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绘本的人:种下第一颗种子

蔡皋

  安徒生曾说,孩子就是小不点,记不起自己最初是躺在哪朵花里,花儿发出怎样的香气。但是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身上却有某种品质,使他们说:“我最爱这朵花!”在中国尚不丰厚的绘本土壤上,原创者们就是为孩子种下第一颗种子的人。

蔡皋:民间土壤的滋养

  头发已灰白的蔡皋笑起来还像个孩子。她拿出一沓名片让我挑张喜欢的,有字的一面只有基本联系信息,丝毫未提及她国内绘本界权威的身份,无字的一面则印着趣致孩童形象的水彩小画,张张不同,追着喂小鸡的、趴在地上看书的、在妈妈怀里撒娇的……还有一张是背着书包、提着画箱去上学的小姑娘,她说“就像我小时候”。

  蔡皋1946年出生在长沙,那是一个民间文化还没有退化的年代。“那时候长沙不像现在摊饼一样的那么大,还是个湘江边的小城,有水就有商埠,就有人家。独院落,小街巷,麻石路,这种格局还没有变。大家庭聚居在一个院子里,季节的变化和民间的民俗衔接得天衣无缝,过年不用说了,三月三采地菜,清明踏青祭祖,夏至外婆做夏历坨……”蔡皋从小跟外婆长大,那时外婆经常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她讲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聪明女子,调侃的都是男性。比如有一个是说,家里要来客人,女的和男的说:“家里有客人,你吃相要好点。”但她还是不放心男的,就在他腿上拴了一个小绳儿,女的在厨房里拉一下,男的才可以动一下筷子。结果女的去上厕所了,小猫小狗不停地拉小绳儿玩,男的就不停地动筷子,最后肚子撑得要命。蔡皋说,外婆讲的这些故事带有她的色彩,她的体温,多半都加入了自己的诠释。女性在那个年代虽然没什么地位,但她们对生活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像外婆一样,她们都是家庭生活方面的高手,可以让生活充满她们的气息和情趣,这种来自民间的怡然自得也影响着蔡皋。

  蔡皋自己已经做了外婆,但还常常怀念外婆带她去看戏的日子。“台上热热闹闹地唱,台下热热闹闹嗑瓜子、嗑花生、吃茶。小孩子还吃得到寸金糖、紫苏梅子一类。搞得一手一嘴蔑黑的时候跑堂子的伙计就有滚热的毛巾递过来,大人擦过一遍嘴巴,顺手把我拖过去,看也不看,将白毛衣往脸上一捂连鼻子带嘴巴就是一拖,拖完继续又吃又看,笑死人,哪是看戏,直叫是吃戏,吃得手指老是蔑黑的,戏是烂熟的。”蔡皋怀念看戏,由看到画,不由自主把这种戏院里的热闹氛围带入画里。“童年太干净了,你染什么就是什么,看了戏了就染上戏了。”

  上世纪80年代,尽管绘本并未引进,但图画书的创作蓬蓬勃勃。一大批人跟湖南少儿出版社的蔡皋一样,身兼双重身份,既是编辑,又是创作者。蔡皋说,他们这代人有民间生活体验,喜欢传统文化,又对现代艺术敏感,希望找到一条结合的路径。改编相对原创更容易,特别是经典民间故事,因此形成一股学民间的热潮。问题是,民间怎么学?创作进入到成熟期的时候,她问自己,民间内核的东西是什么?其实造型、色彩这些都是表层,民间精神骨子里皈依为一种精神,她总结为“对生活的大肯定的精神”:看待生活的悲欢离合,都是欢天喜地的,都是喜剧。因为民间多凶险,多悲苦,需要化解,民间文化本身就带有祈福色彩。这种不屈不挠,这种积极态度,正是民间精神最宝贵的。

  有一次,出版社要蔡皋画一本图画书,她想到小时候很喜欢的《聊斋》里的一个故事《贾儿》,说的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沉着地用计谋惩罚了迷惑 《晒龙袍的六月六》内页(蔡皋绘) 《孟姜女》内页(蔡皋绘)

  母亲的狐狸。蔡皋说,她小时候就喜欢看《聊斋》,她觉得《聊斋》是有力量感的,一种朴素的、对美的生活的渴望,一种尊重与被尊重的精神渗透其中。她在《聊斋》里读出了戏曲,也读出了民间:“因为一切民间艺术形式的艳丽、丰富;变形、夸张;神秘、幽深,在《聊斋》里都有对应物。蒲松龄也说:‘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他说他的知心朋友都在那些幽微的地方,那也是民间。”

  不过,蔡皋最初提出想画《贾儿》这个题材,很多人都反对,“狐狸迷惑母亲”这样复杂隐晦的故事,小孩子怎么会看明白?她的想法是,重点放在小孩子身上,不渲染妈妈怎么被狐狸迷惑上。她知道,将《聊斋》故事做成图画书给孩子看是有难度的,但就像她读《聊斋》,小时候是从听故事讲故事开始的,读原作则是长大以后的事。从中读出了一点意思,知道了一种况味,则是在有了一定阅历的时候。她想做的图画书也是这样一种超越年龄界限的东西。孩子小时候可以读故事层面,慢慢可以读出它的好处,最终形成一种审美趣味。就像禅宗里面的“一指禅”,让孩子顺着这一指可以看到天边的月亮,比如古典的好诗歌、好的文学作品,作用无异于路标。蔡皋认为,对于成人来说,幻想的世界是不能存在的,他们只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可是有什么必要在儿童幻想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中设置一堵墙来呢?儿童们天生就有在幻想和现实中自由往来的本领。

  黑色是这个后来改编为《荒园狐精》故事的底色,也是与《聊斋》故事内涵契合的颜色。蔡皋是怀有生命敬畏感的人,她说:“这个世界中幽微的事物,我们是不容易了解的,这一点我小时候就有体验,不信,请往颜色深沉的地方定睛一看,你有没有感觉到一种你不知道的神秘的存在?你有没有感觉到在混沌和苍茫之中,每一种生命都在眨巴着一双眼睛?一切的可知都是从不可知而来。”因此,黑色成为一种氛围、一种结构、一种对比、一种冲突,甚至作为一种宽厚的形态而存在着。从黑色底蕴中奔走而出的,则是强烈的、有冲击力的红色。她认为,民间大红大紫呈现出的是一种大俗,这种大俗走向极致,即是一种大雅。凝重而丰富的灰色调是民间生活的基调,一切高昂的明艳都是从灰色调子里长出来的,它们不必谦虚,可以像小孩子那样锐声喊叫,表示它们的快乐。1993年《荒园狐精》在捷克拿下了“金苹果”插画大奖,但那时国内绘本还没有市场,很多都被当作废品卖掉。   1995年,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到长沙办讲座,蔡皋听他谈到一个观点:“文加图是带图画的书,文乘图才是图画书。”这句话真正指引她走上了绘本创作的道路。后来,湖南少儿出版社社长张天明邀请松居直来湖南看武陵桃花源,她陪同一起去了。一到武陵,松居直就被那种翻过一座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别有洞天的风景深深吸引住了。《桃花源记》在古代便被翻译到日本,松居直从幼时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逢三月,在家中壁龛上挂起桃花盛开的山水画,画上一叶小舟逆流而上。他总是想象,这只小舟到底要去哪里呢?“看着那幅画,仿佛听到画中人邀我到桃花源中去,于是想象自己走入深山。这梦幻的时刻犹如桃花的颜色温暖、柔和。我想,这种在画中神游的愉快感受,是和读幻想小说一样宝贵的体验。或许,我后来从事图画书工作,也与此画中感受到读故事的乐趣不无关联。”松居直提出想为《桃花源记》创作一本绘本,邀请蔡皋在长沙画,他在日本写。蔡皋很兴奋,因为《桃花源记》里表达的精神也正是她向往已久的,她想将她熟悉的乡村生活、将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放进画里。

  90年代的武陵源,让蔡皋回想起此前6年乡村教师的经历,她都带入《桃花源的故事》里:渔人进入的那条小溪上有石板桥,两侧有茅亭,里面总有为上山砍柴的樵夫预备的茶水,她每次去学校都要经过;渔人到桃源人家去,一个妈妈牵着孩子走进来,就地取材的竹木结构的房子,用竹筒引水、喝水,也是日常的生活场景……翻开这个故事,一条狭长的水路贯穿始终,这是松居直推崇的中国传统留白的处理,他认为画得太多、太满对儿童的想象展开不利。在故事的结尾,渔人要离开桃花源的时候,他收到了两件礼物,一件是花种子,另一件是拨浪鼓,这是蔡皋的一个隐喻,为他事后不守诺言埋下伏笔。

  为什么送渔人种子呢?蔡皋说,虽然渔人最后告官,但她不想把渔人写得很坏,她甚至觉得渔人很可爱。一开始,他“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说明他喜欢刨根问底,要去找源头。只有小孩子才会这样。“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湖南乡间那种明媚,如此吸引一个普通的渔夫。纵使洞口“仿佛若有光”,还是弃船而入,有一种探索精神。蔡皋告诉我,桃源人把土特产当作礼物送客人,这是湖南民间传统,叫作“打发”。给的是种子,其实蕴含了渔人对理想生活的盼望,他羡慕桃源那种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安详自然。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官,但是“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小国寡民的思想。蔡皋想告诉读者,桃花源故事本身要传播一种精神,渔人在播种的过程中,也把桃源的秘密泄露了。她希望也给看故事的小孩种下一颗桃源种子。

  在绘本里,蔡皋也想告诉读者,小孩子比成人聪明。比如在《荒园狐精》故事里,她将商人儿子的眼睛画成了几种颜色,有时它是蓝色,有时又变成黑色。“在那双清澈得如同湖水一样的眼睛中,一切事物都能现出原形。那双眼睛在特定情况下是变化的,只是成年人一般不易发觉,因为成年人为闻见、知识所困,眼光早已不可能那样明澈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除非我们有意去除遮蔽,从孩子那里学得一种澄明。”

  蔡皋将孩子称为“我的小先生”,她觉得,自己多少还有一份从繁复中陶冶出来的单纯和真诚,也是因为一直与孩子们结伴同行的缘故。她总是想找到童年时的感觉,虽然不可能还原成儿童,但和孩子接触,看他们怎么看世界,可以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单纯朴素一点。比如有一天,她抱着小孙子去楼顶看太阳,他就去伸手向上摸,成人是不会去做这个动作的。她也把手伸出去,接太阳。孙子看到了问:“奶奶、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熊亮 绘)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熊亮 绘)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熊亮 绘)

  奶奶,你接到了没有?”“太阳太高了,我没把它带回来。”小孙子接着说:“那你把它量一量,搭个梯子。”

熊亮:寻找一个可记忆的中国

  见到熊亮时,他刚刚从黄山写生回来,思绪仍沉浸在山间氤氲中。第一天大雨,远山没有踪迹,只能在近处看景,松间密布的线与点,让他想起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恶墨山水。第二天放晴,山体忽然无比清晰,阳光一照,山谷里继续的水汽就往上升腾……过两天到呈坎,发现整个古镇依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三街九十九巷,周边山水对应八卦,湖为天坑,房屋的方位、椽柱的排列、台阶的顺序,跟祠堂的家族秩序一样,都有一套完整的讲究。熊亮在祠堂里看到董其昌手书的原匾“彝伦攸叙”,重达一吨,高悬正室。正看着,一个老人就从匾额后面出来,如数家珍地跟他讲祠堂的来历和变迁,让熊亮想起父亲,也会跟他讲这些事,他在想自己老了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他向同去的一个外国朋友解释,这是一个古老的家族的寺庙,因为这个老人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家族信仰的隐修士,没人的时候,就低头在那里整理家谱。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在这里都还能找到一个古典中国。

  小时候,从一本《芥子园画谱》开始,熊亮在家里的移门、墙壁上画各种各样的东西。他尤其喜欢人物画,而早期人物画,像顾恺之、吴道子,其实都跟民间信仰和超越现实世界的想法有关系,这引发了他对故事的兴趣。嘉兴河边爸爸加建的小阁楼是他的画室和秘密天地,他在里面看的都是一些被常规见识认为“怪的”、“丑的”的画,比如张僧繇的《二十八星宿图》,贯休的《十六罗汉图》、萧云从的人物白描等等。《聊斋志异》的老版插图也给了他极深的印象――树里面居然能倒插着一个人!穿墙术、画皮等情节也都充满了古老又奇异的感觉。而《山海经》是所有书中最特别的,他相信,古代的孩子看了这本书,可能会有一种冒险的冲动,长大后要带着《山海经》到处旅行,沿着山海分布舆图,去亲眼看一看这些奇闻异见。他后来也养成一种习惯,在做每一本绘本之前,必先要实地走走。熊亮最近在藏区采风,搜集故事,他发现那些神话一般的故事,就根植在人们心中,引导着他们的生活,他们会带你去找到知道这个故事的每一个人,找到故事主人公生活的地方、留下的遗迹。熊亮说,他不是要复古,是想把断裂的传统找回来,转变成新的能量。中国以前的很多传统是日用而不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怎么把它和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个过程是他所感兴趣的。而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图文记录方式,正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熊亮画的第一本绘本是《卡夫卡》,那是他中断绘画10年之后,在深圳做外贸时郁闷心境的映射。他说,无师自通地学会绘本语言,其实是来自小时候读哲学书的印象。每本书开头都很像,都是罗列现象、发现关系,最后进入更深的层次。后来从成人绘本突然转变为做儿童绘本,是因为女儿添添的诞生。那时熊亮给《格林童话》画了插图,一月后就再版了,让他忍不住想:“这些国外的童话名著在国内一次次再版,我的孩子去哪里看自己的名著?”不久,他为了一部木偶剧去了泉州,那里有很多石雕,最多的是石狮子。一个画面跳入脑海:小时候,他在南湖里面游泳,游到老渡口长满青苔的石阶附近,一只小石狮半个身子浸在水里,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回到北京,他兴奋地对哥哥熊磊说,他要用一个“一动不动的主角”讲一个关于家乡和记忆的故事。他借小石狮的独白说:“我是小镇的守护神。我是小镇里唯一的石狮子、唯一的守护神。别看我的个子比猫还小,可这里再老的老人也比我小得多。”

  但《小石狮》画完后,国内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索性又继续画了十几本,都锁在抽屉里。“那时候国内还没有‘绘本’的概念,有画的书都很少,出版一本全彩的绘本,更像是天方夜谭。”后来一家台湾出版社找到熊亮,让他试着画绘本。“我说我有啊。抽屉一拉开,足有十几本。”2005年《小石狮》在台湾出版,被选为《中国时报》“开卷”年度最佳童书。从《小石狮》开始的一系列绘本都来自中国故事,《兔儿爷》、《年》、《京剧猫》……熊亮说,一个人和一个民族一样,都是被他最早建立的文化所引导的。一个人小时候看过的、听过的东西永远不会忘,他做中国绘本,就是想给孩子一个“可记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把落叶、风月流水、各种植物都赋予人性特质,真是一种神奇又有趣的方式。我也从中学到了中国童话的奥妙――‘万物有情’,在写这些故事时会自然地将什么东西想象成有灵性的生命,事实正是如此,在富有感情的心里,任何事物自有他的价值,小石狮、兔爷、树神、灶神、土地、京剧猫等一切事物变得热闹又和气,这就是我想要给孩子的童话世界。” 熊亮

  与熊亮绘本一同诞生的女儿添添日渐长大,也由读者变成了他的合作伙伴。有一天,熊亮早晨起床,看见桌上放着7岁女儿用白纸做的头盔,套在气球外面,脸上涂着些线条,表情特别安静、木然。他觉得,这不就是一直想不出来的《梅雨怪》的造型吗?这个有关梅雨季节的故事在他脑子里盘旋很久了:梅雨怪住在大雨山里,每夜每夜下大雨,雨丝密得像抹布,一秒钟也不曾停过。床铺没一个角落不是湿嗒嗒,身上没一块地方不是潮黏黏,他肩膀上长出羊齿草,脚上钻出蘑菇,掌心冒出黑木耳,连牙缝里都生了青苔。梅雨怪把它们细细摘下来,洗干净,煮了一锅热汤。他还盼望着每年的最后一天,太阳会出来,他和朋友们便出门晒太阳,还可以来个月下聚餐。这也是熊亮儿时的真实记忆:“梅雨季节里似乎每天都在下雨,家里的书架都长出了蘑菇。”可就像梅雨怪说“对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这样的梅雨怪,应该不是史莱克那样的怪物,而是添添笔下淡定又温情的小人。 《京剧猫・长坂坡》内页(熊亮、吴翟 绘) 上图《京剧猫・长坂坡》内页(熊亮、吴翟 绘)

下图《小石狮》内页(熊亮 绘)

  熊亮小时候有一个“野孩子”的美好童年,捉蚂蚱、捡石头、爬树、抓蛇……对女儿,他也是顺其自然地放养。添添小时候,总是要他在每一次外出时带回千奇百怪的石头,在上面画上五官和表情,有的石头当警察,有的当学生,有的当医生,有的当病人,演出一幕幕戏,最终变成了“野孩子”系列绘本。里面的故事完全是来自乡村的,比如一首乡村歌谣,一个乡村剧场,一个乡村孩子讲的故事。取材也是每一个农村孩子随手能够捡到的,蔬菜、昆虫、石头子等。熊亮拿这套书给一个日本画家朋友看,他开玩笑说“味道挺重的”,就是一种乡土味道。熊亮说:“从一块小石子花纹中看到的世界,比一整架玩具里蕴含的想象力还要多。有个孩子问我,他不知道怎么做一个野孩子。这事有点麻烦,他以后可能会变成一个闷蛋。”

  这两年,长大的女儿不再看儿童绘本了,他也逐渐将绘本的视野放大。熊亮认为,绘本语言是一种没有“前经验”的思维方式,通过现象,再到关系,再找到关系的演变。他在做第一本《小石狮》时摸索出0岁到3岁孩子的心理特征,这个时期的小孩没有经验,甚至没有自我。而成年人的每句话都是概念和经验造成的,小孩子完全听不懂,更别说小石狮这种代表时代和历史的东西。但小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安全感。所以他最后决定用“大”和“小”这个行为,带孩子一起经历安全感的变化。他先画了一个比房子还大的石狮子,占了半个画面。之后,小狮子变大,变更大,大大大,有种不可控的不安感。突然镜头一转,一个老人摸着石狮子,发现原来小狮子这么小,比猫还小。“我的年纪比老人还大很多。”体量的大变成了时间的大。老人摸着它的时候,石狮子说:“他们都喜欢我,因为他们对我感情很深。”这是情感上的大。 《梅雨怪》内页(熊亮 绘)   “所以我在这边住了很久很久,我知道所有的人。”这就是记忆的大了。从三个可见的现象,经过一个转折,进入到关系中。他觉得,绘本语言是一种逆向思维,其实能解释更细微和复杂的事情,包括一些抽象概念。因为人人都觉得绘本很直观,是一种很轻巧的方式,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它一页一页翻下去。比如他前几天在黄山吃了毛豆腐,肚子里面就好像吃进了时间一样,消化不了,好像全都长毛了。他马上想到在动画《梅雨怪》的流水席里加入这一道菜,这种奇奇怪怪的品味正代表一种中国特有的遮蔽的美感,是以时间和火候去呈现的。

  绘本创作10年,熊亮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绘本的先锋,也是绘本作品被介绍到国外最多的艺术家。但他一直想拿一个故事来呈现“什么是中国人”,之前头脑中有一个“二十四节气”的模糊想法,没有成形。2012年他在伦敦书展演讲时遇到“时差空间”的毛译敏,她正雄心勃勃地展开一个大计划――“时差绘本联合国”,即从世界不同国家之中,邀请当地原创的艺术家,请他们用自己的母语和视觉语言,来重新创作出本国的一个经典童话,“一个绘本读懂一个国家”。毛译敏告诉我,她最初的想法是,很多人对中国文化自觉挺了解了,但有多少人有好奇心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甚至是对中国文化中一些根源性的东西,是不是每个成年人都有那么透彻的了解?所以她希望做一套书,让人抛掉成年以后的认知和经验,用小孩子一样的视角,去接触新的东西。而童话就像一个人的童年,是一个文化在初始阶段呈现的面貌。绘本这种方式,则能够突破语言的障碍,又兼具艺术性和视觉性。所以想以绘本作为一个切入点,把世界的丰富性和多元性通过童话故事带到家庭里。这个有点异想天开的计划陆续推进,在15个国家、7种语言间转换,征集了在当地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比如来自匈牙利的《小米屠龙救国》,是一个东欧文化里典型的多头龙的故事。最具地域特征的一点是,不同于中国龙的吉祥象征,匈牙利的龙头越多越邪恶,在其中一种传说里,如果把多头砍成一头,恶龙就会改邪归正。这样的故事征集了九个,只缺一个中国故事,这时熊亮愿意加入,题材就定为“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一个关于自然、哲学、神话的抽象概念,如何讲给孩子听?熊亮巧妙地把“自然”转化为一个人,所有的节气变化、季节更替,都成为这个人身体发肤的真切感受。他说,《千字文》里讲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的时候,先讲宇宙洪荒、日月星辰、历史文化、家庭关系,最后才讲到自身。而他反过来,从自身开始讲。“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泥土小人,冬至时硬邦邦的,立春开始感觉身上发痒,开始融化了,落了雨,身体长草,里面的动物也动起来了……”在“时差空间”由此改编的默剧活动中,一个不满4岁的小男孩自告奋勇地要表演小泥人,结果孩子的表现非常自然,就是泥土本身的样子,肢体感觉全部打开了。这让熊亮感叹,给孩子一个自然的视角,他就能很快地与自然融合。

董亚楠: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火龙

《恐龙快递》内页(董亚楠 绘)

  来自史前的神秘包裹被打开,是一本恐龙世界的冒险游戏书,爱恐龙的孩子们进入书中,走迷宫、玩拼图、找不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大冒险。做出这本好玩恐龙书的董亚楠也是一个热爱恐龙的孩子,大大的眼睛和蜷曲的紫色卷发里似乎藏满了好奇心和小秘密,很像书里那个带你去冒险的主人公。她觉得自己就是属恐龙的,脾气又火暴,“好像心里住着一只小火龙”。

  “我从小就喜欢恐龙,又喜欢游戏书,自然就有了这本关于恐龙的游戏书。”董亚楠刚刚从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毕业,这本《恐龙快递》是她的毕业设计,拿到毕业设计一等奖,而且幸运地很快得以出版。

  冒险从接到神秘快递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寄件公司是DMS,D取自“恐龙”(Dinosaur)的第一个字母,寄件人来自“史前时代绿洲大陆末古恐龙王国灵水峡谷部落时空部”,收件人是“咚咚”。董亚楠说,咚咚的原型就是她自己,高中时因为她特别喜欢串宿舍,老是“咚咚”敲门,同学们就送她这么个外号。打开书,想要穿越这个植被丰茂、雨水充足的奇幻世界,需要挑战十个环环相扣的游戏。董亚楠后来发现,很多环节里,孩子和大人的反应不一样,比如在大峡谷里寻找翼龙,大人都去找里面的实物恐龙,小孩子则到处看:这朵花?这棵树?这座山?思维是开放的。实际上那条翼龙确实藏在山形里面。最费脑力的一页是在丛林里寻找一个拍立得相机,她运用了平面设计中的“正负形”概念,大部分人都习惯于看正形,其实相机是一个负形,由树枝枝丫间的剪影构成。再细看,很多枝丫里都藏着小动物图形,树叶和云彩也构成了很多只恐龙。找到相机的主人公咚咚被放大,她穿着印满恐龙图案的衣服,戴着小怪兽的帽子,卷发缝隙里还藏着一只张嘴的小恐龙。拉开拉页,是咚咚头脑里的世界,外星植物、史前动物、火山……显然,这是一个外向的小孩,有很多想象大爆发的时刻,就像董亚楠自己。咚咚拿起相机,准备拍一张照片。拍立得相机上拴着一个小坠饰,是一只小小的霸王龙。这其实是董亚楠暗藏的一个私心,她特别喜欢“你看起来好好吃”恐龙系列绘本的作者宫西达也,这只霸王龙就是故事主角。她为此专门学了日语,给宫西达也写了一封信,表达她对其恐龙系列作品的喜爱,因为在宫西达也的笔下,那些想象中很凶猛的生物,也有仁慈和善良的一面,也有真情的表达,她特别喜欢这种反差感带给人的感动。她告诉宫西达也,她是受他那本书的启发,也创作了一本关于恐龙的书。 《恐龙快递》内页(董亚楠 绘)   董亚楠小时候住在姥姥家的院子里,经常跟着哥哥爬树、挖姜、荡秋千,玩的都是男孩子的游戏。有一天哥哥姐姐拿来一本书,里面有很多恐龙图片,但没有字,他们就根据形象去猜:长着翅膀的是“翼龙”?背上有尖角的是“剑龙”?头顶三只角的是“三角龙”?过段时间又借到一本介绍恐龙的科学画报,没想到都猜对了。这让董亚楠兴奋不已,原来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从此爱上恐龙,搜集了各种恐龙书籍、恐龙玩具。所以毕业时要做一本绘本,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恐龙。不过恐龙早已灭绝,它们所在的远古世界的复原也只能在现实和幻想之间穿梭。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十分庞杂,她去爱好者论坛、跑博物馆、请教古生物专家,尽量避免史实错误。比如画森林,根据资料,那个时代的树都是横着伸出枝丫,茎端尖尖的,叶片是针状的;复原各种恐龙形象则更复杂,比如在一张描绘恐龙食物链的图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巨盗龙怎么画?她去年专门去大连看展出的小盗龙化石,据说科学检测出部分羽毛,有颜色,但是肌肉早已无法复活,只能根据鸟类肌肉去推理了。现实的缺失也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在18颗恐龙蛋那一页,她随心所欲地在蛋壳上绘上各种图形,比如世界上第一朵花、钢铁侠、悬浮蛋,蛋里除了孵出恐龙,还有恐龙与艺术家形象的结合,达利、草间弥生、蒙德里安……绘本的最后,咚咚从一个超现实的恐龙肚子里钻出来,完成了冒险。她又把这份礼物交给恐龙使者,送给下一个孩子。董亚楠想借此表达,尽管恐龙世界灭绝了,但热爱恐龙的孩子仍可凭想象力进入其中,并且传递下去。 董亚楠 《恐龙快递》内页(董亚楠 绘)

  像董亚楠这样,一下子找到心中那只小火龙的孩子并不多。开创中央美院绘本教学的杨忠老师告诉我,他们的绘本教学最难的不是技术呈现,而是教学生发现内心,找到故事。

  1998年,杨忠去日本进修,看到图书馆里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给小孩看到书,图画丰富,色彩鲜艳,那时候还不知道叫绘本,只觉得日本小朋友很幸福,可以看那么多书。她决意主修绘本创作,2005年回国后,在中央美院成立了绘本创作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也是为了培养更多原创绘本作者。“现在绘本在中国早已蓬蓬勃勃,但只有20%是本土创作,而在日本,这一比例是80%。”

  工作室中教授视觉表现的田宇是“80后”,他曾经自得于“青年艺术家”的身份,但他慢慢发现,这个艺术家圈子非常小。就像大众去“798”,大多是进去玩、拍照,真正走进画廊的很少,艺术跟时代的联系非常弱。转向绘本教学后,他发现绘本让他特别热爱的地方,就是把好的艺术感觉带给广大人群还有他们的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比如小孩子可能不知道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但是通过阅读一系列著名绘本会认识作者安东尼・布朗,而马格利特是安东尼・布朗心中的英雄,那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也会对马格利特感兴趣。绘本会把这些营养带给永远的下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匮。“这很像麦当劳。这一代孩子吃这个长大,以后能不带他的孩子去吃吗?”

  创作绘本首先要有故事。加入工作室教授创意的向华从小泡在民间故事中长大,后来写了14年的儿童文学,却一直觉得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找不到出口。向华说,因为父亲早年在民间文学研究会,经常去边疆采风,带回来很多口头文学的素材,但那个时期总是按照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标准去改编,所以成书流传的故事里,一个阿凡提就配着巴依,一个人参娃娃就配着地主的皮鞭。他有一天想,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童话?因为这些火塘故事没有经过童话式的改编。国外的格林兄弟、安徒生,包括卡尔维诺整理意大利童话,都是文人再创作。渐渐地,这些民间故事和时代脱节了,死掉了。他带着学生重新整理民间故事,翻出家里上世纪50年代民间故事的原始资料,一个民族找一个故事,形成一系列民间故事绘本。这个过程没预想得那么简单,因为必须要跨越三个台阶,从民间文学,到童话,再到绘本。向华说,比如《火童》的故事,原本是一个恨的故事,魔鬼抢走了哈尼人的火,火种抢不回来,就燃烧自己,自我牺牲。但做成绘本,给孩子看,有没有可能把一个恨的故事变成爱的故事?于是改写,在很久很久以前,山神收走了哈尼人的火。火童在一路寻火过程中,发现了森林的砍伐,用大的爱去软化恨。“很多故事扔到水里就没影了。想了一百个故事,可能只有一个能变成绘本。我就搜集最完美的那朵涟漪,做大做圆,故事才呈现出来。”

  更难的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内心最想讲述的故事。老师们说,这个过程类似心理辅导。有一个学生,很长时间找不出童年记忆里感兴趣的东西,后来发现,是他的内心有了一点问题。后来他画了一本《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孩》,讲述一个小孩在独处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每个人童年都有这么一段时期,没人愿意倾诉,没人能够理解,这种表达也非常真诚。“重要的是打开内心,愿意看自己,也愿意看世界。愿意看自己是愿意表达出来,愿意看世界是知道要表达什么。”现在向华几乎每周都去幼儿园给孩子们讲故事,保持和孩子的频繁接触。因为他发现,真正的儿童性,其实就在自己身上。

  (感谢原三联绘本馆编辑刘扬对本文的帮助) 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教师杨忠(左)、田宇(中)和向华

蔡皋

  安徒生曾说,孩子就是小不点,记不起自己最初是躺在哪朵花里,花儿发出怎样的香气。但是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身上却有某种品质,使他们说:“我最爱这朵花!”在中国尚不丰厚的绘本土壤上,原创者们就是为孩子种下第一颗种子的人。

蔡皋:民间土壤的滋养

  头发已灰白的蔡皋笑起来还像个孩子。她拿出一沓名片让我挑张喜欢的,有字的一面只有基本联系信息,丝毫未提及她国内绘本界权威的身份,无字的一面则印着趣致孩童形象的水彩小画,张张不同,追着喂小鸡的、趴在地上看书的、在妈妈怀里撒娇的……还有一张是背着书包、提着画箱去上学的小姑娘,她说“就像我小时候”。

  蔡皋1946年出生在长沙,那是一个民间文化还没有退化的年代。“那时候长沙不像现在摊饼一样的那么大,还是个湘江边的小城,有水就有商埠,就有人家。独院落,小街巷,麻石路,这种格局还没有变。大家庭聚居在一个院子里,季节的变化和民间的民俗衔接得天衣无缝,过年不用说了,三月三采地菜,清明踏青祭祖,夏至外婆做夏历坨……”蔡皋从小跟外婆长大,那时外婆经常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她讲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聪明女子,调侃的都是男性。比如有一个是说,家里要来客人,女的和男的说:“家里有客人,你吃相要好点。”但她还是不放心男的,就在他腿上拴了一个小绳儿,女的在厨房里拉一下,男的才可以动一下筷子。结果女的去上厕所了,小猫小狗不停地拉小绳儿玩,男的就不停地动筷子,最后肚子撑得要命。蔡皋说,外婆讲的这些故事带有她的色彩,她的体温,多半都加入了自己的诠释。女性在那个年代虽然没什么地位,但她们对生活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像外婆一样,她们都是家庭生活方面的高手,可以让生活充满她们的气息和情趣,这种来自民间的怡然自得也影响着蔡皋。

  蔡皋自己已经做了外婆,但还常常怀念外婆带她去看戏的日子。“台上热热闹闹地唱,台下热热闹闹嗑瓜子、嗑花生、吃茶。小孩子还吃得到寸金糖、紫苏梅子一类。搞得一手一嘴蔑黑的时候跑堂子的伙计就有滚热的毛巾递过来,大人擦过一遍嘴巴,顺手把我拖过去,看也不看,将白毛衣往脸上一捂连鼻子带嘴巴就是一拖,拖完继续又吃又看,笑死人,哪是看戏,直叫是吃戏,吃得手指老是蔑黑的,戏是烂熟的。”蔡皋怀念看戏,由看到画,不由自主把这种戏院里的热闹氛围带入画里。“童年太干净了,你染什么就是什么,看了戏了就染上戏了。”

  上世纪80年代,尽管绘本并未引进,但图画书的创作蓬蓬勃勃。一大批人跟湖南少儿出版社的蔡皋一样,身兼双重身份,既是编辑,又是创作者。蔡皋说,他们这代人有民间生活体验,喜欢传统文化,又对现代艺术敏感,希望找到一条结合的路径。改编相对原创更容易,特别是经典民间故事,因此形成一股学民间的热潮。问题是,民间怎么学?创作进入到成熟期的时候,她问自己,民间内核的东西是什么?其实造型、色彩这些都是表层,民间精神骨子里皈依为一种精神,她总结为“对生活的大肯定的精神”:看待生活的悲欢离合,都是欢天喜地的,都是喜剧。因为民间多凶险,多悲苦,需要化解,民间文化本身就带有祈福色彩。这种不屈不挠,这种积极态度,正是民间精神最宝贵的。

  有一次,出版社要蔡皋画一本图画书,她想到小时候很喜欢的《聊斋》里的一个故事《贾儿》,说的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沉着地用计谋惩罚了迷惑 《晒龙袍的六月六》内页(蔡皋绘) 《孟姜女》内页(蔡皋绘)

  母亲的狐狸。蔡皋说,她小时候就喜欢看《聊斋》,她觉得《聊斋》是有力量感的,一种朴素的、对美的生活的渴望,一种尊重与被尊重的精神渗透其中。她在《聊斋》里读出了戏曲,也读出了民间:“因为一切民间艺术形式的艳丽、丰富;变形、夸张;神秘、幽深,在《聊斋》里都有对应物。蒲松龄也说:‘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他说他的知心朋友都在那些幽微的地方,那也是民间。”

  不过,蔡皋最初提出想画《贾儿》这个题材,很多人都反对,“狐狸迷惑母亲”这样复杂隐晦的故事,小孩子怎么会看明白?她的想法是,重点放在小孩子身上,不渲染妈妈怎么被狐狸迷惑上。她知道,将《聊斋》故事做成图画书给孩子看是有难度的,但就像她读《聊斋》,小时候是从听故事讲故事开始的,读原作则是长大以后的事。从中读出了一点意思,知道了一种况味,则是在有了一定阅历的时候。她想做的图画书也是这样一种超越年龄界限的东西。孩子小时候可以读故事层面,慢慢可以读出它的好处,最终形成一种审美趣味。就像禅宗里面的“一指禅”,让孩子顺着这一指可以看到天边的月亮,比如古典的好诗歌、好的文学作品,作用无异于路标。蔡皋认为,对于成人来说,幻想的世界是不能存在的,他们只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可是有什么必要在儿童幻想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中设置一堵墙来呢?儿童们天生就有在幻想和现实中自由往来的本领。

  黑色是这个后来改编为《荒园狐精》故事的底色,也是与《聊斋》故事内涵契合的颜色。蔡皋是怀有生命敬畏感的人,她说:“这个世界中幽微的事物,我们是不容易了解的,这一点我小时候就有体验,不信,请往颜色深沉的地方定睛一看,你有没有感觉到一种你不知道的神秘的存在?你有没有感觉到在混沌和苍茫之中,每一种生命都在眨巴着一双眼睛?一切的可知都是从不可知而来。”因此,黑色成为一种氛围、一种结构、一种对比、一种冲突,甚至作为一种宽厚的形态而存在着。从黑色底蕴中奔走而出的,则是强烈的、有冲击力的红色。她认为,民间大红大紫呈现出的是一种大俗,这种大俗走向极致,即是一种大雅。凝重而丰富的灰色调是民间生活的基调,一切高昂的明艳都是从灰色调子里长出来的,它们不必谦虚,可以像小孩子那样锐声喊叫,表示它们的快乐。1993年《荒园狐精》在捷克拿下了“金苹果”插画大奖,但那时国内绘本还没有市场,很多都被当作废品卖掉。   1995年,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到长沙办讲座,蔡皋听他谈到一个观点:“文加图是带图画的书,文乘图才是图画书。”这句话真正指引她走上了绘本创作的道路。后来,湖南少儿出版社社长张天明邀请松居直来湖南看武陵桃花源,她陪同一起去了。一到武陵,松居直就被那种翻过一座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别有洞天的风景深深吸引住了。《桃花源记》在古代便被翻译到日本,松居直从幼时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逢三月,在家中壁龛上挂起桃花盛开的山水画,画上一叶小舟逆流而上。他总是想象,这只小舟到底要去哪里呢?“看着那幅画,仿佛听到画中人邀我到桃花源中去,于是想象自己走入深山。这梦幻的时刻犹如桃花的颜色温暖、柔和。我想,这种在画中神游的愉快感受,是和读幻想小说一样宝贵的体验。或许,我后来从事图画书工作,也与此画中感受到读故事的乐趣不无关联。”松居直提出想为《桃花源记》创作一本绘本,邀请蔡皋在长沙画,他在日本写。蔡皋很兴奋,因为《桃花源记》里表达的精神也正是她向往已久的,她想将她熟悉的乡村生活、将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放进画里。

  90年代的武陵源,让蔡皋回想起此前6年乡村教师的经历,她都带入《桃花源的故事》里:渔人进入的那条小溪上有石板桥,两侧有茅亭,里面总有为上山砍柴的樵夫预备的茶水,她每次去学校都要经过;渔人到桃源人家去,一个妈妈牵着孩子走进来,就地取材的竹木结构的房子,用竹筒引水、喝水,也是日常的生活场景……翻开这个故事,一条狭长的水路贯穿始终,这是松居直推崇的中国传统留白的处理,他认为画得太多、太满对儿童的想象展开不利。在故事的结尾,渔人要离开桃花源的时候,他收到了两件礼物,一件是花种子,另一件是拨浪鼓,这是蔡皋的一个隐喻,为他事后不守诺言埋下伏笔。

  为什么送渔人种子呢?蔡皋说,虽然渔人最后告官,但她不想把渔人写得很坏,她甚至觉得渔人很可爱。一开始,他“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说明他喜欢刨根问底,要去找源头。只有小孩子才会这样。“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湖南乡间那种明媚,如此吸引一个普通的渔夫。纵使洞口“仿佛若有光”,还是弃船而入,有一种探索精神。蔡皋告诉我,桃源人把土特产当作礼物送客人,这是湖南民间传统,叫作“打发”。给的是种子,其实蕴含了渔人对理想生活的盼望,他羡慕桃源那种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安详自然。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官,但是“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小国寡民的思想。蔡皋想告诉读者,桃花源故事本身要传播一种精神,渔人在播种的过程中,也把桃源的秘密泄露了。她希望也给看故事的小孩种下一颗桃源种子。

  在绘本里,蔡皋也想告诉读者,小孩子比成人聪明。比如在《荒园狐精》故事里,她将商人儿子的眼睛画成了几种颜色,有时它是蓝色,有时又变成黑色。“在那双清澈得如同湖水一样的眼睛中,一切事物都能现出原形。那双眼睛在特定情况下是变化的,只是成年人一般不易发觉,因为成年人为闻见、知识所困,眼光早已不可能那样明澈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除非我们有意去除遮蔽,从孩子那里学得一种澄明。”

  蔡皋将孩子称为“我的小先生”,她觉得,自己多少还有一份从繁复中陶冶出来的单纯和真诚,也是因为一直与孩子们结伴同行的缘故。她总是想找到童年时的感觉,虽然不可能还原成儿童,但和孩子接触,看他们怎么看世界,可以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单纯朴素一点。比如有一天,她抱着小孙子去楼顶看太阳,他就去伸手向上摸,成人是不会去做这个动作的。她也把手伸出去,接太阳。孙子看到了问:“奶奶、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熊亮 绘)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熊亮 绘)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熊亮 绘)

  奶奶,你接到了没有?”“太阳太高了,我没把它带回来。”小孙子接着说:“那你把它量一量,搭个梯子。”

熊亮:寻找一个可记忆的中国

  见到熊亮时,他刚刚从黄山写生回来,思绪仍沉浸在山间氤氲中。第一天大雨,远山没有踪迹,只能在近处看景,松间密布的线与点,让他想起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恶墨山水。第二天放晴,山体忽然无比清晰,阳光一照,山谷里继续的水汽就往上升腾……过两天到呈坎,发现整个古镇依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三街九十九巷,周边山水对应八卦,湖为天坑,房屋的方位、椽柱的排列、台阶的顺序,跟祠堂的家族秩序一样,都有一套完整的讲究。熊亮在祠堂里看到董其昌手书的原匾“彝伦攸叙”,重达一吨,高悬正室。正看着,一个老人就从匾额后面出来,如数家珍地跟他讲祠堂的来历和变迁,让熊亮想起父亲,也会跟他讲这些事,他在想自己老了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他向同去的一个外国朋友解释,这是一个古老的家族的寺庙,因为这个老人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家族信仰的隐修士,没人的时候,就低头在那里整理家谱。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在这里都还能找到一个古典中国。

  小时候,从一本《芥子园画谱》开始,熊亮在家里的移门、墙壁上画各种各样的东西。他尤其喜欢人物画,而早期人物画,像顾恺之、吴道子,其实都跟民间信仰和超越现实世界的想法有关系,这引发了他对故事的兴趣。嘉兴河边爸爸加建的小阁楼是他的画室和秘密天地,他在里面看的都是一些被常规见识认为“怪的”、“丑的”的画,比如张僧繇的《二十八星宿图》,贯休的《十六罗汉图》、萧云从的人物白描等等。《聊斋志异》的老版插图也给了他极深的印象――树里面居然能倒插着一个人!穿墙术、画皮等情节也都充满了古老又奇异的感觉。而《山海经》是所有书中最特别的,他相信,古代的孩子看了这本书,可能会有一种冒险的冲动,长大后要带着《山海经》到处旅行,沿着山海分布舆图,去亲眼看一看这些奇闻异见。他后来也养成一种习惯,在做每一本绘本之前,必先要实地走走。熊亮最近在藏区采风,搜集故事,他发现那些神话一般的故事,就根植在人们心中,引导着他们的生活,他们会带你去找到知道这个故事的每一个人,找到故事主人公生活的地方、留下的遗迹。熊亮说,他不是要复古,是想把断裂的传统找回来,转变成新的能量。中国以前的很多传统是日用而不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怎么把它和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个过程是他所感兴趣的。而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图文记录方式,正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熊亮画的第一本绘本是《卡夫卡》,那是他中断绘画10年之后,在深圳做外贸时郁闷心境的映射。他说,无师自通地学会绘本语言,其实是来自小时候读哲学书的印象。每本书开头都很像,都是罗列现象、发现关系,最后进入更深的层次。后来从成人绘本突然转变为做儿童绘本,是因为女儿添添的诞生。那时熊亮给《格林童话》画了插图,一月后就再版了,让他忍不住想:“这些国外的童话名著在国内一次次再版,我的孩子去哪里看自己的名著?”不久,他为了一部木偶剧去了泉州,那里有很多石雕,最多的是石狮子。一个画面跳入脑海:小时候,他在南湖里面游泳,游到老渡口长满青苔的石阶附近,一只小石狮半个身子浸在水里,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回到北京,他兴奋地对哥哥熊磊说,他要用一个“一动不动的主角”讲一个关于家乡和记忆的故事。他借小石狮的独白说:“我是小镇的守护神。我是小镇里唯一的石狮子、唯一的守护神。别看我的个子比猫还小,可这里再老的老人也比我小得多。”

  但《小石狮》画完后,国内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索性又继续画了十几本,都锁在抽屉里。“那时候国内还没有‘绘本’的概念,有画的书都很少,出版一本全彩的绘本,更像是天方夜谭。”后来一家台湾出版社找到熊亮,让他试着画绘本。“我说我有啊。抽屉一拉开,足有十几本。”2005年《小石狮》在台湾出版,被选为《中国时报》“开卷”年度最佳童书。从《小石狮》开始的一系列绘本都来自中国故事,《兔儿爷》、《年》、《京剧猫》……熊亮说,一个人和一个民族一样,都是被他最早建立的文化所引导的。一个人小时候看过的、听过的东西永远不会忘,他做中国绘本,就是想给孩子一个“可记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把落叶、风月流水、各种植物都赋予人性特质,真是一种神奇又有趣的方式。我也从中学到了中国童话的奥妙――‘万物有情’,在写这些故事时会自然地将什么东西想象成有灵性的生命,事实正是如此,在富有感情的心里,任何事物自有他的价值,小石狮、兔爷、树神、灶神、土地、京剧猫等一切事物变得热闹又和气,这就是我想要给孩子的童话世界。” 熊亮

  与熊亮绘本一同诞生的女儿添添日渐长大,也由读者变成了他的合作伙伴。有一天,熊亮早晨起床,看见桌上放着7岁女儿用白纸做的头盔,套在气球外面,脸上涂着些线条,表情特别安静、木然。他觉得,这不就是一直想不出来的《梅雨怪》的造型吗?这个有关梅雨季节的故事在他脑子里盘旋很久了:梅雨怪住在大雨山里,每夜每夜下大雨,雨丝密得像抹布,一秒钟也不曾停过。床铺没一个角落不是湿嗒嗒,身上没一块地方不是潮黏黏,他肩膀上长出羊齿草,脚上钻出蘑菇,掌心冒出黑木耳,连牙缝里都生了青苔。梅雨怪把它们细细摘下来,洗干净,煮了一锅热汤。他还盼望着每年的最后一天,太阳会出来,他和朋友们便出门晒太阳,还可以来个月下聚餐。这也是熊亮儿时的真实记忆:“梅雨季节里似乎每天都在下雨,家里的书架都长出了蘑菇。”可就像梅雨怪说“对不能改变的事,我从来不抱怨”,这样的梅雨怪,应该不是史莱克那样的怪物,而是添添笔下淡定又温情的小人。 《京剧猫・长坂坡》内页(熊亮、吴翟 绘) 上图《京剧猫・长坂坡》内页(熊亮、吴翟 绘)

下图《小石狮》内页(熊亮 绘)

  熊亮小时候有一个“野孩子”的美好童年,捉蚂蚱、捡石头、爬树、抓蛇……对女儿,他也是顺其自然地放养。添添小时候,总是要他在每一次外出时带回千奇百怪的石头,在上面画上五官和表情,有的石头当警察,有的当学生,有的当医生,有的当病人,演出一幕幕戏,最终变成了“野孩子”系列绘本。里面的故事完全是来自乡村的,比如一首乡村歌谣,一个乡村剧场,一个乡村孩子讲的故事。取材也是每一个农村孩子随手能够捡到的,蔬菜、昆虫、石头子等。熊亮拿这套书给一个日本画家朋友看,他开玩笑说“味道挺重的”,就是一种乡土味道。熊亮说:“从一块小石子花纹中看到的世界,比一整架玩具里蕴含的想象力还要多。有个孩子问我,他不知道怎么做一个野孩子。这事有点麻烦,他以后可能会变成一个闷蛋。”

  这两年,长大的女儿不再看儿童绘本了,他也逐渐将绘本的视野放大。熊亮认为,绘本语言是一种没有“前经验”的思维方式,通过现象,再到关系,再找到关系的演变。他在做第一本《小石狮》时摸索出0岁到3岁孩子的心理特征,这个时期的小孩没有经验,甚至没有自我。而成年人的每句话都是概念和经验造成的,小孩子完全听不懂,更别说小石狮这种代表时代和历史的东西。但小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安全感。所以他最后决定用“大”和“小”这个行为,带孩子一起经历安全感的变化。他先画了一个比房子还大的石狮子,占了半个画面。之后,小狮子变大,变更大,大大大,有种不可控的不安感。突然镜头一转,一个老人摸着石狮子,发现原来小狮子这么小,比猫还小。“我的年纪比老人还大很多。”体量的大变成了时间的大。老人摸着它的时候,石狮子说:“他们都喜欢我,因为他们对我感情很深。”这是情感上的大。 《梅雨怪》内页(熊亮 绘)   “所以我在这边住了很久很久,我知道所有的人。”这就是记忆的大了。从三个可见的现象,经过一个转折,进入到关系中。他觉得,绘本语言是一种逆向思维,其实能解释更细微和复杂的事情,包括一些抽象概念。因为人人都觉得绘本很直观,是一种很轻巧的方式,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它一页一页翻下去。比如他前几天在黄山吃了毛豆腐,肚子里面就好像吃进了时间一样,消化不了,好像全都长毛了。他马上想到在动画《梅雨怪》的流水席里加入这一道菜,这种奇奇怪怪的品味正代表一种中国特有的遮蔽的美感,是以时间和火候去呈现的。

  绘本创作10年,熊亮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绘本的先锋,也是绘本作品被介绍到国外最多的艺术家。但他一直想拿一个故事来呈现“什么是中国人”,之前头脑中有一个“二十四节气”的模糊想法,没有成形。2012年他在伦敦书展演讲时遇到“时差空间”的毛译敏,她正雄心勃勃地展开一个大计划――“时差绘本联合国”,即从世界不同国家之中,邀请当地原创的艺术家,请他们用自己的母语和视觉语言,来重新创作出本国的一个经典童话,“一个绘本读懂一个国家”。毛译敏告诉我,她最初的想法是,很多人对中国文化自觉挺了解了,但有多少人有好奇心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甚至是对中国文化中一些根源性的东西,是不是每个成年人都有那么透彻的了解?所以她希望做一套书,让人抛掉成年以后的认知和经验,用小孩子一样的视角,去接触新的东西。而童话就像一个人的童年,是一个文化在初始阶段呈现的面貌。绘本这种方式,则能够突破语言的障碍,又兼具艺术性和视觉性。所以想以绘本作为一个切入点,把世界的丰富性和多元性通过童话故事带到家庭里。这个有点异想天开的计划陆续推进,在15个国家、7种语言间转换,征集了在当地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比如来自匈牙利的《小米屠龙救国》,是一个东欧文化里典型的多头龙的故事。最具地域特征的一点是,不同于中国龙的吉祥象征,匈牙利的龙头越多越邪恶,在其中一种传说里,如果把多头砍成一头,恶龙就会改邪归正。这样的故事征集了九个,只缺一个中国故事,这时熊亮愿意加入,题材就定为“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一个关于自然、哲学、神话的抽象概念,如何讲给孩子听?熊亮巧妙地把“自然”转化为一个人,所有的节气变化、季节更替,都成为这个人身体发肤的真切感受。他说,《千字文》里讲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的时候,先讲宇宙洪荒、日月星辰、历史文化、家庭关系,最后才讲到自身。而他反过来,从自身开始讲。“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泥土小人,冬至时硬邦邦的,立春开始感觉身上发痒,开始融化了,落了雨,身体长草,里面的动物也动起来了……”在“时差空间”由此改编的默剧活动中,一个不满4岁的小男孩自告奋勇地要表演小泥人,结果孩子的表现非常自然,就是泥土本身的样子,肢体感觉全部打开了。这让熊亮感叹,给孩子一个自然的视角,他就能很快地与自然融合。

董亚楠: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火龙

《恐龙快递》内页(董亚楠 绘)

  来自史前的神秘包裹被打开,是一本恐龙世界的冒险游戏书,爱恐龙的孩子们进入书中,走迷宫、玩拼图、找不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大冒险。做出这本好玩恐龙书的董亚楠也是一个热爱恐龙的孩子,大大的眼睛和蜷曲的紫色卷发里似乎藏满了好奇心和小秘密,很像书里那个带你去冒险的主人公。她觉得自己就是属恐龙的,脾气又火暴,“好像心里住着一只小火龙”。

  “我从小就喜欢恐龙,又喜欢游戏书,自然就有了这本关于恐龙的游戏书。”董亚楠刚刚从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毕业,这本《恐龙快递》是她的毕业设计,拿到毕业设计一等奖,而且幸运地很快得以出版。

  冒险从接到神秘快递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寄件公司是DMS,D取自“恐龙”(Dinosaur)的第一个字母,寄件人来自“史前时代绿洲大陆末古恐龙王国灵水峡谷部落时空部”,收件人是“咚咚”。董亚楠说,咚咚的原型就是她自己,高中时因为她特别喜欢串宿舍,老是“咚咚”敲门,同学们就送她这么个外号。打开书,想要穿越这个植被丰茂、雨水充足的奇幻世界,需要挑战十个环环相扣的游戏。董亚楠后来发现,很多环节里,孩子和大人的反应不一样,比如在大峡谷里寻找翼龙,大人都去找里面的实物恐龙,小孩子则到处看:这朵花?这棵树?这座山?思维是开放的。实际上那条翼龙确实藏在山形里面。最费脑力的一页是在丛林里寻找一个拍立得相机,她运用了平面设计中的“正负形”概念,大部分人都习惯于看正形,其实相机是一个负形,由树枝枝丫间的剪影构成。再细看,很多枝丫里都藏着小动物图形,树叶和云彩也构成了很多只恐龙。找到相机的主人公咚咚被放大,她穿着印满恐龙图案的衣服,戴着小怪兽的帽子,卷发缝隙里还藏着一只张嘴的小恐龙。拉开拉页,是咚咚头脑里的世界,外星植物、史前动物、火山……显然,这是一个外向的小孩,有很多想象大爆发的时刻,就像董亚楠自己。咚咚拿起相机,准备拍一张照片。拍立得相机上拴着一个小坠饰,是一只小小的霸王龙。这其实是董亚楠暗藏的一个私心,她特别喜欢“你看起来好好吃”恐龙系列绘本的作者宫西达也,这只霸王龙就是故事主角。她为此专门学了日语,给宫西达也写了一封信,表达她对其恐龙系列作品的喜爱,因为在宫西达也的笔下,那些想象中很凶猛的生物,也有仁慈和善良的一面,也有真情的表达,她特别喜欢这种反差感带给人的感动。她告诉宫西达也,她是受他那本书的启发,也创作了一本关于恐龙的书。 《恐龙快递》内页(董亚楠 绘)   董亚楠小时候住在姥姥家的院子里,经常跟着哥哥爬树、挖姜、荡秋千,玩的都是男孩子的游戏。有一天哥哥姐姐拿来一本书,里面有很多恐龙图片,但没有字,他们就根据形象去猜:长着翅膀的是“翼龙”?背上有尖角的是“剑龙”?头顶三只角的是“三角龙”?过段时间又借到一本介绍恐龙的科学画报,没想到都猜对了。这让董亚楠兴奋不已,原来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从此爱上恐龙,搜集了各种恐龙书籍、恐龙玩具。所以毕业时要做一本绘本,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恐龙。不过恐龙早已灭绝,它们所在的远古世界的复原也只能在现实和幻想之间穿梭。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十分庞杂,她去爱好者论坛、跑博物馆、请教古生物专家,尽量避免史实错误。比如画森林,根据资料,那个时代的树都是横着伸出枝丫,茎端尖尖的,叶片是针状的;复原各种恐龙形象则更复杂,比如在一张描绘恐龙食物链的图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巨盗龙怎么画?她去年专门去大连看展出的小盗龙化石,据说科学检测出部分羽毛,有颜色,但是肌肉早已无法复活,只能根据鸟类肌肉去推理了。现实的缺失也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在18颗恐龙蛋那一页,她随心所欲地在蛋壳上绘上各种图形,比如世界上第一朵花、钢铁侠、悬浮蛋,蛋里除了孵出恐龙,还有恐龙与艺术家形象的结合,达利、草间弥生、蒙德里安……绘本的最后,咚咚从一个超现实的恐龙肚子里钻出来,完成了冒险。她又把这份礼物交给恐龙使者,送给下一个孩子。董亚楠想借此表达,尽管恐龙世界灭绝了,但热爱恐龙的孩子仍可凭想象力进入其中,并且传递下去。 董亚楠 《恐龙快递》内页(董亚楠 绘)

  像董亚楠这样,一下子找到心中那只小火龙的孩子并不多。开创中央美院绘本教学的杨忠老师告诉我,他们的绘本教学最难的不是技术呈现,而是教学生发现内心,找到故事。

  1998年,杨忠去日本进修,看到图书馆里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给小孩看到书,图画丰富,色彩鲜艳,那时候还不知道叫绘本,只觉得日本小朋友很幸福,可以看那么多书。她决意主修绘本创作,2005年回国后,在中央美院成立了绘本创作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也是为了培养更多原创绘本作者。“现在绘本在中国早已蓬蓬勃勃,但只有20%是本土创作,而在日本,这一比例是80%。”

  工作室中教授视觉表现的田宇是“80后”,他曾经自得于“青年艺术家”的身份,但他慢慢发现,这个艺术家圈子非常小。就像大众去“798”,大多是进去玩、拍照,真正走进画廊的很少,艺术跟时代的联系非常弱。转向绘本教学后,他发现绘本让他特别热爱的地方,就是把好的艺术感觉带给广大人群还有他们的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比如小孩子可能不知道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但是通过阅读一系列著名绘本会认识作者安东尼・布朗,而马格利特是安东尼・布朗心中的英雄,那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也会对马格利特感兴趣。绘本会把这些营养带给永远的下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匮。“这很像麦当劳。这一代孩子吃这个长大,以后能不带他的孩子去吃吗?”

  创作绘本首先要有故事。加入工作室教授创意的向华从小泡在民间故事中长大,后来写了14年的儿童文学,却一直觉得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找不到出口。向华说,因为父亲早年在民间文学研究会,经常去边疆采风,带回来很多口头文学的素材,但那个时期总是按照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标准去改编,所以成书流传的故事里,一个阿凡提就配着巴依,一个人参娃娃就配着地主的皮鞭。他有一天想,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童话?因为这些火塘故事没有经过童话式的改编。国外的格林兄弟、安徒生,包括卡尔维诺整理意大利童话,都是文人再创作。渐渐地,这些民间故事和时代脱节了,死掉了。他带着学生重新整理民间故事,翻出家里上世纪50年代民间故事的原始资料,一个民族找一个故事,形成一系列民间故事绘本。这个过程没预想得那么简单,因为必须要跨越三个台阶,从民间文学,到童话,再到绘本。向华说,比如《火童》的故事,原本是一个恨的故事,魔鬼抢走了哈尼人的火,火种抢不回来,就燃烧自己,自我牺牲。但做成绘本,给孩子看,有没有可能把一个恨的故事变成爱的故事?于是改写,在很久很久以前,山神收走了哈尼人的火。火童在一路寻火过程中,发现了森林的砍伐,用大的爱去软化恨。“很多故事扔到水里就没影了。想了一百个故事,可能只有一个能变成绘本。我就搜集最完美的那朵涟漪,做大做圆,故事才呈现出来。”

  更难的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内心最想讲述的故事。老师们说,这个过程类似心理辅导。有一个学生,很长时间找不出童年记忆里感兴趣的东西,后来发现,是他的内心有了一点问题。后来他画了一本《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孩》,讲述一个小孩在独处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每个人童年都有这么一段时期,没人愿意倾诉,没人能够理解,这种表达也非常真诚。“重要的是打开内心,愿意看自己,也愿意看世界。愿意看自己是愿意表达出来,愿意看世界是知道要表达什么。”现在向华几乎每周都去幼儿园给孩子们讲故事,保持和孩子的频繁接触。因为他发现,真正的儿童性,其实就在自己身上。

  (感谢原三联绘本馆编辑刘扬对本文的帮助) 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教师杨忠(左)、田宇(中)和向华


相关文章

  • 种子生物学
  • <种子生物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种子: 2.临界水分: 3.酸价: 4.碘价: 5.酸败: 6.种子休眠: 7.休眠种子: 8.静止种子: 9.种子休眠期: 10.硬实: 11.种子活力: 12.种子生活力: 13.种 ...查看


  • 2017年水稻种子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 2017-2021年全球及中国水稻种子行业研究 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96019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查看


  • 种子检验学习题3
  • 第一章 绪论 一. 名词解释: 1.种子检测:是指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种子 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应用科学. 2.自检:是种子的生产单位.经营单位或使用单位,对本身的种子进 ...查看


  • 种子学名词解释
  • 一.名词解释 种子:高等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由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跑胚或类似物,经过有机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天然种子结构的颗 ...查看


  •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核发和监管,适用本办 ...查看


  • 种子的萌发过程
  •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过程.休眠和寿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2.种子的休眠.寿命和发芽率的计算 能力目标 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 ...查看


  • 第五章 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测定
  • 第五章 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测定 本章讲2节§1.种子生活力测定原理及方法 §2.种子活力测定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在种子贸易中,时常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种子批的生活力状况, 如果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难以通过发芽测定得到结果 ...查看


  •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1
  •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3 5 标注内容 3 6 制作要求 7 7 标签使用监督 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1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有关农作 ...查看


  • 种子处理和包衣
  • 第四节 种子处理和包衣 一, 种子处理与包衣的目的和意义 (一) 目的意义 种子处理:指在种子收获后到播种前, 采用各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如杀菌消毒, 温汤浸种, 低温层积. 主要目的: 1. 防止种子携带病菌的危害和土壤中的病虫害, 保护 ...查看


  • 种子检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种子检验是指利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分析.鉴定,以判断其质量优劣的一门科学技术. 托普云农作为种子检验实验室综合解决服务商为专业客户和企事业单位种子检验实验室提供全套建设方案和种子检验仪器(发芽仪器.净度仪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