,毕业于山西农业专门学校。”“考入省立第六中学的刘治家先生在第二、第三高小任教。”

  私立学校师资也均有良好教育且水平较高,教师各自担任不同学科。“南高小学校长始终由始终山西大学学西斋毕业的吕成林先生担任;英文、数学物理教员,中后期是专科毕业的韩善章担任(前期不详);国文、经学教员先后内清代举人王尔籁担任。”

  (三)小学学校教学基础与环境

  1、初高级小学的基础设施

  小学是就地按照实际情况出发,大多由祠堂庙宇改建,少数是新建或由义学私塾改建。“襄陵县107所国民小学中,新建的9所,义学、私塾改建的3所,其余95所都均占用庙宇。”襄陵县立女子高初两级小学,“系县知事李世■创建,占用常平仓旧址。”因此人们说,中华民国大改良,佛寺道观建学堂。虽然条件很差,但比封建时代已经是一大进步。

  2、私立小学教学基础

  刘笃敬家资较大,南高学校教学条件颇好。该校的主要建筑,有的西式两层楼房一栋随,为高小两班的教室……南边为“爱山亭”石柱伞顶,亭中竖大石碑,碑文为欧阳修所作《书锦堂记》,此外校内尚有广袤数方亩的操场和校园、卉树园各一;校长院一;饭厅及常设茶炉各一。……学生的生活是书费及伙食自理,斋室灯油、取暖柴炭等学校免费供给。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襄陵北街之乔崇如自筹资金,置备了桌凳等用具,利用晋桥东文昌祠,创办了私立崇如小学,并报请县府备了案。自聘教师,教师的工资、膳食及学校一切花费,都由其支付。

  (四)小学教育学制和课程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行《癸卯学制》,取消科举,改行学堂。高小学制为4年,初小学制为5年。中华民国元年(1912)行《壬子学制》,改学堂为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2年,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1922年行《壬戌学制》,改高等小学校为高级小学校,学制2年;初等小学校为初级小学校,学制4年;中学改为高、初两级,学制均为3年。此学制沿用至1967年。

  学校教学的内容向现代教学转变,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课程内容丰富。在教学实践行中,仍旧有学校教《百家姓》、《孟子》等。后来提倡白话文,推行注音字母。之后,初小设语文、算术等;高小加设历史、地理等。可见襄陵县教学内容虽然仍有封建教学的影子,但总体上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

  三、襄陵县小学教育的影响

  (一)重视女子教育

  襄陵女子进入学校带来了社会风貌的变化,促进了女子思想的变化并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民国二十年七月为襄陵女高展出各种成绩及缝纫、刺绣、针钩等工艺品。女高毕业师范生及高小生约共五百余名”,“在从服装上说,女高的学生穿长裙、着旗袍,且多剪发者,她们这种破旧俗的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大地推动了风气的转化。”为普及襄陵县女子教育,树立社会新风是有一定功绩的。为各村培养女教师,女高毕业生中“成绩优秀者亦可任教师,”使教师队伍之面貌为之一新。这也可谓襄陵妇女走出家庭,服务于社会的先导,同时对普及女子教育也大有裨益。   (二)培养了人才

  小学教育的开展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南高私立小学毕业生中家庭有力升学者大多一试即中。有的还跳级进入专科,也有初中毕业后跳级考入大专者。毕业的学生中,曾出现不少为社会造福人材。其中有在抗日战争前担任太原兵工厂炮厂、铸造厂主任和总厂会办(副总办),解放后在中央机械x任工程师,天津政协任委员的赵逢冬,有抗日战争中在国民党军队中任师长,坚持抗日的贾斗魁。”

  (三)对村政建设的影响

  在政府、私人等力量下,襄陵县教育开始了现代教育的转变。民众对村政会议有一定理解,但大多实际是没有取得较好效果,总的来讲是比封建社会有一大进步。例如襄陵县,各村村民会议大多“任便举行”,开会程序“多付缺”,…,村民会议“…大都村民任便举行为多,开会秩序多付缺如”。这反应了襄陵县开始村政会议,建立起基层自治制度,但这一制度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在国民小学设立中资金大多由村中基金或摊派支付,村中自筹资金一定程度上挫伤人民义务教育积极性,尤其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地区是雪上加霜。

  参考文献:

  [1]吴林羽:《清末庙产兴学及其社会反应》,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5卷第3期。

  [2]襄汾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教育志》,襄汾县教育局,1990年。

  [3]李东福、宋玉岫、杨进发:《山西教育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4]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8月。

  [5]临汾地区教育史志编辑室:《临汾地区教育简志》,临汾地区教育史志编辑室出版,1998年。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12月。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5辑》,1989年09月。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08月。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7辑》,1987年12月。

  [10]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襄汾县志》,1991年01月,第1版。

  [11]祖秋红:《山西村治: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的整合(1917一1928)》,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作者简介:陈姣荣(1991―),女,山西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


相关文章

  • 开国将帅的分类
  • 开国将帅的分类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元帅(6人) 朱德元帅起义军第9军副军长 刘伯承元帅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陈毅元帅起义军11军25师73团指导员 林彪元帅起义军11军25师73团3营7连连长 贺龙元帅起义军总指挥 聂荣 ...查看


  •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目录
  • 1901--1910 1901年罗振玉.王国维主编<教育世界>创刊 1901年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的设立与国文教科书的编制 1901年.1902年朱树人编<蒙学课本>与俞复等编<蒙学课本>先后问世 1902年 ...查看


  • 近代史时间表
  •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到1919年,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另一个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 ...查看


  • 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 (1931-1936)
  • 正文一: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 (1931-1936) 1931年 汪大燮(1860-1931) 清末及民国政要.浙江杭州人.清末曾任留日学生监督,出使英国.日本大臣.民国成立后,历任教育总长.平政院院长.参议院 ...查看


  • (全)南京民国历史与文化
  • 民国时期的南京(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起义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宣 ...查看


  •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科技战略研究网博客
  •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杜智涛   分类:科技与社会研究     浏览:380次   回复:0次 发表时间:2009-09-29 11:11:00 杜智涛 摘  要:中国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地质学的 ...查看


  •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17所大学
  •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17所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今日诸多著名大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有的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民国,有的诞生于腐朽黑暗的晚清,更有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 1.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学校办 ...查看


  •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17所大学 1
  •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今日诸多著名大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有的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民国,有的诞生于腐朽黑暗的晚清,更有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 1.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 ...查看


  • 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蒙古问题的论点1
  • 蒙古史研究第九辑 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蒙古问题的论点1 [俄]Е. А. 别洛夫 С. Г. 卢加宁 著 陈春华* 译 <蒙古史研究>9(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页352-362. 陈春华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