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分子机制综述

疼痛的分子机制综述

【摘要】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多种原因,如组织损伤、神经受损或肿瘤组织浸润生长均可导致疼痛症状的出现。以前的研究成果传统如阿片类药物应用比较广泛,但临床疗效欠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新的方向,涉及中枢性疼痛、钠离子通道、小胶质细胞和激酶传导通路4个方面。对于疼痛的研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减轻疾病带来的疼痛,进一步寻找疼痛治疗的靶点,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疼痛;阿片类药物;中枢性疼痛;钠离子通道;小胶质细胞;激酶信号传导通路

【正文】

回顾

Melzack与Wall(1965)在总结过去特异性学说、型式学说和感情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闸门控制学说(The 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该学说设想在脊髓后角存在一种神经调节机制,视神经信息冲动流在诱发痛知觉和痛反应前就受到闸门控制。闸门增加或减弱神经冲动流传递,其作用及其程度取决于粗神经纤维(C纤维)和细神经纤维(Aδ纤维)之间的相对活动状态以及来自大脑的下行性影响。该学说强调兴奋性和抑制性影响的动态平衡,包括脊髓水平和脑水平的相互反馈作用,认为疼痛的控制是通过加强正常的生理活动面实现的,主要是通过激活抑制系统控制疼痛。尽管闸门控制学说对许多问题尚未清楚,如仍然不清楚神经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的各自作用和相互影响,对神经末梢和轴突的释放机制、接受冲动的受体机制也不清

楚,对控制系统中神经化学介质作用的细节也未阐明,但是该学说将痛本身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由此触发了在痛研究领域内神经科学的一系列新进展。例如,人们提出下行抑制学说,指出从脑干部位发出一个下行通路到达脊髓,抑制后角的伤害感受,这个学说被称为“内源性痛觉机制调制系统”,时20世纪60年代痛觉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发现之一。疼痛研究中也凝聚着中国学者的智慧,张昌绍、邹刚在研究自主神经药物的中枢作用时,惊奇地发现把及微量的吗啡(静注量的1/1000)注入脑室即能引起明显的阵痛作用,进而寻找到吗啡作用的敏感部位在第三脑室周围组织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上述特定部位组织中注射吗啡拮抗剂(丙烯吗啡)可以对抗静注吗啡的镇痛作用。Reynold(1969)把刺激电极埋置在PAG,当给予弱电流刺激时,大鼠似乎丧失了痛觉,此时甚至可以对清醒大鼠进行腹部手术而大鼠不出现挣扎反应。Leibeskind和Akil(1971)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划时代的结果,刺激PAG引起的镇痛可被全身注射的吗啡拮抗剂所阻断。PAG-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的重要发现,一方面加快了成功寻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速度,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去阐明PAG部位的吗啡影响脊髓的伤害感受过程。现在已经明确,PAG下行抑制系统至少包括内源性阿片肽、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三种递质系统,三者之间联系密切:(1)刺激延髓头端腹侧内测区的5-HT能神经元,通过脊髓背外侧束下行,在脊髓后角作用与5-HT2受体,抑制伤害性传入纤维的兴奋性;(2)激活延髓尾部外侧网状核区的NA能神经元,经背外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后角,作用与α

2受体,抑

制脊髓后角神经元伤害感受信息的传递;(3)传出纤维直接下行到脊髓后角,发挥抑制性作用,其神经递质可能是内源性阿片肽(脑啡肽)。

Goldstein和Snyder(1973)成功地应用放射受体结合方法确认了阿片受体的存在,其后又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与1993年在瑞典召开的国际麻醉性药物研究大会上,宣布了两种阿片受体全部克隆成功。Goldstein关于阿片受体的研究在科学界激起了许多思考,使人们想象身体内部也一定存在着某些化学性质类似吗啡的物质。Kosteritz用猪脑作为提取样品,进行分离提取,先用生化方法,再用生物检定法进行检测,经过两年多努力,终于在1975年宣布找到了存在于猪脑内的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吗啡样物质,命名为脑啡肽,并分清了其两种形式——甲硫脑啡肽和亮脑啡肽,这一重大发现,导致了β-内啡肽、强啡肽、孤啡肽、内吗啡肽等内阿片肽家族物质的公诸于世。但是,迄今我们对内源性阿片肽在镇痛作用中的本质仍然了解甚少。近年来,德国Herz等提出,吗啡也可在周围作用于神经末梢而发生镇痛作用,这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概念上是一个更新。当组织发生炎症时,该部位吗啡受体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促使脊后神经节细胞内的A片受体基因迅速表达,合成的阿片受体通过轴浆被运输到神经末梢。与此同时,之行杀菌与免疫功能的大量白细胞内含有许多的阿片肽,并在白细胞解体时会将这些阿片肽释放出来,作用与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从而产生局部镇痛作用。基于这个见解,目前已有人把强效的吗啡类药物制成贴剂,甚至把吗啡溶液注入患者的关节腔内,发挥局部止痛作用。

我国生理学家韩济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神经科学研究,以阐明电针频率与激活各种阿片肽之间爱你的关系及这些联系的神经通路。结果提示,低频话高频电针均引起镇痛作用,但其机理不同:低频电针激活下下丘脑弓状核中的β-内啡肽神经元,其神经末梢在PAG释放β-内啡肽,再经过下行通路在脊髓释放脑啡肽,结合δ和μ受体产生镇痛作用;高频电针的信息则通过脑桥的臂状核,到达中脑PAG,经过下行通路在脊髓中释放强啡肽,作用于κ受体产生镇痛。如应用交替饿疏密波,则三种阿片受体均被释放出来,产生作用,从而引起强的镇痛效应。这些发现在人体进行的研究中获得证实,为针刺疗法首次提出了神经化学机制。

现状

已有的研究表明,中枢和外周敏化即神经可塑性参与了疼痛的发生,但慢性疼痛的诱发和维持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者发现,除了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外,胶质细胞尤其是小胶质细胞也参与了痛的信号传导过程。此外,多种前炎性因子和补体参与神经系统炎性反应及异常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提示疼痛的发生与炎性反应的关系。传统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临床疗效欠佳,且大剂量使用时患者常难以耐受其不良反应。进一步探讨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寻求新的治疗靶方向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新的方向,涉及中枢性疼痛、钠离子通道、小胶质细胞和激酶传导通路4个方面

1 中枢性疼痛

中枢性疼痛主要由中枢躯体感觉系统受损或病变所致,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脑外伤、帕金森病、肿瘤和癫痫等。中枢性疼痛具有慢性、致残性的特点,且多种药物治疗无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脊髓损伤模型( spinal cord injury,SCI) 是最常用的中枢性疼痛模型。已证实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和抑制性信号的丧失参与中枢敏化的发生,而脊髓丘脑束和丘脑是疼痛信号的重要处理区域。脊髓背角和丘脑小胶质细胞激活后,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 调节前列腺素E 参与的信号传导,并维持神经元超兴奋性。脊髓损伤后还可诱发远程改变,如小胶质细胞激活因子( CC 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 表达量上调和丘脑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脑电图和人类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也显示疼痛的发生涉及脊髓上机制,且丘脑尾状核腹侧部参与中枢性疼痛的发生。

2 钠离子通道在疼痛中的作用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开放与动作电位上升支相关,决定神经元兴奋性和信号传导。目前共发现9 种亚型( Nav1. 1 ~ Nav1. 9) ,并分布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特定的区域,现已证实Nav1. 3、Nav1.

7、Nav1. 8 和Nav1. 9 参与疼痛的发生。

Nav1. 3 属于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TTX) 敏感型钠离子通道,轴突损伤或炎性反应后脊髓背根神经节Nav1. 3 表达量升高,并参与特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如脊髓损伤模型、CCI 模型和化疗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Nav1. 7 也属于河豚毒素( TTX) 敏感型钠

离子通道,主要分布于背根神经节中伤害性感受相关神经元表面,参与疼痛早期神经元电信号的传导,其表达量的改变将影响神经元放电强度。已证实Nav1. 7 与3 种疼痛疾病相关,包括红斑肢痛症、发作性强烈疼痛障碍疾病和Nav1. 7相关的遗传性疼痛不敏感综合征。Nav

1. 8 和Nav1. 9 均属于河豚毒素不敏感型( TTX) 钠离子通道。Nav 1. 8 主要分布于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参与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且在低温时可维持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兴奋性。Nav 1. 9 参与炎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而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很少。尽管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新型钠离子拮抗剂可能的镇痛作用,但其不良反应( 心脏、神经肌肉功能和正常感觉功能) 大,且治疗窗窄。如何减少其外周分布( 即如何特异性穿透血脑屏障) 以及选择性作用于特定的钠离子通道亚型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3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小胶质细胞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胶质细胞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总数的70%,而小胶质细胞占胶质细胞的5% ~ 10%。病理情况下,如外伤、缺血、炎性反应、缺氧、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以及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小胶质细胞快速激活,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胞吞作用,清除坏死细胞,修复受伤神经元,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

脊神经损伤模型、周围炎性疼痛模型、外周组织损伤模型、周围神经炎性模型、脊髓损伤模型和骨癌痛模型中,均已证实脊髓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小胶质细胞嘌呤受体P2X4 表达量上调,促进小胶质细胞释放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 brain-derived neutrophic factor,BNDF) ,同时还可以通过促进转录和翻译增加BDNF 的生成。此外,小胶质细胞激活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p38-MAPK 激酶和核转录因子NF-κB,调节多种前炎性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参与中枢敏化和持续疼痛状态的发生。

4 疼痛相关的激酶信号传导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ase,MAPKs) 参与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在神经元可塑性和炎性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APKs 家族包括ERK、p38 和c-Jun N-末端激酶( c-Jun

N-terminalkinase,JNK) 。神经损伤后,ERK 依次在小胶质细胞和星型细胞中被激活,p38 在小胶质细胞中被激活,而JNK 在星型细胞中被激活,改变伤害性感受信号的传导,并导致疼痛行为的发生。

多种外周神经损伤模型,如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织损伤诱发的炎性疼痛和肿瘤生长诱发的癌性疼痛,均会出现脊髓和小胶质细胞ERK、p38 和JNK 通路的长期激活,而抑制上述通路的激活可缓解部分动物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上述信号传导途径均可做为疼痛治疗的新的靶位点,为疼痛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展望

当前,在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中,机械性压迫致痛说和无菌性炎症致痛说之间的争论日趋激烈,各自的研究方法、诊治手段均在不断推陈出新。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对于疼痛的认识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必须解除旧观

念的束缚,不应盲目适应某一学说,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按照新的思路,应用新的技术,对疼痛的理论做出创新性工作。

【参考文献】

周小琦.病理性疼痛的机制.1007-3973(2009)08-063-01.

王福根.疼痛研究进展.

马璐璐,刘薇,黄宇光.疼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1001 -6325 ( 2011 ) 02 -0222 -03.

高丽丽,王加真.神经病理性疼痛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1).

疼痛的分子机制综述

【摘要】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多种原因,如组织损伤、神经受损或肿瘤组织浸润生长均可导致疼痛症状的出现。以前的研究成果传统如阿片类药物应用比较广泛,但临床疗效欠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新的方向,涉及中枢性疼痛、钠离子通道、小胶质细胞和激酶传导通路4个方面。对于疼痛的研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减轻疾病带来的疼痛,进一步寻找疼痛治疗的靶点,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疼痛;阿片类药物;中枢性疼痛;钠离子通道;小胶质细胞;激酶信号传导通路

【正文】

回顾

Melzack与Wall(1965)在总结过去特异性学说、型式学说和感情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闸门控制学说(The 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该学说设想在脊髓后角存在一种神经调节机制,视神经信息冲动流在诱发痛知觉和痛反应前就受到闸门控制。闸门增加或减弱神经冲动流传递,其作用及其程度取决于粗神经纤维(C纤维)和细神经纤维(Aδ纤维)之间的相对活动状态以及来自大脑的下行性影响。该学说强调兴奋性和抑制性影响的动态平衡,包括脊髓水平和脑水平的相互反馈作用,认为疼痛的控制是通过加强正常的生理活动面实现的,主要是通过激活抑制系统控制疼痛。尽管闸门控制学说对许多问题尚未清楚,如仍然不清楚神经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的各自作用和相互影响,对神经末梢和轴突的释放机制、接受冲动的受体机制也不清

楚,对控制系统中神经化学介质作用的细节也未阐明,但是该学说将痛本身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由此触发了在痛研究领域内神经科学的一系列新进展。例如,人们提出下行抑制学说,指出从脑干部位发出一个下行通路到达脊髓,抑制后角的伤害感受,这个学说被称为“内源性痛觉机制调制系统”,时20世纪60年代痛觉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发现之一。疼痛研究中也凝聚着中国学者的智慧,张昌绍、邹刚在研究自主神经药物的中枢作用时,惊奇地发现把及微量的吗啡(静注量的1/1000)注入脑室即能引起明显的阵痛作用,进而寻找到吗啡作用的敏感部位在第三脑室周围组织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上述特定部位组织中注射吗啡拮抗剂(丙烯吗啡)可以对抗静注吗啡的镇痛作用。Reynold(1969)把刺激电极埋置在PAG,当给予弱电流刺激时,大鼠似乎丧失了痛觉,此时甚至可以对清醒大鼠进行腹部手术而大鼠不出现挣扎反应。Leibeskind和Akil(1971)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划时代的结果,刺激PAG引起的镇痛可被全身注射的吗啡拮抗剂所阻断。PAG-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的重要发现,一方面加快了成功寻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速度,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去阐明PAG部位的吗啡影响脊髓的伤害感受过程。现在已经明确,PAG下行抑制系统至少包括内源性阿片肽、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三种递质系统,三者之间联系密切:(1)刺激延髓头端腹侧内测区的5-HT能神经元,通过脊髓背外侧束下行,在脊髓后角作用与5-HT2受体,抑制伤害性传入纤维的兴奋性;(2)激活延髓尾部外侧网状核区的NA能神经元,经背外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后角,作用与α

2受体,抑

制脊髓后角神经元伤害感受信息的传递;(3)传出纤维直接下行到脊髓后角,发挥抑制性作用,其神经递质可能是内源性阿片肽(脑啡肽)。

Goldstein和Snyder(1973)成功地应用放射受体结合方法确认了阿片受体的存在,其后又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与1993年在瑞典召开的国际麻醉性药物研究大会上,宣布了两种阿片受体全部克隆成功。Goldstein关于阿片受体的研究在科学界激起了许多思考,使人们想象身体内部也一定存在着某些化学性质类似吗啡的物质。Kosteritz用猪脑作为提取样品,进行分离提取,先用生化方法,再用生物检定法进行检测,经过两年多努力,终于在1975年宣布找到了存在于猪脑内的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吗啡样物质,命名为脑啡肽,并分清了其两种形式——甲硫脑啡肽和亮脑啡肽,这一重大发现,导致了β-内啡肽、强啡肽、孤啡肽、内吗啡肽等内阿片肽家族物质的公诸于世。但是,迄今我们对内源性阿片肽在镇痛作用中的本质仍然了解甚少。近年来,德国Herz等提出,吗啡也可在周围作用于神经末梢而发生镇痛作用,这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概念上是一个更新。当组织发生炎症时,该部位吗啡受体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促使脊后神经节细胞内的A片受体基因迅速表达,合成的阿片受体通过轴浆被运输到神经末梢。与此同时,之行杀菌与免疫功能的大量白细胞内含有许多的阿片肽,并在白细胞解体时会将这些阿片肽释放出来,作用与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从而产生局部镇痛作用。基于这个见解,目前已有人把强效的吗啡类药物制成贴剂,甚至把吗啡溶液注入患者的关节腔内,发挥局部止痛作用。

我国生理学家韩济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神经科学研究,以阐明电针频率与激活各种阿片肽之间爱你的关系及这些联系的神经通路。结果提示,低频话高频电针均引起镇痛作用,但其机理不同:低频电针激活下下丘脑弓状核中的β-内啡肽神经元,其神经末梢在PAG释放β-内啡肽,再经过下行通路在脊髓释放脑啡肽,结合δ和μ受体产生镇痛作用;高频电针的信息则通过脑桥的臂状核,到达中脑PAG,经过下行通路在脊髓中释放强啡肽,作用于κ受体产生镇痛。如应用交替饿疏密波,则三种阿片受体均被释放出来,产生作用,从而引起强的镇痛效应。这些发现在人体进行的研究中获得证实,为针刺疗法首次提出了神经化学机制。

现状

已有的研究表明,中枢和外周敏化即神经可塑性参与了疼痛的发生,但慢性疼痛的诱发和维持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者发现,除了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外,胶质细胞尤其是小胶质细胞也参与了痛的信号传导过程。此外,多种前炎性因子和补体参与神经系统炎性反应及异常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提示疼痛的发生与炎性反应的关系。传统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临床疗效欠佳,且大剂量使用时患者常难以耐受其不良反应。进一步探讨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寻求新的治疗靶方向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新的方向,涉及中枢性疼痛、钠离子通道、小胶质细胞和激酶传导通路4个方面

1 中枢性疼痛

中枢性疼痛主要由中枢躯体感觉系统受损或病变所致,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脑外伤、帕金森病、肿瘤和癫痫等。中枢性疼痛具有慢性、致残性的特点,且多种药物治疗无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脊髓损伤模型( spinal cord injury,SCI) 是最常用的中枢性疼痛模型。已证实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和抑制性信号的丧失参与中枢敏化的发生,而脊髓丘脑束和丘脑是疼痛信号的重要处理区域。脊髓背角和丘脑小胶质细胞激活后,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 调节前列腺素E 参与的信号传导,并维持神经元超兴奋性。脊髓损伤后还可诱发远程改变,如小胶质细胞激活因子( CC 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 表达量上调和丘脑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脑电图和人类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也显示疼痛的发生涉及脊髓上机制,且丘脑尾状核腹侧部参与中枢性疼痛的发生。

2 钠离子通道在疼痛中的作用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开放与动作电位上升支相关,决定神经元兴奋性和信号传导。目前共发现9 种亚型( Nav1. 1 ~ Nav1. 9) ,并分布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特定的区域,现已证实Nav1. 3、Nav1.

7、Nav1. 8 和Nav1. 9 参与疼痛的发生。

Nav1. 3 属于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TTX) 敏感型钠离子通道,轴突损伤或炎性反应后脊髓背根神经节Nav1. 3 表达量升高,并参与特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如脊髓损伤模型、CCI 模型和化疗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Nav1. 7 也属于河豚毒素( TTX) 敏感型钠

离子通道,主要分布于背根神经节中伤害性感受相关神经元表面,参与疼痛早期神经元电信号的传导,其表达量的改变将影响神经元放电强度。已证实Nav1. 7 与3 种疼痛疾病相关,包括红斑肢痛症、发作性强烈疼痛障碍疾病和Nav1. 7相关的遗传性疼痛不敏感综合征。Nav

1. 8 和Nav1. 9 均属于河豚毒素不敏感型( TTX) 钠离子通道。Nav 1. 8 主要分布于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参与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且在低温时可维持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兴奋性。Nav 1. 9 参与炎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而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很少。尽管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新型钠离子拮抗剂可能的镇痛作用,但其不良反应( 心脏、神经肌肉功能和正常感觉功能) 大,且治疗窗窄。如何减少其外周分布( 即如何特异性穿透血脑屏障) 以及选择性作用于特定的钠离子通道亚型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3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小胶质细胞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胶质细胞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总数的70%,而小胶质细胞占胶质细胞的5% ~ 10%。病理情况下,如外伤、缺血、炎性反应、缺氧、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以及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小胶质细胞快速激活,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胞吞作用,清除坏死细胞,修复受伤神经元,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

脊神经损伤模型、周围炎性疼痛模型、外周组织损伤模型、周围神经炎性模型、脊髓损伤模型和骨癌痛模型中,均已证实脊髓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小胶质细胞嘌呤受体P2X4 表达量上调,促进小胶质细胞释放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 brain-derived neutrophic factor,BNDF) ,同时还可以通过促进转录和翻译增加BDNF 的生成。此外,小胶质细胞激活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p38-MAPK 激酶和核转录因子NF-κB,调节多种前炎性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参与中枢敏化和持续疼痛状态的发生。

4 疼痛相关的激酶信号传导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kinase,MAPKs) 参与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在神经元可塑性和炎性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APKs 家族包括ERK、p38 和c-Jun N-末端激酶( c-Jun

N-terminalkinase,JNK) 。神经损伤后,ERK 依次在小胶质细胞和星型细胞中被激活,p38 在小胶质细胞中被激活,而JNK 在星型细胞中被激活,改变伤害性感受信号的传导,并导致疼痛行为的发生。

多种外周神经损伤模型,如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织损伤诱发的炎性疼痛和肿瘤生长诱发的癌性疼痛,均会出现脊髓和小胶质细胞ERK、p38 和JNK 通路的长期激活,而抑制上述通路的激活可缓解部分动物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上述信号传导途径均可做为疼痛治疗的新的靶位点,为疼痛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展望

当前,在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中,机械性压迫致痛说和无菌性炎症致痛说之间的争论日趋激烈,各自的研究方法、诊治手段均在不断推陈出新。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对于疼痛的认识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必须解除旧观

念的束缚,不应盲目适应某一学说,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按照新的思路,应用新的技术,对疼痛的理论做出创新性工作。

【参考文献】

周小琦.病理性疼痛的机制.1007-3973(2009)08-063-01.

王福根.疼痛研究进展.

马璐璐,刘薇,黄宇光.疼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1001 -6325 ( 2011 ) 02 -0222 -03.

高丽丽,王加真.神经病理性疼痛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1).


相关文章

  •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医学综述2008年12月第14卷第23期 M ed icalR ecap it u lat e , Dec 2008, Vo. l 14, No . 23 3619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何睿林(综述), 蒋宗滨(审校) (广西医科大学 ...查看


  • 急性毒蕈中毒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
  • (总675) 中国医刊 2007年第42卷第9期 综述 35 急性毒蕈中毒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 赵从 综述; 王永安, 王汉斌 审校(1.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北京100071; 2.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北京100850) ...查看


  • 疼痛的机制
  • 2慢性广泛性疼痛的脊髓机制 2.1谷氨酸的释放增加: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 酸在脊髓的伤害性刺激传导中起重要作用.慢性广泛性疼痛 时,脊髓背侧角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释放增 加[8].酸性盐肌肉注射导致的慢性广泛性疼痛中,重复 ...查看


  • 积雪草苷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摘要:积雪草苷是传统中药积雪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具有抗肿瘤.抗静脉机能不全.抗溃疡.促创伤愈合.抗抑郁.以及恢复神经功能等多种药理活性,同时还显现出在心血管.免疫调节.抗炎.抗病毒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表明了确实的疗 ...查看


  • 全身麻醉药镇痛作用受体机制的研究进展
  • 全身麻醉药镇痛作用受体机制的研究进展 学 生 姓 名 李猛 生物技术 090822117 郝凤奇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专 业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学 院 摘要:镇痛作用是全身麻醉药最重要的药理作用.全身麻醉药镇痛作用的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 ...查看


  •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双重作用
  •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双重作用 2013-03-29 18:09 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作者:吴 政政 等 脑 缺血可诱发从细胞能量耗竭到细胞死亡的一系列级联事件,包括兴奋性氨基酸过度释放.自由基形成.炎症反应等.以往研究多局限于脑缺血 ...查看


  • 变态反应学综述
  • 变态反应学综述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变态反应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主要条件: 一是容 ...查看


  • 拇外翻的治疗进展
  • 710 医学综述2008年3月第14卷第5期 Medical Recapi tulate, Mar 2008, Vol. 14, No. 5 拇外翻的治疗进展 王春宇 1 (综述) , 阚世廉(审校) 2 (1.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 ...查看


  • 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及镇痛的护理进展
  •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2卷第3期JMedTheor&PracVot.22,No.3,Mar2009 ・综述与讲座・ 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及镇痛的护理进展 李燕飞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西百色533000 关键词术后疼痛 ...查看


热门内容