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金山画像黄州篇

自题金山画像

——黄州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神宗元佑二年历经九死一生的苏轼踉跄的来到了黄州。在东坡开荒种地,建雪堂遮风避雨;在这里他三咏赤壁;他以“夜饮东坡醒复醉”来麻痹自己的失意,但仍不失“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自若。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竹林穿叶声,何妨徐行且沉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来时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苏轼情景交融的人生感悟,雨停了,山头夕阳斜照,回去的路上,既无风雨也不是晴天。走过的这么多的路,回首过往,曾经的人,曾经的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的,既无风雨也无晴。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的人并不能通达而济天下的,不少的人要面对的是失意和挫折,能够理解苏轼的这首词,就应该懂得如何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眼光去看天下了。

《浣溪沙》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回眸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题金山画像

——黄州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神宗元佑二年历经九死一生的苏轼踉跄的来到了黄州。在东坡开荒种地,建雪堂遮风避雨;在这里他三咏赤壁;他以“夜饮东坡醒复醉”来麻痹自己的失意,但仍不失“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自若。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竹林穿叶声,何妨徐行且沉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来时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苏轼情景交融的人生感悟,雨停了,山头夕阳斜照,回去的路上,既无风雨也不是晴天。走过的这么多的路,回首过往,曾经的人,曾经的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的,既无风雨也无晴。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的人并不能通达而济天下的,不少的人要面对的是失意和挫折,能够理解苏轼的这首词,就应该懂得如何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眼光去看天下了。

《浣溪沙》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回眸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相关文章

  • 读诗词 | 自题金山画像
  •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注释: (1)金山画像: ...查看


  • 苏轼题自画像
  •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诚然,其中不免有自嘲的意思,但给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超脱,释怀的情结. 政治上的失意,小人的陷害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是成就了他伟大的思想.李煜的亡国之耻成就了他词的创作和发挥,为宋词的 ...查看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苏 ...查看


  • 笑迎风雨无忧人生
  • 1101年,苏轼蒙大赦北归.当风烛残年的他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 ...查看


  • 困厄中的光芒(观天下)
  • --平生功业说东坡 陈世旭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28日   24 版) 制图:张芳曼 苏东坡是一座奇崛的文化高峰,其纵横古今的文学成就与博大丰富的哲学思想不仅源自天才的创作,更是体悟黎民甘苦.走向大地苍生的结果. ...查看


  • 品读苏轼之苏轼的人生观(康震)
  • 品读苏轼之苏轼的人生观 康震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苏轼 ...查看


  • 方山子教案
  • 学习目标 1. 2. 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苏轼为何写这个人? 一.写作背景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 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 ...查看


  • 苏轼在儋州
  • 苏轼,东坡居士,一个可爱的文豪,一个名纵千古的才子和政客,对于他一生的成就和辉煌,同样作为熟知这位奇人的后生我不想赘述,苏轼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是圆融通达的,也是充满矛盾的.他的性格豪放不羁,却不会像魏晋名士那样佯狂,而是富 ...查看


  • 定风波(A)
  • 定风波 教学目标: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2.掌握鉴赏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赏析感受苏轼旷达的人生境界,学习其面对风雨的人生态度. 一. 导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