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地震的认识问题

尊敬的温总理:

您好!

知您近期因操劳国是身体欠安,甚是挂念。首先祝您健康快乐!

我叫李凤文,198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现任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主任医师。本人平日喜欢胡思乱想,今有几点想法,向总理汇报。蔽陋之见,烦扰望恕!

一、关于对地震的认识问题

笔者认为,地球是一个“活体”,不是活体就不会养育人类和各类动植物。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地球为保持自身能量平衡,为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创造恒定、宜居环境的手段。地球之所以需要释放巨大能量是因为其能量在不断地增加。地球能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太阳光;同时爱因斯坦的“高速运行的物质其能量在增加”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地球也有待于研究。地震和火山爆发是地球能量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对地震的预测至关重要。循此思路,地震的预测也就不难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连鸡狗鹅鸭都能预知的地震,在最聪明的人这里就成了难题,这是不可思议的。关键是我们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找到预测地震的法门。

二、关于地球结构的保护问题

对环境的保护我们开始引起重视,但还缺乏有效的措施,而对地球结构的破坏,其后果的严重性还没有被人类察觉。笔者认为,破坏地球结构就是在毁灭人类自身。煤、石油、天然气不是地球对人类的赐予,而是她要保持自身环境恒定、繁衍人类、生长万物所必须的元素。煤、油、气作为绝缘体、非导体在地球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地球内外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宇宙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地球的破坏,肯定对地球表面的环境产生改变。目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且对人类的影响愈来愈大。它的产生不仅是我们对地球外部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更主要的还是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破坏导致的。地球结构的破坏,不仅会造成酷暑、干旱、暴雨、洪灾、饥饿、疾病等,而且会造成比非典更严重的瘟疫,使地球不再适宜人类生存,最终导致人类灭绝。按照现在对地球破坏的速度,人类灭绝就不是很久远的事情。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在全球范围内尽快达成共识,尽快停止开采煤、油、气,是保护人类的关键一步。

三、关于城市内涝和水利问题

解决城市内涝应该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最基础的常识性问题,但在今天的中国却成了一个难题,一个十分突出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严格地讲,目前,我国的各级各类城市只有排污管网,没有排洪防洪系统,排洪只是借用了排污管网,是很不科学的,也是很不够用的。雨水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礼物,一定要把雨水接收好、蓄存好、保护好、利用好,以此来改善生态、造福人类。城市排洪系统要建渠、河、湖。水先进入暗渠,然后汇集到河流,最后进入城市内湖。每个城市都要根据其地势和雨水的流向及流量,建造若干人工湖来蓄积雨水,并建设成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把防洪治洪同保护生态、打造宜居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河边垂柳依依,湖中波光粼粼。城市有水才有灵气,才富有生机和活力。国务院应制定城市规划设计指导纲要,明确水、林、地的比例,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严格控制高层建筑。

农村要大力兴建坑、塘、坝、库,分级分层次地把雨水蓄积起来,不要让雨水白白跑掉,更不要让雨水为害百姓。地球的水好比人体的血液,江河是血管,坑、塘、湖、库是血窦,这就是地球的循环系统。修建好、维护好地球的循环系统,对地球环境和人类都是至关重要的。像解决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最根本的是重建这种循环系统。可喜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就加强水利工作作出了部署。笔者期望,能把以上内容作为今后水利工作的重点。笔者出生在农村,清晰地记得八十年代前七百人口的小村落,村中有十多个水塘,夏季的雨水大部分能蓄积起来;村前一条大河,村后两条小河,流水淙淙、清澈见底,是儿时最好的玩处。可现在村后的两条小河已没了踪影,村前的大河早已变成了臭水沟,水塘上在八十年代就已盖起了民房。三十年来环境的改变,犹如今年许多地方的旱涝急转,再也容不得我们坐视等闲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最为急迫的事情。

以上拙见,汇报于此。

敬祝秋安!

李凤文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通讯地址: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院(邹城市凤凰山路1289号) 邮 编:273500

尊敬的温总理:

您好!

知您近期因操劳国是身体欠安,甚是挂念。首先祝您健康快乐!

我叫李凤文,198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现任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主任医师。本人平日喜欢胡思乱想,今有几点想法,向总理汇报。蔽陋之见,烦扰望恕!

一、关于对地震的认识问题

笔者认为,地球是一个“活体”,不是活体就不会养育人类和各类动植物。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地球为保持自身能量平衡,为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创造恒定、宜居环境的手段。地球之所以需要释放巨大能量是因为其能量在不断地增加。地球能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太阳光;同时爱因斯坦的“高速运行的物质其能量在增加”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地球也有待于研究。地震和火山爆发是地球能量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对地震的预测至关重要。循此思路,地震的预测也就不难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连鸡狗鹅鸭都能预知的地震,在最聪明的人这里就成了难题,这是不可思议的。关键是我们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找到预测地震的法门。

二、关于地球结构的保护问题

对环境的保护我们开始引起重视,但还缺乏有效的措施,而对地球结构的破坏,其后果的严重性还没有被人类察觉。笔者认为,破坏地球结构就是在毁灭人类自身。煤、石油、天然气不是地球对人类的赐予,而是她要保持自身环境恒定、繁衍人类、生长万物所必须的元素。煤、油、气作为绝缘体、非导体在地球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地球内外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宇宙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地球的破坏,肯定对地球表面的环境产生改变。目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且对人类的影响愈来愈大。它的产生不仅是我们对地球外部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更主要的还是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破坏导致的。地球结构的破坏,不仅会造成酷暑、干旱、暴雨、洪灾、饥饿、疾病等,而且会造成比非典更严重的瘟疫,使地球不再适宜人类生存,最终导致人类灭绝。按照现在对地球破坏的速度,人类灭绝就不是很久远的事情。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在全球范围内尽快达成共识,尽快停止开采煤、油、气,是保护人类的关键一步。

三、关于城市内涝和水利问题

解决城市内涝应该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最基础的常识性问题,但在今天的中国却成了一个难题,一个十分突出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严格地讲,目前,我国的各级各类城市只有排污管网,没有排洪防洪系统,排洪只是借用了排污管网,是很不科学的,也是很不够用的。雨水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礼物,一定要把雨水接收好、蓄存好、保护好、利用好,以此来改善生态、造福人类。城市排洪系统要建渠、河、湖。水先进入暗渠,然后汇集到河流,最后进入城市内湖。每个城市都要根据其地势和雨水的流向及流量,建造若干人工湖来蓄积雨水,并建设成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把防洪治洪同保护生态、打造宜居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河边垂柳依依,湖中波光粼粼。城市有水才有灵气,才富有生机和活力。国务院应制定城市规划设计指导纲要,明确水、林、地的比例,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严格控制高层建筑。

农村要大力兴建坑、塘、坝、库,分级分层次地把雨水蓄积起来,不要让雨水白白跑掉,更不要让雨水为害百姓。地球的水好比人体的血液,江河是血管,坑、塘、湖、库是血窦,这就是地球的循环系统。修建好、维护好地球的循环系统,对地球环境和人类都是至关重要的。像解决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最根本的是重建这种循环系统。可喜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就加强水利工作作出了部署。笔者期望,能把以上内容作为今后水利工作的重点。笔者出生在农村,清晰地记得八十年代前七百人口的小村落,村中有十多个水塘,夏季的雨水大部分能蓄积起来;村前一条大河,村后两条小河,流水淙淙、清澈见底,是儿时最好的玩处。可现在村后的两条小河已没了踪影,村前的大河早已变成了臭水沟,水塘上在八十年代就已盖起了民房。三十年来环境的改变,犹如今年许多地方的旱涝急转,再也容不得我们坐视等闲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最为急迫的事情。

以上拙见,汇报于此。

敬祝秋安!

李凤文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通讯地址: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院(邹城市凤凰山路1289号) 邮 编:273500


相关文章

  • 关于地震的研究
  • 综合实践活动 七年级 关于地震的研究 案例 沈阳市育源中学 孙 君 作者自然情况简介: 孙君,女,,1978年3月出生,中学二级教师.1999年毕业于沈阳电视大学经济系.同年在沈阳市育源中学任教,2004年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教师.撰写的 ...查看


  • 地震预测的天文学方法简论
  • 杨幻遥 摘要:主要针对阐析地震三要素和余震预测的天文学方法和所遵循的预测思想. 关键字:天文地震 主震预测  余震预测 一  天文预测地震的机理 每一个团体或个人对地震的认识角度都有很大差异,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论,我认为地震是将天体力学,天体 ...查看


  • 地震能预测吗
  • 地震能预测吗(按能整理) 简答: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重大灾难后,地震能否预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下面对地震能否预测的理由及哲学的审视做简要的阐述.(1)地震能预测的理由:①现在科技发展迅速,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地震肯定能被准确的预测:②震前动物 ...查看


  • 地理教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 地理教案-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整理:公安范文 来源:互联网 收藏本页 保存本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 ...查看


  • 天然地震学作业
  • 中文10901(文案策划)陶紫茹 一.学习本课程的收获 选择天然地震学,完全是出于兴趣.特别是对于"地震能否被预测"这个问题,相信有不少学生和我一样充满疑惑.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经济财 ...查看


  • 海陆变迁说课稿
  • <海陆变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海陆变迁>,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共两个课时.下面我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 ...查看


  • 六年级科学上册(江苏版)
  •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 ...查看


  • 关于512四川地震的演讲稿
  •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周而复始,日月轮回.今天是5月26日,第十四周的星期一,崭新的一周又开始了,站在这庄严的国旗下,我演讲的主题是:学习科学,认识地球,防震减灾,做一个成熟的地球公民. 大家知道,两个星期前,也 ...查看


  • 2014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七)(5)
  • 1. 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正确答案:B 解析 金砖国家(BRICS)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是俄罗斯和印度. 2. 正确答案:D 解析 D选项,用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